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播原理及配置介绍
ZXR10_Ⅲ_07_200904 组播原理与配置

ZXR10_Ⅲ_07_200904 组播原理与配置课程目标:●掌握组播的概念●掌握组播IP、MAC地址结构●掌握反向路径转发和组播转发树●掌握组播的几种协议(IGMP、PIM-SM)参考资料:●ZXR10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命令手册●ZXR10 路由器用户手册●ZXR10 以太网交换机用户手册目录第1章组播原理与实现 (1)1.1 组播基础 (1)1.1.1 组播的定义 (1)1.1.2 组播的应用环境 (3)1.2 组播IP、MAC地址的结构 (4)1.2.1 组播IP地址的结构 (4)1.2.2 组播MAC地址的结构 (5)1.3 组播特点 (6)1.4 逆向路径转发 (6)1.5 组播转发树 (7)1.5.1 源树 (8)1.5.2 共享树 (8)1.5.3 比较源树和共享树 (9)1.6 组播协议体系 (9)1.7 IGMP协议 (10)1.7.1 IGMPv2的消息格式 (11)1.7.2 路由器与主机之间的IGMPv2交互 (12)1.7.3 查询器 (12)1.7.4 报告消息抑制 (13)1.8 IGMP SNOOPING (14)1.9 PIM (15)1.9.1 PIM-DM (15)1.9.2 PIM稀疏模式 (18)1.10 本章总结 (28)i第1章组播原理与实现知识点●组播的概念●组播IP、MAC地址结构●反向路径转发和组播转发树●组播的几种协议(IGMP、PIM-SM)●组播协议的基本配置1.1 组播基础1.1.1 组播的定义图1.1- 1 ip网络通信方式IP网络的三种基本的通信方式分别是:单播、广播、组播。
单播是一种点到点的通信方式,它要求在发送者和每一接收者之间实现点对点网络连接。
广播是一种点到所有点的通信,如果在IP子网内广播数据包,不论子网内部主机是否愿意接收该数据包,所有在子网内部的主机都将收到这些数据包。
广播的使1ZXR10_Ⅲ_07_200904 组播原理与配置-2-用范围非常小,只在本地子网内有效,通过路由器和交换机网络设备控制广播传输。
组播原理及配置介绍

组播带宽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组播流 量过大导致网
络拥堵
解决方案:优 化组播源减少 不必要的组播
流量
问题:组播组 成员过多导致
网络拥堵
解决方案:限 制组播组成员 数量合理规划
使用过滤技术:通过过滤不必要 的组播数据减少对带宽和设备的 占用提高网络性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优化网络结构:合理规划组播网 络结构避免不必要的层级和转发 提高组播数据传输效率。
负载均衡:合理分配组播流量避 免网络拥塞和设备过载提高网络 稳定性和可靠性。
QoS在组播中的应用
定义:QoS(Qulity of Service)是一种 网络服务质量控制机制用于确保网络传输 的服务质量。
组播的优点
降低网络负载:组播传输只发送一份数据避免数据在网络中的重复传输有效降低网络负载。
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组播采用树状结构进行数据分发能够快速、准确地将数据传输到目标接收 者。
增强数据安全性:组播支持加密传输能够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灵活的接收者管理:组播支持动态成员资格协议能够灵活地管理接收者列表实现动态添加或删 除接收者。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组播原理及配置介绍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组播原理 组播配置
组播应用场景 组播安全与优化 常见组播问题及解决方案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组播原理
什么是组播
组播原理详解

精心整理组播原理第一章?概?述随着数据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项基于数据通信技术的业务层出不穷,FTP ,HTTP ,SMTP 等传统的数据通信业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视频点播,远程教学,新闻发布,网络电视等新型业务也逐渐发展起来,并被引入数据通信网络。
这些新型业务的特点是,有一个服务器(我们把这个服务器称为媒体流服务器)在发布信息,而接收端数量很大,可能有成千上万个,而且具体数目不固定。
在这种方式下,我们可以使用传统12312在这个时候,我们自然而然的想起了组播。
这种技术最适合上面的这些新型业务。
因为组播通信有下列优点:1。
媒体流服务器不必知道某个客户端的存在,它只管把媒体流以组播地址播放出去即可,而且仅仅播放一份;2。
媒体流数据在网上仅仅传送一份即可,即使有成千上万个客户端;3。
客户端不必向媒体流服务器注册,如果想接收某个媒体流服务器的数据,仅仅加入该媒体流服务器所播放的数据所在的多播组即可。
组播技术从提出到现在,它的一些标准和技术已经相当完善了,但推广还不是十分广泛,尤其是在我国,人们对组播的认识还处于一个朦胧的阶段,更谈不上规模应用。
为了让大家尽快的了解组播技术,我们在本文中给出一些学习指引,主要有下列内容:1。
组播基础概念,这些概念是深入学习组播的最基础的东西,如果对这些基础概念不了解,学习组播将是一句空话;2。
流行组播协议,在文中我们不具体分析哪种组播协议,而给出组播协议的一些共性,并列举了目前比较流行的组播协议和它的应用场合;3。
也可以第二章?二层组播基础概念在前面的介绍中,我们讨论了用多播的方式解决新型流媒体业务的好处,在该部分中,我们结合一个实际的网络给出一些多播的基础概念,掌握这些基础概念是深入掌握多播技术的前提。
2.1网络实例有下面一个网络需求:在图中,媒体流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交换机LSWA,跟核心路由器GSRA连接起来,并启动流媒体进程,不断的以多播IP地址发送媒体流。
入门级组播原理详解与配置

入门级组播原理详解与配置组播(Multicast)是一种在网络中将数据包同时发送给多个目标主机的通信方式。
与单播(Unicast)和广播(Broadcast)不同,组播可以实现一对多的通信效果,适用于许多实时应用,如视频会议、流媒体和在线游戏等。
组播的原理:组播使用IP协议来实现多播通信,在IP协议中,组播地址是一个特殊的IP地址范围,范围从224.0.0.0到239.255.255.255,其中224.0.0.0到224.0.0.255是保留地址用于路由协议和其他网络控制协议的组播通信,其余地址用于应用层的组播通信。
组播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成员加入、组播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
1.成员加入:主机将自己加入到一个组播组中,需要发送一个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报文给与自己相连的组播路由器,表明自己希望接收该组播组的数据。
组播路由器收到IGMP报文后,将其记录在路由表中,并向其他组播路由器传递相关信息,以便它们也能知道有哪些主机加入了该组播组。
2.组播路由选择:组播路由选择是指组播路由器之间的协商和交换,以决定如何将组播数据转发给各个成员主机。
组播路由器通过交换IGMP报文来收集有关成员主机的信息,并建立一棵组播树来确定数据传输的路径。
常用的组播路由选择协议有DVMRP、PIM-DM、PIM-SM等。
3.数据转发:当一个主机发送组播数据时,数据包通过组播树传输到各个成员主机。
组播路由器会根据路由表的信息,将数据包复制并转发到每个出接口。
由于组播数据的传输是基于IP地址的,因此每个主机只需要根据组播地址过滤并接收自己感兴趣的组播数据。
组播的配置:在网络设备上进行组播的配置主要包括IGMP配置和组播路由协议配置。
1.IGMP配置:在路由器上启用IGMP功能,使其能够接收和处理主机发送的IGMP报文。
通常在接口上配置IGMP版本(IGMPv1、IGMPv2或IGMPv3),并打开IGMP Snooping功能,以便交换机能够根据主机的组播报文学习到组播组的信息。
EPON组播原理及应用

EPON组播原理及应用一、组播原理1、组播定义大家都知道单播、组播、广播是计算机网络上三种基本的通信方式。
单播是相互感兴趣的主机双方进行通信的方式,主机不能接收对其不感兴趣的其它主机发送的信息,属于点对点通信。
广播是主机向子网内所有主机发送信息,子网内所有主机都能收到来自某台主机的广播信息,属于点对所有点的通信。
组播则介于两者之间,是主机向一组主机发送信息,存在于某个组的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信息,属于点对多点通信。
从这个意义上讲,广播可以认为是组范围最大化的组播。
当然,二者还是存在显著区别的:首先,广播被限制在子网内,不会被路由器转发。
其次,主机被默认为是接收者,而组播方式则需要主机主动加入。
(如下图所示:)2 、组播的特点组播是一种点到多点的技术,解决点到多点的通信,可以通过单播和组播方式实现。
单播可以通过建立多个点对点的连接来达到点对多点的传输。
这种方式将在源点(服务器)与各个接收点建立连接,从服务器开始,就将有多份数据流分别流向分散的接收点。
这种方式将加重服务器的负荷,增大对服务器性能的要求;同时还在网络中造成大流量,从而增加网络的负载,导致网络拥塞。
组播则不然,发送方仅发一份数据包,此后数据包只是在需要复制分发的地方才会被复制分发,每一网段中都将保持只有一份数据流。
这样就可以减轻服务器的负担,节省网络带宽。
总之组播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单点发送多点接收、多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实现了IP网络中点到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能够有效地节约网络带宽、减轻服务器及网络的负载。
因此具有增强效率,优化性能,分布式应用等优点。
(单播和组播的区别如下图)3、组播的应用组播最早的应用是音频/视频会议。
但音频/视频会议只是众多IP组播应用之一。
除此之外,还包括数据分发,实时数据组播,以及游戏和仿真应用等。
目前特别是视频业务电信级的视频业务(IPTV)都是基于组播实现的。
4、组播的体系结构组播协议分为主机-路由器之间的组成员关系协议和路由器-路由器之间的组播路由协议。
组播介绍(V1,V2,V3,IGMP)

学习目标:*理解组播的概念及技术*掌握IGMP协议及配置*掌握PIM协议及配置为什么要强调组播,因为在现实情况中,越来越多的一些应用都是基于一个特定群组。
这里要注意的是它不是全部用户,而是特定组,一组用户,这些特定群组的应用包括多媒体会议、数据群发、游戏、视频点播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以前所说的单播也好,广播也好,都不符合实际应用的情况,不管是单播还是广播都会大大的增加网络冗余的一些数据流量,为了实现这么一个特定群组的服务,最好的方式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将应用的成员划分到一个群组里面,而数据的分发仅限于群组内部,这样就可以以尽可能少的数据流来实现群组的应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组播技术。
组播的定义:组播是介于单播和广播之间的一种通讯方式,是主机向一组主机发送信息,这一组主机可以是全部主机也可以不是全部主机,主要看是否所有主机都需要接收这组信息,存在于某个组的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组发送的信息,是一种点到多点的通讯方式,单播是点到点,广播是点到所有点,所以这三者是有区别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呢,可以这样认为:广播是一个最大化的组播。
当然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路由器在处理这两种数据包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广播是不会被路由器所转发的,但是组播是可以穿越不同的网段。
另外广播发出后主机是被默认为是接收者,组播不一样,组播我发不发给你,你能不能去收,是需要看用户有没有一个加入行为,你要加入这个组才能接收这个组的信息。
单播与组播实现点对多点传输的比较:在没实现组播之前,我们是采用单播或者广播来实现,单播可以通过建立多个点到点的连接来实现点到多点的传输,这样的话,在中间节点的路由器,在针对单播传输的时候,都要维持一个会话,当然也就需要占用一份带宽,也就是说从发送方开始,就有多份数据发向不同的接收点,这种方式最大的网络负荷在服务器端,它增大了对服务器性能的要求,同时还会在网络中造成非常大的流量,从而增加了网络的负载。
那么如果我们采用广播的花会有什么问题呢,广播在通讯的时候有个特性,它只在有分叉的时候才会被复制并传输,但是广播缺省认为所有终端都要接收这个数据,这就会造成某个用户根本就不需要这个数据流,但是通过广播发送的数据流还是会转发一份给他,那么这也就浪费了有关的带宽。
01-01 IP组播基础

1 IP组播基础说明本章所涉及的路由器和路由器图标,是指一般意义下的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
1.1 IP组播简介1.2 IP组播原理描述1.3 IP组播应用场景1.1 IP组播简介定义作为IP传输三种方式之一,IP组播通信指的是IP报文从一个源发出,被转发到一组特定的接收者。
相较于传统的单播和广播,IP组播可以有效地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所以被广泛应用于IPTV、实时数据传送和多媒体会议等网络业务中。
目的传统的IP通信有两种方式:单播(Unicast)和广播(Broadcast)。
●对于单播通信,信息源为每个需要信息的主机都发送一份独立的报文。
●对于广播通信,信息源将信息发送给该网段中的所有主机,而不管其是否需要该信息。
如果要将数据从一台主机发送给多个主机而非所有主机,可以采用广播方式,也可以由源主机采用单播方式向网络中的多台目标主机发送多份数据,如图1-1所示。
图1-1 采用单播和广播方式进行点到多点传输数据示意图Packets for HostARouterC RouterFReceiverPackets for HostCUnicast transmissionPackets for all hostsHostC ReceiverReceiverBroadcast transmission●采用单播方式时,网络中传输的信息量与需要该信息的用户量成正比。
当需要该信息的用户数量较大时,信息源需要将多份内容相同的信息发送给不同的用户,这对信息源以及网络带宽都将造成巨大的压力。
因此,该传输方式不利于信息的批量发送,只适用于用户稀少的网络。
●采用广播方式时,不需要接收信息的主机也将收到该信息,这样不仅信息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而且会造成同一网段中信息泛滥。
因此,该传输方式不利于与特定对象进行数据交互,同时会浪费大量的带宽。
由上述可见,传统的单播和广播通信方式不能有效地解决单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
组播(Multicast )可以很好的解决点到多点的数据传输,如图1-2所示,源只发送一份数据,网络中只有需要该数据的主机(目标主机HostA 和HostC )可以接收该数据,其他主机(HostB )不能收到该数据。
如何设置IP地址的网络广播和组播配置的方法

如何设置IP地址的网络广播和组播配置的方法在网络通信中,IP地址是一项重要的配置,它可以唯一地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除了单播(点对点通信)外,网络还可以利用广播和组播来进行多点通信。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置IP地址的网络广播和组播配置的方法。
一、网络广播配置方法网络广播是将数据包发送给同一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它可以用于向所有设备发送重要信息或者触发特定操作。
要配置网络广播,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首先,打开计算机的网络设置界面。
具体的操作方式因不同的操作系统而异,一般可以在控制面板或者设置中找到网络设置选项。
2. 在网络设置界面中,找到当前使用的网络连接,并右键点击选择"属性"。
3. 在网络属性界面中,找到"Internet 协议版本4(TCP/IPv4)"选项,并点击"属性"按钮。
4. 在TCP/IPv4属性界面中,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选项,并填写一个有效的IP地址。
其中,IP地址的最后一位要设置为255,代表广播地址。
5. 填写完IP地址后,点击"确定"关闭所有设置窗口。
网络广播配置完成。
二、组播配置方法组播是将数据包发送给一组特定设备,通过组播可以实现多播流媒体、实时通信等功能。
要配置组播,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首先,打开计算机的网络设置界面,和配置网络广播时的步骤一样。
2. 在网络设置界面中,找到当前使用的网络连接,并右键点击选择"属性"。
3. 在网络属性界面中,找到"Internet 协议版本4(TCP/IPv4)"选项,并点击"属性"按钮。
4. 在TCP/IPv4属性界面中,点击"高级"按钮,打开高级TCP/IP设置界面。
5. 在高级TCP/IP设置界面的"IP 设置"标签下,选择"启用组播"选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ycast RP
DR
RPT
SPT
RPF
5
角色及术语描述
IGMP域角色和术语 组播VLAN 详细描述 组播VLAN是指组播数据所带的VLAN(也称为MVLAN,Multicast VLAN);通 常是按内容提供商(ISP)进行划分,通过实现基于VLAN实例的转发面、控制面和 管理面,满足在同一个设备上互不干扰的组播业务的发放。除了super VLAN,在 设备配置任何属性或类型的VLAN都可以成为组播VLAN。 组播节目就等同于组播组,其最基本的属性就是组播IP。
l 224.0.0.0到224.0.0.255被IANA预留,地址 224.0.0.0保留不做分配,其它地址供路由协议及拓扑查 找和维护协议使用。该范围内的地址属于局部范畴,不 论TTL为多少,都不会被路由器转发; l 224.0.1.0到238.255.255.255为用户可用的组 播地址,在全网范围内有效。其中232.0.0.0/8为SSM组 地址,而其余则属于ASM组地址。 l 239.0.0.0到239.255.255.255为本地管理组播 地址,仅在特定的本地范围内有效,也属于ASM组地址。 使用本地管理组地址可以灵活定义组播域的范围,以实 现不同组播域之间的地址隔离,从而有助于在不同组播 域内重复使用相同组播地址而不会引起冲突。
16
组播原理-组播转发
组播报文是发送给一组接收者的,这些接收者用一个逻辑地址(即组播地址)标识,路由器在收到组播报 文后,必须根据报文的源地址确定其正确的入接口(指向组播源方向)和下游方向,然后将其沿着远离组 播源的下游方向转发——这个过程称为逆向路径转发(RPF),过程如下: 路由器在单播路由表中查找组播源或RP对应的RPF接口(使用SPT时查找组播源对应的RPF接口,使用RPT 时查找RP对应的RPF接口),如果组播报文是从RPF接口接收下来的,则RPF检查通过,报文向下游接口转 发;否则,丢弃该报文。
四川移动选择采用IPOE的户上线方式
STB
ONU
OLT
S9300
BRAS
IPOE通过ethernet承载DHCP报文交互使用户上线。交换设备和PON均 能读懂网络层协议和ethernet帧。 IPOE上线的优势:在PON能读懂网络层协议和ethernet帧时,可以在 OLT开启igmp proxy来对下层网络进行组播复制。
互联网OTV培训材料
2014.5
目录
OTV组播业务的开展
•OTV开展的2种形式 •角色及术语描述 •组播平台建设 •复制点的选择 •用户上线方式的选择 •用户认证和IP地址获取
组播理论
•组播的基本概念 •协议简介 •组播的实现 •PIM-协议 •IGMP协议
四川移动完整的组播流程
•组播建流流程 •用户上线流程 •用户观看流程
9
用户认证和IP地址获取-IPOE
提取用户名密码 发送给AAA认证 认证通过则为用户分配 IP地址,否则不予回应 中继用户DHCP报文
AAA平台
AAA返回认证结 果
DHCP服务器
中继用户DHCP续租报文
STB 1 2 3
ONU
OLT
S9300
BRAS
STB通过将用户名/密码填充至DHCP OPTION 60请求获取IP地址 将DHCP报文发送给用户,包括用户获取的IP地址信息 交互DHCP续租报文
10
目录
OTV组播业务的开展
•OTV开展的2种形式 •角色及术语描述 •组播平台建设 •复制点的选择 •用户上线方式的选择 •用户认证和IP地址获取
组播理论
•组播的基本概念 •协议简介 •组播的实现 •PIM-协议 •IGMP协议
四川移动完整的组播流程
•组播建流流程 •用户上线流程 •用户观看流程
组播节目
组播上行口
组播用户
6
组播平台建设(即组播源平台)
示意图: 四川移动省核心 中兴、华为组播平台 成都核心 BRAS 成都台组播平台
现网已新建了3个平台,中兴、华为、成都台,预计新建4套平台,当前烽火平台还未 进行建设。 其中中兴、华为平台接入CMNET,成都台接入成都分公司。
7
复制点的选择
BRAS
汇聚交换
PON网 络
4
角色及术语描述
PIM域角色和术语 RP 详细描述 RP(Rendezvous Point)称为汇聚点,PIM-SM中建立的RPT(Rendezvous Point Tree),就是一棵以RP为根,以存在组播数据接收者的PIM设备为叶子的组播分发树。组 播路由建立了从一个数据源端到多个接收端的组播数据转发路径,即组播分发树。 RP是PIM-SM网络的转发核心。组成员向RP发起加入,构建以RP为根的RPT;组播源向 RP注册,在RP上创建(S,G)表项,通过RP向组成员传输组播报文。网络中的设备必须 知道RP的地址。 在传统的PIM-SM域中,每个组播组只能映射到一个RP。但当网络负载较大或者流量过于 集中时,可能导致RP的压力过大、RP失效后路由收敛较慢、组播转发路径非最优等问题。 Anycast RP可采用PIM协议:在同一个PIM-SM域内设置多个具有相同地址的RP,同时在 这些RP所在的设备上配置全网唯一标识该RP的本地地址,用于这些设备之间相互建立无 连接的对等体,对等体之间以Register消息的方式共享组播源信息。 DR(Designated Router)称为指定路由器,在PIM网络中,存在两种DR: 组播源DR:在PIM-SM中,组播源DR是与组播源直接相连且负责向RP发送注册报文 的PIM路由器。 接收者DR:与组播组成员(通常为接收者主机)直接相连且负责向该组成员转发组 播数据的PIM路由器。 RPT(Rendezvous Point Tree),称为共享树。以RP(Rendezvous Point)为根,组 播组成员为叶子的组播分发树称为RPT。 SPT(Shortest Path Tree),称为最短路径树。以组播源为根,组播组成员为叶子的组 播分发树称为SPT。 RPF检查,也称为反向路径转发,是组播路由的基础。设备对接收到的报文执行RPF检查, 从而创建并维护组播路由表项,确保组播数据沿正确的路径转发。设备接收到组播报文后, 依据“报文源”,查找单播路由表、MBGP路由表和组播静态路由表,选定RPF路由。如 果报文实际到达接口与RPF接口相同,则RPF检查通过;否则RPF检查失败。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IP
ARP RARP
MAC
物理设备
IP交互依赖于路由表
MAC交互 依赖于ARP 表
13
组播原理-组播IP地址
IP组播地址用于标识一个IP组播组。IANA把D类地址空间分配给组播使用,范围从 224.0.0.0到239.255.255.255。
IP组播地址前四位均为“1110”,而整个IP组播地址空间的划分则如 图
OTV组播的优化
•Anycast-RP •基于MAC的快速离开 •业务QOS部署
OTV组播改造网络各层设备配置
•核心层 •汇聚层 •接入层
OTV组播业务维护指导
•维护经验 •维护工具
11
组播原理-概念
12
组播原理-TCP/IP
应用层
封 装 应用程序 拆 封 装 Tcp/Udp端口号
ICMP IGMP
14
组播原理-组播IP与组播MAC的映射
IANA将MAC地址范围01:00:5E:00:00:00~01:00:5E:7F:FF:FF分配给组播使用, 这就要求将28位的IP组播地址空间映射到23位的组播MAC地址空间中,具体 的映射方法是将组播地址中的低23位放入MAC地址的低23位,如图。
由于IP组播地址的后28位中只有23位被映射到组播MAC地址,这样会有32个 IP组播地址映射到同一组播MAC地址上。
根据在业务发放前,是否预先配置每个节目的组播IP等节目属性,节目可以分为2 类:预配置节目和动态节目。 组播上行口是组播源与设备相连的端口,同时也是上层组播路由器和设备相连的端 口。 根据是否依赖链路层环路协议,上行口可以分为2类:手工配置上行口和动态上行 口。 组播用户就是组播数据的接收者,必须为其配置一个上行承载组播控制报文的业务 流(设备可以通过流分类识别出该用户),所以它是对应一个唯一的终端或发放用 户。同时,必须为组播用户指定一个组播VLAN,即该发放用户隶属于哪个ISP。
17
组播原理-组播的实现模用ASM模型 l ASM模型Any-Source Multicast:即任意源组播模型。在ASM模型中,任一 发送者都可作为组播源向某组播组地址发送组播信息,接收者通过加入由该组播组 地址标识的组播组以获得发往该组播组的组播信息。在ASM模型中,接收者无法预 先知道组播源的位置,但可以在任意时间加入或离开组播组。 l SSM模型Source-Specific Multicast:即指定信源组播模型。在现实生活中, 用户可能只对某些组播源发送的组播信息感兴趣,而不愿接收其它源发送的信息。 SSM模型为用户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客户端指定组播源的传输服务。
BRAS作为组播复制点 缺点: BRAS-S9300-OLT的 链路带宽浪费;
四川移动选择采用OLT作为组播复制点
OLT作为组播复制点 优点: 节约了BRASS9300-OLT的链路 带宽;
8
用户上线的选择
STB
ONU
OLT
S9300
BRAS
PPP是广域网中点对点链路协议,PPPOE是将PPP帧封装在ethernet帧中, 在交换设备和PON并不能读懂PPP帧。 PPPOE上线的缺点:PPP为点对点会话,这将导致需要BRAS对用户组播 报文基于PPP会话进行复制。PPPOE上线需要STB均支持PPPOE认证
15
组播原理-组播IP与组播MAC的映射
组播IP与组播MAC的换算
IP对应MAC的换算方法:将IP后23位换算成16进制,插入01:00:5E:后面则为对应的MAC地址。 例如:224.1.1.1、224.129.1.1……239.1.1.1、239.129.1.1复用了一个MAC: 0100.5E0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