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款去湿热食疗方

合集下载

治疗脾胃湿热的偏方

治疗脾胃湿热的偏方

治疗脾胃湿热的偏方治疗脾胃湿热的偏方1、苦瓜薏仁粥可以治疗脾胃湿热做法:取苦瓜、薏仁各30克,赤小豆90克,粳米60克。

先将苦瓜洗净,剖开去瓤籽后切成小块,与其他食材共煮粥至烂熟,空腹食用。

功效:此方有清热利湿之功效。

苦瓜味苦性寒,可清热祛暑、养血滋肝、和脾补胃、明目解毒;薏仁有益胃健脾、除痹胜湿、清热排脓之功效;赤小豆健脾除湿;粳米益脾胃、除烦渴。

但胃寒、脾虚无湿、大便燥结者和孕妇慎用。

2、竹笋西瓜皮鲤鱼汤可以治疗脾胃湿热做法:鲤鱼1条(约750克),鲜竹笋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生姜、红枣各适量。

竹笋削去硬壳,再削老皮,横切片,水浸1天;鲤鱼去鳃、内脏、不去鳞,洗净略煎黄;眉豆、西瓜皮、生姜、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材料放入开水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加精盐调味供用。

功效:本食疗主治湿热等疾病。

祛湿降浊,健脾利水。

适用于身重困倦、小便短小、高血压。

3、素烧苦瓜可以治疗脾胃湿热新鲜苦瓜200克,切丝,先用开水浸泡片刻以去苦味,再入油锅烧炒至九成熟,出锅,勾欠(含有盐、味精)浇汁。

4、赤小豆薏米饮可以治疗脾胃湿热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加清水文火炖煮30分钟后取100毫升汁液,再炖30分钟后倒出剩下的100毫升汁液,将两次的汁液搅匀,温饮或凉饮。

5、金针冬瓜汤可以治疗脾胃湿热干金针菜20克,切段,开水浸泡20分钟后与50克冬瓜丝入沸汤,片刻即好,加盐、味精,点几滴香油。

6、五花茶可以治疗脾胃湿热干木棉花30克、金银花30克、槐花20克、鸡蛋花20克、葛花20克。

以上所有材料洗净,放入煲内,加入400毫升清水煎渚。

此款五花茶能清大肠湿热。

脾胃湿热的原因1、外邪入侵由于体内外邪入侵,湿邪或者是燥邪就容易进入身体中侵犯我们的脾胃,而湿邪最容易伤害的就是我们的脾脏,而燥热最容易伤害我们的肠胃。

外感风寒和内蕴的湿气结合之后就容易出现湿热的情况,会导致肺部也受到影响,出现胸闷咳嗽的情况。

《盛夏三伏天必备:七款消暑祛湿汤让你安然度夏》

《盛夏三伏天必备:七款消暑祛湿汤让你安然度夏》

《盛夏三伏天必备:七款消暑祛湿汤让你安然度夏》随着盛夏三伏天的临近,天气变得高温潮湿,人们常常会出现烦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

在三伏天里,多喝一些消暑祛湿排毒的营养汤,能够有效缓解三伏天带来的种种不适。

下面,为大家介绍七款适合在盛夏三伏天食用的祛暑排毒养生老火靓汤。

一、胡萝卜排骨汤材料:胡萝卜100 克,排骨100 克,陈皮、姜、蒜少许。

制作方法:将胡萝卜、排骨、陈皮分别洗净,排骨斩块,姜切块,蒜剥好。

先将排骨过沸水汆一下去血水备用。

在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加入上述全部材料(有些人还会滴上几滴黄酒),改用中火继续煲 2 小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缩短煲制时间至四十分钟左右)。

二、冬虫草炖水鸭材料:冬虫草25 克,水鸭 1 只,无花果 2 粒,陈皮1/4 片,姜 2 片。

做法:冬虫草洗净,水鸭洗干净后放入滚水内煮 5 分钟,取出。

陈皮洗净后刮去内囊。

锅中水煲滚,将冬虫草、水鸭、无花果、陈皮、姜加入煲中,改文火煲两个半小时,最后加盐调味。

功效:具有补中益气、缓解食欲不振、对肾虚哮喘也有一定益处。

三、荸荠白果蛋花汤材料:白果10 粒,鸡蛋 2 个,荸荠15 粒,冰糖适量。

功效:此汤能清热解毒,除胸中实热,清热利尿,降血压。

搭配白果、蛋花、冰糖,更有清润、预防热毒感冒之效,且味道鲜美。

方法:荸荠去皮洗净,略切小块,白果去壳,先将荸荠与白果一起炖煮,待汤煲一段时间后加入冰糖和鸡蛋,继续煲煮约 2 小时汤成。

四、沙葛清热汤材料:沙葛 2 个,瘦肉100 克。

功效:生津止渴,润喉,解热除烦,解毒,解酒精中毒等。

方法:沙葛(并非粉葛)去皮切片,瘦肉切片,一起放入锅中煮沸即汤成,饮汤食肉及沙葛,口感爽口清甜。

五、鱼头川芎汤材料:川芎10 克、鳙鱼头 1 个,瘦肉250 克、白芷15 克,白芍10 克、圆肉10 克。

功效:可祛头风,尤其适合用脑过度的人群。

方法:鱼头切开洗净淤血,将所有洗净的材料一起放入煲中,大火煲开后转小火煲 2 小时。

中医对湿热体质的调理方法

中医对湿热体质的调理方法

中医对湿热体质的调理方法湿热体质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体质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体内湿气和热气积聚,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中医通过调理药膳、针灸、穴位按摩以及运动等方式来平衡湿热体质,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湿热体质的调理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湿热体质问题。

一、调理药膳中医药膳调理是一种通过进食特定的药材和食材来调节人体机能的方法。

对于湿热体质,中医药膳有着独特的调理效果。

以下是几种适合湿热体质的药膳:1.芡实粥:芡实具有利湿化痰的功效,可用来清理体内湿气。

将芡实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煮成粥,每天早晚饭后食用,有助于改善湿热体质。

2.决明茶:决明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

将适量的决明叶泡水,每天饭后饮用,可改善湿热体质引起的口苦口干等不适症状。

3.薏苡仁糖水:薏苡仁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帮助调理湿热体质。

将适量的薏苡仁煮沸后加入冰糖调味,每天饭前或者饭后适量饮用,有助于改善湿热体质引起的水肿等问题。

二、针灸针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在调理湿热体质上也有一定的效果。

中医认为,湿热体质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而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脾胃功能,进而改善湿热体质。

经典的湿热体质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关元、中脘和大椎等。

通过针灸这些穴位,可以促进体内湿气和热气的运行,达到调理湿热体质的效果。

然而,针灸需要专业医师操作,在选择针灸治疗时需谨慎,并结合具体情况来决定疗程和疗效。

三、穴位按摩除了针灸外,穴位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中医调理湿热体质的方法。

中医认为,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调理体内的气血流动,促进新陈代谢,减少湿气和热气的沉积。

常用的湿热体质穴位按摩有足三里、关元、大椎和中脘等。

可通过手指按摩、指压或使用按摩器等方式刺激这些穴位,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天坚持按摩,有助于改善湿热体质。

四、运动适当的运动对于湿热体质的调理也很重要。

中医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体内湿气和热气的燃烧,排出体外,达到调理的作用。

除湿气食疗养生食谱

除湿气食疗养生食谱

除湿气食疗养生食谱
以下是一些除湿气食疗养生食谱,供参考:
1. 绿豆粥:
材料:绿豆50克,大米50克,水适量
做法:将绿豆洗净,大米淘洗干净。

将绿豆和大米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

之后改用小火煮熟,搅拌至成糊状即可。

食用时可适量加入蜂蜜调味。

2. 苦瓜煲鸡汤:
材料:苦瓜1根,鸡肉适量,枸杞适量,水适量
做法:将苦瓜切成片状,鸡肉洗净切块。

将苦瓜、鸡肉和枸杞一同放入煲中,加入适量的水。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1-2小时即可。

食用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加调料。

3. 莲藕粥:
材料:莲藕适量,大米适量,水适量,红枣适量
做法:将莲藕洗净去皮切块。

将大米淘洗干净。

将莲藕、大米和适量的水放入锅中,煮沸后改用小火煮熟。

最后加入适量的红枣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4. 茶树菇炖鸭肉:
材料:茶树菇适量,鸭肉适量,姜片适量,料酒适量,盐适量
做法:将茶树菇洗净切块,鸭肉洗净切块。

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入茶树菇、鸭肉、姜片和料酒,用中火炖煮30-40分钟。

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食用。

5. 芝麻糊:
材料:黑芝麻适量,红枣适量,蜂蜜适量
做法:将黑芝麻炒熟后磨成粉。

将红枣洗净榨汁。

在碗中加
入黑芝麻粉和红枣汁,搅拌均匀。

最后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即可食用。

请按需选用这些食谱,并注意合理搭配食材。

在饮食调理同时,也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运动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体内湿气重的中药方

体内湿气重的中药方

体内湿气重的中药方我们的生活中,中药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从古代到现代,中药为我们的健康贡献是很大的,药到病除对于一些疾病来说效果是很好的,有些劣根性的疾病还可以去根,中药的效果是很神奇的,众所周知。

那么,求老中医治疗湿寒湿热中药药方?我们今天来共同了解下!体内湿气重的中药方药方一清热祛湿粥【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用法】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

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去湿气的中药:药方二消暑健脾祛湿汤【成份】蜜枣、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陈皮。

【功能】清热解暑、巩固排泄及消化系统功能。

【服用方法】 (2-4人份量) 将瘦肉6两飞水后与各汤料及六汤碗清水一同放入煲内。

煲约两小时,加适量盐调味体内湿气重的食疗方1.苋菜苋菜梗性凉味甘,它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也有解毒清热、通利小便、补血止血的作用。

苋菜还是减肥餐桌上的主角,常食可以减肥轻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

需要注意的是,苋菜性寒凉,阴盛阳虚体质、脾虚便溏或慢性腹泻者,不宜食用。

2.薏仁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

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

3.地瓜地瓜所含的纤维质松软易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

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连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4.赤小豆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

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

赤小豆一般用来熬粥或做馅。

5.冬瓜冬瓜味甘、淡,性凉,入肺、大肠、膀胱经。

除湿热最好的食疗方法

除湿热最好的食疗方法

除湿热最好的食疗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清淡的食物来调理湿热体质,如蔬菜、水果、豆类等。

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素,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湿
气和热气,有助于改善湿热体质。

此外,多喝水也是很重要的,可
以帮助清洁体内的湿热,促进新陈代谢,减轻湿热体质的症状。

其次,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来调理湿热
体质,如黄瓜、苦瓜、冬瓜等。

这些食物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还可
以帮助减少湿气的囤积,改善湿热体质。

此外,一些具有抗氧化作
用的食物,如番茄、茄子、柠檬等,也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湿气和
热气,有助于调理湿热体质。

另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来调理湿热体质,如西瓜、黄瓜、冬瓜等。

这些食物可以帮助促进尿液排出,有
助于清除体内的湿热,改善湿热体质。

此外,一些具有排毒养颜作
用的食物,如苹果、梨、柠檬等,也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湿热,有
助于调理湿热体质。

最后,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食物来调理湿
热体质,如莲子、芡实、赤小豆等。

这些食物不仅可以帮助清除体
内的湿热,还可以滋补身体,改善湿热体质。

此外,一些具有抗炎抗菌作用的食物,如蜂蜜、蜂胶、蜂花粉等,也可以帮助改善湿热体质,促进身体健康。

总之,除湿热最好的食疗方法就是选择清淡的食物,多喝水,选择清热解毒的食物,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以及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食物。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帮助改善湿热体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希望大家都能够通过食疗的方法,摆脱湿热体质的困扰,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生活。

肝胆湿热如何通过食疗调理

肝胆湿热如何通过食疗调理

肝胆湿热如何通过食疗调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受到肝胆湿热的困扰。

肝胆湿热是一种中医常见的病症,它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诸多不适,如胁肋胀痛、口苦、纳呆、恶心呕吐、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或身目发黄,或阴囊湿疹,或妇女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

那么,对于肝胆湿热的情况,我们除了寻求医生的帮助,还可以通过食疗来进行调理。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如何通过食疗来改善肝胆湿热的状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是指湿热内蕴,肝胆疏泄失常所致的一种病症。

肝胆互为表里,肝主疏泄,胆主通降。

当肝胆功能失调,湿热邪气内生,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而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嗜酒无度、感受湿热之邪等都可能导致肝胆湿热的发生。

那么,什么样的食物有助于调理肝胆湿热呢?蔬菜类,比如苦瓜,它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尿的作用。

可以将苦瓜凉拌或者清炒,经常食用对于肝胆湿热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还有芹菜,其性凉,具有清肝热、利小便的功效。

可以将芹菜切成小段,用来炒菜或者榨汁喝。

冬瓜也是不错的选择,冬瓜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暑的作用,对于肝胆湿热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有改善效果。

可以用冬瓜煲汤,清淡又营养。

水果方面,西瓜是夏季清热利湿的佳品。

西瓜水分多,能利尿消肿,清除体内的湿热。

不过,西瓜性凉,不宜过量食用。

草莓也是一个好选择,它酸甜可口,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对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干口苦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主食的选择上,薏米是值得推荐的。

薏米性凉,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的功效。

可以用薏米煮粥或者煮水喝。

绿豆也是清热利湿的常见食材,绿豆汤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同时也能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

肉类中,鸭肉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

可以用鸭肉炖汤,加入一些清热利湿的食材,如冬瓜、薏米等,效果更佳。

了解了这些有助于调理肝胆湿热的食物,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具体的食疗方。

“薏米红豆粥”,准备薏米 50 克、红豆 50 克。

湿热吃什么好 五款食疗方去夏季湿热

湿热吃什么好 五款食疗方去夏季湿热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湿热吃什么好五款食疗方去夏季湿热
导语:随着天气的加热和多雨的天气,湿热体质已经逐渐成为人群中常见的体质类型之一。

那么你知道湿热吃什么好吗?你知道去湿热的食物有哪些吗?
湿热吃什么好五款食疗方去夏季湿热
随着天气的加热和多雨的天气,湿热体质已经逐渐成为人群中常见的体质类型之一。

那么你知道湿热吃什么好吗?你知道去湿热的食物有哪些吗?今天为大家推荐五款食疗方去夏季湿热,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砂仁粥
材料:粳米100克,砂仁3克。

砂仁研末备用。

粳米淘净,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至粥烂粥稠,放入砂仁末,再煮1-2沸即成。

功效:具有暖脾胃,化湿行气消胀的功效。

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或伴有大便溏稀,或者腹胀、恶心欲呕、口中粘腻或者妊娠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几款去湿热食疗方:
1.薏米红豆粥:人人皆宜的去湿佳品,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

(注意:不放米效果特好)
2.清热祛湿粥: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

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但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3.消暑健脾祛湿汤:蜜枣、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陈皮。

功能:清热解暑、巩固排泄及消化系统功能。

4.健脾祛湿茶:白术50克、茯苓50克,甘草50,枸杞50克,贡菊50克,香橼50克(如是男性不加此药)
5.和中化湿汤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6. 清热祛湿汤
材料:土茯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祛湿,清热毒。

7.鹌鹑祛湿汤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祛湿,润肺化痰。

8. 横脷祛湿汤
材料:猪横脷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脷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祛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9.草龟祛湿汤
材料:草龟500克,猪肉200克,新鲜土茯苓250克,红枣6个。

做法:把草龟、猪肉、土茯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

有清热祛湿及解毒功效。

另外,还有土茯苓赤小豆鲫鱼汤、绵茵陈煲鲫鱼、赤小豆煲鲤鱼、猪肚
粥、冬瓜煲老鸭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湿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