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图设计实验报告

版图设计实验报告
版图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教名

1201

实验一O电路搭

一、实验目的:

1.搭建实体电路。

2.为画版图提供参考。

3.方便导入网表。

4.熟悉使用cadence。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根据所用到的mn管分析各部分的使用方法,简化为几个小模块,

其中有两个差分对管。合理运用匹配规则,不同的MOS管可以通过打

孔O来实现相互的连接。

三、实验步骤:

1.新建设计库。在file→new→library;在name输入自己的学号;

右边选择:attch to……;选择sto2→OK。然后在tools→library

manager下就可看到自己建的库。

2.新建CellView。在file→new→CellView;cell栏输入OP,type →

选择layout。

3.加器件。进入自己建好的电路图,选择快捷键I进行调用器件。MOS

管,在browse下查找sto2,然后调用出自己需要的器件。

4.连线。注意:若线的终点没有别的电极或者连线,则要双击左键

能终止画线。一个节点只能引出3根线。无论线的起点或是终点,光

标都应进入红色电极接电。

5.加电源,和地符号。电源Vdd和地Vss的符号在analoglib库中选

择和调用,然后再进行连线。

(可以通过Q键来编辑器件属性,把实验规定的MOS管的width

length数据输入,这样就可以在电路图的器件符号中显示出来)

6.检查和保存。命令是check and save。(检查主要针对电路的连接

关系:连线或管脚浮空,总线与单线连接错误等)如果有错和警告,

在‘schematic check'中会显示出错的原因,可以点击查看纠正。

(画完后查看完整电路按快捷键F,连线一定要尽量节约空间,简化电路)

四、实验数据和结果:

导出电路网表的方法:新建文件OP,file→Export→OP(library

browser选NAND2),NAND.cdl,Analog√

由于电路图老师已经给了我们,所以直接调用即可:

调用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接着进入下一步:

直接进入导入网表步骤: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指导书与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机械基础实验中心雷代明 2017年3月 第一部分机械设计

实验一机械零件认知与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常用的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以便对所学理论知识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 2、分析常用机械零件的基本构造及制造原理。 3、了解常用机械零件的实际使用情况。 二、实验内容 通过观察,掌握常用的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及应用场合。 三、实验简介 机械零件陈列观摩,共包括: (1)螺纹联接与应用 (2)键、花键、销、铆、焊、铰接 (3)带传动 (4)链传动 (5)齿轮传动 (6)蜗杆传动 (7)滑动轴承与润滑密封 (8)滚动轴承与装置设计 (9)轴的分析与设计 (10)联轴器与离合器。 共10个陈列柜,罗列了机械设计内容中大多数常用的基本零件与标准件,并对相应的零件进行了结构和基本受力分析,联接和安装的基本方法的说明,有些常用的零件还给出了简单的应用举例。 通过本实验的观摩,学生可以对照书本所学的基本内容,初步领会机械设计的一些常用零部件的基本设计与应用原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对其所学的课本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四、实验要求 1、学生必须带上课本,以便于与书本内容进行对照观察。 2、进入实验室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同学。 3、不得私自打开陈列柜,不得用手触摸各种机械零件模型。 4、服从实验人员的安排,认真领会机械零件的构造原理。 五、思考题 1、常用螺纹联接的方法有哪些? 2、说明无键联结的优缺点. 3、在带传动中,带张紧的方法有哪些?

4、轴上零件轴向常用的定位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第二章滑动轴承实验 实验二滑动轴承基本性能实验 一、概述 滑动轴承用于支承转动零件,是一种在机械中被广泛应用的重要零部件。根据轴承的工作原理,滑动轴承属于滑动摩擦类型。滑动轴承中的润滑油若能形成一定的油膜厚度而将作相对转动的轴承与轴颈表面分开,则运动副表面就不发生接触,从而降低摩擦、减少磨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根据流体润滑形成原理的不同,润滑油膜分为流体静压润滑(外部供压式)及流体动压润滑(内部自生式),本章讨论流体动压轴承实验。 流体动压润滑轴承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轴颈旋转,借助流体粘性将润滑油带入轴颈与轴瓦配合表面的收敛楔形间隙内,由于润滑油由大端入口至小端出口的流动过程中必须满足流体流动连续性条件,从而润滑油在间隙内就自然形成周向油膜压力(见图2-1),在油膜压力作用下,轴颈由图2-1(a)所示的位置被推向图2-1(b)所示的位置。 当动压油膜的压力p在载荷F方向分力的合力与载荷F平衡时,轴颈中心处于某一相应稳定的平衡位置O1,O1位置的坐标为O1(e,φ)。其中e=OO1,称为偏心距;φ为偏位角(轴承中心0与轴颈中心0l连线与外载荷F作用线间的夹角)。 随着轴承载荷、转速、润滑油种类等参数的变化以及轴承几何参数(如宽径比、相对间隙)的不同,轴颈中心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对处于工况参数随时间变化下工作的非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篇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课程设计报告 (20XX--20XX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题目:院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 成绩:日期:《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计算机系软件设计与实践教学组 20XX年1月14 日 《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架构和工作原理,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2.开发平台采用JDK1.60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二、主要内容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构架,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

2.学习宽度优先和深度优先算法,实现宽度crawler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 3.学习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 4.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要求按时按量完成所规定的实验内容; 2.界面设计要求友好、灵活、易操作、通用性强、具有实用性; 3.基本掌握所采用的开发平台。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验收+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于兴隆指导教师:王蓝婧20XX年1月2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 1.1掌握crawler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1.2了解爬虫架构; 1.3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及操作步骤; 1.4掌握宽度优先,深度优先算法,并实现宽度crawler 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1.5掌握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1.6实现一个最基础的主题爬虫的过程;1.7理解pageRank算法,并编程验证;二、设计正文 网络爬虫研究与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爬虫研究的逐步展开,讨论了爬虫的相关概念与技术,并通过实验设计了简单的基于宽度

13种典型网页版式设计介绍

13种典型网页版式设计介绍 一、骨骼型 骨骼型是一种规范的理性的分割方法。常见的骨骼有竖向通栏、双栏、三栏、四栏和横向通栏、双栏、三栏和四栏等。一般以竖向分栏为多。在图片和文字的编排上则严格按照骨骼比例进行编排配置,给人以严谨、和谐、理性的美。骨骼经过相互混合后的版式,既理性、条理,又活泼而具弹性。二、满版型 版面以图象充满整版,主要以图象为诉求,视觉传达直观而强烈。文字的配置压置在上下、左右或中部的图象上。满版型给人以大方、舒展的感觉,是商品广告常用的形式。 三、上下分割型 把整个版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在上半部或下半部配置图片,另一部分则配置文案。配置有图片的部分感性而有活力,而文案部分则理性而静止。上下部分配置的图片可以是一幅或多幅。 四、左右分割型 把整个版面分割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在左或右配置文案。当左右两部分形成强弱对比时,则造成视觉心理的不平衡。这仅仅是视觉习惯上的问题,也自然不如上下分割的视觉流程自然。不过,倘若将分割线虚化处理,或用文字进行

左右重复或穿插。 左右图文则变得自然和谐。 五、中轴型 将图形做水平或垂直方向的排列,文案以上下或左右配置。水平排列的版面给人稳定、安静、和平与含蓄之感。垂直排列的版面给人强烈的动感。 六、曲线型 图片或文字在版面结构上作曲线的编排构成,产生节奏和韵律。 七、倾斜型 版面主体形象或多幅图版做倾斜编排,造成版面强烈的动感和不稳定因素,引人注目。 八、对称型 对称的版式给人稳定、庄重理性的感觉。对称有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一般多采用相对对称。以避免过于严谨。对称一般以左右对称居多。 九、中心型 重心有三种楷念。1、直接以独立而轮廓分明的形象占据版 面中心。2、向心:视觉元素向版面中心聚拢的运动。3、离心:犹如将石子投入水中,产生一圈圈向外扩散的弧线运动。重心型版式产生视觉焦点,使强烈而突出。

Web网页设计实验报告

WEB系统开发 综合实验报告 题目红尘客栈网上订房页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及应用) 班级计信2班 学生蒋波涛 重庆交通大学 2013年

目录 一、设计目的 (3) 二、设计题目 (3) 三、结构设计 (3) 四、技术分析 (4) 五、设计过程 (7) 六、实验心得 (10) 七、实验总结 (11)

一、设计目的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 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我们当代大学生更是离不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与便利.但是,我们成天浏览的网站网页到底是如何制作的呢?我想这一点很多同学都没有去深究过.所以,这学期我选择了”web网页设计”这门课, 本课程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实践使同学们经历网页制作的全过程. 通过设计达到掌握网页设计、制作的技巧。 了解和熟悉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现技巧。根据题目的要求,给出网页设计方案,可以按要求,利用合适图文素材设计制作符合要求的网页设计作品。 熟练掌握Photoshop cs3、Dreamweaver cs等软件的的操作和应用。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学会和团队配合,逐渐培养做一个完整项目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 《红尘客栈》 三、结构设计 选定主题,确定题目之后,在做整个网站之前对网站进行需求分析。首先,做好需求调研。调研方式主要是上网查阅资料,在图书馆里翻阅相关书籍。 然后,调研结束之后对整个网站进行功能描述,并对网站进行总体规划,接着逐步细化。 我们选做的主题是个人主页,并且选定题目为“红尘客栈”,其目的是做一个简单的网站,介绍酒店概况,提供一定的资讯信息。 四、技术分析 (一)建立布局 在这次的网页设计中用到大量的布局,所以怎么样建立布局是关键。Dreamweaver cs3是大多数人设计网页的称手兵器,也是众多入门者的捷径。特别是其在布局方面的出色表现,更受青睐。大家都知道,没有表格的帮助,很难组织出一个协调合理的页面。 1.点击“ALT+F6”键,进入布局模式,插入布局表格。建立一个大概的布局。 2.使用背景图片:选中该项,按浏览可以插入一幅准备好的图片作为表格的背景,因为图片是以平铺的形式作为表格背景,所以表格大小和图片尺寸都要控制好。 (二)网页中的图像

java实验报告完整版

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学期: 2014-2015 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实验》 班级:信息1202 姓名:方逸梅 学号: 31 指导老师:费玉莲

《Java程序设计》 独立实验教学安排 一、实验的教学方式、安排及实验环境 (一)教学方式 对照本课程的实验教材,实验一至实验十一,由教师提示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等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程序设计及调试工作。实验十二的内容由学生自行设计完成。 (二)教学安排 学时数:30课时 学时安排:每次实验3学时,从学期第五周开始,共十次上机实验。 (三)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为JDK 。 (四)具体安排 地点:信息大楼实验室。 辅导:每个班次一名辅导老师,原则上由任课老师担任。 登记:实验完成,由辅导老师登记实验纪录。 学生:实验做完,完成实验报告内容,并在学期末上交实验册。 老师:批改实验,成绩与平时成绩一起占期末的30%。 二、实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见实验报告。

浙江工商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1)日期:地点:成绩: ━━━━━━━━━━━━━━━━━━━━━━━━━━━━━━━━━━━━━━━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内容: 一、实验目的:熟悉Java开发环境及简单程序Java设计。 二、实验原理:SDK 的下载与安装,设置环境变量,安装java 虚拟机,使用Eclipse,编译Java 源程序,运行Java 程序。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下载、安装并设置Java SDK 软件包。 2.熟悉Eclipse 编辑软件。 3.掌握运行Java 程序的步骤。 4.分别编写Application和Applet程序,显示字符串”Hello Java!欢迎使用!”。 要求:请同学把预备知识、步骤、程序框图、调试好的程序及存在的问题写在下面(不够可以附页)。 程序一 public class hell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i=0;i<=4;i++) { "Hello java! 欢迎使用!"); } }

微机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微机接口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综合设计实验

带分频的AD转换 实现功能: 利用8254实现分频功能,再利用AD0809实现数模转换功能。 设计思路: 首先利用8254芯片的计时功能,将CLK0端输入的1MHz的脉冲信号分频为0.1MHz的脉冲,并且从OUT0端输出,然后将输出的脉冲信号作为AD0809数模转换单元的输入信号,从而实现8254的分频功能和AD0809的数模转换功能。 设计接线图: 实验代码: (加粗为分频部分代码,未加粗为AD转换部分代码) IO8254_MODE EQU 283H ;8254控制寄存器端口地址 IO8254_COUNT0 EQU 280H ;8254计数器0端口地址 IO0809 EQU 298H ;AD0809DE STACK1 SEGMENT STACK DW 256 DUP(?) STACK1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 MOV DX, IO8254_MODE ;初始化8254工作方式 MOV AL,37H ;计数器0,方式3 00110111 OUT DX,AL MOV DX,IO8254_COUNT0 ;装入计数初值 MOV AX,000AH ;10D=0AH(可以自己设计分频倍数或者利用多个计数器实现更大倍数的分频) MOV AL,03H

OUT DX,AL MOV AL,AH OUT DX,AL MOV DX, IO0809 ;启动A/D转换器 OUT DX, AL MOV CX, 0FFH ;延时 DELAY: LOOP DELAY IN AL, DX ;从A/D转换器输入数据 MOV BL,AL ;将AL保存到BL MOV CL, 4 SHR AL, CL ;将AL右移四位 CALL DISP ;调显示子程序显示其高四位 MOV AL, BL AND AL, 0FH CALL DISP ;调显示子程序显示其低四位 MOV AH, 02 MOV DL, 20H ;加回车符 INT 21H MOV DL, 20H INT 21H PUSH DX MOV DL, 0FFH ;判断是否有键按下 MOV AH, 06H INT 21H POP DX JE START ;若没有转START MOV AH, 4CH ;退出 INT 21H DISP PROC NEAR ;显示子程序 MOV DL, AL CMP DL, 9 ;比较DL是否>9 JLE DDD ;若不大于则为'0'-'9',加30h为其ASCII码 ADD DL, 7 ;否则为'A'-'F',再加7 DDD: ADD DL,30H ;显示 MOV AH, 02 INT 21H RET DISP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汇编)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 2010 – 2011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日期:2010年11月17日

目录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 二、课程设计名称及设计要求 (3) 三、总体设计思想 (3) 四、系统框图及简要说明 (4) 五、单元电路设计(原理、芯片、参数计算等) (4) 六、总体电路 (5) 七、仿真结果 (8) 八、实测结果分析 (9) 九、心得体会 (9) 附录I:元器件清单 (11) 附录II:multisim仿真图 (11) 附录III:参考文献 (11)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作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基本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和调试的方法,增加集成电路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在学完专业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后,应进行课程设计,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会设计小型电子系统的方法,独立完成系统设计及调试,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论指导下有所创新,为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要求 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设计,掌握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完成系统的组装及调试工作;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工程质量意识,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教师应事先准备好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2.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查阅手册和有关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取、安装调试等环节,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3)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的实验调试,提高动手能力。 (4)综合应用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个设计任务。 (5)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设计名称及设计要求 (一)课程设计名称 设计题目: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设计任务 要求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测量温度的测量控制系统,测量温度范围:室温0~50℃,测量精度±1℃。 2、技术指标及要求: (1)当温度在室温0℃~50℃之间变化时,系统输出端1相应在0~5V之间变化。 (2)当输出端1电压大于3V时,输出端2为低电平;当输出端1小于2V时,输出端2为高电平。 输出端1电压小于3V并大于2V时,输出端2保持不变。 三、总体设计思想 使用温度传感器完成系统设计中将实现温度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这一要求,该器件具有良好的线性和互换性,测量精度高,并具有消除电源波动的特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的这些特性,实现从温度到电流的转化;但是,又考虑到温度传感器应用在电路中后,相当于电流源的作用,产生的是电流信号,所以,应用一个接地电阻使电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转化为电压信号。接下来应该是对产生电压信号的传输与调整,这里要用到电压跟随器、加减运算电路,这些电路的实现都离不开集成运放对信号进行运算以及电位器对电压调节,所以选用了集成运放LM324和电位器;最后为实现技术指标(当输出端1电压大于3V时,输出端2为低电平;当输出端1小于2V时,输出端2为高电平。输出端1电压小于3V并大于2V时,输出端2保持不变。)中的要求,选用了555定时器LM555CM。 通过以上分析,电路的总体设计思想就明确了,即我们使用温度传感器AD590将温度转化成电压信号,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集成运放电路,使表示温度的电压放大,从而线性地落在0~5V这个区间里。最后通过一个555设计的电路实现当输出电压在2与3V这两点上实现输出高低电平的变化。

java设计模式结课论文

论文 2012 — 2013学年第 2 学期 论文题目备忘录模式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3 年7 月 1 日

备忘录模式 1.备忘录模式概述 对象的状态依赖于它的变量的取值情况,对象在程序运行期间的各个时刻可能具有不同的状态。在某些应用中,程序可能需要使用一种合理的方式来保存对象在某一时刻的状态,以便在需要时,对象能恢复原先保存的状态。在备忘录模式中,称需要保存状态的对象为“原发者”,称负责保存原发者可以访问备忘录中的细节,即可以访问备忘录中的数据,以便恢复原发者的状态,而负责人只能保存和得到备忘录,但访问备忘录中的数据收到一定的限制。备忘录模式使原发者可以将自己的状态暴露内部数据的同时,又保证了数据的封装性。另外,经过精心设计的备忘录通过保存原发者状态中最本质的数据,就能使原发者根据此备忘录中的数据恢复原始状态。 2.备忘录模式的定义 备忘录模式是关于怎样保存对象状态的成熟模式,其关键是提供一个备忘录对象,该备忘录负责存储一个对象的状态,程序可以在磁盘或内存中保存这个备忘录,这样以后就可将该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 3. 备忘录模式的结构和使用 3.1备忘录模式包括三种角色:

原发者(Originator):需要在某个时刻保存其状态的对象。原发者负责创建备忘录,比如使用createMemento()方法创建一个备忘录,然后原发者该备忘录记录自己的状态。当原发者需要恢复某个时刻的状态是,它通过获得相应的备忘录中的数据来恢复那个时刻的状态,比如原发者调用restoreFromMemento(Memento mem)方法,并通过参数men制定的备忘录恢复状态。 备忘录(Memento):负责存储原发者状态的对象,创建备忘录的类和创建原发者的类在同一个包中,该类提供的访问数据的方法都是友好方法,是的只有和原发者在同一个包中的类的实例才可以访问备忘录中的数据。 负责人(Caretaker):负责管理保存备忘录的对象。负责人如果不和原发者在同一个包中,就不能对备忘录中的内容进行修改或读取。如果需要将备忘录保存到磁盘,负责人可以使用对象流将备忘录写入文件。 3.2备忘录模式的UML类图 备忘录模式的类图如图所示,备忘录模式中原发者角色,Recoder 类的实例是备忘录(Menmento)角色,SaveRecoder类的实例是负责人(Caretaker)角色。

计算机操作系统综合设计实验报告实验一

计算机操作系统综合设计 实验一 实验名称:进程创建模拟实现 实验类型:验证型 实验环境: win7 vc++6.0 指导老师: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联系电话: 实验地点:东六E507 实验日期:2017 年 10 月 10 日 实验报告日期:2017 年 10 月 10 日 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进程创建相关理论; 2)掌握进程创建方法; 3)掌握进程相关数据结构。 二、实验内容 windows 7 Visual C++ 6.0 三、实验步骤 1、实验内容 1)输入给定代码; 2)进行功能测试并得出正确结果。 2、实验步骤 1)输入代码 A、打开 Visual C++ 6.0 ; B、新建 c++ 文件,创建basic.h 头文件,并且创建 main.cpp 2)进行功能测试并得出正确结果 A 、编译、运行main.cpp B、输入测试数据 创建10个进程;创建进程树中4层以上的数型结构 结构如图所示:。

createpc 创建进程命令。 参数: 1 pid(进程id)、 2 ppid(父进程id)、3 prio(优先级)。 示例:createpc(2,1,2) 。创建一个进程,其进程号为2,父进程号为1,优先级为2 3)输入创建进程代码及运行截图 4)显示创建的进程

3、画出createpc函数程序流程图 分析createpc函数的代码,画出如下流程图:

四、实验总结 1、实验思考 (1)进程创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 1)申请空白PCB 2)为新进程分配资源 3)初始化进程控制块 4)将新进程插入到就绪队列 (2)该设计和实际的操作系统进程创建相比,缺少了哪些步骤? 答:只是模拟的创建,并没有分配资源 2、个人总结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深了对操作系统的认识,了解了操作系统中进程创建的过程,对进程创建有了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用高 级语言进行模拟演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次的课程设计让 我受益匪浅。虽然自己所做的很少也不够完善,但毕竟也是努 力的结果。另外,使我体会最深的是:任何一门知识的掌握, 仅靠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与实际动手操作相结合才能 达到功效。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5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学号: 班序号:

一. 实验名称: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二.实验摘要: 在处理输入的模拟信号时,经常会遇到通信信道或传感器衰减强度大幅变化的情况; 另外,在其他应用中,也经常有多个信号频谱结构和动态围大体相似,而最大波幅却相差甚多的现象。很多时候系统会遇到不可预知的信号,导致因为非重复性事件而丢失数据。此时,可以使用带AGC(自动增益控制)的自适应前置放大器,使增益能随信号强弱而自动调整,以保持输出相对稳定。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功能是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较大时,能使输出信号幅度稳定不变或限制在一个很小围变化的特殊功能电路,简称为AGC 电路。本实验采用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简单有效地实现AGC功能。 关键词:自动增益控制,直流耦合互补级,可变衰减,反馈电路。 三.设计任务要求 1. 基本要求: 1)设计实现一个AGC电路,设计指标以及给定条件为: 输入信号0.5?50mVrm§ 输出信号:0.5?1.5Vrms; 信号带宽:100?5KHz; 2)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际搭建),用PROTE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SCH及印制电路板图(PCB 2. 提高要求: 1)设计一种采用其他方式的AGC电路; 2)采用麦克风作为输入,8 Q喇叭作为输出的完整音频系统。 3. 探究要求: 1)如何设计具有更宽输入电压围的AGC电路; 2)测试AGC电路中的总谐波失真(THD及如何有效的降低THD 四.设计思路和总体结构框图 AGC电路的实现有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和混合控制等三种,典型的反馈控制AGC由可变增益放大器(VGA以及检波整流控制组成(如图1),该实验电路中使用了一个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从而相对简单而有效实现预通道AGC的功能。如图2,可变分压器由一个固定电阻R和一个可变电阻构成,控制信号的交流振幅。可变电阻采用基极-集电极短路方式的双极性晶体管微分电阻实现为改变Q1电阻,可从一个由电压源V REG和大阻值电阻F2组成的直流源直接向短路晶体管注入电流。为防止Rb影响电路的交流电压传输特性。R2的阻值必须远大于R1。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Winpcap的网络流量统计分析 指导教师:张伟 目录 第一章总体设计 一、实体类设计 --------P3 二、功能类设计 --------P3 三、界面设计 --------P3

第二章详细设计 一、实体类实现 --------P4 二、功能类实现 --------P4 三、界面实现 --------P5 第三章源代码清单及说明 一、CaptureUtil.java --------P7 二、MyPcapPacketHandler.java --------P9 三、PacketMatch.java --------P9 四、Windows.java --------P13 第四章运行结果 --------P19 第五章心得体会 --------P21 第一章总体设计 一、实体类设计 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个包的数据结构设计 二、功能类设计 (1)网卡获取 (2)包的抓捕

(3)包的处理 三、界面设计 (1)布局 (2)按钮功能连接 第二章第二章详细设计 一、实体类实现 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个包的数据结构设计。 本程序采用Java编写,基于win10pcap。Win10pcap是winpcap在win10系统上的适用版本。Java对于winpcap使用jnetpcap进行支持。对于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种类型的包,在jnetpcap的jar包中大部分已经封装好了相关的实体类型。对应如下:ARP 实体类:https://www.360docs.net/doc/8813105554.html,work.Arp; UPD 实体类:https://www.360docs.net/doc/8813105554.html,work.Icmp;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研究生化学综合设计实验报告--全

化学综合和设计实验 实验报告 姓名:李玲云 学号:2014332036 专业:无机化学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EDS能谱演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操作及用途 2、掌握样品的制备方法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用途 从电子枪阴极发出的直径20cm~30cm的电子束,受到阴阳极之间加速电压的作用,射向镜筒,经过聚光镜及物镜的会聚作用,缩小成直径约几毫微米的电子探针。在物镜上部的扫描线圈的作用下,电子探针在样品表面作光栅状扫描并且激发出多种电子信号。这些电子信号被相应的检测器检测,经过放大、转换,变成电压信号,最后被送到显像管的栅极上并且调制显像管的亮度。显像管中的电子束在荧光屏上也作光栅状扫描,并且这种扫描运动与样品表面的电子束的扫描运动严格同步,这样即获得衬度与所接收信号强度相对应的扫描电子像,这种图象反映了样品表面的形貌特征。第二节扫描电镜生物样品制备技术大多数生物样品都含有水分,而且比较柔软,因此,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前,要对样品作相应的处理。扫描电镜样品制备的主要要求是:尽可能使样品的表面结构保存好,没有变形和污染,样品干燥并且有良好导电性能。 在高压(2~20kV)的作用下,利用聚焦得到非常细的高能电子束,使其在试样上扫描(电子束与试样表层物质相互作用),激发出背散射电子、二次电子等信息,通过对上述信息的接收、放大和显示

成像,对试样表面进行分析。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物质中存在着隧道现象,电子可以通过隧道穿过一个能级高度大于其总能量的势垒而出现在势垒的另一侧。因此,物质的表面电子可以借助隧道作用散逸出来,在物质表面附近形成电子云。在导体表面电子云中某位置的电子几率密度,会随着此位置与表面距离的增大而以指数形式迅速衰减。 扫描电子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信息产业、地质、石油化工和其它相关学科领域。是在微观尺度范围内,对样品的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和测量的工具。现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在配备相应附件后,可以获得试样表面的化学成分,晶体缺陷、电势、磁场及晶体取向等信息,是对固体物质表层进行综合分析的仪器。 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该显微镜通过接收二次电子信息来对样品表面形貌进行分析。显微镜的扫描倍数从25到650000倍,最大分辨率可达到1nm。显微镜有Oxford的能谱附件,可以进行样品的能谱测试。该显微镜不能对具有较强磁性的物质进行分析。 三、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构造 1、电子光学系统(镜筒) 电子枪、三个电磁透镜、扫描线圈、试样室 电子枪中的灯丝产生高能电子束,电子枪的引出电压直接反映了灯丝状态的好坏(5kV~8kV不等)。每次实验都必须注意并记录电子枪引出电压。

实验报告

五尧乡生态乡镇建设规划 目录 1.总论 1.1任务的由来 (2) 1.2编制的依据 (2) 1.3规划指导思想 (2) 1.4规划原则 (2) 1.5规划年限 (3) 1.6规划目标 (3) 2.五尧乡基本状况 (4) 2.1五尧乡自然地理状况 (4) 2.2五尧乡社会经济状况 (4) 3.城镇规划 (4) 4.生态环境规划 (5) 4.1生态资源状况 (5) 4.2环境质量现状 (6) 4.3生态环境问题 (6) 4.4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7) 5.效益分析 (9) 5.1生态效益 (9) 5.2经济效益 (9) 5.3社会效益 (9) 6.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9) 6.1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10) 6.2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体系 (10) 6.3文化教育和社会监督体系 (11) 6.4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体系 (11) 6.5实施手段与技术保障体系 (12) 6.6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体系 (12)

1.总论 1.1任务的由来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的逐渐扩张,我国进入了一个中国城市化和城市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小城镇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1998 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后,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战略目标。“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解决“三农”问题,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加快发展小城镇则是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不仅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而且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编制的依据 城市规划5个阶段,如果按编制规划的话可以说是:纲要、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分区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这5个阶段的规划的依据个不一样。当然首先都是以国家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城镇总体规划主要有: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⑶《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 ⑸《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⑹《河北省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导则》 ⑺《保定市志》 ⑻《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⑼《保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⑽《五尧乡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及城建资料》 ⑾《五尧乡各类专业部门提供的规划基础资料》 1.3规划指导思想 本规划以生态化、集约化、市场化为理念,坚持突出五尧乡特色的原则,城乡经济和空间布局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土地使用集约化原则,规划弹性灵活的原则和建设精品化的原则。充分发挥城镇规划对城镇发展建设的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指导作用。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1.4规划原则 ⑴区域协同发展的原则 融入区域环境,实现持续发展。五尧乡的发展必须在区域的框架内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快速发展。从广域范围内分析五尧乡的发展,增强规划的区域观念和整体竞争力,积极融入保定市新一轮发展之中,谋求以大区域为背景的城镇整体发展。

java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从计算机语言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语法规则等方面加深理解,打好程序设计、开发软件的良好基础。在上机实验中,提高学生对Java语言各部分内容的综合使用能力,逐步掌握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规律与技巧。在对Java 程序的调试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程序中出现的错误和排除这些错误的能力。通过上机实践,加深学生对计算机软件运行环境,以及对操作系统与计算机语言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了解。 二、实验要求 (1)问题描述准确、规范; (2)程序结构合理,调试数据准确、有代表性; (3)界面布局整齐,人机交互方便; (4)输出结果正确; (5)正确撰写实验报告。 三、设计内容 1、计算器 计算器要有GUI界面,用户可以输入所需计算的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四种最基本的运算和混合运算,可以求一个数值的平方及倒数,可以进行阶乘运算,要能运算小数,并且不会产生精度损失,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四舍五入的运算。允许正负数间的运算。要求使用Applet实现该计算器,当用浏览器运行程序时,点击网页中的按钮,则计算器弹出,浮在网页上,再次点击按钮时,计算器消失。 2、文本编辑器 可以设置文本的字体、大小、颜色等基本参数,可以读取计算机中TXT文件,可以生成一个新的TXT文件。其他功能参照windows的文本编辑器。

四.实验步骤 (1)上机实验之前,为课程设计的内容作好充分准备。对每次上机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认真的分析,画出程序流程图,手工写出符合任务要求的程序清单,准备出调试程序使用的数据,以便提高上机实验的效率。 (2)按照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进行上机操作。录入程序,编译调试,反复修改,直到使程序正常运行,得出正确的输出结果为止。 (3)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五. 源代码及运行结果 1.计算器源代码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public class jisuanqi extends WindowAdapter { , "=", "+","n!" ,"关闭" }; static double a, sum=1; static String s, str ;rame(); } public void frame() { etBackground; txt = new TextField(""); (false);ddActionListener(new buttonlistener());ddActionListener(new close()); (this); (new BorderLayout());.计算器运行界面(1)计算器主界面

浅谈网页设计中的版式设计

浅谈网页设计中的版式设计 【摘要】网页设计包含视听元素与版式设计两项内容,而网页的版式设计在整个网页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网页的艺术风格 和个性特征,形成了网页整体视觉印象,本文拟就网页设计的版式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网页设计;版式设计;布局 1.概念 1.1网页设计网页设计是在Internet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中出现的新艺术形式。它是以Internet为载体,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基础,依照设计目的、遵循艺术设计规律,实现设计目的与功能,强调艺术与科学密切结合的一种艺术创造化视觉传达活动。它是网络视觉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媒体相关性、数字技术性和设计艺术性三大基本内涵。 1.2网页版式设计网页版式设计是指在有限的屏幕空间内,按照设计师的想法、意图将网页的形态要数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进行组织和布局,使其形成整体视觉印象,最终达到有效传达信息的视觉设计。它以有效传达信息为目标,利用视觉艺术规律,将网页的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元素组织起来,产生感官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充分体现了设计师的艺术风格。 2.网页版式设计的作用 网页版式设计是设计师理性思维与感性表达的产物。它决定了网页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征,并以视觉配置为手段影响着网页页面之间导航的方向性,以吸引浏览者注意力,增强网页内容的表达效果。网页版式设计在整个网页的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 3.网页版式设计与传统印刷版式设计的差异网页的版式设计同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的版式设计有很多共同之处,但网页的排版与书籍杂志的排版又有很大差异。印刷品都有固定的规格尺寸,网页则不然,它的尺寸是由读者来控制的。这使网页设计者不能精确控制页面上每个元素的尺寸和位置。而且,网页的组织 结构不像印刷品那样为线性组合,这给网页的版式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具体表现如下:

java实验报告(全)

学生学号0120910680526 实验课成绩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软件工具与环境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付国江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软件工程0905 2011— 2012学年第1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 java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JDK安装与配置、简单的程序编写实验成绩 实验者专业班级软件0905 组别 同组者实验日期年月日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实验目的: 熟悉JDK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掌握Java Application程序的基本结构。 实验内容: (1)安装JDK,并练习设置JAVA_HOME、path和classpath环境变量; (2)编写一个打印出”HelloWorld”的Java Application程序,并编译运行;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 者算法描述) (1)jdk的安装 (2)”HelloWorld”的编译运行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个人计算机,jdk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1)jdk的安装步骤: 1:双击jdk-6u10-windows-i586.exe安装文件 2:点击接受 3:点击下一步 4:选择JRE路径 5:点击下一步 6:完成 配置环境变量: 1:右键我的电脑,找到属性,高级中的环境变量 2:点击环境变量:3:系统变量针对所有用户,这里找到系统变量中的Path 点击编辑: 3:系统变量针对所有用户,这里找到系统变量中的Path 点击编辑: 4:在变量值末尾打上分号分隔,加入JDK库路径。 点击确定,完成! 5:变量配置好后。 6:测试环境是否好 在控制台中 输入javac指令,能显示参数,说明成功。

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 系统设计

目录第三章系统设计 3.1电子商务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1.1系统边界 3.1.2 系统组成结构

3.1.3 系统模块结构设计 根据系统的功能,对前台功能和后台功能模块分别进行分析: 前台用户模块 主要包括古越文化品读,商品信息查看,分类展示,商品查询,用户 注册,用户登录,用户购买商品等8个主要模块。 前台用户模块如图所示: 前台功能模块 最新商品 商品展示 商品查询 商品购买 古越文化展示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用户前台模块图

后台功能模块 管理员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文静电子商城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如商品的添加、修改、删除等管理操作;商品大类的添加、查看、删除、修改等管理操作;管理员的管理;用户的管理;订单的管理等操作。管理员功能结构如图所示。 管理员功能模块图 商品管理模块 管理员管理模块 文化展示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 订单管理模块 商品添加 商品修改 商品删除 管理员添加 管理员修改 管理员删除 文化展示删除 文化展示修改 文化展示添加 用户修改 用户删除 后台管理员管理功能模块图 3.1.4 系统功能模块间的关系 公司职员 用户 订单及结算信息 3.1.5 系统总体机构图 3.2网络基础设施

3.2.1系统运行环境 服务器:主流计算机服务器 如Dell PowerEdge R710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Web服务器:IIS6.0 数据库: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3.2.2硬件环境 CPU:2.0GHZ以上 内存:2G MB以上 硬盘:160G以上 3.2.3安全选择 电子支付系统中的安全设计: (1)用户与商家间的信息安全——采用数字信封与数字签名技术 (2)商家与银行间的信息安全——采用数字信封与数字签名技术 (3)用户与银行间的信息安全——采用数字信封与数字签名技术 (4)用户、商家、银行之间的信息安全——双签名技术

java实验报告完整版

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学期: 2014-2015 课程名称: 《Java程序设计实验》 班级: 信息1202 姓名: 方逸梅 学号: 1212100231 指导老师: 费玉莲 《Java程序设计》 独立实验教学安排 一、实验的教学方式、安排及实验环境 (一)教学方式 对照本课程的实验教材,实验一至实验十一,由教师提示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等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程序设计及调试工作。实验十二的内容由学生自行设计完成。 (二)教学安排 学时数:30课时 学时安排:每次实验3学时,从学期第五周开始,共十次上机实验。 (三)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为JDK 1、6。

(四)具体安排 地点:信息大楼实验室。 辅导:每个班次一名辅导老师,原则上由任课老师担任。 登记:实验完成,由辅导老师登记实验纪录。 学生:实验做完,完成实验报告内容,并在学期末上交实验册。 老师:批改实验,成绩与平时成绩一起占期末的30%。 二、实验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见实验报告。

浙江工商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1)日期:地点:成绩: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与内容: 一、实验目的:熟悉Java开发环境及简单程序Java设计。 二、实验原理:SDK 的下载与安装,设置环境变量,安装java 虚拟机,使用Eclipse,编译Java 源程序,运行Java 程序。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 下载、安装并设置Java SDK 软件包。 2. 熟悉Eclipse编辑软件。 3.掌握运行Java 程序的步骤。 4.分别编写Application与Applet程序,显示字符串”Hello Java!欢迎使用!”。 要求:请同学把预备知识、步骤、程序框图、调试好的程序及存在的问题写在下面(不够可以附页)。 程序一 public class hell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i=0;i<=4;i++) { System、out、println("Hello java! 欢迎使用!"); } } } 结果示意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