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阿霉素治疗恶性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国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新型蒽环类药物-脂质体阿霉素在淋巴瘤的应用

新型蒽环类药物-脂质体阿霉素在淋巴瘤的应用

传统蒽环类药物概述--心脏毒性分类
蒽环类的药 物心脏毒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急性 慢性
发生在给药后的几小时或几天内 常表现为心内传导紊乱和心律失常 极少数表现心包炎和急性左心室衰竭
发生在化疗的1年内
表现为左心室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心衰
迟发性
发生在化疗后数年
表现心室功能不全、心衰、心肌病、心 律失常等
• 慢性及迟发性心脏毒性与累积剂量正相关
treatment for multiple relapses in 23 patients. combination with MOPP n = 10; GVD n=11, BEACOPP
The dose given was a fixed dose at 60 mg every 21 n = 2, VELBE n = 1 for a median of six cycles (range 3–
20
21 Clinical Lymphoma & Myeloma, 2008(8): 21-32
脂质体阿霉素在淋巴瘤中的应用
22
恶性淋巴瘤流行病学
NHL的发病率
年间
发病率
1988-1992年
2-5/10 万
1993-1997年
3-6/10 万
1997-2012年
6.68/10万
➢发病率增高多见于60-70岁患者 ➢老年NHL 患者可能患有严重的合并症(如冠心病、糖尿病等),
2年EFS:65.5% 2年OS:68.5%
Leukemia & Lymphoma 2006
TTP: 26 月 中位生存期 32 月
Anticancer Res 2002

脂质体阿霉素在淋巴瘤的应用

脂质体阿霉素在淋巴瘤的应用

病例
• 患者,张XX,女,79岁,以右下腹疼痛、腹泻2月 ,确诊淋巴瘤1月主诉于2015年7月初入住我科。 2月前右下方持续性顿痛,解稀便2-3次/日;1月 在外科行剖腹探查,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 结果“B细胞淋巴瘤”,伤口愈合后转入我科治疗。
• 既往史:50年前患肺结核治愈,20年前因乳腺炎 切除左乳,同年因右下腹痛行阑尾切除术,15年 前因胆囊炎性胆囊切除术,患高血压及失眠10年 ,药物控制。
哪些患者考虑使用脂质体阿霉素?
淋巴瘤的适用患者: 老年(年龄>65岁)患者 原发皮肤的淋巴瘤患者 合并中枢神经侵犯的淋巴瘤患者 既往接受过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既往接受过纵隔放疗/有心脏病史的患者 巨块病变,结外大包块的淋巴瘤患者 一般状况较差的患者 对某些特殊毒性特别关注的患者(例如脱发、骨髓 抑制、恶心/呕吐)
• 限制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改变给药方法 或使用脂质体蒽环类药物可减少蒽环类药 物心脏毒性(1 类)
治疗
• 心衰应常规联用 3 种药物:血管紧张素转 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 抗剂(ARB)和 β -受体阻滞剂(1 类)
• 心脏保护剂(3 类) • 对症处理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检测
性检测(3 类)
蒽环类药物导致 心脏毒性的最大累积剂量
药物 阿霉素 表阿霉素 柔红霉素 吡喃阿霉素 去甲柔红霉素 米托蒽醌
累积剂量 550mg/m2 1000mg/m2 900mg/m2 心脏毒性较轻 心脏毒性较轻 160mg/m2
Chinese Clinical Oncology Oct. 2013 Vol. 18 No. 10
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
既往蒽环类药物用药史(总累积剂量) 给药方式 患者年龄 既往左胸或纵隔部位的放疗 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 既往或合并使用其他具有心脏毒性的抗肿瘤药物 营养不良 糖尿病

硼替佐米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四例分析

硼替佐米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四例分析

DO[:10.3760/ema.j.i咖.1673-4777.2010.10.044
作者单位:310003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 通信作者:孙彩虹,Email:zyyywq@aohu.cem
参考文献
[1]Wang M,Zhou Y,Zhaa8 L。et a1.Use of bortezomib in B.cell
万方数据
生国医荭垫!Q生!Q旦筮!鲞筮!Q翅曼bi塑丛生i!边!,Q!!!垒笪垫!Q,!丝:!,№:!垒
lion-Hodgkin’¥lymphoma.Expert Rev Anticancer Ther,2006,6
‘961’
[6]Leonard JP,Furman RR,Coleman M.Proteasome inhibition with
bortezomib:a
ma.Int new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7):983-991. [2]Orlowski RZ,Voorhees PM,Garcia RA。et a1.Phase I trial ofthe
proteasome ein in
non—Hoaskin’s lympho-
・960・
.病例报告.
硼替佐米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四例分析
昊群孙彩虹赵小萍 【关键词】硼替佐米;淋巴瘤,非霍奇金;不良反应;护理
硼替佐米是第一个进入临床使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 它除了在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中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外,很多临床前期的资料显示它在套细胞淋巴瘤、滤泡及边 缘带淋巴瘤中也起到分子靶向作用…。除此之外,硼替佐米 是否在其他类型的恶性淋巴瘤中有效呢?我们将硼替佐米 联合脂质体阿霉素治疗4例难治/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 者,现将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6年5月至10月收住我科的4例复发/ 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既往均使用过多种(>3种)不 同的联合化疗方案,包括含脂质体阿霉素的CHOP方案(环 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其中外周T细 胞,NK/T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以及套细胞淋巴 瘤各1例。均为男性患者,中位年龄38岁(36—66岁)。 4例患者中有1例硼替佐米治疗前即有血小板减少,<10× 109/L;其余3例患者血细胞计数正常,白细胞分类正常。 1.2治疗方法4例患者均予硼替佐米1.3 mg/m2静脉快 速推注(3—5 8),给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在化疗第1、4、8、

脂质体阿霉素简介

脂质体阿霉素简介

16
14
12
9.96
10
8
6
4
2
0
单纯A→T续贯治疗组(n=66)
16.04 A→T续贯+PLD维持治疗组(n=70)
脂质体阿霉素简介
里葆多®乳腺癌应用的优势总结
应用里葆多®心脏毒性、脱发、骨髓抑制的毒副作用显著 低于传统阿霉素
应用里葆多®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疗效显著 应用里葆多®治疗HER-2过表达患者可避免传统阿霉素与
PLD与曲妥珠单抗联用心脏毒性低
方案设计
PLD 50mg/m2,IV,d1
曲妥珠单抗 IV 4mg/kg,第一周负荷量,然后每周2mg/kg, d2
每21天为一周期,最多使用6个周期
结果
总反应率为52%,38%疾病稳定
优势
避免传统多柔比星与曲妥珠单抗联用治疗HER-2过表达患者 时心脏毒性的增加
在铂类敏感病人中,PLD组 的生存时间优于拓扑替康组 (p=0.008)
免疫脂质体实现主动靶向性 由于脂质体的亲水和亲脂两重特性,能够携带脂溶性药物
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组织,弥补一些重要脂溶性药物不溶 于水的缺陷
脂质体阿霉素简介
里葆多®简介
里葆多® (LIBOD)即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 射液,又称为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PLD, 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是一种采用 先进的隐形脂质体技术包封,具有被动靶向特性 的多柔比星新剂型,用于传统蒽环类药物(多柔 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的更新换代,在肿 瘤治疗学上具有疗效提高,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 以及脱发等副作脂用质体显阿霉著素简降介 低等巨大优势 .
研究结果—不良反应
脂质体阿霉素简介

脂质体阿霉素的临床应用

脂质体阿霉素的临床应用

抗肿瘤药物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2016 ESC Position Paper on cancer treatmentsand cardiovascular toxicity develop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ESC Committee for PracticeGuidelines
聚乙二醇化修饰的意义
普通脂质体多柔比星
•常规脂质体 结构特点
•平均粒径180nm
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美素) •聚乙二醇化修饰的脂质体 •平均粒径90nm
•被网状内皮系统摄取
药代特点
•血浆半衰期短 •在血液循环中稳定性差
•不具有肿瘤组织靶向性
•不被网状内皮系统摄取 •血浆半衰期长:>55小时 •在血液循环中稳定性高,接近98%以脂质体包裹形 式存在 •具有肿瘤组织靶向性
多美素®半衰期和循环时间长
PLD聚乙二醇亲水性表面防止循环蛋白质和双层脂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确保药物在血浆中 的稳定性,促使药物活性成分的缓慢释放。从而使其渗透入肿瘤组织的机会大大增加,并保 证较长的药物暴露时间。半衰期可以达到55-70H
Gabizon A, et al. Cancer Res. 1994;54:987-992
27
2.3-13 <1
1.7-20.1 1.6-4 07-1.2
2.7-19 7-11 4-8 2-4 0.2-2.7 0.2-1.5
1
11-25 2-5
<1 <1
药物治疗相关的左心室功能不全
化疗相关的心血管毒性
• 多柔比星累计剂量达到700mg/㎡时,发生率 18-48%
• 异环磷酰胺较低,发生率为0.5% • 紫杉醇普遍较低,发生率<1% • 脂质体蒽环可以达到较高的累积剂量而不增

《脂质体阿霉素治疗恶性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脂质体阿霉素治疗恶性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脂质体阿霉素治疗恶性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国专家共识》要点恶性淋巴瘤(以下简称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造血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

2012年我国发布的肿瘤登记数据显示,淋巴瘤在我国发病率约为6.68/10万,男性高于女性,占全部癌症发病的2.34%。

淋巴瘤一直位列我国癌症发病与死亡率的前10位,已经成为中国人健康的重大杀手。

1 恶性淋巴瘤治疗现状1.1 淋巴瘤的治疗HL常用一线治疗方案为ABVD方案,治疗效果较好,远期生存率也比较高,到目前治愈率可达80%以上。

NHL治疗常用一线方案为CHOP 方案,B细胞淋巴瘤10年的总体生存(OS)率可达50%,而T细胞淋巴瘤整体预后相对较差。

随着淋巴瘤治愈率明显提高,治疗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往往是平衡疗效与如何减少其长期治疗的毒性,尤其是年轻患者和老年患者。

在淋巴瘤的治疗中,继发性癌症、心脏损伤、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生育功能障碍是患者长期生存较严重的迟发性不良反应,尤以心脏损伤为重。

1.2 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目前,MM尚不能治愈,几乎所有的MM患者最终将复发,且复发的间隔会越来越短,因此控制进展对复发MM治疗,延长其生存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无论是淋巴瘤,还是MM,化疗均为最重要的治疗选择,其一线化疗方案大多数为多药联合方案。

其中,传统细胞毒药物-蒽环类药物因其出色的疗效,目前仍然广泛应用于治疗淋巴瘤和MM。

2 传统蒽环类药物概述蒽环类药物疗效肯定,但以严重的心脏毒性而著称。

3 新型蒽环类药物-脂质体阿霉素概述3.1 脂质体阿霉素药效药代学研究为了降低传统蒽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心脏毒性),脂质体阿霉素作为新型蒽环类药物问世。

根据国内外用药经验,脂质体阿霉素可用作实体瘤或血液系统肿瘤的一线化疗,包括淋巴瘤、乳腺癌、卵巢癌、骨髓瘤等。

3.2 脂质体阿霉素与普通阿霉素的对比临床研究4 NCCN 指南对脂质体阿霉素在淋巴瘤和MM治疗中的推荐4.1 淋巴瘤4.1.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推荐R-CD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脂质体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作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伴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之一。

来那度胺治疗淋巴瘤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来那度胺治疗淋巴瘤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来那度胺治疗淋巴瘤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张清媛;刘艳艳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
【年(卷),期】2024(51)1
【摘要】来那度胺作为一种免疫调节性药物,在惰性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具有显著活性。

基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疾病分子遗传学异常和临床表现异质性强的特点,来那度胺在其他类型尤其是侵袭性淋巴瘤中的应用尚存争议。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结合多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及真实世界的数据制订了本共识,详细介绍了来那度胺在常见惰性和侵袭性淋巴瘤治疗中的疗效、用药方法、不良反应和特殊人群的剂量调整以及注意事项等,旨在为临床医生规范合理使用来那度胺治疗淋巴瘤患者提供指导和帮助。

【总页数】8页(P1-8)
【作者】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张清媛;刘艳艳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西达本胺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2.脂质体阿霉素治疗恶性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国专家共识(2019年版)
3.《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西达本胺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4.《中国肿瘤临床》
文章荐读:西达本胺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国专家共识(2016版)5.《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西达本胺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质体阿霉素简介7

脂质体阿霉素简介7

整理课件
34
PLD 联合卡铂(C-D方案)治疗铂类敏感复发卵巢癌
疗效优于 紫杉醇联合卡铂(C-P方案)
2009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bstract#LBA5509
整理课件
35
研究设计
以铂类为基础方案治疗后6个月以上复发的患者 (n=976)
整理课件
38
PLD单药治疗复发性卵巢癌
疗效优于 拓扑替康,患者更易于耐受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14(2001): 3312-3322
整理课件
39
研究结果—PFS
两组PFS相当,但更趋向于PLD单药组(p=0.095)
整理课件
40
研究结果—PFS
在铂类耐药病人中,两组PFS 相当(p=0.733)
整理课件
20
Annals of Oncology 15(2004): 440–449
PLD 50mg/m2四周方案与 传统多柔比星60mg/m2三周方案等效
总生存时间比较(OS)
HR = 0.94 (95% CI for HR 0.74–1.19)
整理课件
21
Annals of Oncology 15(2004): 440–449
14
12
9.96
10
8
6
4
2
0
单纯A→T续贯治疗组(n=66)
整理课件
16.04
A→T续贯+PLD维持治疗组(n=70)
31
里葆多®乳腺癌应用的优势总结
应用里葆多®心脏毒性、脱发、骨髓抑制的毒副作用显著 低于传统阿霉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柔红霉素(DNR) 600 mg/m2
去甲氧柔红霉素(IDA) 93 mg/m2
阿克拉霉素(ACM) 2000mg( 用过ADM < 800mg )
米托蒽醌(MIT) 160 mg/m2
(用过ADM等药物,< 120 mg/m2 )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07; 8:1039-1058
蒽环类 药物
1. 急性、亚急性 心脏损伤
心脏 毒性
临床 表现
2. 慢性心脏损伤
(不可逆)
3. 迟发性心脏损伤 (不可逆)
蒽环类药物的最大累积剂量
蒽环类药物
推荐最大累积剂量
阿霉素(ADM) 450 mg/m2
(放射或合并用药,< 350-400 mg/m2)
表阿霉素(EPI) 900mg/m2(用过ADM,< 800 mg/m2)
▪ N = 30
第1周期),之后周期在治疗前使用
主要研究终点:
反应率
Zaja et al. Proc Am Soc Clin Oncol 2005 (abst 6687)
含PLD的CHOP方案总缓解率可达76%
F. ZAJA et al .Leukemia & Lymphoma, October 2006; 47(10): 2174 – 2180
mg/m2
(G)
长春瑞滨 15 mg/m2 – 20 mg/m2 (V) 第1和第8天Q3W
2 - 6 疗程 *
*有反应的患者允许在 2 疗程以后停药以进 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主要研究终点:
最大耐受剂量, 反应率, 安全性
Bartlett et al. Ann Oncol 2007;18(6):10719.
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基因 (MDR)
的表达Biblioteka • 通过渗透到新生血管中获得肿
瘤靶向性
安全性改善
• 心脏毒性风险较低
• 脱发发生率较低
• 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发生率
低,生长因子支持需求降低
Hussein MA, et al. Cancer 2002;95(10):2160-8; Gordon AN, et al. J Clin Oncol 2001;19(14):3312-22.; O’Brien MER, et al. Ann Oncol 2004;15(3):440-9.; Alberts DS, et al. Semin Oncol 2004;53-90.; Vail DM, et al Semin Oncol 2004;16-35.
PLD心脏安全性明显优于传统蒽环类药物
➢ 心脏毒性降低,临床累积剂量达到2000mg/m2
%
心 脏 事 件 发 生 率
累积剂量mg/m2
➢ 接受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的
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显著低
多柔比星
于盐酸多柔比星普通制剂组
(HR=3.16,P<0.001) 多柔比星脂质体 ➢ 当累积剂量>450mg/m2时,盐
霍奇金淋巴瘤:一线治疗常用方案为ABVD方案,到目前治 愈率可达80%以上,复发后常采用大剂量化疗联合移植的方 式;
非霍奇金淋巴瘤:一线常用方案为CHOP方案,B细胞淋巴瘤 整体预后较好,10年的OS可达50%左右,T细胞淋巴瘤整体预 后相对较差。
淋巴瘤的治疗目标——治愈
Zaja – 研究设计
二、脂质体阿霉素在多发性骨髓 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传统化疗主要是含蒽环的VAD方案 新药的出现 提高MM患者的缓解率 延长总生存 至今仍不可治愈 终将进展为复发/难治MM MM每次复发间隔越来越短 控制TTP至关重要
缓解的深度与长期疗效密切相关
缓解深度
XBCA0147-07348-25
之前未接受造血干细胞移 植 n = 51
之前接受过造血干细胞移 植 n = 40
关键词: ORR: 总体反应率
ORR (%) 61 75
CI 95% 44.5 - 75.8 57.8 - 87.9
不管之前接受过多少次治疗,受试者都获得了对治疗的反应
Bartlett et al. Ann Oncol 2007;18(6):1071-
进行分层 •低危 = 13.3%
环磷酰胺 :750mg/m2, iv , 第1天 泼尼松 : 100mg/d, po, 第1-5天
6个 疗程
•低度-中危 = 20%
长春新碱 : 1.4mg/m2, iv, 第1天
•高度-中危 = 43.3%
•高危 = 23.3%
利妥昔单抗 :375mg/m2 ,第8天(
NCCN指南对脂质体阿霉素的治疗推荐
二、建议的脂质体阿霉素的临床 应用
适用人群:化疗含蒽环类药物的方案,可用多柔
比星脂质体替代传统阿霉素
体力状态评分较差患者;
器官功能低下,具有心脏毒性风险高危因素并应用传统蒽 环类药物的患者;纽约心脏协会(NYHA)评分认定II级 以下应用传统蒽环类药物心脏病患者;
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
需要注意蒽环远期毒性反应、需要保护心脏功能的儿童青 少年患者;
伴有髓外肿块的患者。
心脏毒性的高危因素
The cumulative anthracycline dose; Chest radio therapy; African- American ethnicity; Very young or very old age; Diabetes; Hypertension Very high or very low body weight Severe co-morbidities It can be hypothesized that patients with 3 risk factors face a five- to six fold increased risk of cardio toxicity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 no risk factor.
长春瑞滨
20 mg/m2 第1和第8天Q3W
15 mg/m2 第1和第8天Q3W
剂量限制毒性: 黏膜炎 (未接受过移植的),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症(移植之后的)
Bartlett et al. Ann Oncol 2007;18(6X)B:1C0A7011-99.3-08325-6
Bartlett研究——有效性
Niesvizky R, et al. Br J Haematol. 2008;143(1):46-53. Harousseau , et al. Blood. 2009; 114(15): 3139-46 Chanan-Khan, et al. J Clin Oncol. 2010; 28(15): 2612-24
淋巴瘤的方案与剂量:
1) 非霍奇金淋巴瘤 R±CHOP方案:Q3W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30-40 mg/ m2,>1小时,IV d1
脂质体阿霉素用于老年NDMM-联合 Thal vs MPT
Offidani M, et al. Leu& Lymphoma, 2010; 51: 1444–1449, Italy
挽救治疗: PLD+硼替佐米一线推荐
初始治疗: DVD为推荐方案
三、脂质体阿霉素在恶性淋巴瘤 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恶性淋巴瘤的治疗
起始治疗 MR PR VGPR nCR CR sCR mCR
至疾病进展时间(TTP) 时间
MR:微小缓解 PR:部分缓解 VGP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 nCR:接近完全缓解 CR:完全缓解 sCR: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 mCR: 分子学上的完全缓解
CR是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预测指标: 无论对于初治还是复发的治疗 缓解越深,至疾病进展时间(TTP)越长,预示总体生存越长
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组的患者
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并未增加。
* O’ Brien et al.Reduced cardiotoxicity and comparable efficacy in a phase III trial of 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 HCL(CAELYX/Doxil) versus conventional doxorubicin for first-lin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nn Oncol.2004;15:440-449
如何预防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
预防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方法包括: 限制累积剂量 改变用药方式及时间 使用药物预防 使用新的剂型,例如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
脂质体阿霉素和普通阿霉素的对比
半衰期更长 (> 70小时)
多美素
• 每月一次用药相当于连续输注 (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
• 肿瘤暴露时间更长,可以克服
I 期I, 单臂, 探索性研究
▪ 新诊断的老年患者 (60 岁 ) ,CD20+ 弥漫大B细胞淋
脂质体多柔比星 30 mg/m2 IV
巴瘤 分级 II-IV 或有较大病 灶/疾病
▪ 中位年龄69 岁 (范围 60-
第1 天 Q3W (在传统CHOP-R 中替换多柔比星)
75 岁)
▪ 使用国际预后指数将患者 Daa
蒽环类与新药联合使用延长TTP
在体外1,2,3 及活体 4 模型中均观察到协同效应
通过多种途径产生相互作用,提高抗肿瘤活性
硼替佐米扭转蒽环类耐药
✓ NF-kB1,2, Bcl-2, P-糖蛋白, DNA 损伤修复3 蒽环类扭转硼替佐米耐药
✓ 抑制 MKP-1蛋白的应激反应4
蒽环类药物与硼替佐米或免疫调节剂具有协 同作用,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患者深度缓解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