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

合集下载

西宁青海湖中国最大的盐水湖

西宁青海湖中国最大的盐水湖

西宁青海湖中国最大的盐水湖西宁青海湖,位于中国的青海省,是中国最大的盐水湖。

青海湖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地方,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介绍青海湖的地理位置、湖泊特点、生物多样性以及对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影响。

一、地理位置青海湖位于中国的青海省,地理坐标为36°32′-39°05′北纬和89°35′-101°36′东经。

它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被群山环绕,地势高原。

二、湖泊特点1. 面积和体积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总面积约为4418平方千米,最大水深达25.5米。

湖泊体积庞大,是全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

2. 盐水特性与其他淡水湖相比,青海湖是一个盐池,这意味着它的水体含有丰富的盐分。

根据研究,青海湖的盐度约为2.7%,远高于海水的盐度。

3. 湖水颜色青海湖以其独特的湖水颜色而闻名,水域呈现深蓝色,在阳光下呈现出耀眼的美丽景观。

4. 季节性变化青海湖的水位和面积在不同季节中经历着显著的变化。

夏季,湖泊面积扩大,水位上升;而在干旱季节,湖泊面积缩小,水位下降。

三、生物多样性青海湖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拥有丰富的物种。

湖中生活着多种鱼类、鸟类和无脊椎动物。

在鸟类方面,青海湖是许多候鸟的栖息地,每年都吸引着大批迁徙鸟类前来繁殖和觅食。

四、经济和旅游业的影响青海湖对当地经济和旅游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一个风景名胜区,青海湖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当地政府和企业利用湖泊资源开展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青海湖还对当地渔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湖中丰富的鱼类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厚的渔业收入。

同时,青海湖的盐水环境也提供了独特的盐产业发展机遇,成为当地特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论总之,西宁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水湖,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湖泊特点。

青海湖的生物多样性和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使其成为一个独特且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青海湖将继续吸引着游客和研究者,展示着自然奇观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景观。

青海湖

青海湖

祭祀青海湖祭海就是祭祀青海湖,最初是蒙古族的传统。蒙古族人原来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尤其认 为天是至高无上的神。在元代,蒙古族就有祭天、祭山、祭海之风俗,清代以来对青海湖的祭祀活动更具规模、 更加富有宗教色彩。与此同时,环湖地区的藏族人也参加了这项祭祀活动。青海湖祭海,不仅是带有浓郁宗教色 彩的一种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间包含着众多民风民俗,同时表达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 2008年,青海湖祭海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海湖周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生产也有着广阔的前景。当地人民在优先发展牧业的同时,还有计划 地开垦饲草饲料基地,办起了国营农场,发展以油料、饲料为主的农作物生产,并且在昔日荒凉的寂寞的草原, 相继建起了倒淌河等一批新兴城镇,接着还办起了一批工厂、矿山,其中有煤、建材、机械修理、皮毛加工、民 族用品等。
气温
湖区东部和南部气温稍高,年均温在1.1~0.3℃之间;西部和北部稍低,年均温在-0.8~0.6℃之间,平均 最高气温6.7~8.7℃之间,平均最低气温-6.7~4.9℃之间,极端最高气温25℃和24.4℃,极端最低气温-31~33.4℃。
水分
湖区全年降水量偏少。但东部和南部稍高于北部和西部,东部全年降水量是412.8毫米,南部是359.4毫米, 西北部370.3毫米,西部公360.4毫米和324.5毫米.全年蒸发量达1502毫米,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
青海湖的南北两岸曾是丝绸之路青海道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109国道在青海湖南部自东向西横穿湖区, 315国道则从青海湖北部穿越湖区。此外湖区还有相当数量的低等级公路及各种简易公路遍及各乡镇,形成了可 通达湖区各处的公路交通。
文化传统
1
历史传说
2
西王母

青海湖最美的感悟

青海湖最美的感悟

青海湖最美的感悟1. 青海湖啊,那简直是大自然最美的画作!就像梵高的星空一样震撼人心。

你看那湖水的颜色,蓝得让人心醉,难道不是比宝石还耀眼吗?我站在湖边,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

2. 哎呀,青海湖的美真的是无法形容!就好比是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每一个音符都是那么和谐。

那广阔的湖面,不就是最壮阔的舞台吗?朋友跟我说看到青海湖会被惊艳,果然如此啊!3. 青海湖呀,真的是美得让人窒息!像一个神秘的宝藏等待着人们去发掘。

那湖边的花海,不正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最浪漫的礼物吗?我在那花海中漫步,简直像走进了童话里。

4. 哇塞,青海湖的美真的太震撼了!简直像一部史诗巨制。

那连绵的山脉环绕着它,不正像是英勇的卫士守护着珍贵的宝物吗?当我第一次看到青海湖,我就被深深折服了。

5. 青海湖,那可是美得出尘脱俗啊!仿佛是一位绝世佳人。

那天空中变幻的云彩,不就是佳人身上飘动的彩带吗?我和家人一起欣赏青海湖的美景,都忍不住赞叹。

6. 嘿,青海湖的美真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一首独特的诗歌。

那湖边的鸟儿欢快地飞翔,不正像是诗歌中的灵动音符吗?每次想到青海湖,我心中就充满了向往。

7. 青海湖啊,真的是美得让人词穷!好似一个魔法世界。

那湖面上闪烁的光芒,不就是魔法的光芒吗?我和朋友们在湖边尽情拍照,想留住这美好的瞬间。

8. 哎呀呀,青海湖的美简直太惊人了!就像一个梦幻的仙境。

那远处的雪山,不正像是仙境的守护者吗?看到这样的美景,谁能不陶醉呢?9. 青海湖,那绝对是美到极致了!仿佛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那湖边的微风拂过脸庞,不就是明珠散发的温柔光芒吗?我在那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美好。

10. 青海湖的美,真的是难以言表!好像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

那清澈的湖水,不正像是纯洁的心灵吗?去看过青海湖后,它就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我的观点结论:青海湖的美是多样的、震撼的、让人难以忘怀的,值得每个人去亲身感受和领略。

青海最美的10个湖

青海最美的10个湖

青海最美的10个湖一、引言青海,我国西北部的一个神秘之地,拥有无数美丽的湖泊。

这里列举了青海最美的10个湖,每个湖泊都各具特色,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欣赏。

二、青海最美的10个湖简介1.青海湖青海湖,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

青海湖美景如画,湖水清澈,四周草原风光无限。

每年的环青海湖自行车赛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选手和观众。

2.茶卡盐湖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因湖水中含盐量极高而闻名。

阳光照射下,湖面泛起蓝色光芒,犹如天空之镜,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拍照。

3.孟达天池孟达天池,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是高原上一个美丽的天然湖泊。

四周环绕着雪山,湖水清澈,环境优美,是游客们的心灵净土。

4.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位于青海省互助县,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这里的湖泊宁静美丽,与土族民俗文化相互映衬,别具一格。

5.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是一个集山水、森林、湖泊、寺庙于一体的景区。

这里的湖泊犹如碧玉镶嵌在绿色山林之间,美不胜收。

6.仙女湖仙女湖,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是一个神秘的高原湖泊。

湖水清澈,四周雪山环绕,传说中有仙女在此沐浴,故得名。

7.洱海洱海,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是一个风光秀丽的高原湖泊。

洱海美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也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8.赛里木湖赛里木湖,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是新疆最大的湖泊。

湖水清澈,四周草原风光优美,是游客们的心灵净土。

9.乌鲁木齐天池乌鲁木齐天池,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美丽的高山湖泊。

湖水碧绿,四周雪山环绕,被誉为“天山明珠”。

10.喀纳斯湖喀纳斯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是著名的喀纳斯景区的核心景点。

湖水颜色变幻莫测,犹如仙境,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欣赏。

三、结语青海的湖泊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这些湖泊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

青海湖科普知识

青海湖科普知识

青海湖科普知识介绍青海湖的基本情况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东部的青海省湖南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之一。

青海湖形状呈椭圆形,周围被高山环绕,湖面面积约为4456平方千米,平均水深5米左右。

青海湖水源主要来自来自昆仑山、唐古拉山和祁连山融化的积雪和冰川水。

青海湖的特点咸水湖青海湖是一座咸水湖,湖水盐碱度较高,呈碱性。

据测定,每升湖水中含有23克盐分,是海水的2.3倍。

这也是青海湖在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出现断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湖水的盐碱度也使得湖中的生物资源相对较少,只有少数适应盐碱环境的鱼类和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物种资源丰富尽管青海湖的盐碱度较高,但湖中仍然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物种。

青海湖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鸟飞来过冬或繁殖。

同时,湖中还有一些适应盐碱环境的鱼类,如青海尖嘴鲿、青海鳅等。

此外,青海湖周围还有一些特有的动物,如青藏高原上的野驴、藏羚羊等。

自然景观壮美青海湖周围是壮丽的自然风光,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湖区的天空湛蓝,湖水碧绿,周围的高山犹如屏障一般将湖水与外界隔绝。

湖的四周还有广袤的草原和丘陵,绵延的青草地给人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

因此,青海湖也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青海湖的形成和演变形成的地质背景青海湖的形成与周围的青藏高原、昆仑山、唐古拉山等地质构造有关。

数千年来,地壳运动导致了地表的沉降和抬升,形成了湖盆。

此外,青海湖地处高原地带,降水量充沛,有丰富的水源补给,也为湖泊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湖泊的演变过程青海湖的演变过程主要包括沉积、蒸发和补给三个阶段。

首先,在湖盆形成后,来自周围山区的沉积物陆续沉积在湖底,形成了湖中的沉积物层。

同时,由于湖水受到蒸发的影响,湖中的盐分逐渐浓缩,导致湖水盐碱度的增加。

最后,青海湖周围山区的降水和融雪水源不断补给湖泊,保证了湖水的持续存在。

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的重要性青海湖是一个珍贵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青海湖海拔高度

青海湖海拔高度

青海湖海拔高度青海湖(Qinghai Lake)位于中国青海省,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

它因其壮丽的景色和险峻的地理环境而成为了一个备受游客瞩目的旅游胜地。

青海湖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北部,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界处,地理位置极其特殊。

青海湖的海拔高度是3196米(10485英尺),使其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

这一高度使得青海湖的气候凉爽,夏季湖面周围温度在摄氏18-22度之间,冬季则降至摄氏-20至-10度。

由于其高海拔,青海湖的风景和生态环境营造了一个独特的氛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青海湖是一个海拔高度极高的内陆湖泊,周围被雄伟的山脉环绕,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壮丽景色。

四周的山脉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壮观的色彩,湖面则呈现出宁静的碧蓝色。

湖水源自于冰雪融化、河流注入以及下雨时的降水,并受到青藏高原区域的地下水补充。

因此,青海湖的水质较为清澈,被誉为中国的“明珠湖”。

除了美丽的景色,青海湖也是一个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有许多特有的植物和动物物种。

湖岸周围的河滩上生长着茂密的草地,吸引了大量的候鸟和迁徙鸟类。

每年春季和秋季,大量的鸟类来到湖边觅食和栖息,形成了壮观的鸟类迁徙景观。

湖中也有许多珍稀物种,如青海裂腹鱼、青海软鳍鲕、青海定线鱼等,这些物种对于维持湖泊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青海湖还是一个重要的渔业资源基地,湖中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包括青海多鳞鱼、青海胡子鲇、青海裂腹鱼等。

当地的居民以渔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他们利用传统的渔船和渔网在湖中捕鱼。

为了保护湖泊的渔业资源,当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措施,限制渔业活动的规模和方式,以保护湖中生态系统的平衡。

青海湖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旅游景点,还具有文化和历史的价值。

在湖边有一些古老的寺庙和传统的藏族村落,如塔尔寺、珍珠泉村等。

这些地方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青海湖历史文化简介

青海湖历史文化简介

青海湖历史文化简介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北部,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和世界上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被誉为“高原明珠”和“东方海角”。

青海湖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青海湖的历史和文化。

一、历史沿革1. 大约在1.3万年前,揭示出当时青海湖由丰富的生态系统所支撑。

2. 距今约8000年至5000年,青海湖地区出现了仰韶文化与黑陶文化等,该时期的人类主要生产狩猎和渔业。

3. 我国秦汉时期,青海湖地区为蕃汉交界地,其中最有名的是一位著名的藏族武将——阿房宫。

4. 元代时,青海湖成为军事要冲之一。

5. 明代时,波罗国为青海湖地区的一支当地藏族统治势力之一。

6. 清代时,青海湖地区相继置有一个宁夏把总、青海大庆德、青海驻防保举等官署;在此时期内,锡林浩特成为了内蒙古与青海之间的商贸中心,青海湖成为了大运河的旅游胜地。

7. 民国时期,青海湖地区陆续成立了各种新组织和政治力量,不断激发了这个地区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

8. 新中国成立后,青海湖地区生产力逐步提高,旅游资源也得到了相应的开发,青海湖逐渐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

二、文化特色1. 世界遗产:青海湖的文化旅游价值非常高,青海湖也成为了中国重点保护文化遗产之一。

1987年,青海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 民族文化:青海湖生态环境独特,人里面人、景里面景,具有浓郁的多民族特色,其中汉族、藏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3. 佛教文化:青海湖地区处于藏传佛教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曾是汉藏交流和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带。

4. 特产文化:青海湖地区拥有丰富的特产资源,如青海藏羊、青海虫草、青海哈达、茯茶等,这些都是青海文化的代表性特产。

5. 艺术文化:青海湖地区的歌舞、器乐、织锦、马术、古寺等绵延数千年的艺术文化流传至今,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独特艺术风格。

由此可以看出,青海湖不仅拥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和佛教文化,还拥有丰富多彩的特产文化和艺术文化。

青海湖的介绍资料

青海湖的介绍资料

青海湖的介绍资料青海湖,又称“西海”,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

它的面积达到4583平方公里,湖岸线长近360公里,湖泊平均水深约为20米。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因此海拔较高,平均海拔约为3196米。

青海湖是一个天然湖泊,其水源主要来自于周围山脉的融雪和降水。

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湖泊周围多年积雪未化,导致湖水呈现淡淡的蓝绿色,故得名“青海湖”。

湖水清澈透明,可以看到湖底的石头和水生植物。

湖泊周围的山脉和草原与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美丽的湖光山色。

青海湖是一个生态环境非常丰富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动物资源。

湖泊中常见的动物有鱼类、鸟类、青蛙等,其中还有一种特殊的鸟类——黑头鸥,是青海湖的标志性物种之一。

每年夏季,成千上万只黑头鸥会来到青海湖边繁殖,形成壮观的鸟类聚集景象。

青海湖周围的景点也非常值得一游。

湖的东岸有一个叫做“小海子”的景点,是一个由多个小湖泊组成的湿地保护区。

这里有茂密的湿地植被,吸引了大量候鸟在此栖息和繁殖。

湖的西岸有一个叫做“鸟岛”的地方,是黑头鸥的主要繁殖地。

游客可以乘船前往鸟岛观鸟,近距离观察这些美丽的鸟类。

青海湖的周边还有一些著名的景点,如茶卡盐湖、塔尔寺、茶卡镇等。

茶卡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之一,因其特殊的地质和气候条件,使得湖面上结晶出一层厚厚的盐层,形成了壮观的盐湖景观。

塔尔寺是一个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是青海地区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之一。

茶卡镇是青海湖附近的一个小镇,镇上有许多传统的藏族民居,可以体验到当地的民俗文化。

青海湖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夏季是青海湖最美的季节,湖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草原上奇花异草争相绽放,给人一种宛如仙境的感觉。

此外,青海湖还是一个非常适合草原牧民居住的地方,许多牧民会在湖边搭起蒙古包,过着宁静而简单的生活。

青海湖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如果你想远离喧嚣的城市,亲近大自然,那么青海湖绝对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湿地变化及预测
第二节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1.地形地貌
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一个在新构造运动中形成的断陷湖泊;青海湖形成初期,曾是个外流淡水湖,亦在早-中更新世有过河湖共存阶段。

尔后,在晚更新世纪初的大构造运动中,湖区东部抬升强烈,于中更新世纪青海湖出口闭塞,不断演变形成今天的地貌。

青海湖及湖周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从高山到湖面分别为高山、山前冲击平原、湖积平原等;湖体东西长106km,南北宽63km,周长约360km;湖水最深25m,平均深度17m,水域面积4283.3km2,湖水容量742.9×108m3,湖面海拔3194m;湖体西岸、北岸坡较缓斜,南岸、东岸坡陡峭。

湖中有5处岛屿,即三块石、海心山、海西山、沙岛和鸟岛(蛋岛),其中鸟岛和海西山因湖水下降与风沙堆积已变成半岛或湖岸。

2.河流湖泊
青海湖流域及流域地貌以冲积洪积扇平原为主,湖周有大小河流40余条注入,属于内陆封闭水系,大部分河流是间歇河,干流短,雨季流量较大。

水系分布明显不对称,西面和西北面河流多,东面和东南面河流少;主要河流有7条,布哈河、乌哈阿兰河、沙柳河、哈里根河、甘子河、倒淌河及黑马河,一年四季长流不断地注入湖体,其流量约占入湖总径流量的90%以上。

地下径流除古地层中的裂隙水、层间裂隙水外,主要是第四纪沙砾层中的潜水。

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于河水,其次是湖周及湖底泉水,泉水在尕日拉、泉湾和鸟岛区域多发育。

流域内湖泊较多,面积大于0.3km2的湖泊有20多个;大于1km2的湖泊有12个,分布于布哈河河塬地区的湖滨地带。

此外,还有流域沼泽湿地发育,主要由湖滨沼泽湿地、河源沼泽湿地和冰川湿地三种类型(陈桂琛,1995),其中湖滨沼泽湿地分布于布哈河、沙柳河哈尔盖河、甘子河、倒淌河下游形成的冲击、洪积三角洲和大小泉湾、洱海、尕海、鸟岛等湖滨;流域河源沼泽湿地分布于湖西北部与北部的河源地区,主要是河流的源头区,如阳康区、希格尔曲、夏日哈曲、吉尔孟曲、沙柳河等,这些河源湿地多呈块状与沼泽草甸交错镶嵌,海拔高度一般为3800-4200m;流域冰川湿地分布于布哈河源头的沙果林那穆积木岭。

湖滨沼泽和河源沼泽水生、湿生植物丰富,是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区域。

3.气候特点
青海湖盆地属高原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征是海拔较高,寒冷期长,干旱少雨、多风,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无霜期短。

流域内年平均气温在-1.1-4.0℃之间,极端最高气温在26℃(黑马河);极端最低气温-35.8℃(天峻);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流域年降水量平均值在291-579mm之间,受湖区和地形影响,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就湖周而言,湖南岸较湖北岸降水多,湖东岸较湖西岸降水量少;降水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5%-89%。

青海湖湖区四季多风,全年多在西风控制下。

冬春季风速大,为猛烈的西风和西北风;夏秋季风速小,多为西南风或偏东风,年平均风速为2-4m·s-1。

风速由青海湖的东南方向西北方递增,3-4月份的风速最大为13-22m·s-1。

巨大的风力,受湖东山体的阻隔,携带的风沙堆积下来,造就了湖北岸高达100m多
的沙丘、沙岛和沙垅,甚至使湖湾脱离湖体,成为尕海。

风对表层湖水的压力作用产生湖浪,一般波浪为2-3级,最大为7-8级,全年风浪6级以上的日数在40天左右。

青海湖冰冻时间较长,12月中旬形成稳定的冰盖,1月份为稳定的冰封期。

湖心冰层厚达68cm,一般冰层厚30-45cm。

但在泉湾、切吉河口,由于泉水的补给,有一片不结冰的明水面,这为越冬的水禽提供了生存条件。

4月中旬冰盖开始融化,湖面上出现浮冰,在风力的作用下在岸边堆积,形成“冰山”,体积最大的约为10m3.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湖冰可在一夜之间消失。

4.土壤类型
青海湖流域的土壤类型多样,主要分布有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山地灌丛草甸土、黑钙土、沼泽土、风沙土、盐土等。

在环湖湖滨滩地和冲积洪积扇缘分布的土壤有:草甸土,见于河流的河漫滩、季节性的积水洼地、湖滨滩地,是环湖主要的冬春季草场,占流域面积的5%-8%。

草甸土植被生长较好,有怪柳、金露梅、沙棘、早熟禾等。

沼泽土见于河流源头、山地、沟谷和湖滨平原低洼地处,且不受垂直地带影响,约占流域面积的9.5%;沼泽土上的植被生长茂盛,有嵩草、苔草、马先嵩等。

风沙土,见于湖东沙地及湖滨滩地,甘子河、吉尔孟河下游地区和小北湖以北地区,约占流域面积的12%。

风沙土地表干燥,土体松散,植物生长困难,在低洼潮湿处沙嵩、青海固沙草、冰草、赖草等。

栗钙土,见于布哈河中下游的山前冲击阶地、湖滨平原以及丘陵地的前沿地带,约占流域面积的3.4%。

栗钙土植被由旱生多年生草类组成,以丛生禾草为主,有芨芨草、冰草、早熟禾、短花针茅、赖草等。

盐土,见于青海湖北岸,呈块状或带状零星分布,面积不大。

盐土植物生长稀疏,有早熟禾、西伯利亚蓼和菊科植物。

第三节研究区动植物资源概况
1.研究区植被
根据《中国植被》和《青海植被》区划所采用的划分原则,即依据植物本身群落特征与生态环境特征相结合的划分,青海湖及流域的自然植被属泛北极植物区内的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唐古特地区,其植被有青藏高原物种成分,且呈现过度的高原特点,如嵩草属的某些物种形成了高寒草甸的优势群落。

青海湖地区植被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该区域现有种子植物52科,174属,445种,其中裸子植物仅有3属6种;优势植物群落的科属有禾本科83种、菊科54种、莎草科35种、豆科29种、龙胆科25种、玄参科20种;还有苔草属18种、风毛属17种、嵩属16种、针茅属12种、早熟禾属12种和嵩草属10种等(程桂琛,1993)。

植被是指在自然条件下,经过漫长的自然演替,而形成的与其环境相适应的植物群落的总称。

青海湖流域的自然植被有寒温性针叶林、河谷高寒灌丛、沙生灌丛、温性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沼泽草甸等类型。

青海湖及流域的野生资源植物较为丰富,依据其用途可分为饲用植物、药用植物、食用植物、观赏植物和固沙植物等植物类群。

饲用植物有60余种,药用植物有50多种,固沙植物有30余种,这些植物物种,造就了青海湖流域多样的生物群落,成为青海省重要的生态区域和社会发展的生态屏障。

2.研究区动物
青海湖及流域的野生动物资源,据以往调查的资料研究表明,脊椎动物有243种,隶属5纲24目,52科141属。

其中兽类41种、鸟类189种、爬行类3种、两栖类2种和鱼类8种。

该地区的动物区系组成,因不同纲属而各异,混杂现象较为突出,有多种地理类缘关系的动物分布在这里,以青藏区成分为主体。

鱼纲分布有8种,与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相同,属东洋界;鸟纲种类最多,占流域动物的77.7%,即有青藏区、蒙新区,还有华北区的成分,候鸟种类比例大,组成复杂;哺乳动物有41种,以古北界种类为主,占兽类总数的86.4%,区系成分混杂。

从动物种类的整体分布分析,青海湖流域与湖周地区是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

其表现为种类丰富,占青海省鸟类总数的64.7%地域差异性显著,这是鸟兽动物与环境差异长期适应的结果。

如一些被认为是蒙新区的兽类子午沙鼠,小毛足鼠、五趾跳鼠和荒漠猫等种类,特有种普氏原羚也仅局限分布在青海湖盆地;鸟类细嘴沙百灵、沙鵖等,是适应青海湖流域高寒环境而形成的物种。

在动物区划上,属青藏高区青海藏南亚区(郑作新,张荣祖,1959)、青海扎-鄂湖盆省(冼耀华等,1964)或湖周省(中国科学院青海甘肃综合考察队,1964),将青海湖独立划分为一个省比较合适,即青海湖省。

从其自然和自然条件来看,较周边地区干旱,降雨量在400mm左右,湖周一带有流沙,由于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影响,分布在这里的蒙新、华北、青藏成分的混杂现象较其他地区更为明显。

冬季比较寒冷,华北种类渗透较少,高原种类较多,在动物地理区划上突出了青藏高原特点。

有蹄类动物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在湖东部的湖滨丘陵草甸草原及山麓平原草甸交错分布。

第四节青海湖及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青海湖流域涉及4县25个乡镇(其中:海晏县3乡镇、刚察县6乡镇、共和县4乡镇、天峻县12乡镇),人口以藏族为主,占全流域少数民族人数的90%以上。

保护区涉及3县8乡和湖东种羊场、青海湖农场、黄玉农场、青海湖渔场等5个国有单位。

青海湖及环湖地区交通便利,有青藏铁路主干线,从湖北岸沿湖边经过;青藏公路109国道横穿保护区南部,连通共和县的倒淌河、江西沟、黑马河等乡镇;315国道穿越保护区北部,贯通海晏、刚察和天峻3县。

两条国道向西通往海西州,向东到达省会西宁市。

青海湖流域及保护区内的土地权属有国有和集体两种形式,以集体所有为主,草场已承包到户。

保护区管辖的陆地面积为6.88万hm2,占保护区面积的13.8%,水域面积42.64万hm2,占86.2%;拥有鸟岛及周边区域约1100hm2的土地使用所有权,其余行使管理权。

青海湖流域的社会经济发育程度,因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立体性,其经济发展总体上一直处于中低水平。

环湖农牧民通过退耕还林和生态治理工程实现了生产结构调整,已退耕2.43万hm2,占流域耕地面积的57.59%。

环湖开展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发展高原湖泊、山地草原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为农牧民的生活改善和提高开拓了新途径。

目前,青海湖流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格局和势头,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