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
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哪首古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哪首古诗
1、小荷才露尖尖角出处:《小池》。
2、全诗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
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4、赏析: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
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小荷才露尖尖角全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全诗小荷才露尖尖角全诗【小池】作者:杨万里原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弄轻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1、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2、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3、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4、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诗意: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陰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陰、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陰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陽的照射下,将树陰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陰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全诗意思及赏析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全诗意思及赏析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的意思是: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小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诗的前两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通过描写泉眼、细流、树阴、水面等自然景物,展现了小池的清幽和宁静。
泉眼无声地流淌着细水,仿佛在珍惜这细小的水流;树阴倒映在水面上,仿佛在喜爱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泉眼和树阴人的情感和动作,使它们更加生动形象。
诗的后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则描绘了小池中的荷叶和蜻蜓,进一步展现了小池的生机和活力。
小荷刚刚露出尖尖的角,就已经有蜻蜓立在上面了。
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小荷和蜻蜓的动态,表现了它们的活泼和可爱。
“才露”和“早有”两个词语的运用,使小荷和蜻蜓的形象更加鲜明,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小池的变化和生机。
整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诗人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诗的画面层次丰富,有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
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杨万里的诗歌多吟咏自然景物,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乘兴走笔,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幽默诙谐,笔调清新。
《小池》这首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小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小池】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小池】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小池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及注释】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爱惜。
3、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4、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5、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6、头:上方【赏析】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荷才露尖尖角意思

小荷才露尖尖角意思
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意思:把小荷的花苞比喻成“尖尖角”,意义是说有才华的人是很容易崭露头脚的。
出自《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原文:
《小池》
(宋朝)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小荷才露尖尖角全部诗词

小荷才露尖尖角全部诗词
“小荷才露尖尖角”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全诗是这样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你想想,这诗就像一幅超级美的画!泉眼悄咪咪地流淌着细流,仿
佛在心疼那一点点的水,这不就像咱们珍惜宝贵的东西一样吗?树阴
映在水面上,那是因为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多浪漫呀!再看那小
小的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一只调皮的蜻蜓早就立在上头啦,难道不像一个好奇的小朋友抢先发现了新事物?
这诗写得多生动啊,就好像杨万里带着咱们走进了那个安静又美好
的小池边。
你说,他咋就这么厉害,能把这么平常的景色写得这么迷人?
我觉得呀,这首诗妙就妙在它把大自然的小细节都捕捉到了,让人
读着就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那份宁静和美好。
这就是经典诗词的
魅力所在,不是吗?。
小池古诗全文

小池古诗全文
《小池》是宋朝杨万里的诗作,全文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
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
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
地站立在上面了。
小什么才露尖尖角诗句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
第二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
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
第四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荷才露尖尖角
---记“全市教育名师”勾升平
把满腔的热情献给挚爱的孩子,把勤劳和智慧融入小小的三尺讲台。
这就是勾升平——宁县和盛初中年轻的数学教师的人生信念。
10年来,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着自己的信念——把心交给教育,把爱献给孩子。
一、赤胆忠心,无私奉献
她常说:“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精神”。
因为有着这样的理念,她坚持用心地做着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她深深地懂得:学困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
对他们,她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做到了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
“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融不撒手”。
这是她转化学困生最深的体会。
在关爱学困生的同时,她统筹着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她结合自己的教情和学情,以“学困生做题,中等生纠错,优等生讲题”为模式,进行梯度教学,让尖子生吃饱,学困生吃好,争取立足中等生,扶持学困生,满足优等生。
她笔记的扉页里有这样一段话:“金奖银奖不如家长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学生才是我最好的荣誉证书”。
二、率先垂范,育人为先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而她的班主任工作更达到了一种境界。
,她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她觉得:教师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
因此,当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她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当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她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加劳动;当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她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拣废纸了;有人主动开关电灯了;有人主动为学困生讲题了……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她不断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严格执行各种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常规、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路队常规,并设立“卫生星”、“守纪星”、“文明星”、“安全星”、“创新星”等方式激励学生,使每个学生既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呈现“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又具有“个性张扬、百花竞放”的个性特长,同时结合不同的节日,开展了“好习惯伴我行”、“知荣明耻我能行”、“争创书香好班级”等主题班会,并通过小品、儿歌等形式,使学生思想和灵魂得到了一次次深刻的洗礼。
不但再次矫正了他们的不良行为,而且使班级活动开展有序,学生个体特征得到了充分展示,形成了“收放自如,张驰有度”的治班方略,把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学生管理和课改理念下的治学之道有机统一起来,为造就适应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打下了基础。
三、追求卓越,奋力翱翔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她坚持学习,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大量订阅教学刊物,坚持业务自学,认
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常向同科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同时积极参加公开研讨课,教学技能不断提高。
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各位同事的热情帮助下,她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11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2011年所写论文《质疑是开启数学课堂的金钥匙》获市级二等奖;2012年被评为市级模范教师;2012年连获“县级课改能手”、“市级数学优质课一等奖”、“甘肃省数学说课一等奖”。
由于专业课功底扎实,她还参加了2014年庆阳市数学中考命题工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她追求的境界,“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是她坚守的诺言。
我们相信,这支教坛的新秀定会吐绿放香,带来满园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