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苏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共20张PPT)

回顾:春秋战国时期,整个国家的局势
是怎样的?
政治上:动荡不安,混战,争霸称
雄
经济上: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经 济大发展。
思想上:百家争鸣。
•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嬴政
1, 秦灭六国的原 因(历史条件)
1.战乱频繁百姓渴望安 定——顺应民心。
秦 灭
2.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秦 六
国实力超群
国
3.秦王嬴政招募人才等 积极策划
2,秦灭六国的过程
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
秦
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 国的战争。随后,先后灭
灭
了韩、赵、魏、楚、燕、 齐六国。
六
结果:公元前221年,秦
国
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
朝,定都咸阳。
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 由近及远, 自西向东,先易后难
下课了,谢谢!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巩 丞 太御
主 专
固 统 一
相
尉
史 大
中央政府
夫
制 中 央 集
郡(守)
权
地方政府
县(令)
楚贝 币
韩赵魏 布币
经
济 上
齐刀形币
圆形方 孔钱
1,统一货 币
度 量
经 济
衡上
2,统一度 量衡
文化上 : 统一文字小篆
小 篆
军 事
1,北击匈奴,修建长城 2,南开灵渠
3,车同轨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举世闻名的 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 智慧的结晶。
咸 阳
秦灭六国疆域拓展
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秦灭六国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 时期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 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 家。
是怎样的?
政治上:动荡不安,混战,争霸称
雄
经济上: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经 济大发展。
思想上:百家争鸣。
•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嬴政
1, 秦灭六国的原 因(历史条件)
1.战乱频繁百姓渴望安 定——顺应民心。
秦 灭
2.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秦 六
国实力超群
国
3.秦王嬴政招募人才等 积极策划
2,秦灭六国的过程
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
秦
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 国的战争。随后,先后灭
灭
了韩、赵、魏、楚、燕、 齐六国。
六
结果:公元前221年,秦
国
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
朝,定都咸阳。
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 由近及远, 自西向东,先易后难
下课了,谢谢!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巩 丞 太御
主 专
固 统 一
相
尉
史 大
中央政府
夫
制 中 央 集
郡(守)
权
地方政府
县(令)
楚贝 币
韩赵魏 布币
经
济 上
齐刀形币
圆形方 孔钱
1,统一货 币
度 量
经 济
衡上
2,统一度 量衡
文化上 : 统一文字小篆
小 篆
军 事
1,北击匈奴,修建长城 2,南开灵渠
3,车同轨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举世闻名的 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 智慧的结晶。
咸 阳
秦灭六国疆域拓展
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秦灭六国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 时期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 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 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课件(21张PPT)优秀课件

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 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作。 + 文字的统一,便于国家政令的发布和贯彻执行,有利于
政治上的巩固统一; + 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 文字的统一,便于各地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到汉字
的演进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文字 的统一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 响。
夫
中央政府
一
制
中 央
郡(守)
地方政府
集 权
县(令)
三 巩固统一的措施
1、目的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 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2
、
统
政治: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三
一巩
巩
的
措固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经济:
固
施统
统一度量衡
统
一
文化: 统一文字 小篆
一 的
世 界 大 国
军事:
北筑长城
措
施
南修灵渠
二 确立中央集权制
1、背景
秦实现大一统后,原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 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 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二 确立中央集权制
2、措施
皇权至高无上;“始皇帝”——秦始皇 中央设三公,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
地方推行郡县制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巩 丞 太御
主 专
固 统
相
尉史 大
秦 咸阳
一 秦灭六国
3、秦拓展疆域
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 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4、意义
+ 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作。 + 文字的统一,便于国家政令的发布和贯彻执行,有利于
政治上的巩固统一; + 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 文字的统一,便于各地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到汉字
的演进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文字 的统一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 响。
夫
中央政府
一
制
中 央
郡(守)
地方政府
集 权
县(令)
三 巩固统一的措施
1、目的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 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2
、
统
政治: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三
一巩
巩
的
措固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经济:
固
施统
统一度量衡
统
一
文化: 统一文字 小篆
一 的
世 界 大 国
军事:
北筑长城
措
施
南修灵渠
二 确立中央集权制
1、背景
秦实现大一统后,原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 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 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二 确立中央集权制
2、措施
皇权至高无上;“始皇帝”——秦始皇 中央设三公,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
地方推行郡县制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巩 丞 太御
主 专
固 统
相
尉史 大
秦 咸阳
一 秦灭六国
3、秦拓展疆域
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 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4、意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ppt(共32张PPT)

4、军事上:①南方——南征百越,开灵渠 ②北方——北击匈奴,修长城
辽东
临洮
灵 渠
桂桂林林郡郡
象郡
南海郡
长城起止: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秦朝的疆域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不要老是说我残 暴,来来来,看 看朕为你们打下 的江山!
铜量
铜权
秦朝的疆域 东至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 南达南海
军事上 南方——开凿灵渠
沟通了湘水和漓水,便利了
南北的水运交通
北方——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
上的大国之一
5、秦朝建立的意义(影响):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 国以来诸侯割据争雄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统一使人民有了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发展生产,统一货币、文字、度 量衡等举措,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 的基本政治模式,影响深远。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C 4.“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首先采取这些措施的是( )
A西周
B东周
C秦朝
D西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材料二: (图一、图二)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三: 秦朝行政体系示意图(见图三)
(一)臣(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等谨与博士议曰: 一切军政大权。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共33张PPT)

四 秦 朝 疆 域
长城一带
陇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 封建国家,也是当时 世界上的大国。
东
海
南海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长 期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 一统的局面,并且建立了崭新的中央集 权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 方面实现了空前的统一,是历史的一大 进步。 秦朝是我国历史是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 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开端,是一个继往开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文字;
小篆、 隶书
新授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第一学习主题
第1 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统一货币、度量衡
(1).统一货币 燕齐 刀币
圆形方孔钱
楚 蚁鼻钱
赵魏韩 布币
新授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一学习主题 第1 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统一度量衡 度---计算物品长度的单位。 秦一尺约今23.1cm 量---测量物品容积的单位。 秦一升约今202ml 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单位。 秦一斤约为今250g。 度 量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统一 六国
公元前221年
秦 统 一 中 国
政治
封建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
秦巩固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⑴皇帝:至高无上 ,大权独揽 和维护 ⑵中央:丞相(行政) 文化 统一文字 统治的 太尉(军事) 思想 焚书坑儒 措施
御史大夫(监察) 军 北 北修长城拒匈奴 ⑶地方:郡县制 事 南 南通灵渠平越疆
衡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3.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修筑贯通全固统一的措施 4.开凿灵 渠,沟通湘 江和漓江, 灵渠 便利了南北 湘江 的水运交通; 漓江
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课件

思想上: 焚书坑儒
1、焚书----规定 除政府外,民间只 准许留下有关医药、 占卜和种植的书, 其他都要烧掉.
2、坑儒----- 有议 论儒家诗书的都要 判处死刑,后把暗 中批评他的一批儒 生,在咸阳活埋。
巩固统一 的措施
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 孔半两钱、度量衡
请问: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
尺寸不统一
货币不统一
文字不统一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zhuàn]
原因:战国时,文字书写各异,影响了文化交流。
(小篆)
作用: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 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经济上: (1)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③ 在地方,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制
发号施令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
课后活动
1.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项目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周朝
王
秦朝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 上是天下共主
总揽全国的一切 军政大权
历 史 发 展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开凿灵渠
的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必
然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
趋
秦朝疆域
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势
嬴政
古风
(唐 李白)
思考: 1、这首诗描写的主人公是谁? 2、“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33张PPT)

❖ 作为封建皇帝,秦始皇的统治十分残暴。他统治时期,
赋税沉重,兵役和徭役繁重,法律尤其严酷;他“焚书
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很
大的损失。
练习题----选择
1、秦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5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2、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3、灵渠沟通了哪两大水系? A.湘江和黄河 B.湘江和漓江 C.珠江和闽江 D.珠江和黄河
你能做对吗
4.秦国统一后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行书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是( )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秦朝
6.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
A.西起辽东,东到陇西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7、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是( )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韩 赵魏楚 燕 齐
赢政
秦 咸阳域
秦朝疆域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背景: P43第一段
❖ 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官职是世袭的 ❖ 郡县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其官吏是
由皇帝直接任免的
三、秦朝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 统一文字----------李斯制定小篆 ❖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 统一度量衡 ----------国家统一监制 ❖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贯通全国道路 ❖ 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 ❖ 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赋税沉重,兵役和徭役繁重,法律尤其严酷;他“焚书
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很
大的损失。
练习题----选择
1、秦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5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2、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3、灵渠沟通了哪两大水系? A.湘江和黄河 B.湘江和漓江 C.珠江和闽江 D.珠江和黄河
你能做对吗
4.秦国统一后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行书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是( )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秦朝
6.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
A.西起辽东,东到陇西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7、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是( )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韩 赵魏楚 燕 齐
赢政
秦 咸阳域
秦朝疆域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背景: P43第一段
❖ 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官职是世袭的 ❖ 郡县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其官吏是
由皇帝直接任免的
三、秦朝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 统一文字----------李斯制定小篆 ❖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 统一度量衡 ----------国家统一监制 ❖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贯通全国道路 ❖ 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 ❖ 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2张)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学习目标
1.掌握秦朝的统一及历史意义; 2.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3.归纳探究“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 作用”。
自主预习
1.秦灭六国的原因、过程 2.秦朝的建立时间、都城和影响?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4.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 交通、军事)
一、秦灭六国
二
裙,做好了穿在身上,却发
现是条短裙,他很生气。
三、巩固统一措施
措施:统一度量衡
作用: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度
自由阅读卡
度——计算物品长度的单位。秦一尺约今23.1cm
量——测量物品容积的单位。秦一升约今202ml
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单位。秦一斤约今250g
量
衡
三、巩固统一措施
小小历史剧 《秦囧》
秦人:我的旅行啊,还怎么继续,既 情
D.御史大夫
然如此,付钱吧……
境 三
做衣服的:我不收秦国货币,我只收
赵国货币。一车的钱秦人根本没地方用。
没办法,他只好把身上的玉佩抵押给了他。
三、巩固统一措施
措施: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作用:促进各地经济交流。
三、巩固统一措施
小小历史剧 《秦囧》
卖衣服的人让秦人写个
情
抵押玉佩的字据,可是他
境
四
写的字卖家都看不懂……
秦统一之前地域
秦统一之后地域
朕该如何统治?
秦朝的疆域
北至长城
西
到
东
陇
到
西
东
海
南到南海
二、创建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 统治者
君 主
专
制
御
太
丞
学习目标
1.掌握秦朝的统一及历史意义; 2.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3.归纳探究“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 作用”。
自主预习
1.秦灭六国的原因、过程 2.秦朝的建立时间、都城和影响?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4.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 交通、军事)
一、秦灭六国
二
裙,做好了穿在身上,却发
现是条短裙,他很生气。
三、巩固统一措施
措施:统一度量衡
作用: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度
自由阅读卡
度——计算物品长度的单位。秦一尺约今23.1cm
量——测量物品容积的单位。秦一升约今202ml
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单位。秦一斤约今250g
量
衡
三、巩固统一措施
小小历史剧 《秦囧》
秦人:我的旅行啊,还怎么继续,既 情
D.御史大夫
然如此,付钱吧……
境 三
做衣服的:我不收秦国货币,我只收
赵国货币。一车的钱秦人根本没地方用。
没办法,他只好把身上的玉佩抵押给了他。
三、巩固统一措施
措施: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作用:促进各地经济交流。
三、巩固统一措施
小小历史剧 《秦囧》
卖衣服的人让秦人写个
情
抵押玉佩的字据,可是他
境
四
写的字卖家都看不懂……
秦统一之前地域
秦统一之后地域
朕该如何统治?
秦朝的疆域
北至长城
西
到
东
陇
到
西
东
海
南到南海
二、创建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 统治者
君 主
专
制
御
太
丞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28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核心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了解秦朝统一的时间、统一过程,识读秦朝疆域图, 了解秦朝统一的业绩。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秦朝在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 统一的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从“唯物史观”的角度 分析秦始皇的功过,对秦始皇评价。 家国情怀:认识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对后世的贡献。
准际器重具量。相当于现今的257.94克
意义: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交交通通方方面面((一二))::陆水路路 秦朝规定了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
车同轨: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穿全国的道路。 尺,车宽约为今天的1.4米。车 同轨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
秦帝国驰道分布图
古代车辙
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水运交通。
A 3.秦灭六国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的制度是( )
A.中央集权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B 4.秦朝设立的中央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
5.《史记》记载:“秦钱半两,重为其文。”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半两”钱数
D 量多且形制、重量、厚度基本一致。据此可知( )
一般来说,专制主义皇权加强的时候,往往也是中央 集权比较有力的时候。地方的政事无论大小都收回中 央,这就是中央集权。而全国政事无论大小,决策权 都在皇帝手中,体现君主专制的决策方式。
03、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
秦统一后,秦始皇命李斯作“小篆”(后使用‘隶书’),以秦 国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创造出整齐划一的文字,从而促 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核心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了解秦朝统一的时间、统一过程,识读秦朝疆域图, 了解秦朝统一的业绩。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秦朝在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 统一的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从“唯物史观”的角度 分析秦始皇的功过,对秦始皇评价。 家国情怀:认识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对后世的贡献。
准际器重具量。相当于现今的257.94克
意义: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交交通通方方面面((一二))::陆水路路 秦朝规定了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
车同轨: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穿全国的道路。 尺,车宽约为今天的1.4米。车 同轨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
秦帝国驰道分布图
古代车辙
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水运交通。
A 3.秦灭六国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的制度是( )
A.中央集权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B 4.秦朝设立的中央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
5.《史记》记载:“秦钱半两,重为其文。”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半两”钱数
D 量多且形制、重量、厚度基本一致。据此可知( )
一般来说,专制主义皇权加强的时候,往往也是中央 集权比较有力的时候。地方的政事无论大小都收回中 央,这就是中央集权。而全国政事无论大小,决策权 都在皇帝手中,体现君主专制的决策方式。
03、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
秦统一后,秦始皇命李斯作“小篆”(后使用‘隶书’),以秦 国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创造出整齐划一的文字,从而促 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金文——商周时期刻
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西周毛公鼎及其铭文
.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1、青铜器是哪几种金属的合金? 2、青铜器的特点 3、欣赏青铜器的精品
说一说:商代灿烂的
青铜文明让你有何感想?
?青铜器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青铜器的产生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 ?青铜器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1986年四川 三星堆出土的大 型青铜立人像, 高2.62米, 重180 多公斤,是采用
分段浇铸法制成 的。青铜人像的 眼睛很大,鼻梁
三 直挺,耳垂穿孔, 星 双脚赤裸站在方 堆 座之上。这是商 青 代蜀文化的杰出 铜 作品。
立 人 像
商朝时期青铜器有什么特点?
1.种类多 2.工艺高超、制作精良、 纹饰华丽、气势宏大等
礼器 饮食器 兵器 工具及车马具 日用杂器
爵 <商> 尊 <商>
镜 <商>
钺yue <商> 剑
<春秋>
觚gu<商>
guⅴi
簋<西周>
编钟<战国> 鼎<西周>
青铜器常见的纹饰
虎 纹
饕 餮 纹
夔
云
龙
雷纹Βιβλιοθήκη 纹精妙绝伦的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 :1938
年在湖南出土,高 58.3厘米,重约 34.5公斤。四羊、 四龙相对的造型展 示了酒礼器中的至 尊气象,是商代方 尊中现存最大的一 件。
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1939年
出土于河南安阳,现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鼎高133 厘米,长 110 厘米,宽 78 厘米,重 875公斤。该鼎形制 宏伟,纹饰精美,不 但是中国青铜器时代 高超冶铸技术的珍品, 而且是当今世界出土 青铜器之冠。
破解甲骨文之谜:认真观看下面的视频, 回答问题,看看谁回答的最准确!
1 、商朝人为什么要占卜? 2、在商代能够进行占卜的是什么人? 3、他们遇到什么事会去占卜? 4、这些文字主要刻写在什么上面?
你答对了吗? 1 、商朝人为什么要占卜?
因为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迷信鬼神
2、在商代能够进行占卜的是什么人?
殷
殷墟先后出土的甲骨约10万片, 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4500个,已 能识读2000字左右。
现发的文骨甲
王懿荣——“甲骨文之父”
王懿荣,山
东福山人,我 国清末著名金 石学家。
他于1899 年第一个认识 并有意识地购 藏殷墟甲骨文, 被誉为“甲骨 文之父”。
?甲骨文是我们了解 和研究商朝历史的重
要材料。甲骨文 的出土和解
商代的工匠铸造青铜器的方法
浇铸此鼎,如果以每一坩 埚一次熔铜 12.5公斤,浇铸 875公斤的铜液,需要多少 个坩埚同时进行?
70
继续听题:
以每个坩埚需要四人, 共需多少人共同协作,才 能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
280人
鼎纪世华中
你听说过三星堆吗?
三星堆遗址 位于四川广汉, 是距今50003000年左右的 蜀文化遗址,是 我国迄今为止已 发现的历史最早、 规模最大的古蜀 都城遗址。
?历的我史。读要国,有的有是什意文从么义字商重?可朝考开的始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 成熟的文字,与今天 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
日月人 高井吕
。观美形字 ,匀均画笔,齐整写刻 。字文形象种一是上本基 ,字文的熟成较种一是
破译甲骨文
与甲骨文同时存在的人类古
老文字还有两河流域的楔型文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玛雅人的图 形文字,但这三种文字早已湮灭, 惟有甲骨文演变为今天的汉字 , 并对朝鲜、日本、越南等
王室贵族
3、他们遇到什么事会去占卜?
风雨、收成、征伐、疾病、生育等
4、这些文字主要刻写在什么上面?
龟甲和兽骨上
?商时期
?载于龟甲 兽骨上
?卜辞
?成熟文字
占卜的内容
祭祀、战争、渔猎、 出入、风雨、年成、 疾病、生育……
“问卜” 的过程
灼“问后卜的” 的“过卜程兆”
卜 辞
点地土出的文骨甲
甲骨文主要 发现于“殷墟”, 即今天河南安阳 小屯村一带。
金文——商周时期刻
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西周毛公鼎及其铭文
.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1、青铜器是哪几种金属的合金? 2、青铜器的特点 3、欣赏青铜器的精品
说一说:商代灿烂的
青铜文明让你有何感想?
?青铜器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青铜器的产生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 ?青铜器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1986年四川 三星堆出土的大 型青铜立人像, 高2.62米, 重180 多公斤,是采用
分段浇铸法制成 的。青铜人像的 眼睛很大,鼻梁
三 直挺,耳垂穿孔, 星 双脚赤裸站在方 堆 座之上。这是商 青 代蜀文化的杰出 铜 作品。
立 人 像
商朝时期青铜器有什么特点?
1.种类多 2.工艺高超、制作精良、 纹饰华丽、气势宏大等
礼器 饮食器 兵器 工具及车马具 日用杂器
爵 <商> 尊 <商>
镜 <商>
钺yue <商> 剑
<春秋>
觚gu<商>
guⅴi
簋<西周>
编钟<战国> 鼎<西周>
青铜器常见的纹饰
虎 纹
饕 餮 纹
夔
云
龙
雷纹Βιβλιοθήκη 纹精妙绝伦的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 :1938
年在湖南出土,高 58.3厘米,重约 34.5公斤。四羊、 四龙相对的造型展 示了酒礼器中的至 尊气象,是商代方 尊中现存最大的一 件。
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1939年
出土于河南安阳,现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鼎高133 厘米,长 110 厘米,宽 78 厘米,重 875公斤。该鼎形制 宏伟,纹饰精美,不 但是中国青铜器时代 高超冶铸技术的珍品, 而且是当今世界出土 青铜器之冠。
破解甲骨文之谜:认真观看下面的视频, 回答问题,看看谁回答的最准确!
1 、商朝人为什么要占卜? 2、在商代能够进行占卜的是什么人? 3、他们遇到什么事会去占卜? 4、这些文字主要刻写在什么上面?
你答对了吗? 1 、商朝人为什么要占卜?
因为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迷信鬼神
2、在商代能够进行占卜的是什么人?
殷
殷墟先后出土的甲骨约10万片, 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4500个,已 能识读2000字左右。
现发的文骨甲
王懿荣——“甲骨文之父”
王懿荣,山
东福山人,我 国清末著名金 石学家。
他于1899 年第一个认识 并有意识地购 藏殷墟甲骨文, 被誉为“甲骨 文之父”。
?甲骨文是我们了解 和研究商朝历史的重
要材料。甲骨文 的出土和解
商代的工匠铸造青铜器的方法
浇铸此鼎,如果以每一坩 埚一次熔铜 12.5公斤,浇铸 875公斤的铜液,需要多少 个坩埚同时进行?
70
继续听题:
以每个坩埚需要四人, 共需多少人共同协作,才 能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
280人
鼎纪世华中
你听说过三星堆吗?
三星堆遗址 位于四川广汉, 是距今50003000年左右的 蜀文化遗址,是 我国迄今为止已 发现的历史最早、 规模最大的古蜀 都城遗址。
?历的我史。读要国,有的有是什意文从么义字商重?可朝考开的始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 成熟的文字,与今天 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
日月人 高井吕
。观美形字 ,匀均画笔,齐整写刻 。字文形象种一是上本基 ,字文的熟成较种一是
破译甲骨文
与甲骨文同时存在的人类古
老文字还有两河流域的楔型文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玛雅人的图 形文字,但这三种文字早已湮灭, 惟有甲骨文演变为今天的汉字 , 并对朝鲜、日本、越南等
王室贵族
3、他们遇到什么事会去占卜?
风雨、收成、征伐、疾病、生育等
4、这些文字主要刻写在什么上面?
龟甲和兽骨上
?商时期
?载于龟甲 兽骨上
?卜辞
?成熟文字
占卜的内容
祭祀、战争、渔猎、 出入、风雨、年成、 疾病、生育……
“问卜” 的过程
灼“问后卜的” 的“过卜程兆”
卜 辞
点地土出的文骨甲
甲骨文主要 发现于“殷墟”, 即今天河南安阳 小屯村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