条码标签管控规范

合集下载

产品条码标签管理规范(含表格)

产品条码标签管理规范(含表格)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对条码标签的申请、设计、打印、领用、使用、保管、发放、销毁及贴标签流程进行控制,确保被正确使用,不发生污染、混杂及丢失。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条码标签及内外箱条码标签的管理。

3.0定义:本司条码标签分为两种:1.产品条码标签。

2.内外箱条码标签。

4.0职责:4.1生管课:负责根据客户订单情况制作生产排程。

4.2采购课:负责外购条形码的采购。

4.3研发部:负责新客户或新料号条码标签的设计,提供电子档模板和标准条码标签工程图面,供应商样品条码标签等级及蓝图内容的承认。

4.4装配部:负责按照生产排程安排条形码的打印、领取、使用确认。

4.5仓储课:负责条形码的保管、发放、回收和记录及客户特殊要求产品的标签粘贴。

4.6品管部:IQC负责采购条码标签的验证、确认,IPQC负责打印条码标签的首件验证、确认及生产线条码标签确认、验证,OQC负责湖南厂加工产品的标签检验确认。

4.7资讯课:负责条形码打印机的维护/调试。

5.0内容及要求:5.1 条码标签的申请、设计、承认。

5.1.1外购条码标签:生管以“生产指示单”给出条码标签内容信息,包括数量,周期,料号等,此信息需要同时给到采购与品管。

5.1.2研发部根据客户要求制作标准条码标签工程图面交由DCC发行。

资讯根据工程蓝图设定打印程序并建立数据库以便条码标签累积存贮,并负责打印设施的维护。

条码标签的标准模板图面同工程图面同时管控、发行和变更。

(条码标签的制作信息必须包含:尺寸、码制规格、材质、字体、字型、字号、打印分辨率等。

)5.1.3研发部对客户条码标签样品承认时,需对应条码标签蓝图内容进行全部承认,另:针对客户有等级管控要求的研发部需对供应商样品进行等级相关内容承认,以致条码标签达到我司客户要求。

同时承认样品须签核一份给品管IQC。

5.1.4针对有明确要求的客户如(兴英、纬创)其条码标签在外购,厂商自行打印时要求为B级,厂内打印条码标签不定义管制等级但须达到厂内条码标签管制要求。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一、引言条码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条码管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制定一套科学的条码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条码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求,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条码管理体系。

二、条码管理规范的目的1. 提高物流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2. 简化仓储和配送过程,降低人工操作错误率。

3. 实现库存精确管理,减少库存损失和过剩。

4. 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三、条码管理规范的内容1. 条码标识规范a. 条码类型:根据不同物品和业务需求,选择适合的条码类型,如EAN-13、Code 128等。

b. 条码生成规则:根据企业内部需求和国际标准,确定条码生成规则,确保唯一性和可读性。

c. 条码标识位置:将条码标识放置在物品包装或标签的合适位置,方便扫描和识别。

2. 条码扫描规范a. 扫描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扫描设备,确保扫描速度和准确性。

b. 扫描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扫描操作技巧,避免误操作和漏扫。

c. 扫描记录保存:扫描记录应及时保存并备份,以备查证和追溯。

3. 条码数据管理规范a. 数据录入准确性:在录入条码数据时,操作人员应仔细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b. 数据备份和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建立可靠的数据恢复机制,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c. 数据分析和利用:利用条码数据进行库存盘点、销售分析等工作,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条码管理流程规范a. 入库管理:在物品入库时,应扫描条码并与系统记录进行核对,确保入库准确性。

b. 出库管理:在物品出库时,应扫描条码并与系统记录进行核对,确保出库准确性。

c. 库存盘点:定期进行库存盘点,扫描条码并与系统记录进行核对,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d. 退货管理:对于退货物品,应扫描条码并与系统记录进行核对,确保退货准确性。

四、条码管理规范的要求1. 全员参与:企业全员应了解并遵守条码管理规范,共同维护条码管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条码是一种用于标识和识别物品的编码系统,广泛应用于商品、物流、仓储等领域。

为了确保条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条码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条码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二、条码生成规范1. 条码类型: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条码类型,如EAN-13、Code 39等。

2. 条码长度:根据编码对象的不同,确定合适的条码长度,确保条码清晰可读。

3. 条码尺寸:条码的尺寸应符合国际标准,确保在不同设备上能够正常扫描。

三、条码打印规范1. 打印质量:条码应以高质量打印,确保条码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2. 打印位置:条码应位于物品的合适位置,便于扫描和识别。

3. 打印颜色:条码的颜色应与背景形成明显对比,确保扫描的准确性。

四、条码扫描规范1. 扫描设备: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条码扫描设备,确保扫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扫描角度:扫描设备应以合适的角度扫描条码,确保扫描成功率。

3. 扫描距离:扫描设备与条码之间的距离应在合适范围内,确保扫描的准确性。

五、条码存储规范1. 数据格式:条码存储的数据格式应符合国际标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2. 数据备份:条码数据应进行定期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3. 数据安全:条码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六、条码使用规范1. 条码标识:条码应与相关信息配套使用,确保条码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2. 条码扫描:在使用条码时,应使用合适的扫描设备进行扫描,确保扫描的准确性。

3. 条码验证:对使用的条码进行定期验证,确保条码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七、追溯管理规范1. 追溯范围:根据需要,确定条码追溯的范围,确保能够追溯到相关的信息。

2. 追溯记录:对追溯过程中的关键信息进行记录,确保追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追溯时效:在需要追溯时,应及时进行追溯操作,确保追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八、条码管理责任1. 条码管理员:指定专门负责条码管理的人员,确保条码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一、引言条码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商品、设备、资产等进行条码标识和管理,可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实现信息化管理。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条码管理规范,以确保条码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条码标识和管理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商品、设备、资产等。

三、条码标识要求1. 条码类型:根据物品的不同特性,选择合适的条码类型,如EAN-13、CODE128等。

2. 条码尺寸:条码的尺寸应符合国际标准,确保能够被扫描仪准确读取。

3. 条码位置:条码应位于物品的易于扫描的位置,避免被遮挡或损坏。

4. 条码打印质量:条码的打印质量应达到一定标准,确保能够被扫描仪准确读取。

四、条码管理流程1. 条码申请:物品所有者或管理人员在需要进行条码标识的物品上填写条码申请表,并提交给条码管理部门。

2. 条码生成:条码管理部门根据申请表上的信息,生成对应的条码,并将条码与物品进行关联。

3. 条码打印:将生成的条码打印在物品上,确保打印质量符合要求。

4. 条码入库:将已打印的物品和对应的条码信息录入条码管理系统中,建立物品与条码的关联关系。

5. 条码维护:定期检查条码的完整性和可读性,如有损坏或无法读取的条码,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6. 条码查询:通过条码管理系统,可以随时查询物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入库时间、位置等。

五、条码管理系统要求1. 数据准确性:条码管理系统应能够准确记录物品与条码的关联关系,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2. 数据安全性:条码管理系统应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3. 数据权限控制:条码管理系统应根据用户的权限设置,对不同用户进行数据访问控制。

4. 数据查询功能:条码管理系统应提供便捷的查询功能,方便用户随时查询物品的相关信息。

5. 数据统计功能:条码管理系统应能够对物品进行统计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六、培训与监督1. 培训:对条码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条码标识要求、条码管理流程和条码管理系统的使用等内容。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一、引言条码管理规范旨在确保条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追踪能力和供应链效率。

本文档适合于所有使用条码的企业和组织。

二、术语定义1. 条码:一种由一系列黑白条纹组成的图形,用以表示物品的编码信息。

2. 条码标签:附着在物品上的带有条码的标签。

3. 条码扫描仪:用于扫描条码并将其转换为数字或者字符的设备。

4. 条码生成器:用于生成条码图形的软件或者设备。

5. 条码规则:确定条码编码结构和使用规则的标准或者规范。

三、条码生成规范1. 条码类型: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条码类型,如EAN-13、Code 128等。

2. 条码尺寸:确定合适的条码尺寸,确保在不同尺寸的物品上都能清晰可见。

3. 条码颜色:选择对照度高的颜色组合,如黑白、黑黄等,确保条码易于扫描。

4. 条码标签:将条码标签粘贴在物品上,确保标签坚固、平整、无皱折或者损坏。

四、条码编码规范1. 全局惟一性:每一个条码应具有惟一的编码,确保每一个物品都能被惟一标识。

2. 编码结构:根据条码规则,确定编码结构,包括国家代码、厂商代码、产品代码等。

3. 编码长度:根据需求确定编码长度,确保编码的容量足够表示所有相关信息。

4. 编码可读性:编码应使用易于识别的字符集,避免使用含糊或者难以辨认的字符。

五、条码扫描规范1. 扫描设备: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条码扫描仪,确保扫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扫描位置:将扫描仪对准条码标签,确保扫描范围覆盖整个条码。

3. 扫描角度:以垂直或者水平的角度扫描条码,避免倾斜或者歪斜的扫描角度。

4. 扫描速度:以适当的速度扫描条码,避免过快或者过慢导致扫描失败。

六、条码管理流程1. 条码注册:每一个新产品或者物品应在条码管理系统中注册,生成惟一的条码编码。

2. 条码分配:将注册的条码分配给相应的产品或者物品,确保条码与物品的一一对应关系。

3. 条码打印:根据需要,将条码打印在相应的标签上,并粘贴到物品上。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一、引言条码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物流管理工具,通过对商品进行条码标识,可以实现商品信息的快速获取和追溯。

为了保证条码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制定本条码管理规范,旨在规范条码的生成、应用和管理,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条码生成1. 条码生成应遵循国际通用的条码规范,如EAN-13、UPC-A等。

2. 条码生成应由专门的条码生成软件进行,确保生成的条码符合规范,并具有唯一性。

3. 条码生成时应考虑商品的特点和需求,如商品的尺寸、颜色等。

三、条码应用1. 条码应精确贴在商品的包装上,确保条码与商品一一对应。

2. 条码应清晰可读,不得模糊或损坏,以免影响扫描读取。

3. 条码应统一放置在商品的同一位置,方便扫描仪的读取。

4. 条码应与商品的其他标识信息相互配合,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四、条码管理1. 条码应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流程。

2. 条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条码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3. 条码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库,记录商品的相关信息,如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等。

4. 条码应建立追溯系统,实现对商品的全程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五、条码扫描1. 条码扫描应使用专业的扫描设备,确保扫描的准确性和速度。

2. 条码扫描应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光线干扰或反射影响扫描结果。

3. 条码扫描应正确操作,避免扫描歪斜或过快导致无法读取。

六、条码数据处理1. 条码数据应及时上传到系统中,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条码数据应进行备份和存档,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3. 条码数据应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整理,方便查询和统计分析。

七、条码问题处理1. 对于无法扫描的条码,应及时进行处理,如更换、修复或重新生成等。

2. 对于重复或错误的条码,应及时纠正和更新,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 对于条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记录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八、条码培训和宣传1. 对相关人员进行条码管理的培训,提高其对条码管理的认识和技能。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一、引言条码管理规范旨在规范企业内部条码的创建、使用、管理和维护,以确保条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追溯能力和管理效率。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涉及条码管理的部门和人员。

二、术语定义1. 条码:一种由一系列黑白线条和数字组成的图形,用于表示物品的唯一标识符。

2. 条码标签:将条码印刷在标签上,用于贴在物品上。

3. 条码扫描仪:用于扫描条码并将其转换为数字或字符的设备。

4. 条码生成器:用于生成条码图形的软件或设备。

5. 条码管理系统:用于管理条码的创建、分配、使用和维护的软件系统。

三、条码创建1. 条码类型:根据产品特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条码类型,如EAN-13、Code 128等。

2. 条码生成:使用条码生成器生成条码图形,并确保其符合国际标准。

3. 条码尺寸:根据物品尺寸和标签大小,确定合适的条码尺寸,确保条码清晰可读。

4. 条码标签:将条码印刷在标签上,包括条码图形、数字、文字和辅助标识。

四、条码使用1. 条码贴附:将条码标签贴在物品的固定位置,确保贴附牢固、平整、不易损坏。

2. 条码可读性:确保条码清晰可读,避免模糊、扭曲、污损等情况影响扫描准确性。

3. 条码保护:采取措施保护条码不受刮擦、撕裂、水浸等损坏,如使用保护膜或透明胶带覆盖。

4. 条码位置:根据物品特性和使用需求,确定合适的条码位置,便于扫描和识别。

五、条码管理1. 条码编码规则:制定条码编码规则,确保条码的唯一性和可读性。

2. 条码分配:建立条码管理系统,对条码进行分配和记录,确保每个条码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3. 条码查询:通过条码管理系统,能够快速查询和定位特定物品的相关信息。

4. 条码更新:对于产品信息的变更或条码损坏的情况,及时更新条码和相关信息。

5. 条码报废:对于不再使用的条码,及时进行报废处理,防止误用和混淆。

六、条码维护1. 条码扫描仪校准:定期对条码扫描仪进行校准,确保扫描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条码标签检查:定期检查条码标签的质量和可读性,及时更换损坏的标签。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一、引言条码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商品、包装、运输等环节进行条码标识和管理,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工操作错误率,实现信息化管理。

本文将介绍条码管理的相关规范,包括条码的生成与应用、条码标识的规范要求、条码扫描和识别的要求等。

二、条码的生成与应用1. 条码生成条码生成应遵循国际通用的编码规则和标准,常见的条码包括EAN-13、UPC、Code 128等。

在生成条码时,应确保条码的清晰度和可读性,避免模糊或扭曲的情况发生。

2. 条码应用条码应标识在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确保易于扫描和识别。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条码应贴在包装的外侧,以便于快速扫描和识别。

条码的应用应考虑到不同环境下的光线条件和扫描设备的兼容性,以确保条码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三、条码标识的规范要求1. 条码标识内容条码标识应包含商品的基本信息,如商品名称、生产日期、批次号等。

同时,条码标识还应包含唯一的商品识别码,以便于系统对商品进行准确的管理和追溯。

2. 条码标识位置和尺寸条码标识应标识在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避免被遮挡或损坏。

条码标识的尺寸应根据商品包装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合理设计,确保条码的可读性和扫描性能。

3. 条码标识的打印质量条码标识的打印质量应保证清晰度和对比度,避免出现模糊或扭曲的情况。

打印条码时,应使用高质量的打印设备和耐久的打印介质,以确保条码的持久性和可读性。

四、条码扫描和识别的要求1. 扫描设备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扫描设备,包括手持式扫描枪、平台式扫描仪等,应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

扫描设备应具备快速、准确、稳定的扫描性能,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和尺寸的条码。

2. 扫描操作的规范扫描操作应规范进行,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扫描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扫描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手持姿势,确保扫描设备与条码之间的距离和角度适宜,以提高扫描的准确性和效率。

3. 条码识别的准确性条码识别的准确性是条码管理的关键,扫描设备应具备高度的识别率和容错性,能够快速、准确地读取条码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階文件K ingston條碼列印管控機制版次 B
頁次1/8 1.0目的
對包裝產品內盤與外簽倏碼標簽打印正確性與檢查要點進行管制,便于產品識別與追溯
2.0範圍
適用於客戶Kingston產品的包裝標籤要求
3.0作業辦法
3.1首先在桌面上打開標籤文檔,如圖示
3.2在打開文檔中的儲存文件
三階文件K ingston條碼列印管控機制版次 B
頁次2/8 3.3在儲存文件中找出与產品相符的標籤格式
3.4確認後直接打開
三階文件K ingston條碼列印管控機制版次 B
頁次3/8 3.5 打開標籤檔案後,編輯1D文字及條碼內容
3.6 編輯2D條碼文字及條碼內容
三階文件K ingston條碼列印管控機制版次 B
頁次4/8 3.7編輯完成後,設定列印值
3.8打印前預覽,確認後列出份數
三階文件K ingston條碼列印管控機制版次 B
頁次5/8
點選列印,如下圖會出現輸入欄位:
MFG: 原廠&代理商: 2D共計: 25碼
KPN: KTC料號: 2D共計20碼
MFG PN: 原廠料號, 2D共計:30碼
MADE IN:一維條碼的 made in XX
COUNTRY:二維條碼的country code(固定為兩碼)
DATECODE1: date code, 共計4碼
LOTNO1: lot number, 2D共計20碼
QTY1: Q’ty, 2D共計6碼
ReelID:共14碼 HT120809000001
HT=HIGHTOP(煜頂) , 12=2012年 120809 生產日期 , 01 序號
內箱2D條碼碼數表:
三階文件K ingston條碼列印管控機制版次 B
頁次6/8 外箱條碼碼數表:
3.9
3.9.1 打印好標簽後,打印人員確認標籤,在桌面打開客戶樣板,用掃描儀掃描條碼.
3.9.2 線長領用標簽,需確認標簽,在桌面打開客戶樣板,用掃描儀掃描條碼.
3.9.3 品保人員確認標簽,在桌面打開客戶樣板,用掃描儀掃描條碼.確認OK簽名留樣存檔.
三階文件K ingston條碼列印管控機制版次 B
頁次7/8 檢查2D文字及條碼內容
檢查1D文字及條碼內容
1D/2D條碼內容對比:
系統自動判別1D/2D條碼內容是否相符
三階文件K ingston條碼列印管控機制版次 B
頁次8/8 確認產品標簽與紙檔登記及電子檔記錄Reel ID是否一致. 並確認標簽/紙檔登記/電子檔記錄Reel ID與前一次打印Reel ID不可重復.(如下記錄及料號對應Reel ID)
3.10出貨時打印好標籤需有記錄并要OQC確認簽名留檔,確認步驟如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