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
浅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浅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将机械与电气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新兴技术,它以机电设备为载体,利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机械与电气的一体化结合,以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有更广阔的空间。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1. 工业制造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工厂等方面。
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并且可以实现生产线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测。
在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机械加工等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行业发展的趋势。
2. 智能家居领域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智能家居成为了一个新的生活方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家庭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包括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灯光等,使家居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安全。
3. 医疗健康领域在医疗健康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有望改变医疗设备的发展方向。
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医疗设备的智能化监测和控制,提高医疗设备的精度和安全性。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生命支持系统、手术机器人、医疗影像设备等方面的应用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 智能化智能化是未来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机电一体化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2. 高效节能高效节能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能耗监测和控制,提高设备的能效比,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保。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会在未来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将会成为推动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祉。
浅论机电一体化技术

浅论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指将机械与电气控制系统相结合,形成一种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这种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工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益。
本文将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使读者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将电气控制系统与机械系统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它包括机械设计、电气控制、计算机软件等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体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是实现机械和电气系统的协调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机电一体化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机械制造业迅速发展,而传统的机械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人们开始将电气控制系统引入到机械设备中,使得机械系统具有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渐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应用,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工业自动化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系统、数控设备等。
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工业生产的高效、精密和稳定运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交通运输领域在交通运输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应用于轨道交通、船舶、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控制系统中,实现自动驾驶、智能监控等功能,提高了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3. 医疗设备领域在医疗设备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医疗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生命支持系统等设备中,实现精准的医疗诊断和治疗,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4. 家电领域在家电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厨房设备、智能清洁设备等产品中,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方式。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浅论机电一体化技术

浅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王㊀韧摘㊀要: 机电一体化 在国外被称为Mechatronics,是日本人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用英文Mechanics的前半部分和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构成的一个新词,意思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㊂这一名称已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承认,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把它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㊂使用机电技术应用名称时,注意不要与机电公司的机电相混,因为机电公司经营的水泵㊁电机等不属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范围㊂由于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或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并不断采用更先进的技术㊂因此,在理解机电一体化的含义时,可以将 机电 一词模糊为 先进技术 ㊂关键词:机电;机电工程;技术一㊁机电一体化技术基本概要机电一体化是指机㊁电融合为一体,但绝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㊂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数控机床㊁机器人㊁柔性制造系统㊁自动化测量工具㊁数控机床㊁数控设备㊁自动扶梯㊁自动电梯㊁智能大厦㊁自动机以及自动化工厂㊂在日常生活中,机电一体化的产品也无处不在:全自动照相机㊁全自动洗衣机㊁音响设备㊁电脑打印机等㊂这些产品或设备有不同的使用范围㊁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性能,但是它们都能自动地完成一定的工作㊂它们在按规定程序,有顺序㊁有规律地完成整套动作之后才能实现它们的价值㊂二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组成要素及遵循原则(一)组成要素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或设备,不论体积是大还是小,不论结构是复杂还是简单,也不论功能是多还是少,它们都是一个由机械零件和电子元件组成的有机整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㊂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一般由结构组成要素㊁动力组成要素㊁运动组成要素㊁感知组成要素㊁智能组成要素有机结合而成㊂机械本体(结构组成要素),是系统的所有功能要素的机械支持结构,一般包括有机身㊁框架㊁支撑㊁连接等㊂动力驱动部分(动力组成要素):依据系统控制要求,提供能量和动力以使系统正常运行㊂测试传感部分(感知组成要素):对系统的运行需要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参数和状态进行检测,并变成可识别的信号,传输给信息处理单元,经过分析㊁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息㊂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职能组成要素):将测试传感部分的信息及外部直接输入的指令进行集中存储㊁分析㊁加工处理后,按照信息处理结果和规定程序与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运行㊂执行机构(运动组成要素):根据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发出的指令,完成规定的动作和功能㊂(二)遵循原则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五大组成要素,其自身及相互之间都必须遵循接口耦合㊁能量转换㊁信息控制㊁运动传递四大原则㊂1.接口耦合两个需要进行信息交换和传递的环节之间,由于信息模式不同(数字量与模拟量㊁串行码与并行码㊁连续脉冲与序列脉冲等),无法直接传递和交换,必须通过接口耦合来实现㊂而两个信号强弱相差悬殊的环节之间,也必须通过接口耦合后才能匹配㊂变换放大后的信号要在两个环节之间可靠㊁快速㊁准确地交换㊁传递,必须遵循一致的时序㊁信号格式和逻辑规范才行㊂因此,接口耦合时就必须具有保证信息的逻辑控制功能,使信息按规定的模式进行交换与传递㊂2.能量转换两个需要进行传输和交换的环节之间,由于模式不同而无法直接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交流,必须进行能量的转换㊂能量的转换包括执行器㊁驱动器,以及不同类型能量的最优转换方法㊂3.信息控制在系统中,所谓智能组成要素的系统控制单元㊂在软㊁硬件的保证下,完成信息的采集㊁传输㊁储存㊁分析㊁运算㊁判断㊁决策,达到信息控制的目的㊂对于智能化程度高的信息控制系统还包含知识获得㊁推理机制以及自学功能等知识驱动功能㊂4.运动传递运动传递是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不同类型运动的变换与传输,以及以运动控制为目的的优化㊂三㊁机电一体化的基础知识(一)知识结构了解㊁掌握由工控机控制的系统或设备(自动机㊁自动生产线)相关的技术基础知识㊂(二)能力要求操作㊁维护㊁安装㊁调试或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或设备(自动机㊁自动生产线或某个产品)的能力,还需有一定的管理能力㊂并明显强调了动手能力,即以先进技术的应用为主要目的㊂(三)有关基础知识1.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是在电工技术的基础之上,对晶体管构成的电路进行的系统㊁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最基础的部分㊂2.机械技术基础机械技术基础包括制图㊁力学㊁机械原理㊁机械零件㊁机械制造和维修等技术,是机械本体的知识基础,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㊂3.检测技术掌握工业中常用的检测元器件的选用㊁安装㊁调试和使用㊂各种控制系统离不开检测元器件,检测元器件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内容㊂4.执行机构技术掌握各种机械㊁电器㊁气动㊁液动执行机构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各种机电一体化系统和设备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制造的,而功能的实现又离不开执行机构㊂5.工控机技术要求会使用工控机(工业控制计算机),能够按自动机的要求设计编制控制程序㊂在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和设备中,工控机作为控制的中心,对整个系统起着指挥和协调的作用㊂工控机性能的好坏以及技术人员使用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和设备性能的好坏㊂四㊁结语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绝不是机械与电子两种技术的混合或简单叠加,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㊂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处理更多被控参数的复杂情况,计算速度也更快㊁更准确㊂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新技术,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先进性㊂机电一体化技术既不同于传统的机械技术㊁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又不同于普通的计算机技术,而是将这些技术相互融合㊁相互渗透并产生飞跃而形成的新技术㊂参考文献:[1]刘家发.浅谈机电一体化系统功能结构与优化[J].中国科技博览,2013(8).[2]葛付存.现代机电控制技术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5(12):150.作者简介:王韧,黑龙江大学㊂221。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看法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看法1. 机电一体化专业,那可真是个超酷的领域啊!就好比是给机器注入了灵魂,让它们变得聪明又灵活。
你看那些自动化生产线,不就是机电一体化的杰作嘛!它让生产变得高效又精准,这难道不厉害吗?2. 机电一体化专业简直就是打开未来科技大门的钥匙啊!想想看,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机电一体化的成果,从智能家电到工业机器人。
这不就像是给我们的生活施了魔法一样吗?3. 哎呀呀,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前景那是一片光明啊!就好像是在一片广阔的草原上尽情奔跑,充满了无限可能。
像那些新型的智能设备,不都是靠这个专业推动的嘛!4. 机电一体化专业真的很神奇啊!它把机械和电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就像把两种超能力融合在了一起。
你说厉害不厉害?比如那些精密的医疗器械,不就是机电一体化的体现嘛!5. 哇塞,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多么有挑战性的专业啊!就如同攀登一座高峰,需要不断努力和探索。
像研发更先进的数控机床,不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吗?6. 机电一体化专业可是个香饽饽啊!这就像是一个宝藏,等待着人们去挖掘。
瞧瞧那些高科技企业对这个专业人才的渴望,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7. 嘿嘿,机电一体化专业真的让人又爱又恨啊!爱的是它的有趣和前景,恨的是它的难度。
但这不就是人生嘛,有挑战才有乐趣。
就像解决一个复杂的机电系统故障,成功后那得多有成就感啊!8.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啊!就好像是一股强大的洪流,势不可挡。
从交通工具的革新到智能制造的发展,哪一个离得开它呢?9. 哇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魅力简直无法阻挡啊!它就像是一个神秘的魔法盒子,里面充满了惊喜。
像那些能够自主决策的智能机器人,不就是这个专业创造的奇迹嘛!10. 机电一体化专业,绝对是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探索的领域啊!它就如同一片广阔的海洋,蕴含着无尽的宝藏。
你还在等什么呢?赶紧投身其中吧!我的观点结论:机电一体化专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将机械和电子的优势完美结合,为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了诸多变革和进步,是一个非常值得选择和钻研的专业。
浅谈机电一体化在电力系统与控制方向的应用

浅谈机电一体化在电力系统与控制方向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机电一体化在电力系统与控制方向的应用展开讨论。
在将介绍背景情况、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将详细分析电力系统与控制方向的发展现状,并探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这两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和带来的优势。
结合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机电一体化在电力系统与控制方向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将更好地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与控制方向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力系统、控制方向、机电一体化、应用、优势、发展趋势、重要性、应用前景、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融合了机械、电气、电子、计算机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与控制方向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机电设备和控制系统往往是分开设计、独立运行的,在产品设计、生产和维护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
而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深度融合,使得整个系统更加高效、智能。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和控制方向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缝协作,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深入研究机电一体化在电力系统与控制方向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特别是在电力系统与控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更是被越来越重视和研究。
其实,研究机电一体化在电力系统与控制方向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与控制方向的应用,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通过整合机电系统中的电气和机械部分,可以实现系统更加高效的运行,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浅谈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

浅谈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电一体化是一种综合利用机械、电气、液压、气动等多种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实现设备智能化、柔性化生产的一种综合技术体系。
本文将浅谈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一、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的发展历程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开始向先进的电气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转变,从而产生了“机电一体化”概念。
在那个时代,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主要是通过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出现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CNC(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新兴技术的应用。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到了21世纪初,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逐渐向着智能化、柔性化发展。
各种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通过网络相互连接,形成了各种复杂的控制系统。
二、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在制造业中,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1.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在制造业中的一个典型应用。
工业机器人可以根据预定的程序,执行各种复杂的工艺操作。
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
2. 自动化生产线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调度和监控。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线中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智能仓储系统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通过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仓储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操作。
三、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将会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工业互联网的应用随着工业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
对机电一体化的理解和发展方向

一、引言机电一体化,或者称之为机械电子工程,是一门涵盖了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它通过整合机械设计、电子控制、计算机科学等多方面的技术,实现了对机械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的理解和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二、机电一体化的理解1.机械设计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首先体现在机械设计自动化上。
通过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逆向工程技术等,机械设计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大幅提高了设计效率和精度。
2.电子控制:电子控制是机电一体化的另一个核心要素。
通过电子控制,可以实现精密的电机控制,包括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等,进而实现机械系统的精细化管理。
3.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在机电一体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通过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机械系统的智能化、远程化控制。
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1.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将更加深度地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机械系统的自适应、自主学习等更高级别的智能化控制。
2.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机械系统的远程监控、数据采集和设备间的协同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3.绿色环保:随着社会对环保问题的重视,机电一体化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通过节能设计、环保材料的使用,以及能源回收技术等,实现机械系统的绿色化、环保化。
4.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推动机电一体化的进步。
通过引入机器人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
5.云计算与大数据: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引入,使得机电一体化在数据处理和决策支持方面更具优势。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优化机械系统的性能,提高生产效率。
6.5G与物联网的融合: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物联网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得大规模的设备连接和实时数据传输成为可能。
这将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实现更高效的生产管理和远程监控。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指将机械、电气、电子、控制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电力和电子控制手段,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显著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CNC机床领域的应用非常突出。
传统的机床需要由操作员手动操控,工作效率低,且易受到人为误差的影响。
而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CNC机床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实现多轴运动、自动换刀、自动测量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能够提高CNC机床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自动化装备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传统的自动化生产线需要人工操作或者多个单独的自动化设备协同工作,容易出现工作不协调、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将多个设备通过电气和电子控制连接起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集成控制。
这种集成控制不仅可以实现生产线的高度自动化,还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器人领域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操作受限于固定编程和刚性控制,无法应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
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使机器人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智能性,能够实现自主感知、智能决策和自适应控制。
这使得机器人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景,并能够与人类进行协同工作,推动工业自动化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
在汽车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汽车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柔性化生产,提高汽车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在航空航天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飞机的自动驾驶和集成控制,提高飞机的飞行安全和效率。
在医疗设备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医疗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
摘要 : 本文着重介绍了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并简单列举了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种类及其构成特点。
且对比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相比传统机电产品在功能上的优越性。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技术; 优越性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and simple lists the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product categories and it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ed the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technolog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in the superiority of the function.
keyword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technology; superiority
中图分类号:th-3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机电一体化是在以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为主的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 而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机械产品的基础上, 采用微电
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生产出来的新一代产品。
机电一体化技术同时也是工程领域不同种类技术的综合及集合, 它是建立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
术、伺服驱动技术以及系统总体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高新技术。
与传统的机电产品相比, 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下述优越性。
1.1 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
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都具有自动监视、报警、自动诊断、自动保护等功能。
在工作过程中, 遇到过载、过压、过流、短路等电力故障时, 能自动采取保护措施, 避免和减少人身和设备事故, 显著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1.2 生产能力和工作质量提高
机电一体化产品大都具有信息自动处理和自动控制功能, 其控制和检测的灵敏度、精度以及范围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可精确地保证机械的执行机构按照设计的要求完成预定的动作, 使之不受机械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从而实现最佳操作, 保证最佳的工作质量和产品的合格率。
同时, 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实现了工作的自动化, 使得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例如, 数控机床对工件的加工稳定性大大提高, 生产效率比普通机床提高5~ 6倍。
1.3使用性能改善
机电一体化产品普遍采用程序控制和数字显示, 操作按钮和手柄数量显著减少, 使得操作大大简化并且方便、简单。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工作过程根据预设的程序逐步由电子控制系统指挥实现, 系统可重复实现全部动作。
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可通过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以及外界参数的变化随机自寻最佳工作程序, 实现自
动最优化操作。
1.4具有复合功能并且适用面广
机电一体化产品跳出了机电产品的单技术和单功能限制, 具有复合技术和复合功能, 使产品的功能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具有自动化控制、自动补偿、自动校验、自动调节、自动保护和智能化等多种功能, 能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和不同领域, 满足用户需求的应变能力较强。
例如, 电子式空气断路器具有保护特性可调、选择性脱扣、正常通过电流与脱扣时电流的测量、显示和故障自动诊断等功能, 使其应用范围大为扩大。
1.5调整和维护方便
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安装调试时, 可通过改变控制程序来实现工作方式的改变, 以适应不同用户对象的需要以及现场参数变化的
需要。
这些控制程序可通过多种手段输入到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控制系统中, 而不需要改变产品中的任何部件或零件。
对于具有存储功能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事先存入若干套不同的执行程序, 然后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 只需给定一个代码信号输入, 即可按指定
的预定程序进行自动工作。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自动化检验和自动监视功能可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自动采取措施, 使工作恢复正常。
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涉及到工业生产过程的所有领域, 因此,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种类很多, 而且还在
不断地增加。
按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可以将其分成下述几类: 数控机械类, 主要产品包括数控机床、机器人、发动机控制系统以
及全自动洗衣机等,这类产品的特点是执行机构为机械装置; 电子设备类,主要产品包括电火花加工机床、线切割机、超声波加工机以及激光测量仪等, 这类产品的特点是执行机构为电子装置; 机电结合类, 主要产品包括自动探伤机、形状自动识别装置、ct 扫描诊断机以及自动售货机等, 这类产品的特点是执行机构为电子装置和机械装置的有机结合;电液伺服类, 主要产品为机电液一体化的伺服装置, 如电子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 这类产品的特点是执行机构为液压驱动的机械装置, 控制机构是接受电信号的液压伺服阀;信息控制类, 主要产品包括传真机、磁盘存储器、磁带录像机、录音机、复印机等, 这类产品的主要特点是执行机构的动作由所接收的信息类信号来控制。
除此之外, 机电一体化产品还可根据机电技术的结合程度分为功能附加型、功能替代型和机电融合型三类。
2.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构成及特点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是通过其内部各组成部分功能的协调和综合来共同实现的。
从其结构来看, 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和多功能的特性, 而实现这种多功能一般需要机电一体化产品具备五种内部功能, 即主功能、动力功能、检测功能、控制功能和执行功能, 而实现这些功能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技术就构成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总体或系统。
2.1机械系统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机械系统包括机身、框架、机械传动和联接
等机械部分。
这部分是实现产品功能的基础, 因此对机械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在结构、材料、工艺加工及几何尺寸等方面满足机电一体化产品高效、多功能、可靠、节能和小型轻量等要求。
2.2 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能量和动力功能, 去驱动执行机构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主功能。
动力系统包括电、液、气等动力源。
机电一体化产品以电能利用为主, 包括电源、电动机及驱动电路等。
2.3传感与检测系统
传感器的作用是将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转换成可以测定的物理量,同时利用检测系统的功能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定, 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运行控
制所需的各种信息。
传感与检测系统的功能一般由测量仪器或仪表来实现, 对其要求是体积小、便于安装与联接、检测精度高、抗干扰等。
2.4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
根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接收传感与检测系统反馈的信息, 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运算和决策, 以对产品的运行施以按照要求的控制,实现控制功能。
机电一体化产品中, 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的软件和硬
件以及相应的接口所组成。
2.5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完成要求的动作, 实现产品的主
功能。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执行机构一般是运动部件, 常采用机械、电液、气动等机构。
执行机构因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种类和作业对象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执行机构是实现产品目的功能的直接执行者, 其性能好坏决定着整个产品的性能, 因而是机电一体化产品中最
重要的组成部分。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五个组成部分在工作时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所规定的目的功能。
在结构上, 各组成部分通过各种
接口及其相应的软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构成一个内部匹配合理、外部效能最佳的完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