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中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

炎、 牙眼炎以及 口腔 黏膜 病 , 患 者全 身无 系 统性 疾病 , 2 4例 患 者 口腔均保持 良好 的卫 生。在使用 微 型种植 体支抗 时应 对 患 者 口腔全景及 根尖进行拍摄 , 使用微 型种植 体后也需 对患者 口
腔全景及 根尖进行拍摄 。
1 . 2 方 法
行复诊 , 检查微 型植 入体 情 况 , 并 需要 更换 N i Z T i 拉 簧 。保 持
植入 , 避 免 在植 入 时 卷 入 软 组 织 。一 般 选 择 植 入 部 位 是 在 膜 龈
结合处或者偏根方 2—3 m m处 , 向着舌 尖方 向 , 与骨面 形成垂 直及 1 5 。 ~ 2 O 。 倾斜进 行植 入。手术 中需 进行 无菌操 作 。避 免 感染 , 手术后需要对 口腔 全景及 根尖进 行拍 摄 , 确认植 入体 与
学科分类代码 :3 2 0 . 4 4 4 5
中图分类号 :R 7 8 3 . 5
文献标识码 :B
经。
随着社会发展 , 关 注牙齿话 题越 来越 多 , 口腔 正畸就 是对 牙齿进行矫正 , 使面部 整体和谐 美观 … , 一般 常用 的 口腔 正 畸 方法有 口内组牙 、 横腭杆 、 N a n c e弓等 , 虽然可 以有效控制磨牙 , 使面部整体美 观 , 但 是会 给 患者 带来 不 便 , 不舒 服 的感 觉 。 在操作 中需要 患者 的积极 配合 , 如 果患 者配合 不充 分 , 可能会 影响正 畸效果 , 不能有效控 制磨 牙 J 。微 型种植 采用的是 与骨
口腔 卫 生 。
1 . 2 . 4 取 出微型种植体 : 患者在取 出微型种植体时并不需要进
行麻醉 , 即可取 出, 取 出后对创 口无需处理 , 软组织会 自然愈合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口腔正畸是通过矫正不正常的牙齿排列和不正常的咬合来调整牙齿和颌骨的位置,从而改善口腔的外观和功能。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对于那些需要牙齿移动时无法使用传统牙齿支抗块的患者来说,这种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就是将小型种植体(约直径1.5mm)植入牙槽骨中,并将其连接到正畸器材上。

这种技术可以被应用在如牙列缩短、牙列开合、牙列斜倾、牙齿错位和上下颌中的距离不足等正畸症状中。

与传统的正畸技术不同,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不需要固定在稳定的牙齿上,而是直接植入牙槽骨中,由此减少了对其他牙齿的影响,并且可以获得更强的支抗力。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的优点很多。

首先,这种技术可以在治疗较短时间内实现很好的牙齿移动,使正畸治疗变得更加快速高效。

其次,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可以避免使用传统固定牙齿支抗块所带来的许多其他问题,如拆卸和再装配,疼痛问题和口腔感染的潜在风险。

此外,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可以提供更良好的力学条件和牵引作用,以使患者的正常咀嚼与牙列功能得到最大的恢复。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技术的费用,该技术需要特殊的种植体和器材,而且需要一定的手术技能。

此外,由于种植体置入需要切割和撕裂部分牙槽骨组织,因此有可能会引起口腔感染或疼痛。

在一些特殊的口腔结构中,由于种植体支抗小龅牙不利于正畸治疗,因此会对患者的正畸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

总体而言,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是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一项重要进步,可以在治疗期间显著改善患者的口腔器官功能和外观,并解决传统固定牙齿支抗块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然而,医生们应该谨慎选择合适的患者和使用这种技术和器材,并为患者提供详细的治疗前后注意事项和常规检查,以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和成功。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

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分析一、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原理及优势微型种植体支抗是将微型种植体植入颌骨内,并通过支抗力对牙齿进行矫正。

相比传统的牙齿矫正方法,微型种植体支抗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 高效性:微型种植体支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牙齿矫正,有效缩短矫正周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2. 稳定性:种植体植入颌骨内后,与颌骨构造相融合,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能够确保矫正效果的持久性。

3. 微创性:微型种植体的植入手术相对较小,术后创面愈合快速,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和损伤。

4. 适用范围广:微型种植体支抗适用于各类牙齿畸形,包括拥挤、错颌等各种矫正问题,应用范围广泛。

二、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情况微型种植体支抗已经在口腔正畸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拥挤牙型的矫正:拥挤牙型是口腔正畸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传统的矫正方法需要拔牙来创造足够的空间进行矫正,而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在不拔牙的情况下完成拥挤牙型的矫正。

2. 错颌畸形的矫正:错颌畸形是指上下颌之间的关系有异常,引起咬合不齐的情况。

微型种植体支抗通过对颌骨施加支抗力,可以有效矫正错颌畸形,恢复正常的咬合功能。

3. 牙槽裂畸形的矫正:牙槽裂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畸形,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在牙槽裂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帮助患者快速、有效地恢复正常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功能。

三、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效果分析通过对已有的临床研究和病例分析,可以看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项研究显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矫正拥挤牙型和错颌畸形方面的成功率分别达到了90%以上,且矫正效果稳定。

另一项病例分析显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治疗牙槽裂畸形方面的成功率也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功能。

除了临床效果的优异外,微型种植体支抗还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一些口腔正畸患者表示,在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后,他们的牙齿得到了有效的矫正,不仅改善了外观,还恢复了正常的咬合功能,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口腔正畸治疗是指通过调整牙齿和颌骨的位置,从而达到改善咬合功能和美观效果的治疗方法。

传统的正畸治疗通常需要使用固定的金属托槽和牙弓,但这种治疗方式存在一些缺点,如需要长时间佩戴、不美观、易受损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应运而生,成为口腔正畸治疗的新的选择。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是利用人工种植体与牙槽骨牢固结合的特性,通过将微型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内,再通过连接托槽和牙弓进行正畸矫治。

与传统正畸治疗相比,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具有许多优点:1. 不需要取下。

微型种植体固定在牙槽骨上,可以长期保持稳定,无需取下。

2. 微小。

微型种植体直径只有1.8-3.0毫米,减少了对口腔组织的创伤。

3. 适应性强。

微型种植体可以根据不同牙齿的位置而调整,适用于各种口腔正畸情况。

4. 稳定性强。

微型种植体与牙槽骨生成结合后,可以提供牢固的支撑力,从而保证稳定性。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广泛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翻矫的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

将微型种植体置入牙槽骨中,可以有效地支撑独立的牙位移,同时减少了对旁边牙齿的牵扯力,避免了牙齿移位。

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的应用中,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首先进行口腔检查和牙齿的拍片检查,确定治疗方案。

2. 在口腔内通过钻孔等方式将微型种植体植入牙槽骨中。

3. 在种植体上安装托槽和牙弓,完成牙齿的矫治过程。

4. 在矫治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回访和检查,确保微型种植体的稳定性和口腔健康。

总之,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是口腔正畸治疗中一种新的选择,具有许多优点,例如不需要取下、微小、适应性强、稳定性强等,可以用于各种口腔正畸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需加强对患者的定期检查和管理,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口腔健康。

微型种植体正畸支抗的临床应用

微型种植体正畸支抗的临床应用

%中切牙根长处。

030553以一种新设计的骨钉作为正畸治疗的锚定林政毅台北长庚纪念医院颅颜齿颚矫正科以传统植体来当作正畸治疗的锚定技术, 其效果在过去三十年间己为临床和动物实验所证实, 然而由于受限于传统植体本身的尺寸大小, 因此只能运用在局部缺牙的病患。

此外还有等待骨整合的时间太长、植入手术复杂、年龄限制、等等…缺点,所以近年来便有针对上述问题所衍生的许多骨性临时植体系统(Temporary osseous anchor systems推出于市面上, 其中骨钉系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种,因为它具有体积小、操作容易、立即受力等优点。

不过目前开发出来的骨钉系统在应用上仍有其缺点, 例如容易断折、无法承载较大的正畸力量。

因此本次报告主要目的在提出一种新式设计的骨钉作为正畸治疗的锚定, 不仅改良原本骨钉系统的缺点, 同时材质上更不易断折、可以承载较大的正畸力, 让医师在临床上操作更容易,并且藉由病例的说明阐述其治疗的相关理念。

030196微型种植体正畸支抗的临床应用寻春雷曾祥龙王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目的:初步应用验证 0SAS(Osseodyne Skeletal Anchorage System微型螺钉种植体的正畸支抗能力。

方法:选取微笑龈患者一名, 在中切牙和侧切牙之间的根端上方植入两枚微型种植体,以每侧 50克力压低上颌前牙;选取两名需前后向后牙最大支抗患者,在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植入微型种植体,并以 100— 150克力内收上颌前牙。

结果:微笑龈患者经 6个月治疗,上前牙压低 4毫米,唇齿关系良好;两名强支抗内收前牙患者,分别经 8个月和 9个月治疗, 前牙内收量分别为 7毫米和5毫米, 患者面型得到明显改善。

所有微型种植体在治疗期间均保持了稳定。

结论:OSAS 微型螺钉种植体能够有效的承担垂直向和前后向支抗能力,实现切牙的绝对压低和最大限度的内收切牙。

030369螺旋 CT 评价磁力 Twin-block 矫治器疗效的研究吴建勇刘剑江西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目的:用螺旋 CT 研究磁力 Twin — block 矫治器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的髁突和关节窝的改建以及髁突在关节窝中位置的变化,用 X 线头影测量研究矫治前后下颌骨形态和位置的变化,以确定磁力 Twin-block 矫治器的疗效。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以满 足 其 对 支 抗 控 制 的要 求 。我 科 2 0 0 5年 7月 ~
20 0 9年 4月应 用 自攻 型微 型钛 钉支 抗 内收前 牙 , 获
得 了 良好 的临床 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 资料与 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选 择 9例 口腔 正 畸科 门诊 患 者 , 其
要进 行 3 5 m 的纵 行切 口。在完 成支 抗任 务后 , -m 微
尖牙牙 根 之间 的牙槽 骨 。 对需 压低前 牙 患者 , 用 直 采 丝 弓矫 治技 术 , 常规排 齐整 平 牙列 , 上颌植 入 中切 在
经过 2 O个月 的 固定矫 治 , 患者 表现 为 良好 的 I 类 牙 黔 关 系 ,上 下 切 牙 突 距 分 别 减 少 了 7 m 和 a r
移 动来完 成 ,初 步 的临床 观察 也表 明关 闭 间隙 时问 略有 增加 , 从而使 整个 疗程 延 长 , 是使 用种 植支 抗 正
的不 足 之 处
部 位会 自动痊 愈 。但在 植入 部位 的选 择 时应注 意邻
牙 牙根 间 的宽 度 。P w n认 为 两牙 根 间的安 全距 离 aa
才 能获 得和谐 的侧 貌 。双颌 前 突的特 征是 上下 前 牙
前 突并唇 倾 , 唇部 突度增 加 , 许多 双颌 前 突患者 希望
通过 正 畸治疗 减少 突度 , 改善 面型 。 了达到这 个 目 为
标 , 般采 用拔 除 4个第一 双 尖牙 , 用最 强支抗 内 一 使 收前 牙 。 采用 支抗 种植 体关 闭拔牙 间 隙时 , 们发 在 我 现与其 他 弱支抗 情形 下 间隙 的关 闭 由拔 牙 间隙 两侧
牙 和侧 切牙 的根尖 上 方之 间 , 度 为 9 m。植入 微 长 m 型 自攻 型钛钉 过程 :首先 标记 出植 入部 位 .摄 全景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临床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临床应用

探索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方面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0例需要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治疗,观察该方法的疗效和可行性。

结果所选取的50例口腔正畸患者,在10个月的治疗期内都对微型种植体都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微型种植体自身也保持稳定。

治疗结束之后,50例患者均面形良好,而且前牙都达到正常的覆盖,得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少数患者的软组织在植入微型种植体周围出现了轻度浮肿现象,但是无感染症状。

在治疗期间患者都无明显不适感,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结论微型种植体可以在正畸治疗中提供理想的支抗,而且利用微型种植体具有操作简便、灵活、可靠性好、不依赖患者的特点,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支抗;临床应用;口腔正畸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92-01本次研究主要是对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的临床应用进行探索,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植入前准备,植入的部位,植入后的相关操作,以及恢复后怎样取出种植体,使微型种植体支抗在今后能得到更有效,更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很容易使患者有不适感,不能充分地配合手术,但是微型种植体对患者依赖性小,可以有效克服这一缺点。

近年来,微型种植体的应用已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慢慢的为口腔医生所接受以及在临床进行使用。

我院对选取的50例口腔正畸患者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并观察了该方法的疗效和可行性,现将大致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口腔正畸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20岁-38岁,平均年龄27±5.3岁。

患者类型:开唇露齿18例,牙弓前突32例。

临床表现:所选取的患者都没有牙周炎,进展期牙龈炎及口腔黏膜病,口腔卫生良好,而且没有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

病例的筛选标准为面形前突不严重:面型表现不明显,牙齿ii度拥挤,患者口腔卫生较差。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临床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临床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通过对70例患者的治疗研究,总结在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效果和临床分析。

方法通过在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选出70例,并且随机分成俩组,一组为实验组33例,一组为对照组37例。

实验组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用非种植体强支抗对其进行治疗。

结果患者对微型种植体支抗表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且微型种植体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到达的治疗效果均比较理想。

通过对俩组结果的对比不难看出,实验组的上中切牙凸距差(4.12±1.60)以及倾角差(29.32±4.67)均有明显增大,而且磨牙位移(3.34±0.22)显著的降低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操作简单,在口腔正畸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大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口腔正畸;支抗;临床应用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6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54-02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在对牙齿进行矫正时会产生另一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支抗就是用来支持牙齿矫正时引发的反作用力[1]。

在牙齿矫正治疗过程中,非矫治牙是支抗的主要组部分,支抗还包括腭部以及牙槽部分。

对口腔矫正中,支抗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支抗是影响口腔正畸治疗疗效的关键因素。

正因如此使得微型种植体支抗成为了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新宠,掀起了又一阵研究热潮。

这种新兴的支抗不仅仅填补了口腔治疗中其他支抗无法解决的空缺,也为患者减轻了不少痛苦。

微型种植体支抗实现了其他常规支抗难以达到的治疗效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口腔矫正医师和患者的欢迎和喜爱。

为了更加深入了这种新型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效果的分析,我们对70例患者进行了观察实验,并且得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实验分析总计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09-08-04T10:10:30.8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高琦王鑫凯(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4
[导读] 错牙合畸形属于三大口腔疾病之一。

【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234-02
错牙合畸形属于三大口腔疾病之一。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口腔医务人员将投入到正畸实践中。

临床新技术直接推动了口腔正畸矫治水平的提高。

正畸支抗的正确设计和合理使用是决定矫治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后种植体作为一种新的支抗手段开始应用于临床,采用种植体支抗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经,缩短了疗程。

迄今为止临床应用的支抗种植体大致有以下类型:前牙种植体、磨牙后区种植体、骨内种植体、骨膜下种植体。

其中微型种植支抗系统因其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是一种稳定可靠,美观舒适的支抗控制方式。

一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
1 适应证和禁忌证
1.1主要适应证:
1.1.1 需要最大支抗甚至是绝对支抗的临床病例,如严重的牙列拥挤或双颌前突,需最大限度内收前牙。

1.1.2 严重的牙槽高度失调,如唇牙槽关系失调所致的露龈笑,咬合平面异常斜度所致的严重开牙合、偏牙合、下颌过度前上旋或后下旋。

1.1.3 严重的中线偏斜
1.1.4 正颌外科术前辅助治疗。

1.1.5骨性畸形矫形辅助治疗。

目前多数种植支抗系统由于骨整合不够,尚难以直接为矫形治疗提供足够的支持。

虽然个别系统(如SAS)例外,但也要等到种植体骨整合后才可以进行矫形治疗。

1.2 相对禁忌证:
1.2.1 存在未萌恒牙者(第三磨牙除外),手术有可能损伤恒牙胚。

1.2.2 全身性或颌骨局部骨代谢疾病。

1.2.3 手术部位局部炎症:牙龈炎或牙周炎等。

1.2.4 凡是可以用常规支抗完成矫正的病例,就不应该采用种植体支抗。

2 正畸种植体支抗
正畸治疗中,正确的支抗设计,控制和应用是取得良好矫正效果的重要因素。

Tweed方丝弓矫正技术中基于经典矫治理念的支抗技术,在口腔正畸分类矫正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所谓“支抗”就是在矫正过程中使不希望移动的牙齿不动。

近年来正畸种植体支抗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临床支抗存在的问题。

由于在颌骨上植入种植体作为抗基,改变了原来以牙齿作为抗基的情况,矫治力的反作用力施于颌骨上,可完全避免牙齿的移位。

因而使用种植体支抗对拉尖牙向远中和滑动法关闭间隙更为有效。

同是,对一些原来较难矫正的错牙合,如磨牙下垂,骨性前牙深覆牙合(露龈笑)、前颌骨发育不足的前牵引都取得了较以往显著的良好疗效。

较好地解决了正畸治疗中的重要问题,拓展了治疗范围。

我国口腔正畸临床已开始应用并有了快速发展的趋势。

3 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
与天然牙支抗一样,种植支抗在承受矫治力后能否保持稳定是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

稳定的支抗种植体在完成正畸治疗后还可以作为种植基牙修复牙列缺损。

还有研究认为,支抗种植体与骨组织的结合方式。

钛种植体在矫治力作用下可以保持几乎绝对的稳定,可能是因为这类种植体的骨整合与融合牙的骨性粘连相似,使其不易在力的作用下移位。

4 支抗种植体的骨整合与其稳定性的关系
种植体与骨的紧密结合对种植体的功能和存留极为重要。

种植体一骨界面的剪切力仅反映种植体与骨界面的结合,即骨整合的程度。

已有研究表明,形成骨整合的种植体可承受临床所使用的正畸力。

Roberts甚至认为,只要植入骨内的种植体与骨达到10%的骨整合,即可在正畸力下保持稳定。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传统的支抗控制手段难以避免后牙支抗的丢失,不能满足一些需要绝对强支抗的病例。

种植体支抗术应用种植体承受正畸力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拔牙间隙内收前牙,改善面型以及磨牙关系,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证明应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内收上颌前牙过程中,观察上颌第一磨牙位置的变化,评价种植体支抗的疗效,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上颌第一磨牙在治疗过程中位置保持稳定,应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可以实现稳定可靠、美观、舒适的支抗控制效果。

使拔牙间隙全部用于内收前牙。

二正畸种植体支抗临床应用的发展趋势
1 正畸种植体支抗已由牙种植体支抗(dental implant anchorage)逐渐向微型正畸专用系统过渡。

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表明,微型种植体支抗系统可以为大多数正畸患者提供足够的支抗保证,植入和取出手术简单,植入部位灵活。

2 由“助攻型”种植体支抗向“自攻型”种植体支抗发展;随着临床应用口益广泛,以往的种植体难以同时满足微型化,程序简单化的临床要求。

钛合金材料学的发展促进了自攻型微型种植体支抗系统的产生,即在植入种植体前不需要预先使用种植机来预成植入孔,这极大地简化了临床手术,同时更有效地避免了手术对牙周膜,牙体及神经的损伤。

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发挥种植体支抗的优势,促进临床正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GerosS, Shpack N, Kandos S, ea al. Anchorage loss-amultifactorial reponse. Angle Orthod, 2003, 73:730-737.
[2]Lee JS ,Park HS, Kyung HM. Micro-implant achorage for lingual treatment of a skeletal classⅡmalocclusion. J Clin Orthod
,2001,35:643-647. [3]Odman J, Lekholm U, Jent T, et al.Osseointegrated implants as orthodontic anchorage in the treatment of partially edentulous adult patients. Eur J Orthod,1994,16:187-201.
[4]吕丹,梁星,高卫民,等。

种植单冠支抗关闭牙列间隙一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9,17:165.
[5]RobertsWE, Helm FR , Marshall KJ, et al. Rigid endosseous implants for orthodontic and orthopedic anchorage. Angle Orthod, 1989,59:247-256.
[6]梁星,唐思清,吕丹,等。

羟基磷灰石涂层钛种植体作口腔正畸支抗的可行性研究。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8,29:151-154.
[7]Goodacre CJ , Brown DT, Roberts WE, et al. Prosthodontic considerations when using implants for orthodontic anchorage. J Prosthet Dent, 1997,77:162-170.
[8]Smalley WM.Implants for tooth movement:determining implant location and orientation.J Esthetic Dent,1995,7:62-72.
[9]Wehrbein H, Diedrich P. Endosseous titanium implants during and after orthodontic load-anexperimental study in the dog. Clin Oral Implants Res, 1993,4:76-82.
[10]10.Park HS, Bae SM, Kyung HM,et al. Micro-implant anchorage for treatment of skeletal Class I bialveolar protrusion. J Clin Orthod,2001,35:417-4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