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鉴定乳酸菌
乳酸菌检验报告

乳酸菌检验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乳酸菌样本的检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解释。
乳酸菌是一类益生菌,具有多种益处,包括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系统健康等。
通过对乳酸菌样本的检验,了解其数量和种类,能够为人们提供有关肠道健康的重要指标。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检验方法、结果分析以及相关建议。
2. 检验方法乳酸菌样本的检验通常采用以下方法之一:2.1 培养基法乳酸菌样本首先被接种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菌种将生长并形成可见的菌落数量。
通过观察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数量和形态特征,可以初步了解乳酸菌的情况。
2.2 PCR法PCR法是一种通过扩增目标DNA片段的技术。
在乳酸菌检验中,可以通过PCR方法扩增乳酸菌特异性基因片段。
通过测量扩增产物的数量,可以推测乳酸菌样本中乳酸菌的数量。
2.3 16S rRNA测序法16S rRNA测序法是一种通过测序乳酸菌样本中16S rRNA基因的方法。
16S rRNA是一种在细菌中普遍存在的基因,其序列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变异性。
通过测序并比对乳酸菌样本中的16S rRNA序列,可以确定乳酸菌的种类。
3. 检验结果与分析3.1 培养基法检验结果经过培养基法检验,乳酸菌样本形成了X个可见的菌落,其形态特征为Y。
根据经验数据,通过数量与形态的分析,可以判断肠道菌群平衡的情况。
3.2 PCR检验结果PCR法检验得到的扩增产物数量为Z,据推测,乳酸菌样本中可能存在的乳酸菌数量约为W。
3.3 16S rRNA测序结果通过16S rRNA测序,确定了乳酸菌样本中存在的乳酸菌种类为A、B、C。
根据已知的乳酸菌种类特点,可以初步评估肠道健康状况。
4. 结果解释与建议根据乳酸菌检验结果,结合个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可以给出以下解释和建议:•根据培养基法检验结果,乳酸菌样本形成的菌落数量适中,形态特征正常,表明肠道菌群平衡较好。
•根据PCR检验结果,乳酸菌样本中可能存在适量的乳酸菌,有益于维持肠道健康。
一种啤酒有害菌中的乳酸菌的PCR检测

[ 4 ]田小 群 , 世 宁. 周 聚合 酶 链 式 反 应 快 速 鉴 定 啤酒 有 害 菌
研 究 , 生 物 学 通 报 0 6 叭 : 9 6 . 微 20. 5—2
背 景 的影 响 , 异性 不 高 。 特
备 注 : 表 示 能 区分 , 表 示 不 能 区分 + 一
【] 雪 , 熙 . 汁 最 适 o 氨 基 氮 的 探 讨 .啤酒 科 技 , 2 夏 何 麦 r . 一
成品酒感官 品评结果显 示 。 源大豆肽 的添加 外
、 I \ I \. - J /J SF SR P CR 凝 胶 电 泳 检 测 图 .M :
拉 赛 尔 . 培 堂 等 译 . 学 出版 社 . 黄 科 [ 任 河 山, 2 】 王颖 , 化冰 等. 降解 菌株 的分 离 、鉴 定 和在 含 赵 酚
酚废 水生 物处 理 中的应 用. 境科 学, 0 8 0 : 8 - 4 7 环 2 0 。22 22 8 . 4
、 - \ 1 - 、 石 . \ 写
( 接第 2 上 2页 )
纯 菌株 , 将其 保 存于一 0C 7  ̄冰箱 中。
2 )对 菌 株 T 2和 T 3进 行 了 1 S r N 鉴 J J 6 R A 定 , 果显示 这 两株 菌 均属 于乳 酸菌属 。 结
3 设 计 三对 引物 , 中一 对 2 F 19 R用 于 ) 其 7 /4 2
3 结 论
[ 5 1田小 群 , 世 宁 . 于 1sr N 的 P R 快 速 鉴 定 啤酒 周 基 6 D A C
腐败菌的研究, 酒,06 0: 15. 酿 20 , 2 5 — 4
乳酸菌的分子鉴定及其发酵生产研究

乳酸菌的分子鉴定及其发酵生产研究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对人体健康和食品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乳酸菌的分子鉴定和发酵生产已成为当前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一、乳酸菌的分子鉴定1. 基于16S rRNA序列的分子鉴定16S rRNA序列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可用于确定细菌的分类位置。
通过对乳酸菌的16S rRNA序列进行分析,可以对其进行分子鉴定。
例如,可以通过利用PCR技术来扩增16S rRNA序列,并进行DNA测序,然后使用一些专门的软件来比对数据库中已有的乳酸菌序列,以此确定乳酸菌所属的种属和亚种属。
2. 基于质谱谱图的分子鉴定质谱谱图技术可以分析乳酸菌代谢产物的质谱图谱,并根据代谢物的组成、分子量和分子结构来鉴定乳酸菌的种属和亚种属。
例如,可以通过利用质谱仪来对乳酸菌发酵代谢产物的质谱谱图进行解析,然后将谱图与数据库进行比对,以此确定乳酸菌所属的种属和亚种属。
二、乳酸菌的发酵生产乳酸菌的发酵生产是一种很常见的生产方式。
下面我们将从乳酸菌的筛选及培养、选择发酵介质以及乳酸菌株种类等方面来阐述乳酸菌的发酵生产。
1. 乳酸菌的筛选及培养乳酸菌的筛选通常要经过多个步骤。
首先,需要从环境中分离出乳酸菌,然后进行预筛选,以去除不适宜生产的菌株。
接着,根据具体需求来确定乳酸菌的最终筛选条件,并进行强筛。
例如,可以通过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并对其菌株活力、乳酸生产能力以及耐受性等方面进行细致研究,以此筛选出适合生产的菌株。
2. 选择发酵介质乳酸菌的发酵过程需要选择适当的发酵介质。
通常使用的发酵介质包括糖类、蛋白质、乳类及酵母提取物等。
具体来说,糖类可以提供乳酸菌的生长和代谢所需的碳源,乳类则可以作为乳酸菌的营养来源。
对于蛋白质,可以促进乳酸菌生长并提高其产乳酸的能力。
3. 乳酸菌株种类乳酸菌株种类的选择对乳酸发酵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乳酸菌株有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和Streptococcus等。
PCR技术在乳酸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PCR技术在乳酸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王庭柱,高学军,杨振宇东北农业大学教育部乳品科学重点实验室(150030)E-mail:wangtingzhu1980@摘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作为生物技术里程碑的PCR技术以及核酸测序和电泳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产生了许多新的分类学方法,如RAPD、PCR-RFLP、T-RFLP、ARDRA、PCR-SSCP、PCR-DGGE、PCR-TGGE、AFLP、REP-PCR、S-PCR、LCR、LH-PCR、SBCS以及小卫星序列多态性和序列同源性分析等。
本文即论述了这些技术在乳酸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和局限性。
关键词:乳酸菌,PCR,分类,鉴定,分子生物学1. 引言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B)是一大类缺乏细胞色素、糖代谢主要以乳酸为终产物的革兰氏阳性非芽孢细菌,其过氧化氢酶反应为阴性、耐氧耐酸、营养要求复杂并且严格发酵。
LAB这个名称就细菌分类学而言实属一个非正式、非规范的名称。
目前从自然界中已发现的这类细菌在分类学上至少可划分为23个属,涉及到的有关菌种则更多,其代表性的菌属有乳杆菌属、乳球菌属、链球菌属、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明串珠菌属、气球菌属、肉杆菌属、酒球菌属、足球菌属、四体球菌属和漫游球菌属等[1,2]。
传统的LAB鉴定方法主要依赖于表型分析,包括形态学观察、生长需要及特性、发酵图谱、细胞壁蛋白分析、血清学以及脂肪酸甲基酯分析等,其中有些技术已被证明适用于某些LAB的鉴定,但是也普遍意识到表型分析的一些缺点,如重现率及辨识能力低、相似的表型特性并不等同于相似的或者关系密切的基因型[3]。
表型试验可能的固有问题是,不是每一给定种内的所有菌株都有一个共同的性状,而且即使是同一菌株也可能呈现出一定的生化变异性。
此外,实验操作的一点改变也可能产生错误的结果。
因此基于表型试验的常规技术并不能对菌株做出明确的鉴定[4]。
乳酸菌菌株鉴定

分子生物学实验作业——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专业:生物化工姓名:王晓娜学号:1043111039鉴定一株乳酸菌菌株一、实验目的和方法采用RAPD指纹图谱方法鉴定一株乳酸菌菌株二、实验材料2.1 菌株实验给定的菌株2.2 试剂Taq DNA聚合酶、DNA电泳buffer、引物、dNTP、模板DNA2.3 仪器台式离心机,PCR仪,稳压稳流电泳仪,紫外检测仪,凝胶成像系统三、实验步骤3.1 制备细菌DNA样品收集菌悬液于1.5mlepp管中,5 000r/min离心5min。
去上清,在沉淀中加入567微升 TE缓冲液、30微升10%的SDS、5微升10mg/ml 的溶菌酶后,37℃水浴3h。
再加入3微升20mg/ml的蛋白酶K,37℃水浴lh。
加入100微升5mol/l NaCl,80微升CTAB/NaCl溶液,65℃水浴10min。
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12 000r/min离心5min。
取上清,加入等体积酚/氯仿/异戊醇,12 000r/min离心5min。
取上清,加入2倍体积的冰乙醇,12 000r/min离心10rnin,沉降DNA。
去上清,将沉淀吹干,用100微升TE缓冲液(pH8.0)溶解。
取l微升 DNA样品,稀释200倍后,紫外测定0D260和0D280。
选取浓度1.8≤0D26l/0D280≤2.0的样品。
然后,将DNA浓度稀释至48ng/µl作为模板备用。
3.2 PCR反应扩增体积为25µl (含TapDNA聚合酶2u,10×PCR reaction buffer 2µl,dNTP 2µl,引物lµl,模板DNA 1µl)。
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38℃复性lmin,72℃延伸2min,进行40个循环后72℃延伸10min。
取12µl扩增产物进行电泳,电压为100V,琼脂糖凝胶为l%(0.5×TBE)电泳30—40min,用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电泳结果并拍照。
乳酸菌鉴定方法

乳酸菌鉴定方法嘿,你问乳酸菌的鉴定方法哈。
那我们得先从形态学方面入手。
把含有乳酸菌的样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乳酸菌的形状有点特别,大多数是杆状或者球状的。
就像一个个小卫士,在微观世界里排着队。
你可以看看它们的大小,一般都比较小,得仔细观察才能看清它们的模样。
有的乳酸菌还会连在一起,像一串串小珠子似的。
再说说菌落特征。
把乳酸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让它们生长繁殖。
过一段时间后,你会看到培养基上长出了一个个小菌落。
乳酸菌的菌落通常比较小,而且表面光滑、湿润。
有点像小小的露珠落在培养基上。
颜色一般是白色或者乳白色的,看起来很干净。
接着讲讲生化反应鉴定。
乳酸菌能发酵一些糖类,比如葡萄糖、乳糖等。
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它们发酵糖类产生的产物来鉴定。
比如检测有没有产生乳酸,因为乳酸菌的名字可不是白叫的,它们可是产乳酸的能手。
可以用一些化学试剂来检测,要是试剂变色了,那就说明产生了乳酸。
还有一个方法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来鉴定。
这就有点像用高科技手段来识别乳酸菌。
提取乳酸菌的DNA,然后用特定的引物进行PCR 扩增。
就像给乳酸菌的DNA 做个标记,这样就能准确地知道是不是乳酸菌了。
我给你讲个事儿哈。
在一家做酸奶的工厂里,他们很关心酸奶里的乳酸菌。
有一次,他们怀疑酸奶里的乳酸菌有点问题,就开始进行鉴定。
先把酸奶样品放在显微镜下看,发现有很多球状的小东西,看着像是乳酸菌。
然后把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长出了好多小菌落,菌落的特征和乳酸菌的很像。
接着他们又做了生化反应测试,发现这些菌确实能发酵乳糖产生乳酸。
最后还不放心,又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验证了一下,确定就是乳酸菌。
这样他们就放心了,知道自己的酸奶里有足够的、正宗的乳酸菌。
在鉴定乳酸菌的时候,每一个方法都很重要。
就像我们认识一个人,要从不同的方面去了解。
不能只看外表,还得看看他的行为、习惯等。
鉴定乳酸菌也是一样,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准确地鉴定出乳酸菌。
而且操作过程要仔细,不能马虎,不然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在食品发酵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乳酸菌不仅能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还具有促进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等益生作用。
因此,分离和鉴定发酵食品中的乳酸菌是食品科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要进行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首先需要从发酵食品样品中分离乳酸菌。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选择将样品通过稀释后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上,以便只有乳酸菌能够生长。
接种后,将培养基放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
乳酸菌具有较强的酸性产生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会形成明显的酸性环境。
可通过测量培养基的pH值来初步判断是否有乳酸菌生长。
在分离乳酸菌的培养基上,我们可能会观察到许多不同形态的菌落。
这些菌落在形状、颜色、质地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我们可以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菌落进行后续的鉴定。
对于乳酸菌的鉴定,有许多方法可供选择。
一种常用的鉴定方法是形态学观察。
乳酸菌具有一些特征性的形态特征,如菌落的形状、边缘的特点、质地的柔软程度等。
此外,乳酸菌的细胞形态也具有一定的特征,如形状、大小、胞内结构等。
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乳酸菌的形态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种属。
除了形态学观察外,乳酸菌的生理生化特性也是鉴定的重要依据。
例如,乳酸菌通常能够在不产生气体的条件下发酵葡萄糖。
此外,乳酸菌对于一些特定的碳源、氮源等具有较强的利用能力。
通过对乳酸菌进行代谢特性的测试,可以进一步确认其种属。
分子生物学方法也为乳酸菌的鉴定提供了新的手段。
通过对乳酸菌的DNA进行提取和PCR扩增,可以得到乳酸菌的16S rRNA序列。
将这些序列与已知种属的乳酸菌进行比对,可以准确鉴定乳酸菌的种属。
在发酵食品中,常常存在多种乳酸菌同时存在的情况。
因此,对于从发酵食品中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种属鉴定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确定了乳酸菌的种属,才能更好地利用其在食品工业中的潜力。
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是一项科学而有趣的工作。
通过对乳酸菌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乳酸菌在食品发酵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

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乳酸细菌是一类可以发酵果糖或蔗糖产生乳酸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动物肠道、植物表面等环境中,并且在食品加工、乳制品、膳食补充剂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分类鉴定乳酸细菌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分离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而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培养、生理生化鉴定和分子鉴定等。
1.传统分离鉴定传统分离鉴定是通过培养、生理生化特性的观察和细菌形态学特征的分析来进行分类鉴定的方法。
一般的步骤包括:1.2分离:采用适当的培养基,如MRS培养基等,在适当条件下进行分离培养。
可以采用不同的稀释度和培养温度来增加分离率和适应性。
1.3纯化:从培养出的菌落中选择纯净的菌落进行纯化。
1.4形态学观察:观察细菌的形态学特征,如菌落形态、细胞形态、孢子形态等。
1.5生理生化特性鉴定: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如氧需氧性、产气、产酸、碱性产蛋白酶等特性的鉴定来进一步确定细菌的分类。
1.6比较分析:将鉴定结果与已知的乳酸菌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菌株的分类。
2.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分类鉴定方法,可以通过检测细菌的DNA序列来进行鉴定。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PCR、16SrRNA测序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等。
2.1PCR:PCR是通过扩增细菌DNA的特定区域来进行鉴定的方法。
首先,从培养的细菌中提取DNA。
然后,使用特定引物扩增目标区域的DNA,并通过凝胶电泳分析PCR产物的大小。
比较PCR产物的片段大小和带型模式,可以确定乳酸菌的分类。
2.216SrRNA测序:细菌的16SrRNA序列是一个高度保守的基因序列,可以用来进行细菌分类鉴定。
通过提取DNA,扩增16SrRNA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然后将测序结果与已知的乳酸菌序列比对,可以确定细菌的分类。
2.3RAPD:RAPD是一种无须事先了解目标序列的技术,它利用随机引物扩增细菌DNA的多态位点,通过凝胶电泳分析不同样品间的DNA带型模式,来进行菌株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乳杆菌属的许多种其菌体、菌落形态特征 相似难辨,生理生化特性也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传统的生理生化试验耗时费力,Biolog 快速鉴 定系统、脂肪酸分析等测定繁琐、成本高,不 能满足微生物肥料检测中的快速、准确的需要。 至今已有许多分子鉴定技术和分类方法被用于 乳酸菌的分类和鉴定。其中,特异(引物)PCR技 术简单、快速、准确及成本低。
讨论
本实验以 gyrB、 recA 为靶基因设计了 4种 乳杆菌的特异性引物,经乳杆菌属多个种、目标 种的相近种以及微生物肥料产品中非乳杆菌属代 表种的验证实验,证明建立的 PCR 鉴定方法具有 很高的特异性,能够准确鉴定植物乳杆菌、鼠李 糖乳杆菌、德氏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对 16 株从 产品中分离的乳杆菌进行鉴定,其 16S rDNA 序 列分析结果、 Biolog 鉴定结果与特异 PCR 结果 均一致,说明本文所建立的特异 PCR 鉴定方法具 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为微生物肥料检测过 程中菌种的识别鉴定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手段, 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讨论
16S rDNA 序列同源性分析作为细菌系统发 育和亲缘关系的研究已被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 并且已作为细菌分类鉴定的有力佐证。但是乳杆 菌属内许多种的 16S rRNA 基因序列具有较高同 源性,利用该方法无法准确鉴定到种 ,本实验2 株生产菌株的 16S rDNA 序列分析结果也证实了 这一观点。研究表明,gyrB、recA、rpoD、 hsp60等基因序列更适合细菌的系统发育分析,用 作引物设计的靶基因, 较 16S rDNA 序列更好地 区分相似种 。
材料与方法
1.2.1 基因组 DNA 模板的制备:乳酸菌接种MRS 琼脂培养基,37 °C 厌氧培养 1接种于营养琼脂, 30 °C 培养 16−24 h,用无菌 水收集培养物,参照 Bead-beater 法并作一定改 进快速提取各菌株的基因组 DNA。
材料与方法
1.2.7 16S rDNA 序列分析方法:以生产菌株基因 组 DNA 为模板,采用通用引物 27F 和 1492R进 行 16S rDNA 扩增, PCR 产物经纯化后测序,所 测 16S rDNA 序列经校对、拼接后与 GenBank 数 据库中相关种属的序列进行 BLAST 比较。反应 体系 (50μL) :10×PCR buffer 5.0μL, MgCl2 (25 mmol/L) 4μL,dNTP mixture (各 2.5 mmol/L) 5μL,引物 27F 和 1492R (10μmol/L)各 1μL, TaqDNA聚合酶(5U/μL)0.5μL,模板DNA 100ng, 加无菌重蒸水补足至 50μL。扩增程序: 95 °C 5 min;93 °C 60 s,50 °C 60 s,72 °C 70 s, 共 30个循环;72 °C 10 min; 4 °C 保存。
摘要
结论:建立的特异PCR 鉴定方法均具 有较高的种内通用性和种间特异性,可快 速、准确的用于微生物制剂中植物乳杆菌、 德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 的检测和鉴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引言
乳酸菌是指能发酵糖类且主要产物为乳酸的 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具有 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是食品和药品行业中的重 要菌种。在微生物肥料行业,以乳酸菌(主要是乳 杆菌)作为有效菌的产品越来越多,准确的识别和 鉴定微生物制剂中的各种菌是产品质量判定的重 要依据, 而选择一种快速而准确的鉴定方法尤为 重要。
结果
使用 4 对特异引物分别对 9 株非乳杆 菌属参考菌株(表 1)进行 PCR 扩增,且分 别以一株目标菌株为阳性对照。结果除阳 性对照出现目标条带外,其余均没有目的 扩增产物。 以上结果表明,建立的 4 种特异 PCR 鉴定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种内通用性和种间 特异性。
结果
2.2 PCR 产物序列分析:对 模 式 菌 株 L.plantarum 1.2437T 、 L.rhamnosus 10534T、 L. acidophilus 1.1878T 和 L.delbrueckii subsp. delbruekii 1.2624T 的特异 PCR 产物进行测序,结 果通过 GenBank 中 BLAST 比对,与数据库中的 同一区段核酸序列的一致性均达到99%或100%, 结果说明各特异性引物具有很强的忠实性、特异 性和保守性。
结果
2.1 乳杆菌 PCR 方法的特异性检测:使用 4 对特 异引物分别对 31 株乳杆菌属参考菌株(表 1)进行 PCR 扩增,结果显示,所有目标菌株中 1 株嗜酸 乳杆菌 CGMCC1.2467 除外,均产生唯一目的条 带,非目标菌株均没有扩增出目的条带。图 1A、 B、C、D 显示的是各个目标种所有菌株及非目标 种代表菌株的 PCR 结果。将嗜酸乳杆菌 CGMCC1.2467 基因进行 16S rDNA 扩增, 测序 后与GenBank 数据库和 RDP 数据库中相关种属 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均显示与鼠李糖乳杆菌的 序列一致性最高,达到 100%;采用 Biolog 对该 菌进行鉴定,结果也是鼠李糖乳杆菌。利用鼠李 糖乳杆菌特异引物对该菌进行特异 PCR,扩增结 果为阳性(图 1D)。
讨论
乳杆菌属菌株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一些菌 株因没有更深入研究有可能被定错种名, 本文采 用的参考菌株嗜酸乳杆菌 CGMCC1.2467 即是如 此,其16S rDNA 序列分析结果、 Biolog 鉴定结 果以及本实 验 建 立 的 特 异 PCR 鉴 定 结 果 均 表 明CGMCC1.2467 为鼠李糖乳杆菌。由此看来, 特异PCR 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未知菌株的鉴定,也 可以用于更正一些菌株的分类错误。
结果
2.3 生产菌株的检测:16 株生产菌株的 4 次特异 PCR 结 果、 16S rDNA 序列在 GenBank 和 RDP 两个数据库中的 综合分析结果和 Biolog 鉴定结果见表 3。其中 11 株菌产 生了唯一扩增条带, 根据片段大小分属于嗜酸乳杆菌、 鼠李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其 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 和 Biolog 鉴定结果均与其一致,另外 5 株菌无扩增产物, 序列分析和 Biolog 鉴定的结果显示是布氏乳杆菌、类布 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类干酪乳杆菌。以上结果表明特 异 PCR 方法可用于微生物肥料中这 4 种菌的快速检测鉴 定, 并且乳杆菌属其它种的特异 PCR 方法还有待建立。 另外,因 L-13 和 L-16 的 16S rDNA 序列分别与 2 种菌的 序列一致性达到 99%以上,不能确定到某个种,故表中 给出 2 个菌名,这也证实了 16SrDNA 序列分析不适合乳 杆菌相近种的鉴定。
材料与方法
1.2.3 特异 PCR 反应体系及程序:以参考菌株的 基因组 DNA 为模板,利用设计好的特异性引物 进行 PCR 扩增。PCR 反应总体系为20 L,包括 10×PCR Buffer (不含Mg2+ ) 2.0μL,MgCl2 (25 mmol/L) 1.6μL,dNTP mixture (各2.5 mmol/L)1.6μL,引物 F (20μmol/L)、引物 R (20 μmol/L)各0.5μL, Taq DNA聚合酶(5 U/μL) 0.2μL,模板 DNA50 ng,加无菌重蒸水补足至 20μL。PCR 扩增程序:94 °C 3 min;94 °C 60 s, 67 °C 45 s,72 °C 60 s,共 30 个循环;72 °C 10 min,4 °C 保存。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 电泳检测。
材料与方法
1.2.2 种特异性PCR引物设计:通过分析比较 GenBank 数据库中上述菌种及其相近种的16SrRNA、 gyrB、recA、hsp60、16S-23S ITS、 lacZ 等基因序 列的差异, 确定植物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引物设计 的靶基因为 recA (重组蛋白基因), 鼠李糖乳杆菌和 嗜酸乳杆菌为 gyrB (促旋酶基因 )。利用NCBI中 Primer-BLAST (引物设计和特异性检验工具)设计引 物并同时在GenBank 数据库中进行引物特异性验证, 最终筛选出上述特异性引物各1对,分别为 planF/planR(植物乳杆菌特异引物) 、aciF/aciR (嗜酸 乳杆菌特异引物)、 delF/delR (德氏乳杆菌特异引物) 和 rhaF/rhaR (鼠李糖乳杆菌特异引物)。表 2 为各引 物序列。
应用特异PCR快速鉴定微生 物肥料中4种乳酸菌
微生物学通报
Microbiology China tongbao@ Apr. 20, 2014, 41(4): 674−680 © 2014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摘要
目的:植物乳杆菌 、鼠李糖乳杆菌 、嗜酸乳 杆菌和德氏乳杆菌是微生物肥料生产中常用的乳 酸菌,它们表型特征相似,若采用传统方法鉴定 则费时费力,为准确、快速地鉴定这些菌种,建 立种特异PCR方法。 方法:利用 NCBI 中 Primer-BLAST (引物设 计和特异性检验工具),以 GenBank 数据库中上 述菌种的 recA 和 gyrB 为靶基因,设计和筛选种 特异性引物从而建立相应特异 PCR 鉴定方法。
摘要
结果:经过乳杆菌属、 乳球菌属、 片球菌属、 芽孢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短芽孢杆菌属和假 单胞菌属7 个属 24 个种共 40 株标准菌株的实验 验证, 4 个目标种分别扩增出唯一的目的产物, 而其他种均无目的扩增产物。采用建立的 4 种特 异 PCR 方法对产品中分离的 16株乳杆菌进行鉴 定,结果与 16S rDNA 序列分析、 Biolog 鉴定结 果一致。
材料与方法
1.2.4 PCR 特异性验证实验:用 4 对引物分别对40 株参考 菌株进行扩增,产物经 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1.2.5 特异 PCR 产物测序:对菌株 L. plantarum CGMCC1.2437T , L. rhamnosus ACCC10534T , L. acidophilus CGMCC1.1878T , L. delbrueckii subsp. delbruekii CGMCC1.2624T 的 PCR 产物进行测序, 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完成。 1.2.6 生产菌株的检测:采用 Biolog 方法和 16SrDNA 序列 分析方法对 16 株从微生物肥料产品中分离的乳杆菌进行 鉴定,然后分别用 4 对引物采用特异 PCR 方法对其进行 鉴定,检验本实验建立的特异 PCR 方法与其他方法鉴定 结果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