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制剂介绍

合集下载

药物制剂知识点

药物制剂知识点

药物制剂知识点药物制剂,指的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方法将药物原料转化为适合于使用的药物形态,以便于给药、储存和使用的技术过程。

药物制剂的选择和设计对于药物疗效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药物制剂及其相关知识点。

一、固体制剂1. 片剂:片剂是将药物制成薄片状的固体制剂。

常见的片剂有压制片剂和包衣片剂两种。

压制片剂要求药物成分均匀,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包衣片剂则可以改善片剂的涩口感,延缓药物释放,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2. 胶囊剂:胶囊剂是将药物填充在软胶囊或硬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胶囊剂便于携带和服用,药物成分可以快速释放,但在质量控制方面较为复杂。

3. 颗粒剂:颗粒剂是将药物制成颗粒状固体制剂。

常见的颗粒剂有干混颗粒剂和制粒颗粒剂两种。

干混颗粒剂具有较好的成分均匀性,但药物释放较快;制粒颗粒剂则可通过制粒技术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4. 粉剂:粉剂是将药物制成粉末状的固体制剂。

粉剂可以通过溶解、悬浮或吸附等方式进行给药,适用于儿童或老年人等特殊患者群体。

二、液体制剂1. 口服液:口服液是制成具有一定浓度和体积的液体制剂。

口服液适用于儿童或老年人等不易吞咽固体制剂的患者,药物可以快速吸收,但在稳定性和保存方面要求较高。

2. 注射液:注射液是制成具有一定浓度和适宜pH值的液体制剂。

注射液需要严格控制药物成分和质量,以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滴剂:滴剂是制成滴定剂形式的液体制剂,常见的有滴眼液、滴鼻液等。

滴剂易于使用和控制用量,适用于局部给药。

4. 外用液:外用液是用于外部皮肤、黏膜等部位的液体制剂,常见的有洗剂、喷雾剂等。

外用液易于使用和吸收,但对细菌污染和药物稳定性要求较高。

三、半固体制剂1. 糊剂:糊剂是由药物和辅料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制剂。

糊剂适用于肌肉注射或外用,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和延时作用。

2. 膏剂:膏剂是由药物和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制剂,常见的有软膏、蜡膏等。

膏剂易于涂抹和吸收,适用于外用给药。

第二章 固体制剂

第二章   固体制剂

(3)低温粉碎
低温粉碎是利用物料在低温时脆性增加、 韧性和延展性降低的性质进行粉碎,从而提高 粉碎效果的操作。
方法: ①物料先冷却,迅速通过高速锤击粉碎机粉碎,碎料 在机器内滞留时间短暂; ②粉碎机内壳先通入低温冷却水,物料在冷却下进行 粉碎; ③将液氮或干冰与物料混合后进行粉碎; ④组合以上几种方法进行粉碎。
第二章 固体制剂
概述
固体制剂是指药物以固体的形态与 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后通过制 剂技术或直接制成剂型。 如散剂、粉剂、预混剂、颗粒剂、 片剂、滴丸剂等。固体剂型以口服居多, 少数也可外用。
特点
(1)理化稳定性好,生产制造成本较低,使用 过程中剂量准确,服用简单,便于携带。固体 制剂形式在药物制剂中约占70%。 (2)所有固体制剂的制备过程中,都要经过相 同的前处理阶段:粉碎、过筛和混合等单元的 操作。
粉碎方法
粉碎时,可根据物料的性质、状态、组成粉 碎度要求以及设备条件等,合理选择不同的粉碎 方法。 常用的粉碎方法有单独粉碎与混合粉碎、干 法粉碎与湿法粉碎、开路粉碎与闭路粉碎、闭塞 粉碎与自由粉碎和低温粉碎等。
(1)单独粉碎与混合粉碎
一般药物通常单独粉碎。如果药物能够单独粉碎 而且不引起晶型等性能较大改变时,尽可能单独粉碎, 这样便于在不同的制剂中配伍应用。 两种以上的物料掺合在一起进行的粉碎叫做混合 粉碎,这样可以避免一些黏性物料或热塑性物料在单 独粉碎时的困难,同时也可使粉碎与混合同时进行, 混合粉碎还能提高粉碎效果。 如灰黄霉素和微晶纤维素按1∶9的比例混合粉碎 后,灰黄霉素的结晶可变成无定形,因此使溶出速率 提高2.5~5.0倍。
意 义
⑴粉碎可减少药物粒径,增加药物的比表面积,促进药 物的溶解和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⑵粉碎可调节药物粉末的流动性,促进制剂中各成分混 合均匀,利于制成多种分剂量剂型。 ⑶有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固体制剂 分类

固体制剂 分类

固体制剂分类固体制剂是指以固体形式制备的药物剂型,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途不同,固体制剂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分类。

一、片剂类片剂是最常见的固体制剂之一,它们以固体的形式制备,通常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扁平片状。

片剂可以分为口服片剂和咀嚼片剂两大类。

1. 口服片剂口服片剂是最常见的片剂类型,被广泛用于口服给药。

它们通常由活性成分、辅料和增稠剂组成。

口服片剂可以进一步分为普通片剂和控释片剂两种。

普通片剂的药物成分在体内迅速释放,达到快速治疗的效果。

这种类型的片剂常用于需要立即缓解症状的疾病治疗,例如感冒药和头痛药。

控释片剂则是通过特殊的制剂技术,使药物缓慢释放,延长疗效的持续时间。

这种类型的片剂常用于长期治疗慢性病,例如高血压和糖尿病。

2. 咀嚼片剂咀嚼片剂是一种特殊的片剂类型,它们需要在口腔中咀嚼后才能起效。

这种类型的片剂通常含有味道较好的活性成分,以便更容易被接受。

咀嚼片剂常用于儿童或老年人,以及那些不能吞咽整个片剂的患者。

二、颗粒类颗粒是另一种常见的固体制剂类型,它们由小颗粒形成。

颗粒可以分为口服颗粒和制剂颗粒两种。

1. 口服颗粒口服颗粒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固体制剂类型,尤其适用于儿童和老年人。

口服颗粒通常以小袋或小瓶的形式出售,患者可以直接服用或与液体混合后服用。

口服颗粒的好处是剂量可以更容易地调整,且更容易被患者吞咽。

2. 制剂颗粒制剂颗粒是一种特殊的固体制剂类型,它们通常用于制备悬浮液或干混悬浮剂。

制剂颗粒可以在液体中快速溶解,形成悬浮液,便于患者服用。

制剂颗粒通常含有活性成分、辅料和增稠剂。

三、胶囊类胶囊是一种常见的固体制剂类型,它们由两个硬壳或软壳胶囊组成。

胶囊通常用于装填粉末或颗粒,以便患者口服。

1. 硬胶囊硬胶囊由两个硬壳组成,通常由明胶制成。

患者可以打开硬胶囊,将其中的粉末或颗粒倒入口中。

硬胶囊常用于药物的口服给药,特别是对药物的溶解性要求较高的情况。

2. 软胶囊软胶囊由柔软的外壳制成,通常由明胶制成。

第十二章固体制剂-2介绍

第十二章固体制剂-2介绍

(3)缓释胶囊: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 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的胶囊剂。
(4)控释胶囊: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 地恒速释放药物的胶囊剂。
(5)肠溶胶囊:将硬胶囊或软胶囊用适宜 的肠溶材料制备而得,或用经肠溶材料 包衣后的颗粒或小丸充填于胶囊而制成 的胶囊剂。
二、胶囊剂的制备
(一)硬胶囊的制备
硬胶囊剂的制备一般分空胶囊的制备和填 充物料的制备、填充、封口等工艺过程。
②灰黄霉素系口服抗真菌药对头癣等疗效明显但不良 反应较多制成滴丸可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降低剂量 从而减弱其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二、膜剂
(一)概述
膜剂(FILMS)系指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于成 膜材料中加工成的薄膜制剂。
膜剂可供口服 、口含、舌下给药,也可用于 眼结膜囊内或阴道内;外用可作皮肤或粘膜 创伤、烧伤或炎症表面的覆盖。
(二)软胶囊的制备
1.影响软胶囊成型的因素
(1) 囊壁组成的影响:囊壁具有可塑性与 弹性是软胶囊的特点,它由明胶、增 塑剂、水三者所构成,其重量比通常 是,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 (0.4~0.6) :1。 明胶剂与增塑剂的比例 对软胶囊剂的制备及质量有着十分重 要的影响。 常用增塑剂与甘油、山梨 醇或二者的混合物。
一般工艺流程:
药 物
+
基 质
混 悬 或
滴冷 洗 干 制却 丸 燥
选质分 丸检装


常用的冷却液有:液体石蜡、植物油、二甲基硅
油和水等。
(三)制备方法
2. 制备要点 在制备过程中保证滴丸圆整成形、丸重差
异合格的关键是:
选择适宜基质,确定合格的滴管内外 口径,滴制过程中保持恒温,滴制液液 压恒定,及时冷却等。
(二)常用基质

药品剂型分类

药品剂型分类

药品剂型分类药品剂型是指药物的制剂形式,包括口服药、注射剂、外用药等。

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治疗需求和患者群体。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药品剂型分类。

一、固体制剂1.口服固体制剂口服固体制剂是指通过口腔吞咽进入人体消化系统的固体制剂。

常见的口服固体制剂有片剂、胶囊、颗粒等。

(1)片剂:片剂是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混合后压成片状,具有便携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2)胶囊:胶囊是将活性成分和辅料装入胶囊内,具有掩味作用,易于吞咽等优点。

(3)颗粒:颗粒是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混合后制成颗粒状,可以直接吞咽或与水混合后口服。

2.外用固体制剂外用固体制剂是指涂抹在皮肤或黏膜表面的药物。

常见的外用固体制剂数量众多,包括膏霜、贴剂、粉末等。

(1)膏霜:膏霜是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混合后制成软膏或乳剂状,具有润滑和保护作用。

(2)贴剂:贴剂是将活性成分和辅料制成的药物贴在皮肤上,可以长时间持续释放药物。

(3)粉末:粉末是将药物研磨成细粉末后散布在患处,具有快速吸收和作用的优点。

二、液体制剂1.口服液体制剂口服液体制剂是指通过口腔进入人体消化系统的液态制剂。

常见的口服液体制剂有口服溶液、悬浮液、糖浆等。

(1)口服溶液:口服溶液是将活性成分溶于水或其他溶媒中,具有吸收快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2)悬浮液:悬浮液是将活性成分悬浮于水或其他溶媒中,需要摇匀后使用。

(3)糖浆:糖浆是将活性成分与糖浆基础混合而成,可以改善口感,适合儿童和老年人服用。

2.注射液体制剂注射液体制剂是指通过注射器将药物注入人体内部的液态制剂。

常见的注射液体制剂有静脉注射液、肌肉注射液、皮下注射液等。

(1)静脉注射液:静脉注射液是将活性成分溶于水或其他溶媒中,通过静脉输注进入人体循环系统。

(2)肌肉注射液:肌肉注射液是将活性成分溶于水或其他溶媒中,通过针头插入肌肉组织中进行缓慢释放。

(3)皮下注射液:皮下注射液是将活性成分溶于水或其他溶媒中,通过针头插入皮下组织中进行缓慢释放。

固体制剂-精品医学课件

固体制剂-精品医学课件
• 装量差异 单剂量、一日剂量包装的散剂, 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规定。
散剂装量差异限定要求
•无菌 用于烧伤或创伤的局部用散剂,按照无菌 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 散剂的比表面积较大,有较大的吸湿性 和风化性,严重影响散剂的质量以及用 药的安全性。
• 散剂的吸湿特性及防止吸湿措施成为控 制散剂质量的重要内容。
• 适用于肝脏首过作用较强的药物。
3. 皮下给药片剂 (1)植入片(Implant tablets)
• 将无菌药片植入到皮下后缓缓释药、维持 疗效几周、几个月直至几年的片剂。
• 适用于需长期使用的药物。 • 如避孕植入片
3. 皮下给药片剂 (2)皮下注射用片
➢经无菌操作制作的片剂。 ➢用时溶解于灭菌注射用水中,供皮下或肌
的未包衣的常释片剂。
(2) 包衣片(coated tablets)
• 包衣片指压制片(常称片心)外面包有衣膜 的片剂。
按照包衣物料或作用的不同,可分为: • 糖衣片(sugar coated tablets); • 薄膜衣片(film coated tablets); • 肠溶衣片(enteric coated tablets)等。
不同片型的片剂
片剂
片剂形状
(一)片剂的特点 优点:
• 剂量准确,含量均匀,以片数作为剂量单位; • 化学稳定性较好,因为体积较小、致密,受外界
空气、光线、水分等因素的影响较少,必要时通 过包衣加以保护; • 携带、运输、服用均较方便; • 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产量大,成本 及售价较低; • 可以制成不同类型的各种片剂,以满足临床的不 同需要。
肉注射的无菌片剂,现已很少使用。
4.外用片剂
(1)可溶片(solution tablets) • 临用前加水溶解成溶液的片剂。 • 一般用于漱口、消毒、洗涤伤口等,如复

固体制剂医学宣教

固体制剂医学宣教

心血管疾病
固体制剂如阿司匹林、氯 沙坦等是心血管疾病预防 和治疗的重要药物。
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儿童
针对儿童的固体制剂通常设计成 易于吞咽的剂型,如咀嚼片或颗 粒剂,但需注意剂量和用药频率

老年人
老年人用药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相互 作用和不良反应,选用适当的固体 制剂。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需遵循医生 的建议,选用适当的安全的固体制 剂。
制粒
通过制粒技术,将原料制成颗粒 状。
干燥
将颗粒干燥至适宜的水分含量。
装瓶
将混合后的颗粒装入包装瓶中, 进行质量检查。
混合
将整粒后的颗粒进行混合,保证 成分分布均匀。
整粒
对干燥后的颗粒进行整粒,确保 颗粒度均匀。
质量控制标准与方法
原料质量
对原料进行质量检查,如 化学成分、杂质等。
干燥效果
检查颗粒的干燥程度和水 分含量。
药物相互作用与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
使用固体制剂时需注意与其他药物的 相互作用,如某些抗凝药物与非甾体 抗炎药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禁忌症
某些固体制剂可能存在禁忌症,如对 青霉素过敏者禁用阿莫西林等。
03
固体制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 制
制备工艺流程
原料准备
选择合适的原料,进行初步处理 ,如粉碎、混合等。
混合效果
检查颗粒的混合均粒度分布。
整粒效果
检查颗粒的均匀度和粒度 分布。
装瓶质量
对装瓶后的产品进行质量 检查,如外观、标签等。
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原料准备
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制粒过程
控制制粒设备的参数,如旋转速度、压缩空气 流量等,确保制粒效果良好。

固体制剂 分类

固体制剂 分类

固体制剂分类固体制剂是指将药物活性成分与辅料以一定比例混合,通过一系列工艺加工,制成固体形态的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根据制剂的特点和用途,固体制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糖衣剂、缓释剂和控释剂。

片剂是将药物活性成分与辅料混合后,经过压片机压制而成的固体制剂。

片剂具有明确的外形、易于分割和服用的特点,常用于口服给药。

片剂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原料的筛选、混合、湿法或干法造粒、压片和包衣等工艺。

常见的片剂有普通片剂、咀嚼片剂和崩解片剂等。

胶囊剂是将药物活性成分装入胶囊壳中,形成固体制剂。

胶囊剂具有容易服用、药物释放时间可控等优点,适用于固体和液体药物的包装。

胶囊剂的制备过程包括胶囊壳的制备、药物的填充和封闭等环节。

常见的胶囊剂有硬胶囊剂和软胶囊剂。

颗粒剂是将药物活性成分与辅料混合后,通过湿法或干法造粒制备成颗粒状的固体制剂。

颗粒剂具有颗粒大小均匀、易于溶解、吸湿性小等特点,适用于口服给药和外用给药。

颗粒剂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原料的筛选、混合、造粒、干燥和包装等工艺。

常见的颗粒剂有颗粒片剂、颗粒胶囊剂和颗粒口服混悬剂等。

丸剂是将药物活性成分与辅料混合后,通过滚圆或压丸机制备成球形或圆柱形的固体制剂。

丸剂具有易于分割和服用的特点,适用于口服给药。

丸剂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原料的筛选、混合、团粒和压制等工艺。

常见的丸剂有丸剂、丸剂和丸剂等。

糖衣剂是将药物活性成分包裹在糖衣中形成的固体制剂。

糖衣剂具有外观美观、易于服用、遮盖药物味道的特点,适用于口服给药。

糖衣剂的制备过程包括药物的包衣、干燥和包装等环节。

常见的糖衣剂有糖衣片剂、糖衣丸剂和糖衣颗粒剂等。

缓释剂是指药物活性成分在给药后可以以一定速率持续释放的固体制剂。

缓释剂的制备过程一般采用湿法或干法造粒的方法,通过添加缓释剂或改变药物的晶体结构,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

常见的缓释剂有缓释片剂、缓释胶囊剂和缓释颗粒剂等。

控释剂是指将药物活性成分包含在固体基质或微粒中,通过扩散、溶解或反应等方式,以一定速率释放药物的固体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的组分 如处方中有液体组分 时,可用处方中其它组分吸收该液体,若液体组 分量太多,宜用吸收剂吸收至不显润湿为止,常 用吸收剂有磷酸钙、白陶土、蔗糖和葡萄糖等。 若有易吸湿性组分,则应针对吸湿原因加以解决: a.如含结晶水,则可用等摩尔无水物代替;b.若 是吸湿性很强的药物,则可在低于其临界相对湿 度条件下,迅速混合,并密封防潮包装;c.若组 分因混合引起吸湿,则不应混合,可分别包装。
– 溶液片是指临用前加水溶解成药物溶液后而使用的片剂,一 般用于漱口、消毒、洗涤伤口等目的,其全部成分皆应为可 溶性成分。也有口服溶液片
• 口腔用片剂
– 舌下片 是指专用于舌下或颊腔的片剂,药物通过口腔粘膜 的快速吸收而发挥速效作用。
– 口含片是指含在口腔内缓缓溶解而发挥治疗作用的片剂,可 在局部产生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发挥较好的治疗作用,主要 用于口腔及咽喉疾病的治疗,其硬度一般较大,以便于含服
第三节 颗粒剂
• 颗粒剂(Granules)
– 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一般 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
• 颗粒剂的特点 • 颗粒形成的原理(见片剂)
• 颗粒的制备、工艺及影响因素
– 颗粒剂的制备工艺与片剂的制备工艺相似, 但不需压成片子,而是将制得的颗粒直接装 入袋中。
环行喷射式气流粉碎机
• 组成:粉碎室、分级器和加 料管等。
• 工作原理:压缩空气底部喷 入粉碎室后立即膨胀变为超 音速气流并高速循环,物料 自加料斗经送料器输至环形 粉碎室底部喷嘴上,被压缩 空气引射进入粉碎室,迫使 物料粒子之间、粒子与器壁 间发生高速撞击、冲击、研 磨以及受气流的剪切作用达 到粉碎。经产品出口被吸人 分级器,再经捕集器捕集为 成品,而较粗的颗粒沿环形 粉碎室外侧而下至 底部,与 新输入的物料一起重新粉碎。
• 组成:由有带有衬板的机壳、
高速旋转的旋转主轴(轴上安 装有许多可自由摆动的T型锤)、 加料斗、螺旋加料器、筛板 以及产品排出口等。 • 工作原理:
• 特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粉碎粒度比较均匀,其粒度 可由锤头的形状、大小、转 速以及筛网的目数来调节。 但过于微细时筛子容易堵塞, 因此以30—200目的为好。
对喷式气流粉碎机
• 工作原理:物料经螺旋 加料器进入上升管中, 由上升气流带入分级室 分级,其粗粒返回粉碎 室并受到两股来自喷嘴 的相对喷气流的冲击而 粉碎,粉碎的物料由气 流再带入粉碎室分级, 细料经分级转子变为产 品。
筛分(分级)
• 分级:将不同粒度的混合物料按粒度大小进行分 离的操作。
• 筛分法:用筛网将物料进行分级的方法。 • 筛分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有较均匀粒度的物料,
• 振荡筛具有分离效果 好,单位筛面处理能 力大,占地面积小, 重量轻等优点。
微细分级机
• 离心机械式气流分离 筛分机械(使气流中 的微粒因所产生的离 心力大小不同而分开)
• 特点:
– 分级范围广 – 分级精度高 – 结构简单 – 可与各种粉碎机配套
使用
混合
• 两种以上的物质均匀混合的操作 • 混合、匀化 • 混合的机理
冲击柱式
• 组成:冲击柱式粉
碎机(也叫转盘式粉 碎机),若干圈冲击 柱分别钢性固定在高 速旋转的转盘和另一 与转盘相对应的固定 盖上。 • 工作原理:
球磨机
• 组成:由不锈钢或瓷制的圆
柱筒、内装一定数量大小不 同的 钢球或瓷球构成,可用 于干法或湿法磨碎。
• 工作原理: • 粉碎效果:与圆筒的转速
– 预胶化淀粉亦称为可压性淀粉
• 可作填充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自身润滑性和干粘合 性,并有较好的崩解作用。若用于粉末直接压片时,硬脂酸镁的 用量不可超过0.5%,以免产生软化效应。
– 糊精
• 是淀粉水解中间产物,在冷水中溶解较慢,较易溶于热水,不溶 于乙醇。具有较强的粘结性,使用不当会使片面出现麻点、水印 或造成片剂崩解或溶出迟缓;在含量测定时可能会影响,所以, 很少单独大量使用糊精作为填充剂,常与糖粉、淀粉配合使用。
– 编织筛:由一定机械强度的金属丝(如不锈钢、铜丝 等),或其他非金属丝(如尼龙丝等)编织而成 ,易变 形。
• 筛孔规格:分药典标准筛(也称标准筛) 和工 业标准筛。
– 药筛孔径大小用筛号表示,筛号大孔径小(1至9号) – 工业用筛,常以目数来表示筛号,即以每1英寸
(2.54cm)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
– 泡腾片 是指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所谓泡腾崩解剂是指碳酸 氢钠与枸橼酸等物质成对构成的混合物,遇水时,二者可产生大 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片剂的崩解。
– 咀嚼片 是指在口中嚼碎后再咽下去的片剂 – 多层片是指有两层或多层构造的片剂,一般由两次或多次加
压而制成。
– 分散片 是遇水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在 21℃±1℃的 水中3分钟即可崩解分散并通过180μm孔径的筛网),可口 服或加水分散后饮用,也可咀嚼或含服。
– 韧性粉碎:非极性晶体药物
常用粉碎器械
• 研钵 • 球磨机 • 冲击式粉碎机 • 气流粉碎机
锤击式粉碎机(万能粉碎机)
• 作用机理:对物料的
作用力以撞击力为主
• 适用范围:脆性、韧
性物料以及中碎、细碎、 超细碎等的粉碎要求。
• 粉碎比:一般为20~70
左右。
• 类型:
– 锤击式 – 冲击柱式
锤击式
• 含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 将二种或二种以 上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时,在室温条件下,出现 的润湿与液化现象,称做低共熔现象。常见的可 发生低共熔现象的药物有水合氯醛、萨罗(水杨 酸苄酯)、樟脑、麝香草酚等,它们以一定比例 混合研磨时极易润湿、液化
混合的方法与设备
• 容器旋转型混合机
– 特点: – 存在的问题 – 水平圆筒型混合机 – V型混合机 – 双锥型混合机
• 制软材 • 制湿颗粒 • 湿颗粒的干燥 • 整粒与分级 • 分剂量
• 质量控制与稳定性评价
第四节 片剂
• 概述
– 片剂的特点 – 片剂的分类
• 口服片剂
– 普通压制片 是指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未包衣的普通 片剂,片重一般为0.1—0.5g 。
– 包衣片是指在上述普通压制片的外表面包上一层衣膜的片剂。可 分为糖衣片、薄膜衣片、肠溶衣片
• 组分的密度 密度差异较大时,应将密度小(质 轻)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大(质重) 者,这样可避免密度小者浮于上面或飞扬,密度 大者沉于底部而不易混匀。
• 组分的吸附性与带电性 应将量大且不易吸附的 药粉或辅料垫底,量少且易吸附者后加入。因混 合摩擦而带电的粉末常阻碍均匀混合,通常可加 少量表面活性剂克服,也有人用润滑剂作抗静电摇动筛 • 振荡筛 • 微细分级机
摇动筛
• 可将筛按从上向下,由 粗到细的顺序排列,最 上为筛盖,最下为接受 器。
• 取一定量的样品置于最 上层筛上,加上筛盖后, 固定在摇动台进行摇动 一定时间后,即可完成 对物料的分级。
• 摇动筛常用于粒度分布 的测定。
振荡筛
• 利用机械装置(如偏 心轮、偏重轮等)或 电磁装置(电磁铁和 弹簧接触器等)使筛 产生振动将物料进行 分离的设备
– ④有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 粉碎时也可能伴随产生 一些不良作用,如晶型转变、热分解、粘
附、凝聚性增大、密度减小等。
• 粉碎的机理:机械力作用下物体内部产生相
应的应力,当应力超过一定的弹性极限时(内聚 力),物料被粉碎或产生塑性变形,塑性变形达 到一定程度后破碎。
– 弹性粉碎:极性晶体药物
• 特点:①所得成品为超细粉,平均粒径可达到5pµm以下;②气流粉
碎时,能自行分级,粗粉受离心力的作用不会混入成品中,因此成品 粒度均匀;③流能磨粉碎过程,由于气体自喷嘴喷出膨胀时的冷却效 应,故本法适用于低熔点或热敏感物料的粉碎;④易于对机器及压缩 空气进行无菌处理,可在无菌条件下操作,特另U适用于无菌粉末的 粉碎;⑤可以实现联合操作,如可以利用热压缩气体同时进行粉碎和 干燥处理;⑥设备结构紧凑、简单、磨损小,容易维修。但是动力消 耗较大,成本较高。一般仅适用于精细粉碎。
– 注意辅料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 对稳定性的影响、对测定的影响、对溶出吸收的 影响。
– 辅料的价廉易得性
• 稀释剂与吸收剂
– 填充剂:主要作用是用来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
– 吸收剂:吸收药物中的挥发油或其他液体成分
– 淀粉
• 比较常用的是玉米淀粉,性质非常稳定,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 吸湿性小,外观色泽好,常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混合使用, 这是因为淀粉的可压性较差。
• 其他途径应用的片剂
– 植入片 是指埋植到人体皮下缓缓溶解、吸收的片剂, 一般长度不大于8mm的圆柱体,灭菌后单片避菌包装。
– 阴道用片 置于阴道内应用的片剂
• 新型片剂
– 缓释片或控释片是指能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或控制药 物释放速度的片剂
» 骨架型、膜控型、渗透泵片等
– 片剂的质量要求
片剂的辅料
筛分过程可用于直接制备成品,也可用于中间工 序。 • 意义:药品质量控制、制剂生产
– 散剂 – 筛分 在固体制剂生产中的重要性
筛分用筛
• 分为冲眼筛(又称模压筛)和编织筛两种,其组 成和适用范围各不相同。
– 冲眼筛:由金属板上冲制出圆形的筛孔而成,其筛 孔坚固不易变形,多用于高速旋转粉碎机的筛板及 药丸的筛选 。
– 粉碎度(粉碎比):粉碎前粒径与粉碎后粒径之比
粉碎的目的
• 减小粒径,增加比表面积,粉碎是药物制 剂工程的一个重要单元操作。
– ①它有助于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提高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从而提高疗效。
– ②有助于改善药物的流动性,促进制剂中各成分的混合均匀,便 于加工制成多种分剂量剂型。
– ③有利于提高制剂质量,如提高混悬液的动力学稳定性改善其流 变学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