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传染病诊疗标准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制工作培训ppt最新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制工作培训ppt最新
第十六页,共七十六页。
2.1 目标与要(Yao)求
❖ 执行首诊负责制 ❖ 严格执行门诊日志(Zhi)制度、出入院登记制度、检
验和影像部门登记制度以及疫情报告制度 ❖ 建立合理、有效的传染病报告流程 ❖ 确保报告及时、准确、完整,无漏报和迟报。
第十七页,共七十六页。
2.2 报告病(Bing)种及内容
❖ 前来就诊的病人逐一登记在门诊日志上,日志登 记数与挂号数或处方数相符合,符合率要求达 100%,且应该包含所有最终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 病人记录。
❖ 门诊日志至少要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 龄、人群分类、现住址、电话、病名(初步(Bu)诊断) 、发病日期、报告日期、初诊/复诊、有效证件号 等12项基本内容。
❖ 医疗机构预防(Fang)保健科应设置传染病疫情总登记簿,各诊疗科 室设置本科室传染病疫情登记簿,传染病疫情管理人员将本机构 内传染病报告卡收集后,按病种进行统一汇总、登记。
❖ 传染病疫情登记簿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
、人群分类、有效证件号、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常住地址(学
生同时填写就读学校/幼儿园)、诊断、发病日期、就诊日期、 报告日期、报告人、收卡日期、收卡人。
❖ 门诊日志上已报告的传染病应有“疫情已报”标记。
第七页,共七十六页。
1.1.1 门(Men)诊日志
❖ 建立HIS系统的医疗机构可不登记纸质版门诊日志 ,但要求系统登记项目不可少于要求的12项基本 内容。要求做好电子版进(Jin)行备份。
第八页,共七十六页。
1.1.2 出入(Ru)院登记
❖ 各住院部应设置出入院登记簿,对住院病人的相 关信息进行登记,不得漏登。
❖ 2.4.4 传染病报告卡检查
❖ 2.4.5 传染病报告卡登记

2024版传染病诊断标准内容培训课件pptx

2024版传染病诊断标准内容培训课件pptx

误诊原因及避免措施
病史采集不全
未详细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及接触史,导致诊断线索遗漏。
体征观察不仔细
未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忽略传染病特征性表现。
实验室检查结果误判
对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不准确,导致误诊或漏诊。
误诊原因及避免措施
缺乏临床经验:对传 染病临床表现及鉴别 诊断认识不足,缺乏 临床经验。
完善病史采集和体格 检查流程,确保信息 全面准确。
05
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 技巧分享
临床表现分析
发热
皮疹
传染病常见症状,不同传染病发热类型和热 程不同,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部分传染病特征性表现,如麻疹、水痘等, 皮疹形态、分布及出疹时间有助于诊断。
呼吸道症状
消化道症状
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常见于呼吸道 传染病,如流感、肺结核等。
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常见于消化 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霍乱等。
临床意义与社会价值
早期识别和控制传染源
准确的诊断标准有助于早期识别传染 源,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有效 控制疫情传播。
促进公共卫生决策
诊断标准在公共卫生决策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能够为政府制定防控策略、 调配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指导临床治疗和用药
正确的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诊断 标准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明确的治疗 方向和用药依据。
案提供参考。
监测病情变化
实验室检测可以动态监 测病原体数量和病情变
化,指导临床治疗。
预防控制
通过实验室检测可以及 时发现传染源和传播途 径,为预防控制措施提
供依据。
实验室检测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
样本采集与处理
正确采集和处理样本是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 的关键步骤,需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和交 叉感染。

2024版医院传染病培训PPT课件

2024版医院传染病培训PPT课件

2024/1/30
6
02
CATALOGUE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措施
2024/1/30
7
医院感染现状及危害
医院感染现状
当前医院感染率呈上升趋 势,涉及多个科室和多种 病原体。
2024/1/30
危害程度
医院感染可导致患者病情 加重、延长住院时间、增 加医疗费用,甚至危及生 命。
影响因素
医院环境、医疗设备、医 务人员手卫生、患者自身 因素等均可影响医院感染 的发生。
3
传染病定义及特点
2024/1/30
传染病定义
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 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 播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特点
具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 有季节性或地方性。
4
常见传染病类型
01
02
03
病毒性传染病
如流感、艾滋病、病毒性 肝炎等
2024/1/30
选择对皮肤刺激性小、快速起效的消 毒剂,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措施
通过培训、宣传、监督等方式提高医 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 风险。
10
03
CATALOGUE
临床诊断与治疗技术进展
2024/1/30
11
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流感
发热、咳嗽、喉咙痛、全身乏力等, 通过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等方法进 行诊断。
医院传染病培训 PPT课件
2024/1/30
1
目 录
2024/1/30
• 传染病概述与分类 •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措施 • 临床诊断与治疗技术进展 • 医护人员防护与职业安全教育 • 患者管理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传染病诊疗规范》课件

《传染病诊疗规范》课件
《传染病诊疗规范》 PPT课件
目录
• 传染病概述 • 传染病诊疗规范 • 传染病诊疗流程 • 传染病诊疗案例分析 • 传染病诊疗规范更新与展望
传染病概述
01
传染病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传染病的定义、特点
详细描述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 的一类疾病。其特点包括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和病原体多样性等。
传染病诊疗规范
02Βιβλιοθήκη 传染病诊断标准01
02
03
诊断依据
根据传染病的症状、流行 病学史、实验室检查结果 等进行综合判断。
诊断流程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 行诊断,确保诊断的准确 性和及时性。
诊断标准分类
根据传染病的特性和严重 程度,将诊断标准分为疑 似、可能和确诊三个等级 。
传染病治疗方法
抗病毒治疗
传染病分类与诊疗原则
总结词
传染病分类、诊疗原则
详细描述
传染病可根据其传播方式和病原体类型进行分类。在诊疗过程中,应遵循早发现 、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同时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传染病诊疗的重要性
总结词
诊疗重要性
详细描述
准确、及时的传染病诊疗对于控制疫情、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化的诊疗,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从而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卫生安全。
治疗指南更新
针对不同传染病,制定更 为科学、规范的治疗指南 ,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 率。
预防措施更新
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和特 点,及时调整预防措施, 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
传染病诊疗技术发展趋势
精准医疗
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 实现传染病精准诊断和治疗,提高疗 效。

培训资料-传染病的诊断标准ppt课件

培训资料-传染病的诊断标准ppt课件
(四)病例分类 1.疑似病例,腹泻,有脓血便、或粘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伴有里急后重症状, 难以确定其他原因腹泻者。
细菌性痢疾
(四)病例分类 1.疑似病例,腹泻,有脓血便、或粘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伴有里急后重症状,
难以确定其他原因腹泻者。 2.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一)、(二)和(三)。1任何一项,并除外其他原因引起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原则为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确诊则需依赖于病原学检查。
细菌性痢疾 (一)流行病学史:病人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细菌性痢疾
(二)症状体征 §急性非典型菌痢: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 §急性典型菌痢:急性起病、腹泻(排除其他原因)、腹痛、里急后重、可伴发热、
幼儿急疹 多见于6个月以下婴儿,发热3~4天后体温下降同时出皮疹,不留痕 迹,与麻疹不难鉴别。
麻疹的鉴别诊断
猩红热 前驱期短,无明显卡他症状,咽扁桃体红肿明显,皮疹细小,疹间无 正常皮肤,有杨梅舌,疹后脱屑明显。
药疹 有用药史,无麻疹前驱症状,皮疹形态不一致,躯干少,四肢多,停药 后即好。
鹅口疮 口腔白点较大,不均匀, 容易刮掉,无全身症状。
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和报告的注意事项
兵团CDC信息中心
1
;.
法定传染病分类
法定传染病共分三大类:共39种 甲类2种(强制管理):鼠疫、霍乱 乙类26种(严格管制):包括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 丙类11种(监测管理):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等 其中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包括SARS、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灰
猩红热鉴别诊断
药疹 有用致疹药物史。皮疹有时呈多样化表现,分布不均匀,出疹顺序由躯干 到四肢。全身症状轻,与皮疹的严重程不相称。本病无咽峡炎、杨莓舌、颈部淋 巴结肿大等,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传染病诊断标准内容培训课件完整版

传染病诊断标准内容培训课件完整版

诊断标准在防控中作用
指导临床医师进行诊断
为临床医师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避免漏诊、误诊等情况的发生 。
监测疫情变化
通过诊断标准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和监测疫情的变化,为防控策 染病防控效果的重要指标,为改进和完善 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提高临床医师诊断能力
丁型肝炎(HDV)
仅在HBV感染者中发生,与 HBV重叠感染,可加重病情。
甲型肝炎(HAV)
经粪-口途径传播,主要表现 为急性肝炎,预后良好。
丙型肝炎(HCV)
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易转为慢 性肝炎,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
戊型肝炎(HEV)
经粪-口途径传播,主要表现 为急性肝炎,预后良好。
05
诊断技术进展及挑战
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01
02
03
04
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患者,对 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加
强动物疫情监测和防控。
切断传播途径
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相应措施, 如加强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和 环境卫生,减少人群聚集等。
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对高危人群采取特殊防护措施
等。
加强监测和预警
06
临床医师在传染病防控中 职责与要求
提高临床医师对传染病认识水平
1 2
掌握传染病基本知识和诊断标准
临床医师应熟悉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 、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以便能够准 确识别和诊断传染病。
了解传染病流行趋势和防控策略
临床医师应关注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危险因素和 防控策略,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04
特殊类型传染病识别与处 理策略
性传播感染(STI)识别方法

2024版常见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培训(完整版)

2024版常见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培训(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检测
如PCR技术、基因测序 等;
其他检测技术
如生化检测、药敏试验 等。
2024/1/26
9
影像学在传染病诊断中应用
X线检查
用于肺部感染的初步筛 查;
CT检查
提供更详细的肺部病变 信息;
MRI检查
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 较高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
适用于部分传染病的辅 助诊断,如肝脓肿、结 核性胸膜炎等。
征进行综合判断。
2024/1/26
26
07 总结与展望
2024/1/26
27
提高对各类传染病认识水平
2024/1/26
深入学习传染病相关知识 通过培训,医务人员应更加深入地学习各类传染病的基本 知识、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等,提 高对传染病的认识水平。
掌握传染病诊断技能 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传染病的诊断技能,包括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确保准确诊断。
结果解读
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梅毒或正在感染梅毒;非特异性抗 体检测阳性表示正在感染梅毒或近期感染过梅毒。两者均为阳性则表示 正在感染梅毒。
24
淋球菌培养鉴定操作指南
淋球菌培养
采集患者分泌物或组织标本,接种于 选择性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进行 培养。
菌落形态观察
生化反应鉴定
对疑似淋球菌的菌落进行生化反应鉴 定,包括氧化酶试验、过氧化氢酶试 验、糖发酵试验等,以确认是否为淋 球菌。
检测方法
艾滋病检测主要包括抗体检测和病毒载量检测。抗体检测常用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法 (CLIA)等;病毒载量检测常用方法有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等。
检测策略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及报告培训PPT课件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及报告培训PPT课件

传播途径
• 梅毒患者的皮肤、粘膜中含梅毒螺旋体,未患病者在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中, 皮肤或粘膜若有细微破损则可得病。
• 获得性梅毒 (后天),95%是通过不洁性交传染,少数通过接吻, 握手、 输血、接触污染的内衣湿毛巾、茶杯、烟斗、哺乳、尿布等传染。
• 胎儿梅毒(先天 ):孕妇体内螺旋体,一般在妊娠3—4月通过胎盘感染婴 儿。
丙肝流行现状
全球现状: 全球HCV感染率约为 3%,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300-400万,约有1.5亿慢性丙肝患者 估计每年有35万人死于丙肝相关的肝脏疾病 全球HCV传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静脉注射吸毒和医源性感染。
我国丙肝的人群感染率和估计数
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HCV抗体阳性率为 3.20%; 2006年结合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HCV抗体调整阳性率为 0.43%。 如果据2006年流调结果,结合高危人群及其感染率估计HCV抗体阳性者约760万。
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271-2007
〉 定义: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 的一组肠道传染病。
〉 诊断依据: 1.1流行病学史:细菌性腹泻一般夏秋季多发,病毒感染性腹泻则秋冬季发
病较多。发病者常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病原携带者、腹 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
脑脊液检查、组织病理检测(有条件者开展)
实验室梅毒检验结果分析
非梅毒螺旋体试验抗体阴性(RPR、TRUST) 梅毒螺旋体试 验抗体阳性(TPPA等) --既往感染→病例分类:疑似病例
非梅毒螺旋体试验抗体阳性(RPR、TRUST) 梅毒螺旋体试 验抗体阳性(TPPA等)--现症感染→病例分类:确诊病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实诊断并进行订正
• 实验室诊断: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3.4、 3.5之一者
宁波市传染病诊疗标准
15
狂犬病
• 1、流行病学史
• 2、临床表现:伤口处异常感觉,出现高度兴 奋、恐水怕风阵发性咽肌痉挛和交感神经兴奋
症状,最后死亡
• 3、实验室检测:核酸阳性、抗体阳性,分离 培养病毒阳性
• 疑似病例:无
• 实验室诊断:1+2+3 • 其他病例电话报告,CDC进行核实诊断
宁波市传染病诊疗标准
12
麻疹
• 1、流行病学史
• 2、临床表现:体温≥38℃,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 丘疹,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 3、实验室检测
• 8天-6周内未接种麻疹减毒疫苗而血清麻疹IgM阳 性
• 急性恢复期抗体滴度4倍升高或阳转
宁波市传染病诊疗标 准
鼠疫
• 1、接触史 • 2、临床表现 • 3、实验室结果之一
–淋巴结、血液、痰液、脏器标本中分离培养到 鼠疫菌
–急性和恢复期F1抗原的抗体滴度4倍增长
–PCR扩增阳性且F1抗原阳性
• 只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1+2+3),其他 电话报告核实诊断
宁波市传染病诊疗标准
2
霍乱
• 1、流行病学史 • 2、临床表现:无痛性腹泻或呕吐或脱水 • 3、实验室检测
–3.2脑脊液
–3.3血清学、病原学检测
• 疑似病例:报告,1+2+3.1 • 临床诊断病例:不报告 • 实验室诊断:1+2+3.3
宁波市传染病诊疗标准
17
登革热
• 1、流行病学史
• 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皮疹、出血倾向
• 3、实验室检测
–3.1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3.2血液浓缩
–3.3血清抗体阳性、分离病毒、PCR阳性
• 疑似病例:报告,1+2或2+3.1+3.2
• 临床诊断:不报告
• 实验室诊断:1+宁波2市+传染病3诊.疗3标准中之一
• 3、实验室检测
–3.1血常规:WBC增高和血小板减少
–3.2尿常规:尿蛋白阳性,有血尿、管型尿
–3.3血生化:血肌酐、尿素氮升高
–3.4血清特异性IgM阳性、急恢期抗体4倍升高
–3.5检出或分离到病毒
宁波市传染病诊疗标准
14
流行性出血热
• 疑似病例:1+2.1和(或)2.2,不报告
•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2.3、2.4、2.5、 3.1、3.2、3.3之一者。需要报告,各CDC
• 临床诊断:1+2,报告各CDC核实诊断并订正
• 实验室诊断:1+2+3
宁波市传染病诊疗标准
16
流行性乙型脑炎
• 1、流行病学史 • 2、临床表现:
–2.1症状:急性起病、发热、呕吐、意识障碍、中枢神 经系统症状、呼吸衰竭
–2.2体征: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颅内压升高
• 3、实验室检测
–3.1血象
• 从鼻咽标本或尿液中分离到病毒或PCR阳性
• 疑似诊断:2,报告,各CDC需核实诊断并进行订 正
• 临床诊断:不报告
• 实验室诊断:2+3中任何一项
宁波市传染病诊疗标准
13
流行性出血热
• 1、流行病学史
• 2、临床表现
–2.1发热
2.2 充血、渗出和出血等毛细血管损害
–2.3低血压休克 2.4肾脏损害 2.5典型病程
–3.2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正常1倍以上
–3.3抗HAVIgM阳性或抗HAVIgG4倍升高
• 临床诊断:2+3.1或3.2,需要进准
6
急性乙型肝炎
• 1、出现乏力、消化道症状、黄疸症状或肝脏生化 检查异常
• 2、HBsAg阳性
• 3、有明确正确表明6个月内HBsAg阳性
10
未分型肝炎
• 对上述具有典型肝炎临床表现且不能明确 实验室诊断的报告为未分型肝炎
• 一般只报告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明确是 其他型别病毒的报告实验室诊断
宁波市传染病诊疗标准
11
脊髓灰质炎
• 1、流行病学史 • 2、临床表现:发热、热退后出现不对性弛
缓性麻痹,排除其他原因
• 3、实验室检测
–从粪便、咽部、脑脊液、脑或脊髓中分离到病 毒,并鉴定为野病毒者
–核酸RNA检测阳性
–特异性抗原N蛋白检测阳性
–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且4倍增长
• 只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2+3中之一),其 他电话报告核实诊断
宁波市传染病诊疗标准
4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1、流行病学史
• 2、临床表现:发热、有流感样症状、肺炎、 WBC正常或降低、影像学改变
• 3、实验室检测
–病毒分离阳性
–粪便、呕吐物、肛拭子培养分离到O1或O139群 霍乱弧菌
• 只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1+2+3),其他 电话报告核实诊断
宁波市传染病诊疗标准
3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1、流行病学史
• 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自发病起2-3周 处于进展中,肺部体征不明显或有肺实变体 征、WBC多正常或降低
• 3、实验室检测
• 2、 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IgM阴性
• 3、出现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征
• 4、血清TLT反复升高
• 5、肝脏病理学有慢性或病毒性肝炎特点
• 6、血清HBeAg阳性或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原 因导致ALT升高的原因
• 疑似病例:1+3或2+3或2+4,不报告
• 临床诊断:无
• 实验室诊断:1+4+6或1+5+6或2+4+6或2+5
• 4、抗HBc-IgM阳性1:1000以上
• 5、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
• 6、恢复期血清HBsAg阴性,抗HBs阳转
• 疑似病例:1+2,不报告
• 无临床诊断标准
• 实验室诊断:疑似病宁波例市传染+病诊3疗、标准4、5、6之一
7
慢性乙型肝炎
• 1、急性HBV感染超过6个月仍HBsAg阳性
+6
宁波市传染病诊疗标准
8
丙型肝炎
• 1、临床表现 • 2、血清抗HCV阳性 • 3、血清HCVRNA阳性 • 临床诊断:1+2,报告 • 实验室诊断1+3,报告
宁波市传染病诊疗标准
9
戊型肝炎
• 1、临床表现 • 2、抗-HEVIgG和(或)抗-HEVIgM阳性 • 只报告实验室诊断(1+2)
宁波市传染病诊疗标准
–血清学检测阳性(红细胞抑制试验阳性、中和试 验、急恢期抗体4倍增长)
–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 只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2+3中之一),其 他电话报告核实诊断
宁波市传染病诊疗标准
5
甲型肝炎
• 1、流行病学史
• 2、临床表现:发热、乏力、纳差及消化道症 状、肝脏肿大、黄疸症状
• 3、实验室检测
–3.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