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五年级第4课确定主题搭结构

合集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美化图像我来做》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美化图像我来做》教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图像美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c.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何指导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是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教师应准备常见问题解答,为学生提供参考;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原因,寻找解决策略,而非直接提供答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调整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的方法,以及它们对图像视觉效果的影响;
-添加边框、文字、贴纸等装饰元素,如何选择合适的样式和布局。
2.教学难点
a.色彩搭配与构图: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色彩搭配和构图原则是图像美化的难点,教师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不同色彩搭配产生的视觉效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教师需重点讲解和演示画图软件的选取、填充、涂抹、放大缩小等基本功能,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选取工具的使用,如矩形选取、椭圆选取等;
-填充功能,如何为封闭区域填充颜色;
-涂抹工具,用于局部修改和细节调整;
-放大缩小功能,便于观察和编辑图像细节。
b.图像美化技巧:教师应着重教授如何调整图片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以及添加边框、文字、贴纸等装饰元素,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技巧提升图像的美观度。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人教版第4课表格和组织结构图(教案)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人教版第4课表格和组织结构图(教案)
-逐行输入学生信息。
3.例题3:绘制一个班级组织的组织结构图,包括班主任、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等职位。
解答:
-打开绘图软件,如Visio或MindManager。
-绘制一个矩形框表示班主任,再绘制四个小矩形框表示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等职位。
-用箭头连接班主任和各个职位,表示上下级关系。
4.例题4: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排序,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按语文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解答:
-选中包含语文成绩的列。
-点击“数据”菜单,选择“排序”。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主要关键字”为“语文”,排序依据为“数值”,排序方式为“降序”。
5.例题5:利用Word软件制作一个课程表,包括周一至周五的课程安排。
解答:
-打开Word文档,点击“插入”菜单,选择“表格”。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行数5,列数5,点击“确定”。
c.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表格制作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b.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5分钟)
a.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表格的作用和基本结构。
b.提问检查学生对表格的认知。
2.知识讲解与演示(15分钟)
a.介绍Word和Excel软件中表格的制作方法。
b.演示如何创建、编辑和格式化表格。
c.介绍组织结构图的绘制方法。
3.学生实践(15分钟)
a.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使用Word或Excel制作表格。
b.学生根据主题,绘制相应的组织结构图。
4.展示与评价(5分钟)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确定主题搭结构》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确定主题搭结构》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确定主题搭结构》教案(一)年级:五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闽教版(2020)【教材分析】该课程的主要教学是让学生了解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用途,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演示主题以及搭建演示文稿的内容大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掌握如何启动PowerPoint 软件,确定主题,搭建文稿结构,插入、移动、复制和删除幻灯片,以及预览和保存演示文稿等基本技能。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确定主题和搭建结构在信息组织中的重要性,能初步学会如何确定主题并搭建基本的结构框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体验并掌握主题确定和结构搭建的过程,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确定演示主题并提炼内容大纲。

根据内容大纲搭建演示文稿的结构。

创建、预览和保存演示文稿。

教学难点:搭建演示文稿的内容和页面结构。

三、教学准备硬件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教室教学软件。

软件环境:Windows 7,PowerPoint 2013或以上版本,Word 2013或以上版本。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展示用的演示文稿案例、操作示范微课视频、主题活动学习资源包及相关文字资料等。

四、教学内容1. 确定主题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搭建结构的基本方法。

3. 通过实例分析,理解主题和结构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 讲解示范: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解释确定主题和搭建结构的基本步骤。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主题确定和结构搭建的实践活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3. 互动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主题和结构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或者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出确定主题和搭建结构的话题。

2. 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确定主题和搭建结构的步骤和方法,同时展示一些实例。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五上第4课《网络云生活》教学设计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五上第4课《网络云生活》教学设计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五上第4课《网络云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网络云生活》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云生活的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云计算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掌握如何在网络中进行有效沟通,以及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生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网络沟通的方式和技巧、网络资源的利用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对计算机和网络有了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基本的沟通和学习。

但学生对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认识不够,对网络沟通的技巧和网络资源的利用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网络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3.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生活。

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在使用网络时能够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

四. 教学重难点1.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

2.网络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3.网络资源的利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网络沟通的方式和技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2.教学课件和案例素材。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云计算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云计算的特点和应用。

2.呈现(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呈现网络沟通的方式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网络中进行有效沟通。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实际操作,学会如何在网络中寻找和利用有用的信息。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网络中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网络云生活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网络云生活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生活,并在下一节课分享自己的心得。

新鲁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 第4课 让文章图文并茂

新鲁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 第4课 让文章图文并茂

课题:第4课让文章图文并茂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让文章图文并茂》是基础性的知识,教学内容有插入图片、修改图片格式、设置文字环绕方式、图片叠放次序、插入与修饰艺术字。

也为今后学习表格的装饰、幻灯片的制作等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了文字的输入与修饰等,指导学生掌握如何在WORD中插入图片,实现图文混排,操作性技能较强,对学生来说图修改图片格式、设置文字环绕方式、图片叠放次序初学会有点难度。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老师适时引领,让他们去自主探究,教学方式要灵活,让学生愿意去主动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1、学会插入图片的方法,提升鉴别图片的能力。

2、学会设置文字环绕方式、图片叠放次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根据文档内容,在适当的位置插入和修饰艺术字,体会艺术字在版面设计时的必要性。

4、在学习、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四、教学重点:1、理解文字环绕方式的特点及用途。

2、设置图片的叠放次序。

3、艺术字的插入及修饰。

五、教学难点:1、依据图片的特点及文字内容合理设置文字的环绕方式。

2、根据版面的布局,合理插入图片和艺术字。

1/ 6六、教学准备:蝉的夏天.docx、蝉和树叶图片、课件、电子教室七、教学过程:环节一:对比导入教师活动:1、课件出示两篇不同的《蝉的夏天》2、谈话:你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学生活动:1、交流意见和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插入图片的文章更有吸引力,使文章的表现力和可读性大大增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环节二:任务驱动,学习新知任务一:插入图片并调整大小教师活动:谈话:请同学们打开《蝉的夏天》,先试着把“蝉蜕”图片插入到文章开头。

学生活动:1、学生打开文章。

2、思考:插入图片会使用菜单栏中的哪个命令呢?3、交流:预设1:学生说出插入—图片预计2:学生找不到,师提示,顾名思义看看插入菜单中有什么我们需要的命令。

4、尝试插入图片。

3、学生交流插入方法。

人教新课标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应对水危机插如图片》教案

人教新课标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应对水危机插如图片》教案

人教新课标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4课《应对水危机插如图片》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应对水危机”,主要内容是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水危机问题。

在五年级上册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本课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解决水危机的问题上,能够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危机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水危机问题。

3.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水危机的原因和影响。

2.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水危机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真实的水危机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水危机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准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确保学生能够正常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水危机的图片和数据,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了解水危机的原因和影响。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看关于水危机的视频,进一步了解水危机的严重性。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关于水危机的相关资料,了解水危机的解决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找到的解决水危机的方法,并总结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水危机问题,比如通过开发一款关于节约用水的应用程序。

6.小结(5分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关于节约用水的宣传海报,并写一段关于节约用水的标语。

人教版信息技术五上第4课《表格和组织结构图》word教案

人教版信息技术五上第4课《表格和组织结构图》word教案

表格和组织结构图
课题:表格和组织结构图
教学目标:1.能够制作表格形式的幻灯片。

2.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组织结构图。

3.掌握修改表格和组织结构图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制作表格形式的幻灯片;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组织结构图。

教学难点:掌握修改表格和组织结构图的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出表格菜单。

还记得我们在Word中遇到表格问题时是如何做的吗?(学生自由回答。

)(表格菜单→插入表格)
二、插入表格
同学们,插入行数8个,列数6个的表格,你能插入吗?自己动手试一试.
教师演示:菜单/插入—表格—输入列和行数.
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
提问:在操作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和在Word中插入表格时类似的窗口?(学生自由回答)(都有“插入表格”对话框,需要输入“行数”和“列数”。


提问:插入表格后,如果发现比需要的少了一行或一列,你知道该怎么处理吗?(学生自主探究)
表格有“表格和边框”工具栏,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把表格进行编辑和美化.
请同学们用此工具栏的各工具美化课程表.
三、建立组织结构图
同学们,自己试一试,能建立组织结构图吗?
教师演示:菜单/插入—图片—组织结构图
同学们,自己动手建立以下的结构图.
四、教学小结
通过学习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说说.(学生自由回答。


五、布置作业
有条件的学生练习插入表格和建立组织结构图的操作.
六、课后记
初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表格和组织结构图
吾买尔.加古提2011年11月。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4课 家乡处处是景色》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4课 家乡处处是景色》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4课家乡处处是景色》教案一年纪:小学五年级下册学科:信息技术教材版本:泰山版【教材分析】《第4课家乡处处是景色》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和设置图片样式的方法,以便他们能够将图片按照次序组织在一起,讲述家乡的故事。

此外,该课程还旨在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掌握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和设置图片样式的方法。

能够将图片按照次序组织在一起,讲述家乡的故事。

通过用图片讲述家乡故事活动,了解家乡的秀丽景色,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插入图片、调整大小和设置图片样式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四季分明和美丽的牡丹之乡。

任务一:初步认识PPT界面,添加标题和副标题。

任务二: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和裁剪图片。

任务三:变换图片样式,增加图片的魅力。

拓展练习:将“家乡美”文件夹中的照片,按一定的顺序和样式组织到一起,来展示家乡的秀丽景色。

教学资源:计算机网络教室学校照片曲阜照片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插入图片、调整大小和设置图片样式的方法。

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评价学生是否能将图片按照次序组织在一起,讲述家乡的故事。

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和互相评价,评价学生是否了解家乡的秀丽景色,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4课家乡处处是景色》教案二教学目标:掌握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和设置图片样式的方法。

能够将图片按照次序组织在一起,讲述家乡的故事。

通过用图片讲述家乡故事活动,了解家乡的秀丽景色,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和设置图片样式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风景名胜。

新知讲解:介绍如何使用PowerPoint 软件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和设置图片样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
确定主题搭结构
学习任务
1.搭建演示文稿的结构 2.创建、保存演示文稿 3.插入、删除、移动、复制、预览幻灯片
开阔视野
演示文稿在实际生活的应用
开阔视野
制作演示文稿的工具
探究活动
思考:制作演示文稿之前需要做什么?
确定主题,搭建结构
பைடு நூலகம் 主题活动
搭建演示文稿的结构
思维导图
主题活动
搭建演示文稿的结构
阅读教材33页,说说演示文稿的组成 有哪些?
最基本组成:封面页、内容页、封底页
主题活动
创建演示文稿
占位符
主题活动
添加、移动、复制、删除幻灯片
缩略图 窗格
主题活动
预览幻灯片、保存演示文稿
(1)预览幻灯片
(2)保存演示文稿
创新活动
观察家乡的变化,确定为你想展示 的成果主题,并创建一个演示文稿 的框架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