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推拿疗法
浅谈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研究

中医推 拿 治疗可 有 效 的治疗 与缓解 脑 瘫 患儿 的运 动 障碍 , 且在
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八、 居、 环跳、 承扶 等穴 , 约5 分 钟。 接 着忠儿 改变 为侧座 位 ( 任 意 短 期 内既可 取得较 好 的治疗 效果 , 同时具有 费用低 等优 势, 值得 临床 侧 对医者) , 医者 以一手 扶其 头部, 另一 手 以拇指 、 中指点揉 风池 、 风 推 广a 此 外, 中医推拿 治疗脑 瘫 患儿 , 由于其技术 难度相 对较低 , 可有 效地 在家 庭 中对 脑 瘫 患儿实 施 辅助 治疗, 也应 在 家庭 治疗 中进 行推
摘要 : 随 着医疗水平 的提 高, 小儿脑瘫 的研 究深 入, 小儿脑瘫并不是 不治之症 。 目的 中医推 拿治疗小儿脑瘫 疗效研究 。 方法 中医推 拿的 “ 一 手三 穴” 法, 充分发挥运 用 了 一指 禅推 拿法的点、 线、 面三位一 体 的手 法。 结 果 治疗后, 本 病虽不 能痊 愈 , 但可减轻畸 形发展 , 有利 于功 能训练与肢体 发 育。 结 论 中医推拿 治疗小儿脑瘫 惠者, 在较 短的时间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在小儿脑瘫 治疗 中值得应 用。
广。
府、 哑 门、 百会、 四神聪等穴位 约5 分 钟。 以上手法频率 约在每 分钟 1 2 0 次左 右。 其后 置忠儿于俯 卧位, 医者双 手掌重迭 置 于忠儿腰骶 部, 有 节
律地 向下按 压, 同时用双 膝关 节外 侧分别 抵于患儿双 膝 内侧, 使其双髋 参考 文献
医患 取 对面座 位 , 患儿 抱座 于家长 腿 上 。 医者 以一手 拇 、 食、 中3
法始 于脾关 、 殷 门穴 ( 操 作时无 需每 次必有 3 穴, 无 穴位 时, 3 指 仍沿3 经 点揉下行 ) , 循 经络下行依 次为伏 兔、 风市、 阳陵泉 、 阴陵泉、 足 三里、
按摩法能改善小儿脑瘫肌张力吗

按摩法能改善小儿脑瘫肌张力吗脑瘫治疗按摩法能改善小儿脑瘫肌张力吗?什么是肌张力?清醒的正常人即使在安静休息的时候,全身的肌肉亦不完全松弛,仍保持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这种肌肉的紧张状态称之为肌张力。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脑瘫患儿由于大脑损伤,导致病理性神经系统表现异常,会出现肌张力异常,即偏高或偏低的表现。
按摩法能改善小儿脑瘫肌张力吗?当你捏脑瘫儿的腿或是手部的肌肉时,感觉可能没有其他同龄小孩松软,但往往察觉不出来。
如果肌张力过于高,会影响小孩学走路,正如正常人绷紧腿时,会出现行走困难。
那么,按摩法能改善小儿脑瘫肌张力吗?专家表示,肌张力高的脑瘫患儿更易激惹,闻声惊吓,持续哭叫,入睡困难,穿衣时难以将其手臂插入袖内,换尿布时不易把两腿分开,洗澡时难将拳头掰开,当下肢刚触及浴盆或水面时,孩子全身立即成僵硬姿势。
肌张力高的患儿还会出现下肢伸直、内收交叉,呈剪刀状。
肌张力低下的脑瘫患儿,则主要表现为肌肉松软无力,自主动作极少,仰卧时,四肢均外展,似呈仰翻的青蛙。
下面请看按摩改善小儿脑瘫肌张力的方法:一、仰卧位脑瘫患儿双臂相交,按摩师两手握住患儿双手,拇指轻压患儿劳营穴,食指压合谷穴,中指压大陵穴,使患儿双臂外展,手心向上,在胸前缓慢交叉,使双肘关节相交后再缓慢恢复原状。
如此反复40次。
适用于上肢痉挛,肘关节屈曲,前臂内旋、外展,握拳。
二、松肩法使脑瘫患儿双手置身体两侧,拇指压患儿劳宫穴,食指压合谷穴。
固定左侧上肢,使右上肢尽量慢慢伸展上举过头顶后,再恢复原位周定。
左侧上肢也同样伸展再恢复原状。
如此反复40次。
三、双手叩肩法使患儿双臂平行于双肩,双手掌心向上,双手指压穴位(劳富、台谷、大陵),使患儿双臂重叠、双手触及双肩,再恢复原位。
如此反复数10次。
适用于肘关节活动障碍。
四、松腕法使病儿双臂外展、外旋后,双手拇指推拿患儿手掌部,由手心向大鱼肌、小鱼肌推进。
以缓解手掌大小鱼肌痉挛。
再沿拇、食、中、无名指的掌面,由指根部向指尖推拿,以矫正手指屈曲挛缩。
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选择性脊柱推拿疗法

疗法等 以及近几 年从 国外 引入 的 V j 疗 法 , oa 神经发育治 oa t B bt h
p t ns w t p si c r b a as , i d o o ai t i s a t e e r l ly a k n f c mmo n h r l e td d s a e Me h d Re iw d t e p o r s f r ame t f h h l r n e h c p n a d a d y t ae i s . r e to s ve e h r g e so e t n e c i e t ot d p t ns wi p t e e r lp l ,i tg ae h h r pc p a t e n r p s d a n w h o y a d meh d w ih Wa a d s lc e p n ai t e t s a i c r b a as ne r td t e t e a i r c i ,a d p o o e e t e r n to , h c s n me ee td s i a h s c y c l
s a t e e r l as i a ew d l . p i c r b a p yd s s i ey s c l e
【e od 】 e c dsia m np l i eayc i rn a etwt sat rbap l K yw rs sl t nl a iu t eh rp ;hl e t n i sc e rl a y ee p av t d p i s h p ice s 疗法 、 高压 氧治疗 、 神经 电刺激疗法 、 温热疗法 、 水疗法 、 离子导入
小儿推拿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

卢 萍 谢 红 波 李 敏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儿科 ,湖北 宜 昌,443000)
【摘要 】 探讨 +I,JL推 拿 小JLl r ̄i性瘫痪康复巾的应用 ,使传统医学与现代 医学相结合 ,加强脑瘫 康复 的疗效。 【关键词 】 4dL推拿 ;J],JL腑瘫 ;康拿 是 在 传 统 医 学 中 医 理 沦 的 基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五 脏 ,致 五 软 、五迟 等 症 ,影 响正 常 发 育 和 生 长 。 ) 2.2 d,JLli性 瘫 痪 (Cerebral Palsy)简 称 脑 瘫 (CP),是 自受 孕 开始至婴 儿期非进 行性脑损 伤和发 育缺陷所致 的综合 征 ,主要 表 现 为 运 动 障 碍 及 姿势 异常 。多 伴有 智 力 低 下 、癫 痫 、行为异常及感知觉 障碍。属传统 医学“五软”、“五硬”、 “五迟”的范畴 。《幼幼集成》指五硬为“手硬 、脚硬 、腰硬 、肉 硬 、颈 硬 ”。若d,JL先 天精 血 不 足 ,真 虚 衰 ,则 畏 寒 肢冷 ,手 足 、颈 软 ,表 现 为 “五 软 ”之 证 ;若 d ̄JLlll气 虚 弱 ,痰 浊 内生 , 久 而 气 虚 ,气 虚 则 血 瘀 ,或 生 产 时脑 伤 致 血瘀 ,淤 血 痰 浊痹 阻经 络脑 窍 ,除 肢 体 运 动 、感 觉 功 能 障 碍 外 ,还 可 有 智 力低 下 、情 感 障碍 等 表 现 。后 天 调 养 不慎 ,风 、痰 、火 ■邪 入 侵 经
伤 患 儿 筋 骨『31。 2 小 儿疾 病 的病 因病 机 2.1 外 感 六 淫 、内 伤 饮 食 、先 天 因素 :《幼 幼 集 成 》中所 浣 的 “儿 之 初 生 有 病 ,亦 惟 胎 弱 、胎 毒 二 者 矣 。 ”(胎 弱 ,指胎 儿 先 天禀赋不足 ,气血虚 ,表现为肾气不足 ,无 以充养骨髓 ,温熙
点穴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及机理研究概况

计学意义 。贾氏 选取特定穴 坎宫、囟门等对 新生儿缺血缺 氧 ”
性 脑 病 进 行 推 拿 治 疗 , 果 能 健脑 益 智 , 进 患 儿 智 能 发 育 。 结 促 2 机 理 研 究
1 3 不 同部 位 点 穴 .
一
点按是推拿 的基本手法, 以指代针, 易被家长及患儿接受。笔者
现 就近 些 年 来 点 穴 推 拿 治疗 4J 脑 瘫 的研 究现 状 综 述 如 下 。 , h
1 临 床 研 究
1 1 对 症 点 穴 .
一
些 研 究 表 明, 据 不 同 部 位 进 行 穴 位 推 拿 , 头 部 点 揉 根 如
新 中医, 0 3 3 () 7 3 . 2 0 , 5 9 :3 — 8
能活 动 。曾 氏等 观察 了点穴 推拿 后 患儿 胫前 肌和 腓 肠肌
iM E G的变 化 。结 果 表 明, 儿 经 综 合 治疗 后 , 前 肌 iM 患 胫 EG明 显 高 于 治疗 前 , 肠 肌 iM 以及 踝 背 屈 的协 同 收缩 率 明 显低 于 腓 EG 治 疗 前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1, 予 以点 穴 治疗 后 效 差 尸< .0 ) 且 果 更 明显 。程 氏等 观 察 了 8 0例 患 儿 捏 脊 治 疗 后 微 量 元 素 的 变 化 , 果 显 示 , 脊 在 一 定 范 围 内能 够 提 高 机 体 必 须 的 微 量 结 捏 元 素 ( 铁 、 、铜 ) 如 锌 的含 量 , 低 非 必 须 微 量 元 素 ( 镉 ) 量 , 降 如 含 有 利 于 核 酸 与 蛋 白质 的合 成 代 谢 , 利 于 酶 的活 性 及 脑 、神 经 有 系统、运动系统的发育 。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脑瘫52例

竹 、 会 、 池 、 池 、 谷 、 俞 、 门、 俞 、 百 风 曲 合 肾 命 肝 脾
俞、 环跳 、 中 、 山 、 委 承 昆仑等 。 日治 疗 1 , 隔 次 每次 3 mi 3 0 n,0次为 1疗程 , 针刺 治疗 交替应 用 。 与
年龄 为 6月 ~5岁 ; 部 病 例 均 符合 脑 性 瘫 痪 的 全
主 题 词 脑 瘫 / 刺 疗 法 儿 童 穴 , 会 穴 , 池 针 百 风
1 9  ̄2 0 9 7 0 6年 , 用针 刺 配合 推 拿治 疗小 儿 采
脑瘫 5 2例 , 取得较 好疗效 , 道如下 。 报 临床 资 料 5 2例 患 儿 中男 2 8例 , 2 女 4例 ;
维普资讯
陕西 中医 2 0 年 第 2 卷 第 8期 07 8
1 6 0 9
减少 对骶髓 反射 中枢 的抑制 , 增加 其正 反馈 , 改善
阴茎 勃起功 能 。 3因性 生活不 单单 是勃 起 问题 , 涉及 到文 化 、
男 性勃起 功能 障碍方 法还 有待 进一 步观察 研究 。
肩髑 、 曲池 , 肢 加 阳 陵泉 、 溪 , 下 解 伴语 言 障 碍 配 哑 门、 泉 , 听力 障碍配 听宫 、 廉 伴 听会 。针刺 方 法 :
头针 以 1 5寸毫针 , . 与头皮 呈 1 。 5夹角 刺入 至 帽状 腱膜下, 手下 针 感 不滞 涩 即可 留针 1 留针 期 间 h, 以 3 0次 / i 0 m n频 率 行 针 3次 ; 针操 作 : 速 进 体 快 针, 虚证 用 补 法 , 实证 用 泻 法 , 明显 虚实 者 用平 无
区、 言二 区等 穴, 针取 百会 、 池 、 语 体 风 内关 等穴 。推拿 , 取顺 经络 走行 方 向 , 采 用推 、 、 等手 法 。 拿 揉 结果 : 总有 效率 9 . 。 示 : 23 提 针刺 可增加 病 灶 的血流 量 ,
小儿脑瘫常用按摩手法

小儿脑瘫常用按摩手法孩子,是家庭的幸福所在,一个孩子给家带来了众多的快乐。
然而,孩子一旦患上小儿脑瘫,家里就失去了很多的欢乐。
家长朋友们也为此感到焦虑,那么,有没有很好的方法来治疗小儿脑瘫呢?下面小编就为你详细的介绍,小儿脑瘫常用按摩手法。
中医推拿法,小儿脑瘫推拿按摩的方法:推法为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之一,根据施术方向可分为直推、分推、旋推三种。
医家认为旋推为补,往上推为清为泻,临床上各取所用,均有疗效。
1.直推法以拇指端外侧缘,或以拇指螺纹面,或以食、中二指指腹,或以掌根在穴位上向前或向外直线推抹2.分推法医者用拇指螺纹面,自穴中央向其两旁做“←→”“↙↘”方向分推。
此法在临床上较为多用,如推坎宫、推卤门、推天门、分阴阳、推膻中、分推阴阳腹等。
3.摩法手掌附在体表一定部位做环形或往返而有节奏的轻柔摩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局部产生温热舒适感,有止痛作用。
4.揉法以中指或拇指指端或掌根或大鱼际定位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作柔和的旋转动作。
5.旋推法用拇指腹位在穴位上回旋移动,用力较轻,不带动皮肉筋。
6.拿法用指或全手合力相扣,提拿肌肉或穴位。
小儿常用指拿法。
7.攘法用手背或腕部附着于一定部位,往返连续滚动,适用于肌肉丰厚处。
其他按摩方法:一、智力及语言康复训练:可根据脑瘫患儿的病情及年龄采取针对性的智能及言语训练,可采取听语指图、实物和数字辨认与分类、简单的数字计算、复述性训练等方法。
二、日常生活能力康复训练:练习翻身、坐起、站立、平衡、步行,作业治疗训练。
内容以患儿能接受、配合为限,循序渐进地进行。
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连续进行,可根据脑瘫患儿的具体情况增减强度。
三、肢体功能康复训练:1、上肢:肩关节向上、向后柔和运动,力度以患儿能承受为度,肩关节局部可涂搽红花油或活络油。
每天50次左右,分3次进行。
对上肢屈肌张力高者,采取柔缓按摩,同时用小夹板固定肘关节,每天3~5次,每次20~60分钟。
2、手指:将40枚直径1.5厘米玻璃弹球装于10×12厘米质地较硬的布袋中,由亲属对患儿手背进行揉搓,力量以患儿能耐受为度,手指肿胀时用力较轻。
针灸推拿治疗小儿脑瘫25例疗效观察

舒张毛细血管, 改善微循环, 调节局部免疫状态, 抑制生物活
性物质的释放, 从而改善脑部的血液灌流, 减少脑神经细胞的
损害, 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4]。Bobath 神经发育疗法作为治疗
脑瘫的主要现代康复疗法, 对医者的技术要求较高, 且费时费
钱, 大多家庭不能承受这种经济负担, 所以在基层开展较少。
脑开窍、提神益智, 同时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和激活休眠状态下
的脑 细 胞 。选 环 跳 、风 市、足三 里 、悬 钟 、太 溪、合谷 、外 关 、肾 俞
等肢体和躯干各穴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和纠正畸形, 推拿
能 够 舒筋 通 络 、调 和 营卫 、益 气 活 血 、滑 利 关 节 、开 塞 通 闭 、开
窍提神, 并解痉。有学者研究, 推拿能够产生体表 - 内脏反射,
在脑, 应在四肢, 累及神志, 症状变化多样, 祖国医学认为头为
诸阳之首, 内藏脑髓, 以统领全身, 是脏腑经络气血汇聚之所,
头针 疗 法 是中 国 传 统针 灸 学 与医 学 的发 展 形 成 的通 过 针 刺 头
部的特定区域, 以治疗各科疾病的一种微刺系统方法。本研究
中选头针与体针相结合治疗脑瘫, 以百会、四神聪及头皮针醒
两 组 疗 效比 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
治疗组 25
6
17
2
92
对照组 15
2
9
4
73.3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 X2=22.9,P< 0.05, 两组治疗效果有显
著性差异,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 .讨 论 :
小儿脑瘫当属中医“五迟、五软、五硬”的范畴, 是由于先
天不足, 后天失养, 五脏精气不能上荣元神之府所致, 其病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脑瘫的推拿疗法
推拿又称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经络腧穴,使之气血流通,阴阳调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的基本作用: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理筋整复
推拿手法主要分单式手法和复合手法,小儿脑瘫常用的单式手法主要有揉法、按法、推法、捏法、拿法、捻法、拨法、叩法、啄法、摇法、扳法、伸屈法;复合手法主要有按揉法、弹拨法和揉捏法。
小儿推拿基础手法:
1 推法
(1)直推法:以拇指桡侧或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亦可用食中二指面着力作直线推动。
(2)旋推法:以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
(3)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面,自穴位中间向两旁分向推动。
(4)合推法:以拇指桡侧缘自穴位两端向中央推动称合推法。
2 揉法
(1)指揉法:以指端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2)掌揉法:以掌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3)鱼际揉法:以大鱼际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3 按法
以掌根或拇指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称为按法。
4 摇法
使关节产生被动性的环形运动,称为摇法。
根据部位不同,又分为颈部摇法、肩关节摇法、肘关节摇法、腕关节摇法、髋关节摇法、膝关节摇法、踝关节摇法。
5 啄法
五指端聚拢成梅花状,啄击治疗部位的手法,如鸡啄米状,故称为啄法
6 伸屈法
伸是使关节伸,屈是使关节屈曲,伸屈法是针对活动功能障碍的关节,助其伸展或屈曲的一种被动运动手法。
如伸肩法、伸肘法、伸膝法、伸髋法、屈髋法等
7 捏法
(1)二指捏:医生两手略尺偏,两手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
两手指共同捏拿肌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2)三指捏:两手略背伸,两手拇指桡侧横抵于皮肤,食指中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
三手指共同捏拿肌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捏脊疗法:以提捏手法为主作用于脊柱两侧自龟尾至大椎,动作要连贯。
其作用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是小儿保健常用主要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基本要求:“均匀,柔和,持久有力,要达到深、透”在操作中要注意:“轻巧柔和,平稳着实”,另外不同手法有其不同要求,如:推法要求“轻而不浮,快而着实”,拿法要求“刚中有柔,刚柔相济”等。
推拿注意事项:推拿时要注意指甲常修剪,以免抓破小儿皮肤,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推拿手法要由轻到重,操作时间的长短,轻重缓急,应根据患儿的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推拿顺序为:头面、上肢、胸腹腰背、下肢。
具体操作手法:
(1)头面部:开天门,推坎宫,分推额阴阳,揉运太阳,点揉神庭、百会、四神聪、前顶、后顶、脑空、脑户、风池等穴,以醒脑开窍益智;环抹眼周,点按眼周穴位以醒目提神,点按巨髎、迎香穴以通鼻窍;点按耳周腧穴,如耳门、听宫、听会等以改善听力;按摩口腔周围肌肉及穴位以改善流涎和言语功能(口腔按摩十三部)。
(2)颈部:主要以按揉督脉和膀胱经为主以改善颈部肌张力,提高头控能力。
常用穴位:风池、天柱、颈百劳、肩中俞、肩外俞等。
(3)上肢:肌张力高:以揉法作用于痉挛部位以降低肌张力,针对患儿的异常姿势,采用摇法、伸屈法,捻法相结合以抑制异常姿势,改善关节活动度。
肌力低:以按揉手阳明经腧穴为主,以叩击法为主作用于肌力弱的部位刺激肌肉反复的收缩舒张,以提高肌力。
(4)腰背部:以按揉督脉、华佗夹脊、膀胱经为主,来改善腰背肌力及抑制不随意运动患儿的侧弯反射。
(5)下肢:肌张力高:以揉法为主作用于痉挛部位以降低肌张力,采用摇法、伸屈法、扳法、拨法等扩大关节活动度,抑制异常姿势。
肌力低:以按揉足阳明经腧穴为主,以叩击法为主作用于肌力弱的部位刺激肌肉反复的收缩舒张,以提高肌力。
附:
节段性按摩法:
1、移动法
2、钻法
3、锯法
4、牵拉法
5、震颤法
6、推摩法
促进肌力恢复按摩法:
1、三线刺激法
2、一指点穴法
3、空心拳叩击法
4、叩击法
5、拿法
抑制异常姿势按摩法:
1、松肩法
2、双臂相交法
3、双手叩肩法
4、抬肩屈肘法
5、前臂旋后障碍矫正法
6、松腕法
7、分髋法
8、髋旋转法
9、髂胫束松解法10、按臀法11、直腿抬高三指按
摩法12、压足及小腿后三指按摩法13、压膝整足法14、搬足法
关节活动度按摩法:
1、摇肘法
2、屈伸牵腕法
3、捋抖十指法
4、仰卧位摇髋法
5、旋膝法
6、摇踝法
7、踝屈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