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等生活方式指导。

1.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我站要提供每年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我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6)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及中医药方面的指导。

①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②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及中医药指导,2周时随访。

③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7)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

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糖尿病的中医健康管理

糖尿病的中医健康管理

力量训练
如哑铃操、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可 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太极等,可以提高身体柔韧 性,缓解肌肉紧张。
强度把握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运动经 验,选择适合的运动强度,避免过度 疲劳和受伤。
运动时间安排和频率要求
运动时间
每次运动时间建议在30分 钟到1小时之间,具体时间 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 。
监测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
效果评价指标筛选和确定
评价指标筛选
根据糖尿病的中医证候特点、治疗目标等,筛选具有代表性、敏感性、特异性的指标。
指标确定
结合专家意见和临床实践,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
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数据收集
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流程,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和完整性。
01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 代谢性疾病,长期存在高血糖会 导致多种组织器官慢性损害。
02
流行病学特点包括发病率高、知 晓率低、控制率低等,与不良生 活方式、遗传因素等有关。
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认识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 多因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 失调、劳倦内伤等导致。
病因与阴虚燥热有关,病机为气阴两 虚、瘀血阻滞等,病变脏腑涉及肺、 胃、肾等。
耳穴压豆法
选取胰、内分泌、三焦等 耳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刺激。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综合评估患者病情
包括症状、体征、舌脉等信息 。
确定治疗目标和原则
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为 目标,遵循辨证论治原则。
制定具体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具体Biblioteka 况,选择合适 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如中药汤 剂、针灸、拔罐等。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方案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方案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方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传统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对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糖尿病患者,以下是一份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方案。

一、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理念1.个体化服务:根据患者病情特点、体质辨析、病理分型、病程判断,制定个体化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2.以调理为主:通过调整饮食、生活习惯、锻炼等方式调理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糖尿病的发作。

3.预防为重:加强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范、疾病的恶化、合并症的出现等问题进行预防与干预,增强患者的健康保护意识。

二、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2.糖尿病健康教育: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指导、运动锻炼、药物使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3.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病情变化,开具中药方剂进行调理,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缓解相关症状。

4.饮食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针对患者的营养需求和口味偏好,提供合理的餐饮搭配和食材选择,帮助控制餐后血糖。

5.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偏好,制定适合的运动方案,帮助患者控制体重、增强体质以及降低血糖水平。

7.检测监测:对患者的血糖、尿糖、尿酮等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提供个体化的检测结果解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8.并发症风险评估与预防:根据患者的个人病情和家族史,评估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眼部病变、肾脏损害等并发症的风险,提供相应预防措施和建议。

三、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服务形式1.门诊服务:提供传统中医药门诊服务,包括面诊、望闻问切等诊断手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3.家庭访视:定期或不定期到患者家中,进行病情跟踪观察,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式,提供疾病管理和预防的指导。

4.线上健康平台:通过健康管理软件或线上平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和指导,包括健康知识库、记录病情变化、与医生交流等功能。

中医药健康管理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健康管理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研究

61BIOTECHWORLD 生物技术世界众所周知,现如今慢性病是我国第一大疾病,而糖尿病是患病率最高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已经成为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沉重负担。

同时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目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或多或少都带有副作用,于人体健康不利。

因此用中药来防治糖尿病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1 研究内容与方法1.1 研究内容分别运用西药管理和中西药结合管理,探索其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上的差异。

1.2 研究方法此报告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数学方法以及经验总结法。

2 研究资料与方法2.1 患者资料以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为依据,随机选取宁波市某区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2型糖尿病共758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选定531名患者为A组为生活方式干预加常规口服医药治疗,选定227名患者为B组为生活方式干预加常规口服西药,再加中医药健康管理,包括中医药体质辨识、中医药干预(中草药)、随访以及评价。

A 组男294例,女237例;年龄39~85,平均61.3岁,平均病程8.9年。

B组男125例,女102例;年龄36~89,平均64.5岁,平均病程10.1年。

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诊断标准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诊治指南:(1)诊断标准: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已经把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2)血糖的控制目标:HbA1c<7,其主要依据是与国际上主要的糖尿病指南保持一致。

2.3 治疗方法A组为对照组,治疗方法:二甲双胍0.25-0.5g/d,瑞格列奈片0.5mg-1mg,3次/d,阿卡波糖50mg-100mg,3次/d;B组为实验组,在前述口服西药基础上加(1)中医药体质辨识(2)中草药汤剂治疗(3)每季度随访评估调整(4)评价。

2.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算p值,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7.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 7.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 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 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 常时应立即就诊。
(三)2次 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 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 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 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背动脉 搏动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糖化血 红蛋白、尿常规(或尿微量白蛋白)、血 脂、眼底、心电图、胸部X线片、B超等 检查,老年患者建议进行认知功能和情感 状态初筛检查。具体内容参照《 状态初筛检查。具体内容参照《城乡居民 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 状,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 状,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 收缩压≥180mmHg和 或舒张压≥110mmHg;有 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 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 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每分钟 心率超过100次 分钟);体温超过39度或有其他 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度或有其他 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 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 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 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 辖区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 岁及以上2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首先,2型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应该有规律。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定时定量的进食对于控制血糖水平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每天按时进餐,并且注意控制食物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此外,建议适量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摄入。

其次,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体育锻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消耗多余的糖分,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此外,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和柔韧性。

再次,定期测量血糖是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

建议患者每天早晨空腹测量一次血糖,以及餐后1-2小时测量一次血糖。

通过血糖监测,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是否控制良好,以及是否需要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另外,2型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定期行医生的复诊。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病情发展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合理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此外,医生还会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特点,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

最后,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也起到重要作用。

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避免因负面情绪引起的饮食不规律、运动减少等不良生活习惯。

总而言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需要包括饮食和运动管理、
血糖监测、医生复诊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管理配合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治疗效果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管理配合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治疗效果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管理配合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治疗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1-06T05:57:07.156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2期作者:李玉霞1 丁宁2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管理中,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效果。

方法纳入2022年6月~2022年7月期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28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设为对照组(144例)和研究组(144例),李玉霞1 丁宁2通讯作者1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330002 甘肃省武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33000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管理中,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效果。

方法纳入2022年6月~2022年7月期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28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设为对照组(144例)和研究组(1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药物治疗,研究组配合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疏肝化瘀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血糖水平、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I-74)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明显改善患者血压、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2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疏肝化瘀汤;血压、血糖水平糖尿病是目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群体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发病原因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有关,受多种因素影响,胰岛β细胞损害,使得胰岛素抵抗或者分泌减少,造成患者出现持续性高血糖[1]。

中医体质辨识及适宜保健技术在社区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运用及干预效果评价

中医体质辨识及适宜保健技术在社区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运用及干预效果评价

中医体质辨识及适宜保健技术在社区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运用及干预效果评价目的:评价中医体质辨识及适宜保健技术在社区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公明、合水口、上村、下村等社区约500例常住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干预组,再选取与上述四个社区规模、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等具有可比性的光明新区玉律、红星、塘尾、田寮社区管理的5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管理效果。

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基础上的中医综合健康管理,能显著控制血糖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中医体质辨识;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国是糖尿病大国,在糖尿病患者口绝对数上一直以来均为全球之冠,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被认为是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癌症后又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的疾病。

2型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临床经验[1-2]。

项目前期进行了小样本数据研究,将中医体质辨识引入2型糖尿病管理中,验证了通过中医体质辨识进行中医干预防治糖尿病的效果[3]。

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大样本量,观察中医体质辨识及适宜保健技术在社区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终末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2015年9月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公明、合水口、上村、下村等社区约500例常住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干预组,再选取与上述四个社区规模、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等具有可比性的光明新区玉律、红星、塘尾、田寮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500名作为对照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
对工作中发现的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 次空腹血糖和1 次餐后2 小时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等生活方式指导。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血
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 ;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
> 110mmHg;有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 持续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超过100 次/分钟);体温超过39 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我站应在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 )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6)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及中医药方面的指导。

①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
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②对第一次出现空
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及中医药指导,2 周时随访。

③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7)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

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尤为重要。

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

具体应用应该在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选用。

(一)阴虚燥热证证见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食疗应以养阴消渴饮为基础。

食疗药膳方为:1.玉粉杞子蛋:天花粉、枸杞、玉竹煎水,沥出,打入鸡蛋,蒸。

2.杞蓣粥: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3.三豆饮:绿豆、黑豆、赤小,煎汤服用。

4.乌梅生津茶:乌梅、麦冬,泡水当茶饮。

5.石斛芩叶茶:石斛(干、鲜均可)、黄芩叶,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荞麦面粉为主。

副食以冬瓜、南瓜、苦瓜、藕叶及绿叶菜等食物。

(二)气阴两虚证证见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红暗、边有齿痕,舌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食疗药膳方为:1.参杞粥:西洋参、山药、枸杞适
量,加粳米煮粥。

2.归芪鸡:黄芪、当归、母鸡剁大块,加水抄煮,去浮沫,纳入黄芪、当归炖至肉熟。

3.苦瓜炒肉:鲜苦瓜、瘦猪肉,武火炒后食用等。

4.首乌适量加水煎半小时,取汁煮鸡蛋,每日1 个。

5.益气生津茶:西洋参、石斛,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黄豆、玉米面粉为主。

副食以洋葱、莲藕、豆腐、胡萝卜、黄瓜等。

(三)阴阳两虚证证见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食疗药膳为:1.苁蓉山药苡仁粥:肉苁蓉、山药、薏苡仁适量,煮粥食,每日两次。

2.枸杞明目茶:适用于2 型糖尿病肝肾阴虚证,表现为头晕眼花、双目干涩者。

用法用量:枸杞子、桑叶、菊花,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未精加工面粉,全麦豆类等。

副食以山药、蘑芋、南瓜、芋艿、芹菜、胡萝卡、油菜、洋葱等。

用菊花泡水代茶饮。

对消渴而症见阳虚畏寒的患者,可酌加鹿茸粉,以启动元阳,助全身阳气之气化。

本证见阴阳气血俱虚者,则可选用鹿茸丸以温肾滋阴,补益气血。

上述食疗方均可酌加覆盆子、芡实、金樱子等以补肾固摄。

消渴多伴有瘀血的病变,故对于上述各种证型,尤其是对于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或代,及兼见其他瘀血证候者,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药品。

如丹参、川芎、郁金、红花、山楂等,或配用降糖活血方药,如丹参、川芎、益母草、当归、赤芍等。

消渴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应在治疗本病的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

白内障、雀盲、耳聋,主要病机为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益精补血,可用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

对于并发疮毒痈疽者,则治宜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用五味消毒饮。

在痈疽的恢复阶段,则治疗上要重视托毒生肌。

二、预防保健操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
施,适度而有规律的运动可以使血糖下降,增加热能消耗,使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改善,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改善患者全身状态,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针对糖尿病运动调养的方法有很多,预防保健操可以通过全方位的手法达到调理脏腑,养阴清热,益气牢I、肾从而辅助调节血糖的目的。

主要操作方法如下所示:
(一)固气转晴
拇指内叩掌心,其余四指握拳,扣住拇指,置于两胁,双脚五指抓地,同时环转眼球,顺时针逆时针各2 0遍。

(二)横推胰区
双手掌由外向内推腹部胰脏体表投影区,一推一拉交替操作2 0遍
(三)揉腹部
以神阙为中心揉腹,顺时针逆时针各2 0遍(四)按揉腰背双手握拳,以食指的掌指关节点揉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每穴各半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