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会入会须知
中医药学会年会方案

《中医药学会年会方案》一、年会背景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瑰宝,在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加强中医药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医药行业的整体水平,特制定本次中医药学会年会方案。
二、年会主题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传承创新,共筑中医药发展新辉煌”。
三、年会目的1. 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展示中医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2.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3. 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4. 宣传中医药文化,提高全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5. 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提升学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四、年会时间与地点1. 时间:[具体时间]2. 地点:[详细位置区域]五、参会人员1. 中医药学会会员2. 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临床医生、药师等3. 中医药企业代表4. 政府相关部门领导5. 媒体记者六、年会主要内容(一)开幕式1. 主持人介绍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和参会人员。
2. 学会领导致辞,总结学会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3. 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讲话,强调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性,提出政策支持和发展要求。
4. 特邀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阐述中医药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
(二)学术交流1. 设立多个学术分会场,涵盖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诊疗、中药研究、中医药文化等多个领域。
2.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共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3. 组织学术论文交流,评选优秀论文并颁发证书。
4. 开展学术研讨和互动交流活动,促进参会人员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合作交流。
(三)中医药产业发展论坛1. 邀请中医药企业代表、投资机构代表等参加,探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2. 举办中医药项目推介会,展示中医药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成果。
3. 组织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进行对话交流,为中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团体标准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团体标准
团体标准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指导下制定,是为了适应当前民族医药行业的需求和发展,统一业界标准,推动行业的规范和整体提升。
团体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药材鉴别、药物制剂、保健食品、中医诊断与治疗、临床研究、科学研究等。
首先,团体标准对药材鉴别进行规范和要求。
药材是中医药疗效的基础,鉴别药材的真实性和质量对保证疗效和使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团体标准对药材的外观、性状、炮制工艺、药材来源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要求,明确了鉴别的方法和步骤,保证了药材的质量和功效。
其次,团体标准对药物制剂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药物制剂是中医药疗效的具体体现,团体标准对药物制剂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制剂的生产过程、设备和环境要求,确保药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另外,团体标准还对保健食品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保健食品是民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补充营养的产品,团体标准对保健食品的配方、生产工艺、原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和要求,加强了保健食品的管理和监督,保障了保健食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团体标准还对中医诊断与治疗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中医诊断与治疗是中医药的核心内容,团体标准对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和要求进行了规定,明确了治疗方案的制定原则和方法,促进了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和规范化。
艾灸培训会主持人发言稿(3篇)

第1篇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参加这次艾灸培训会。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学员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艾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它以独特的治疗方法,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艾灸这一古老的技艺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艾灸文化,提高艾灸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我们举办了这次艾灸培训会。
在此,我非常荣幸地担任本次培训会的主持人。
接下来,我将简要介绍本次培训会的背景、目的和安排。
一、培训会的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艾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迅速发展。
艾灸以其独特的疗效,在调理身体、预防疾病、康复保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艾灸技术传承不足,部分从业者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艾灸市场鱼龙混杂。
为了提高艾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我们特举办这次培训会,旨在为广大艾灸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提升的平台。
二、培训会的目的1. 传承艾灸文化:通过本次培训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艾灸的历史、原理和操作方法,传承我国古老的艾灸文化。
2. 提升专业技能:针对艾灸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邀请资深艾灸专家进行授课,帮助大家掌握艾灸技术,提高服务质量。
3. 促进交流合作:搭建艾灸从业者之间的交流平台,促进艾灸行业的健康发展。
4. 推广艾灸知识:向公众普及艾灸知识,提高人们对艾灸的认知度,让更多人受益于艾灸。
三、培训会的安排1. 开幕式:由主办方致辞,介绍培训会的背景、目的和安排。
2. 专题讲座:邀请资深艾灸专家进行授课,内容包括艾灸的历史、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3. 实操演练:学员们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艾灸实操,巩固所学知识。
4. 交流研讨:组织学员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实践经验,共同探讨艾灸技术的发展方向。
5. 结业仪式:颁发结业证书,表彰优秀学员。
各位嘉宾、学员们,艾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中医艾灸文化 宣誓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医艾灸文化宣誓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医艾灸文化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艾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燃烧艾草,将草烟和热力引入人体经络,起到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艾灸文化不仅具有深厚的医学基础,也融合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文化和生活智慧,具有极其广泛的影响力和应用价值。
艾灸文化的起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远在距今几千年前的中国,就已经有人使用艾草进行保健和治疗。
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艾灸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疗法,并渗透到中医理论和实践中。
在古代,艾草被视为圣草,被广泛应用于帝王贵族和百姓民众的生活中。
如今,艾灸已成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中医艾灸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经络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
中医认为艾草具有温热的属性,能够温通经络,调理气血,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
艾灸通过刺激经络,调整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和强身健体的效果。
艾灸的治疗原理和方法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并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和完善。
中医艾灸的理论基础不仅可以解释艾灸的疗效,也为其在临床实践中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中医艾灸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艾灸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对于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具有独特的优势。
其次,艾灸文化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和文化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同时,艾灸的现代应用也得到了科学界和医学界的认可,在健康保健和疾病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而言之,中医艾灸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智慧和生活智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艾灸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医艾灸文化的宣誓词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受益于艾灸的疗法和文化魅力。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不知道这些,千万别说自己了解艾灸新手入门须知!

不知道这些,千万别说自己了解艾灸——新手入门须知!
总是有一些人在说“哎呀,我艾灸后某某地方发痒,发凉,发胀,艾灸后我的毛病好像加重了,艾灸后有上火现象,怎
么回事啊?不会灸出问题了吧,艾灸不会不适合我吧”“能不
能一边泡脚一边艾灸啊?能不能一边吃东西一边艾灸啊?”
为什么我灸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出现返病现象呢?是不是
艾灸对我没有用啊??下面把这些问题总结归纳出来,
希望大家能认真看看,既然做艾灸就要正确认识艾灸,正确
去操作!不去了解艾灸,出现一点点本是正常现象的小问题
就大惊小怪,心里发慌,那不如不做!【我适不适合做
艾灸】————————————只要不是下面这三种体
质的人都可以做艾灸(下面症状中占了3条以上则不适合艾灸,没占3条以上则可以)【阴虚火旺】症状:下午或
晚上身体或脸颊发热发烫;身体燥热不喜多衣,手足心发热;心烦,失眠多梦;盗汗;总是口干咽燥;大便干结难解;小
便少颜色深黄;舌体薄瘦,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或伴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伴头昏,腰酸乏力等。
】【阴虚阳亢】症状:舌红无苔,舌体干燥;两颊潮红发热;,盗汗;五心烦热;咳血;视物不清;形体消瘦干枯;烦躁失
眠;麻木拘急;或遗精,性欲亢进等。
【湿热过盛】症状:舌质很红,舌苔厚黄;大便干燥难解且粘滞;小便深黄;。
艾灸的注意事项.ppt

艾灸的注意事项
针灸
第1页/共4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针灸
(一)体位选择和施灸顺序
1 体位选择: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位明显 暴露,艾炷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易于 深透肌肉;便于医生正确取穴,方便操作,患者能 坚持施灸治疗全过程为准。
2 施灸顺序: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部后四肢、 先阳经后阴经。
作者:梁振钰 资源编码:1_****_**_**_****_001_0
第2页/共4页 2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针灸
• (二)灸的禁忌
1.禁灸病症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均不宜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
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 膜附近,均不得施灸。
• 注意安全,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作者:梁振钰 资源编码:1_****_**_**_****_001_0
第4页/共4页 4
作者:梁振钰 资源编码:1_****_**_**_****_001_0
第3页/共4页 3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针灸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灸前要与患者讲清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尤其是瘢痕灸。
• 除瘢痕灸外,要防止灼伤皮肤、尤其幼儿患者。如有起 泡时,消毒后,挑破水泡,再涂上龙胆紫。
• 灸后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适当活动身 体,饮少量温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可使症状迅速 缓解。
中国民族医药通讯

第 4 期(总 126 期)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秘书处编 2012 年 6 月 28 日
目
录
关于召开全国维医药学术交流暨分会筹备成立大会的通知………………………………
⑴
关于召开“2012 全国藏医药学术与技术培训交流会”的通知…………………………… ⑵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藏医药养生保健分会简介………………………………………………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医药分会(民政部待审批)简介……………………………………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蛇伤医药分会(民政部待审批)情况介绍…………………………… ⑶ ⑸ ⑺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于 2012 年 4 月 14 日在湖南省怀化学院召开中国民族医药学 会侗医药分会筹备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 有 59 位代表,以投票的方式选举出 23 位 常务理事,选举石光汉同志为分会会长, 佘朝文、黄维中、李顺祥、龙运光、张在 其、吴国勇等同志为副会长,石再国同志 为秘书长;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 61 位 分会理事和龙滢任、杨光团、贺安娜为副 秘书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医药分会挂 靠在湖南省怀化学院办公,地点在怀化市 迎 丰 东 路 612 号 , 办 公 室 电 话 号 码 : 0745-2861281 。 分会的前身是中国民族医药 学会侗族医药专家委员会。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族医药专家委员 会成立于 2003 年。当时由湖南通道、广西 三江、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部分 民族医药工作者和医学专家发起,并向中 国民族医药学会提出申请,组建成立“中 国民族医药学会侗族医药专家委员会” ,中 国民族医药学会于 2003 年 9 月 24 日行文 批准,同意成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族 医药专家委员会” 。同年 11 月 8 日,在贵 州龙里县召开了由时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会长诸国本先生主持的、有 17 名专家委员 参加的筹备会议。研究并于 2004 年 10 月 21 日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召开了全国 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由学会副秘书长 刘成起在大会上正式宣布批文。首届侗族 医药专家委员会领导成员:石光汉同志任 主任委员,龙运光、吴国生、吴国勇等同 志任副主任委员,萧成纹同志任秘书长。 侗族医药专家委员会成立后,做了大 量的组织建设和学术交流方面的工作,并 取得显著的成绩,主要如下。
中华中医药学会分支机构换届工作实施细则

中华中医药学会分支机构换届工作实施细则为进一步规范中华中医药学会分支机构换届流程,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工作,特制定本细则。
一、提出换届方案分支机构要在任期届满前六个月(一般在每年年初)向学会提出换届申请(包括时间、地点、筹备组主要成员、原则等,换届方案需经分会主委、副主委会议审议通过),同时提交分支机构委员参加历次学术活动情况、任期内的分支机构工作总结,主委进行述职,每年2月20日前需确定换届会议时间、地点。
二、推荐委员候选人委员候选人推选由学会学术部统一发文,委托各省级中医药学会及有关单位推荐委员候选人,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6-8名,副省级城市4-6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6-8名,其他推荐单位根据学会有关规定进行推荐。
筹备组根据实际情况可酌情补充。
三、委员候选人遴选1.筹备组根据委员推荐表相关资料对全国委员候选人进行汇总,学会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审核。
委员必须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
2.委员的名额应兼顾到地域、年龄、性别等因素,但不平均分配。
3.每届委员会改选,委员更新比例应不少于1/3。
要注意选拔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进入委员会。
4.50岁以下的委员比例应不少于1/3。
委员的最高年龄不超过60岁,博导不超过65周岁。
5.适当发展青年委员,青年委员条件为45周岁以下,博士学位或中级技术职称以上。
四、常务委员候选人遴选1.常务委员人数不超过委员总数的1/3。
2.一个法人单位原则上只产生1名常务委员,支撑单位常务委员人数不超过3人五、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候选人遴选分支机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须具备以下条件:1.在本专业内具有精深造诣,在本学科领域有广泛影响。
2.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3.原则上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4.在上一届分会中原则上担任常委或常委以上职务,且积极参加分会活动。
六、提交新一届委员会主要领导成员建议名单1.每个分会在换届会议前1个月,需要提交新一届委员会主要领导成员建议名单(主要领导成员包括:主任委员、副主委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等)以及建议名单提出的有关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会入会须知
根据本会章程,并经会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将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下设立艾灸分会,现将入会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艾灸分会入会条件
(一)拥护本团体章程;
(二)有加入本团体的意愿;
(三)副会长、由全国中医、民族医及艾灸界有较深造诣的专家和有影响的企业家担任;
(四)常务理事以上的职位由在全国艾灸研究、教育、生产、临床界有知名度的专家、企业高管担任;
(五)个人会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灸疗师或执业医师资格;
2.高等医药院校本科毕业生或中医院校二年级以上在校学生,并已取得初级或以上技术职务者;
3.非高等医药院校本科毕业但从事与中医、民族医(含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并已取得中级或以上技术职务者;
4. 关心扶持中医、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在自然科学、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尤其在人类学、社会学以及生命科学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硕士学位(包括双学士和博士学位),或取得副高职称(含副高职称)以上技术职务者;
5. 灸爱好者、养生保健爱好者;
6. 按期交纳会费,会员每年50元会费,原则上一次性缴纳4年一届会费,共200元。
(六)单位会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内中医、民族医药企事业单位和依法成立的社团组织以及与中医、民族医药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依法成立的社团组织;
2. 国内热心发展中医、民族医药事业,支持本会工作,在本会经济和文化建设中贡献突出的单位;
3. 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人员、艾灸生产企业和灸疗技术应用机构;
4.按时交纳团体会员费,企业单位每年10000元会费,事业单位每年6000元会费,按年交纳会费。
二、入会其他条件
(一)符合上述条件的个人和单位填写申请表发送至艾灸分会,审核通过后成为会员,发会员证书;
(二)艾灸分会秘书处收到会员申请表后,提交会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候选人名单;
(三)企业中的副会长,原则上从单位会员中产生;
(四)请申请者将申请表加盖单位公章后邮寄到秘书处或发至ajwlx@邮箱。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2015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