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2013]53号
财预2013-53号《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

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②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评价要点:
过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 ②项目调整及支出调整手续是否完备;
业务 制度执行有效性 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 ③项目合同书、验收报告、技术鉴定等资料是否齐全并及
管理
行情况。
所需的时间。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产出数/实际产出数)×100%。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 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 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质量达标产出数: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实际达 到既定质量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数量。 既定质量标准是指项目实施单位设立绩效目标时依据计划 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或其他标准而设定的绩效指标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 及时到位资金:截至规定时点实际落实到具体项目的资金
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 。
度。
应到位资金:按照合同或项目进度要求截至规定时点应落
实到具体项目的资金。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 评价要点:
管理制度健全性 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标的实现程度。
计划产出数:项目绩效目标确定的在一定时期(本年度或
项目期)内计划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数量。
完成及时率 产
项目 产出 出
质量达标率
完成及时率=[(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计划完成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 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 目标的实现程度。
时间]×100%。 实际完成时间:项目实施单位完成该项目实际所耗用的时 间。 计划完成时间:按照项目实施计划或相关规定完成该项目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2013]53号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2013]53号](https://img.taocdn.com/s3/m/e2a109f3aef8941ea76e05b4.png)
过 程
与支 出进度标准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支出 预算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本年度结转资金总额与公共财政支出预算 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对 结转资金的控制程度。 本年度结转资金总额与上年度结转资金总 资金结转变动率 额的变动比率,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 控制结转资金的努力程度。 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数 “三公经费”控 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对 制率 重点行政成本的控制程度。 总预算暂存款、暂付款期末余额与当年公 总预算暂存暂付 共财政支出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 率 某一地区财政对本级财政周转资金规模的 控制程度。 资金结转率 本年度财政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财政总收入占GDP 的比重,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筹集财 的比重 政收入及当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控能力 的水平。 本年度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 重,一般可与同类地区税收收入占比的平 均水平或与本地区确定的税收收入占比目 标比较,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公共财 政收入质量情况。
社会 效益
2
社会 人均受教育年限 本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上年人均受教育年 限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 效益 变动率 教育普及的改善程度。 某一地区本年人均期望寿命值与上年人均 人均期望寿命变 期望寿命值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 动率 某一地区居民健康水平改善程度。 效 果
人均受教育年限变动率=[(本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上 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上年人均受教育年限]×100%。 人均受教育年限=受教育总年限/当地总人口。 人均期望寿命变动率=[(本年人均期望寿命-上年人 均期望寿命/上年人均期望寿命]×100%。 人均期望寿命: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
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动率=[(本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年 本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与上年城镇登记失业 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 率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城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 变动率 镇居民就业状况的改善程度。 (城镇期末从业人员总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 人数)×100%。 当年空气质量与上年空气质量的变动比 空气质量变动率 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空气质量的 改善程度。 当地居民拥有的平均绿地面积的变动情 生态 人均公共绿地面 况,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生态环境的 效益 积变动率 改善程度。 当年万元GDP能耗与上年万元GDP能耗的变 万元GDP能耗变动 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节能减 率 排水平的改善程度。 空气质量变动率=[(当年空气质量监测均值-上年空 气质量监测均值)/上年空气质量监测均值]×100%。 空气质量监测均值=全年空气质量监测值之和/12。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动率=[(当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上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上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00%。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总面积/当地居民总人数。 万元GDP能耗变动率=[(当年万元GDP能耗-上年万元 GDP能耗/上年万元GDP能耗]×100%。 万元GDP能耗=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GDP(万 元)。 社会公众是指辖区内的部门(单位)、群体或个人, 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体系

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体系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体系是一个用于评价组织或个人绩效的指标体系,用于衡量预算执行的情况和效果。
以下是一个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的框架:1. 预算执行情况指标- 预算执行率:衡量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之间的比例,用于评估预算执行情况的良好程度。
- 预算使用效率:衡量预算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包括成本效益比、资源利用率等指标。
- 预算调整灵活性:衡量预算调整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包括预算调整比例、调整速度等指标。
2. 预算效果评价指标- 经济效益:衡量预算执行所带来的经济效果,包括收入增长、成本降低等指标。
- 社会效益:衡量预算执行对社会带来的效果,包括就业创造、环境保护等指标。
- 服务质量:衡量预算执行的服务质量,包括客户满意度、投诉率等指标。
3. 预算责任追究指标- 绩效考核:衡量预算执行者的绩效表现,包括完成预算目标、财务管理等指标。
- 追究机制:衡量预算执行者与预算编制者之间的责任追究机制的有效性,包括追责比例、处罚力度等指标。
4. 预算规范性评价指标- 预算制定过程规范性:衡量预算制定过程是否符合规范标准,包括预算编制程序、参与人员等指标。
- 预算信息透明度:衡量预算信息是否透明,包括预算公开、信息披露等指标。
以上是一个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体系的示例,可以根据不同组织或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这个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帮助评价预算执行的情况和效果,为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效果提供参考。
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是一个用于评价组织或个人绩效的指标体系,它能够全面衡量预算执行情况和效果。
以下将进一步讨论这个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
首先,预算执行情况指标是评价预算执行情况的关键衡量指标。
预算执行率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的比例。
一个高预算执行率通常意味着预算执行良好,而低预算执行率可能意味着预算执行出现了问题。
此外,预算使用效率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它衡量预算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财政支出绩效指标评价框架》的通知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财政支出绩效指标评
价框架》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安徽省财政厅
•【公布日期】2016.05.06
•【字号】财绩【2016】627号
•【施行日期】2016.05.0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财政其他规定
正文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财政支出绩效指标评价框
架》的通知
省直有关单位、各市(县)财政局:
为进一步推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财政部《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财预〔2013〕53号),结合我省绩效评价工作实际,按支出科目属性分类,省财政厅编制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使用中如有改进意见,请及时反馈省财政厅评审中心。
安徽省财政厅
2016年5月6日附件:财绩【2016】627号文件附表1
财绩【2016】627号文件附件
2。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单项选择题对于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和预算安排的评价属于()。
前评价后评价全过程评价中评价下列选项中,不是公共预算绩效评价系统的基本要素的有()。
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案评价目标新绩效预算关注的是()。
任务直接产出活动结果1996—1999年间,澳大利亚在一些领域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不包括()。
财政预算领域劳动关系领域税收管理领域绩效管理领域美国推行绩效预算,主要强调的是()。
预算权利应下放政府行为要以结果为导向增强预算透明度减少财政基金浪费下列关于新西兰对政府核心部门改革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是全面、系统、自下而上的改革主要目标是提高决策质量和对绩效的责任感,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主要措施是根据《国有部门法案》、《公共财政法案》提出的是新西兰改革中最为突出的方面之一下列关于新西兰政府部门预算基本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对一届政府期间新项目的支出规定上限将预算编制与企业计划及财务报告相结合强化部长和CEO的责任性对各部门提出财政责任要求,只要目标合理无期限支持关于绩效管理各个环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绩效目标管理是基础环节绩效评价管理是核心内容评价结果应用是落脚点绩效监督管理是核心内容关于1999年至今的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2002年,湖北恩施进行绩效评价试点,开始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探索2012年,出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2013年,财政部印发《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2010年,财政部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绩效预算管理的关键是()。
明确目标与预算挂钩以结果为导向控制成本不属于为实现绩效目标采取的措施的是()。
建章立制资源配置财务管理状况组织协调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体的手段不包括()。
预算部门应承担主体责任中介机构和专家适当参与财政部门负责组织与管理尽量避免中介机构的参与不属于绩效评价目标的是()。
预期产出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服务对象满意程度预期效果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应侧重于()领域。
水质监测项目预算编制及绩效评价

(三)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 (财预〔2015〕88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绩效目标是指财政预算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 达到的产出和效果。
绩效目标是建设项目库、编制部门预算、实施绩 效监控、开展绩效评价等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水质监测项目预算编制及绩效评价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绩效目标:
主要工作量:对湖泊水库进行现场查勘,并布设监测站网, 编制水质富营养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实施包括样品采集、运 输、样品前处理、样品测试及提交成果报告等。按照水利部 水文局的有关要求,在每年的4~9月份气温较高藻类易发期 间,每月监测一次,如果藻类超过临界值时,需要加密监测, 每旬或每周监测一次。监测项目为:总磷、总氮、叶绿素α、 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藻类、藻毒素。
水质监测项目预算编制及绩效评价
以上经费渠道划分口径自编制2012年预算起执行, 2011年预算不再调整。请各单位在2011年预算复批后, 对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质监测项目内容、经费进行清 理,做好现有经费相关内容的划分。在报送2012年新增 需求时,需按本通知口径对现有项目经费进行划转,在 测算新增需求。
水质监测项目预算编制及绩效评价
(四)水质监测业务经费定额标准(试行)(水财务 [2014]253号)
水质监测项目预算编制及绩效评价
机构分级
水质监测项目预算编制及绩效评价
二、水质监测项目绩效评价
(一)相关制度办法 1、2005: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 行)(财预[2005]86号) 2、2009年6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 预[2009]76号) 3、2009年10月: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部门预 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财预[2009]390 号) 取代(财预[2005]86号) 4、2011年4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 预[2011]285号)废(财预[2005]86号)、(财预 [2009]76号),取代(财预[2009]390号)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
一、预算目标的实现情况
1.预算执行率:计算预算执行总额与年度预算数的比例,反映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
2.预算收入完成率:计算实际收入与预算收入的比例,反映财政收入目标的完成情况。
3.预算支出完成率:计算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的比例,反映财政支出目标的完成情况。
4.财政盈余或赤字情况:计算实际财政收支之差,反映财政盈余或赤字的程度。
二、资源的使用效率
1.预算执行效率:计算实际执行总额与预算执行总额的比例,反映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
2.支出与绩效关系:评估预算支出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关系,反映财政资源的配比合理性。
3.成本效益分析:对预算支出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评估支出项目的效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三、服务满意度
1.公众满意度调查:调查公众对财政支出项目的满意度,反映财政支出项目的实际影响和效果。
2.服务质量评价:评估财政服务的质量,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
评价等方面。
3.公共财务透明度:评估财政信息披露的程度和质量,反映财政部门
的公开透明度和诚信度。
四、风险管理
1.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政府债务规模和偿债能力,反映债务风险的程度。
2.财政资金运作风险:评估财政资金运作中的风险,包括资金流动性、准时支付等方面。
3.预算执行风险:评估财政预算执行中的风险,包括项目滞后、工程
质量等方面。
以上是一个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的框架,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旨在提高财政预算的执行效果,优
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政府的治理能
力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

收入完成率
收入完成率=(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收入预算数) 本年度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与公 ×100%。 共财政收入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 收入预算数:当地政府预算批复的本年度公共财政 核某一地区收入预算的完成程度。 预算收入数。 支出完成率=(预算支出完成数/支出预算数)× 100%。 预算支出完成数:某一地区本年度实际完成的公共 财政预算支出数。 预算支出数:当地政府预算批复的本年度公共预算 支出数。 支出均衡率=(支出执行进度/支出进度标准)× 100%。 支出执行进度:某一地区财政在某一时点的公共财 政支出预算执行数与本年度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的比 率。 支出进度标准:某一地区财政部门参照序时支付近 度、前三年平均支付进度、同一地区同级财政部门 平均支付进度等确定的年度支出进度计划。 资金结转率=(结转资金总额/公共财政支出预算) ×100%。 资金结转变动率=[(本年度结转资金总额-上年度结 转资金总额/上年度结转资金总额]×100%。
表三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
一级 二级 指标 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人员经费保障率=(在职人均人员经费/在职人员经 费标准)×100%。 本年度预算安排的在职人均人员经费与在 在职人均人员经费=在职人员经费总额/在职财政供 人员经费保障率 职人员经费标准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 养人数。 某一地区财政“保工资”状况。 在职人员经费标准:根据合规合法的相关政策核定 的当地在职人员人均经费水平。 公用经费保障率=人均公用经费/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本年度预算安排的在职人员人均公用经费 。 与在职人员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的比率,用 公用经费保障率 人均公用经费=公用经费总额/在职财政供养人数。 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保运转”水 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同类地区人均公用经费的平均 平。 水平。 本年度在职人均公用经费与上年度在职人 人均公用经费变 均公用经费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 人均公用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人均公用经费-上年 动率 某一地区财政改善“保运转”状况的努力 度人均公用经费)/上年度人均公用经费]×100%。 程度。 本年度民生支出数占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 出的比重,一般通过与同类地区民生支出 占比的比较,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 政“保民生”状况。 民生支出占比=(民生支出数/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 出数)×100%。 民生支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民生支出统计口径为 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公众满意度
社会公众对当地财政理财效果的满意程度 。
3
附件3: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
一级 二级 指标 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人员经费保障率=(在职人均人员经费/在职人员经费 标准)×100%。 在职人均人员经费=在职人员经费总额/在职财政供养 人数。 在职人员经费标准:根据合规合法的相关政策核定的 当地在职人员人均经费水平。
本年度预算安排的在职人均人员经费与在 人员经费保障率 职人员经费标准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 某一地区财政“保工资”状况。
公用经费保障率=人均公用经费/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人均公用经费=公用经费总额/在职财政供养人数。 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同类地区人均公用经费的平均水 平。
人均公用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人均公用经费-上年度 人均公用经费)/上年度人均公用经费]×100%。
民生支出占比
民生支出占比=(民生支出数/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数)×100%。 民生支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民生支出统计口径为准 。
财政支出乘数
本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上年城镇 城镇居民人均可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动比率,用以反 支配收入变动率 映和考核某一地区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改 善程度。
本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上年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人均纯 人均纯收入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 收入变动率 某一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程度。
收入完成率
本年度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与公 共财政收入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 核某一地区收入预算的完成程度。
1
支出完成率
本年度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数与公共财 政支出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 一地区支出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
支出完成率=(预算支出完成数/支出预算数)×100% 。 预算支出完成数:某一地区本年度实际完成的公共财 政预算支出数。 预算支出数:当地政府预算批复的本年度公共预算支 出数。 支出均衡率=(支出执行进度/支出进度标准)×100% 。 支出执行进度:某一地区财政在某一时点的公共财政 支出预算执行数与本年度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的比率。 支出进度标准:某一地区财政部门参照序时支付近度 、前三年平均支付进度、同一地区同级财政部门平均 支付进度等确定的年度支出进度计划。 资金结转率=(结转资金总额/公共财政支出预算)× 100%。 资金结转变动率=[(本年度结转资金总额-上年度结转 资金总额/上年度结转资金总额]×100%。 “三公经费”控制率=(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 数/“三公经费”预算数)×100%。 总预算暂存暂付率=(总预算暂存款、暂付款期末余额 /当年公共财政支出预算)×100%。 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总收入/GDP。 财政总收入:指当地当年的公共财政收入、政府性基 金收入(不含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 入、社会保障收入。
债务率
本年末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占综合财力的 比重,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对债务规 模和债务风险的控制程度。
债务率=(本年末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本年本地综合 财力)×100%。 综合财力:即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支 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之和。 收入完成率=(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收入预算数)× 100%。 收入预算数:当地政府预算批复的本年度公共财政预 算收入数。
本年度民生支出占比与上年度民生支出占 民生支出占比变 民生支出占比变动率=[(本年度民生支出占比-上年度 比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 动率 民生支出占比)/上年度的民生支出占比]×100%。 政改善民生的努力程度。 投 入 预算 安排 本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总额与上年度“ “三公经费”变 三公经费”支出总额的变动比率,用以反 动率 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控制和压缩重点行 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各类预算是否完整, 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预算综合管 理的水平。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总 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总额)/上年度“三公经 费”支出总额]×100%。 评价要点: ①公共财政预算是否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否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③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否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④社会保障预算是否纳入政府预算管理。
税收收入占比
税收收入占比=(税收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00%。
效 果
本年度税收收入占比与上年度税收收入占 税收收入占比变 比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 动率 在改善公共财政收入质量方面的努力程度 经济 。 效益 本年度非税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 重,一般可与同类地区非税收入占比的平 非税收入占比 均水平或与本地区确定的非税收入占比目 标比较,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公共财 政收入质量情况。 本年度非税收入占比与上年度非税收入占 非税收入占比变 比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 动率 在改善公共财政收入质量方面的努力程度 。 当地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动量与公共财 政预算支出变动量之间的比值,用以反映和 考核某一地区财政支出对当地经济的带动 效应。
税收收入占比变动率=[(本年度税收收入占比-上年度 税收收入占比)/上年度税收收入占比]×100%。
非税收入占比=(非税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00%。
非税收入占比变动率=[(本年度非税收入占比-上年度 非税收入占比)/上年度非税收入占比]×100%。 财政支出乘数=当地GDP变动量/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变动 量。 GDP变动量=当年GDP-上年GDP。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变动量=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上 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率=[(本年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当地 城镇居民人口。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率=[(本年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上年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10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纯收入/当地农村居民人口 。
预算完整性
预算平衡性
本地区财政预算收支差额(预算净结余) 是否为非负,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 政预算数。
本年度实际在职财政供养人员与标准在职 财政供养人员控 财政供养人员的比率,反映和考核对某一 制率 地区财政对本级财政供养人数的实际控制 程度。
财政供养人员控制率=[(实际在职财政供养人员数-标 准在职财政供养人数)/标准在职财政供养人数]× 100%。
社会 效益
2
社会 人均受教育年限 本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上年人均受教育年 限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 效益 变动率 教育普及的改善程度。 某一地区本年人均期望寿命值与上年人均 人均期望寿命变 期望寿命值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 动率 某一地区居民健康水平改善程度。 效 果
人均受教育年限变动率=[(本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上 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上年人均受教育年限]×100%。 人均受教育年限=受教育总年限/当地总人口。 人均期望寿命变动率=[(本年人均期望寿命-上年人 均期望寿命/上年人均期望寿命]×100%。 人均期望寿命: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
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动率=[(本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年 本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与上年城镇登记失业 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 率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城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 变动率 镇居民就业状况的改善程度。 (城镇期末从业人员总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 人数)×100%。 当年空气质量与上年空气质量的变动比 空气质量变动率 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空气质量的 改善程度。 当地居民拥有的平均绿地面积的变动情 生态 人均公共绿地面 况,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生态环境的 效益 积变动率 改善程度。 当年万元GDP能耗与上年万元GDP能耗的变 万元GDP能耗变动 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节能减 率 排水平的改善程度。 空气质量变动率=[(当年空气质量监测均值-上年空 气质量监测均值)/上年空气质量监测均值]×100%。 空气质量监测均值=全年空气质量监测值之和/12。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动率=[(当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上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上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00%。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总面积/当地居民总人数。 万元GDP能耗变动率=[(当年万元GDP能耗-上年万元 GDP能耗/上年万元GDP能耗]×100%。 万元GDP能耗=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GDP(万 元)。 社会公众是指辖区内的部门(单位)、群体或个人, 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过 程
预算 执行
支出均衡率
某一时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执行进度与支 出进度标准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支出 预算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本年度结转资金总额与公共财政支出预算 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对 结转资金的控制程度。 本年度结转资金总额与上年度结转资金总 资金结转变动率 额的变动比率,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 控制结转资金的努力程度。 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数 “三公经费”控 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对 制率 重点行政成本的控制程度。 总预算暂存款、暂付款期末余额与当年公 总预算暂存暂付 共财政支出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 率 某一地区财政对本级财政周转资金规模的 控制程度。 资金结转率 本年度财政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财政总收入占GDP 的比重,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筹集财 的比重 政收入及当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控能力 的水平。 本年度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 重,一般可与同类地区税收收入占比的平 均水平或与本地区确定的税收收入占比目 标比较,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公共财 政收入质量情况。
本年度预算安排的在职人员人均公用经费 与在职人员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的比率,用 公用经费保障率 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政“保运转”水 平。 本年度在职人均公用经费与上年度在职人 人均公用经费变 均公用经费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 动率 某一地区财政改善“保运转”状况的努力 程度。 本年度民生支出数占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 出的比重,一般通过与同类地区民生支出 占比的比较,用以反映和考核某一地区财 政“保民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