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习题第十一章(可编辑修改word版)

电路习题第十一章(可编辑修改word版)
电路习题第十一章(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习题

一、填空题。

1.LC 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从L 和C 两端看进去的等效阻抗为;LC 并联电路发生谐振时,从LC 两端看进去的等效导纳为。

二、选择题。

1.图1 所示电路发生串联谐振,已知U R=10V,U C=U L=12V,则电压源Us 为( D )。

A. 32V

B. 24V

C. 12V

D. 10V

图 1

2.R LC 串联电路中,希望电路发生串联谐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A.改变L

B. 改变C

C. 改变R

D. 改变电源频率

3.R LC 串联电路中,电路发生谐振时,测得U R=10V,U C=15V,则此时电感电压U L等于(B )。

A. 10V

B. 15V

C. 5V

D. 25V

4.图4 所示,若该电路发生串联谐振,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电路电流具有最大值

B. 阻抗Z 具有最大值

C. 电源发出无功功率为零

D. 电路的有功功率具有最大值

图4

L 1C

1 A 1 ? I s j L j C A ?

5. R LC 串联电路中,当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

A .电路呈现电阻性

B .谐振角频率 ω0 =

C .电路中电流具有最小值

D .U R = U C

6. 图 6 所示 L 、C 构成的电路,此电路发生串联谐振的频率ω为(

A )。

A. 1/

B. 1/

C.

D.

二、计算题。

1. 图 1 所示,当 Z=?时,a 、b 端发生串联谐振?

图 1

2. 图 2 所示, i s = 3 2 cos(t +)A , R=2Ω,调节电容,使电压U = U ∠,电流表 A 1 的读书为 5A , 求1)电流表 A 2 的读数并画出相量图; 2)

电流源发出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3)此时电路发生了什么物理现象?

R +

? 2 U 1

图 2 解:A 2 读数= I S

I 2

;P=50W ,Q=0;并联谐振。 I 1

LC

L 1C 1 L 2C 1 L 2C 1 L1 C1

I 2 - I 2 1 S

i + + 10Ω 1mH _ u R + u _ L 0.1uF LC

S Rm m R Lm m L U 3. R LC 串联电路接入u = 100 2 cos(10t + 300 )V 的电源上,R=10Ω,L=1H ,此时电路的

电流为 10A 。如把 RLC 改成并联接到同一电源上,求电容 C 和各支路电流的瞬时值。

解:

RLC 串联电路的输入阻抗: Z = 100 10 = 10Ω = R

1 1 所以 RLC 串联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此时:由

= 得 C= =0.01F LC

2 L * *

*

0 * U 0 * 0 U = 100∠30 V

I 1 = = 10∠30 A R I 2 = j L = 10∠ - 60 A * * * * * * I 3 = j CU = 10∠1200 A

I = I 1 + I 2 + I 3 = 10∠300 A

i 1 = 10 2 cos(10t + 300 ) A

i 2 = 10 i 3 = 10 i = 10 2 cos(10t - 600 ) A

2 cos(10t + 1200 ) A

2 cos(10t + 300 ) A

4. 图 4 所示 RLC 串联电路中, u (t ) = 10 cos(105 t )V ,试求 i(t),u R (t),u L (t),u C (t)。

+

u s _

解 := 1 图4 = 105 rad / s ,所以电路处于串联谐振。 I m = 10 10 + j 100 - j 100

= 1∠0 A , i (t ) = 1cos(105 t ) A U = R I = 10∠0 V , u (t ) =

10 cos(105 t )V U = j L I = 10∠90 V , u (t ) =

100 cos(105 t + 90 )V U Cm = - j 1 C

I m = 10∠ - 90 V , u C (t ) = 100 cos(105 t - 90 )V C u

L 2 C S

R 1

L 2 A i C C u S _ + L 1 i R 2 C

5. R LC 串联电路中,已知u (t ) = 2 2 cos(105 t + 60 )V ,电路谐振时电流 I =0.1A ,U C =100V 。

试求 R ,L ,C ,品质因数 Q 。

解:令U S = 2∠60 V ,电路处于串联谐振,所以

= 105 r ad / s ,U R = U S ,

I = 0.1∠60 A , R = U S I = 2 0.1

= 20Ω U L = U C = 100V = 0LI =

I , 0C ∴ L = U L 0 I C = I 0U C

= 100 105 ? 0.1 = 0.1 105 ?100 = 0.01H = 10mH = 10-8 F = 10nF L 105 ? 0.01 Q = 0 = = 50 R 20 6. 电路如图 6 所示,正弦稳态电路中,已知 U S =100V ,R 1=R 2=100Ω,L 1=L 2=1H ,C=100μF , 电流表 A 读数为 0,求电路角频率ω及受控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图6

解:设U S = 100∠0 V

电流表 A 读数为 0,所以 L2 和 C 并联支路发生并联谐振,

谐振频率

= 1/ = 100rad / s

U L 1 = R j L 1 + j L U S = 50 2∠45 V 1 1

U = -R I = -R ? U L 1 -U R 2

R 2 2 C 2 1/ j C

解得 U R 2 = 50∠0 V

I C = U L 1 -U R 2 = 0.5∠180 A 1/ j C

6 R L 1

M L 2 C

P = 25W

7.电路如图 7 所示,R=1Ω,L 1=5H ,L 2=6H ,M= 4H ,C=0.25F 。求:

(1) 画出去耦等效电路;

(2) 若ω=1rad/s ,输入阻抗 Z ;

(3) ω为何值时能使电路发生谐振。

图7

解:(1) R L 1-M

M

(2) Z = R + j

(L 1 - M ) = (1+ j 1)Ω

(3) Z = 1+ j (

+ 82 - 8 4 ) 6-

虚部为零:

+ 82 - 8 0 6- 4

解得:

= 0(舍去)或=

= 2.45rad / s

8.已知 RLC 串联电路中,R=50Ω, L=0.4H , 谐振角频率0

= 5000r ad / s ,U s =1V ,求电容 C 及各元件电压的瞬时表达式。

解: C=0.1 F ; u R =

2 cos(5000t )V

u C = 40 2 cos(5000t - 90 )V ; u L = 40 2 cos(5000t + 90 )V L 2-M C =

测控电路第五版李醒飞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 信号运算电路 5-1推导题图5-43中各运放输出电压,假设各运放均为理想运放。 (a)该电路为同相比例电路,故输出为: ()0.36V V 3.02.01o =?+=U (b)该电路为反相比例放大电路,于是输出为: V 15.03.02 1 105i o -=?-=-=U U (c)设第一级运放的输出为1o U ,由第一级运放电路为反相比例电路可知: ()15.03.0*2/11-=-=o U 后一级电路中,由虚断虚短可知,V 5.0==+-U U ,则有: ()()k U U k U U o 50/10/1o -=--- 于是解得: V 63.0o =U (d)设第一级运放的输出为1o U ,由第一级运放电路为同相比例电路可知: ()V 45.03.010/511o =?+=U 后一级电路中,由虚断虚短可知,V 5.0==+-U U ,则有: ()()k U U k U U o 50/10/1o -=--- 于是解得: V 51.0o =U 5-2 11 图X5-1 u

5-3由理想放大器构成的反向求和电路如图5-44所示。 (1)推导其输入与输出间的函数关系()4321,,,u u u u f u o =; (2)如果有122R R =、134R R =、148R R =、Ω=k 101R 、Ω=k 20f R ,输入4 321,,,u u u u 的范围是0到4V ,确定输出的变化范围,并画出o u 与输入的变化曲线。 (1)由运放的虚断虚短特性可知0==+-U U ,则有: f R u R u R u R u R u 0 44332211-=+++ 于是有: ??? ? ??+++-=44332211o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U f f f f (2)将已知数据带入得到o U 表达式: ()4321o 25.05.02i i i i U U U U U +++-= 函数曲线可自行绘制。 5-4理想运放构成图5-45a 所示电路,其中Ω==k 10021R R 、uF 101=C 、uF 52=C 。图5-54b 为输入信号波形,分别画出1o u 和2o u 的输出波形。 前一级电路是一个微分电路,故()dt dU dt dU C R R i U i i o //*1111-=-=-= 输入已知,故曲线易绘制如图X5-2所示。 图X5-2 后一级电路是一个积分电路,故()??-=-=dt U dt U C R V o o 1122out 2/1 则曲线绘制如图X5-3所示。 图X5-3 /V

邱关源《电路》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18章

答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题1】:由U A B =5V可得:I AC .=-25A :U D B =0 :U S .=125V 。 【题2】:D 。 【题3】:300;-100。 【题4】:D。 【题5】:()a i i i =-12;()b u u u =-12 ;()c ()u u i i R =--S S S ;()d ()i i R u u =--S S S 1。 【题6】:3;-5;-8。 【题7】:D 。 【题8】:P US1=50 W ;P U S 26=- W ;P U S 3=0;P I S 115=- W ;P I S 2 W = -14;P I S 315=- W 。 【题9】:C 。 【题10】:3;-3。 【题11】:-5;-13。 【题12】:4(吸收);25。 【题13】:0.4。 【题14】:3123I +?=;I =13 A 。 【题15】:I 43=A;I 23=-A ;I 31=-A;I 54=-A 。 【题16】:I =-7A;U =-35V;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P U I =-=-245 W 。 【题17】:由图可得U E B =4 V ;流过2 Ω电阻的电流I E B =2A ;由回路ADE BC A列KVL 得 U I A C =-23;又由节点D列KCL 得I I C D = -4;由回路CDEC 列KV L解得;I =3;代入上 式,得U A C = -7V。 【题18】: P P I I 1212 2222==;故I I 1222=;I I 12=; ⑴ KCL:43211-= I I ;I 185 =A;U I I S =-?=218511V 或16.V;或I I 12=-。 ⑵ KCL :43211-=-I I ;I 18=-A ;U S =-24V。

测控电路李醒飞第五版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信号放大电路 2-1 何谓测量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用来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电流或电荷信号的放大电路 称为测量放大电路,亦称仪用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①输入阻抗应与传感器输出 阻抗相匹配;②一定的放大倍数和稳定的增益;③低噪声;④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 失调电流以及低的漂移;⑤足够的带宽和转换速率(无畸变的放大瞬态信号);⑥高输入共模范围(如达几百伏)和高共模抑制比;⑦可调的闭环增益;⑧线性好、精度高; ⑨成本低。 2-2 (1)利用一个741 和一只100k 的电位器设计可变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为 10V u S 10V ;(2)如果u S 10V 时,在空载状态下将一个1k 的负载接到电压源上时,请问电源电压的变化量是多少?(741 参数:输入阻抗r 2 ,差模增益 d a V mV ,输出阻抗r o 75 ) 200 (1)电路设计如图X2-1 所示: 15V 25k u s I 100k N L 25k R L 15V 图X2-1 (2)由于电压跟随器属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结构,该结构下的输入、输出阻抗为: 5 R r 1 T r 1 a 2 1 2 0 0 0 0V0 V 1 4 1 0 i d d R r 1 T r 1 a 75 1 200000V V 1 0.375m o o o 由上式我们可以看出,电压跟随器中的反馈增大了等效输入阻抗,减小了等效输出 阻抗,可以达到阻抗变换的效果。 进一步计算得: I u R 10V 1k 10m L S L u R I 0.375 m10m 3.75 V

S o L 1

邱关源《电路》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1-8章

答案及解析115 答案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题 1】:由U AB5V可得: I AC 2.5A:U DB0: U S12.5V。 【题 2】:D 。 【题 3】: 300; -100 。 【题 4】:D 。 【题 5】:a i i1 i 2;b u u1 u2;c u u S i i S R S;d i i S 1 u u S。R S 【题 6】: 3; -5; -8。 【题 7】:D 。 【题 8】:P US150 W ; P US26W;P US30 ; P IS115 W ; P IS214W ;P IS315W。【题 9】:C。 【题 10】:3; -3。 【题 11】: -5; -13。 【题 12】:4(吸收); 25。 【题 13】:0.4。 【题 14】:31I 2 3;I 1 A 。3 【题 15】:I43A; I23A; I31A; I5 4 A。 【题 16】:I7A;U35V;X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P UI245 W。 【题 17】:由图可得U EB4V;流过2电阻的电流 I E B 2 A;由回路ADEBCA列KVL得 U AC 2 3I ;又由节点D列KCL得I CD 4I ;由回路CDEC列KVL解得; I 3 ;代入上式,得 U AC7 V。 【题 18】: P12I122;故I12I 22; I 1I 2; P2I 22 ⑴KCL:4I 13I1; I18A;U S2I 1 1 I 18V 或16. V;或I1I 2。 255 ⑵ KCL:4I 13 I1;I18A;U S24V。 2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题 1】: [解答 ] I94A = 0.5 A ; U ab9I 4 85.V; 73 I 1U ab6 A ; P6125. W = 7.5 W ;吸 1.25 2 收功率 7.5W 。【题 2】: [解答 ] 【题 3】:[解答] C。 【题 4】: [解答 ] 等效电路如图所示,I 005. A 。 【题 5】: [解答 ] 等效电路如图所示,I L =0.5A 。 【题 6】: [解答 ] 【题 7】: [解答 ] I=0.6A ; U1=-2A=-12V ;U 2=2I+2=32V 【题 8】: [解答 ] 由图可得 U=4I-4 。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答案

答 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题1】:由U A B =5V 可得:I AC .=-25A :U D B =0:U S .=125V 。 【题2】:D 。 【题3】:300;-100。 【题4】:D 。 【题5】:()a i i i =-12;()b u u u =-12;()c ()u u i i R =--S S S ;()d ()i i R u u =--S S S 1 。 【题6】:3;-5;-8。 【题7】:D 。 【题8】:P US1 =50 W ;P U S 26=- W ;P U S 3=0;P I S 115=- W ;P I S 2 W = -14;P I S 315=- W 。 【题9】:C 。 【题10】:3;-3。 【题11】:-5;-13。 【题12】:4(吸收);25。 【题13】:。 【题14】:3123 I +?=;I =1 3 A 。 【题15】:I 43=A ;I 23=-A ;I 31=-A ;I 54=-A 。 【题16】:I =-7A ;U =-35V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P U I =-=-245 W 。 【题17】:由图可得U E B =4V ;流过2 Ω电阻的电流I E B =2A ;由回路ADEBCA 列KVL 得 U I A C =-23;又由节点D 列KCL 得I I C D =-4;由回路CDEC 列KVL 解得;I =3;代入上 式,得U A C =-7V 。 【题18】: P P I I 121 2 2 222==;故I I 1222=;I I 12=; ⑴ KCL :43211-= I I ;I 18 5=A ;U I I S =-?=218511V 或16.V ;或I I 12=-。 ⑵ KCL :43 2 11-=-I I ;I 18=-A ;U S = -24V 。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题1】:[解答]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电路习题解答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题1】:由U A B =5V 可得:I AC .=-25A :U D B =0:U S .=125V 。 【题2】:D 。 【题3】:300;-100。 【题4】:D 。 【题5】:()a i i i =-12;()b u u u =-12;()c ()u u i i R =--S S S ;()d ()i i R u u =--S S S 1 。 【题6】:3;-5;-8。 【题7】:D 。 【题8】:P US1 =50 W ;P U S 26=- W ;P U S 3=0;P I S 115=- W ;P I S 2 W =-14;P I S 315= - W 。 【题9】:C 。 【题10】:3;-3。 【题11】:-5;-13。 【题12】:4(吸收);25。 【题13】:0.4。 【题14】:3123 I +?=;I =1 3 A 。 【题15】:I 43=A ;I 23=-A ;I 31=-A ;I 54=-A 。 【题16】:I =-7A ;U =-35V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P U I =-=-245 W 。 【题17】:由图可得U E B =4V ;流过2 Ω电阻的电流I E B =2A ;由回路ADEBCA 列KVL 得 U I A C =-23;又由节点D 列KCL 得I I C D =-4;由回路CDEC 列KVL 解得;I =3;代入上 式,得U A C =-7V 。 【题18】: P P I I 121 2 2 222==;故I I 1222=;I I 12=; ⑴ KCL :43211-= I I ;I 185=A ;U I I S =-?=218 511V 或16.V ;或I I 12=-。 ⑵ KCL :43 2 11-=-I I ;I 18=-A ;U S = -24V 。

《电路》第五版答案

第四章 电路定理 4-1应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压ab u 。 2Ω 1Ω +- ab u a b 题4-1图 解:画出两个电源单独作用时的分电路如题解4-1图所示。 对(a)图应用结点电压法可得: 1 1 15sin 13211n t u ??++= ?+?? 解得: 13sin n u tV = ()1 1 1sin 21 n ab u u tV = ?=+ 题解4-1图 1Ω +- (a) () 1ab u + - (b) ()2ab u 对(b)图,应用电阻分流公式有 11 11351321 t t e i e A --=?=+++ 所以 ()21 15 t ab u i e V -=?= ()()121 sin 5 t ab ab ab u u u t e V -=+=+

4-2应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压u 。 题4-2图 - V 解:画出电源分别作用的分电路图 (a) (b) 题解4-2图 - V u 对(a)图应用结点电压法有 1 111136508240108210n u ??++=+ ?++?? 解得: ()1 182.667n u u V == 对(b)图,应用电阻串并联化简方法,可得: 104028161040310403821040si u V ??? ?+ ? +??=?=??? ++ ?+?? ()28 23 si u u V -= =- 所以,由叠加定理得原电路的u 为 ()()1280u u u V =+=

4-3应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压2u 。 3Ω 题4-3图 2u 解:根据叠加定理,作出电压源和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的分电路,受控源均保留在分电路中。 (a) (b) 3 Ω 题解4-3图 () 123 Ω A (a) 图中 ()112 0.54 i A = = 所以根据KVL 有 ()()11213221u i V =-?+=- (b) 图中 ()210i = ()22339u V =?= 故原电路电压 ()()122228u u u V =+= 4-4图示电路中,当电流源1s i 和电压源1s u 反向时(2s u 不变),电压ab u 是原来的0.5倍;当电流源1s i 和电压源1s u 反向时(1s u 不变),电压ab u 是原来的0.3倍。问:仅1s i 反向时(1s u ,2s u 不变),电压ab u 应为原来的多少倍?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第五版_第2章习题答案

高频电子线路 (用于学习之间交流,不得用于出版等商业用途!) 第2章习题答案 2-1 已知某一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f 0=1MHz ,要求对990kHz 的干扰信号有足够的衰减,问该并联回路应如何设计? 解 为了有效滤除990kHz 的干扰信号,应使它位于通频带之外。若取BW 0.7=20kHz ,则由通频带与回路Q 值之间的关系有 5020 1000 7.00=== BW f Q 因此应设计Q >50的并联谐振回路。 2-2 试定性分析题图2-2所示的电路在什么情况下呈现串联谐振或并联谐振状态。 解 题图2-2(a )中L 1C 1或L 2C 2之一呈并联谐振状态,则整个电路即为并联谐振状态。若L 1C 1与L 2C 2呈现为容抗,则整个电路可能成为串联谐振。 题图2-2(b )只可能呈现串联谐振,不可能呈现并联谐振状态。 题图2-2(c )只可能呈现并联谐振,不可能呈现串联谐振状态。 2-3 有一并联回路,其电感、电容支路中的电阻均为R 。当C L R = 时(L 和C 分别为

电感和电容支路的电感值和电容值),试证明回路阻抗Z 与频率无关。 解 ()()()? ? ? ?? -++???? ??-+??? ??+= ? ? ? ??-++??? ??-+ =C L j R R C R LR j C L R R C j R L j R C j R L j R Z ab ωωωωωωωω111211122 12121 要想使Z ab 在任何频率下,都呈现纯阻性,就必须使分子与分母的相角相等,亦即必须有 2 121121 R R C L C L R R C R LR +-== - ωωωω 上式化简得 C R C L LR C L 2122222 -=??? ? ??-ω 要使上式在任何频率下都成立,必有 02 22=-LR C L 或 C L R =2 02 12 =-C R C L 或 C L R =1 因此最后得 C L R R = =21 2-4 有一并联回路在某频段内工作,频段最低频率为535kHz ,最高频率为1605kHz 。现有两个可变电容器,一个电容器的最小电容量为12pF ,最大电容量为100pF ;另一个电容量的最小电容量为15pF ,最大电容量为450pF 。试问: (1)应采用哪一个可变电容器,为什么? (2)回路电感应等于多少? (3)绘出实际的并联回路图。 解 (1) 3535 1605min max min max ==''=C C f f 因而 9m in m ax =''C C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全集

答案 第一章 【1】:由U A B =5V 可得:I AC .=-25A :U D B =0:U S .=125V 。 【2】:D 。 【3】:300;-100。 【4】:D 。 【题5】:()a i i i =-12;()b u u u =-12;()c ()u u i i R =--S S S ;()d ()i i R u u =--S S S 1 。 【题6】:3;-5;-8。 【题7】:D 。 【题8】:P US1 =50 W ;P U S 26=- W ;P U S 3=0;P I S 115=- W ;P I S 2 W =-14;P I S 315= - W 。 【题9】:C 。 【题10】:3;-3。 【题11】:-5;-13。 【题12】:4(吸收);25。 【题13】:0.4。 【题14】:3123 I +?=;I =1 3 A 。 【题15】:I 43=A ;I 23=-A ;I 31=-A ;I 54=-A 。 【题16】:I =-7A ;U =-35V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P U I =-=-245 W 。 【题17】:由图可得U E B =4V ;流过2 Ω电阻的电流I E B =2A ;由回路ADEBCA 列KVL 得 U I A C =-23;又由节点D 列KCL 得I I C D =-4;由回路CDEC 列KVL 解得;I =3;代入上 式,得U A C =-7V 。 【题18】: P P I I 121 2 2 222==;故I I 1222=;I I 12=; ⑴ KCL :43211-= I I ;I 185=A ;U I I S =-?=218 511V 或16.V ;或I I 12=-。 ⑵ KCL :43 2 11-=-I I ;I 18=-A ;U S = -24V 。

电路(第五版). 邱关源原著 电路教案,第1章

课程名称:电路理论 使用教材:电路(第五版). 邱关源原著.罗先觉修订.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4 专业班级:自动化08101-08103班 授课时数:64课时 授课教师:蔡明山 授课时间: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瀚荪编.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江泽佳主编.电路原理(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沈元隆主编.电路分析.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4、张永瑞主编.电路分析基础.西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电路理论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理论课,是所有强电专业和弱电专业的必修课。电路理论是一门研究电路分析和网络综合与设计基本规律的基础工程学科。电路分析是在电路给定、参数已知的条件下,通过求解电路中的电压、电流而了解电网络具有的特性;网络综合是在给定电路技术指标的情况下,设计出电路并确定元件参数。 主要内容: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分析方法,分析电路中的电磁现象,研究电路中的基本规律。 课程特点: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特性、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定理、一般电路的分析计算,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 前期知识基础:一定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和大学物理(尤其是电磁学)等方面的知识;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任务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给定电路的结构及元件的参数,在掌握电路基本概念、性质和规律的基础上,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掌握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的伏安特性,掌握电路变量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2、掌握等效电路的概念与等效电阻计算,掌握实际电源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熟悉电阻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3、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了解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4、掌握电路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置换定理、叠加定理、互易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5、掌握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理解强制分量、固有分量,暂态和稳态,时间常数等概念,学会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求解方法。 6、掌握正弦电路的基本概念:周期、频率、角频率、有效值、相位及相位差;掌握正弦电路的分析方法,即相量法,理解阻抗、导纳、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及功率因数等概念。 7、掌握串联谐振的条件和特点,谐振频率及品质因数概念。 8、掌握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方法。 9、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 10、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有效值、平均值、平均功率的概念,了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11、掌握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的方法。 12、掌握网络函数的概念,了解极点、零点与响应的关系,会用卷积定理分析电路。 13、掌握电路的图、树的概念,会写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理解状态方程的含义。 14、理解两端口的含义,会计算两端口的参数。

测控电路李醒飞第五版第二章习题答案

测控电路李醒飞第五版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 信号放大电路 2-1 何谓测量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用来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电流或电荷信号的放大电路称为测量放大电路,亦称仪用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①输入阻抗应与传感器输出阻抗相匹配;②一定的放大倍数和稳定的增益;③低噪声;④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以及低的漂移;⑤足够的带宽和转换速率(无畸变的放大瞬态信号);⑥高输入共模范围(如达几百伏)和高共模抑制比;⑦可调的闭环增益;⑧线性好、精度高;⑨成本低。 2-2 (1)利用一个741μA 和一只100k Ω的电位器设计可变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为1010S V u V -≤≤; (2)如果10S u V =时,在空载状态下将一个1k Ω的负载接到电压源上时,请问电源电压的变化量是多少?(741μA 参数:输入阻抗2d r =MΩ,差模增益 200a V mV =,输出阻抗75o r =Ω) (1)电路设计如图X2-1所示: u s 25k 25k 100k L R 15V +15V -L ∞ + +N 图X2-1 (2)由于电压跟随器属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结构,该结构下的输入、输出阻抗为: ()()()511212000001410i d d R r T r a V V β?+=+=MΩ?+???MΩ ()()()1175120000010.375o o o R r T r a V V m β?+=+=Ω+??Ω 由上式我们可以看出,电压跟随器中的反馈增大了等效输入阻抗,减小了等效输出阻抗,可以达到阻抗变换的效果。 进一步计算得: 10110L S L I u R V k m ?=Ω=A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全集资料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全集资料

答案 第一章 【1】:由U A B =5 V 可得:I AC .=-25 A :U D B =0 :U S .=125 V 。 【2】:D 。 【3】:300;-100。 【4】:D 。 【题5】:()a i i i =-1 2 ;()b u u u =-1 2 ;()c ( )u u i i R =--S S S ;()d ()i i R u u =--S S S 1 。 【题6】:3;-5;-8。 【题7】:D 。 【题8】:P US1 =50 W ;P U S 26=- W ;P U S 3=0;P I S 115=- W ;P I S 2 W = -14;P I S 315= - W 。 【题9】:C 。 【题10】:3;-3。 【题11】:-5;-13。 【题12】:4(吸收);25。 【题13】:0.4。 【题14】:3123 I +?=;I =13 A 。 【题15】:I 4 3 =A ;I 2 3 =-A ;I 3 1 =-A ;I 5 4 =-A 。 【题16】:I =-7A ;U =-35 V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P U I =-=-245 W 。 【题17】:由图可得U E B =4 V ;流过2 Ω电阻的电流I E B =2 A ; 由回路ADEBCA 列KVL 得

U I A C = -23;又由节点D 列KCL 得I I C D =-4;由回路CDEC 列KVL 解得;I =3;代入上 式,得U A C =-7 V 。 【题18】: P P I I 121 2 2 222==;故I I 1 22 2 =;I I 1 2 =; ⑴ KCL : 43 2 1 1-= I I ;I 1 85= A ;U I I S =-?=218 5 1 1 V 或16.V ;或I I 1 2 =-。 ⑵ KCL :43 2 1 1-=-I I ;I 1 8 =-A ;U S =-24 V 。 第二章 【题1】:[解答] I =-+94 73 A =0.5 A ;U I a b .=+=9485 V ; I U 162 125 =-=a b .A ;P =?6125. W =7.5 W ;吸收功率7.5W 。 【题2】:[解答] 【题3】:[解答] C 。 【题4】:[解答] 等效电路如图所示,I 05=. A 。

测控电路李醒飞第五版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 信号放大电路 2-1 何谓测量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用来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电流或电荷信号的放大电路称为测量放大电路,亦称仪用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①输入阻抗应与传感器输出阻抗相匹配;②一定的放大倍数和稳定的增益;③低噪声;④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以及低的漂移;⑤足够的带宽和转换速率(无畸变的放大瞬态信号);⑥高输入共模范围(如达几百伏)和高共模抑制比;⑦可调的闭环增益;⑧线性好、精度高;⑨成本低。 2-2 (1)利用一个741μA 和一只100k Ω的电位器设计可变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为1010S V u V -≤≤; (2)如果10S u V =时,在空载状态下将一个1k Ω的负载接到电压源上时,请问电源电压的变化量是多少?(741μA 参数:输入阻抗2d r =MΩ,差模增益 200a V mV =,输出阻抗75o r =Ω) (1)电路设计如图X2-1所示: 25k 25k 100k L 图X2-1 (2)由于电压跟随器属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结构,该结构下的输入、输出阻抗为: ()()()511212000001410i d d R r T r a V V β?+=+=MΩ?+???MΩ ()()()1175120000010.375o o o R r T r a V V m β?+=+=Ω+??Ω 由上式我们可以看出,电压跟随器中的反馈增大了等效输入阻抗,减小了等效输出阻抗,可以达到阻抗变换的效果。 进一步计算得: 10110L S L I u R V k m ?=Ω=A 0.37510 3.75S o L u R I m m V μ??=Ω?A =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电路答案 ——本资料由张纪光编辑整理(C2-241 内部专用)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题 1】:由U AB 5 V可得: I AC 2.5A: U DB0 : U S12.5V。 【题 2】: D。 【题 3】: 300; -100 。【题 4】: D。 【题5】:a i i1i 2;b u u1u2;c u u S i i S R S;d i i S 1 R S u u S。 【题 6】: 3;-5 ; -8。 【题 7】: D。 【题 8】:P US150 W ;P US26W;P US30 ; P IS115 W ; P IS214W ;P IS315W。【题 9】: C。 【题 10】:3; -3 。 【题 11】:-5 ; -13 。 【题 12】:4(吸收); 25。 【题 13】:0.4 。 【题 14】:31I 2 3; I 1 A 。3 【题 15】:I43A; I23A; I31A; I5 4 A。 【题 16】:I7A;U35 V;X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P UI245W。 【题 17】:由图可得U EB 4 V;流过 2电阻的电流 I EB 2 A;由回路ADEBCA列KVL得 U AC 2 3I ;又由节点D列KCL得 I CD 4I ;由回路CDEC列KVL解得; I 3 ;代入上 式,得 U AC7 V。【题 18】: P12 2 I1 2;故 I 22 ; I 1I 2; P2I 221I 2 ⑴ KCL:4 I 13 I 1 ; I 1 8; U S 2I1 1 I 1 8 V或16.V;或I I。 2 5 A512 ⑵ KCL: 4I 13 I1;I18A;U S 。224 V

《电路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答案及解析 115 答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题 1】:由 U AB 5V 可得: I AC 2.5A :U DB 0:U S 125. V 。 【题 2】: D 。 【题 3】: 300; -100 。 【题 4】: D 。 【题 5】: a i i 1 i 2 ; b u u 1 u 2 ; c u u S i i S R S ; d i i S 1 。 u u S R S 【题 6】: 3;-5; -8。 【题 7】: D 。 【题 8】: P US1 50 W ; P US2 6W ;P US3 0 ; P IS1 15 W ; P IS2 14W ;P IS315W 。 【题 9】: C 。 【题 10】: 3; -3。 【题 11】:-5 ; -13。 【题 12】: 4(吸收);25。 【题 13】: 0.4。 【题 14】: 3 I 123;I 1 。 A 3 【题 15】: I 4 3A ; I 2 3A ; I 3 1A ; I 5 4 A 。 【题 16】: I 7 A ;U 35 V ;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P UI245W 。 【题 17】:由图可得 U E B 4 V ;流过 2 电阻的电流 I E B 2 A ;由回路 ADEBCA 列 KVL 得 U AC 2 3I ;又由节点 D 列 KCL 得I CD 4 I ;由回路 CDEC 列 KVL 解得; I 3 ;代入上 式,得 U AC 7 V 。 【题 18】: P 1 2 I 1 2 2 ;故 2 2 I 2 ; P 2 2 I 1I 2 ; I 1 I 2 KCL : 4 3 I 1;I 1 8 8 ⑴ I 1 A ;U S 2I 1 1 I 1V 或1.6V ;或 I 1I 2 。 2 5 5 ⑵ KCL : 4 3 8A ;U S I 1 I 1;I 1 。 2 4 V 2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第11章-电路的频率响应讲解

重点 1. 网络函数 2. 串、并联谐振的概念; 11.1 网络函数 当电路中激励源的频率变化时,电路中的感抗、容抗将跟随频率变化,从而导致电路的工作状态亦跟随频率变化。因此,分析研究电路和系统的频率特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 频率特性:电路和系统的工作状态跟随频率而变化的现象,称为电路和系统的频率特性,又称频率响应。 1. 网络函数H (j ω)的定义 在线性正弦稳态网络中,当只有一个独立激励源作用时,网络中某一处的响应(电压或电流)与网络输入之比,称为该响应的网络函数。 ) () ()(ωωωj E j R j H def ??= 2. 网络函数H (j ω)的物理意义 ● 驱动点函数(同一点处的电压电流的函数关系) 激励是电流源,响应是电压 ) j ()j ()j (ωωωI U H = 策动点阻抗 激励是电压源,响应是电流 )j ()j ()j (ωωωU I H = 策动点导纳 ● 转移函数(传递函数,不同点处的电流电压关系) a. 激励是电压源 )j ()j ()j (1 2ωωωU I H = (转移导纳) ) j ()j ()j (12ωωωU U H = (转移电压比) b. 激励是电流源

) j ()j ()j (12ωωωI U H = (转移阻抗) ) j ()j ()j (12ωωωI I H = (转移电流比) 注意: 1. H(j ω)与网络的结构、参数值有关,与输入、输出变量的类型以及端口对的相互位置有关,与输入、输出幅值无关。因此网络函数是网络性质的一种体现。 2. H(j ω) 是一个复数,它的频率特性分为两个部分: 幅频特性:模与频率的关系 ωω|~)(j |H 相频特性:幅角与频率的关系 ωω?~)(j 3. 网络函数可以用相量法中任一分析求解方法获得。 注意: ● 以网络函数中j ω的最高次方的次数定义网络函数的阶数。 ● 由网络函数能求得网络在任意正弦输入时的端口正弦响应,即有 ) j ()j ()j (ωωωE R H = → )j ()j ()j (ωωωE H R =

电路(第五版). 邱关源原著 电路教案,第2章.

第2章 电阻电路resistor network 的等效变换equivalent transformation ● 本章重点 1、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等效变换; 2、输入电阻input resistance 的概念及求解。 ● 本章难点 1、电阻电路的Y/△等效变换; 2、含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输入电阻的求解。 ● 教学方法 本章是等效变换法的基本内容,主要讲述了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元件的串联和并联、Y/△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及一端口输入电阻的计算。共用4课时。本章采用讲授为主,自学为辅的教学方法。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课堂上不仅要把概念讲解透彻,还要针对例题加以分析,课下布置一定的作业,使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牢固掌握。对于元件的串联和并联相对较简单的内容简单讲解;对于含受控源的电路及一端口输入电阻的求解则占用课时较多;Y/△变换的等效公式的推导要求自学。 ● 授课内容 2.1等效变换equivalent transformation 的概念concept (二端网络)i =i ’ (二端网络) 若两个二端网络Two-terminal network N 1和N 2,当它们与同一个外部电路External circuitry 相接,在相接端点处的电压、电流关系完全相同时,则称N 1和N 2为相互等效的二端网络. + + _ _ u u

2.2 电阻的串联in series 、并联in parallel 和混联 一、电阻的串联 1、特征:流过同一电流(用于以后判断是否为串联) 2、KVL: i R u u u u u k R k ?==++∑321 3、等效电阻Equivalent resistor :∑=k eq R R 4、分压公式:u R R u eq k k = 5、功率:2i R P k k = ∑=k P P 二、电阻的并联 1、特征:承受同一个电压 2、KCL: ∑=++k i i i i 321 分流不分压,分流电路 u G R u i k k k == u G i k )(∑= ∑=k eq G G 3、等效电导:∑=k eq G G 4、分流公式:i G G u G i eq k k k = = 5、功率:2 u G P k k = ∑=k P P 并联串联???,,i u G R _ _ u 2 u 1 i R 3 R eq i R 1 G 1 i 1 (R eq) G eq

电力电子技术第五版第二章答案

电力电子技术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电力电子器件 2. 使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 答:使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并在门极施加触发电流(脉冲)。或:u AK >0且u GK >0。 3. 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怎样才能使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 答: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使晶闸管的电流大于能保持晶闸管导通的最小电流,即维持电流。 要使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可利用外加电压和外电路的作用使流过晶闸管的电流降到接近于零的某一数值以下,即降到维持电流以下,便可使导通的晶闸管关断。 4. 图2-27中阴影部分为晶闸管处于通态区间的电流波形,各波形的电流最大值均为I m ,试计算各波形的电流平均值I d1、I d2、I d3与电流有效值I 1、I 2、I 3。 π4 π 4 π2 5π4a) b) c) 图1-43 图2-27 晶闸管导电波形 解:a) I d1= π21?π πωω4 )(sin t td I m =π2m I (122+)≈0.2717 I m I 1= ? π π ωωπ 4 2)()sin (21 t d t I m = 2m I π 2143+≈0.4767 I m b) I d2 = π1?π πωω4)(sin t td I m =π m I (122+)≈0.5434 I m I 2 = ? π π ωωπ 4 2)()sin (1 t d t I m = 2 2m I π 2143+≈0.6741I m c) I d3=π21?20 )(π ωt d I m =41 I m I 3 = ? 20 2 )(21 π ωπ t d I m = 2 1 I m 5. 上题中如果不考虑安全裕量,问100A 的晶闸管能送出的平均电流I d1、I d2、I d3各为多少?这时,相应的电流最大值I m1、I m2、I m3各为多少? 解:额定电流I T(AV) =100A 的晶闸管,允许的电流有效值I =157A ,由上题计算结果知 a) I m1≈ 4767 .0I ≈329.35, I d1≈0.2717 I m1≈89.48

邱关源电路第五版学习总结

第一章 1、 K CL KVL 基尔霍夫定律 2、 受控电源 CCCS 、CCVS 、VCVS 、VCCS 第二章 1、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电阻的丫行联接与△形联接的等效变换 R1、R2 R3为星形联接的三个电阻,R12 R13 R23为△形联接的三个电阻 公式: 丫形电阻 如: ? R12XR31 … R1R2 + R2R3+R1R3 R1 R12 = R12 + R23+R31 R3 2、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并联 电压源串联,电流源并联可以合成为一个激励为其加和的电压源或电流源; 只有激励电压相等且极性一致的电压源才允许并联,否则违背 KVL 只有激励电流相等且方向一致的电流源才允许串联,否则违背 KCL 第三章 1、 KCL 独立方程数:n-1 ; KVL 独立方程数:b-n+1 其中,(n 为节点数,b 为分支数) 2、 支路分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 节点电压法 3、 电压源电阻很小,电导很大;电流源电阻很大,电导很小; 第四章 1、叠加定理:在线性电阻电路中,某处电压或电流都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单 厶形相邻电阻的乘积 —△形电阻之和 . 丫形电阻两两乘积之和 .■■: j 形电 I 阻 丫 形不相邻电阻

独作用时,在该处分别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 2、齐性定理:线性电路中,当所有的激励(电压源或电流源)都同时增大或缩 小K倍时,响应(电压或电流)也将同样增大或缩小K倍 3、替代定理: 4、戴维宁定理:一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等效替代,此电压源的激励电压等于一端口的开路电压,电阻等于一端口内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 诺顿定理:一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说, 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等效置换,电流源的激励电流等于一端口的 短路电流,电阻等于一端口中全部独立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 U 2 5、最大功率传输定理:P LMAX =以,负载电阻RL=^源一端口的输入电阻Req 4 R eq 第五章

测控电路第五版李醒飞第五章习题答案文件-精选

第五章 信号运算电路 5-1 推导题图 5-43 中各运放输出电压,假设各运放均为理想运放。 (a) 该电路为同相比例电路,故输出为: U 1 0. 2 0.3V 0.36V o (b) 该电路为反相比例放大电路,于是输出为: U 5 o U 10 i 1 2 0.3 0.15 V (c) 设第一级运放的输出为 U ,由第一级运放电路为反相比例电路可知: o1 U 1/ 2 * 0.3 0. 15 o1 后一级电路中,由虚断虚短可知, U U 0.5V ,则有: U o U /10k U U o1 / 50k 于是解得: U o 0.63V (d) 设第一级运放的输出为 U ,由第一级运放电路为同相比例电路可知: o1 U o1 1 5 /10 0.3 0. 45V 后一级电路中,由虚断虚短可知, U U 0.5V ,则有: U o U /10k U U o1 / 50k 于是解得: U 0.51V o 1 1 U U U U U U U 运算的电路。 5-2 试设计一个实现 o i1 i 2 i5 i6 i 7 i8 5 3 R u i6 u i7 u i8 3R u - u + - + N ∞ + R R R u i1 u i2 R u i3 u i4 u i5 5R u - u + - + N ∞ + R - + ∞ u o + N R R

图X5-1 1

5-3由理想放大器构成的反向求和电路如图5-44所示。 (1)推导其输入与输出间的函数关系u o f u1 ,u2 ,u3,u4 ; (2)如果有R2 2 R1、R3 4 R1 、R4 8 R1、R1 10k 、R f 20k ,输入u1, u2,u3 ,u4 的范围是0到4V,确定输出的变化范围,并画出u o 与输入的变化曲线。 (1)由运放的虚断虚短特性可知U U 0,则有: u u u u u0 1 2 3 4 R 1 R 2 R 3 R 4 R f 于是有: U R R R R f f f f o U U U U 1 2 3 R R R R 1 2 3 4 4 (2)将已知数据带入得到U表达式: o U o 2U i U i 0.5U i 0.25U i 1 2 3 4 函数曲线可自行绘制。 5-4理想运放构成图5-45a所示电路,其中R1 R2 100k 、C1 10uF 、C2 5uF 。图5-54b为输入信号波形,分别画出u o1和u o2的输出波形。 前一级电路是一个微分电路,故U o1 i * R1 R1C1 dU / dt dU / dt i i 输入已知,故曲线易绘制如图X5-2 所示。 U o1/V 0.5 O 5 15 25 35 -0.5 图X5-2 后一级电路是一个积分电路,故V out 1/ R2C2 U o1dt 2 U o1dt 则曲线绘制如图X5-3 所示。 U o/V 10 O O 5 15 25 35 图X5-3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