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与人生》1-5次 (1)

《唐宋词与人生》1-5次 (1)
《唐宋词与人生》1-5次 (1)

唐宋词与人生总复习

一、单选题

1. 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宋?吴处厚《青箱杂记》)

A.张先

B.晏殊

C.宋祁

2. 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

B.陈寅恪

C.唐圭璋

3. 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写于遇赦北还与苏轼重聚于海康(雷州)时。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

B.秦观

C.晁补之

4.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

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

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

5.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诏求山林间有德行、文学、识治道者”(《续资治通鉴》)。时,肃政廉访使臧梦解和陆垕“交章荐其才”,但始终志节不移,诏征不赴。

A.蒋捷

B.赵孟頫

C.王沂孙

6.黄庭坚在所作《<小山词>序》中,称为“四痴”之人。

A.秦观

B.晏几道

C.姜夔

7.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A.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

B.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

C.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

8. 号“梦窗”,平生多与词客、显贵交游。为南宋后期著名词人,其词于忧念国事、感慨盛衰外,多游冶、酬酢之作,针线绵密,运意婉曲,造句冶炼,音律协和,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之为“词中李商隐”,但不免门径狭窄。今存《梦窗词甲乙丙丁稿》。

A.周密

B.张炎

C.吴文英

9.《菩萨蛮》:“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这是词中最负盛名的写景佳句,词人以江柳轻烟、孤雁残月这二组意象构置了一幅清寂凄美的画面。

A.韦庄

B.冯延巳

C.温庭筠

10.柳永时代,曾亲撰《劝学篇》,大力宣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干钟粟”的功利主义读书观和人生观,柳永视功名利禄为“名缰利锁,虚费光阴”(《夏云峰》)的思想,在当时确有离经叛道的意味。

A.宋太祖

B.宋徽宗

C.宋真宗

11.身处宋元易代的乱世,精神上压抑苦闷、物质上拮据困顿,老年寄居僧舍、檐下“听雨”的蒋捷,只有到一切皆空的思想中寻求精神依托。

A.儒家

B.道家

C.佛家

12.范成大18岁时,其父范雩去世。移居昆山荐严寺(吴中名刹),读书十载,取唐?《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句,自号“此山居士”。

A.贾岛

B.孟郊

C.姚合

1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整个词意化用唐人《懒起》诗:

“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词的写法更为别致,采用问答形式,一问一答跌宕有致。

A.元稹

B.韩偓

C.李商隐

14. 先生《论苏轼词》认为,苏轼词最可注意的成就在于:“能够极自然地用小词抒写襟抱,把自己平生性格中所禀有的两种不同的特质用世之志意与旷达之襟怀,作了非常完满的结合融汇。”

A.林语堂

B.叶嘉莹

C.夏承焘

15. 《金明馆丛稿二编》云:“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A.王国维

B.陈寅恪

C.吴宓

二、判断题

1.词至南唐趋雅了。

A、正确

B、错误

2.宋代统治者政治上采取偃武修文的策略,上层的崇文风气对文人士大夫阶层影响很大。宋代士人勤于读书,学识广博、学养深厚,多乐此不疲于一盏黄灯、一杯清茗、一卷书册,浸润在书斋化的生活里。其浓厚的书卷气发显在外,为一种雅而不俗的精神气质和生活品味。

A、正确

B、错误

3.隐逸文化包含了抱节守志的人格精神。

A、正确

B、错误

4.苏轼荣辱迭起一生,亦才情雄放一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表现了他旷达人生的处事态度。

A、正确

B、错误

5.欧阳修《浪淘沙》:“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从“今年”到“去年”再推想“明年”,一片惜花、惜时、惜别的情深情重曲转写出。至情之语,一气流贯而沉郁跌宕。可见:欧阳修的惜时伤逝于疏放中见沉郁,少了晏殊“富贵气”的闲雅。

A、正确

B、错误

6.陈亮《贺新郎》:“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A、正确

B、错误

7.稼轩词“以笔代剑”,抒英雄志士之怀,“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

A、正确

B、错误

8.冯延巳的《鹊踏枝》“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伊人独立小桥,任寒风入袖,直到林间月上、路断行人。我们读到的是主人公内心一种深沉盘郁的孤寂、惆怅之感。

A、正确

B、错误

9.朱淑真的词多写愁,“一点愁”、“一段愁”,“许多愁”、“满纸愁”,“日日愁”、“百般愁”,愁多、愁深、愁重皆缘于她思佳偶而不得的失意婚姻。

A、正确

B、错误

10.《珠玉词》所表现的忧衰惜时,是一种具有普泛意义的生命意识和时间哲理。

A、正确

B、错误

11.南唐词与花间词完全不同。

A、正确

B、错误

12.你从下面这两句词中读到什么?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闺阁女子的慵懒、寂寞,浓艳的胭脂香味。

A、正确

B、错误

13.你从下面这两句词中读到什么?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温庭筠词的“镂金错彩”,“意在闺帏”。

A、正确

B、错误

14.关于温、韦之辨:温韦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A、正确

B、错误

15.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温庭筠《菩萨蛮》从这首词中,你读到了什么?写闺怨,如春梦迷离的缠绵、低徊和感伤。

A、正确

B、错误

16.姜夔的《扬州慢》的“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结出物是人非、念乱伤离的一怀哀沉。其词凄楚之音浸入纸背,尤为冷隽沉郁,有人将之比作鲍照的《芜城赋》。

A、正确

B、错误

17.“言情”的唐末五代词坛,成了充溢浓艳芬芳的花信时期。花间词人追步温庭筠词的香软词风,“镂玉雕琼”,“裁花剪叶”来写女性的服饰体态、闺阁器物、庭院景致,来写花间樽前的男欢女爱的艳情。

A、正确

B、错误

18. 李璟《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乍”字突出主观的感受;一“皱”字形象生动,具有画面般的视觉效果,一“乍”一“皱”写出了由静而动的变化过程。风乍起时,晕皱的不只是一池春水,更是主人公的心境

A、正确

B、错误

19.翻开《白石道人歌曲》,无不使人感到一股高远意趣的清雅之气幽悠而来。清·刘熙载《艺概》云:“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A、正确

B、错误

20.下面这首欧阳修的《朝中措》,你读到什么?

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故地送友人而微寓今昔伤逝之感。()

A、正确

B、错误

21.你从下面这两句词中读到什么?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

温庭筠词的“镂金错彩”,“意在闺帏”。

A、正确

B、错误

22.宋南渡词人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如张元干、叶梦得、岳飞、文天祥等,他们共同经历了“靖康之难”的历史大变局,感受着、浸润着那苦难时代特有的精神气候,自觉或不自觉地效学东坡体,开辟了南渡新词风。

A、正确

B、错误

23.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温庭筠《菩萨蛮》从这首词中,你读到了什么?“无力”的是春风、是杨柳,更是庭院闺阁里寂寞相思的伊人。

A、正确

B、错误

24.关于温、韦之辨:温词“淡妆”美,韦词“严妆”美。

A、正确

B、错误

25.自李煜《虞美人》唱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后世词人多以春水喻愁,如: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但皆不及李煜的“一江春水”语出自然,意境深广。

A、正确

B、错误

26.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可见在晚唐五代著名的三位词人中,对温庭筠的评价最高。

A、正确

B、错误

27.李煜的后期词,字字从血泪中泣出。

A、正确

B、错误

28.关于李煜,清?沈雄《南唐杂咏》有一叹:“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是说:李煜做个才子那真是风华绝代,可惜薄命做了君主,落个国破身囚的悲惨结局。

A、正确

B、错误

29.李煜面对颓危的南唐国势,又无治国安邦之才,如果没有沦为阶下囚的剧变,他就只是一个苟安享乐的庸君,而恰恰是国破身囚这一人生悲剧成就了他的词。这便是清?郭麐《古今词话》所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A、正确

B、错误

30.李煜《子夜歌》云:“人生愁恨何能免? 销魂独我情何限! ”“销魂”,指极度的痛苦,使人魂魄消散。这一句揭示了李煜特禀的极为敏锐而多情善感的心理气质。

A、正确

B、错误

31.李煜《清平乐》云:“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在多愁善感的人耳里,哪怕是一枝梧桐树叶所引发的秋声,也能产生“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无穷大之心理效果!

A、正确

B、错误

32.李煜《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叶嘉莹《唐宋词简释》评曰:“以水之必然长东,喻人生必然长恨,语最深刻。“自是”二字,尤能揭出人生苦闷之意蕴。……以重笔收束,沉哀入骨。”

A、正确

B、错误

33.李煜在位期间,宋朝统一南北、削平割据已到了最后阶段,南唐风雨飘摇,有必亡之势。他前期已有忧患之思,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南唐世家》记载:“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A、正确

B、错误

34.宋室南渡之后,清真词仍然深受歌姬喜爱,广为传唱,一直风靡整个南宋时期。宋末著名词人吴文英在《惜黄花慢》词序中云:“次吴江小泊,夜饮僧窗惜别,邦人赵簿携小伎侑尊,连歌数阕,皆清真词。”伎:歌舞妓。

A、正确

B、错误

35.柳永历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一生宦游不定,足迹遍及安徽庐州、湖北荆州、江苏溧水、山西隆德、河北真定等地,大部分时间在羁旅行役中度过。

A、正确

B、错误

36.北宋末词坛的坛主当推姜夔。其工诗文,善书法,但皆为词名所掩,今有《片玉词》,又名《清真集》。其词在当时及后世均享誉甚高,宋?沈义父《乐府指迷》称其词“冠绝”。

A、正确

B、错误

37.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词至美成,乃有大宗。”

A、正确

B、错误

38.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说:“不矜感发矜思力,结北开南是此人。”“此人”指李清照。

A、正确

B、错误

39.《清真集》中新创和自度曲达五十余调。词之音律、格律精细谨严,用字高雅,声腔圆美,如他的羁旅词《瑞龙吟》(章台路)、《兰陵王》(柳阴直)等名曲被奉为典范调式,被世人广泛遵从和效法。

A、正确

B、错误

40.长调慢词最重章法,北宋词坛周邦彦与柳永均是擅长铺排结构的大家,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清真)长调尤善铺叙。”

A、正确

B、错误

41.周邦彦的长调慢词从柳永而来,但是周邦彦“多平铺直叙”(夏敬观《手评乐章集》),其铺叙展衍是直线结构;而柳永是回环的曲线结构,开阖动荡,富于变化。

A、正确

B、错误

42.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三幅“听雨”图表现出三个不同阶段的人生遭际:少年歌楼听雨,红烛罗帐,春风骀荡;壮年客舟听雨,孤雁秋风,颠沛流离;老年僧庐听雨,颓颜衰鬓,身心枯槁。

A、正确

B、错误

43.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三幅“听雨”图传达出三种不同的人生感悟:少年,和风软雨无羁无忧;壮年,疏风冷雨一任清寂;老年,凄风苦雨不堪重负。

A、正确

B、错误

44.身处宋元易代的乱世,精神上压抑苦闷、物质上拮据困顿,老年寄居僧舍檐下“听雨”的蒋捷,只有到一切皆空的道家思想中寻求精神依托。

A、正确

B、错误

45.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这首小词意致凝重、包蕴深广,是作者忧患余生的自述,展开的是他自己的人生长卷,也是个人命运所依附的宋王朝由盛而衰的缩影。

A、正确

B、错误

46.蒋捷属于历经宋亡而入元的遗民词人群。在宋末,他与刘辰翁等人“以词鸣一时”。蒋捷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

A、正确

B、错误

47.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心字香:杨慎《诗品》“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

A、正确

B、错误

48.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这首小词“字字妍倩”,但从清丽浏亮的流荡中,却是春愁不尽的低咽。

A、正确

B、错误

49.蒋捷《一剪梅》“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佳妙之处在于,它用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把时光流逝转化成可以捉摸的形象。

A、正确

B、错误

50.《一剪梅》词调的歇拍一般用叠字对句。蒋捷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于回旋流荡的音律中突出表现了画面和心境,不觉堆砌滞涩,反见灵动流丽。

A、正确

B、错误

51.《花间词》是第一部文人词的总集,由后蜀·赵崇祚编选,毛文锡作序。

A.正确

B.错误

52.王国维说汪元量的《湖山类稿》“足补史乘之阙”。

A.正确

B.错误

53.王国维说:“词至东坡,其境益大,其体始尊。”

A.正确

B.错误

54.王国维说:“词至东坡,其境益大,其体始尊。”()

A.正确

B.错误

55.蒋捷《虞美人》所描述的三幅“听雨”图包蕴深广。

A.正确

B.错误

56.李清照的《词论》苛责唐五代词为流靡之音,而独以“文雅”推许南唐词。词,至南唐趋雅了。

A.正确

B.错误

57.易安体的艺术特质表现为一种“以俗为雅”,其“雅”是一种清新的婉丽,不用藻饰、不凭典故,只以平易自然的语言表达清雅情趣。如清·彭孙遹《金粟词话》所说的:“用浅俗之语,发清雅之思。”

A.正确

B.错误

58.乡野田园的十里稻香、一篱槿花、一树午阴或是一塘春水,范成大都闲逸、安乐于其中。这是一种皈依自然,除去尘世牵累,用轻松化解忧愁,超脱纷争现实的审美方式和解脱方式。

A.正确

B.错误

59.宋代文人士大夫多奉行“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

A.正确

B.错误

60.周邦彦作于溧水县令任上的羁旅行役词,以《宴清都》为代表,凄苦哀伤的情绪有所减退,颓唐放达的成分有所增加,如“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A.正确

B.错误

61.夏承焘先生认为:苏轼词最可注意的成就在于:“能够极自然地用小词抒写襟抱,把自己平生性格中所禀有的两种不同的特质——用世之志意与旷达之襟怀,作了非常完满的结合融汇。”(《论苏轼词》

A.正确

B.错误

62.从下面这首范成大的《鹧鸪天》词中,你读到什么?嫩绿重重看渐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闲居生活中春光的美好。

A.正确

B.错误

63.苏轼将儒、释、道圆融于一身。()

A.正确

B.错误

64.秦观性情柔弱,在承受贬谪的苦难时不堪重负。

A.正确

B.错误

65.蒋捷《虞美人》所描述的三幅“听雨”图包蕴深广。

A.正确

B.错误

66.秦观词笔致细腻幽微,词风清丽哀婉,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称其词:“直是初日芙蓉,晓风杨柳。”

A.正确

B.错误

67.吴文英的《扬州慢》:“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结出物是人非、念乱伤离的一怀哀沉。其词凄楚之音浸入纸背,尤为冷隽沉郁,有人将之比作鲍照的《芜城赋》。

A.正确

B.错误

68.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恰似连绵而叠转展开的一幅初夏乡村夜行图,朴野成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将丰收的喜悦和欢闹从稻香蛙声中托出,传丰年之神韵。

A.正确

B.错误

69.黍离之悲”联结了社会和个体两个层面的悲剧,所包括的内涵主要有兴亡之叹、故国之思、时事之忧、身世之哀,是对社会人生重大问题的反思,展现出多种多样的深重悲慨。

A.正确

B.错误

70.关于晏殊及北宋前期词坛:北宋前期词坛,以晏欧为代表形成一个贵族雅词派。

A.正确

B.错误

71.唐宋词坛,持久地感动人心的,有很多是写愁言恨的一类作品,如:李煜忧患感怀的亡国词、秦观哀婉凄厉的贬谪词、辛弃疾悲慨失意的英雄词、姜夔颠沛流离的伤乱词,皆以表现社会人生的悲剧美而成为千古绝唱。

A.正确

B.错误

72.李煜国亡身囚的悲剧,虽属于他一己之遭际,但写进文学作品的词里,便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的情感和命运,凸现了生命中的大悲大痛。

A.正确

B.错误

73.即使是没有遭受大的厄运的人,读李煜的词,也会或多或少地品尝到人生悲剧性的痛苦和憾恨。他的《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每一个拥有美好往事而失落了的人,都会在这种今昔对照中感叹、唏嘘。

A.正确

B.错误

74.南唐词人鹿虔扆的《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抒写亡国之哀、黍离之悲。

A.正确

B.错误

75.才艺风流的南唐君臣,尽管也似西蜀君臣一样耽于声色享乐,但面临日益窘迫的衰颓国势,伤时念乱,词中自然大量浸染了为“花间”词人所没有的病酒愁颜的感伤情调,充溢着浓厚的忧患意识和悲剧气氛。

A.正确

B.错误

76.李璟《浣溪沙》“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二句,历来被前人称赏。那细雨梦回、小楼吹笙,一种迷离、清寂而“远”、“寒”的感受,成了后世文人词赏玩的意境。

A.正确

B.错误

77.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似指词中隐含了南唐衰微之感,有家国之痛,可谓“知解”其词。

A.正确

B.错误

78.冯延巳《鹊踏枝》“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病酒”,指沉饮过量而病。

A.正确

B.错误

79.冯延巳《鹊踏枝》“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残月人归后。”伊人独立小桥,任寒风入袖,直到林间月上,路断行人。我们读到的是主人公内心一种深沉盘郁的孤寂、惆怅之感。

A.正确

B.错误

80.李煜《浣溪沙》“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写的是幽囚深院小楼的愁苦滋味,乃伤心语也。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说:“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A.正确

B.错误

81.周邦彦的《满庭芳》是出京流宦、任漂水县令时作。“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二句,写久客憔悴,不堪当筵管弦歌乐,见出其内心愁苦郁结。

A.正确

B.错误

82.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说辛弃疾:“多用唐人诗语,檃括入律,浑然天成。”隐括入律:此指将唐人诗句入词,适当剪裁、增删,改写成新的词句、词意。

A.正确

B.错误

83.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唐?白居易《琵琶行》有“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之句。此化用其意,以白居易谪贬江州的情景自比。

A.正确

B.错误

84.清真词艺术上的开阔气度不如柳永,内容上的拓新境界逊于苏轼,但是,他在表现形式上穷极工巧,言情之含婉蕴藉、辞句之清丽圆润,又着力于章法之缜密变化、声律之谨严和婉,这是柳、苏词所未能及的。刘扬忠先生《唐宋词流派史》认为周邦彦“折中于柳、苏之间,另开浑雅典丽一派。”

A.正确

B.错误

85.宋?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清真,集大成者也。”客观地看,姜夔词在艺术表现方面技巧功力之博大精深,可谓“集大成者”。

A.正确

B.错误

86.秦观以羁旅行役词名世,羁旅行役不但是他词作的主要题材,而且贯穿在《清真集》的绝大多数词作之中。

A.正确

B.错误

87.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园,风荷一一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此词写客居京城时消暑思归的情思。末了小楫轻舟、梦入荷丛,将久居京华而魂牵梦绕的乡思写得极为真切。

A.正确

B.错误

88.周邦彦《宴清都》:“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词人初离京师,深感地僻人远、形单影只,心情十分凄苦。残灯长夜、寒风暗雪所渲染的阴冷气氛,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惶惑和恐惧,其隐晦的内涵,使人窥见北宋后期政治风云笼罩下文人士大夫的心理阴影。

A.正确

B.错误

89.周邦彦三十二岁被遣离京,四十二岁始得重入都门,十载年华在羁宦飘泊中度过。这时期的词多写羁旅行役,感伤身世不遇,或凄怨、或放逸、或颓唐,反映了他的政治苦闷和对仕宦的厌倦。

A.正确

B.错误

90.《瑞龙吟》(章台路)是《清真集》开卷第一篇,向被视为压卷之作。词中所写不过桃花人面,但寓含了身世慨叹,增添了沉郁、凄迷、沧桑的味致。

A.正确

B.错误

91.蒋捷《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暮卷帘看,朝卷帘看。故乡一望一心酸。”所写乃漂泊流浪的客子之思。

A.正确

B.错误

92.蒋捷词有效学辛弃疾之处,但辛弃疾的“拍遍阑干”(《水龙吟》),宣泄的是英雄志士才志难伸的苦闷;蒋捷的“栏干拍遍”(《一剪梅》),更多的是对乱世隐者个人遭际的感叹。

A.正确

B.错误

93.蒋捷的《声声慢?秋声》(黄花深巷),专咏秋声,别有情韵。词紧扣题面,依次写细雨声、冷风声、更鼓声、檐铃声、画角声、马嘶声、胡笳声、砧杵声、蟋蟀声、鸿雁声,交织成“凄凉一片秋声”。词用“独木桥体”,全篇押一“声”字韵,一韵到底,回旋出凄凉秋声连绵不断的浓厚氛围。

A.正确

B.错误

94.蒋捷的词关注的是乱世隐者个体的生活遭和命运,也无不带有那个宋元交替时代的烙印。

A.正确

B.错误

95.王沂孙身经宋元易代之际的巨大动荡,因此,漂泊流离之生存状态的深刻体验、时代巨变导致的人生价值的失落、家国民族以及个人的无可归依,成为了《竹山词》中极为重要的主题。

A.正确

B.错误

96.元军攻陷临安后,蒋捷离乡逃难,流寓到苏州一带,写《贺新郎?兵后寓吴》词记实。此词末了,“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以寸砣压千斤之力托住全篇,其意味极厚重,战后兵乱,农村人散、田荒牛亡的凋零破败景象尽在其中。

A.正确

B.错误

97.蒋捷的《贺新郎?兵后寓吴》以赋法入词一气叙来,写霜花满袖、东奔西走的逃难,写荒村流落,枯荷冷饭的凄苦,写尝酒抄牛经而近乎乞讨的落魄酸寒。作者运用写实的表现手法,拈取典型细节作实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宋亡后难民流离失所的苦难状况,让人一掬同情之泪。

A.正确

B.错误

98.方勇《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指出:“国家的覆灭、民族的屈辱以及儒士地位的沦丧所带来的人格的扭曲,自尊心的贬损,所有这些都使他们(南宋遗民)陷入了空前的羞辱、悲愤和人生价值的重量严重失落的困扰之中。”

A.正确

B.错误

99.汪元量《沁园春?为老人书南堂壁》“也学那陶潜,篱栽些菊;依他杜甫,园种些蔬。”“但夏榻宵眠,面风攲枕;冬檐昼短,背日观书。”反映了他遁离尘世的归隐生活,表现出亡国士子不肯与世人同流合污的孤介情操。

A.正确

B.错误

100.同是亡国之痛,蒋捷与李煜所承受痛苦的深度是不同的。李煜为一国君主,是囚禁之身;蒋捷为布衣文人,是流落之人;李煜是无奈被动地承受痛苦,蒋捷是坦然主动地品尝痛苦,如果说李煜词是带血的哭泣,那么竹山词就是含泪的苦笑。

A.正确

B.错误

101.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写黍离之悲。

A、正确

B、错误

102.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词,意气凌厉。

A、正确

B、错误

103.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

A、正确

B、错误

104.田园隐逸是唐宋文人遁离尘世的一块纯净乐土。

A、正确

B、错误

105.从下面这首范成大的《鹧鸪天》词中,你读到什么?嫩绿重重看渐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闲居生活中春光的美好。

A、正确

B、错误

106.李煜《燕山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107.苏轼的乡村词表现一种游赏自然的文人雅趣。

A、正确

B、错误

108.《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的结拍原为“明日重携残酒”,孝宗改为“明日重扶残醉”,历代词评家都竞相称赞这御笔一改,将原词的寒酸改成了风流蕴藉。其实,“扶残醉”也恰恰见出统治者醉生梦死的逸乐苟安。

A、正确

B、错误

109.自“靖康”南渡,至辛弃疾称雄词坛,士大夫精英人物或心系故国、或感叹世变,以言志的词来负载慷慨悲壮的民族忧患意识,成为当时南宋前期创作的主潮。

A、正确

B、错误

110.姜夔未曾跻身官宦阶层,而以清客布衣终老。这就决定了他的清客雅士词,不可能如辛弃疾等英雄词人那样抒写慷慨之气,只能“仗酒祓(消除)清愁,花销英气”(《翠楼吟》),表现这一阶层的文士所特有的清雅的风神意态。

A、正确

B、错误

111.姜夔性情高雅、才华出众,具有飘逸不群的风度和狷洁冷隽的气质。

A、正确

B、错误

112.身为达官名流而风神英迈的范成大认为:姜夔“翰墨人品,皆似晋宋雅士”(宋?周密《齐东野语》引),故折节与姜夔结为忘年交。

A、正确

B、错误

113.前代词话家,或因白石词有近周邦彦之处,将之划为“清真派”;或因白石心折而仿效稼轩体,将之附属于“稼轩派”。其实,白石词承续周邦彦衣钵,又挹取辛弃疾词风,变婉媚为清雅、雄健为清峭,自成一宗,开了清雅词派。

A、正确

B、错误

114.宋?张炎《词源》评姜夔词“清空”,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A、正确

B、错误

115.白石词一洗华艳而又屏除粗豪,别创一种清疏飘逸、幽洁冷峭之体,多用以抒写自己作为浊世之清客、出尘之高士的幽怀雅韵以及身世之感。

A、正确

B、错误

116.姜夔乃飘泊无依的清客词人,词中隐含了寒士所特有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的身世飘零之感,所以他的词表现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感情色调。

A、正确

B、错误

117.姜夔《暗香》:“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意境极凄艳幽冷,非炼字炼句不能如此。

A、正确

B、错误

118.姜夔《小重山令》:“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此等词句之幽洁、清冷、寒寂,足以倾动元明清三代数百年文人,至曹雪芹《红楼梦》(七十六回),仍有“冷月葬花魂”的相若意境。

A、正确

B、错误

119.翻开《白石道人歌曲》,高远意趣的清雅之气幽悠而来。清?刘熙载《艺概》云:“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A、正确

B、错误

120.读姜夔词,往往使人觉得句句皆美,而联络起来不晓何意。其物象常加以精美的修饰,而各种意象之间的组合却又去留无迹——空灵——幽远,清远。

A、正确

B、错误

121.宋代是书人关系最密切的时代,读书之勤奋为他朝所难及。《苏轼文集》引张耒语:“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122.宋代文人士大夫饱读经史诗书,深受儒家正统思想的教育与熏陶,“中和雅正”凝定在集体潜意识中,形成崇雅黜俗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人格。

A、正确

B、错误

123.[日]泽崎久和《唐五代北宋词研究》指出:到了宋代,随着科举制的彻底化,士大夫理念中“‘雅’成了最重要的属性之一”。“爱雅而排俗,这是要求士大夫具备的最起码的资格。”这已有长久的传统,但在宋代“它成了更加自觉和明确的认识”。

A、正确

B、错误

124.辛弃疾的石湖别墅为宏构巨制。依随地势高下建造亭台楼榭,遍栽花木,有农圃堂、盟鸥亭、绮川亭、天镜阁、玉雪坡、千岩观诸胜,宋孝宗御书"石湖"二字赐之。

A、正确

B、错误

125.南宋末年,词的酬唱著名的有“吟台词社”。

A、正确

B、错误

126.周密与杨缵、张枢等发起“西湖吟社”,结社联咏西湖。施岳赋作《曲游春?清明湖上》“傍断桥、翠绕红围,相对半篙晴色。”周密次韵作《曲游春?禁烟湖上薄游》:”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施岳击节叹赏不已,“谓道人之所未云”。(周密《曲游春?序》)

A、正确

B、错误

127.宋代,是文人士大夫诗意消遣的“雅玩”朝代!

A、正确

B、错误

128.《诗经?黍离》:“离离彼黍,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此诗哀痛悲怆,忧悯家国之至。后“黍离之悲”在文学创作中被一再演绎,构成了古代文学和文人士大夫特殊的文化情结。

A、正确

B、错误

129.季夫萍《对唐宋词“物是人非”母题的审美关照》指出:“‘黍离之悲’属于社会悲剧,而社会的剧变又会引发和加剧个体的人生悲剧,所以它联结了两个层面的悲剧。”

A、正确

B、错误

130.宋末遗民谢枋得《送方伯载归三山序》云:大元制典,人有十等,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嗟乎卑哉!介乎娼之下,丐之上,今之儒也。”

A、正确

B、错误

131.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这首小词意致凝重、包蕴深广,是作者忧患余生的自述,展开的是他自己的人生长卷,也是个人命运所依附的宋王朝由盛而衰的缩影。

A、正确

B、错误

132.蒋捷属于历经宋亡而入元的遗民词人群。在宋末,他与刘辰翁等人“以词鸣一时”。蒋捷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

A、正确

B、错误

133.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心字香:杨慎《诗品》“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

A、正确

B、错误

134.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这首小词“字字妍倩”,但从清丽浏亮的流荡中,却是春愁不尽的低咽。

A、正确

B、错误

135.《一剪梅》词调的歇拍一般用叠字对句。蒋捷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于回旋流荡的音律中突出表现了画面和心境,不觉堆砌滞涩,反见灵动流丽。

A、正确

B、错误

136.蒋捷《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暮卷帘看,朝卷帘看。故乡一望一心酸。”所写乃漂泊流浪的客子之思。

A、正确

B、错误

137.蒋捷词有效学辛弃疾之处,但辛弃疾的“拍遍阑干”(《水龙吟》),宣泄的是英雄志士才志难伸的苦闷;蒋捷的“栏干拍遍”(《一剪梅》),更多的是对乱世隐者个人遭际的感叹。

A、正确

B、错误

138.王沂孙身经宋元易代之际的巨大动荡,因此,漂泊流离之生存状态的深刻体验、时代巨变导致的人生价值的失落、家国民族以及个人的无可归依,成为了《竹山词》中极为重要的主题。

A、正确

B、错误

139.蒋捷的《贺新郎?兵后寓吴》以赋法入词一气叙来,写霜花满袖、东奔西走的逃难,写荒村流落,枯荷冷饭的凄苦,写尝酒抄牛经而近乎乞讨的落魄酸寒。作者运用写实的表现手法,拈取典型细节作实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宋亡后难民流离失所的苦难状况,让人一掬同情之泪。

A、正确

B、错误

140.方勇《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指出:“国家的覆灭、民族的屈辱以及儒士地位的沦丧所带来的人格的扭曲,自尊心的贬损,所有这些都使他们(南宋遗民)陷入了空前的羞辱、悲愤和人生价值的重量严重失落的困扰之中。”

A、正确

B、错误

141.汪元量《沁园春?为老人书南堂壁》“也学那陶潜,篱栽些菊;依他杜甫,园种些蔬。”“但夏榻宵眠,面风攲枕;冬檐昼短,背日观书。”反映了他遁离尘世的归隐生活,表现出亡国士子不肯与世人同流合污的孤介情操。

A、正确

B、错误

152.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这凄哀、这悲泣,近似于李后主的亡国之音。

A、正确

B、错误

143.宋徽宗艺术上颇多造诣,音律、书画、诗词歌赋无不精擅。广收古物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其书法自成法度,楷书瘦劲峻丽,有“屈铁断金”之誉,世称“瘦金体”。

A、正确

B、错误

144.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腔忠愤丹心从肺腑倾出,英烈气概、志士悲怀一气旋折,如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所称赏的:“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不愧为一代靖忠,一代名将,读其词如见其人。

A、正确

B、错误

145.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汴京在靖康之变以前人口近百万,经过劫难后,壮丁已不满千人,死难者尸积成山:“杀人如刈麻,臭闻数百里”。可以想见外族入侵所造成的惊心怵目的惨况。

A、正确

B、错误

146.刘辰翁号“须溪”。文天祥起兵勤王,曾参与其江西幕府。宋亡,隐居不仕,埋头著书,以此终老。为宋末节义之士,文坛亦颇具声望,人称“须溪先生”。

A、正确

B、错误

147.南渡后,李清照寄居临安,常怀念北宋汴京盛时旧事,晚年赋《永遇乐》(落日镕金)词。借咏元夕灯节,写饱经沧桑世变之后感怀家国身世的沉痛心情。

A、正确

B、错误

148.易安悲苦于北宋沦亡时,犹有半壁江山,而刘辰翁所处乃南宋覆亡,已无尺寸之地。刘辰翁"江南无路”,流落深山荒村“空相对,残釭无寐”的悲苦,是寄居京城“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易安所不曾经历的,所以刘辰翁的《永遇乐》虽是拟李清照词而作,但“悲苦过之”。

A、正确

B、错误

149.被金兵俘押北上,途径淮河时,汪元量于舟中夜闻宫人琴声“凄凉酸楚”,感怀而作《水龙吟》(鼓鼙惊破霓裳)。起笔,用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诗句,写亡国的巨变。

A、正确

B、错误

150.王沂孙《扫花游?秋声》:“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

A、正确

B、错误

151.南宋偏安渐成定局后,江南人心士气重新陷入低落迷惘之中。辛弃疾以飞将军的雄姿闯入词坛,创立稼轩词派,从而使南渡词风的慷慨吟唱重现高潮,并绵延至南宋中后期而余波不绝。

A、正确

B、错误

152.辛弃疾赍志而殁后六十年,南宋遗民谢枋得过其墓旁僧舍,犹闻“有疾声大呼于祠堂者,如人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谢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南宋?谢枋得《祭辛稼轩先生墓记》)这一带有神奇传说色彩的记述,使人仿佛亲睹辛弃疾虽死犹在九泉之下大呼“杀贼复国”、为自己“不遇”的人生遭际深鸣不平的情景。

A、正确

B、错误

153.如果将苏轼、辛弃疾笼统划为一个“苏辛豪放词派”,则将苏、辛的艺术风格加以混同,忽略了辛弃疾词独特的艺术个性,在苏轼光环的笼罩下,开宗立派的稼轩体就不存在了。

A、正确

B、错误

154.稼轩体的创立与东坡体有明显的承接关系,但稼轩拓展了东坡未创之境界,以自己的比东坡更霸横的“虎”之才力及独特的审美方式,将词的艺术推向了新的天地。

A、正确

B、错误

155.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词意幽咽怨怒,作者寄豪放于婉约,意象柔美而内涵刚劲,情思缠绵却炽烈如火,体现出“刚柔相济”的艺术特色。

A、正确

B、错误

156.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抒泄英雄之慨叹;下片:“倩何人唤取,红袖翠巾,揾英雄泪!”结到红袖拭悲泪。唐圭璋《唐宋词简释》称赏此词“豪气浓情,一时并集,如闻垓下之歌”。

A、正确

B、错误

157.清?王士禛《倚声初集?序》,将唐宋词按创作主体个性气质与社会角色身份的不同分为四个种类:诗人之词,文人之词,词人之词,英雄之词。辛弃疾为诗人之词一类。

A、正确

B、错误

158.苏轼乃一世豪杰,以气节而自负,以功业而自期,可朝廷不予重用,又长期投闲置散,他收敛了自己的才干以清闲放旷,将词作为他宣泄英雄情结、申述心志不酬的工具。

A、正确

B、错误

159.苏轼词“以笔代剑”,抒英雄之怀、言壮士之志,决非一般娱情遣兴的“歌词”。

A、正确

B、错误

160.李白《古柏行》有过辛酸而又愤激的人生长叹:“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辛弃疾一生都未能施展自己匡时济世的文才武略,正是一位带有典型意义的“材大难为用”的悲剧性人物。

A、正确

B、错误

161.范成大的《石湖词》多写节序羁旅、离情闺怨,深染婉约之风。而又风姿时变,或叹国事民瘼(疾苦),感愤苍凉;或咏田园风情,以清逸淡远见长。

A、正确

B、错误

162.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认为:苏轼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晚年,于石湖所作《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其代表作。

A、正确

B、错误

163.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四:“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蜻蜓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天井、屋檐、蛛网、小虫,一个残壁废园,无所事事时或闲庭信步,或仰看檐蛛网虫,其心情如秋清寂。

A、正确

B、错误

164.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词中流溢出词人沉浸于村北村南、谷雨耕遍的农事喜悦之情,同时在“桑叶贱”的笔底毫端,又隐含了对农人辛劳的关切。

A、正确

B、错误

165.扎根于农业文化土壤的中华农耕人与自然的亲和感是根深蒂固的,清风明月、鸟鸣鱼跃是其心灵深处最为安详的家园,“回归自然,就成了中华农耕人心灵恒久的、无尽的追求与愿望。”(卢晓河《中华农耕文化与古代文士的隐逸情趣》)

A、正确

B、错误

166.高雅的隐逸情愫,是古代士大夫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持征。

A、正确

B、错误

167.面对接踵而至的人生困顿,苏轼唱了一生“归”的主题。但是他始终无法像陶潜那样躬耕田园,也不能像王维那样半官半隐,只能将进与退、仕与隐的内心矛盾统一为一体,去平衡、去圆融。

A、正确

B、错误

168.《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谁家白发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作者涉目成趣,以平常语写平常景、叙平常事,用茅檐清溪、一家五口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江南乡村风俗图画,农家自足融乐之气息扑面而来。

A、正确

B、错误

169.苏、辛的乡村词,给宋代词坛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田野之风。

A、正确

B、错误

170.隐逸文化,从源头起就包含了疏离政治、与现实不合作的反抗精神以及抱节守志的人格精神。

A、正确

B、错误

171.古代文人士大夫在现实生活中并非要归隐山林田园,看重的是游离于现实政治、功利之外的自由的、诗化的精神家园的构筑,这样,就有了许多一生入仕守官但又追求淡泊意趣的文人士大夫。

A、正确

B、错误

172.自天地之始,“天”之自然,田野山林、花木鸟兽就是中华农耕人世代劳作、居住的生存环境,这种农耕文明孕育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天人合一”的观念自然而生。

A、正确

B、错误

173.宋代士人们在大自然的抚慰中治愈仕宦浮沉的创伤,从淳朴、宁静的田园乡村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适。他们发现田园自然美、吟咏田园自然美;同时也发现自己,吟咏自己,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A、正确

B、错误

174.叶梦得于高宗绍兴年间因受主和派排斥,主动上疏告老,归隐吴县卞山石林故居。其地北临太湖风景秀美,又家有万卷藏书,他终日读书赏景,啸咏自娱,写下了诸多具有”山家风味”的隐逸词。

A、正确

B、错误

175.叶梦得的“忧隐”,乃身隐而心未尽隐者。这一类隐逸之士,多有“扶苍生、济天下”之志,当理想在现实中破灭后,选择遁世而悠游菊篱松径。但无论是主动归隐或被动退隐,都会时隐时现地流露出落寞之感和愤懑之情。

A、正确

B、错误

176.《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的结拍原为“明日重携残酒”,孝宗改为“明日重扶残醉”,历代词评家都竞相称赞这御笔一改,将原词的寒酸改成了风流蕴藉。其实,“扶残醉”也恰恰见出统治者醉生梦死的逸乐苟安。

A、正确

B、错误

177.姜夔的文才华美绝世,诗、词、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

A、正确

B、错误

178.姜夔终生未仕,行迹近于清客和江湖游士,但他与那些仰人鼻息的食客和依傍权门以拥有厚赀的江湖诗人绝非一类。他十分珍惜自己的才华和人品,为人襟怀洒脱、恬淡寡欲,不趋时媚俗。

A、正确

B、错误

179.姜夔的人品与词品高度一致,其人清雅绝俗,风神潇洒,意度高远,相应地其词以素淡幽远、清峭雅洁见长。

A、正确

B、错误

180.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姜夔《念奴娇》:“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凌波”:凌空踏波而行,形容佳人步态轻盈,语出曹丕《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A、正确

B、错误

181.姜夔乃飘泊无依的清客词人,词中隐含了寒士所特有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的身世飘零之感,所以他的词表现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感情色调。

A、正确

B、错误

182.姜夔《暗香》:“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意境极凄艳幽冷,非炼字炼句不能如此。

A、正确

B、错误

183.终白石之一生,他以词而得妻,以词而被赏、以词而交友,以词而传人。词体之创作、词法之研究,是白石一生之功业、一世之性命所在! 无词,即无白石其人!

A、正确

B、错误

184.宋代统治者政治上采取偃武修文的策略,上层的崇文风气对社会的影响很大。宋代士人勤于读书,学识广博、学养深厚,散发出浓郁的书卷气息。

A、正确

B、错误

185.[日]泽崎久和《唐五代北宋词研究》指出:到了宋代,随着科举制的彻底化,士大夫理念中“‘雅’成了最重要的属性之一”。“爱雅而排俗,这是要求士大夫具备的最起码的资格。”这已有长久的传统,但在宋代“它成了更加自觉和明确的认识”。

A、正确

B、错误

186.理学盛行后的南宋,儒生士人比起北宋更加温文尔雅,举止“中节”而合“理”,其文化行为更加重守义理、讲究文雅。

A、正确

B、错误

187.辛弃疾的石湖别墅为宏构巨制。依随地势高下建造亭台楼榭,遍栽花木,有农圃堂、盟鸥亭、绮川亭、天镜阁、玉雪坡、千岩观诸胜,宋孝宗御书"石湖"二字赐之。

A、正确

B、错误

188.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指出:“大约在《诗经》时代,唱和的形式便出现了。但是,真正以诗歌形式进行唱和的作品,则是东晋才产生的。其后,经过宋、齐、梁、陈,至唐代逐渐走向繁荣,到宋代达到了鼎盛。”

A、正确

B、错误

189.黍离之悲:古代士人的文化情结。

A、正确

B、错误

190.《毛诗序》云:“《黍离》悯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宗庙宫室,尽为禾黍。悯周室之颠覆,仿徨不忍去,而做是诗也。”

A、正确

B、错误

191.季夫萍《对唐宋词“物是人非”母题的审美关照》指出:“‘黍离之悲’属于社会悲剧,而社会的剧变又会引发和加剧个体的人生悲剧,所以它联结了两个层面的悲剧。”

A、正确

B、错误

192.蒋捷《虞美人》:“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一任”句:从毛文锡《更漏子》“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句化出。

A、正确

B、错误

193.同是亡国之痛,蒋捷与李煜所承受痛苦的深度是不同的。李煜为一国君主,是囚禁之身;蒋捷为布衣文人,是流落之人;李煜是无奈被动地承受痛苦,蒋捷是坦然主动地品尝痛苦,如果说李煜词是带血的哭泣,那么竹山词就是含泪的苦笑。

A、正确

B、错误

194.在金灭北宋,元灭南宋这两次民族浩劫中,宋代的伤乱词勃然生发出来。

A、正确

B、错误

195.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开篇奇突,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将登高凭栏时,仰俯天地的激烈壮怀喷吐而出。

A、正确

B、错误

196.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腔忠愤丹心从肺腑倾出,英烈气概、志士悲怀一气旋折,如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所称赏的:“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不愧为一代靖忠,一代名将,读其词如见其人。

A、正确

B、错误

197.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汴京在靖康之变以前人口近百万,经过劫难后,壮丁已不满千人,死难者尸积成山:“杀人如刈麻,臭闻数百里”。可以想见外族入侵所造成的惊心怵目的惨况。

A、正确

B、错误

198.刘辰翁的《永遇乐》(璧月初晴)距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镕金)已有一百多年,在历史惊人的相似中,两位词人都深切经历了国亡家破之痛和身世流离之苦,都在词里抒写抚今思昔的悲怆情怀。

A、正确

B、错误

199.南宋?李珏《湖山类稿跋》云:“纪其亡国之戚,去国之苦,间关愁叹之状,备见于诗。……开元、天宝之事纪于草堂,后人以诗史目之。水云之诗,亦宋亡之诗史也。”

A、正确

B、错误

200.临安沦陷后,三宫被押北上,汪元量时为宫廷乐师,裹挟其中。北行途中,船经昆陵、金陵、江都、淮河,抵达幽州,汪元量作了不少抚今追昔、感叹国事的伤乱词,几乎可当作“词史”来读。

A、正确

B、错误

201.温庭筠的《菩萨蛮》14首,是花间艳词的典范词作。

A、正确

B、错误

202.范仲淹为北宋一代名臣,所写《苏幕遮》(碧云天)哀婉清丽,将离愁别绪走出闺阁庭院,于长天阔地间抒得,故能于沉雄清劲中低徊哀婉,柔而有骨,比之晚唐五代小词,气象自是不同。

A、正确

B、错误

203.“花间”诸家有着大致的风格体貌和审美倾向:专写小令体式:以男女情爱的别离相思为主要描写对象;追求和表现阴柔之美,词风以婉丽为尚;视词为“艳科”,娱宾遣兴。

A、正确

B、错误

204.温庭筠所作“侧艳词”,奠定了“词为艳科”的基本特质。科,类也。即词为言艳情一类。

A、正确

B、错误

205.韦庄《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此词写一深闺女子思念远人,这闺情闺怨,如春梦迷离一般的缠绵、徘徊、感伤。

A、正确

B、错误

206.南唐词人在词的创作中渗入一种新的视角,即从抒情主人公的角度体验生活、抒写感受。这一视角的转移,意味着“自言体”向“代言体”的抒情模式的转变,使词在抒情方面获得了极大自由度。

A、正确

B、错误

207.无论花间词还是南唐词,作为当时社会风尚和审美趣尚的载体,都烙上了晚唐五代词共同的时代印记。但是,如果将二者一言以概之为本质趋同的风格,则失之偏颇。若细而辨之:花间词多“香软”的绮艳色调;南唐词更具“文雅”的婉丽风貌。

A、正确

B、错误

208.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可见在晚唐五代著名的三位词人中,对温庭筠的评价最高。

A、正确

B、错误

209.李煜面对颓危的南唐国势,又无治国安邦之才,如果没有沦为阶下囚的剧变,他就只是一个苟安享乐的庸君,而恰恰是国破身囚这一人生悲剧成就了他的词。这便是清?郭麐《古今词话》所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A、正确

B、错误

210.即使是没有遭受大的厄运的人,读李煜的词,也会或多或少地品尝到人生悲剧性的痛苦和憾恨。他的《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每一个拥有美好往事而失落了的人,都会在这种今昔对照中感叹、唏嘘。

A、正确

B、错误

211.才艺风流的南唐君臣,尽管也似西蜀君臣一样耽于声色享乐,但面临日益窘迫的衰颓国势,伤时念乱,词中自然大量浸染了为“花间”词人所没有的病酒愁颜的感伤情调,充溢着浓厚的忧患意识和悲剧气氛。

A、正确

B、错误

212.晏殊久处政权中枢地位,多致力于文化教育和荐拔人才。欧阳修、苏舜卿、富弼、范仲淹都出其门下,此外王安石也受过他的奖掖,宋祁、张先等均曾在他手下任职,这些都是当时政坛、文坛的一流人物。

A、正确

B、错误

213.晏殊词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同是承接南唐余绪而来。清?刘熙载《艺概》说:“冯延巳词,欧阳永叔得其俊,晏同叔得其深。”

A、正确

B、错误

214.欧阳修的《清平乐》(把酒祝东风),是春日与友人同游旧地有感而作。去年花好,紫陌携手、游遍芳丛;今年花好胜过去年,偏乍逢又别、聚散匆匆;明年牡丹花更好,却不知与谁共赏。从“今年”到“去年”再推想“明年”,一片惜花惜时惜别的情深情重曲转写出,至情之语,一气流贯而沉郁跌宕。可见欧阳修的惜时伤逝于疏放中见沉郁,少了晏殊“富贵气”的闲雅。

A、正确

B、错误

215.欧阳修《朝中措》:“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此词以“双燕归来细雨中”收束,和风、笙乐、游人、画船一切繁丽热闹都消歇了,只剩双燕翩然归栖,一帘细雨迷蒙。这一收结,是喧极归寂的“悟语”。

A、正确

B、错误

216.晏殊《天仙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在生动的形象描绘中带有沉静的客观理性色彩:去的,倩影芳姿飘逝无回,如无可奈何的花落;来的,残踪旧迹恍惚依稀,如似曾相识的燕归——人生聚散如花开花落,往事追忆似幻似真。

A、正确

B、错误

217.怜惜每一寸似水流年、玩味每一次春花秋月,这成了唐宋词中突出的主题。这个伤逝惜时主题的背后,所蕴藏的人生意蕴及其启迪,就是:关注自我的内心感受和存在状态,珍惜流年、眷念生命而善待今生。

A、正确

B、错误

218.北宋初期,晏殊等贵族文人不屑市井俗流,惯于用短章小令含蓄地抒写士大夫的闲情逸致。第一个吸取市井民间“新声”而大量创制长调慢词的是苏轼,他的《乐章集》中长调慢词多达十之七八。

A、正确

B、错误

219.夏敬观《手批〈乐章集〉》云:“耆卿词当分雅、俚二类。”柳词的雅俗并存显然受到北宋雅、俗交合之世风的薰染,反映出当时文人词已有了将士大夫雅文化与都市俗文化兼蓄的审美倾向。

A、正确

B、错误

220.柳永是落魄失意的世俗享乐者,与之同时,他也是词之幸者:“一代词宗”——市井俗词的开山祖。

A、正确

B、错误

221.宋代统治者抑文重武,提出“与士大夫治天下”(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国策,以丰官厚禄优待文人。歌舞游赏、浅斟低唱成为了士大夫们普遍的享乐方式。

A、正确

B、错误

222.晏几道的《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清?陈廷焯《词则》评此词:“一字一泪,一字一珠。”“一字一泪”,是形容此词的用语精巧洁丽;而“一字一珠”,则是说此词的情致深挚凄惋。

A、正确

B、错误

223.晏几道《小山词?跋》自述:“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而已。”

A、正确

B、错误

224.宋?王铚《默记》云:“叔原妙在得于妇人。”小晏描写恋情的词篇,数量几占其《小山词》的十之七八,其中屡屡写到他与莲、鸿、苹、云四位歌姬的交往。

A、正确

B、错误

225.一本《小山词》或可当作晏几道的爱情回忆录来读,多以感伤笔调写爱情的聚散悲欢,或追忆旧踪残梦。

A、正确

B、错误

226.晏几道长期寄迹于绮罗脂粉丛中,但他并没有全然以贵族公子风月消遣的态度去玩赏女性,而是往往以自己人生的潦落失意,去真诚的理解和同情歌妓舞女的沦落生涯,所以在他的眼里,她们的歌姿舞态、一颦一笑都是那样轻灵美丽、让人饮酒听歌之余,多一份怜爱、多一份缱绻。

A、正确

B、错误

227.晏几道“彩云易散”的怀旧怅感,超越了男女之间云雨欢爱的初始意蕴,寓托了更加宽泛的人生感慨,如《蝶恋花》“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扑蝴蝶》“恨如去水长空,事与行云渐远”。

A、正确

B、错误

228.晏几道的《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时广为传唱,被列为宋金十大曲之一。清?陈廷焯对此词颇为推重,曰:“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

A、正确

B、错误

229.两宋大多数词人,特别是中下层士大夫和落寞失意的文人,大量接触和流连于市井私妓和地方官妓,如柳永、秦观、周邦彦、姜夔、吴文英、张炎等,他们的词作经常写到与歌妓的亲密交往。“言情”的唐宋词,所言之情,主要是与歌妓的恋情。

A、正确

B、错误

230.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一联,于自然工丽的对句中抒写极幽微凄婉的男女情愫。它实从晚唐翁宏《春残》诗中一字不改借来,然翁诗有句无篇,鲜为人知,一经小晏借用入词,遂成千古名句。

A、正确

B、错误

231.姜夔的《踏莎行》(燕燕轻盈),用清绮幽峭之笔写缱绻深挚之情,以伊人入梦始,以伊人魂归止,一往情深。这,就是姜夔一生魂牵梦绕的纯美的合肥恋情,虽肉体不能长相守,却心魂犹能长相思。

A、正确

B、错误

232.北宋嘉祐、治平年间(1056年—1067年),理学获得极大发展,形成了以王安石荆公学、司马光温公学、苏轼的蜀学、二程(程颢、程颐)的洛学(含张载的关学)为代表的“理学四大派”。

A、正确

B、错误

233.儒家入世的匡时济世之志,是苏轼一生始终不曾放弃的。他在各地任上革新除弊、因法便民,皆颇有政绩。如为官杭州、颍州甚至贬谪惠州时,都疏浚淤湖而筑堤,留下了三处“西湖苏堤”。

A、正确

B、错误

234.苏轼之前,词被视为歌筵酒席间流行音乐(燕乐)的附庸和佐酒助欢的工具,被定位于“艳科”、“小道”、“末技”,始终未能登于文学大雅之堂。到苏轼“以词言志”的创作,提升了词的品位,扩大了词的境界,将词拔升到了与诗同等的地位。

A、正确

B、错误

235.辛弃疾“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他以诗入词,在词中抒写性灵襟抱,天风海雨般横放杰出。

A、正确

B、错误

236.靖康之难后,“东坡体”大盛,南渡词人群体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效学苏轼,或慷慨言志、或旷达抒怀。

A、正确

B、错误

237.张孝祥作词有意追步苏轼的豪雄清旷。其词多感怀时事身世,往往兴酣笔健,纵横兀傲,时有潇洒之姿、凌云之气。

A、正确

B、错误

238.叶梦得的《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将泛舟洞庭时心与物俱化的无言之乐写到极致。词品、人品,词境、人境,俱玉洁冰清,似不染俗世纤尘。清?王闿运《湘绮楼词选》极称赏此词,云:“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犹有尘心。”

A、正确

B、错误

239.在北宋词人中,秦观以独具善感的词心著称。清?冯煦《篙庵论词》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

A、正确

B、错误

240.叶嘉莹《灵谿词说》说柳永词:“其柔婉精微的特质却也恰好足以唤起人心中某一种幽约深婉的情意。”

A、正确

B、错误

241.晏殊的词,从抒情个性的幽婉、审美意象的哀婉和表现方式的和婉三者融汇,均呈现出特有的“婉美”一一他词的本质色调。

A、正确

B、错误

242.秦观的心性柔弱善感,无论是美景良辰,还是潦倒困境,都用其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做单纯的感动和承受。只是他更能自在地承受生命之轻,感受风花雪月,在樽前月下浅唱低吟;当承受生命之重,遭受贬谪的挫伤和苦难时,则显得不堪重负。

A、正确

B、错误

243.清?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云:“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秦观词和晏几道词都来自一片“伤心”,秦观是沉沦下僚,历阅华屋山丘的伤心;晏几道则是怀才不遇、失意贬逐的伤心。前者在世态炎凉中被弃落,后者在朋党倾轧中被摧折。

A、正确

B、错误

244.湖南郴州苏仙岭的岩壁上,有“三绝碑”。三绝,即秦词、苏跋、米书。

A、正确

B、错误

245.秦观无法挣脱个人心志所尚与昏浊现实不相切合而造成的悲剧,也无法排解因主客观冲突所导致的主观意志遭受压抑而郁结的愁怨,那近乎脆弱的纤细心性,使他的苦苦挣扎显得非常无力。

A、正确

B、错误

246.范仲淹南逐途中,登岳阳楼感怀,写有《卖花声》词,“何人此路得生还?”这一仰天长叹语极沉痛,写出了面对前路的战栗恐惧感,概括了古今迁客之悲。

A、正确

B、错误

247.同样是遭受贬谪:山谷是“飞红万点愁如海”的凄哀,少游是“醉里簪花倒着冠”的疏狂,东坡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

A、正确

B、错误

248.李纲为中兴三名臣之一。高宗绍兴年间,官居左宰相,因力主抗金,反对议和,遭秦桧党人构陷,接连贬谪泉州、漳州,移置潮州,再移吉阳军。

A、正确

B、错误

249.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二句,从唐?杜甫《曲江》诗“一片飞红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化出。

A、正确

B、错误

250.宋?沈义父《乐府指迷》云:“清真最为知音。”周邦彦为通晓音律的大家,他所传世的词作多自创调,曲律和婉精美。

A、正确

B、错误

251.周邦彦的长调慢词从柳永而来,但是周邦彦“多平铺直叙”(夏敬观《手评乐章集》),其铺叙展衍是直线结构;而柳永是回环的曲线结构,开阖动荡,富于变化。

A、正确

B、错误

252.周邦彦《宴清都》:“残灯灭,夜长人倦难度。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词人初离京师,深感地僻人远、形单影只,心情十分凄苦。残灯长夜、寒风暗雪所渲染的阴冷气氛,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惶惑和恐惧,其隐晦的内涵,使人窥见北宋后期政治风云笼罩下文人士大夫的心理阴影。

A、正确

B、错误

253.《瑞龙吟》(章台路)是《清真集》开卷第一篇,向被视为压卷之作。词中所写不过桃花人面,但寓含了身世慨叹,增添了沉郁、凄迷、沧桑的味致。

A、正确

B、错误

254.周邦彦长期担任地方州郡的卑微官职,辗转宦游各地。多年的漫游与宦游生涯,他的行旅之词中充满了”乡关何处”的愁闷情绪,如“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

A、正确

B、错误

255.李清照《词论》认为:词清雅婉丽、协律可歌,“别是一家”。

A、正确

B、错误

256.“以俗为雅”,是由江西诗派代表诗人李清照在诗的领域里提出,一时成为宋人创作的一种风气,即以平易浅俗的语句、题材、意象等构成高雅的情味、意蕴和意境。易安体的艺术特质表现为一种“以俗为雅”。

A、正确

B、错误

257.李清照三十一岁的自画像,赵明诚有题:“端庄其品,清丽其词。”画中人手持一枝菊花。菊花的不求浓艳、自甘平淡素洁,暗喻了女主人公的高洁淡雅的情趣。李清照自然清新,人雅,词雅,这是我们读其人其词应该读到的。

A、正确

B、错误

258.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康德说:“爱情在女子身上特别显得最美,因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和推广成为爱情。”(《美学》)(

A、正确

B、错误

259.《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对此词的归属历来有争议。明?杨慎《词品》称此词是朱淑真作,并以证实其婚后另有所爱。

A、正确

B、错误

260.《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是李清照晚年流寓越中所作。词中透出一种闲静情调,但这毕竟是病骨支离、心身憔悴的的闲适。当年归来堂前,校勘赏玩金石书画,以烹茶、赌茶、品茶为乐;如今不宜沏茶,也不愿沏茶,《摊破浣溪沙》中“莫分茶”三字哀沉,仔细咀嚼,仍是抹不去的凄凉味。

A、正确

B、错误

261.南宋偏安渐成定局后,江南人心士气重新陷入低落迷惘之中。辛弃疾以飞将军的雄姿闯入词坛,创立稼轩词派,从而使南渡词风的慷慨吟唱重现高潮,并绵延至南宋中后期而余波不绝。

A、正确

B、错误

262.“苏、辛皆至情至性人”(清?刘熙载《艺概》),二者的主导词风都大致趋向阳刚言志一路,就此,将北宋之苏轼与南宋之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是完全可以的。

A、正确

B、错误

263.东坡词“摧刚为柔”。

A、正确

B、错误

26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岳飞:“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

A、正确

B、错误

电大【证据学】网上作业01-05任务答案

下面答案只供参考,大家可以用CTRL+F进行查找对照 电大【证据学】第一次网上作业 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1. 联系实际讨论学习【证据学】的意义和作用。 每位学生须提交讨论提纲,其内容应包括: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提纲进行评分。 电大【证据学】第二次网上作业 一、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100分。) 1.案情:2003年辽宁省商人张某某突然死亡,周围的群众反映可能是他的妻子刘某与其奸夫占某合谋害死的,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证据材料:(1)刘某供认,为了同占某结婚,两人多次谋划杀死张某某,最终乘张某某熟睡的时候,占某用铁锄将其杀害。(2)占某向侦查机关做了与刘某一样的供述,承认杀了张某某。(3)刘某的公婆,即张某某的父母说,在张某某死的当天,他们不在家,听儿媳妇刘某说张某某是不小心摔倒死的。(4)邻居张三、李四、王五共同证明,刘某与占某通奸已久,周围的人所共知,张某某的父母也有所耳闻,只是,他们一家老实,没有声张。(5)从占某家里搜出来的铁锄上的血迹,经鉴定与死者张某某的血相吻合,其外形与死者的伤口也吻合。 请问,根据你所学的证据法的知识,上述5种证据分别是有罪证据还是无罪证据?是间接证据还是直接证据?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是言词证据还是实物证据? 【答案】(1)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就是有罪证据,凡是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就是无罪证据。按照证据的来源划分,凡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是原始证据,又称为第一手资料。凡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是传来证据,又称为第二手资料。根据诉讼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学界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凡是能直接证明主要案件事实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凡是不能直接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须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就是间接证据。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凡是表现为人的陈述,即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言词证据。凡是表现为物品和痕迹和以其内容具有证据价值的书面文件,即以实物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实物证据。(30分)

电大证据学第四次作业答案

电大证据学第四次作业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证据学第四次作业 1、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承担证明责任的是()。C.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 2、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在承担的主体上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不同,是由()承担。B.被告 3、下列刑事案件中,被告人需承担一定证明责任的是()。C.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4、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证明责任的是 ()。 C.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 5、如县检察院查获白某受贿的证据,以受贿罪对白某进行起诉,承担证明责任的是()。A.检察院 6、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负证明责任的是()。D.用人单位 7、证明责任制度最早产生于()。B.古罗马法时代 8、下列诉讼中,被告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的是()。A.刑事公诉 9、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某甲提出审判员王某是被害人的哥哥,应当回避。审判员王某应当回避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者是( )。A.被告人某甲 10、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证明责任的是()。C.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 11、关于我国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下列陈述正确的是()。D.三大诉讼具有统一的证明标准 12、两大法系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都是()。D.盖然性的优势 13、关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英美法系的表述是()。A.排除合理怀疑 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第1款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这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C.盖然性的优势 15、我国行政诉讼法同民事诉讼法一样,对证明标准的规定也是采取了 ()。B.间接的方式 16、最早确定内心确信证明标准的国家是()。D.法国 17、( )主要是指甄别法,是审查鉴别的意思。A.个别审查 18、组织辨认可以公开辨认,也可以秘密辨认。下列各项中,应公开进行辨认的是()。C.尸体 19、司法人员认定的案件事实符合情理,具有成立的一般可能性的证明标准称为()。B.合理可能性标准 20、进行(),必须经县以上公安局长批准。B.侦查实验 21、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中,为了审查判断某一现象在一定的时间内或情况下能否发生,而将该现象发生的过程加以重演或再现的一种活动和方法是()。B.侦查实验 22、司法认知的主体是()。A.人民法院

最新一年级课堂常规训练 一

一年级课堂常规训练一、课堂调控语言口令化(老师的发令要注意有节奏,干脆利落,学生做到应答自动化。) A.123——快安静321——座端正!B.123——坐坐好,321——请安静 C.小嘴巴——不讲话!(闭闭好!) D.小眼睛——看黑板!(看老师!) E.谁最棒——我最棒! F.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G.亲爱的——在!(用煽情的语调并挥动手臂说“亲爱的”,学生喊“在”)H. 写字——一拳,一尺,一寸!I. 站起来——大声讲。J. 同学讲——仔细听。K.身体——坐直! L.说停——就停!M.手指——点对!N.两手——放平!O.火车火车在哪里——火车火车在这里。(学生坐好)P. 课间做游戏——规则要牢记!Q.师(双手击掌3次,有节奏的X X X )——生(跟着击掌2次,第三次双手放好,即节奏也是X X X )二、课间放松活动游戏化(老师带着孩子一边背儿歌,一边夸张的做动作,老师首先要放的开哟!) A.“点一点,摇一摇,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 B.“我学小猫喵喵叫,我学小兔蹦蹦跳,我学乌龟慢慢爬,我学小树,坐得端!” C. 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课前准备操,动动手,动动脚,开动脑筋勤思考。耳要聪,目要明,文明守纪我最行,棒!棒!棒!我真棒!争做班级的NO.1。 D.全身操“拍拍手,一二!伸伸手,一二!打打肩,一二!弯弯腰,一二!跺跺脚,一二!点点头,一二!坐坐好,一二!” E. 拍拍手,拍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伸伸我的左手,伸伸我的右手,扭扭我的小腰,端端正正坐坐好!三、课堂奖励措施多样化(小奖励必不可少,但不能滥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好的效果。)物质的:如小卡片、贴贴纸、小文具、画的小图案、盖的小印章等。(现在都流行积分换购,咱就来个积卡、积贴贴纸换小礼物)精神的:口头表扬、帮老师做事、优先参与老师组织的活动、与老师握手或击掌等等同伴的:口令“120——你真行!”“棒棒,你真棒!”等等四、部分知识内容儿歌化(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宜形象、宜简短,易记忆、易理解)大于小于——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1)师:一二三; 生:快坐好(2)师:抬头挺胸;生:看黑板(3)师:小眼睛; 生:看黑板;(4)师:谁坐好?;生:我坐好。还可以问:谁最棒?生:我最棒!(5)三二一,快休息。(6)师:小猴,小猴在哪里;学生边用手做跑走的动作边说:小猴,小猴跑走了。然后就坐端正。(这个可用于学生好动时)如果还没坐好,你也可以说:还有几只好动的小猴子呆在我们班呢,尽量用儿童化的语言。师:小鸟,小鸟在哪里?;生边做飞的动作过说;小鸟小鸟飞走了。(用于学生课堂吵闹时)(7)录音机。告诉小朋友:你们每个人就是一台录音机。师说:录音。学生就把食指按在头上,表示打开开关,然后闭上嘴。这个方法可以让学生听清你要说的话。至于放音,就是让他们复述,巩固。写字教学1、小铅笔,拿手上,我来描一描。2、身体坐正,两肩放平,两脚分开,眼和书本一尺远,胸离课桌一拳头,手离笔尖一寸宽,笔尖朝向左前方。3、小朋友,时间到,抬起头,挺起胸。 小青蛙 -------------- 董国平 小青蛙,呱呱呱, 它说自己是画家。 画只兔子两条腿,

证据学第二次网上作业答案(1)

证据学第二次网上作业答案 1、案情:2003年辽宁省商人张某某突然死亡,周围的群众反映可能是他的妻子刘某与其奸夫占某合谋害死的,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证据材料:(1)刘某供认,为了同占某结婚,两人多次谋划杀死张某某,最终乘张某某熟睡的时候,占某用铁锄将其杀害。(2)占某向侦查机关做了与刘某一样的供述,承认杀了张某某。(3)刘某的公婆,即张某某的父母说,在张某某死的当天,他们不在家,听儿媳妇刘某说张某某是不小心摔倒死的。(4)邻居张三、李四、王五共同证明,刘某与占某通奸已久,周围的人所共知,张某某的父母也有所耳闻,只是,他们一家老实,没有声张。(5)从占某家里搜出来的铁锄上的血迹,经鉴定与死者张某某的血相吻合,其外形与死者的伤口也吻合。 请问,根据你所学的证据法的知识,上述5种证据分别是有罪证据还是无罪证据?是间接证据还是直接证据?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是言词证据还是实物证据? 答:证据(1)“刘某供认,为了同占某结婚,两人多次谋划杀死张某某,最终乘张某某熟睡的时候,占某用铁锄将其杀害。”属于:有罪证据、直接证据、原始证据、言词证据。 证据(2)“占某向侦查机关做了与刘某一样的供述,承认杀了张某某。”属于:有罪证据、直接证据、原始证据、言词证据。 证据(3)“刘某的公婆,即张某某的父母说,在张某某死的当天,他们不在家,听儿媳妇刘某说张某某是不小心摔倒死的。”属于:无罪证据、间接证据、传来证据、言词证据。 证据(4)“邻居张三、李四、王五共同证明,刘某与占某通奸已久,周围的人所共知,张某某的父母也有所耳闻,只是,他们一家老实,没有声张。”属于:有罪证据、间接证据、传来证据、言词证据。 证据(5)“从占某家里搜出来的铁锄上的血迹,经鉴定与死者张某某的血相吻合,其外形与死者的伤口也吻合。”属于:有罪证据、直接证据、原始证据、实物证据。 2、案情:1992年7月13日凌晨,在杭(州)肖(山)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事故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摩托车,尸体旁边有被害人的血迹。尸体不远处有汽车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被害人手腕上的手表已被摔坏,时针指在5点50分。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拍摄了一张现场全景照片。法医鉴定结论: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有妇女张某对侦查人员说,她丈夫告诉她,事故发生时,他行走在离事故现场50米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撞倒被害人后逃离而去。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碑记明事故发生地距肖山15公里。肖山市交通管理局查明,5点50分左右曾有二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处。其中有一辆肖山某厂车辆。经侦查人员查看,该车上有一处漆皮新脱落的痕迹。厂调度证明司机刘某13日早晨驾车从杭州返回肖山,下车后脸上有慌张的神色。出车登记表证明司机刘某13日早晨5点55分回厂。侦查人员询问刘某和与司机同车的赵某,两人均否认他们当天早上发生过交通肇事。 问:上述案例中哪些证据属于物证?哪些证据属于书证?为什么? 答:上述案例中属于物证的证据有:1.被害人的尸体;2.被害人骑的摩托车;3.被害人的血迹;4.汽车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5.手表;6.现场全景照片;7.车上有一处漆皮新脱落的痕迹。物证是指能够以其外部特征,物质属性、所处位置以及状态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客观存在的物品、物质或痕迹。这些物品和痕迹包括作案的工具、行为所侵害的客体物、行为

证据学网上作业

证据学第一次网上作业 一、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100 分。) 1. 联系实际讨论学习证据学的意义和作用。 每位学生须提交讨论提纲,其内容应包括: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提纲进行评分。 证据学第二次网上作业 一、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100 分。) 1. 案情: 2003年辽宁省商人张某某突然死亡,周围的群众反映可能是他的妻子刘某与其奸夫占某合谋害死的,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证据材料:(1)刘某供认,为了同占某结婚,两人多次谋划杀死张某某,最终乘张某某熟睡的时候,占某用铁锄将其杀害。(2)占某向侦查机关做了与刘某一样的供述,承认杀了张某某。(3)刘某的公婆,即张某某的父母说,在张某某死的当天,他们不在家,听儿媳妇刘某说张某某是不小心摔倒死的。(4)邻居张三、李四、王五共同证明,刘某与占某通奸已久,周围的人所共知,张某某的父母也有所耳闻,只是,他们一家老实,没有声张。(5)从占某家里搜出来的铁锄上的血迹,经鉴定与死者张某某的血相吻合,其外形与死者的伤口也吻合。 请问,根据你所学的证据法的知识,上述5种证据分别是有罪证据还是无罪证据?是间接证据还是直接证据?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是言词证据还是实物证据? 2. (1)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就是有罪证据,凡是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有 罪的证据就是无罪证据。按照证据的来源划分,凡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是原始证据,又称为第一手资料。凡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是传来证据,又称为第二手资料。根据诉讼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学界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凡是能直接证明主要案件事实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凡是不能直接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须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就是间接证据。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凡是表现为人的陈述,即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言词证据。凡是表现为物品和痕迹和以其内容具有证据价值的书面文件,即以实物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实物证据。(30分)(2)本案中,这五种证据材料分别是:有罪证据、直接证据、原始证据、言词证据;有罪证据、直接证据、原始证据、言词证据;无罪证据、直接证据、传来证据、言词证据;有罪证据、间接证据、原始证据、言词证据;有罪证据、间接证据、原始证据、实物证据。(20分) 案情: 1992年7月13日凌晨,在杭(州)肖(山)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事故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摩托车,尸体旁边有被害人的血迹。尸体不远处有汽车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被害人手腕上的手表已被摔坏,时针指在5点50分。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拍摄了一张现场全景照片。法医鉴定结论: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有妇女张某对侦查人员说,她丈夫告诉她,事故发生时,他行走在离事故现场50米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撞倒被害人后逃离而去。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碑记明事故发生地距肖山15公里。肖山市交通管理局查明,5点50分左右曾有二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处。其中有一辆肖山某厂车辆。经侦查人员查看,该车上有一处漆皮新脱落的痕迹。厂调度证明司机刘某13日早晨驾车从杭州返回肖山,下车后脸上有慌张的神色。出车登记表证明司机刘

2017年电大证据学形考作业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证据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1、证据学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证据学研究对象和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则分为两大类:诉讼证据规则和非诉讼证据规则。证据规则都要由法律以一定方式明确规定,我国证据规则的内容散见于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院和最高检有关证据的司法解释中。 (2)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能力。证据和证据力、证明力是三个密切相关的概念。证据是有关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所谓证据力,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所谓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亦即人们通常说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 (3)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证据的内容是证据本身内在具有的证明能力,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关联性;证据的形式是证据在法律上所具有的外在表现方式和正当的获取手段。两者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4)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证据学理论是于证据有关的司法和执法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类司法证明和“准司法证明”的智慧结晶。人类的文化传统背景对证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它也是证据学的研究对象。 (5)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证据制度需要建立在一个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经济的发达 程度,决定证据的获得能力、侦查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都是属于一定历史范畴的东西,是历史的产物。它们随着历史的演变而进化,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证据制度又是诉讼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与诉讼制度相适应的。 (6)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经验及证据理论。古今中外的司法、执法人员在证明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证据法学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这些证明活动的规律,并用研究成果来指导司法和执法等活动中的证明实践。证据理论对司法实践的指导作用,不仅是证据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还是发展证据学的基本动力。 2、如何正确评价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答:要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作出正确的公正的评价,就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它进行全面的分析。自由心证制度取代封建时期的法定证据制度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自由心证制度的建立,引起了诉讼结构的变革,否定了法定证据制度的形而上学的形式主义,抛弃了法定证据制度中的封建特权,废除了刑讯逼供的证明方法,确定了举证责任由控诉方担任的原则,使被告人获导了辩护权。自由心证制度还实行双方当事人对等辩护的原则,能使法官根据当事人双方的举证辩论,形成其内心确信,然后对案件作出裁判。这是历史上构进步,对诉讼制度是一个重大的革新,它推动了诉讼制度的民主化进程。自由心证制度的建立,使法官摆脱了法定证据制度那些繁琐规则的束缚,有可能按照自己的经验和良心对证据和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自由判断,从而为查明案情和正确处理案件提供了可能性。它推动了证据科学的发展和证据理论的进步,自由心证制度是确认有审判权者即有真理的原则,它为法官利用司法活动灵活地为政治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这是自由心证制度能够产生并长期存在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在评价证据价值上及其价值的选择上,给法官和陪审团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当今世界各国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理论上,对法官依良心、理性“自由”地判断证据也有一定的限制。比如:《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18条规定:“证据的证明力由审判官自由判断。”但紧接着第319条又规定,当被告人的自白成为对他不利的唯一证据时,法官不得将其作为有罪的根据。上述这些法律上或理论上对法官自由判断权的限制,都体现了一些有价值的实际经验,从而使自由心证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 物证证明力的特点是什么? 答:物证同其他证据种类相比,更直观,更容易把握;同言词证据相比,它更客观、真实性更大。言词证据的运用一般要靠实物证据来检验,言词证据同实物证据相结合,才能发挥其证明作用,物证则可以不依赖于言词证据而存在。 物证的证明力按照物证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两种情况说明:一种情况是,凡有一定固定形状的证物,是以其外部特征,同案件事实产生的关联性,而发挥证明作用的。所谓外部特征,是指本证物的外部形态、规格、大小、结构。商标、图案。出厂日期等特殊的标志。另一种情况是,凡没有一定的固定形状的证物,是以其所使用的物质材料的特殊属性同案件事实产生的关联性而发挥证明作用,例如:各种毒杀案件中所使用的毒品、毒气,就是通过技术鉴定所作的鉴定结论,而确定的属性的同一性,来认定案件事实。

证据学作业

证据学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证据力:又称证据能力、证据的适格性,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2、证明力:是指在许可机关或其他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许可证持有人可持许可证来证明自己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证据法学中的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能力。 3、自由心证制度:是指“证据之证明力,通常不以法律加以拘束,听任裁判官之自由裁量”自由心证是以证据的存在为前提,而不是以单纯的“自由”心证而认定事实。 4、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就是用一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断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5、直接言词制度:也称口证原则,是指法官亲自听取双方当事人、证人及其它诉讼参与人的当庭口头陈述和法庭辩论,从而形成案件事实真实性的内心确认,并据以对案件作出裁判。 二、简答题 1、简述当事人主义的特点:(1)诉讼“当事人化”。诉讼活动都由当事人来发动、推动和主导。(2)程序公正。第二,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更强调程序公正的价值。(3)当事人有主动权。当事人主义给予当事人极大的权力。(4)法官中立。法官在诉讼过程中处于消极仲裁者的地位。 2、简述法定证据制度的特点:1、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2、法定证据制度的一些做法如防止法官专断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意义。 3、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的特点。 4、法定证据制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规则。 3、简述证据裁判原则的基本内容及例外:(1)对事实问题的裁判必须依靠证据。2)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具有证据资格的证据。3)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经过法庭调查和质证的证据。民事诉讼中具体证明对象的多数内容往往因存在其它证明方法而不具有以证据证明的必要性,从而削弱了证据裁判原则对事实认定的决定性作用。而这些恰恰体现了证据裁判原则在民事诉讼中适用的例外。 4、简述在英美法系国家中主要存在的证明规则:(1)相关性规则;(2)传闻证据规则;(3)任意性自白规则;(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5)最佳证据规则;(6)证人的特权规则;(7)交叉询问规则;(8)补强证据规则;(9)推定;(10)司法认知。 三、论述题 1、试述证据制度与传统文化、经济制度及诉讼制度的关系? 证据学理论是于证据有关的司法和执法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类司法证明和“准司法证明”的智慧结晶。人类的文化传统背景对证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它也是证据学的研究对象。证据制度需要建立在一个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经济的发达程度,决定证据的获得能力、侦查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都是属于一定历史范畴的东西,是历史的产物。它们随着历史的演变而进化,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证据制度又是诉讼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与诉讼制度相适应的。 2、试述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 随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证据制度亦相应发展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神示证据制度,有的叫神明裁判。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

一年级课堂常规训练口令集锦

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用儿歌、口令等形式组织教学往往比直接提出要求效果要好得多。以下收集到一些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老师常用的口令和儿歌,以提供给像我一样将要完成从高年级到低年级转变的老师参考。 【课前】: (1)上课铃响起,站队快静齐。轻声进教室,身体坐坐直。 (2)小小手,放放好。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闭紧了。小腰板,挺直了。 (3)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课前准备操,动动手,动动脚,开动脑筋勤思考。你一言,我一语,这样发言可不好。耳要聪,目要明,文明守纪我最行,棒!棒!棒!我真棒!争做班级的NO.1。YEAR! 师(双手击掌3次,有节奏的X X X ) 生(跟着击掌2次,第三次双手放好,即节奏也是X X X ) 【安静课堂方法】: 1、一二三坐坐好,三二一请安静。 2、我们都是机器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 3、小嘴巴-----不说话 4、请把小手放背后--------我把小手放背后 5、请坐好-----我坐好 6、谁的小手拍的响——我的小手拍的响 谁的眼睛最漂亮——我的眼睛最漂亮 谁的小手藏的好——我的小手藏的好 谁的小嘴闭的紧——我的小嘴闭的紧 【学拼音】: (1)拼音格,四条线,拼音宝宝住里面。住上格,不顶线,住下格,一半多一点,住中格,写满顶两边。 (2)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单韵母在一起。 看前面,摆口形,口型变化要注意,快速向后滑过去,和成一音莫忘记。 (3)声母b和韵母a,猛的一碰变成ba。b-a(带调号)爸,爸爸。 【组织教学】: (1)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2)同学们,我问你,上课应该怎么做? 身坐正,脚放平,眼看老师守纪律。 (3)小火车在哪里,小火车在这里。 (4)师:小火车,开起来生:咕噜咕噜开起来 师:火车头在哪里生:火车头在这里师:这排火车开起来 【写字时】: 1、提醒法。(生写生字前,师诵儿歌) 身坐挺,足摆平,头不歪,肩放平(脚放平,身体正。头不歪,肩不耸。) 生接:字写得好,老师夸我行! 2、写字歌。(师说,生做动作) 第一、闭眼第二、身正第三、肩平第四、足安第五、臂开第六、睁开眼睛第七、握笔,写字 3、拍拍手,拍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伸伸我的左手,伸伸我的右手,扭扭我的小腰,端端正正坐坐好! 【课堂教学】:

电大【证据学】网上作业01-05任务答案.教学内容

下面答案只供参考,大家可以用CTRL+F进行查找对照 电大【证据学】第一次网上作业 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1. 联系实际讨论学习【证据学】的意义和作用。 每位学生须提交讨论提纲,其内容应包括: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提纲进行评分。 电大【证据学】第二次网上作业 一、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100分。 1.案情:2003年辽宁省商人张某某突然死亡,周围的群众反映可能是他的妻子刘某与其奸夫占某合谋害死的,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证据材料:(1刘某供认,为了同占某结婚,两人多次谋划杀死张某某,最终乘张某某熟睡的时候,占某用铁锄将其杀害。 (2占某向侦查机关做了与刘某一样的供述,承认杀了张某某。(3刘某的公婆,即张某某的父母说,在张某某死的当天,他们不在家,听儿媳妇刘某说张某某是不小心摔倒死的。(4邻居张三、李四、王五共同证明,刘某与占某通奸已久,周围的人所共知,张某某的父母也有所耳闻,只是,他们一家老实,没有声张。(5从占某家里搜出来的铁锄上的血迹,经鉴定与死者张某某的血相吻合,其外形与死者的伤口也吻合。 请问,根据你所学的证据法的知识,上述5种证据分别是有罪证据还是无罪证据?是间接证据还是直接证据?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是言词证据还是实物证据?

【答案】(1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就是有罪证据,凡是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就是无罪证据。按照证据的来源划分,凡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是原始证据,又称为第一手资料。凡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是传来证据,又称为第二手资料。根据诉讼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学界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凡是能直接证明主要案件事实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凡是不能直接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须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就是间接证据。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凡是表现为人的陈述,即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言词证据。凡是表现为物品和痕迹和以其内容具有证据价值的书面文件,即以实物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实物证据。(30分 (2本案中,这五种证据材料分别是:有罪证据、直接证据、原始证据、言词证据;有 罪证据、直接证据、原始证据、言词证据;无罪证据、直接证据、传来证据、言词证据;有罪证据、间接证据、原始证据、言词证据;有罪证据、间接证据、原始证据、实物证据。(20分 案情:1992年7月13日凌晨,在杭(州肖(山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事故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摩托车,尸体旁边有被害人的血迹。尸体不远处有汽车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被害人手腕上的手表已被摔坏,时针指在5点50分。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拍摄了一张现场全景照片。法医鉴定结论: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有妇女张某对侦查人员说,她丈夫告诉她,事故发生时,他行走在离事故现场50米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撞倒被害人后逃离而去。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碑记明事故发生地距肖山15公里。肖山市交通管理局查明,5点50分左右曾有二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处。其中有一辆肖山某厂车辆。经侦查人员查看,该车上有一处漆皮新脱落的痕迹。厂调度证明司机刘某13日早晨驾车从杭州返回肖山,下车后脸上有慌张的神色。出车登记表证明司机刘某13日早晨5点55分回厂。侦查人员询问刘某和与司机同车的赵某,两人均否认他们当天早上发生过交通肇事。

证据学作业 1

证据学作业 1 一、名词解释 1、证据力:又称证据能力、证据的适格性,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2、证明力:是指在许可机关或其他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许可证持有人可持许可证来证明自己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证据法学中的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能力。 3、自由心证制度:是指“证据之证明力,通常不以法律加以拘束,听任裁判官之自由裁量”自由心证是以证据的存在为前提,而不是以单纯的“自由”心证而认定事实。 4、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就是用一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断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5、直接言词制度原则:是指法官亲自听取双方当事人、证人及其它诉讼参与人的当庭口头陈述和法庭辩论,从而形成案件事实真实性的内心确认,并据以对案件作出裁判。 二、简答题 1、简述当事人主义的特点:(1)诉讼“当事人化”。诉讼活动都由当事人来发动、推动和主导。(2)程序公正。第二,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更强调程序公正的价值。(3)当事人有主动权。当事人主义给予当事人极大的权力。(4)法官中立。法官在诉讼过程中

处于消极仲裁者的地位。 2、简述法定证据制度的特点: (1)、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 (2)、法定证据制度的一些做法如防止法官专断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意义。 (3)、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的特点。 (4)、法定证据制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规则。 3、简述证据裁判原则的基本内容及例外:(1)对事实问题的裁判必须依靠证据。 (2)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具有证据资格的证据。 (3)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经过法庭调查和质证的证据。民事诉讼中具体证明对象的多数内容往往因存在其它证明方法而不具有以证据证明的必要性,从而削弱了证据裁判原则对事实认定的决定性作用。而这些恰恰体现了证据裁判原则在民事诉讼中适用的例外。 4、简述在英美法系国家中主要存在的证明规则:(1)相关性规则;(2)传闻证据规则;(3)任意性自白规则;(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5)最佳证据规则;(6)证人的特权规则;(7)交叉询问规则;(8)补强证据规则;(9)推定;(10)司法认知。三、论述题 1.论述证据制度与传统文化、经济制度及诉讼制度的关系 答:证据学理论是于证据有关的司法和执法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类司法证明和“准司法证明”的智慧结晶。人类的文化传统背景对证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它也是证

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重在常规训练

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重在常规训练 中国有句古话:“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行为习惯的好坏将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而小学低年级又是形成优良的日常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这时,就需要一年级班主任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从家庭步入学校、从幼儿成为学生的转化,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从事了多年的低段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劳苦,但使我更加难以忘怀的,是成功的喜悦以及甘为人师的幸福。下面,我结合多年来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谈一年级班级管理中重视常规训练的教育。 一、刚入学时,学生现状。 学生刚入学时,他们没有严格的时间观念,经常在你上了大半节课时,咚、咚、咚敲开教室门,旁若无人地走进教室;他们没有严格的学习观念,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交作业,什么时候翻开课本,翻到什么地方,作业交给谁,他们相互可能都不知道姓名;他们没有严格的课堂纪律观念,他们可能在你上课时突然走下座位,突然大叫一声,也或者突然说要上厕所,甚至要你准备好他上厕所的手纸;他们不知道课间怎样安全地活动,他们满学校地疯跑、追打又总是弄得全身是伤;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室的纸片到处都是……

二、加强学生的常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终身有益。从学前班到一年级的新生,对于他们来说,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班主任花大力气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我要求学生必须做到:①预备铃声响要把下节课用的学习用具准备好,放在课桌的左上角。②上课不准随便说话,有问题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再说。也不准随意下座位③上课坐直,专心听老师讲课,积极回答问题。④独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⑤写字姿势要正确等等。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要“习”才能“惯”,任何一种习惯都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巩固和训练逐渐形成。为此,刚开学,我就用晨会时间带领学生学习《小学生一日常规》。让学生知道,早上来了要读书。上课有事要举手报告。上下课要起立,敬礼。中午来校先看书,保持教室安静。出操、上下学排队做到快、静、齐。要求学生课下做有意义的活动,不追跑打闹,不打架不骂人。会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见到师长主动问好。不往地上扔废弃物,保持校园的整洁。拾到东西主动交给老师。要爱护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不损害花草树木等等。我会通过及时提醒,定时每周班会检查,不定时的小组评比,小干部监督等多种形式,促进好习惯的养成。久而久之,

1-5次产前检查记录表

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

填表说明 1.孕妇第一次做产前检查(无论孕周大小,但尽量在孕12周前)时填写。若未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需同时建立。随访时填写各项目对应情况的数字。 2.填表孕周:为填写此表时孕妇的怀孕周数。 3.孕次:怀孕的次数,包括本次妊娠。 4.产次:指此次怀孕前,孕期超过28周的分娩次数。 5.末次月经:此怀孕前最后一次月经的第一天。 6.预产期:可按照末次月经推算,为末次月经日期的月份加9或减3,为预产期月份数;天数加7,为预产期日。 7.既往史:孕妇曾经患过的疾病,可以多选。 8.家族史:填写孕妇父亲、母亲、丈夫、兄弟姐妹或其他子女中是否曾患遗传性疾病或精神疾病,若有,请具体说明。 9.个人史:可以多选。 10.孕产史:根据具体情况填写,若有,填写次数,若无,填写“0”。 11.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12.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进行相应检查,并填写检查结果。 13.总体评估:根据孕妇总体情况进行评估,若发现异常,具体描述异常情况。 14.保健指导:填写相应的保健指导内容,可以多选。 15.转诊:若有需转诊的情况,具体填写。 16.下次随访日期:根据孕妇情况确定下次随访查日期,并告知孕妇。 17.随访医生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随访医生签署其姓名。

第2~5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

1.孕周:为此次随访时的妊娠周数。 2.主诉:填写孕妇自述的主要症状和不适。 3.体重:填写此次测量的体重。 4.产科检查:按照要求进行产科检查,填写具体数值。 5.血红蛋白、尿蛋白:填写血红蛋白、尿蛋白检测结果。 6.其他检查:若有其他辅助检查,填写此处。 7.分类:根据此次随访的情况,对孕妇进行分类,若发现异常,写明具体情况。8.指导:可以多选,未列出的其他指导请具体填写。 9.转诊:若有需转诊的情况,具体填写。 10.下次随访日期:根据孕妇情况确定下次随访日期,并告知孕妇。 11.随访医生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医生签名。

电大在线作业_证据学第一次作业答案[1].

证据学第一次作业 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不是所有的证据材料都具有证据力 2、关于证据学的研究对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人类的文化传统背景是证据学的研究对象 3、我国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是(。A.客观真实 4、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是指(的例外。A.直接言词原则 5、刑事诉讼法第47条中明确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一原则体现了(。A.直接言词原则 6、直接言词原则,是指对于证据的调查必须由裁判者直接进行,而且采用的方式必须是(。A.口头 7、凡是未经查证属实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各种证据形式,统统称为(。 A.证据材料 8、证据在法律上可以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称为(。B.证据力 9、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被称为(。C.客观真实的证据制度 10、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最早产生于(。D.法国 11、最早规定自由心证原则的刑事诉讼法典是(。B.法国刑诉法典 12、法律事先对证据的形式、范围和证明力作明确规定,法官只依照法律规定作出机械判断的证据制度(。B.法定证据制度

1、证据学的研究方法有(。A.借鉴和创新的方法B.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C.系统全面研究的方法D.比较研究的方法 2、与纠问式诉讼制度相适应的证据制度内容有(。B.口供主义 D.刑讯逼供 3、一般来说证据规则包括(。A.采用证据的规则B.排除证据的规则C.举证的规则D.质证的规则 4、自由心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A.理性B.良心C.内心确信 5、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有(。A.等级性B.形式主义 6、中国封建社会的证据制度的特点有(。A.坚持口供至上的原则B.审讯时可以依法刑讯C.重视勘验检查D.据众证定罪的制度 7、属于我国古代“五声听讼”内容的有(。A.辞听B.气听C.色听D.耳听 8、甲故意杀人案件中,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除了其他证据外,还收集到了下列证据材料。如果认定甲犯有故意杀人罪,下列证据材料中具备关联性的有(。A.甲写给被害人的恐吓信D.甲的情妇证明,在本案的作案时间中,甲曾与她一起在某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的名字是《泰坦尼克号》 9、某单位的财务室被盗,丢失现金38000元,公安机关在现场勘验中,在存放被盗人民币的铁皮柜上提取了几枚清晰的指纹,经过鉴定,这几枚指纹与本单位某职工的指纹完全同一。据此,该职工被逮捕,后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半年后,公安机关在破获一起盗窃案时,抓获三名犯罪嫌疑人,预审中,该三人分别供认 已被“查清”的那个单位财务科的盗窃案是他们所为,交待的情节与现场情况完全一样。另外,三人还交待,作案时,为了不留痕迹,三人均戴着手套。那么,某职工留在铁皮柜上的指纹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盗窃案之前,财务科搬家,该职工正好搬运了

一年级常规训练要求(自己整理)

一(3)班每日训练要点 农倩芳 一年级学生常规训练点滴谈 刚入学的儿童在课堂上没有任何约束,他们根本“目中无师”,自由自在地说、玩、哭、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面对这些天真可爱而又“不听话”的小家伙们,真是让人头痛。有什么办法让他们静下来上课,懂得在学校里要规规矩矩呢? 一、抓住第一时间 多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入学伊始进行养成教育很重要,小学阶段的第一学期,第一学期的第一个月,第一个月的第一周又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抓住了这个第一时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所以在刚刚开学的头几周里,不管开学事情有多繁杂,工作有多累,都要把学生的养成教育抓紧、抓好、抓细、抓实、抓小、抓早。开学第一天一切事情都要求学生做个真正的小学生。例如站队放学,就要求学生站队一定不能讲话,如果有学生讲话,就不能走,重新进教室,再来一次,直到安静为止。虽然第一天放学花了很长时间,但是让学生明白了放学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二、养成教育要抓好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尤其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国外教育也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洛克曾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

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 只有通过行为训练才能使学生身体力行,知行统一。 要抓好行为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好习惯非一日之功,需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有耐性,要持之以恒。例如,我要求学生对整齐桌椅,按规定摆放书本,几乎成为每天早上早读时候第一件事情,上课前第一件事情。 其次要严而又严,训练要强调“严”字,有个“狠”劲,不见实效不收兵。当然也要做到“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例如我在强调学生安全问题,特别是下课不能越过花坛到大操场上去和下课活动不要跑这两点时,我讲过后学生几乎没有听,我就连续一个星期在下课时观察,哪些学生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做,第一天抓了10几个,第二天少些了,第三天没有了,但是这个星期又有几个,所以提出要求后,还要进行检查,要见到实效,避免反复。 三、“苦练”与“趣练”“激励”结合 我发现孩子们很习惯听“口令”。于是,我用一些小儿歌小口令和学生互动,如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脚并拢,手放平,等待老师进课堂;123坐好了,小眼睛,望老师;小耳朵认真听,这些口令帮我节省了不少口舌,对课堂常规有了初步认识,为下一步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不仅效仿好的行为,也能模仿不良习惯。因此,榜样教育对于刚入学的儿童十分重要。我利用班会课

产前筛查相关工作制度

产前筛查相关工作制度目录 产前筛查诊疗技术规范 (2) 产前超声检查规范 (3) 生化免疫实验室管理规范 (5) 产前筛查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6) 产前诊断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6) 遗传咨询医师岗位职责 (7) 超声诊断医师岗位职责 (7) 产前筛查检验人员工作职责 (7) 产前筛查人员行为准则 (8) 产前门诊工作制度 (8) 产前咨询门诊工作制度 (8) 高危妊娠门诊工作制度 (9) 遗传咨询门诊工作制度 (9) 生化免疫室工作制度 (9) 产前筛查质量控制管理、考核、评价制度 (10) 产前筛查标本采集与保存制度 (11) 产前筛查报告发放制度 (11) 产前筛查病案管理制度 (11) 产前筛查跟踪随访制度 (12) 产前筛查知情同意制度 (12) 患者知情同意制度 (12) 产前筛查疑难病例会诊制度 (12) 产前筛查疑难病例转诊制度 (13) 产前筛查结果统计、汇总、上报制度 (13) 新生儿产前筛查档案建立与管理制度 (13) 消毒隔离制度 (14) 控制院内感染制度................................................................... (15) 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制度 (16) 卫生材料管理制度 (16) 仪器设备保管制度 (16) 药品管理制度 (17)

产前筛查诊疗技术规范 诊疗常规的核心是让进行产前检查的所有孕妇均有机会作产前筛查,并对产前筛查的结果做出正确的解释,根据医疗原则处理需要进一步作产前诊断的病例。 具体内容包括: 1.对所有的孕妇进行宣传,对其说明产前筛查的意义、目的,让进行筛查的孕妇均有机会进行知情选择接受产前筛查。 2.建议所有小于35岁的孕15-20周的孕妇做产前筛查;大于35岁的孕妇(大于35 岁系指预产期时35岁)及高位孕妇做细胞遗传学检查。 3.对要做产前筛查的孕妇,必须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及掌握问诊方法。 (1)详细询问孕妇的年龄、末次月经、体重、是否有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2)是否为多胎妊娠,是否吸烟,异常妊娠史,前胎是否是21-三体、18- 三体等。4.咨询医生根据掌握的妇产科学、遗传学、优生学等知识对遗传咨询做出科学的解答。(1)整个遗传咨询过程中,咨询医生只需将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后果向病人进行陈述,由病人自行选择采取的措施。 (2)必须使筛查者清楚筛查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要求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 (3)医生应该确定被筛查孕妇的年龄、孕周(必要时B超确诊胎龄)等病史后开出产前筛查送检单。 5.对筛查结果的解释与临床处理原则: (1)对筛查结果为21-三体、18-三体高风险孕妇,医生应告知孕妇其结果只说明胎儿患这两种先天异常的可能性很大,但不是确诊。建议其进行羊水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排除染色体病 (2)对于年龄≥35岁的高龄孕妇,即使做了筛查且是低风险,医生也应告之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区别,给孕妇提供选择细胞遗传学检查的机会。 (3)对于NTD高风险孕妇,应建议B超检查以排除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可能性。 (4)对筛查阴性或低风险的孕妇应告知其结果只说明孕妇胎儿患某一先天缺陷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是绝对排除。 6.下列孕妇应该直接做产前诊断: (1)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2)产前筛查结果属高危人群。 (3)曾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 (4)产前筛查怀疑胎儿患染色体病的孕妇。 (5)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 (6)孕妇可能为某种X连锁遗传病基因携带者。 (7)其他,如曾有不良孕产史者或特殊致畸因子接触史。 7.对建议做产前胎儿细胞遗传学检查的孕妇,主治医生应向孕妇说明有关手术(羊膜腔穿刺术,脐血采集等)的诊断价值与风险,让孕妇知情选择,对同意进行产前胎儿细胞遗传学检查的孕妇,应请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按有关手术的技术规范(羊膜腔穿刺术技术规范,脐血采集技术规范等)对其进行相应检查与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验,对无禁忌症者,开出《胎儿染色体检查申请单》。 8.从事产前筛查人员在产前筛查系列工作中必须抱着对孕妇负责的精神,注重保护被服务对象的隐私,耐心、详细地向咨询者阐明科学道理,尽可能使他们接受医学指导意见。9.对疑难或有疑难病例的处理意见,应提交产前诊断中心专家组讨论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