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与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研究综述与展望

外的其他无形资产的价值后 的差 )改进型收益现值法 以及市盈率倍数 法。他认 为不 同的方法计算结果差别较大 , 简单 可靠 的方 、 最 法还是直接计算法 。 当然这些方法是局 限在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量化 , 同企业之间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大小是不能简单 比 不
较的 , 因为每个企业形成核心竞 争力 的因素是不同的 , 且其资产总额 、 能力大小也是不相 同的。因此 , 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是
且战略会计综合运用了财务 和非财务指标对企业业绩和 营运情况做 出评价 , 能够更准确地把握竞争环境 , 通过战略管理会计监控 ,
合理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 的投资 、 开发和保持 , 以建立长久的竞 争优势 。 ( ) 二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 内涵的界 定 关 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 , 站在不 同的角度学者有不同的结论 。其 中以汤湘希 和朱 开悉为代表界定的核心竞争力资产论 得到了广泛 的认同 :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 的, 能带来超 额利润的独特能力资产 。而宋献 中( 0 6 则在其 研究 中将核心竞争力资产分 为四类 : 20 ) 市场资产 、 人力资产 、 知识产权资产和基础结
点问题 。 此后 , 中外学者从不 同视角对此 问题进行 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 取得 了一 系列重要的成果 , 这些成果将 为核心竞争力会计 的研
究奠定 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对核心竞 争力会计 的研究主要表现在 以下方面 : ( )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会计的关系研究 谭劲松 、 熊传武 ( 0 0) 2 0 明确提 出了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应该 怎么办 , 并认 为, 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会计的影 响是深刻 的, 无论是对会计的内部管理职能 , 还是对对外信息披露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其影响主要表 现在: 顺应企业组织结构变化 , 重塑企业 内部管理机构 ; 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 , 强化企业会计 的对 内管理职能 ; 完善会计核算 , 建立 核心竞争力披露体系。刘爱东 、 谭艳 ( 0 1 进一步发展 了谭劲松等人 的观点 , 20 ) 认为就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会计的关 系而言 , 应做 好 以下方面的工作 : 建立战略管理会计 、 高企业战略管理能力 ; 提 完善作业成本法 , 增强企业核心制造能力 ; 不断进行会计创新 , 提高 技术创新 能力 ; 推行责任会计 , 加强成本管理 , 培育 企业核心竞争力营销和应变能力 ; 强会计组织管理 , 加 提高核心组织 能力 。 对如何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作者:魏衬衬,李涛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6年第9期魏衬衬,李涛(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要:自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核心竞争力以来,掀起了理论界的研究热潮。
文章作者通过阅读国内外大量文献,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对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进行探讨,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创新力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6.09.020经济全球化使得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企业认识到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核心竞争力存在于企业内部,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和价值增长的保证。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溯源与研究现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最早出现在1963年,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得到大规模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对企业外部环境和资源等因素关注较少,它是一种代表未来知识经济特征的先进理念。
分工论、战略发展论和企业理论的新发展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起源的三种代表性观点。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发表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1],随后核心竞争力得到管理学界和理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通过阅读国内外大量文献发现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
由于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认识不清,企业常常处于片面追求核心竞争力的境地,以致于在指导实践问题上使企业陷入困境,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树一帜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是企业长期利润的来源。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断寻找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其必然选择。
国外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

国外企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萌芽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又称核心能力或核心专长。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中。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劳动分上决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成长,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强调企业之间的能力分上,企业内部的能力分上决定企业的成长。
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
这可能是竞争力概念的雏形。
1959年,潘罗斯(Edith Penrose)发表了其经典著作《企业成长论》(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潘罗斯认为,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大于平均收益水平的投资收益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内部特点。
所以采用这种战略思维模式的企业不应把制定战略的重点放在外部环境分析和行业选择上,而应放在取得竞争对手不可能模仿(或者难于模仿)的资源和能力上。
她从分析单个企业的成长过程入手,对企业拥有的能够拓展其生产机会的知识积累倾向给予高度重视,特别强调了企业成长过程中两种主要的内在机制:1、企业所积累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程序性决策”方面的知识的机制;2、企业所积累的用于产生“非标准化操作规程”和“非程序性决策”的新知识的机制。
她认为:企业管理就是一个连续产生新的非标准化操作规程和非程序性决策并不断把它们转化为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程序性决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依赖于企业内部的能力资源。
到了1957年,社会学家塞斯内克首先用独特竞争力来表示企业同其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
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
1989年夏爱温和料克尔斯提出核心技巧说,认为组织拥有的核心技巧能使其开发出来带来收益的产品和服务,而组织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核心技巧的组织整体所拥有的关键能力。
企业战略文献综述

现代企业的战略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是现代企业迫切面对的重大课题,企业管理者应从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正确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进而推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不断地增强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关于核心竞争力概念的研究核心竞争力的创始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C K Prahalad & G Hamel,1990)《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题为((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corporation))的文章,首次提出并阐明了核心竞争力概念。
国内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虽然尚处于初期,但目前它已成为管理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1)战略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的主动权和创造长期稳定的超额利润,能够实现用户最为关注的核心价值。
(2)独特个性断优化而形成的,是企业个性化发展的产物。
它具有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为企业独自拥有,具备鲜明的个性化色彩;它孕育于企业文化和企业内质之中,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转移。
在核心竞争力中,不仅包括企业独特的技术技能、营销技能、品牌效应,还包括独特的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
(3)潜在延展性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核心竞争力具有潜在的延展性。
企业能够从核心竞争力衍生、拓展出一系列产品与服务,从而开发潜在的市场,拓展新的行业领域。
(4)动态创新性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与环境,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是动态调整、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的。
核心竞争力需要及时地保护、优化、创新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动态发展和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综合研究上述观点,作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使企业自身独有的,且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性的,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持久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全面梳理和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实践应用,以期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接着,从多个维度出发,探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构成要素及其形成机制。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和测量方法,为企业进行核心竞争力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探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升和持续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为企业制定核心竞争力提升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企业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南,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框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其核心理论框架的探讨,涉及到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组织行为学等。
这些理论框架试图从不同角度解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构成、发展及其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
核心竞争力来源的理论框架主要关注企业如何形成和维持其核心竞争力。
其中,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 RBV)认为,企业拥有的独特、稀缺、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知识基础观(Knowledge-Based View, KBV)则强调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构建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 Capabilities Theory)则进一步指出,企业在面对环境变化时,通过整合、构建和重构内外部资源的能力,是形成和维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核心竞争力构成的理论框架主要探讨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构成要素。
这些要素通常包括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企业文化等。
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摘要: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是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界定,讨论了对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不同观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了核心竞争力的多种识别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
接着,在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培育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核心竞争力研究发展的新热点,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后续发展方向。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战略管理;竞争优势;综述Review of the core competence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re competence theory is an important issu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eanings of core competence that definite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and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elements of core competence firstly。
Then analyzes different methods about identifying core competence and compares them. Third,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aspects of building and training core competence, and summarizes the new hot points in core competence research。
Finally,points out the lack of existing research and put forward future research trends。
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天
津
商
业
大
学
学
报
Vo 1 . 3 4 No . 2 Ma r . 2 01 4
J o u na r l o f T i a n j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o m m e r c e
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 力研究综述
孙 敬水 。 杜 金丹
1 . 2 “ 多因素 ” 论
H a me l 。 。 提 出 的企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的概 念 。他 们 认
瑞士在《 未来 的瑞 士制造业 》 研究报 告 中将 知识
密 集 型 制 造 业 界 定 为先 进 制 造 业 。美 国商 务 部 、 美 国 国防 大学 等 机 构 认 为 , 先 进 制 造 业 是 拥 有 先 进 制 造 技术 和高 附 加 值 的行 业 , 并 将 电 子 通 信 技 术、 计算 机 和 办 公 设 备 技 术 、 空 间技术 、 医 药 制 造 等 领 域 列 为先 进 制 造 业 。 _ 】 杨 大 庆 等 认 为 , 先
原磊和王加认为先进制造业不仅仅体现在制造技术的先进性上更重要的是制造模式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先认为先进制造业是指吸收高新制造技术成果将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模式及先进管理方式综合应用于研发设计制造检测和服务等全过程的制造业其典型特征是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产业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服务功能全资源消耗低等
第3 4 卷 第 2期 2 0 1 4年 3月
进 制造 业及 其核 心竞 争力 的内涵 、 先进 制 造业 核 心
造业 发展 的新 潮流 。然 而迄今 为止 , 学 界 与业 界对 什 么是 先进 制造 业 尚没有 公认 的界 定 , 存 在多 种定
海航集团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of烈丸
to
that the enterprise will be evergreen.
or
It Was greatly expected that this paper may offer some consideration
reference
the
construction of corporate culture
海航集团的旗舰企业一海南航空于1993年5月2日正式开航。海航成立伊始就把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本质的内容之一。海航的创业者代表一海航集团董
事局陈峰董事长在他的老师一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帮助下,本着“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的管理思想,在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的基础上,又广泛吸纳了 近现代西方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构建了“内修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粹,外融西方管理之 技术”中西合璧的企业文化。海航企业文化的代表作和基石是全员都必须背诵的《同仁 共勉十条》和分别为董事局成员、中高层管理干部和一般员工制定三套“守则"。《同
大连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海航集团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姓名:丁万友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控制工程(系统分析与管理) 指导教师:杨德礼 20091219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本文旨在研究海航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海航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以持续增 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指导海航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面向国际化目标打造基于企 业核心竞争力的海航文化。 在海航集团实施创建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的国际化战略背景下,企业文化已经 远远超越员工行为与企业管理的基本内涵,成为海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和最基 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航空事业空前发展的今天,海航以其优秀的服务品质获 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高度认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海航以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打造的 差异化竞争优势使海航十几年来一直保持着行业领头羊的位置。 因此,本文将从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入手,重点研究企业核 心竞争力与企业文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二者的关系研究,得出海航企业文化是其他企业 无法复制与模仿的精神内核,是海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过程 中,海航应及时对企业文化进行面向国际化的创新和提升,以使海航事业基业常青。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对海航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 理 论 研 究 综 述 及 其 展 望 》 文 , 要 是 对 目前 国 内 外 学 者 关 于 一 主
都 分 别 进 行 各 年 份 检 索 ( 见 表 1和 表 2 。 详 ) 从 总 体上 分 析 . 对 “ 心 竞 争 力 ” 包 括 “ 心 能 力 ” 内 ) 针 核 ( 核 在 的 研 究 呈 现 出稳 步 上 升 、 来 越 热 的 势 头 。在 19 越 9 5年 以 前 , 内 没 国 有 相 关 领 域 的 研 究 ; 19 从 9 5年 的 1篇 , 20 到 0 0年 的 3 l篇 , 直 O 一 到 20 0 6年 到 达顶 峰 , 19 共 4 6篇 , 后 虽 然 有 缓 慢下 降 , 研 究 数 之 但 量 依 然 很 多 , 在 lO 均 OO篇 以 上 。 而 在 这 其 中 , 心 期 刊 的论 文 共 核 有 23 5 8篇 , 了 少 数 年 份 有 少许 的 负 增 长 外 , 体 上 保 持 了较 快 除 总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理 论 研 究 进 行 了 回顾 和 整 合 , 在 此 基 础 上 给 出 发 并 展意 见。
心 能 力 ” 较 多 , 到 20 的 直 00年 以 后 , 核 心 竞 争 力 ” 一 名 称 逐 渐 “ 这 超 过 “ 心 能 力” 两 者 的 比例 在 5: 右 , 就 是 说 , 核 , 1左 也 目前 该 领 域 的 研 究 者 倾 向 于 称 呼 其 为 “ 心 竞 争 力 ” 核 。
力 ” 因此 我 们 采 用 “ 名 检 索 ” , “ 心竞 争 力 ” “ 心 能 力 ” . 篇 时 对 核 和 核
自上 个 世 纪 9 代 以 来 . O年 随着 核 心 竞 争 力 理 论 的 提 出 . 心 核 竞 争 力 被 视 为 企 业 竞 争 优 势 的 源 泉 。 以 往 , 般 的 企 业 通 常 采 用 一 市 场 战略 、产 品 战 略 、技 术 战 略 等 各 种 战 略 来 获 取 竞 争 优 势 ; 但
本 文 将 从 分 析 文 献 出 发 ,从 整 体 的 角 度 进 行 综 述 与 分 析 , 以
中 也 要 与 国 际接 轨 ,而权 责 发 生 制 会 计 确
认 基 础 的 中 国化 是 尤 为 关 键 的 一 步 。
管 理 和 财 政 管 理 改 革 的 需 要 。特 别 是 在 推 行政府 会计改革过 程中 , 须注重 与部 门 必
FN C I AN E& E ON C OMY 金 融 经 济
恻 镕 氆 馥藿 % 氍 嚣 l 0l g 自 *∞ §l § 《 { ‰ ji ¥ } | ¥*i }t -氇 % *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与分析
口 顾 晔
摘 要 :本文检 索并统计 《 国期刊 全文数据 库》上 1 9 中 9 5至
20 0 9年 间从 各 个 角 度 探 讨 企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相 关 论 文 . 纳 出 现 归 阶段 国 内 学界 对 企 业核 心 竞 争 力研 究的 趋 势 、 要 视 角 以 及 研 究 主
的 阶段 划 分 . 在 此 基 础 上 综 合 论 述 了企 业 核 0 竞 争 力 的 研 究 现 并 状 和 发 展 趋 势 关 键 词 : 心 竞 争 力 ; 述 : 析 核 综 分
一
、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研 究 趋 势
出 于 可 操 作 性 的 考 虑 ,本 文 仅 对 19 9 5年 至 2 0 0 9年 这 l 5年
期 间 被 《 国期 刊 全 文 数 据 库 》 录 的 文 献 进 行 检 索 ( 95年 之 前 中 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9
引 言
《 国 期 刊 全 文 数 据 库 》 没 有 收 录 该 主 题 的 文 献 ) 中 中 。 在 检 索 文 献 时 , 据 《 国 期 刊 全 文 数 据 库 》 检 索 功 能 与 特 根 中 的 点 . 对 “ 心 竞 争 力 ” 我 们 采 用 了“ 名 检 索 ” 以保 证 所 选 样 本 针 核 , 篇 , 的 直接相 关性 。 由于 “ 心 竞 争力 ” 学 术界 又 被称 为“ 心能 核 在 核
的 增 长 。 同 时 可 以看 出 , 内对 其 研 究 的初 期 , 该 领 域 称 为 “ 国 将 核
的战略 目标 .企业 的优 势取决 于核 心竞争 力与企业 自身资源 、 技
术 、 力 、 织 的 相 匹配 程 度 。 能 组
目前 , 国 内 针 对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研 究 综 述 中 , 多 是 结 合 某 在 大
是 . 些 职 能 战 略 只 是 企 业 外 在 的 和 显性 化 的 战 略 . 多 只 能 获 这 最
取 暂 时 的竞 争优 势 。 国 内外 的 企 业 理 论 和 实 践 表 明 : 业 发 展 战 企 略 的 本 质 内 涵是 核 心 竞 争 力 。 业 选 择 战 略 路 径 应 该 服 从 于 企 业 企
求对 目前核心 竞争力研究 的整 体状况有一个宏 观的了解 。 文章首
先 进 行 总 体 的 分析 . 后 从 中 归 纳 出 现 阶 段 国 内学 界 对 企 业 核 心 然 竞 争 力 研 究 的趋 势 、 要 视 角 以 及 研 究 阶 段 的 划 分 , 在 此 基 础 主 并
上 综 合 论述 了 企 业 核 心竞 争 力 的 研 究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
障 支 出 、 务收 入 与债 务 支 出。第 二 、 合 债 结
部 门 预 算 改 革 . 择 一 些 部 门 作 为 权 责 发 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