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资料

《贵州省情》复习题纲
?
1、认识省情正确的观点:一是要用系统全面的观点,二是要用发展的观点,三是要用辩证的观点。
2、贵州省情基本特点:(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山区自然条件。(2)多民族团结合作杂居的社会环境。(3)发展潜力巨大的社会经济。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4、贵州位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
29°13′之间。
5、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全省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和丘陵占92.5%,山间小盆地占7.5%。
6、贵州喀斯特出露面积为10.9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61.9%。
7、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
15℃左右。全省气候复杂多样,各地差异较大,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
8、贵州已发现矿产123种,已探明储量的76种,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10位的有41种,优势矿产主要有铝、磷、锰等。
9、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一个隆起于四川盘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亚势带高原山地。省境东西相距595千米,南北相距509千米。
10、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处是玉屏,平均海拔541米。
11、贵州地貌类型可概括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
12、从点上看,西部赫章韭菜坪最高,海拨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拨148米。
13、贵州年气温变化幅度比较小,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上下。极端最高气温是铜仁,最高气温达42℃。极端最低气温是威宁,低达-15.3℃。
14、贵州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15、贵州东部为山地丘陵区,北部为中山峡谷区,中部为山原丘陵盆地区,南部为山地河谷区,西南部为山原丘陵地区,西北部为山原山地区。
16、贵州降雨量多,有3个多雨区和2个少雨带。
17、贵州阴雨多,日照少。日照西多东少,最少的在北部大娄山区。
18、贵州全省可划分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湿带和中温带。
19、贵州主要灾害有干旱、秋风、凝冻、冰雹。
20、贵州的主要河流水系有:
(1)牛栏江横江水系;?? (2)乌江水系;
(3)赤诚水河綦江水系; (4)沅水水系;
(5)南盘江水系;?????? (6)北盘江水系;
(7)红水河水系;?????? (8)都柳江水系。
21、贵州土地资源的特点:一是山地丘陵多,平地少,土地类型多样。二是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特征明显。三是山高坡陡,中低等土地资源比重大。四是林牧地分布不平衡。
22、贵州

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资源丰富;???????? (2)时空上分布不均衡;
(3)岩溶水分布广、水量丰富;
(4)贵州地表水天然水质良好。
23、贵州煤炭资源总量超过2400亿吨,在全国排名第5位,是江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总和。
24、贵州水能总蕴藏量1874.5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8%,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6位。
25、贵州是中国铝土矿三大产区之一,贵州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磷矿产区之一。
26、贵州是中国新崛起的又一黄金资源基地。
27、贵州重晶石资源丰富,保有储量达1.2亿吨,占全国重晶石保有储量的三分之一,居全国之冠。
28、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全省共设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9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10个市辖市,2个特区。
29、观音洞位于黔西县西街30千米处沙井乡,由于观音洞出土的石器加工特殊,文化特点突出,因而被命名为“观音洞文化”,“观音洞文化”充分证明,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其历史可追溯到24万年以前。
30、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源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31、明代是贵州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主要标志,一是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二是在贵州大规模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
32、到2005年,贵州全省铁路延展里程达3088.6千米,公路线路里程达46893千米,内河通航里程达到3715千米。
33、2004年贵州第一批“四水四火”电源建设项目基本建成:洪家渡、引子渡、乌江渡扩能、索风营四个水电站简称四水。黔北电厂、纳雍电厂一期、安顺电厂二期、贵阳电厂脱硫工程四个火电项目简称四火。
34、2005年,全省有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省级风景名胜区56个,国内旅行社154个。
35、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使贵州成为革命老区。1949年11月15日,贵州省省会贵阳市宣告解放。1949年11月23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12月2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
36、贵州人口的发展,一是本地人口的自然增长。二是外地人口的迁入。
37、到2004年,贵州共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0个省级开发区。
38、国家在贵州的重点生产力布局:
(1)乌江流域以电力、煤炭、铝、磷、锰等为重点的综合开发区;
(2)以六盘水—攀西能源、冶金、化工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
(3)南北盘江—红水河以能源矿产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
(4)建设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
39、贵州国民经济管理主要包括: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物价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统计工作、审计监督、工商行政管理。
40、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受其自然条

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一是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二是主体性较强;三是农业生态比较脆弱;四是自然灾害频繁。
4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深化农村经济改革。
42、贵州的粮食作物以稻谷、玉米、豆类、小麦、大麦、荞麦、高梁、粟以及马铃薯、甘薯等为主。
43、贵州的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向日葵、芝麻、蓖麻、苏麻、小葵籽、兰花籽、胡麻等。
44、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状和特点:
(1)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2)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3)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明显变化。
(4)科教兴农成效卓著。
(5)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
(6)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45、贵州山多草茂,有“天然山区牧场”之称,发展畜牧业历史悠久。
46、贵州家畜主要是猪、牛、马、羊等。
47、贵州将建设为南方能源大省、全国优质烤烟种植基地大省、畜牧养殖业大省、旅游大省。
48、贵州将成为“西电东送”的南方能源基地;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势原材料基地;绿色食品基地;、优质烤烟基地;旅游业基地。
49、贵州工业的主要特点:
(1)产业梯度发展趋势明显。
(2)资源型产业特色突出。
(3)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
(4)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
(5)经济外向化程度提高。
(6)探索出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50、贵州工业中,轻工业以烟草、粮食、肉食、油料等农副产品为原料,重工业以能源、矿产资源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较全的工业类别和体系,体现了贵州的自然资源优势。
51、邓小平视察中国南方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2)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2、贵州的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水平高,生产能力强,其整体实力仅次于四川、陕西,居全国第三位,其中航空、航天工业规模在全国最大。
53、贵州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铝厂、钎钢厂、钢丝绳厂、锰? 、铁合金厂、人造金钢石磨具磨料厂等企业,精密导轨磨床、海绵钛等产品系全国独家生产,铝、锑、工业硅等产品的产量名列全国前茅。
54、2003年,贵州原煤生产能力约8500万吨,产量7802.5万吨,居全国第五位。
55、贵州省属煤矿主要在六枝、盘江、水城和林东4个矿区。
56、贵州工业布局:铝工业主要在贵阳、遵义;锑工业主要在晴隆、独山;铅锌工业主要在六盘水、毕节、黔

南等地;钛硅工业主要在贵阳、遵义、黔南。
57、贵州以烟酒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其特色表现主要的一是产品、二是资源、三是技术、四是市场。
58、贵州烟草工业的分布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贵阳、遵义、毕节、黔南等地区。
59、2005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从工业增加值来看,烟草工业居全省第二位;居制造业第一位;利税总额居全省第一位;经济指标居全省前茅。烟草工业已是贵州的重要制造业和主要财源之一。
60、贵州茅台酒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61、贵州特色的制药业的主要特点:一是中医药新产品多;二是民族医药开发得到加强;三是生产规模扩大;四是药品的开发、生产已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五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2、国防科技工业,在贵州主要有航空器、航天器和电子产品等生产单位。
63、贵州机械电子工业的特点:
(1)发展方向发生战略性转变。
(2)成为贵州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
(3)企业结构以大中型为主。
(4)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5)发展非国有制工业的空间较大。
(6)生产力布局走向合理。
64、贵州服务业的特点: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
(2)城镇劳动就业岗位最多。
(3)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基本适应。
65、2005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46893千米,每万平方千米土地面积有通车里程2661.84千米。
66、2005年,贵州省境内有国家干线铁路8条,支线铁路4条,地方铁路1条和若干专用铁路。
67、2005年,全省有通航河流26条,内河航道里程3322千米。
68、贵州古代邮政始于西汉。
69、贵州近代电信通信始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
70、贵州电信通信业的主要特点:
(1)多种信息传输服务网趋向互联互通,通信基础网络的现代化水平提高。
(2)电信市场出现激烈的竞争。
(3)电信通信业具有较好的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基础。
71、2005年,按海关出口商品分类,贵州出口商品共有18类,以化工产品、矿产品、机械电子产品、贱金属、橡胶制品等为主。
72、到2004年,贵州已探明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共1000多处,其中被世界旅游组织的专家认定为一流的或有较高品位的有一半以上。
73、到2004年,贵州已形成红枫湖—贵阳、黄果树—安顺、马岭河峡谷—黔西南、织金洞—黔西北、舞阳河—黔东南、梵净山—乌江、荔波喀斯特森林—黔南、遵义—赤水8个旅游区。
74、贵州旅游业的主要特点:
(1)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好。
(2)结构显示的发展空间大。
(3)国内旅游在全国已有一定地位。
(4)国际合作推动了贵州旅游业与世界旅

游业的对接。
75、贵州铁路网络已形成以贵阳枢纽为中心,六盘水枢纽为次中心,以电气化铁路为骨架,连接周围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西横贯连接华中、华东、南北纵接长江、南海,省内连接9个市(州、地)的格局,在西南地区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76、贵州航道分布主要在北、东、南的遵义、铜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6个市、州、地,分别连通四川、重庆、湖南、广西、进长江,入南海。
77、2006年1月,贵阳龙洞堡机场由国内干线机场升为国际机场。
78、到2005年,贵州有股票上市公司17户。其中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等10户在上海交易所上市,世纪中天投资有限公司等7户在深圳交易所上市。
79、贵州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镇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80、贵州的村寨建设,主要是道路、供水、供电、电信、广播电视、初级小学、文化室、卫生室和其他公共建筑等基础设施和农民住房的建设。
81、贵州已构建起以贵阳为中心的4条跨省骨架旅游线:
(1)以喀斯特生态景观和多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延伸到云南路南石林、昆明的黔西旅游线。
(2)以苗侗民族文化和苗岭风光为主的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延伸到广西三江、桂林以及施秉—镇远舞阳河—铜仁梵净山,延伸到湖南张家界的黔东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线。
(3)以喀斯特原始森林生态和面依、水、瑶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都匀—三都—荔波,延伸至广西的黔南旅游线。
(4)以长征文化、西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贵阳—息烽—遵义—茅台—赤水,延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黔北旅游线。
82、贵阳市区不但向周边山麓和坡上发展,而且还向外布局若干片区,形成立体型、组团型的格局,城区内只能发展第三产业和都市工业。
83、贵州民族村寨较多。仅民族乡,2005年就有252个,占全省总数的33.3%。
84、贵州彝族村寨,建筑物最有名的是毕节大屯彝族土司庄园。
85、纪世学堂是贵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86、贵州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势:
(1)基本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的科技队伍,装备了部分较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试验设施。
(2)有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及其设备和科技人员。
(3)贵州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4)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5)体制改革将使科技力量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87、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已体现了原始的造型艺术。
88、贵州是多民族山区,贵州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建筑、服饰、饮食等独具文化特色。
89

、贵州的环境法制建设工作坚持地方立法和强化执法并重的方针。
90、贵州环保科技工作紧紧围绕解决酸雨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矿山生态恢复和石质荒漠化治理等重大问题开展。
91、贵州人民生活现状和特点是:
(1)农民生活显著改善。
(2)城镇居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
(3)医疗卫生基本有了保障。
(4)文化艺术生活日趋丰富。
92、贵州“五个一工程”即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电影、一出好戏剧、一部好电视剧;(后增加了一首好歌、一部好广播剧),仍称“五个一工程”。
93、2004年贵州全省森林覆盖率达34.9%。
94、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主要成就:
(1)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2)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3)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势头强劲。
(4)以发展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5)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95、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2000年全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有56个民族成份。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等18个民族,汉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2.15%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85%。
96、贵州的开发区大体可分为二类:
第一类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区。
第二类为白云、都匀、顶效、红果、钟山、凯里、大龙等7个经济开发区。
97、贵州土地类型主要有:
(1)河谷河川与平地;????? (2)岗台地
(3)丘陵地;???? (4)低山地;?? (5)中山地。
98、贵州能源资源主要由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组成。
99、贵州自然风景秀丽,是一座迷人的天然公园,表现在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森林美景多。湖泊与水库景观多。
100、乌江干流沿岩岸地区是中国南方水能、煤炭、磷、铝、锰等资源富集地区。
101、20世纪90年代,贵州制定和实施科教兴黔,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简称三大战略。
102、贵州能源、原材料工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主要表现是:(1)产品更新;(2)工艺创新;(3)技术改造;(4)高新技术应用。
103、中共共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104、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
105、1996年国务院确定深圳、宁波、青岛、大连4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贵州。
106、威宁已属全国三大铜矿之

一。
107、威宁草海是中国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天然湖泊,面积30平方千米,是杭州西源的5倍。
108、贵州“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全力以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促进经济加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09、贵州粮食种植面积居前三位的是水稻、玉米、薯类。
110、贵州福泉市境内的瓮福磷肥工业基地为亚洲最大。
111、金融业的行业分类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