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疾病患者日常生活的自我健康指导

癫痫疾病患者日常生活的自我健康指导
癫痫疾病患者日常生活的自我健康指导

癫痫疾病患者日常生活的自我健康指导

一.癫痫患者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癫痫患者需长期服药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的自我管理对治疗成败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自我管理离不开健康指导。内容包括:(一)疾病与护理知识:癫痫患者应该了解癫痫相关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为自己服务,知道怎样才能更好的照顾自己。

(二)增强自我意识:患者对病情的认识和态度往往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疾病可以改变患者的思维、感觉和行为。同样,思维、感觉和行为亦可影响疾病。因此,应该学会积极思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减少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程度。

(三)增强自信心:自信心在患者的自我管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患者遇到麻烦时,千万不要以癫痫病为借口处理自己的不满和苦恼。

(四)增强责任心:当患者完全知道自己的病情并积极治疗时,就应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照医嘱服药,了解所服药物的作用和服用的理由。如果患者知道发作诱发因素就应该尽力避免。

二.如何向周围人诉说自己的病情:最好的方式是实事求是地将自己的病情告诉周围熟人,没必要故意隐瞒或夸张自己的病情。这样当癫痫发作时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特别是在病情没有完全控制时,可以使其他人更好地理解自己,驱散人们对癫痫的误解;亦可以使患者与他们的关系更亲近,减少患者和他们的焦虑。

三.患者与医生之间沟通的重要性:医生应该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成为治疗合作者,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在治疗中能够积极配合,这对成功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四.癫痫患者应如何面对自己的病情:由于神经科医生,特别是癫痫专科医师匮乏,大多数癫痫患者发病后往往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合理治疗。怀疑自己患癫痫或在基层医疗单位诊断的癫痫患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接受有助于明确诊断的相关特殊检查,例如EEG、头颅MRI扫描等。

●明确诊断后应接受正规抗癫痫治疗,建议到医院神经科就医。

●掌握自己的病情资料和癫痫病对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育龄女性癫痫患者应该进行孕前咨询。

●癫痫患儿的父母应该掌握儿童癫痫的相关信息。

●疗效不理想时应该到正规的癫痫专科医院或门诊请癫痫专科医师诊治。

●不要听信广告和“专治癫痫验方”、“祖传秘方”的宣传,盲目就医。

五.有条件的患者或家属应该记录发作的情况:发作情况的详实记录和描述对医生明确诊断、掌握病情进展和观察药物治疗效果都有重要参考价值。记录应该包括发作的日期、具体时间、发作时的表现、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其它情况。如有条件能在患者发作时录像,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六.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

●尽量避开容易诱发发作的因素,但不能过份困扰自己。

●保持最小的精神压力,如果精神压力成为自己的负担,则要学会正确处理。

●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

●不喝酒,不暴饮暴食。

●外出离家时,确保带足够量的AEDs。

●如果患者独自生活,要保证能及时与亲戚、朋友、或邻居取得联系。

●保持乐观态度,不要让癫痫过分限制自己的生活。

七.在安全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癫痫发作的时间和地点是不可预测,为了避开不必要的损伤,在安全方面亦应该给予指导:

●在厨房中:做饭时使用微波炉对癫痫患者更安全,火炉开口向后,锅的把柄向后,避免移动热锅。

●在客厅中:避免使用开放的火炉,避免拖在地板的铁丝和电线,放置软且容易清洗的地毯,在窗户和门上安置安全玻璃。

●在卧室中:选择宽且低的床,在地板上放置软地毯。

●在洗澡间:洗澡前必须告诉家中其它人员或同室,避免单独一个人时洗澡;淋浴相对较安全些,水不能过热;洗澡间的门应该向外开,这样在患者跌倒时不至于把门锁死。八.运动或休闲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运动与休闲活动对每个人的健康是有益的,而且是交结朋友最好的方式。如果监护合理、具备相关的安全措施,绝大多数活动性癫痫患者都能参加。很多发作已完全控制的癫痫患者并不需要比正常人更多的安全防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癫痫类型、发作程度、发作频率、以及发作诱因和发作先兆等帮助患者选择最适合的体育活动。

九.特殊群体癫痫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一)青春期:青春期是人身心发育的特殊时期,各种诱发发作的危险因素明显增多,如睡眠不足、饮酒、服用兴奋剂等。青春期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最差,自行停药、漏服药物现象比较严重,应该加强教育,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尽可能帮助患者愉快地渡过青春期。

(二)老年人:老年人智力、记忆力下降,有些老年人独自居住,治疗的依从性也比较差。因此,老年癫痫患者身旁应该尽量有人照顾。

(三)育龄女性:育龄女性涉及到月经、避孕、生育以及抚养孩子等问题,因此,如果遇到上述问题应及时向癫痫专科医生咨询相关情况。

癫痫病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经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注意癫痫病患者日常护理需要注意的问题,可以更好的护理癫痫病患者,防止危害的产生,很多人不了解癫痫病患者如何进行护理。

癫痫的护理措施一

对于癫痫的护理,还应注意避免患者进行重体力活以及过度用脑的工作。若是患者的病情已经被控制住了,其症状也已有所缓解了,以及精神正常者便可适当地进行工作和活动了。需要注意的是,切忌从事水上、高空、驾驶及高压机房等具有危险的工作。此外,由于患者不能受刺激,所以大家不可恶作剧地恐吓、吓唬患者,更不能引导其进行危险的有刺激性的运动,如爬山、蹦极、划水等。癫痫的护理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且舒适的疗养环境。

癫痫的护理措施二

由于癫痫是易复发的疾病,所以对癫痫的护理要求了解发作时如何采取急救措施。当癫痫发作时,应当将患者平躺且头侧向一边,防止白沫回流、窒息及产生吸入性肺炎,同时解开其衣领及裤腰,保证呼吸顺畅。还应让患者远离有水、火、电、热等危险器物的地方,以防受伤及意外的发生。此外,想办法让患者咬住毛巾等物,以免其咬伤自己的舌头。

癫痫的护理措施三

养成良好的生活及作息习惯是癫痫的护理的必要措施。患者需要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切忌熬夜和过度的疲劳。在饮食方面,患者一日三餐正常规律地就餐,不能暴饮暴食或者过度饥饿。应摄入清淡的、易于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还应多补充富含维生素的瓜果蔬菜类食品。患者不能食用如辣椒、葱蒜、浓茶、咖啡及烟酒等刺激性强的东西。

糖尿病健康指导

糖尿病饮食指导 现代医学证明,正常人在饮食以后,随着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从而使血糖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因此,不会发生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此时,若再像正常人那样饮食,不进行饮食控制,甚至过度饮食,就会使血糖升得过高,并且会对本来就分泌不足的胰岛素组织产生不利影响,使胰岛素功能更加减退,胰岛素的分泌更加减少,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对糖尿病人要合理地进行饮食控制。 饮食疗法是各型糖尿病的治疗基础,是糖尿病最根本的治疗方法之一。不论糖尿病属何种类型,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是否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都应该严格进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对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或老年轻型病例,可以把饮食疗法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适当地配合口服降糖药,就能达到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目的。对Ⅰ型糖尿病及重症病例,在应用药物的基础上,积极控制饮食,才能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并防止病情的恶化。所以,饮食疗法为糖尿病的基础疗法,必须严格遵守。 (一)饮食疗法的目的 1.减轻胰岛负担,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值,并防止或延缓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与发展。 2.维持健康,使成人能从事各种正常的活动,儿童能健康地生长发育。 3.维持正常的体重,肥胖者减少能摄入,可以改善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瘦者时体重 增加,已达到增强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 (二)糖尿病宜食 1、糖尿病患者的主食一般以米、面为主,但是,粗杂粮,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有较多的无机盐、维生素,又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减低血糖作用,对控制血糖有利。 2、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来源,大豆及其豆制品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质量多质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胆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等。 3、糖尿病患者在控制热量期间,仍感饥饿时,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着吃。由于蔬菜所含膳食纤维多、水分多,供热能低、具有饱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如: ①科学摄入优质脂肪和蛋白质,如乌鸡肉、兔肉、三文鱼、金枪鱼、鳕鱼、鳗鱼、牛奶、酸奶、鸡蛋、花生等。 兔肉鸡肉鱼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作用(C) A降低血糖,有助于血糖达标 B 减肥,有助于降低血脂 C 增强体质,治愈并发症 D 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 2. 跟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的达标标准错误的是:(D) A 糖化血红蛋白<6.5% B 餐后2小时血糖<8.0 mmol/L C 空腹血糖<6.1 mmol/L D 餐后2小时血糖<6.5 mmol/L 3. 以下哪项是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金标准(C) A 空腹血糖 B 餐后血糖 C 糖化血红蛋白 D 睡前血糖 4.世界糖尿病日是。(A) A.11月14日 B.10月14日 C.11月4日 D.10月4日 5. 关于2型糖尿病的特点,以下哪项正确(D) A.均为中老年起病B.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C.不会发生酮症酸中毒D.部分患者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6.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D)

A.血肌酐水平升高B.伴有糖尿病眼底病变 C.浮肿D.尿中有微量白蛋白 7.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是指:(B) A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戒烟戒酒、自我监测 B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自我监测C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按摩与理疗 8.对糖尿病血糖达标认识错误的是:(D) A 早达标、早获益 B 实现血糖全面达标 C 精细降糖,安全达标 D 只要坚持治疗,达不达标不重要 9.以下关于糖尿病治疗中正确的做法是:(D) A 长期服药不好,血糖得到控制,治疗就可以停止 B 感觉良好时,血糖监测意义不大 C反正已经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不需再控制饮食了 D 饮食、运动、降糖药物、自我监测及接受糖尿病教育五管齐下 10.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作用:(D) A 减轻胰岛负担 B 改善体重 C 通过平衡饮食使血糖得到控制,有利于防治并发症 D 通过“饥饿”降低血糖 11.以下有关糖尿病饮食治疗正确的说法是:(B) A 病情轻者可不需饮食治疗 B 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该坚持健康的饮食计划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策略和效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策略和效果 发表时间:2016-04-14T09:33:50.5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作者:彭德霞 [导读] 贵州省铜仁地区思南县鹦鹉溪镇卫生院通过仔细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及生化结果。 贵州省铜仁地区思南县鹦鹉溪镇卫生院贵州铜仁 5651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策略,观察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组,结果:观察组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仔细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及生化结果。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心理状况;护理干预;效果 对于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细致体贴患者的病痛,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其战胜疾病,选择适宜的护理方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更好的配合医师治疗[1]。现将笔者所在医院对于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总结如下,并分析其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在60-76岁,平均年龄(64.3±4.7)岁;体重指数24-29,平均(26.3±1.0);吸烟史15-50年,饮酒史5-25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在60-75岁,平均年龄(65.5±4.6)岁;体重指数24-30,平均(26.5±1.1);吸烟史14-48年,饮酒史5-2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吸烟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观察组护理方法 1.2.1良好的沟通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融洽的关系,要把患者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2]。要说服患者家属配合做好患者的身心护理,让患者体会到家一样的温暖,感到自己并不孤独,从而获得足够多的心理和社会支持,使其顺利地度过疾病的各个阶段,以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康复。 1.2.2有效掌握患者心理 护理上首先要理解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关系,将解决患者心理障碍放在心理护理的重要位置。日常工作中不但要做好患者的常规心理护理,对于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尤其要引起重视,准确把握其心理特征[3]。有必要时实施全科护理会诊讨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切实解决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促使其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战胜疾病。 1.2.3提高质量,减少痛苦 护理人员要尽量减少患者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的痛苦。要求护理人员提高业务水平与操做技能,尽量做到语言和蔼,动作轻盈、熟练,提高成功率,积极观察和了解患者的感受,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的信心[4]。 1.2.4区别对待,重占分析 对于新入院或新诊断糖尿病的患者,首先要热情接待,耐心回答患者的相关问题,及时解决患者及其家属存在的疑问[5]。对于悲观失望的患者,护理上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责仟心和同情心,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恐惧、焦虑的患者,护理上应详细为其解释糖尿病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疾病的良好预后,安慰鼓励患者,尽量减少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对性格急躁、求医治病心切的患者要进行正确引导,使其面对现实,正视病情,要围绕疾病木身的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耐心解释,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接受现实,提高其依从性和自觉性,使之情绪乐观,积极配合治疗护[6]。 1.3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如定时进行心理教育,增强与患者沟通等。 1.4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生活习惯,如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戒烟以及戒酒等情况的变化;记录出院时生化结果: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生活习惯 观察组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糖尿病人的健康指导

糖尿病人的健康指导 患者查出得了糖尿病,一定不要紧张及恐惧,虽是终身疾病,但只要血糖控制的好便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一样长寿。 一、需要坚持的八个方面: 1. 合理膳食:饮食控制是最基本的一项治疗措施,也是治疗 的基础。多吃菜,少吃粮,一天不要超五两(一般人),粗细搭配,不易升糖。不吃油炸食品和含糖量高的水果。 2. 适量运动:这是防止糖尿病的重要方法。运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强身健体,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 3. 戒烟限酒:吸烟有害,它会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造成血糖和血压的升高,诱发令人生畏的心、脑血管疾病。 4. 心理平衡:在任何情况下,要做到心态平和、乐观,淡薄名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世无争,少求寡欲,其乐融融。这对平稳地控制血糖和血压特别有利。 5. 坚持服药:吃什么药,怎样吃,要听正规医院内分泌科医生的,不要轻信广告和偏方。 6. 自我监控:患者要随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和发展变化的趋势,

要定期检测自己的血糖、尿糖、血压等指标

7. 定期复查:患者要和医生很好的配合,定期检测糖化血红 蛋白、血脂、心、肝、肾、眼底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有无并发症等。 8. 学习有恒:坚持学习糖尿病有关知识,接受防治糖尿病的教育。 二、看病的八项注意: 1. 至少每月到医院复诊一次。 2. 到医院复查时,应同平时一样服用降糖药。如停用药物会误导医生加大用药剂量。 3. 除了查空腹血糖外,还要同时查餐后2小时血糖。 4. 不能只查尿糖。有些人肾糖阈发生改变,尽管尿糖阴性,但血糖已大大超过正常值。 5. 每3个月到医院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近2-3个月血糖总的控制情况。 6. 每半年或一年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查体,以便及时发现、控制并发症。 7. 到正规医院接受内分泌医生的正规治疗,只凭偏方或降糖 保健品等控制病情不可靠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 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二)随访评估 页脚内容1

页脚内容2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 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 )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四)健康体检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健康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 (二)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通过本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等途径筛查和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辖区内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页脚内容3

五、考核指标 (一)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100%。注: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估算: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总数×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通过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卫生诊断获得或是选用本省(区、市)或全国近期2型糖尿病患病率指标)。(二)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三)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六、附件 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 页脚内容4

公共卫生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策略.

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策略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 1. 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 1994年就已达 200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 2025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 3亿,而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到 4000万,未来 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统计, XX 镇现有糖尿病患者 2000多人,针对糖尿病患者,制定如下干预策略: 一、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1、病人就诊或入户体检随访时,进行一对一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 2、利用大集、村民大会等集会场所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印刷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材料及健康教育处方,到人口密集的场所进行发放。 3、张贴宣传图片,制作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版面,在各村及卫生所进行知识宣传。 4、利用各村广播喇叭进行糖尿病等健康知识宣讲。 5、举办有关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引导居民学习有关糖尿病知识及必要的糖尿病健康技能。 二、健康教育干预目标 通过健康教育使大多数患者能比较全面的掌握糖尿病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进行自我保健。大多数患者能根据医生开具的健康教育处方坚持合理运动和控制饮食。转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监测血糖、尿糖、合理运动、胰岛素注射和足部、皮肤护理等自我保健知识,学会日常饮食结构调整,口服降糖药及胰

岛素剂量计算和皮下注射技术,并通过心理干预,纠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稳定情绪和行为,改善抑郁症状,使患者达到最佳健康状态。三、健康教育内容 1、心理教育指导:部分患者缺乏耐心,担心寿命缩短, 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这些不良情绪可刺激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引起血糖升高, 同时产生对搞胰岛素的作用, 不利于病情好转。应给予安慰、鼓励和正确疏导,解除患者的恐惧、忧虑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治疗。 2、饮食知识教育: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活动强度、年龄、血糖值计算每天需要的总热量,按“三高二低”规则进食,避免饱食。 3、运动疗法教育:其作用在于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除胰岛素抵抗,促进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个人爱好等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以有氧运动为宜。 4、药物治疗教育:糖尿病是终身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在家治疗, 患者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上期、规律用药, 不可擅自改药或停药,指导患者掌握用药时间、剂量、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5、低糖识别及防治指导:低血糖常见症状为疲乏、饥饿感、头晕、出虚汗、心悸、面色苍白、脉速等。对于低血糖的处理, 明确提出分两步, 第一步给予能快速吸收的单糖, 如 6粒果冻、一颗糖、一匙蜂蜜等,第二步给予吸收较慢的淀粉类食物,如馒头、饼干、面包等,仍无改善,立即送医院治疗。 6、足部及皮肤方面的指导:教会患者检查足部的方法, 每天细心检查足部及趾间有无水泡及皮肤损伤,观察足趾的颜色、温度,如发现皮肤苍白或紫绀,皮温较低,应注意保暖。 XX 镇卫生院 2011

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计划

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计划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和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引起的体内代谢失调和高血糖状态。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疲乏、消瘦等表现,其并发症为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慢性病变可累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肾脏、视网膜、皮肤等;其诱因有肥胖、感染、缺少体力活动、多次妊娠等。糖尿病治疗主要是饮食与药物治疗,为了使病人有效地配合治疗,护士应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宣教。 一、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降低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近期:社区老年人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一年) 中期:社区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下降2% (二年) 远期:社区中年妇女糖尿病患病率下降2% (三年) 二、方法 通过社区诊断,评估社区需求 (1)了解社区特定,社区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人群的工作、生活环境及其生活质量。(2)了解影响社区居民健康问题的主要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不运动、膳食不合理等。(3)了解糖尿病在该社区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患糖尿病的主要行为和危险因素。(4)通过社区诊断,明确优先项目,确定优先项目的原则有三。 ①严重性:对人群健康威胁最严重的问题; ②有效性:该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是有效的; ③可行性:成本低,效益好,且是群众普遍关心和易于接受的。 确定人群 一级:糖尿病患者、家属、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二级:社区医务人员、同事、朋友 三级:街道、社区干部、社区健康教育志愿者 【心理指导】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治疗需要长期进行;且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病人多出现焦虑不安、恐惧和失望心理。护士应耐心疏导病人,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合理的生活起居,良好的心理准备,配合饮食、体能锻炼及药物等综合措施可纠正代谢紊乱和消除糖尿病症状,并对预防慢性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效果,所以要劝慰病人保持心情愉快,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要坚信:糖尿病虽不能根治,但如果控制良好,仍然可以享受正常人同样的寿命。 【饮食指导】饮食指导是基础治疗措施,它能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部分病人经饮食治疗后,血糖完全恢复正常。1.教会病人根据标准体重、热量标准来计算饮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炭水化合物的含量。①标准体重计算:标准体重(kg)= 病人身高(cm)-105。 ②热量标准:成人休息者:每日25~30kcal/kg;轻体力劳动者:每日30~35kcal/kg;重体力劳动者:每日35~40kcal/kg。③蛋白质标准:每日0.8~1.2g/kg。④脂肪标准:每日0.6~1.0g/kg。其余部分由炭水化合物补充。蛋白质约占总热量12%~15%,脂肪占30%~35%,糖类占50%~60%,三餐按1/5、2/5、2/5或各1/3分配。蛋白质或糖产热4kacl/g,脂肪产热9kcal/g。2.饮食计算方法举例:一身高165cm的病人,其饮食计算方法如下:标准体重=165cm-105cm=50kg,总热量=30×50=1500kcal。炭水化合物为:1500×60%÷4=225g。蛋白质1.0g/kg/日×50kg=50g。脂肪0.8g/kg/日×50kg=40g。三餐分配如下:早餐:糖45g,蛋白质10g,脂肪8g;中、晚餐:糖90g,蛋白质20g,脂肪16g;或早、中、晚餐: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复习课程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糖尿病患者健康管 理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作用?(C) A降低血糖,有助于血糖达标 B 减肥,有助于降低血脂 C 增强体质,治愈并发症 D 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 2. 跟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的达标标准错误的是:(D) A 糖化血红蛋白<6.5% B 餐后2小时血糖<8.0 mmol/L C 空腹血糖<6.1 mmol/L D 餐后2小时血糖<6.5 mmol/L 3. 以下哪项是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金标准(C) A 空腹血糖 B 餐后血糖 C 糖化血红蛋白 D 睡前血糖 4.世界糖尿病日是。(A) A.11月14日 B.10月14日 C.11月4日 D.10月4日 5. 关于2型糖尿病的特点,以下哪项正确?(D) A.均为中老年起病 B.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C.不会发生酮症酸中毒 D.部分患者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6.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D) A.血肌酐水平升高 B.伴有糖尿病眼底病变 C.浮肿 D.尿中有微量白蛋白 7.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是指:(B) A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戒烟戒酒、自我监测 B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自我监测C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按摩与理疗 8.对糖尿病血糖达标认识错误的是:(D) A 早达标、早获益 B 实现血糖全面达标 C 精细降糖,安全达标 D 只要坚持治疗,达不达标不重要 9.以下关于糖尿病治疗中正确的做法是:(D) A 长期服药不好,血糖得到控制,治疗就可以停止 B 感觉良好时,血糖监测意义不大 C反正已经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不需再控制饮食了 D 饮食、运动、降糖药物、自我监测及接受糖尿病教育五管齐下 10.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作用:(D) A 减轻胰岛负担 B 改善体重 C 通过平衡饮食使血糖得到控制,有利于防治并发症 D 通过“饥饿”降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一)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一) 【论文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心理问题;护理干预【文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120例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不同程度地消除了焦虑、恐惧、悲观情绪,有利于病情恢复。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使血糖降低,疾病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60~80岁为糖尿病患病年龄高峰1]。临床发现,糖尿病患者常因精神紧张、焦虑、发急、恐惧、孤独、绝望、沮丧或激动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酮症,目前已公认,心理社会因素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都有一定影响,心理护理可以提高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我们对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男69例,女51例,年龄60~85岁,平均71岁,糖尿病病史1个月至40年。其中合并高血压66例,合并心脏病33例,合并脑血管病22例,合并肾病36例,合并周围神经炎病变20例,合并眼底病变54例,糖尿病足5例,糖尿病病史6个月至30年。 1.2资料收集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采用一对一的护患沟通方式收集资料。问卷涉及:①基本情况;②病情及健康情况,包括糖尿病病程、治疗方式、遵医行为、是否出现并发症、对糖尿病的认识、了解疾病的知识程度、健康状况;③社会家庭环境,包括职业、医疗费用、家庭经济情况、住院陪护、家人关心程度、是否独居、生活地区、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 2存在的心理问题 2.1抑郁和焦虑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因长期用药以及病程缠绵的痛苦等应激因素的刺激易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文化程度越低,抑郁和焦虑越轻;社会支持越多,抑郁和焦虑就越轻。其显著特点是心情低落,表现在对治疗丧失信心,回避或拒绝治疗,常常感到无助感。2.2悲观失望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认为自己患了糖尿病是“绝症”,要终生服药,生活质量下降,同时因为病情经常反复,并发症越来越多,缺乏自信,常有不安全感而产生悲观失望。表现在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因而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变的犹豫不决,怀疑自己的能力。2.3轻视疾病的心理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认为糖尿病就是血糖高,无其他不适症状,不影响饮食,不需治疗,即使治疗也不规律。有的病程长的患者不听从医嘱,自行安排用药和饮食。 2.4孤独感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缺乏社会支持与家庭关怀,患病后无法与家人、朋友及时沟通,感到无助,寂寞,空虚。表现在事事谨慎小心,不主动与医护人员说话,不愿与人接触,有问题不感问,不随便与病友交谈,盼望亲友早来探视,病未痊愈就想回家等。 3护理干预 3.1支持心理疗法通过倾听、解释、说理、疏导、安慰等进行支持心理治疗,帮助消除各种消极情绪反应。 3.1.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亲切、和蔼、诚恳的语言取得其信任,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然后与患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利用语言技巧尽快安定患者的情绪,转移其消极情绪,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3.1.2适时做好知识宣教,充分利用电视、多媒体、幻灯片、墙报等,向患者讲解疾病,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解除其精神压力,克服心理失衡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不良心理情绪。

癫痫患者的健康教育

对癫痫患者的健康教育 神经内科杨东辉 (一)入院宣教 1、向患者和家属介绍住院环境、住院须知、卫生制度、医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病房管理制度。介绍主管医生和负责护士,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 2、对患者进行基本评估,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基础知识: 癫痫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3、安全指导,告知患者避免外出,住院期间需家属陪护,发现癫痫发作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二)住院指导 1、结合患者个体因素,详细讲解癫痫的发病原因、治疗护理方法及预后等知识,寻求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2、饮食指导:食物以清淡、无刺激性为宜,避免过饥、过饱,勿暴饮暴食,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不宜过食油腻、生冷和刺激性食物,应保持大便通畅,多食新鲜蔬菜,营养丰富的食物,戒烟酒。 3、用药指导:向家属及患者介绍用药的方式,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 不擅自停药或不规则服药或调药, 突然停药会引起癫痫持续状态,不规则用药是不能控制发作的主要原因。服药时还应注意药物的毒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映,医生可考虑换药并给予处理。服药理想疗效为既完全控制发作又

不产生不良反应。 4、安全指导:①癫痫发作时,家属要保持冷静,将病人平卧,取出假牙、头偏一侧,松开衣领和裤带,口腔内放入小毛巾或牙垫,防止咬伤舌头,看护好病人,防止摔伤,但不要强行按压抽 摔的肢体,防止骨折或脱臼,不可灌水、进食,对于口腔内的呕吐物要及时清除,防止窒息。如出现呼吸抑制、癫痫持续状态时应急打“ 120”送医院抢救。②发作间歇不要擅自离开病房,并有专人陪护。 5、心理指导:癫痫患者要正视现实,做好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思想准备,在精神上不产生病态心理。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掌握必要的有关知识,明确自己的病情,掌握自己发作时的特点以及容易引起发作的诱因(三)出院指导: 1、服用药物指导要点 ⑴ 病人出院时护士将出院所带药亲手交与病人或家属,详细交待各心药物服用的注意事项、方法、时间、剂量: ⑵ 告之病人及家属癫痫病只能控制抽搐发作,很难根治,治疗应是长期的或者终身的。 ⑶ 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服药期间出现不适,不要自行停药或换药,应及时来院就诊,给予调整用药。 ⑷ 解释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告 诉病人轻度的不良反应不需停药,服药期间定期复查血药浓度。 2、正确处理饮食、工作、休息 (1)病人合理膳食,尤其增加鱼、虾、蛋、绿色蔬菜等补充

糖尿病人的健康指导

糖尿病人得健康指导 患者查出得了糖尿病,一定不要紧张及恐惧,虽就是终身疾病,但只要血糖控制得好便能与正常人一样生活,一样长寿、 一、需要坚持得八个方面: 1。合理膳食:饮食控制就是最基本得一项治疗措施,也就是治疗得基础。多吃菜,少吃粮,一天不要超五两(一般人),粗细搭配,不易升糖、不吃油炸食品与含糖量高得水果。 2、适量运动:这就是防止糖尿病得重要方法、运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强身健体,增加胰岛素得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 3.戒烟限酒:吸烟有害,它会刺激肾上腺素得分泌,造成血糖与血压得升高,诱发令人生畏得心、脑血管疾病。 4。心理平衡:在任何情况下,要做到心态平与、乐观,淡薄名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世无争,少求寡欲,其乐融融。这对平稳地控制血糖与血压特别有利、 5、坚持服药:吃什么药,怎样吃,要听正规医院内分泌科医生得,不要轻信广告与偏方、

6.自我监控:患者要随时了解自己得病情与发展变化得趋势,要定期检测自己得血糖、尿糖、血压等指标。 7。定期复查:患者要与医生很好得配合,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心、肝、肾、眼底等重要器官得功能,有无并发症等。 8。学习有恒:坚持学习糖尿病有关知识,接受防治糖尿病得教育。 二、瞧病得八项注意: 1。至少每月到医院复诊一次。 2.到医院复查时,应同平时一样服用降糖药、如停用药物会误导医生加大用药剂量、 3。除了查空腹血糖外,还要同时查餐后2小时血糖、 4。不能只查尿糖。有些人肾糖阈发生改变,尽管尿糖阴性,但血糖已大大超过正常值。 5、每3个月到医院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近2—3个月血糖总得控制情况。 6.每半年或一年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查体,以便及时发现、控制并发症。

如何进行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

如何进行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得知自己被确诊为糖尿病后,思想压力非常大,往往会表现出惊慌、愤怒、无助、逃避、退化、恐惧的心理和行为,造成精神过分紧张,这对病情控制是没有好处的。通过心理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作用的论述,对目前糖尿病心理研究状况的探讨,以及对糖尿病患者个性研究的归纳,说明心理因素对糖尿病有很大的影响,从而我们要帮助他们渡过心理危机期,保持心理平衡,重新适应生活,应及时做好心理干预。 标签:糖尿病;心理因素;心理干预 糖尿病属于身心疾患,已成為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逐渐攀升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其中重要体现在饮食增加、运动减少、社会心理压力增大。致使中国现有9200万糖尿病患者,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另外16%的人已处在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异常状态。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目前该病因还不十分明确,除了遗传,肥胖等生理因素外,社会心理因素也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治疗在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给予心理指导和行为干预,能使患者更好控制血糖,预防和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1 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 1.1心理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因素是指影响疾病过程认知与价值体系,个性情感,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等。Matthias等提出了心理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认为衡量糖尿病治疗好坏的标准有2个,一个是硬指标,即代谢控制是否达标,如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一个软指标,即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否提高了。他们又将心理因素归结为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关系两个方面。患者的自我行为包括患者的个性、自我效应,应对方式和情绪等;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关系涉及医务人员是否持有同情心,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关于糖尿病的信息,是否有帮助患者的能力。心理因素引起个体的心理应激反应,进而刺激机体的生理应激反应,最后使患者的血糖代谢失调,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所以心理因素在糖尿病发生中作用始终贯穿于应激过程这一主线中。 2 心理干预 2.1认真倾听,稳定情绪情绪在心理异常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所以调整情绪是必要的。以下2种方法有助缓解不良情绪:①适当宣泄不良情绪。如哭、发发脾气,都没有关系,之后如能让患者静下来,冷静的思考一下问题,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进行情绪调整;②与人倾诉不良情绪。如患者想与人吐露自己对患糖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指导内容及方法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指导内容及方法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流行性疾病,患患者群逐渐扩大,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各成员国要重视糖尿病的防治,要制定和实施糖尿病防治计划,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全面、个性化的辅导,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自我治理,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有效地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内容;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引导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做好自我保健是我们进行健康教育的核心。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终身性疾病,在征服这样的慢性疾病过程中,应自觉地坚持合理的适合于个体的治疗方案,减少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糖尿病健康教育便成了治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1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指导内容 1.1 糖尿病基础知识宣教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是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其主要是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肥胖、精神因素导致自身免疫功能障碍造成的。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为主。诊断标准:①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意血糖≥11.1 mmol/lL;②空腹血糖≥7.0 mmol/lL;③葡萄糖耐量检查2 h血糖≥11.1 mmol/L。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次日复诊时仍符合三条件之一者为糖尿病患者。 1.2 做好患者心理疏导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又缺乏医学知识,加之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孤独、焦虑、抑郁、悲观失望、恐惧心理、甚至产生厌世心理,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不但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治疗工作,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心理,对患者表示理解、尊重和真诚,引导患者走出误区,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现实,配合治疗和护理,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知识,通过血糖和尿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同时鼓励家属共同参与,使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做好患者饮食指导血糖控制虽与药物治疗有一定关系但饮食调控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法,是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减少症状的重要途径。糖尿病治疗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其目标是;在给患者以足够而且均衡的营养的基础上,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尽可能地减少胰岛β细胞的负担,消除糖尿病的症状,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良好的健康和活动能力,与正常人一样享受高质量的生活。通过对饮食结构的调整达到辅助加强治疗效果,减轻糖尿病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 1.4 运动指导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恢复心理平衡,消除焦虑、振作精神、增强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总结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 作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工作总结 基本公共卫生2型糖尿病管理服务项目开展以来。根据年初乡卫生院的总体要求,以深化医疗卫生提示改革为重点,着力抓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开展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加强慢性病服务项目管理与规范管理。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方案 以基本公共卫生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指导方案,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确定具体项目目标,对辖区内所有35岁以上2型糖尿病等患者为管理人群,在门诊和各卫生室工作中以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为契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评估登记建档管理和随访,并制定了2型糖尿病筛查、确诊管理工作流程,做到了慢性病个案实行一人一档案,每个档案中有个人信息表、个人体检表,填表书写要规范、完整,明确了公共卫生管理项目的各项职责。做好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将辖区内的各类资料整理归档管理和上报工作,力争我院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建档率、规范管理率达到上级要求。 二、培养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管理人员 为了使我院公共卫生管理项目工作顺利实施,今年举办了2型糖尿病知识讲座,之后接受广大群众咨询。根据公共卫生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指导方案的具体管理和规范管理要求,培训我院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和乡医熟练管理和规范管理程序,牢固掌握疾病的筛查、评估、个人信息

的采纳、登记、归档工作要领,工作中一定要按要求认真填写信息表格,准确记录数据,及时发现目标管理服务人群,做到及时发现患者,及时登记信息,及时建档管理及时随访,同时,要求各级公共卫生人员每月按时上报各类疾病患者本月的发现数和累计病人数,并按实施方案要求定期管理,帮助患者家属及社会人群了解2型糖尿病对个人、对家庭危害,教育目标人群自我识别糖尿病,从而减少疾病造成的影响,指导目标人群倡导“合理膳食,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重点干预35岁以上正常高值血压,超重肥胖人群,以利推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同时指导糖尿病患者规范用药,按各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防治措施,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及时就诊,做好危急患者的转诊工作,督导门诊和乡医为辖区内慢性病患者建立管理档案,从而使慢性病从管理到规范管理。 三、全街道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按乡卫生院慢性病管理服务要求,开展慢性病管理服务项目,对全村全面开展2型糖尿病筛查评估建档工作。 四、待完善的问题和建议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通过一年的实施,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是存在着一部分群众的健康意识不强,存在不够重视的情况,学习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改变服务意识,增强防病能力,增强责任心,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达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指导和帮助慢性病患者医疗、康复,减少慢性病的发病,有利于家庭、社会和谐发展。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心理干预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心理干预 (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关键词】糖尿病 据统计,全球患糖尿病的人已有 1.35亿,已成为世界人群第五大死因。近十余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十几岁的儿童就可患I 型糖尿病。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已广泛被H型糖尿病患者所接受,而胰岛素治疗常常被I型糖尿病患者所排斥,这不仅耽误疾病治疗,而且可能丧失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各种并发症。现对拒绝使用胰岛素治疗的96例患者,根据其相 关的信息、文化背景以及接受能力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5年10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符合应用胰岛素治疗的96例,其中男54例、女42例,小于45岁者85例,大于45岁者11例,平均44.5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66例,初中以下30例;I型糖尿病4例,H型糖尿病92例;病程10 年以下41例,10年以上55例;糖尿病并发症:视网膜病变23例,糖尿病肾病32

例,脑血管病变1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4例,冠心病7例;曾使用过胰岛素者19例,首次应用77例。 1.2方法 1.2.1评估收集与病人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一般情况和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了解病人是否存在学习上的障碍。具体的评估内容包括:(1)病人的一般生理、心理发育情况;(2)病人的文化程度和一般社会、经济状况;(3)对使用胰岛素的知晓情况。综合以上3方面的资料,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项目。 1.2.2教育方法根据病人的情况和教育目标的差异,我们以视觉、听觉和触觉为主分为几种不同的教育方法。(1)形象教育:利用图片、实物模型、手册、黑板报、音像、幻灯片等教育,对患者实施系统的糖尿病和胰岛素相关知识教育;(2)口头讲解:针对患者的知识能力,对患者实施一对一教育,同时鼓励患者参加病区每周一次的专题教育讲课,病友们在一起相互探讨,互相学习,加深彼此交流和沟通,相互间得到支持和鼓励;(3)医学基础知识教育:对有阅读能力的患者,配发糖尿病教育基础知识教材,指导其重点学习与胰岛素治疗有关章节的知识内容;(4)示范教育:由实施糖尿病教育的护士采用一对一的教育方法示范,对胰岛素笔的安装、胰岛素种类识别、注射用具选择及胰岛素注射的步骤给予相应的解释和训练。对于文化程度低、记忆力差、视力不好、动作协调能力差者除反复练习外,还对家属进行指导。

糖尿病的健康宣教

一、心理指导: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需长期治疗,所以做好病人的心理指导很重要。告诉病人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只要合理的生活起居、良好的心理准备、再配合合理的饮食、体能锻炼既药物治疗等的综合措施就能纠正代谢紊乱及消除糖尿病的症状,对预防病变有一定的效果,要鼓励病人保持心情愉快,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二、饮食指导: 1.糖尿病患者一日至少三餐,使主食及蛋白质等较均匀的分布在三餐中,并定时定量进食。2.注射胰岛索或口服降糖药易出现低血糖者,可在正餐中匀出小部分主食作为两正餐之间的加餐。 3.若睡前加餐除主食外,可选用牛奶、鸡蛋、豆腐干等蛋白质食品,因蛋白质转化成葡萄糖的速度较慢,对预防夜间低血糖有利。 4、限制饮酒 5、科学选择水果:当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126mg/d1)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lOmmol/L(180mg/d1),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5%,且血糖没有较大波动时,就可以选择水果,但需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最好在两餐之间,病情控制不满意者暂不食用,可吃少量生黄瓜和生西红柿。进食水果要减少主食的摄入量,葡萄干、桂圆、枣等含糖量较高水果应少食。 6、碳水化合物(红薯、土豆、山药、芋头、藕等根茎类蔬菜)的淀粉含量很高,不能随意进食,需与粮食交换。严格限制白糖、红糖、蜂蜜、果酱、巧克力、各种糖果、含糖饮料、冰激凌以及各种甜点心的摄入。 7、低脂肪和胆固醇(少吃煎炸食物),坚果类食物脂肪含量高,应少食用。 8、膳食纤维(如粗粮)具有降低餐后血糖、降血脂、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糖尿病患者每日可摄入20~30克。 三、运动指导: 适当的运动可降低血糖,饭后一小时血糖开始升高,在饭后1-2小时运动最佳,不宜发生低血糖,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运动的强度:即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 每周至少应坚持3—4次中低强度的运动。 运动治疗的禁忌症: 1.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重。2.严重糖尿病肾病。3.合并各种急性感染。4.严重糖尿病足。5.严重的眼底病变。6.新近发生的血栓。 7.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8.血糖控制不佳。9.严重的糖尿病神经病变。10.频繁发生的脑供血不足者。11.频发低血糖时。 运动中的注意点: 1.在正式运动前应先做低强度热身运动5—10分钟。 2.运动过程中注意心率变化及感觉,如轻微喘息、出汗等,以掌握运动强度。

癫痫患者的健康宣教

什么是癫痫?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 临床表现: 1.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 系指全身肌肉抽动及意识丧失的发作。以产伤、脑外伤、脑瘤等较常见。强直-阵挛发作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是各种癫痫中最常见的发作类型。其典型发作可分为先兆期、强直期、阵挛期、恢复期四个临床阶段。发作期间脑电图为典型的爆发性多棘波和棘-慢波综合,每次棘-慢波综合可伴有肌肉跳动。 2.单纯部分发作 是指脑的局部皮质放电而引起的与该部位的功能相对应的症状,包括运动、感觉、自主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分为四组:①伴运动症状者;②伴躯体感觉或特殊感觉症状者;③伴自主神经症状和体征者;④伴精神症状者。 3.复杂部分发作 习惯上又称精神运动发作,伴有意识障碍。先兆多在意识丧失前或即将丧失时发生,故发作后患者仍能回忆。 4.失神发作(小发作) 其典型表现为短暂的意识障碍,而不伴先兆或发作后症状。 5.癫痫持续状态 是指单次癫痫发作超过30分钟,或者癫痫频繁发作,以致患者尚未从前一次发作中完全恢复而又有另一次发作,总时间超过30分钟者。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种需要抢救的急症。 急救措施: 1、癫痫大发作时,当病人发生全身抽搐前将要倒地时,患者家属或救助者若在附近,要立 即上前扶住病人,尽量让其慢慢倒下,以免跌伤。呼叫医生护士,同时,趁病人嘴巴未紧闭之前,迅速将手绢、纱布等卷成卷,垫在病人的上下齿之间,预防牙关紧闭时咬伤舌部。对于已经倒地并且面部着地的,应使之翻过身,以免呼吸道阻塞。此时若病人已牙关紧闭,不要强行橇开,否则会造成病人牙齿松动脱落。然后救助者可解开病人的衣领和裤带,使其呼吸通畅。为防止病人吐出的唾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救助者或家人应始终守护在病人的身旁,随时擦去病人的吐出物。 2、少数患者的大发作,可接连发生,在间歇期间仍是神态晕迷,这为癫痫的持续状态。这 是该病的一种危重情况,如不及时抢救,可出现脑水肿、脑疝、呼吸循环衰竭直至死亡的严重后果。一旦发生癫痫的持续状态,立即呼叫护士,医生。安置患者于安全环境。 院外健康宣教: 1、饮食:癫痫患者切忌过饥或过饱,勿暴饮暴食。过度饥饿使血糖水平降低,而低血糖往往诱发癫痫发作,而过饱后血糖水平会快速升高,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加,加速葡萄糖代谢,也会诱发癫痫。当患者腹泄、呕吐,大量失液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水及电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