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和手术危重症绿色通道急诊服务流程规范

住院和手术危重症绿色通道急诊服务流程规范
住院和手术危重症绿色通道急诊服务流程规范

双城区中医院

住院和手术急危重症抢救绿色通道制度

为了使急诊抢救病人及时治疗,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为目的,特建立急危重症手术抢救绿色通道,并作如下规定

1、急危重症抢救绿色通道是保证病人在30分钟内由门急诊科、放射科、B超室等地,能够直接进入抢救室或手术室进行抢救。

2、病情危急重的患者,应由分诊台护士立即直接送入抢救室先进行抢救 然后再补办挂号手续。外伤后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分诊台护士应立即送达抢救室,并通知外科、骨科医师前来处置,由家属或陪人补办挂号手续并缴纳有关医疗费用。

3、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同时送抢救室抢救,家属或陪送人员应补办挂号手续。凡心衰、呼衰、肾衰等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多发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 需心肺复苏或紧急手术挽救生命的急危重病人,可直接进入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救治。

4、急诊绿色通道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使患者顺利进入急诊绿色通道。

5、来本院就医的急危重患者按病情的急缓、重轻享受优先服务。检查、转诊、住院和手术由本院人员陪送。

6、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急危重病人,急诊药房、收费处、各检查室、手术室须优先处置患者的就诊事宜。急诊医护人员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病人应遵循方便、快捷、安全的原则进行急诊处置。

7、病情需要会诊时,会诊医师必须在接到电话后应于5分钟内会诊到位。若有必要,急诊科值班医师有权传呼院内有关人员参与抢救。急诊科急危重病人的诊断以及是否需要手术由急诊科及有关专科医师以上人员决定。

8、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需要紧急手术的急危重病人须遵循以下条款实施救,⑴专科医师于决定手术治疗后立即用电话通知手术室,手术室当班护士应记录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手术组人员、通知人姓名等。(2)急诊科当班医师或专科医师应在5分钟内开出术前医嘱,20分钟内做好必要的术前检查。(3)术前医嘱由急诊科当班护士在10分钟内完成。(4)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后立即通知麻醉师,麻醉师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各项准备。(5)急诊科派护士与专科医师一道将病人送入手术室,并与手术室护士、麻醉师当面交接班。(6)所属科室负责通知家属到住院部办理住院手续并协助催交医疗费用。(7)手术完成后病人入住相应专科科室,如有争议由医务科裁决。

9、如需紧急抢救或紧急手术,但经费一时确有困难者,可根据情况开通绿色通道,事后由患者家属及时补交诊疗或住院费用,相应科室协助催交。

10、遇大批伤病员、中毒或传染病、严重多发伤、复合伤、外

籍伤病员、高级领导干部应及时向本科主任汇报,同时向医务科、业务副院长或医院总值班报告,以便组织抢救。

11、必须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的医疗药物、仪器、设备及其它用品的充足、完好。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考评标准.doc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质量考评标准 日期: 2015 年 3 月 27 日科室签名:检查者:分数:99 考评要点分值 一、急诊医务 人员经过专业 培训,能够胜 任急诊工作, 考核达到“急 诊医师、护士 技术和技能要 求”。() 16 分 考评方法及评分细则负责部门被评科室 从查阅的相关资料,应能反映出: 1.急诊医护人员全部经过急诊专业培训,有 考核记录并符合评价要点中的规定;(2分) 2.急诊监护室的固定医师与护士均经专业培 训,技能考核合格;(2 分) 3.对轮转的医师和护士有上岗前质量与安全 工作培训与教育;(2分) 医务科 急诊科 护理部 4.急诊患者、留观患者、抢救患者均有完整 的符合规范的急诊病历,记录急诊救治的全 过程。 ( 2 分) 5.有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的资料、记录, 保障患者得到连贯的抢救;(3分) 在现场考察和访谈到的情况,能够反映出: 考评情况得分 1、急诊医师经过急诊专业培训,并有考核记录;16 2、无急诊监护室; 3、对轮转的医师有上岗前质量与安全工作培 训与教育 4、均有完整规范的急诊病历,并有转运交接 资料记录; 5、急诊病历符合规范,记录急诊救治的全过程。 6、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的资料、记录, 保障患者得到连贯的抢救 7、提问急诊医师,较熟悉、掌握急诊工作制 度和首诊负责制的规定,并知晓本部门、本 岗位的履职要求 8、有紧急协调机制与流程。

考评要点分值 二、加强急诊 检诊、分诊, 急危重症患 者与一般急 诊患者分区 救治,及时救 治急危重症 11 分患者,有效分 流非急危重 症患者。() 考评方法及评分细则负责部门被评科室考评情况得分 1.急诊科医护人员、工作人员熟悉、掌握急 诊工作制度和首诊负责制的规定。(3 分) 2.相关管理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履职 要求;(1 分) 3.急诊科和有关科室有在紧急情况下的协调 机制与流程;(1 分) 从现场考察和查阅相关资料,应能反映出:1、由护士落实检诊、分诊,根据病情评估分级;11 1. 有急诊检诊、分诊制度并得到落实;2、护士有检诊、分诊培训记录; ( 2 分)3、分区救治,分有治疗室、抢救室、留观室 2. 能够根据病人病情评估结果进行分级;4、有记录非急危重症患者的去向 医务科 (2 分)急诊科 护理部 3.检诊、分诊人员经过培训,掌握履职要求; (1 分) 4.急危重症患者与一般急诊患者实施分区救 治;(1 分) 5.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抢救,非急危重症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保障措施及协调机制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保障措施及协调机制 目的:加强急诊手术的管理,确保急诊手术及时顺畅开展。 一、凡急危重病人病情紧迫需要急诊手术者,都应该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手术,否则就有生命危险的手术。 二、特急手术是指由于病情危重累及生命而需要进行紧急手术抢救的手术,如危及母子安全的产科急症、严重的肝脾损伤、严重的颅脑损伤、严重的开放性心胸外伤、气管异物、大血管破裂等 三、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中的病人,任何科室都应予以优先原则,任何 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检查和抢救。 四、在病人的医疗费用暂时无法落实的情况下,要发挥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先抢救后收费以免耽误抢救时机。 五、保障措施 1、保留一间手术室为急诊手术专用,择期手术不得占用。 2、同时有二台以上急诊手术,对于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手术室应立即以最短的时间安排接台,由手术室护士长全权负责调配安排。是否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的判定,由当日最高值班医生负责确定,经治医生在联系手术时应予以说明。 3、非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手术室根据情况安排接台,原则上由本科室接台、病人等待手术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4、急诊手术应提前通知手术室和麻醉科进行术前准备。特殊情况下 ,手术室可先接收患者,尽可能缩短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5、对不服从手术室安排,拒不让手术台,造成后果由该主刀医生承担全责。手术室立即报告医教部,由医教部负责协调。 六、及时请示医教部或总值班组织协调,确保绿色通道畅通,下列情况下必须汇报。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法定传染病或灾情病人。 2、病情危重需开通绿色通道,但是又无家属,单位领导、无钱病人。 3、重大损毁手术、重大脏器切除,截肢病人。 七、注意事项: 1、抢救患者的特急手术,必须争分夺秒。 2、对特急手术患者应立即开通绿色通道。 3、急诊手术应提前通知手术室进行术前准备。特殊情况下(如需立即手术),手术室可先接受患者,尽可能缩短抢救时间,挽教患者生命。 4、是否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的判定,由当日最高值班医师负责确定经治医师在联系手术时应予以说明。 5、对不服从手术室安排,拒不让手术台,造成后果由该主刀医师承担全责。 6、医技科室等相关科室无条件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八、协调机制: 1、临床科室:负责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手术方案、签署手术同意书、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实施手术。

内科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急诊危重患者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争取抢救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制度。各相关科室必须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患者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l 急诊绿色通道服务的范围: 1.1 心跳呼吸骤停患者; 1.2 昏迷忠者; 1.3 休克患者; 1.4 严重心律失常患者; 1.5 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患者; 1.6 各种急性中毒患者; 1.7 急危重孕产妇; 1.8 新生儿危重患者; 其它急症而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及“五无”(无姓名、无单位、无住址、无家属、无经费)病人。 2 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基本要求: 2.1 对符合急诊绿色通道服务范围的患者,本着“以人为本,先抢救,后交费”的原则。急诊值班医生先电话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得到授权后开通绿色通道,尽可能留取患者有效证件抵押。 急诊科医生根据初步判断,尽快下达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各种救治措施及相关检查的口头或书面医嘱。急诊科护士尽快准确执行。 2.2 急诊科值班护士除按急诊危重病人抢救、记录外,还应详细记录各种检查项目、使用的药品和材料等。医生所开的检查单、处方和所用材料收费单原单均应保管好,以作为催缴费用的依据。确认“五无”病人,所有费用经审核后报医务科和主管领导审批,由医院支出,不扣相关科室成本。 2.3 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程序的患者,在急诊抢救、治疗、用药、检查等申请单、处方上由急诊值班医生加盖“绿色通道”专用章。各相关科室凭“绿色通道”

专用章优先办理(无需医努科或总值班在申请单或处方上签字)。 2.4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首诊医生要执行对患者的抢救、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组织会诊、完成各种医疗文书、根据病情必要时陪同患者进行检查或转送患者的任务。 2.5 急诊科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报告医务科,必要时由医务科组织医院各种急诊抢救小组参加抢救。 2.6 对需住院、紧急手术或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急诊科应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由医生或护士护送到达,当面完成与下一个科室的患者病情的交接工作。 2.7 对需做各种辅助检查确诊的危重患者,必须由医生或护理人员陪同,边抢救、检查。 2.8 对突发公共事件(交通事故、中毒等),有3名以上伤病员的重大抢救时,应在紧急救治的同时,立即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 3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 3.1 “绿色通道”开启需通过医务科(或总值班)。开启绿色通道后,医务科(或总值班)需在《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登记本》上签字确认,表明医院对该患者相关费用 负责。 3.2 设“绿色通道”专用章,由急诊科保管。“绿色通道”专用章使用权为急诊科当班医生。急诊科各班次严格做好交接,严格按规定使用,对于印章丢失或不按规定使用造成不良后果追究当事人责任,佳缴费用由当班医护人员负责。 3.3 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及后勤部门根据急诊科“绿色通道”专用章标识优先 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 3.4 建立《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登记本》,值班医生要尽可能详细登记通过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患者的接诊时间、详细住址、联系人、联系方式、诊治情况、患者最后的去向(包括转诊科室和死亡)等资料。 3.5 进行急诊绿色通道医疗质量评价,不定期举行急诊绿色通道实地演练,促使急诊绿色通道工作不断完善。 3.6 对拒不执行或干扰急诊绿色通道运行的个人和科室,追究相关责任。 4成立急诊绿色通道特别救治组。

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一)绿色通道的含义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绿色通道的范围 1.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患者的急诊抢救; 2.110、120、122及其他部门转送的“三无”患者(无钱、无家属、无身份证明)的急诊抢救; 3.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交通事故、中毒等)中患者的急诊抢救; 4.其它应当开通“绿色通道”的情况。 (三)绿色通道的措施 符合医院绿色通道范围的病员来院接诊后,应采取下述措施: 1.由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享受绿色通道的服务并按规定程序上报; 2.急诊科实行二十四小时连续应诊制及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1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

点。 3.伤病员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二先二后”(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款;先入院抢救,后交款办手续),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如检验科、放射科、CT室、药房等)及后勤部门(如电梯、入出院处、服务队等)必须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 4.“绿色通道”安排服务队实行24小时服务,负责迎、送伤病员和入院后有关检查、交费、取药、手续办理的帮助服务。遇危重病人需送检查或入住院的,接诊科室必须安排医务人员亲自护送。 5.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推诿病人,或对“绿色通道”的呼叫不应答。对干扰“绿色通道”的个人和科室,需追究责任。 6.绿色通道范围内患者,除属ICU收治范围者外,要确保实现专科收治,原则上由对病人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相应科室收治,如有争议,急诊科医师有权裁决,必要时会同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协商解决。需立即手术的患者,应立即通知手术室,由手术室按急救手术绿色通道予以特殊保障。 7.接诊科室遇到重大急救,病员较多时,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并同时报告分管院长,以便组织全院力量进行抢救。 8.突发事件(交通事故、中毒及其它重特大突发事件)在分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及流程

井陉县中医院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一、管理范畴 需要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患者。 (一)急性创伤引起的内脏破裂出血、严重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 (二)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 (三)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四)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 (五)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 (六)其他严重创伤或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 (七)就诊时无姓名(不知姓名)、无家属、无治疗经费的“三无”人员也在绿色通道管理范畴内。 二、原则 (一)先抢救生命,后办理相关手续。 (二)全程陪护,优先畅通。 三、急诊抢救绿色通道流程 (一)院前急救 现场进行必要的处理,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二)院内抢救 1、病人到达急诊科,医护人员应立即给予及时处理。

2、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按照医嘱制度,规范下达医嘱。 3、会诊医生在到达急诊科进行会诊时,应详细了解病情、认真查体,并制定会诊处理意见,病人需转科诊治时,及时转科治疗。 4、经外科医生评估,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时,应快速做好术前准备,尽早实施手术。 5、多发性损伤或多脏器病变等特殊病人,必要时请示医务科、总值班、带班院领导及时组织多学科会诊,根据会诊意见,有可能威胁到病人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属专业科室接收病人,并负责组织抢救。 6、急性危重病人的诊断、检查、治疗、转运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进行。 四、门诊抢救绿色通道 (一)门诊需要抢救病人,由首诊医生和护士负责现场抢救,同时应立即通知急诊科和相关科室会诊协助救治。 (二)首诊医生在交接病人时要及时完成门诊抢救病历,与接收医生进行交接。 五、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 (一)急诊科入口通畅,有救护车出入通道和专用停车位,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 (二)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必须符合本制度所规定的情况。 (三)执行急诊与住院连贯的服务流程,收住院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 1、医院内科、外科、药学、功能科、放射科、检验科(输血)等科室均应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按医院规定会诊和急诊。 2、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医学检查结果报告时限 ①病人到达医学影像科后,急诊平片、CT报告时限≤30分钟。 ②超声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③急诊检验报告时限,临检项目≤30分钟出报告;生化、免疫项目≤2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为了确保急诊危重病人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争取抢救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院决定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各临床科室、手术室、药房、检验科、影像检查等科室必须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病人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医院特制定关于加强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绿色通道管理暂行规定,各科室严格遵照执行。 一、管理范畴 需要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患者。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 (二)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 (三)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四)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 (五)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 (六)群体性(3人以上)伤、病、中毒等情况。就诊 时无姓名(不知姓名)、无家属、无治疗经费的“三无”人员也在绿色通道管理范畴内。

(一)先抢救生命,后办理相关手续。 (二)全程陪护,优先畅通。 三、急诊绿色通道流程 (一)急诊抢救 三、急诊绿色通道流程 (一)急诊抢救 1.患者到达医院门诊或者各临床科室,首诊医务人员立即进行相关抢救工作,并迅速摆放成患者合适的体位,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患者急诊病历。 2.首诊医师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急会诊医嘱、检查医嘱等。 3.专科医师在到达接诊科室进行急会诊时,接诊医师需陪同并介绍病情,专科医师应对患者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向接诊科医师说明专科处理意见。确定收入院患者,应优先入院抢救,由专科医师负责将患者转送到指定场所,如手术室、或相应的病区。 4.经接诊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的,参照我院《急诊手术管理制度》规定施行。 5.多发性损伤或多器官病变的患者,由接诊科室主任或在场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召集相关专业科室人员并主持会诊,根据会诊意见,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属专业科室接收患者,并负责组织抢救。会诊记录由接诊科完成,符合转院标准的患者应积极联系上级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度及流程复习课程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度 及流程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度及流程 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在抢救急危重症伤员时,为挽救其生命而实施的简捷通畅的诊疗过程,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一、绿色通道救治范围 (一)各种危重症需立即抢救患者。 (ニ)“三无”人员(无姓名、无家属、无经费) (三)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病人生命,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1.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急性脑卒中、高压性气胸、眼外伤、高血压脑病、气道异物、急性中毒、溺水、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2.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体克、 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3.高危妊娠、宫外孕大出血、产料大出血等。 急诊绿色通道的程序 (一)由急诊科首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实施绿色通道的服务并直接上报医务科(非上班时间直接报医院总值班)病人到达急诊科后,由分诊护士将病人送入抢教室,并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受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又配血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体征的主要因

素、下达抢救医嘱、会诊医医嘱、检查医嘱,手术医嘱,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确认后执行。 (=)进入绿色通道的病入,急诊科工作人员必须全程予以护送;有关料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清求后应于5分种内到达会诊地点。 三)伤病员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二先二后”(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款;先入院抢救,后交款办手续),尽可能取病人的有效证件作抵押。(四)检查科室、住院收费、药房等部门必须优先安排处置,并做好各相关信息的登记,保证在最短时问内完成检查治疗项目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血库负责及时联系急救用血,麻醉科负责提供手术平台。 (五)急诊护士送病人到病房时,认真和病房值班的护士做好交接班,病房护士除按急诊危重病人记录抢救治疗指施外,还应评细记录各种检查项目、使用的药品和村料等,医生所开的检查单,处方和所用材料的收费单原单都应保管好,作为催交费用的依据。 (六)“绿色通道”收治的病人如病情严重,仍按照先救治后交费的原则给子治:确认“三无”的病人,所有我用由急诊科接医生(未住院的病人)或主管医生(住院病人)填写申请表,经科主任审核后后报分管院长和院长审批,由医院负责支出。 (も)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工非、不得推诿病人,凡遇涉及多科的伤病员,原则上由对病人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主管科室收治、如有争议,急诊科医师有权裁决,必要时会同医务科或医院总值班协商解决。接诊科室遇到重大急救,病员较多多时,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或医院总值班并同时报告分管院长,以便组织全院力量进行抢救。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程(简)

妇产医院 急诊剖宫产绿色通道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做好急危重症孕产妇的诊治工作,系统规范急诊产妇剖宫产手术的接诊、检查、诊断、抢救全程医疗服务行为,使急性危重病人得到及时、规范、高效、周到的医疗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风险。 一、指定进入绿色通道的范畴:产妇临产有下列指征进入 绿色通道。 1、骨产道异常:骨盆显著狭窄或畸形。 2、软产道异常:软产道畸形如高位阴道完全性横隔; 3、产力异常原发或继发性宫缩乏力:出现产程进展滞缓或产妇衰竭,出现胎儿宫内窘迫者。 4、胎位异常:横位,臀位足先露,完全臀位而有不良分娩史者,臀位估计胎儿在3500g,高直前位并滞产。 5、宫外孕大出血、产前子痫,子宫破裂大出血、育龄妇女急腹症等; 二、急诊抢救绿色通道规程 1、病人到达医院后,首诊医生确定为进入绿色通道范畴,护士要将病人直接送入手术室,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手术室护士长到岗,并在10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T、

P、R、Bp)、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

2、首诊医生及时报告科主任,同时报告医务科(正常工作日报告医务科,节假日和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医务科或总值班在15分钟内到达现场,组织和协调抢救治疗工作,总值班在抢救病人指挥有困难时可请示医务科科长、院长。 3、值班医生立即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下达会诊医嘱、下达检查医嘱、下达手术医嘱。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抢救后6小时内由抢救医生完成急诊抢救病历和补记口头医嘱。 三、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 1、手术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后,10分钟内准备好手术室及相关物品,并立即通知手术相关人员到场,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评估和选择麻醉方案。急诊抢救手术要求在病人到达手术室后30分钟内开始手术。 2、所有进入绿色通道的产妇;各种检查和治疗方案根据医院规定完成知情同意,如病人没有家属和委托人,可由两名主治医生以上职称的医生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医务科长或总值班批准、签名。

医院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的保障措施和协调机制

医院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的保障措施和协调机制 目的:加强急诊手术的管理,确保急诊手术及时顺畅开展。 一、各部门人员职责: 1、医师:决定急诊手术,通知手术室和麻醉科。 2、麻醉科:及时会诊、及时实施麻醉。 3、手术室:及时安排急诊手术。 二、急诊手术是指病情紧迫,经医师评估后认为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手术,否则就有生命危险的手术。 三、特急手术是指由于病情危重累及生命而需要进行紧急手术抢救的手术,如危及母子安全的产科急症、严重的肝脾损伤、严重的颅脑损伤、严重的开放性心胸外伤、气管异物、大血管破裂等。 四、保障措施: 1、急诊手术权限:上班时间的急诊手术由科室主任(或副主任)或质控主任决定,非上班时间的急诊手术由当天值班最高级别医师决定,主管医师或接诊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中体现该授权。 2、急诊手术范围:急诊手术指病情紧迫,需在最短时间内手术,多见于创伤、急腹症、大出血、急性/严重感染、危及母子安全的产科急症等情况。 3、接诊医师发现患者需要急诊手术应立即请专科医师会诊,

接到会诊邀请的专科医师应在10分钟内到场,如因抢救等原因不能立即前往会诊时,应立即报告科室二线班前往并告知急诊科;二线医师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往急诊科同时电话指导急诊科医 师给予紧急救治。 4、专科医师根据会诊结果立即请示质控主任或当天值班级别最高医师,必要时应请示科主任(或副主任)。 5、决定手术后,专科医师立即通知手术室,告知患者病情。 6、专科医师指导急诊科医务人员尽快完成必要的术前检查、配血、术前准备。 7、决定急诊手术后,主刀或第一助手应详细向患者和/或家属说明病情、手术必要性、手术风险、替代治疗等情况,征得患者和/或家属签字同意。如患者因特殊原因(如昏迷或未成年等)又无家属在身边,应按《医院关于授权临床科室主任签字的管理规定》的规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在手术同意书中签署意见后报医务科备案。 8、一般急诊手术由手术室安排人员到临床科室接患者,特急手术由临床科室的医师、护士必要时还需麻醉医师共同护送到手术室。 9、麻醉科负责急诊手术手术间的安排:一般急诊手术由手术室根据情况安排接台,原则上由本科室接台,患者等待手术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对于特急手术,手术室应立即以最短的时间安排接台,由手术室护士长全权负责调配安排,对不服从手术室

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及管理制度

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及管理制度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一、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急、危、重患者。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疾病: (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二)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三)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 二、绿色通道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责任心和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对进入绿色通道患者,各类医护人员应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急诊科设有24小时专职导(分)诊人员,包括护士和急救员,随时准备接收急危重患者入急诊抢救室抢救。值班护士立即准备好所需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 四、对绿色通道抢救的患者,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知病情及变化,根据病情发给病重或病危通知,并请书面签字。 五、为保证抢救及时,对绿色通道抢救患者的各类有创操作,遵循生命权高于知情同意权原则,值班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 六、抢救病历应由相关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书写完整并妥善 保管。 七、急诊科值班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急危重患者全力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患者的诊疗。

八、遇重大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白天同时报告医务科(夜间、节假日报告总值班),确保绿色通道畅通,下列情况下必须汇报: (一)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大批中毒、法定传染病或灾情患者。 (二)病情危重需开通绿色通道,但无家属、无治疗费患者。 (三)重大手术、重大脏器切除、截肢患者。 九、对各临床专业科室的要求: (一)全院临床科室要对急诊患者提供7×24小时服务;医院各专业临床科室医师在接到急诊科呼叫后,必须10分钟内赶到急诊科,不得延误; (二)对于需要住院的患者,各临床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推诿;涉及多个专业、多个科室的患者,需住院时要以第一诊断专业科室首先收住; (三)患者在检查、转运途中须有相关专业医师全程陪同。 十、对辅助科室的要求: (一)医院各辅助科室必须为急诊患者提供7×24小时便捷、优质服务,执行急诊优先原则。 (二)化验室:必须24小时为急诊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血气等常用检查项目提供服务,如遇抢救患者,要求 检验医师亲自到床边采集血样。血常规30分钟内,血生化45分钟内必须出结果。 (三)放射科:X线片、CT、MRI必须体现急诊优先;急诊拍片人员接到急诊科床旁呼叫后,必须及时到位。普放30分钟内,CT30分钟内必须出结果。 (四)超声科:科内每日设值班医师负责急诊初诊,床旁超声完毕后30分钟内出具检查报告。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范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范 一、急诊绿色通道定义 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在为畅通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挽救患者生命而设臵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急诊绿色通道救治范围 各种危重症需立即抢救患者;“三无”人员(患者无姓名、无家属、无经费)。 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患者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6小时)内危及病人生命。分类如下:(一)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重度休克、急性颅脑损伤。 (二)心脑血管绿色通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各种昏迷。 (三)妇产科绿色通道: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 (四)其他危及患者生命的绿色通道: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三、急诊绿色通道工作程序

(一)院前急救 急诊科工作人员接到院前急救电话后,询问病员数量及病情,如为成批病人,立刻报告急诊科主任协调全科力量做好抢救准备,急诊科力量不足时汇报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启动成批病员抢救预案。 急诊科接电话后立即(3分钟内)派出医护人员和救护车,医务人员初步判断病情,予现场急救,必要时转总医院院内处理。转运前应先与急诊科电话联系,做好绿色通道启动准备工作。 (二)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衔接 1.急诊科与“120”患者转接流程: 急诊科接市120急救中心电话后做好接诊准备→双方交接(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单位、受伤经过、诊断、处臵情况、目前病情)并签字→交接完毕。 2.如为患者自行入急诊科,接诊医师判断患者病情需启动急诊绿色通道时,上报所在专业二线班及急诊科主任,如为工伤需同时上报医务部(非上班时间报总值班)。 3.接诊科室遇成批患者时,应立即汇报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主管院长,动员全院力量抢救,各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医院指挥和安排。 4.急诊科处理患者 (1)接诊护士负责5分钟内完成患者体位摆放、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

临床管理制度-34: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规范急症危重患者手术管理流程,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风险。 2 管理范畴 需要进入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符合《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所规定的范畴且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 2.1 特殊病种: a 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 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 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b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 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 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c 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 2.2 群体性(3 人以上)伤、病、中毒等情况。 2.3 特殊人群: “三无”人员、可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者等。

3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流程 3.1 院外急救: a “120”出诊人员: 1)现场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处理; 2)尽快转运回医院; 3)在转运过程中告知急诊值班人员。 b 急诊值班人员: 1)通知会诊医师(如需会诊); 2)准备抢救所需的仪器设备、药物等。 3.2 院内抢救: a 分诊护士: 1)将患者送入抢救室; 2) 5 分钟内完成患者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T、 P、R、Bp); 3)建立静脉通道; 4)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 5)建立患者抢救病历。 b 首诊医师: 1)询问病史、查体;

2)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 3)下达抢救、会诊、检查、手术医嘱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师确认后执 行。抢救后6小时内由抢救医师完成急诊抢救病 历和补记口头医嘱。 c 单科室手术治疗方案: 1)急诊科外科医师: ①评估病情(如患者需紧急施行抢救手术); ②快速做好术前准备; ③通知专科医师直接到手术室; ④将患者送到手术室; ⑤在专科医师到达手术室之前与麻醉师共同抢救患者。 2)专科医师: ①到达手术室后与急诊科医师交接患者; ②术前填写书面的手术通知单,写明术前诊断、 手术名称及患者基本信息; ③完成治疗和手术。 d 多科室联合治疗方案: 1)使用范围: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确保急诊危重病人得到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最大限度争取抢救的时间,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保证双向转诊、计划生育特殊人群等得到及时的治疗,缩短诊治等候时间。 2 “绿色通道”的含义 “绿色通道”是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员,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以及双向转诊、计划生育特殊人群等得到及时诊治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绿色通道”涉及到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3 “绿色通道”的围 需要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 3.1在短时间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6小时)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患者。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3.1.1 急性创伤、农药中毒、急诊分娩、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高危妊娠孕产妇、高危新生儿等重点病种。以及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昏迷、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

3.1.2 急性创伤引起的大出血、开放性骨折、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力性气胸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3.1.3 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 3.1.4 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需要急诊进行的手术。 3.1.5 群体性(3人以上)伤、病、中毒等情况。 3.1.6 由“120”、“110”或其他部门接送到院的“三无”患者(无费用、无家属或责任人、无身份)且符合前述条件须急救处理的。 3.1.7 经临床医师评估的急性胸痛患者涉及的所有病种。 3.2 政府计生目录中的计划生育特殊人群。 3.3与我院签订“医疗救助协议”单位里符合救助的人员。 3.9其它符合“绿色通道”的患者,如不能及时交付医疗费用、弱智且无陪护等须急救处理的患者。 4、绿色通道的程序 4.1院前急救 “120”医生接诊患者发现有上述情况时立即启动“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程序。按《急诊院前抢救制度》进行必要的处理,在转运过程中联系医院告知患者病情,要求准备抢救药品、仪器设备、涉及专业或会诊科室,尽快转运回医院。 4.2院急救 4.2.1 患者到达急诊重症医学科门诊,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根据病情确定患者体位,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

最新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

关于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的通知 各科室: 为了确保急诊危重病人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争取抢救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院决定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急诊科、手术室、药房、检验科、影像检查等科室必须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病人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医院特制定关于加强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绿色通道管理暂行规定,希各科遵照执行。 一、管理范畴 需要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患者。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 (二)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 (三)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

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四)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 (五)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 (六)群体性(3人以上)伤、病、中毒等情况。 就诊时无姓名(不知姓名)、无家属、无治疗经费的“三无”人员也在绿色通道管理范畴内。 二、原则 (一)先抢救生命,后办理相关手续。 (二)全程陪护,优先畅通。 三、急诊绿色通道流程 (一)急诊抢救 1.患者到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并迅速摆放成患者合适的体位,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患者急诊病历。 2.首诊医师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急会诊医嘱、检查医嘱等。 3.专科医师在到达急诊科进行急会诊时,急诊医师需陪同并介绍病情,专科医师应对患者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向急诊科医师说

新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范样本

新急诊绿色通道管 理规范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修订) (修订制度.修订时间 .3.18) 1.“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畅通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挽救患者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2.“急诊绿色通道”救治范围 各种急危重症需立即抢救患者;“三无”人员(无姓名、无家属、无经费);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6小时)内危及生命。分类如下: 2.1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大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损伤出血、张力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电击伤及其它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重度休克等。 2.2心脑血管绿色通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各种昏迷等。 2.3妇产科绿色通道:紧急意外急产、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 2.4其它危及生命的绿色通道: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重症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等。 3.“急诊绿色通道”工作程序

3.1院前急救:急诊科医护人员接到院前急救电话后,询问患者的数量及病情,如为成批患者,立即报告科主任协调全科力量做好抢救准备,启动突发公共事件急诊应急预案和流程,力量不足时汇报医务处或总值班,动员全院力量抢救。各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医院指挥和安排。派出医护人员和救护车现场急救,具备转运条件后转院内处理。转运前应先与急诊科电话联系,做好“急诊绿色通道”启动准备工作。 3.2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衔接 3.2.1急诊科与“120”患者转接流程:急诊科接“120”急救中心电话后做好接诊准备,双方交接(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单位、生命体征、诊断、处理情况、当前病情)并签字。 3.2.2如为患者自行入急诊科,接诊医师判断患者病情需启动“急诊绿色通道”时,上报急诊科主任; 3.3急诊科患者的处理: 3.3.1接诊护士负责5-8分钟内完成患者体位摆放、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等)备用,建立急诊抢救病历。 3.3.2接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初步判断患者病情,下达抢救医嘱、会诊医嘱、检查医嘱、手术医嘱等。抢救患者生命时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如实补记。 3.3.3必要时通知相关专科的专业人员到急诊科会诊(院内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保障措施及协调机制精编WORD版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保障 措施及协调机制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保障措施及协调机制目的:加强急诊手术的管理,确保急诊手术及时顺畅开展。一、凡急危重病人病情紧迫需要急诊手术者,都应该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手术,否则就有生命危险的手术。 二、特急手术是指由于病情危重累及生命而需要进行紧急手术抢救的手术,如危及母子安全的产科急症、严重的肝脾损伤、严重的颅脑损伤、严重的开放性心胸外伤、气管异物、大血管破裂等 三、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中的病人,任何科室都应予以优先原则,任何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检查和抢救。 四、在病人的医疗费用暂时无法落实的情况下,要发挥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先抢救后收费以免耽误抢救时机。 五、保障措施 1、保留一间手术室为急诊手术专用,择期手术不得占用。 2、同时有二台以上急诊手术,对于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手术室应立即以最短的时间安排接台,由手术室护士长全权负责调配安排。是否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的判定,由当日最高值班医生负责确定,经治医生在联系手术时应予以说明。 3、非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手术室根据情况安排接台,原则上由本科室接台、病人等待手术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4、急诊手术应提前通知手术室和麻醉科进行术前准备。特殊情况下如需立即手术时,手术室可先接收患者,尽可能缩短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5、对不服从手术室安排,拒不让手术台,造成后果由该主刀医生承担全责。手术室立即报告医教部,由医教部负责协调。 六、及时请示医教部或总值班组织协调,确保绿色通道畅通,下列情况下必须汇报。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法定传染病或灾情病人。 2、病情危重需开通绿色通道,但是又无家属,单位领导、无钱病人。 3、重大损毁手术、重大脏器切除,截肢病人。 七、注意事项: 1、抢救患者的特急手术,必须争分夺秒。 2、对特急手术患者应立即开通绿色通道。 3、急诊手术应提前通知手术室进行术前准备。特殊情况下(如需立即手术),手术室可先接受患者,尽可能缩短抢救时间,挽教患者生命。 4、是否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的判定,由当日最高值班医师负责确定经治医师在联系手术时应予以说明。 5、对不服从手术室安排,拒不让手术台,造成后果由该主刀医师承担全责。 6、医技科室等相关科室无条件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八、协调机制:

急危重病人抢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危重病人抢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急诊危重病人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争取抢救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院决定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急诊科、手术室、ICU、药房、血库、检验科和功能影像检查等科室必须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病人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医院特制定关于加强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绿色通道管理暂行规定,希各科遵照执行。 一、危重病人和急诊抢救绿色通道的服务人群 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危急重病人。 二、危重病人和急诊抢救绿色通道的服务原则 以抢救生命为原则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与医疗相关的手续后补办的原则,先救治,后交费。 三、危重病人和急诊抢救绿色通道的工作制度 1、实行首诊负责制实施抢救科室及检验、输血、放射、药剂、手术等相关辅助科室的医护人员必须全力抢救,无条件为患者提供方便,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患者,延误患者的最佳诊疗时机。各科室对盖“绿色通道”专用章的申请单、处方须快速反应优先处理。

2、科室实行医生和护士24小时值班制度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齐备,做好随时做好危重病人和急诊抢救的准备。 3、在抢救过程中如需相关科室会诊,抢救科室呼叫院内抢救会诊原则上相关科室医生在10分钟内到达。 4、为保证抢救的及时对绿色通道抢救病人的各类有创操作,值班医师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先留取血样,随后送检查科进行梅毒、艾滋和肝功能的监测。 5、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之病情及变化,进行医患沟通,根据病情发给病人及家属病重或病危通知。 6、实行上报制度在进行危重病人和急诊抢救的同时,必须向医务科报告患者病情及抢救情况,正常工作日报告医务科,夜间或休息日报告院总值班,由医务科或院总值班协调相关科室协助抢救,同时上报业务院长,并在必要时组织抢救会诊。 四、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工作程序 1、急诊科护士接诊时或救护车送达我院的患者发现有上述情况时,须立即报告医生,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程序。急诊科医生根据初步的病情判断,尽快下达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各种救治措施、进行各种相关检查的口头或书面医嘱。急诊科护士尽快准确执行。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系统度及流程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度及流程 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在抢救急危重症伤员时,为挽救其生命而实施的简捷通畅的诊疗过程,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一、绿色通道救治围 (一)各种危重症需立即抢救患者。 (ニ)“三无”人员(无、无家属、无经费) (三)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是指在短时间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6小时)危及病人生命,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1.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脏破裂出血、急性脑卒中、高压性气胸、眼外伤、高血压脑病、气道异物、急性中毒、溺水、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2.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体克、 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3.高危妊娠、宫外孕大出血、产料大出血等。 急诊绿色通道的程序 (一)由急诊科首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实施绿色通道的服务并直接上报医务科(非上班时间直接报医院总值班)病人到达急诊科后,由分诊护士将病人送入抢教室,并在5分钟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受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又配血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体征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会诊医医嘱、检查医嘱,手术医嘱,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确认后执行。 (=)进入绿色通道的病入,急诊科工作人员必须全程予以护送;有关料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清求后应于5分种到达会诊地点。

三)伤病员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二先二后”(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款;先入院抢救,后交款办手续),尽可能取病人的有效证件作抵押。 (四)检查科室、住院收费、药房等部门必须优先安排处置,并做好各相关信息的登记,保证在最短时问完成检查治疗项目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血库负责及时联系急救用血,麻醉科负责提供手术平台。 (五)急诊护士送病人到病房时,认真和病房值班的护士做好交接班,病房护士除按急诊危重病人记录抢救治疗指施外,还应评细记录各种检查项目、使用的药品和村料等,医生所开的检查单,处方和所用材料的收费单原单都应保管好,作为催交费用的依据。 (六)“绿色通道”收治的病人如病情严重,仍按照先救治后交费的原则给子治:确认“三无”的病人,所有我用由急诊科接医生(未住院的病人)或主管医生(住院病人)填写申请表,经科主任审核后后报分管院长和院长审批,由医院负责支出。 (も)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工非、不得推诿病人,凡遇涉及多科的伤病员,原则上由对病人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主管科室收治、如有争议,急诊科医师有权裁决,必要时会同医务科或医院总值班协商解决。接诊科室遇到重大急救,病员较多多时,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或医院总值班并同时报告分管院长,以便组织全院力量进行抢救。九)突发事件(交通事故,中毒及其它重特大突发事件)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由医务科及总值班进行全面线一指挥,协调安排,各科室必须服从指挥和安排。 (+)对于不按照“绿色通道”要求执行的个人和科重,造成延误病人诊疗,甚至引发医疗纠纷时,医院将严素追究责任。 三、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 (一)进入急性危重抢救绿色通道的病人必须符台本规所规定的疾病情况。 (二)在确定病人进入绿色通道后,凡需要急会诊的抢救要尽快请相应专业医生紧急会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