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九种体质-完整版

合集下载

九种体质内容

九种体质内容

九种体质内容九种体质是中医上的概念,包括平和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痰湿体质、特禀体质。

1、平和体质:是正常体质,这类人面色红润,身形匀称,精力充沛,性情较温和,做事不急躁。

平和体质是人体最健康的体质,具有身体强壮、面色红润、眼睛有神、精力充沛、食欲好、睡眠佳、大小便正常、脉象和缓有力等特征。

这种体质的人不易患病,即使患病也能很快康复。

2、湿热体质:湿热体质的人常常口苦口臭,大便干结或稀溏,小便黄赤或混浊,阴囊潮湿或体胖。

湿热体质的人容易患痤疮、脂溢性皮炎等。

3、气郁体质:气郁体质的人常常情绪抑郁,胸胁胀满,脘闷叹气,多疑善虑,夜眠较差,舌淡红苔薄白。

气郁体质的人容易患抑郁症、焦虑症等。

4、阳虚体质:阳虚体质的人身材多不健壮,肌肉松弛,常常手脚发凉,喜热怕冷,口唇色淡,毛发易脱,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恍白,舌淡胖嫩苔白润。

阳虚体质的人容易患肥胖症、骨质疏松症等。

5、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人体型瘦弱,面色偏红,皮肤干燥,爱喝冷饮,常常口燥咽干,手足心热,面颊潮红,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脉象细数无力。

阴虚体质的人容易患失眠、糖尿病等。

6、气虚体质:气虚体质的人说话声音低落,轻微运动后可能就出现气喘,容易患病,常常疲乏无力,气短懒言,容易出汗,食欲不振,舌淡脉弱。

气虚体质的人容易患感冒、胃下垂等。

7、血虚体质: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倦怠。

血虚体质的人常常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指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淡脉细无力。

血虚体质的人容易患贫血、营养不良等。

8、痰湿体质:体型肥胖,腹部肥满,脸上有层油,口中黏腻。

痰湿体质的人常常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

痰湿体质的人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

9、特禀体质:可能对多种物质过敏,比如药物、食物、动植物、气味、花粉等,容易患哮喘。

特禀体质又称过敏体质,指由于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所造成的特殊状态的体质。

中医九种体质

中医九种体质

中医九种体质中医九种体质⒈气虚体质●特点:气虚体质的人常常感到疲乏、乏力,容易气短、心慌、出汗多。

肌肉松软,面色苍白,容易出现自汗和畏寒。

●饮食调理:应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糯米、鸡蛋等。

少吃生冷和油腻食物。

●中药调理:可选用养气药物,如黄芪、党参等。

⒉阳虚体质●特点:阳虚体质的人常感到畏寒、怕冷,手脚发凉。

性格内向、情绪低落,容易胃寒腹泻。

面色苍白,肌肉松软,腰膝酸软。

●饮食调理:应多吃温热食物,如生姜、肉类等。

避免生冷和寒凉食物的摄入。

●中药调理:可以选择补阳药物,如肉桂、附子等。

⒊阴虚体质●特点:阴虚体质的人常感咽喉干燥、口干舌燥,容易上火。

夜晚易出汗,手心热。

容易失眠、注意力不集中。

皮肤干燥,尿少等。

●饮食调理:应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绿豆等。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中药调理:可选用滋阴药物,如天冬、玄参等。

⒋痰湿体质●特点:痰湿体质的人常常感到口苦、口腔黏腻,容易乏力、浑身困倦。

体重较重,容易水肿。

大便黏滞,小便不畅。

●饮食调理: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薏米、荷叶等。

避免油腻和生冷食物的摄入。

●中药调理:可选用祛痰药物,如半夏、茯苓等。

⒌血瘀体质●特点:血瘀体质的人常感经络堵塞、疼痛。

皮肤容易瘀斑,月经不调,舌质紫暗,脉搏偏细。

●饮食调理:应多吃易活血化瘀的食物,如红枣、桃仁等。

少吃辛辣和油腻食物。

●中药调理:可选用活血化瘀药物,如当归、川芎等。

⒍湿热体质●特点:湿热体质的人常感口苦、口干,容易烦躁、易怒。

容易出汗、尿黄赤,大便黏腻。

皮肤油腻,易长痤疮。

●饮食调理:应多吃清热解毒食物,如黄瓜、苦瓜等。

少吃辛辣和油腻食物。

●中药调理:可选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黄连、金银花等。

⒎平和体质●特点:平和体质的人反应正常,患病较少。

容易入睡,精力充沛,食欲正常,大便规律。

脉搏均匀有力。

●饮食调理:应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各类食物。

●中药调理: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调理。

⒏气郁体质●特点:气郁体质的人常感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易悲伤和抑郁。

九种体质

九种体质

体质的形成及改善
九种体质
1、平和体质 2、阳虚体质 3、阴虚体质 4、气虚体质 5、痰湿体质 6、湿热体质 7、气郁体质 8、血瘀体质 9、持禀体质
体质大致类型
1、南方人:湿热(特别是沿海一带)。 2、高原人:血瘀、阴虚,是缺氧气。 3、东北人:阳虚。 4、男性痰湿湿热的多。烟酒,外出吃晚 饭。 5、女性阳虚的多,小心眼、气郁、易着 凉。 6、老年人易血瘀、阳虚(气血运行不畅) 毛细血管易堵,阳气减少。
原因及调理
原因:血热生风,血热了过敏的人热相就 重,风是指飘来飘去忽来忽去并不保持状 态,形容变化迅速。
调理:固表养血祛风
食补及药补
食物2种:何首乌--养血。林芝--调节人体免疫力, 养血、平和的作用(灵芝粉煲汤3-6克/次)。 中成药:玉屏风散。 黄芪(补气固表)、白术(健脾)、防风(祛风, 散风,是风中之要药)。 情志养生:养生不在养,不要程序化,刻意做, 养生是一种心境,心里想做是一个最高的境界。 养生如放羊(庄子语),顺其自然,有情趣、有 价值、有激情、愉悦。有良好的心态,有追求。 养生个性化,亿万苍生,做适合自己的去做。
食补及药补
1黄花菜(金针),中药名“萱草”。作用令人忘 忧,20克/次煲汤喝。 2玫瑰花茶:让人心脾爽,舒肝解郁,心情舒畅。 穴位四合穴:太冲、合谷。 中药方:逍遥丸,作用是舒肝解郁。 当归(养肝血)、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 草、生姜、薄荷(舒肝解郁、理气)。 情志养生:气郁的人总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要有态度即选择,抑郁的人总是选择糟糕的部分。 养生要养性,养性要养神,养神要养心,把握心 灵,就会通达心神。
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是健康体质
阳虚体质
是卫阳不足,“卫”指保卫身体表面之气。 “阳”就是阳光,生命的光热。身体阳不 足就是阳虚。表现为不能喝凉水,是因为 脾、胃阳不足。腰怕冷臀部怕冷,是肾阳 不足。

中医九大体质讲解

中医九大体质讲解

中医九大体质讲解
中医学认为,人的体质是由遗传、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情志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根据中医理论,可以将人的体质划分为九种类型,分别是:
1. 平和体质:体态端正,精力充沛,面色红润,消化吸收良好,很少生病,容易恢复健康。

2. 气虚体质:身体瘦弱,容易疲劳,手脚发凉,易感冒,面色苍白,容易失眠。

3. 阳虚体质:体形肥胖,容易出汗,精神不振,面色暗黄,容易患上皮肤病。

4. 阴虚体质:身体瘦弱,面色苍白,容易口干口渴,心烦失眠,容易患上心脏病。

5. 痰湿体质:体形肥胖,肌肉松软,容易胀气,口臭,体味重,易患上湿疹、过敏等病症。

6. 湿热体质:体形肥胖,常有口干、口苦、口臭、大便不畅等症状,容易患上痤疮、痔疮等疾病。

7. 血瘀体质:面色暗黄,皮肤干燥,经常出现瘀血、瘀斑、痛经等问题,容易患上中风、心脏病等疾病。

8. 气郁体质:性格内向,情绪容易波动,容易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易患上胃病、肝病等疾病。

9. 特禀体质:容易过敏,对某些物质过敏反应较强,如花粉、食物、药物等。

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可以根据中医理论合理调养身体,保持健康。

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进行合理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完整版)中医九种体质调养表(全)

(完整版)中医九种体质调养表(全)

(完整版)中医九种体质调养表(全)中医学认为,人的体质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而不同的体质对于健康的调养也有不同的要求。

以下是中医九种体质调养表的完整版,帮助您根据自身体质进行养生调理。

1. 平和质- 饮食:均衡饮食,以谷类为主,适量摄入蔬果、鱼肉等。

- 运动: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 调理方法:保持身心平静,避免过度劳累。

2. 气虚质- 饮食:多食糯米、山药、枸杞等温补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 调理方法:保持规律生活,避免过度疲劳。

3. 阳虚质- 饮食:多食豆类、动物肝脏等温阳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阳性运动,如健身操、户外活动等。

- 调理方法: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 阴虚质- 饮食:多食绿叶蔬菜、芝麻、豆浆等滋阴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静性运动,如瑜伽、太极等。

- 调理方法: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

5. 痰湿质- 饮食:少食油腻、生冷食物,多食薏苡仁、红小豆等利湿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消耗体液的运动,如跑步、踢毽子等。

- 调理方法:避免潮湿环境,保持通风干燥。

6. 湿热质- 饮食:少食辛辣、油炸食物,多食苦瓜、黄花菜等清热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排汗的运动,如打篮球、游泳等。

- 调理方法: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激动。

7. 血瘀质- 饮食:少食油腻、高糖食物,多食红枣、黑豆等活血化瘀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扩张血管的运动,如跳绳、单车等。

- 调理方法: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时间静坐。

8. 气郁质- 饮食: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多食山楂、佛手等理气食物。

- 运动:适量参与宣泄情绪的运动,如瑜伽、慢跑等。

- 调理方法:保持心情开朗,避免压抑情绪。

9. 特禀质- 饮食:避免过敏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 运动:适量参与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 调理方法: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

以上是中医九种体质调养表的完整版,根据自身体质进行调理,有助于促进健康和平衡。

中国人的九种体质

中国人的九种体质

中国人的九种体质王琦中央台10台播出一、阳虚(一)特征:形体:肌肉不健壮;心理:性格多沉静、内向。

典型怕冷,手脚冰凉,不能喝冷水。

怕冷就是阳气不足;不能喝冷水,是胃阳不足的表现;腰怕冷,胃怕冷,夏天坐棉垫子是肾阳不足。

喜欢安静,吃(喝)凉的东西总会感到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量多。

(二)判断标准1、手脚发凉2、胃、背和腰怕冷3、穿的衣服比别人多4、讨厌冬天喜欢夏天5、易感冒6、吃凉的东西会拉肚子7、小肚子一经吹风就会不舒服如果符合上述4-5条的人即为阳虚体质。

(三)造成阳虚的原因1、用空调时间过长,阳气受压抑。

2、熬夜。

白天是阳气工作晚上是阳气入阴之时,熬夜就是阳气透支了,故阳气不足。

3、滥用抗生素。

即寒凉多了耗阳气,在美国用抗生素是非常慎重的。

(四)发病倾向:发病多为寒证,易患泄泻、阳痿等;(五)调理应温阳补气。

1、食补。

1)、生姜有暖胃温胃驱寒温阳作用。

用姜丝放入可乐中饮用,生姜炖红枣有温阳补气作用。

2)韭菜炒核桃有温补作用。

韭菜籽也是补阳的。

2、用桃树枝(生发阳气)敲打督脉。

3、金匮肾气丸(熟地、肉桂、附片、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

4、情志调正。

人的心灵要伸展、舒展心胸,工作有激情有活力有动力,脑子里要有个谱,生活有激情、有干劲。

5、到大自然中去接触阳光,适当晒太阳。

6、晚上用40—50度温水泡脚20—25分钟,温精通脉,把寒气从脚下驱散。

二、阴虚(一)特征:形体:肌肉不健壮;心理: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阴液不足(水精血不足),手心、脚心发热。

经常感觉身体、脸上发热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热,皮肤干燥,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常感到眼睛干涩,经常口干咽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

(二)判断标准:1、身体发热2、手心易出汗3、口唇、皮肤发干,易上火4、厌夏喜冬5、便秘或便干、眼干6、口干、咽燥,总想喝水。

怕热发干脾气急。

(三)造成阴虚原因:吃辛辣物多;熬夜耗阴;女性更易耗阴。

王琦(九种体质)

王琦(九种体质)

亿万苍生,人分九种;一种平和,八种偏颇。

养生要综合养生、科学养生、个性化养生。

如春捂秋冻、冬吃萝卜夏吃姜、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等养生俗语均要针对个体情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体质与地域、性别和年龄等均有密切的关系。

养生不在养,而是一种心态,顺其自然。

人生要有追求,譬如带孙子、画画等。

善养生者,如牧羊也——庄子
如有羊掉队,将之赶上去,整个团队也就上去了。

1、九种体质
平和体质——健康
阳虚体质——怕冷阴虚体质——缺水
痰湿体质——肥胖湿热体质——长痘
气郁体质——郁闷气虚体质——疲乏
血瘀体质——长斑特禀体质——过敏。

中国人的九种体质

中国人的九种体质

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阳虚:1.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为主要特征。

2.行体特别征、肌肉松软不实。

3.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4.心理特证、性格多沉静,内向。

5.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感邪易从寒化。

6.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7.阳虚体质基本方、金贵肾气丸。

二阴虚:1.总体特征、阴液亏少,口燥咽干,五心发热。

2.形体特征、形体偏瘦。

3.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4.心理特征、急燥,失精,不床…,感邪易从热化。

5.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耐冬不耐署热燥邪。

6.基本方、六味地黄丸。

三气虚:1.总体特征、元气不足,疲乏,气短,自汗。

2.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3.常见表现、语言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4.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5.发病倾向、易感冒,内脏易下垂,病康复缓慢。

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7.基本方、补中益气汤。

四痰湿:1.总体特征、痰湿凝固,肥胖,腹部肥满。

2.形体特征、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3.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口粘腻或甜,喜食肥甘甜腻,苔腻脉滑。

4.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5.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癖等。

6.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度环境适应能力差。

7.基本方、化痰去湿方(王琦自拟)。

五湿热:1.总体特征、湿热内蕴,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

2.常见表现、面逅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倦,大便粘滞不畅,或燥滑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3.形体特征、偏瘦或中等。

4.心理特证、易心烦急燥。

5.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

6.对外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的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的环境难适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1,阳虚体质--怕冷派2,.阴虚体质---缺水派3,痰湿体质---痰派4,湿热体质--长痘派5,气虚体质---气短派6,血瘀体质--长斑派7,气郁体质---郁闷派8,特禀体质---过敏派9,平和体质--健康派第一章阳虚体质---怕冷派主要症状: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肌肉松弛不实。

心理特点:性格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感邪易从寒化。

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

发病原因:肾阳虚和情绪是内因,外因有:1.冰镇饮品耗阳气2.冷气下做爱也是阳虚的祸根3.熬夜伤阴也伤阳4.不当的清热解毒压制了阳气5.大量出汗损伤阳气6.冬天赤脚穿凉鞋,寒气钻进涌泉穴7.夏天冷气封毛孔,水液迷途伤肾阳治疗方法:1.巧用艾草灸督脉2.冬季烫脚养阳气足浴盆,30元一个,不必买好几百元的电动足浴盆15-20分钟微微出汗为宜,不要大出汗,搓脚底,尤其是涌泉穴3.生姜胜似还魂汤生姜当归羊肉汤张仲景的方子最好冬天早晨喝生姜驱风寒,温中止呕,解鱼蟹毒,和大枣搭配和易调理脾胃。

大枣补气养血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提前滞后双向调节羊肉补血生精驱寒4.打通阳气靠木棒,敲督脉5.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附子+肉桂六味地黄丸=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牡丹皮是芍药的皮,凉血的,先泄后补才补的进去。

6.鼓舞阳气四逆散四逆汤不等于四逆散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方名】四逆散【出处】《伤寒论》【分类】和解剂-调和肝脾【组成】柴胡(6克)枳实(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方组趣味记忆】只烧干柴。

解:只(枳实),烧(芍药),干(炙甘草),柴(柴胡)。

【汤头歌诀】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邪成厥逆,敛阴泄热平剂服【禁忌】斟酌。

【方论】方中柴胡既可疏解肝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用为君药;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热透解而不伤阴,为臣药;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疏畅气机之效;炙甘草缓急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

阳虚用四逆汤阳气郁结不通用四逆散阳气郁结不通表现为只有手脚部位凉阳虚侧重于全身性的怕冷阳虚食疗方:1.当归生姜羊肉汤冬天早上吃最好2.韭菜炒核桃仁3.鹿角胶奶关于阳痿:肝经绕阴器,肝的气血不通导致的阳痿要疏肝活血,阳虚导致的阳痿要补阳。

心理原因要心疗。

阳虚和寒症的具体分类:心阳虚:除了具有阳虚体质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心悸,心口憋闷疼痛,舌质暗,面色青紫等血阻心脉的症状,可以用炙甘草汤。

脾阳虚:除了具有阳虚体质的一般症状外,还有没有食欲,食后腹胀,腹部隐痛喜按得温则减,大便稀等脾阳不足的症状,可以用附子理中丸(人参,白术,干姜,甘草,附子)。

寒湿困脾:具有和脾阳虚一些类似的寒症,但和脾阳虚的自身阳气不足的虚寒不同,寒湿困脾是外界寒气湿气过重导致的实寒。

比如同样是腹胀,虚胀喜按,实胀拒按。

寒湿困脾还有舌苔明显滑腻,肢体困重,是寒湿气过重的表现,而脾阳虚没有明显的这些症状。

胃寒:胃脘冷痛,重则拘急作痛,遇寒加剧,得温痛减,口淡不渴,呃逆呕吐。

可以用良附丸(高良姜,香附)。

寒邪犯肺:咳嗽痰稀薄,鼻流清涕,恶风怕冷,发热,头身痛,脉浮紧。

可以用姜汤,麻黄汤,桂枝汤等,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

寒凝肝脉:少腹牵引睾丸、阴囊冷痛,坠胀拒按,或疼痛牵引股侧。

遇寒则加剧,得温则缓解,伴形体寒冷,面色苍白等寒象。

舌淡苔白或暗,脉沉弦,可以用暖肝煎。

肾阳虚:除了具有阳虚体质的一般症状外,还有腰膝酸软,尿频尿清长夜尿多,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等,可以用金匮肾气丸。

第二章阴虚体质---缺水派总体特征:阴液亏少,口干舌燥,手足心热,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盗汗,脉细数,形体偏瘦。

心理特点:急躁好动,外向活泼。

发病倾向:虚劳,失精,失眠。

不耐受暑,热,燥。

阴虚基本方:六味地黄丸。

发病原因:1.喜食辛辣煎炸干燥食物耗竭身体阴液。

2.经常生气,内经讲“暴怒伤阴”。

3.熬夜,睡觉是在养阴,睡的晚或者睡不好就容易导致阴虚。

4.房事过频,暗耗肾精,肾精是阴液的根本。

5.抽烟酗酒,烟是燥热之物,对肺阴直接损伤。

酒精伤肝肾之阴。

治疗办法:1.少吃煎烤炸的食物2.早睡养阴3.清理体内垃圾4.少吃瓜子多吃梨5.麻辣鱼想要少吃6.木耳,银耳最滋阴7.莲子百合煲瘦肉适用于干咳,失眠,心烦,心悸8. 水果蔬菜要常吃阴虚和热症的具体分类:心阴虚:第三章气虚体质---气短派总体特征:元气不足,疲劳,声低,气短懒言懒动,自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肌肉松软不实。

心理特点:内向,怕冒险。

发病倾向:易感冒,内脏下垂。

不耐受风寒暑湿。

气虚基本方:补中益气汤。

气虚的原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1.过度劳累是对气的透支,劳则气耗。

2.躺久了,气也会受伤。

气要运行才能生生不息,久卧伤气。

补气不行气效果不会好。

3.人要活动,才会产生热量。

运动生阳。

但要适量,过度劳累和出大汗反而会伤阳。

如何判断气虚体质:1.气虚爱感冒。

卫气不足无力抵御外邪。

2.性格内向不爱动。

气是运动,说话的动力。

3.稍微运动就出汗—自汗。

卫气虚对汗腺的控制力不够。

4.舌大有齿痕,脉弱。

气虚导致推动、运化共功能不足。

5.气虚了,发烧也没动力,气虚感冒不爱发烧,发烧是正气足的表现。

治疗办法:1.妙药玉屏风散(黄芪,防风,白术),反复感冒最有效。

2.平时常按足三里,益血补气又健脾。

3.补气就要多睡觉,中午饭后躺会,不用睡着。

4.别让过度运动伤了元气。

5.黄芪童子鸡。

6.山药粥。

7.少吃摈榔,空心菜,萝卜等泄气的食物。

气虚的具体分类:心气虚:第四章痰湿体质----痰派总体特征:痰湿凝聚,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面部皮肤油脂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脉滑。

心理特点: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对梅雨季节和湿重环境抵抗力差。

基本药方:四君子汤,易功散,六君子汤,化痰祛湿方等什么是痰:痰是体内凝聚停留的津液,咳出来的只是有形的痰,还有藏在体内看不见的痰,比如肉疙瘩,西医叫脂肪瘤,中医叫痰核,子宫肌瘤也是痰核的范畴。

痰湿体质的具体变现:1.痰湿的人爱脱发:肾虚的脱发是枯黄稀疏,痰湿者脱发伴随油腻瘙痒。

2.额头油光光的,肿眼泡:3. 中年前后,肚子大了4. 爱出汗,因为气道被痰湿堵塞。

痰湿体质的形成原因:脾虚,脾主运化,脾虚不运化就会生痰生湿。

1.暴饮暴食伤脾2.思虑过度伤脾3.久坐伤脾4.生气伤肝,肝克脾5.心虚不生脾6.喜欢吃油腻的食物,消化不了成了痰7.缺少运动,脾需要适量运动出汗来帮助运化。

治疗办法:1.益气健脾—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2.疏通气道---易功散(四君子汤+陈皮),适用于肚子胀满的痰湿患者。

3.燥湿化痰---六君子汤(易功散+半夏),适用于痰很多,恶心呕吐,胸闷痞满,苔很厚重的人。

4.化痰祛湿方:白术,苍术,防己,泽泻,荷叶,橘红,蒲黄,大黄,鸡内金。

食疗办法:1.山药冬瓜汤2.多吃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桔,紫菜,竹笋3.少吃海参,肥肉,甜粘油腻的食物第五章湿热体质---长痘派总体特征:湿热内蕴,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粘滞或燥结,小便短黄,舌质偏红,苔黄腻,形体中等或偏瘦。

男子易阴囊潮湿,女子易带下增多,脉滑数。

心理特点:容易烦躁。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jie),黄疸,热淋等,对湿热气候难适应。

基本药方:甘露消毒饮。

湿热体质形成的原因:1.内因:脾虚不运化水湿,肺气虚不通调水道,肾阳虚不蒸腾水液,导致内湿,以脾虚为主。

2.外因:气候湿热,或喜欢吃湿热的食物,比如酒、肉、糖、火锅、烧烤等3.湿气粘滞气机,阳气不能疏通,郁久生热,痘子也就长了出来。

瘦人长疽:平坦无头,即深度脓肿。

康复慢,因为瘦人气血不足。

胖人长痈:红肿热痛,流脓。

因为胖人气血壅盛。

4.准妈妈的湿热体质会传给宝宝。

治疗办法:1.清热除湿三仁汤:杏仁15,飞滑石18,白通草6,白蔻仁6,竹叶6,厚朴6,生薏仁18,半夏15.作用:杏仁辛开宣通上部,蔻仁苦降畅达中部,生薏仁淡渗渗透下部。

2.冬天的酒要热饮防湿热:热会宣发,通过汗液排湿。

食疗办法:1. 凉拌马齿笕2.泥鳅炖豆腐3.多吃薏苡仁,链子,茯苓,红豆,绿豆,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

少吃胡桃仁,鹅肉,羊肉,狗肉,鳝鱼,香菜,辣椒,花椒,酒,饴糖,胡椒,蜂蜜等甘酸滋腻和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之品。

第六章血瘀体质---长斑派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暗、舌质紫黯、舌下络脉紫暗或增粗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胖瘦均见,脉涩。

心理特点:易怒,健忘。

发病倾向:易患癥瘕及痛症、血症,不耐受寒邪。

基本药方: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

具体表现:1. 痛经,多是血瘀惹的祸。

2. 淤血导致的前列腺病,以阴部疼痛为主。

3.肿瘤,身体里面的气滞血瘀。

4.冠心病多见血瘀体质。

5. 失眠健忘可能是血瘀体质的先兆。

6. 血瘀导致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等。

7. 血瘀可以引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表现的头痛、心胸痛、痴呆、癫狂、中风等。

8. 月经里面的血块是血瘀,刺痛、肌肤甲错粗糙都是血瘀的表现。

形成原因:1. 不爱运动,或者生闷气抑郁寡欢导致气滞,气是血液流动的动力,气滞则血瘀。

2. 贪凉导致体寒,血得热则行,受寒则凝。

3.思虑过多,思则气结,脾胃中焦枢纽不运转,气滞血瘀。

4. 饮食多油腻,生痰生湿,阻滞气血运行。

治疗办法:1.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芍药、柴胡、甘草、桔梗、川穹、牛膝。

功能: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

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

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2.黄芪补气补动力3.活血化瘀参三七4.推陈出新用大黄5.消食健胃秒山楂6.血液营养不可过高,少吃多餐,清淡为主,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心态平和,大便通畅。

食疗办法:1.黑豆川穹粥2.多吃黑豆、黄豆、香菇、茄子、油菜、羊血、芒果、番木瓜、海藻、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金桔、橙子、柚子、桃子、李子、山楂、醋、玫瑰花、绿茶、红糖、黄酒、葡萄酒、白酒等活血、散结、疏肝解郁的食物。

3.少吃肥猪肉糖果等滋腻之品。

第七章特禀体质---过敏派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常见哮喘、风团、咽痒、喷嚏、遗传病等。

发病倾向:对特别季节和环境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