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河南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研究

河南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研究杨伯坚【摘要】从河南省对外开放态势入手,较详细地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外部因素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提出为了更好地利用外部因素,需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根据河南省的优势,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的打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高地;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形成开放制度创新高地;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形成利用外资高地;打造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形成服务外包高地.【期刊名称】《地域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2(031)004【总页数】5页(P47-51)【关键词】内陆开放高地;产业转移;服务外包;中原经济区;河南省【作者】杨伯坚【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610 引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日趋深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越来越离不开外部因素的支撑。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把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作为强大的动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这既是对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原经济区发展利用外部因素的具体阐释,也为如何利用外部因素指明了方向,这就是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聚集外部因素,将河南乃至中原经济区对外开放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国内尚缺乏较为成熟的研究。
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开放高地的打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比国内其他地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实践,结合河南实际,笔者提出了从4个方面打造中原经济区开放高地。
1 河南省利用外部资源的态势“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全省共实现进出口总值71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436亿美元,进口总值277亿美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值增加了462,275,187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2.8,2.7和3.1倍[1],“十一五”末的2010年,一般贸易方式实现的进出口值、出口值的比重分别为78.7%和76.8%,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进出口值、出口值的比重分别为17.7%和19.1%。
河南打造内陆经济开放高地的对策建议

河南打造内陆经济开放高地的对策建议摘要:打造内陆经济开放高地是河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核心内容,是“十二五”时期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目前,河南基本上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基础条件和一定的比较优势,实践中还需要从借鉴经验、完善整体规划和战略部署,引进战略投资者特别是高成长性、先导型产业项目,凝炼河南突出的优势和吸引力以及破解瓶颈制约、拉长短板、五外互动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河南;内陆开放高地;对策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区域重心转移、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的趋势,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总结自身经验并借鉴其他省份做法的基础上,于2010年形成了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战略决策。
目前,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努力把河南打造成为最具活力、最有吸引力、最富竞争力的内陆经济开放高地已经成为“十二五”时期河南进一步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重要目标,成为河南经济开放领域的新的焦点。
借鉴其他地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经验完善整体规划和战略部署近年来,内陆一些省份适应自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提出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设想并开始具体实施,其中不乏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以重庆市为例。
重庆市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实践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河南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是动作快,思路清。
2008年初通过的《2008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使重庆市成为全国开放程度较高、发展活力较强、富有竞争力的地区之一,2008年7月制定的《中共重庆市委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就明确提出了要力争用5年时间把重庆市建成我国内陆开放高地的目标,同时也出台了建设西部现代产业高地以及建设交通、市场、园区、行政管理四大支撑体系,构造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三次产业协调互动,“一圈两翼”三大板块全面开放的新格局等具体思路和规划。
二是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为重庆市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关于创建内陆开放高地的重点问题探索——以河南省发展为例

来创建开放 的高地 。 并在对 印度模 当年河南省 G D P的 6 . 6 5 % ,远远低 交 易。河南省 2 0 0 8 年 出口产 品按
式进行 总结 的基 础上 , 提 出了中国 于全 国 5 9 . 8 4 % 平均水平 , 与沿海开 出 口商 品类值分 , 进 出 口最 多的五
一
、
占1 7 . 1 1 % ) , 矿产 品 ( 2 9 1 6 0 8 . 0 内陆 省份 对 外 开 放 的 到其对外贸易的交易主体上 。按登 元 , 记注 册类型分 , 2 0 0 8 年河 南省国有 万美元 , 占1 6 . 6 8 % ) , 化学工业及 其
特 征
成分 的外贸金 额 为 8 0 8 9 7 0 . 0万 美 相 关工 业 的产 品 ( 1 6 1 2 8 1 . 0万 美 占总 金额 的 4 6 . 2 8 % , 其 次为 集 元 , 占9 . 2 3 % ) , 纺 织原 料及 纺织制 内陆省份 与外界 的商品交换有 元 , 0 . 5 0 % ( 3 5 8 3 1 7 . 0万美元) , 品( 1 1 5 1 6 1 。 0 万美元 , 占6 . 5 9 % ) 。 着先 天的不足 ,其中运输成本 的限 体成 分 2 制是主要原 因,这使得 中国许 多内 二者 总和 占对外贸易总金额的近三 是交易的绝对主体。 陆省份 ,一直 以来都存在着经济外 分之二 , 向度相对较低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 ( 三) 利 用外资金额少 , 规模小 位 于 中 国地 理版 图中部 的河
—
封 鹊 j I } — i
: : 匣
目
—
—
以河 南 省 发 展 为例
郑州航 空工业管理 学院 2 0 0 8 年河南省按贸易方式分的进出
“四路协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基于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调研

责任编辑◦唐仁敏〇中国经贸导刊■“四路协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基于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调研□李晓琳卢伟河南地处我国中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区域。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河 南省高度重视相关工作,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为 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河南省坚持以“空中丝绸 之路”为引领,推动空中、陆上、网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四路”协同发展,统筹推进开放平台构建、经贸产业合 作和人文交流,主动作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开放新路径,取得显著成效。
一、主动作为,河南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以郑州一卢森堡航空运输体系合作为引领,擦亮“空中丝绸之路”名片河南创新性地将“空中丝绸之路”作为参与“一带 一路”建设的切人点,坚持“民航优先”,提出了“货运为 先、国际为先、以干为先”差异化发展战略。
1、 深挖“郑一卢”合作潜力2014年1月,河南航投收购卢森堡货航35%的股 权;同年6月,郑州至卢森堡货运航线开通。
自此,一条 横贯中欧的“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开启。
依托郑一卢航 空运输体系合作,通过河南一卢森堡“一带一路”经济 合作论坛、郑州一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专项金融推 介论坛、河南_卢森堡文物互展等方式,豫卢两地多元 化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2、 织密空中网络截至2019年底,郑州已开通至温哥华、墨尔本、悉 尼、俄罗斯、伦敦5条洲际客运航线,国际客货运航线 达到58条,在全球前20位货运枢纽机场中开通16个航点,初步形成了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 要经济体的国际枢纽航线网络。
3、 夯实平台支撑截至2020年9月,河南全省建成5个海关特殊监 管区域和10个功能性口岸(含药品进口口岸),河南和 郑州机场分别成为内陆地区指定口岸数量最多、功能 最全的省份和机场。
4、 以制度创新赢得竞争优势省级部门积极支持河南省机场集团建设“同一个 机场”,通过强化机场与空管、航油、海关、边检等驻场 单位之间协作配合,为郑州国际航空枢纽赢得了高效 便利的制度优势,极大增强了对客户的吸引力。
河南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研究

21 0 2年
第 4期
8月
地 域 研 究 与 开 发
AREAL RES EARCH AND DEVEL0PM ENT
Vo . No 4 131 .
Au g.2 2 01
河 南 省 打 造 内陆 开放 高 地 研 究
杨 伯 坚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会计学院 , 郑州 4 00 ) 5 0 2 摘要 :从河 南省对外开放态势入 手 , 较详细地分析 了近年 来尤其是 “ 十一五” 间外部 因素对 河 南省 经济发展 期 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在 此基 础上 , 结合 中原 经济 区建设 的新形 势 , 出为 了更好地利 用外部 因素 , 提 需要 打造 内陆开 放 高地 。根据河 南省的优势 , 河南省 内陆开放 高地 的打造应从 以下几 个方 面展 开 : 承接 产 业转移 , 形成产 业集聚 高 地 ; 快综合保税 区建设 , 加 形成开放制度创新高地 ; 高外 资利 用质 量, 提 形成 利用外 资高地 ; 打造服 务外 包示范城 市 ,
种 路 径 , 中原 经 济 区建 设 中发 挥 了 巨大 的 技 术 外 溢 效 在
1 河南省利用外部 资源的态势
“ 十一 五 ” 间 , 期 河南 省 全 省 共 实现 进 出 口总 值 73 1 亿 美元 , 中 , 口总值 4 6亿 美 元 , 口总 值 27亿 美 其 出 3 进 7
2 河 南 省 打 造 开 放高 地 的新 要 求
随着 中原经 济 区上 升 为 国家 战 略 层 面 , 河南 的对 外
开放有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 出了打造开放高地的新 提 目标和新要求 。《 国务 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 中原
签订项 目2 1 3个 , 十五” 0 比“ 时期多了 25个 ; 2 全省合同
河南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发展前沿

河南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发展前沿张占仓【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7(035)002【摘要】作为传统内陆腹地,河南省在"十二五"时期通过建设郑州航空港国际枢纽,在供给侧提供新的生产要素,促进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2.9%,创造出"对外开放靠蓝天"的新模式.2016年,河南省多项国家战略获批,战略叠加效应凸显,发展动能提升.结合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河南省明确提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战略目标,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一种战略导向.研究认为,要实现这种战略目标,就要毫不动摇地推动中原腹地成为开放发展前沿,毫不动摇地构建双向开放新体系,毫不动摇地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重点抓好五大战略举措: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提升郑州航空港开放发展优势,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开放式创新,积极探索自贸区建设之路.通过全面开放,河南正在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发展的前沿,成为内陆地区发展的热点.%During the 12th Five Year Plan period,Henan province,a traditional hinterland,has created a new model for its opening-up development which is based on the air transport by building Zhengzhou airport into the international hub,providing new factors of production on the supply side,and promoting an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of 32.9%of the total export-import volume. In 2016,several national strategies are approved in Henan province, which strengthens the superimposed effect and promotes its development energy. Henan has definitely proposed the strategic target for inland construction andhighland opening-up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integrating into 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which is the strategic guid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order to realize this strategic target,we should unswervingly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Henan province from the hinterland of Central Plains to the leading edge of opening-up development,build the new system with bidirectional opening-up,and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its economy. Five strategic measures should be notic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economy:deeply integrating into the national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further enhancing the superiorities of opening-up development of Zhengzhou airport;supporting Zhengzhou in its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central city;accelerating the open innovation;actively exploring the way to construct Free Trade Zone. Through the completely opening-up development,Henan is stepping toward the leading edge of opening-up development from the hinterland and being the hot spot of development of inland area.【总页数】8页(P286-293)【作者】张占仓【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 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9【相关文献】1.【共建“一带一路”】兰州新区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建设向西开放新高地[J], ;2.空中丝绸之路:河南省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的新模式 [J], 刘春玲;郭冠琳;张柏荣3.陕西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J], 张义学4.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J], 张义学5.陕西由内陆腹地跃升为开放前沿 [J], 王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打造内陆全方位对外开放新高地

河南打造内陆全方位对外开放新高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原经济区”课题组“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在提质增效升级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内市场、国际资源的潜在优势,奋力打造我国对外开放升级版的新引擎。
河南如何更好地“引进来”和有效地“走出去”,为打造“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和内陆全方位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战略支撑,已经成为河南以开放促转型、以创新促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带一路”为河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肇始于发展经济特区、先行先试,又经过沿海城市的开放开发,扩大了对外开放的领域,再接着延伸到沿线和沿边的开放,基本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格局。
这种循序渐进、梯次开放的对外开放路径,持续推动了我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已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逐步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在此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思路需要新的调整。
“一带一路”的提出正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战略,对未来中国30多年的经济增长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东部沿海开放较早,区域经济率先发展,引领全国,其融入全球化的水平相对较高,形成了经济实力雄厚的沿海经济带,为“中国经济奇迹”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起步较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西部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
国家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通过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开放,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可以有力推动中西部内陆和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保障和加速中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和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
从根本上讲,“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扩大开放和深化开放的战略,既是内外开放的战略,又是东西互济的战略,还是海陆统筹的战略,不仅要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而且要实现东西互济、陆海统筹,着力推动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的融合发展。
河南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研究

河南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研究[提要] 内陆开放是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
河南是典型的内陆地区,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背景下,构建内陆开放高地,发展开放型经济,利用国际市场与资源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本文通过阐述河南开放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河南建设开放高地面临的国内外挑战和机遇,从政策规划、产业链延展、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内陆开放;开放型经济阶段性成果我国从1978年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以来,通过实施一系列开放政策,以加工贸易方式为突破口,成为世界工厂。
三十多年来,我国积极引进外资、扩大贸易、出口创汇,2013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
然而,新问题也接踵而来,我国面临金融危机以来外部不断严峻的贸易战、资源战等经济摩擦,国内也面临人力成本增加、资源环境恶化、区域经济差距拉大等问题。
因此,我国对外开放战略需要进行调整。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内陆开放”,这是我国经济开放进入的一个新阶段,国家层面的开放战略开始朝拓延深度、提升效益、缩小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协调区域发展的方向转变。
我国需要建设多元平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促进经济继续平稳协调发展,在东部及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开放水平,创新开放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
为此,中西部地区多个省市提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战略,以开放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内陆开放高地是指我国不沿海不靠边的内陆地区,加强对外开放力度和对外交流合作,主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竞争,积极融入世界经济格式,发展开放型经济,通过开放带动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支撑。
河南于2010年底提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开放带动战略。
河南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是顺应我国和全球经济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平台。
河南要利用劳动力、地理区域、资源等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形成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安华
[摘
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所
要]近年来, 全省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 省委、 省政府相继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 、 《关于积极承接
等一系列促进对外开放, 拓展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政策意见, 全省对外开放工作成效显著 。 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全省上下以开放促改革、 促发展、 带全局, 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新一轮开放热潮正在形成。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 机遇期, 省委、 省政府及时提出了打造河南省成为最具活力、 最富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 [关键词]开放 内陆开放高地 招商引资
列全国第 2 位; 进出口额在中部六省排名第 2 位。 3.招商引资取得巨大成就 (1) 招商引资规模突飞猛进。 2011 年实际引进境内外资金突 破 4600 亿元, 超过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四分之一 。引进资金 不仅数量大, 而且引资质量高, 资金和项目有一大部分在产业集 聚区落地, 龙头企业和基地型项目、 集群类项目占了大头。 (2) 招商引资模式多样化 。2011 年 4 家世界 500 强企业入 豫, 从而使投资河南省的世界 500 强企业总数达到 72 家 。河南 总 省与 62 家央企签订 19 项战略合作协议和 130 个重大项目, 投资达 2898 亿元。河南省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合作交流洽谈会 投资额在 10 亿元以上的项目 上, 河南省引来 3018 亿投资硕果, 就有 100 个。全省还与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文化联 系, 与 40 多个国家建立了 73 对友好城市关系 。近年来, 全省先 承办了第四、 第五、 第六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 后成功举办、 谈会, 每年组团参加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 、 中国国际投资贸 易洽谈会、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这些活动扩大了全省 招商引资的影响力, 提升了招商引资形象, 取得了良好成效 。省 内企业通过境外上市融资, 引进战略合作者不断做大做强, 成为 全省利用外资的新的亮点。 (3) 招商项目质量不断提高。 “十一五” 期间, 全省新增加世界 500 强企业 30 家, 大型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企业如德国西门子 、 美国沃尔玛、 英国吉凯恩 、 法国电力 、 百事可乐 、 富士康 、 家乐福 、 沃尔玛、 麦德龙、 百思买等企业落户河南 。尤其是富士康项目的 引进,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将为全省创造出口超过 200 亿美 元, 带动近百家配套企业布局河南省。 4.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良好 。2011 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 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 29.34 亿美元, 增长 16.1% ; 对外承包 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 31.99 亿美元, 增长 37.7% , 居全国 对外直接投资中方协议出资 9.28 亿美元, 增长 74.7% ; 第 8 位; 外派劳务超过 6 万人次, 增长 17.95% , 居全国第 3 位。 5.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03 年省委、 省政府出台了 《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 干意见》 , 提出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扩大开放领域, 下放审批 省政府出台了 《河南省加快实施开放带动主 权限。2006 年省委、 战略指导意见》 , 提出强力推进外资、 外贸、 外经发展, 进一步扩大 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2008 年省委、 省政 农业和物流、 府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 , 明确提出把招
一、 打造河南省成为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意义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在关键时期为全省对外开放指明了方 向。只有通过扩大开放, 通过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把河南省立足 于中西部, 跻身于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才能在更大范围 、 更宽领 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同时分享更多的市 场资源和发展机会。 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必 然选择, 对于有效地弥补经济建设的资金缺口, 促进全省产业升 级和技术进步,推动要素市场的形成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促进 资源、 市场、 全省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要发挥区位、 劳动力优势,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的有利时机, 扩大招商引资, 拓展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 打造全 “十二五” 时期, 河南省要把扩大对外开放 省成为内陆开放高地。 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途径,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 带动主战略, 打造最具活力 、 最具吸引力 、 最富竞争力的内陆开 放新高地。 二、 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1.硬环境不断完善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 全省交通、 能源、 城建等基础设施更加完 市场、 资源、 劳动力等要素组合 备, 产业配套能力明显增强, 区位、 优势在上升, 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优势更为突出, 已经具备了接 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条件和能力。 纳国际国内高水平、 开封 、 漯河 、 鹤壁 、 许昌经济开发区上升为国家级经济开发 区, 河南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到五家, 位居中西部前列; 180 个产业集聚区和 10 个城市新区已成为开放招商的主平台, 中部首个综合保税区 —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 、河南保税物流 中心正式运营,使河南省在中部地区率先打开了一条发展外向 型经济的重要通道; 郑州出口加工区被批准拓展保税物流功能, 业务翻倍递增, 为目前我国所有对外开放区域中层次最高 、 政策 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郑州 、 洛阳等市与天 最优惠、 津、 连云港等港口合作建设 “无水港 ” , 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 途径。 2.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2011 年进出口完成 326.42 亿美元, 突破 300 亿美元, 增长 83.1% 以上, 两年翻了一番多。进出口、 出口、 进口增幅均超过全 国平均水平 50 个百分点以上。进出口额全国排名第 14 位, 增幅
《商场现代化》 2012 年 10 月 (下旬刊 ) 总第 69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