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胃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中药方剂作为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种类包罗万象,随着现在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它也越来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介绍茯
中药方剂作为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种类包罗万象,随着现在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它也越来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介绍茯苓汤这种方剂。
【别名】六味茯苓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处方】半夏(汤泡七次)赤茯苓(去皮)橘红各30克枳实(去瓤,麸炒)桔梗(去芦)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支饮,手足麻痹,多睡眩冒。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生姜七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
【功能主治】健脾固摄,降火止遗。
主阴虚火旺。
(男子性欲过亢)【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万居集·上集》十九
【处方】当归3克,川芎3克,炒白芍3克,熟地黄3克,土炒白术3克,茯苓3克,泽泻3克,黄苓3克,栀子(酒炒)3克,炙甘草3克,姜汁厚朴3克,麦门冬3克(去心)。
【功能主治】养血清热,利水消肿。
主脾虚水泛。
(妊娠水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生活常识分享。
除湿健脾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除湿健脾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除湿健脾汤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除湿健脾汤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
那么我们一起来
除湿健脾汤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除湿健脾汤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
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些除湿健脾汤的相关知识吧。
【处方】白术(去芦,炒)1钱5分,苍术(术泔浸,炒)1钱,白茯苓(去皮)1钱,白芍(醋炒)1钱,当归8分,厚朴(去皮,姜炒)6分,陈皮8分,猪苓7分,泽泻7分,柴胡5分,升麻5分,防风(去芦)6分,甘草(炙)4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久泻,色苍而齿疏,倦怠,食减下坠。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早、晚热服。
【摘录】《回春》卷三
上文就是对除湿健脾汤的相关知识的简单介绍,生活中也许我们不常吃到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药材的药理作用,总会对生活有所帮助的。
生活常识分享。
中和医派杨建宇论经典名方除湿胃苓汤

中和医派杨建宇论经典名方除湿胃苓汤中华中和医派杨建宇论首批经典名方系列(93)中和医派杨建宇论经典名方除湿胃苓汤*张旭冉1于大远2△杨建宇3.4*李志明4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3、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慢病医养中心(龙脉温泉)中和医派传承工作室(北京102211)4、中华中医药中和医派杨建宇京畿豫医工作室 北京知医堂中和国医馆(北京 100031)*基金项目:中关村炎黄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中和医派经方经药专项课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北京昌平沙河高教园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和医派传承工作室专项课题*通讯作者/指导老师△执笔人【摘要】除湿胃苓汤出自清·吴谦《医宗金鉴》,由苍术、姜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滑石、防风、山栀子、木通、肉桂、生甘草、灯芯草组成。
此方功效为清热燥湿、理气和中,常应用于治疗主要表现为皮肤局部溃烂、疼痛、渗液、水疱的皮肤疾病,如湿疹、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脂溢性脱发等。
【关键词】除湿胃苓汤;清热;燥湿;理气;和中;湿疹;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脂溢性脱发;中和医派;杨建宇;平胃散;五苓散除湿胃苓汤出自清·吴谦《医宗金鉴》引《外科正宗》方,原文“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
……湿者色黄白,水皰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治宜除湿胃苓汤。
”此方药:苍术、姜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滑石、防风、山栀子、木通各一钱(3g),肉桂、生甘草各三分,、灯芯草二十根。
方以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以五苓散(白术、泽泻、茯苓、猪苓、肉桂)健脾助阳、化气利水渗湿;“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加栀子、木通、灯芯草清心泻火,合滑石清热利湿;少佐防风散肝舒脾,祛风胜湿,也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意。
健脾除湿汤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除湿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
混合后制成的产品。
健脾除湿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30克,草蔻10克,生薏米30克,生扁豆30克,萆解10克,枳壳15克,黄柏15克,芡实15克,桂枝10克,花粉10克。
【功能主治】
滋阴养胃,健脾和胃,除湿清热。
主脾胃湿热内蕴。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中医杂志》
【处方】
茯苓皮、白术、黄芩、山栀、泽泻、茵陈、枳壳、生地、竹叶、
灯心、甘草。
【功能主治】
健脾除湿。
主脾虚湿盛而致掌跖发疱,皮肤皲裂。
【摘录】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处方】
生薏米5钱至1两,生扁豆5钱至1两,山药5钱至1两,芡实3至5钱,枳壳3至5钱,萆薢3至5钱,黄柏3至5钱,白术3至5钱,茯苓3至5钱,大豆黄卷3至5钱。
【功能主治】
健脾除湿利水。
主慢性湿疹,渗出较多;慢性下肢溃疡(湿臁疮),慢性足癣(脚蚓)渗出液较多者;下肢浮肿,盘状湿疹(瘑疮)。
【摘录】
《赵柄南临床经验集》
综上所述,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是哪些朋友不小心患上某些疾病可以尝试服用健脾除湿汤,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时除
了对特定疾病的治疗,健脾除湿汤还可以帮助增强记忆力,有效地增强身体某些方面的机能。
胃苓汤——精选推荐

胃苓汤
【组成】五苓散平胃散(各15g)
【用法】将药研为细散状,以姜枣煎汤调服,饭前服用。
【功效】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药理作用】具有利尿、降血脂、降血压、保肝利胆、抗菌、抗炎、对肠胃平滑肌呈双向调节等作用。
【适用范围】
1.中医病证湿伤脾胃证:水谷不化,泄泻不止。
2.西医疾病急性肠胃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肝炎、脂肪肝、小儿消化不良、肾病综合征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湿伤脾胃证者。
【知识要点】
1.胃苓汤组成中药效与用量之间的必然关系,煎药与服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功用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医证与西医病之间的互补关系。
2.掌握五苓散配平胃散之间的用药用量及相互作用关系。
【临床运用】
1.用药特点:方中用白术、苍术燥湿,白术偏于健脾,苍术偏于醒脾;厚朴、陈皮理气,厚朴偏于下气,陈皮偏于调中;茯苓、猪苓、泽泻利湿,茯苓偏于健脾,猪苓、泽泻偏于清热;桂枝辛温通阳,解表化气,方药相互为用,以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为主。
2.用量特点:方中用药9味,平胃散4味如苍术、厚朴、陈皮、甘草,五苓散5味如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其用量为相等,从用量分析方药主治,病是湿伤脾胃证。
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张振汉;闫言【摘要】目的评价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人民医院306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治疗组(164例)和对照组(14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除湿胃苓汤,每日500 mL分2次服用,同时外涂除湿止痒软膏,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盐酸依匹斯汀胶囊,每日10 mg,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每日2次,连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76.2%、12.8%、4.2%和6.7%,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53.5%、16.1%、7.7%和22.5%,总有效率为7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11,P = 0.000).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χ2=4.684,P = 0.03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3,P = 0.003),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除湿胃苓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是安全、有效的.%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n Eliminating Dampness Weili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Eliminating Dampness and Relieving Itching Oint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eczema.Methods Outpatients with chronic eczema i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Daxin County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rom October 2011 to October 2012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164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142 cases).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were given 500 mL Eliminating Dampness Weiling Decoction orally 2 times a day, and Eliminating Dampness and Relieving Itching Ointment was used externally 3 times a day for 4 weeks, while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Epinastine Hydrochloride Capsules 10 mg once daily, and Flumetasone Ointment was used externally 3 times everyday for 4 weeks.Results The cured rate, effective rate, improvement rate, no effect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76.2%, 12.8%, 4.2%, 6.7% and 93.2% respectively.The cured rate, effective rate, improvement rate, no effect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of control group were 53.5%, 16.1%, 7.7%, 22.5% and 77.4% respectively.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effect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which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 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χ2=21.711, P = 0.000).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obrions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χ2=4.684, P = 0.030).The control group has higher recurrence rate than that of treatment group (χ2=8.543, P=0.003).Concl usion This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that Eliminating Dampness Weili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Eliminating Dampness and Relieving Itching Ointment has a good efficacy and safety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 with chronic eczema.【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3(010)014【总页数】2页(P112-113)【关键词】慢性湿疹;除湿胃苓汤;治疗【作者】张振汉;闫言【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人民医院皮肤科,广西大新,53230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23慢性湿疹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皮肤炎症疾病之一,其病程缠绵时缓时剧,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除湿胃苓汤的功能主治

除湿胃苓汤的功能主治什么是除湿胃苓汤?除湿胃苓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汤剂,由苓苁、茯苓、石斛等药材组成。
这是一种以苓苁为主要药材的汤剂,具有独特的功能主治。
除湿胃苓汤的功能主治除湿胃苓汤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内蕴引起的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它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1.健脾和胃:除湿胃苓汤可以调和胃气,健脾和胃。
它能够缓解脾胃虚寒、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对于常常感到腹胀、消化系统不适的人来说,服用除湿胃苓汤可以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增加食欲,提高体力。
2.祛除湿气:除湿胃苓汤有强大的祛湿作用。
当人体内湿气过重时,容易引发身体疲倦、食欲不振、胸闷等不适感。
此时服用除湿胃苓汤可以有效排除体内湿气,改善湿气导致的不适症状。
3.清热解毒:除湿胃苓汤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它可以帮助清除体内湿热,改善湿热引起的皮肤问题,如痤疮、湿疹等。
此外,除湿胃苓汤还能够有效改善口腔溃疡、口舌生疮等症状。
4.平衡体液:除湿胃苓汤具有平衡体液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促进利尿排湿,调节体内的水分代谢,达到平衡体液的效果。
这对于那些容易水肿、浮肿的人来说非常有益。
5.促进新陈代谢:除湿胃苓汤中的药材对新陈代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被认为湿气的滞积会妨碍新陈代谢的进行,导致身体疲倦和阻碍新陈代谢废物的排出。
因此,服用除湿胃苓汤有助于排除湿气,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总结除湿胃苓汤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主治的中药汤剂。
它可以健脾和胃,祛除湿气,清热解毒,平衡体液,促进新陈代谢。
对于脾胃功能不好、消化系统不适、体内湿气过重、水肿浮肿等问题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等需谨慎使用,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所以,在使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意见。
除湿胃苓汤治疗荨麻疹30例

方药组成:地龙、黄芩、偶蚕各lOg,全蝎3E,蝉蜕、乌 梅、五昧子、防风、苦杏仁备69。痰粘稠难咳者加川贝母、 马兜铃各lOg。儿童用茸酌减。每天1剂,清水800ml煎至 250—300ral,早晚2次分服。4剂为1疗程,不超过3疗程。 3治疗结果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治愈(3疗程内咳嗽、咳痰等症状消失,肺部听诊及X线检查 正常)70例.好转(3疗程内咳嗽、咳痰减轻,相应体征好转)6 例,无效《咳嗽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变)3例。总有效率达到
1临床资料
30棚患莆,粥1I例.女19倒;年龄6—58岁;病程I X一2月。芭肯在临诊中选样r脾经湿热证的患者,除皮肤症 状外,尚伴有渴f欲饮、不思饮食、脘腹胀满、便溏或泄 泻,小便短少等哞:身症状.舌苔白腻或黄腻厚,脉缓,,
2治疗方法
摹率方为《医宗台鉴·外科心法要诀》中的除湿胃莓 汤。方药组成:苍术、茯苓、陈皮、白术各5一lOg.猪苓5一 I 29,1:耗子.制厚朴各lOg,滑石10—159,木通59,防风 5—99.肉往29,叶.甘草39。加减:痒副为风胜加祛风药蝉 蜕、蛇蜕各10—159.乌梢蛇5—209,浮萍5z;热胜加黄 苓、地肤子,白鲜皮、黄柏各10一159,黄连3—59;伤阴去 肉桂加生地黄10—159;尢小便不利玄肉佳;湿胜加革薜5一 lOg.q‘薏苡f■10—309每天I剂,水煎,分2次眼.必要 时每天2剂连暇5天为I疗程.1—3疗程后观察治疗结
收稿日期:2000—03—29
收稿日期:2000—03—28
除湿胃苓汤治疗荨麻疹30例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张振金 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
新中医 NEWJOURNAL O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1,33(3) 0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湿胃苓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
用量
制作中药方剂,不但需要自信心和耐心,而且要对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有所了解,否则,搭配不当,将影响方剂的药用价值和味道。
下面我们为大家推荐一种做法。
颇受人们欢迎的方剂除湿胃苓汤。
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土炒)滑石防风山栀子(生研)木通各3克肉桂甘草(生)各1克
清热燥湿。
主缠腰火丹。
水泡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
水400毫升,加灯心165厘米,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医宗金鉴》卷六十四
防风1钱,苍术1钱,白术1钱,赤茯苓1钱,陈皮1钱,厚朴1钱,猪苓1钱,山栀1钱,木通1钱,泽泻1钱,滑石1钱,甘草3分,薄桂3分。
脾肺二经湿热壅遏,致生火丹,作烂疼痛。
缠腰火丹(俗名蛇串疮)属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
水2钟,加灯心20根,煎8分,食前服。
《外科正宗》卷四
看了上文对除湿胃苓汤的介绍,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很多。
其实对于疾病,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吃西药来缓解,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暂时的,关键还是在于拥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