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与管理系统设计与架构

网络安全与管理系统设计与架构
网络安全与管理系统设计与架构

网络安全与管理系统设计与架构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安全与管理系统设计与架构

2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13 班级: 2013级

姓名:林靖皓学号: 201301051616

2016年 7 月 3 日

山东科技大学教务处制

实验报告

3

教师评语

实验成绩指导教师廉文娟

一、实验目的

了解SSL是Netscape公司发明的一种用于WEB的安全传输协议。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Netscape失去了市场份额,它将SSL的维护工作移交给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第一个后Netscape版本被重新命名为安全传输层协议(TLS), 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RFC 2246)是基于SSL上研发的,但是与SSLv3.0有细微的差别。

二、实验环境

Windows下SSL VPN的网络拓扑如图3.3.3-1所示,其中:客户端:本地主机(Windows XP),IP地址172.22.1.X

服务端:Windows实验台VPN服务器,IP地址:172.22.X.X/16,内网IP为172.20.X.X/16

二、实验步骤

一、根据实验拓扑配置环境

根据实验环境中的拓扑图,配置服务器(Windows实验台)与客户端(本地主机)的IP 地址。

4

二、安装与配置

这一部分是服务端跟客户端都要做的工作,操作完全相同。具体如下:

双击openvpn-2.0.9.exe进行安装,点击NEXT、I Agree、NEXT之后开始选择安装路径,手动修改为C:\Program Files\OpenVPN 。点击Install 开始安装,安装过程如图3.3.3-2所示;安装过程中,弹出硬件安装窗口,点击仍然继续,安装虚拟网卡。点击next、Finish 完成安装。

三、VPN服务器初始化配置

在进行操作之前,首先进行初始化工作:

打开命令提示符:“开始|运行”,键入cmd,回车,进入命令提示符;或者“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

进入C:\Program Files\openvpn\easy-rsa目录下,开始初始化,具体命令如下:cd C:\Program Files\openvpn\easy-rsa init-config vars clean-all 如下图:

上面是初始化工作,以后,在进行证书制作工作时,仍旧需要进行初始化,但只需要进入openvpn\easy-rsa目录,运行vars就可以了,不需要上面那些步骤了。

5

四、服务器证书的制作(1) 生成根证书

输入build-ca.bat,如图所示;

输入build-dh.bat,如图所示。

(2) 生成服务端密钥

输入build-key-server server,生成服务端密钥;生成服务端密钥的过程中,所填写的common name需要与build-ca中所输入的common name名称一致,其余的摁空格选择默认或手动输入皆可;具体如图所示。

6

(3) 生成客户端密钥

输入build-key client1生成第一个VPN客户端密钥,如图所示;

build-key client2 //可以继续配置第二个VPN客户端密钥;生成的密钥存放于C:\Program Files\openvpn\easy\rsa\keys目录下。

五、配置服务器

在C:\Program Files\OpenVPN\easy-rsa\keys目录下,将生成的“ca.crt”、“dh1024.pem”、“server.crt”、“server.key”复制到C:\Program Files\OPENVPN\KEY目录下(如果没有可以自己创建),这四个文件是VPN服务端运行所需要的文件。

注:“ca.crt”“dh1024.pem”“server.crt”“server.key”这四个文件是VPN服务端运行所需要的文件。“ca.crt”“client.crt”“client.key”是VPN客户端所需要的文件

在C:\Program Files\OpenVPN\config目录下创建server.ovpn,服务器端文件(server.ovpn)示例:

local 172.22.1.X #建立VPN的IP

port 443 #端口号,根据需要,自行修改,如果是用http代理连接,请不要修改proto tcp-server #通过TCP协议连接dev tap #win下必须设为tap server 172.20.0.0 255.255.0.0 # 虚拟局域网网段设置,请根据需要自行修改,不支持和拔号网卡位于同一网段

push "route 0.0.0.0 0.0.0.0" #表示client通过VPN SERVER上网keepalive 20 180

ca "C:\\Program Files\\OPENVPN\\KEY\\ca.crt" #CA证书存放位置,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

cert "C:\\Program Files\\OPENVPN\\KEY\\server.crt" #服务器证书存放位

7

8

三、实验总结

需要多练多问多百度

实验报告

9

教师评语

实验成绩指导教师廉文娟

1、了解防火墙的主要类型

2、了解和用CLI配置 CBAC (IOS 有状态的包检查)

3、了解和用CLI和SDM配置区域(Zone-Based)策略防火墙

1网络中包括两个子网A和B。子网A的网络地址为192.168.1.0/24

hostA。HostA

eth0和eth1。Eth0连接子网A IP地址为192.168.1.1。eth1连接

Ip地址为10.0.0.11。子网B的网络地址为192.168.10.0/24hostB。HostB 有两个

网络接口eth0和eth1。eth0连接子网B,IP地址为192.168.10.1。eth1连接外IP

地址为10.0.0.101。hostA和HostB构成子网C,网络地址是10.0.0.0/24

线器连接

到hostC hostC连接Internet。HostC的内部网络接口为eth0IP地址为10.0.0.1。

2在hostA、hostB和hostC上都已经安装好Linux hostC上已经设置好了

Squid代理服务器。

三、

开始配置

(1)查看本机关于IPTABLES的设置情况

10

[root@tp ~]# iptables -L -n

(2)清除原有规则.

不管你在安装linux时是否启动了防火墙,如果你想配置属于自己的防火墙,那就清除现在filter的所有规则.

[root@tp ~]# iptables -F 清除预设表filter中的所有规则链的规则[root@tp ~]# iptables -X 清除预设表filter中使用者自定链中的规则[root@tp ~]# /etc/rc.d/init.d/iptables save

这样就可以写到/etc/sysconfig/iptables文件里了.写入后记得把防火墙重起一,才能起作用.

[root@tp ~]#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现在IPTABLES配置表里什么配置都没有了,那我们开始我们的配置吧

(3)设定预设规则

[root@tp ~]# iptables -p INPUT DROP

[root@tp ~]# iptables -p OUTPUT ACCEPT

[root@tp ~]# iptables -p FORWARD DROP

上面的意思是,当超出了IPTABLES里filter表里的两个链规则(INPUT,FORWARD)时不在这两个规则里的数据包怎么处理呢,那就是DROP(放弃).应该说这样配置是很安全的.我们要控制流入数据包

而对于OUTPUT链,也就是流出的包我们不用做太多限制,而是采取ACCEPT,也就是,不在着个规则里的包怎么办呢,那就是通过.

可以看出INPUT,FORWARD两个链采用的是允许什么包通过,而OUTPUT链采用的是不允许什么包通过.

(4)添加规则.

首先添加INPUT链,INPUT链的默认规则是DROP,所以我们就写需要ACCETP(通过)的为了能采用远程SSH登陆,我们要开启22端口.

11

如果做了FTP服务器,开启21端口

[root@tp ~]#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1 -j ACCEPT

[root@tp ~]#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0 -j ACCEPT

如果做了DNS服务器,开启53端口

[root@tp ~]#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53 -j ACCEPT

如果你还做了其他的服务器,需要开启哪个端口,照写就行了.

,配置一个NAT表放火墙

查看本机关于NAT的设置情况

[root@tp rc.d]# iptables -t nat -L

Chain PREROUTING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POSTROUTING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SNAT all -- 192.168.0.0/24 anywhere to:211.101.46.235

Chain OUT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我的NAT已经配置好了的(只是提供最简单的代理上网功能,还没有添加防火墙规).关于怎么配置NAT,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当然你如果还没有配置NAT的话,你也不用清除规则,因为NAT在默认情况下是什么

都没有的

如果你想清除,命令是

[root@tp ~]# iptables -F -t nat

[root@tp ~]# iptables -X -t nat

[root@tp ~]# iptables -Z -t nat

添加规则

12

13

实验报告

14

一、实验目的

通过该实验了解PIX防火墙的软硬件组成结构,掌握PIX防火墙的工作模式,熟悉PIX防火墙的6条基本指令,掌握PIX防火墙的动态、静态地址映射技术,掌握PIX 防火墙的管道配置,熟悉PIX防火墙在小型局域网中的应用。

二、实验任务

观察PIX防火墙的硬件结构,掌握硬件连线方法查看PIX防火墙的软件信息,掌握软件的配置模式

了解PIX防火墙的6条基本指令,实现内网主机访问外网主机

三、实验设备

PIX501防火墙一台,CISCO 2950交换机两台,控制线一根,网络连接线若干,PC 机若干

四、实验拓扑图及内容

图中DMZ区域没有配置,只是配置了内网R1和外网R4,

外网R4:

R4#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4(config)#int f0/0

R4(config-if)#ip add 192.168.1.2 255.255.255.0

R4(config-if)#no shut

R4(config-if)#exit

*Mar 1 00:02:56.059: %LINK-3-UPDOW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Mar 1 00:02:57.059: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

15

内网R1:

R1#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1(config)#int f0/0

R1(config-if)#ip add 10.1.1.2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t R1(config-if)#

*Mar 1 00:01:32.115: %LINK-3-UPDOW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Mar 1 00:01:33.115: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R1(config-if)#exit

R1(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0.1.1.3

R1(config)#exit

R1#

*Mar 1 00:53:05.287: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console

R1#

防火墙上的配置:

pixfirewall# conf t

pixfirewall(config)# hostname pix

pix(config)# pix(config)#

pix(config)# int e0

pix(config-if)# ip add 10.1.1.3 255.255.255.0

pix(config-if)# nameif inside

INFO: Security level for "inside" set to 100 by default.

pix(config-if)# no shut

pix(config-if)# exit

16

pix(config)# access-list 100 permit icmp any any

pix(config)# access-gr

pix(config)# access-group 100 in int

pix(config)# access-group 100 in interface outside

pix(config)# exit pix#

五、实验结果

内网ping外网:

外网ping内网:

五、实验总结:pix防火墙默认情况下,从高安全级别到低安全级别的流量是被允许的,从低安全级别访问高安全级别的流量默认是被禁止的。要使流量可以从低安全级别访问高安全级别,需要使用访问列表。

实验报告

17

教师评语

实验成绩指导教师廉文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IKE阶段1和阶段2的协商过程

2)在cisco路由器上配置IPSec VPN

二、实验步骤:

实验拓扑图:

1)R1配置

en conf t hos r1 int fa0/0

ip ad 100.0.0.1 255.255.255.252 no sh int fa1/0

ip ad 10.0.0.1 255.255.255.0 no sh exit

ip route 0.0.0.0 0.0.0.0 100.0.0.2 //阶段1配置

//交换ISAKMP/IKE传输集

crypto isakmp policy 1

//建立ISAKMP/IKE的管理连接策略

encryption 3des

//指定管理连接的最后两个报文(用于身份验证)采用3des加密算法

18

指定DH密钥组,生成对称的密钥DH算法

authentication pre-share

指定设备验证的类型为:预共享密钥

lifetime secondes 86400

配置管理连接的生存周期exit

通过DH算法实现密钥交换

crypto isakmp key 6 benet address 200.0.0.1 //阶段2配置配置crypto ACL(定义触发VPN流量的ACL)

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10.0.0.0 0.0.0.255 11.0.0.0 0.0.0.255 定义阶段2的传输集

crypto ipsec transform-set r1r2 ah-sha-hmac esp-aes exit 配置crypto map

crypto map r1r2map 1 ipsec-isakmp match addess 100 set peer 20 0.0.0.1 set transform-set r1r2 int fa0/0

将crypto mpa 应用到接口crypto map r1r2map

)R2配置

en conf t hos r2 int fa0/0

ip ad 100.0.0.2 255.255.255.252 no sh int fa1/0

ip ad 200.0.0.2 255.255.255.252 no sh exit

)R3配置

en conf t hos r3 int fa0/0

ip ad 11.0.0.1 255.255.255.0 no sh

int fa1/0

ip ad 200.0.0.1 255.255.255.252 no sh exit

ip route 0.0.0.0 0.0.0.0 200.0.0.2 //阶段1配置

交换ISAKMP/IKE传输

19

crypto ipsec transfrom-set r2r1 ah-sha-hmac esp-aes

exit

//配置crypto map

crypto map r2r1map 1 ipsec-isakmp

set peer 100.0.0.1

set transform-set r2r1

match address 100

int fa1/0

//将crypto mpa 应用到接口

crypto map r2r1map end

1)验证

1.在R1上采用扩展ping 11.0.0.1 source 10.0.0.1 来触发VPN流量,使用show crypto isakmp policy 查看策略是否匹配!

2.使用show crypto is key 查看密钥是否一至

3.使用show crypto isakmp sa 查看是否建立管理连接,如图所示:已建立管理连接,

4.使用show crypto ipsec sa 查看第二阶段的数据连接是否已建立,如图所示:已建立数据连接,且数据已被加密。

20

系统架构设计典型案例

系统架构典型案例 共享平台逻辑架构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一般性技术架构设计案例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整体架构设计案例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综上,我们对整体应用系统架构图进行了设计,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应用层级说明

人事管理系统项目详细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概述 1.1.目的 本文为教学案例项目SQLServer功能规范说明书。本说明书将: ●描述数据库设计的目的 ●说明数据库设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说明数据库设计中涵盖的教学知识要点 1.2.内容 本文档主要内容包括对数据库设计结构的总体描述,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描述(包括对象的名称、对象的属性、对象和其他对象的直接关系)。本文档中包含对以下数据库内容的描述: ●数据表 ●视图 ●存储过程 ●用户自定义函数 ●触发器 ●约束 在数据库主要对象之外,本文还将描述数据库安全性设置、数据库属性设置和数据库备份策略,为数据库管理员维护数据库安全稳定地运行提供参考。

1.3.与其他项目的关联 教学案例项目的数据库设计与教学项目(Web部分和Windows部分)功能密切相关。教学案例项目的数据库将按照教学项目程序部分的功能需求而设计,数据库设计将配合教学案例的程序部分,以实现一个功能完备的企业环境内的应用。 2. 数据库 2.1.数据库名称 数据库的名称一定要设为RGB,否则本案例设计的Web部分的应用程序和Windows 部分的应用程序将无法使用该数据库。 答案:USE[master] GO /******Object:Database[RGB]ScriptDate:06/18/201108:55:58******/ CREATEDATABASE[RGB]ONPRIMARY (NAME=N'RGB',FILENAME=N'C:\ProgramFiles\MicrosoftSQLServer\MSSQL10.MSSQLSERVE R\MSSQL\DATA\RGB.mdf',SIZE=3072KB,MAXSIZE=UNLIMITED,FILEGROWTH=1024KB) LOG ON (NAME=N'RGB_log',FILENAME=N'C:\ProgramFiles\MicrosoftSQLServer\MSSQL10.MSSQLS ERVER\MSSQL\DATA\RGB_log.ldf',SIZE=1024KB,MAXSIZE=2048GB,FILEGROWTH=10%) GO ALTERDATABASE[RGB]SETCOMPATIBILITY_LEVEL=100 GO IF(1=FULLTEXTSERVICEPROPERTY('IsFullTextInstalled')) begin EXEC[RGB].[dbo].[sp_fulltext_database]@action='enable' end GO ALTERDATABASE[RGB]SETANSI_NULL_DEFAULTOFF GO ALTERDATABASE[RGB]SETANSI_NULLSOFF GO ALTERDATABASE[RGB]SETANSI_PADDINGOFF GO ALTERDATABASE[RGB]SETANSI_WARNINGSOFF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河南城建学院 《Visual FoxPro 数据库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讲明书 题目:企业人事治理系统 指导教师:王康平 班级:房地产经营治理

学号: 053410143 姓名:李洪会 2011 年 12 月 30 日 目录 【主题】 (3) 1.系统总体设计 (4) 1.1系统功能简介 (4) 1.2系统功能结构图 (4) 2.数据库设计 (4) 3.实验数据 (5) 4.程序设计界面 (6)

4.1登录界面 (6) 7职工信息查询7 4.4职工信息录入 (8) 5.课程设计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主题】 本次课程设计我的课题是企业人事治理。 要紧培养我们的VFP的设计能力,提高我们的综合素养。 我的任务是建立能够实现对一个公司人员登陆,查询,录入、修改功能的系统。 在登录界面中,用户名是aaa,密码是123456 我的设计思路现建立一个主菜单,然后将表单联系起来。再通过表单对自由表的查询、录入、修改等功能来实现我们系统的顺利运行。 在制作过程中,我得到了同学的无私关心,结合个人努力,最终成功完成了本次课程设计,实现了原先预想的功能。。

1.系统总体设计 1.1系统功能简介 该系统能够进行职工信息查询,录入,修改和退出 录入:录入姓名,年龄,性不,学历,籍贯,职工编号。修改:职工信息都可修改。

查询:进入登陆界面后,会自动出现扫瞄查询界面,供人查询 1.2系统功能结构图 2.数据库设计 职工表(姓名,年龄,性不,学历,籍贯,职工编号) 一般关键字:职工编号 人事治理系统 职工信 职工信 职工信 退 通过登

网络安全设计方案.doc

目录 1、网络安全问题 (3) 2、设计的安全性 (3) 可用性 (3) 机密性 (3) 完整性 (3) 可控性 (3) 可审查性 (3) 访问控制 (3) 数据加密 (3) 安全审计 (3) 3、安全设计方案 (5) 设备选型 (5) 网络安全 (7) 访问控制 (9) 入侵检测 (10) 4、总结 (11) 1、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问题。网络安全性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泛的问题,其中也会涉及到是否构成犯罪行为的问题。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它主要关心的是确保无关人员不能读取,更不能修改传送给其他接收者的信息。此时,它关心的对象是那些无权使用,但却试图获得远程服务的人。安全性也处理合法消息被截获和重播的问题,以及发送者是否曾发送过该条消息的问题。 大多数安全性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有恶意的人试图获得某种好处或损害某些人而故意引起的。可以看出保证网络安全不仅仅是使它没有编程错误。它包括要防范那些聪明的,通常也是狡猾的、专业的,并且在时间和金钱上是很充足、富有的人。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能够制止偶然实施破坏行为的敌人的方法对那些惯于作案的老手来说,收效甚微。 网络安全性可以被粗略地分为4个相互交织的部分:保密、鉴别、反拒认以及完整性控制。保密是保护信息不被未授权者访问,这是人们提到的网络安全性时最常想到的内容。鉴别主要指在揭示敏感信息或进行事务处理之前先确认对方的身份。反拒认主要与签名有关。保密和完整性通过使用注册过的邮件和文件锁来

2、设计的安全性 通过对网络系统的风险分析及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及安全方案来确保网络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与可审查性。即, 可用性:授权实体有权访问数据 机密性: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实体或进程 完整性:保证数据不被未授权修改 可控性: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操作方式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依据与手段 访问控制:需要由防火墙将内部网络与外部不可信任的网络隔离,对与外部网络交换数据的内部网络及其主机、所交换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同样,对内部网络,由于不同的应用业务以及不同的安全级别,也需要使用防火墙将不同的LAN或网段进行隔离,并实现相互的访问控制。 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在数据传输、存储过程中防止非法窃取、篡改信息的有效手段。 安全审计:是识别与防止网络攻击行为、追查网络泄密行为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采用网络监控与入侵防范系统,识别网络各种违规操作与攻击行为,即时响应(如报警)并进行阻断;二是对信息内容的审计,可以防止内部机密或敏感信息的非法泄漏 针对企业现阶段网络系统的网络结构和业务流程,结合企业今后进行的网络化应用范围的拓展考虑,企业网主要的安全威胁和安全漏洞包括以下几方面:(1)内部窃密和破坏 由于企业网络上同时接入了其它部门的网络系统,因此容易出现其它部门不怀好意的人员(或外部非法人员利用其它部门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进入内部网络,并进一步窃取和破坏其中的重要信息(如领导的网络帐号和口令、重要文件等),因此这种风险是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防范的。 (2)搭线(网络)窃听 这种威胁是网络最容易发生的。攻击者可以采用如Sniffer等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在INTERNET网络安全的薄弱处进入INTERNET,并非常容易地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获取所有信息(尤其是敏感信息)的内容。对企业网络系统来讲,由于存在跨越INTERNET的内部通信(与上级、下级)这种威胁等级是相当高的,因此也是本方案考虑的重点。 (3)假冒 这种威胁既可能来自企业网内部用户,也可能来自INTERNET内的其它用户。如系统内部攻击者伪装成系统内部的其他正确用户。攻击者可能通过冒充合法系统用户,诱骗其他用户或系统管理员,从而获得用户名/口令等敏感信息,进一步窃取用户网络内的重要信息。或者内部用户通过假冒的方式获取其不能阅读的秘密信息。 (4)完整性破坏 这种威胁主要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或者存储期间被篡改或修改,使得信息/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开发与应用 73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The Design and I m p lementati on of Enter p rise Pers onnel Adm inistrati on System 李永琴3 L I Yong -qin doi:10.3969/j .issn .1672-9528.2009.03.025 摘 要  今天,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各个部门的重要财富。建立一个满足各级部门信息处理要求的行之有效的信息系统也成为一个企业或者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本文着眼于企业人事管理的特殊需求,详细分析了人事管理系统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关键词  MS S QL Server VB6.0 M I S 人事管理 Abstract Today,inf or mati on res ource has become an i m portant wealth in all sect ors .The establish ment of an inf or mati on syste m at all levels t o meet the inf or mati on p r ocessing require ments of vari ous depart m ents has be 2come an i m portant fact or which a cor porati on or an organizati on can survive and devel op for .Cor porati on pers onnel manage ment syste m ca me int o be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 pecial needs of cor porati on pers onnel manage 2ment,detailed analysis the features of pers onnel manage ment syste m,and then designed and realized the cor pora 2ti on pers onnel manage ment syste m. Keywords MS S QL Server VB6.0 M I S Pers onnel manage ment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利用信息技术工作和搜索数据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千千万万的数据库被应用于商业管理、政府办公、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等方面,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结合,使数据库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任务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网络环境,提高办公效率和指挥自动化,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来,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较快,目前基本完成了企业信息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办公自动化网、办公宣传网、后勤保障网已经发挥了巨大的效能,各种专用网络系统也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 Client/Server 结构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计算模式。它的优势 3山东师范大学 济南 250014 在于广泛地采用了网络技术,将系统中的各部分任务分配给分布在网络上的担任不同角色的计算机,它把较复杂的计算和管理任 务交给网络上的高档机器—服务器(Server ),而把一些频繁与用户打交道的任务交给前端较简单的计算机—客户机(Client )。通过这种结构完全实现了网络上信息资源的共享、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信息的管理。 本课题就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工作环境和实际管理需求,建立了一个高效、稳定的人事管理系统,达到了先进、安全、实用、可靠的目标,并对今后新的需求有很好的扩展性。 2 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的性能要求 (1)整个企业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在本单位局域网中。(2)对数据的安全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3)针对不同管理层的使用者,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 下的电阻,人体在不同情况下的电阻值如表1所示。 表1 人体在不同情况下的电阻值 接触电压 (U /V )皮肤干燥 (R /Ω)皮肤潮 (R /Ω)皮肤湿 (R /Ω)皮肤在水中 (R /Ω)10700035001200600255000250010005005040002000875440100 3000 1500 770 375 由表1可以看出,在各种情况下,仅仅人体接触,上述所设计的焊机一般不会启动。按照上述两种情况下计算得到电流为I 1=22V /7500Ω=2.9mA;I 2=22V /2500 Ω=8.8mA,可以看出即使在锅炉管道等比较危险的环境中电流也远远小于摆脱电流,焊工可以自行扔掉焊钳,一般不会对焊工造成伤害。 3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焊工触电机理及现有焊接设备的不足,提出了低空载电压的技术,并对现有焊接设备进行改进,从而有效降低了焊工施工时发生触电伤亡的概率,尤其适用于锅炉、管道等比较容易发生二次空载电压造成人员伤亡的场合,较好地弥补了通用手工焊接设备的一大缺陷,为焊工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收稿日期:2009-04-26)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专业推荐 2013.11.7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

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人事管理系统项目详细设计说明书

目录 1.概述 1.1.目的 本文为教学案例项目SQLServer功能规范说明书。本说明书将: 描述数据库设计的目的 说明数据库设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说明数据库设计中涵盖的教学知识要点 1.2.内容 本文档主要内容包括对数据库设计结构的总体描述,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描述(包括对象的名称、对象的属性、对象和其他对象的直接关系)。本文档中包含对以下数据库内容的描述: 数据表 视图 存储过程 用户自定义函数 触发器 约束 在数据库主要对象之外,本文还将描述数据库安全性设置、数据库属性设置和数据库备份策略,为数据库管理员维护数据库安全稳定地运行提供参考。

1.3.与其他项目的关联 教学案例项目的数据库设计与教学项目(Web部分和Windows部分)功能密切相关。教学案例项目的数据库将按照教学项目程序部分的功能需求而设计,数据库设计将配合教学案例的程序部分,以实现一个功能完备的企业环境内的应用。 2.数据库 2.1.数据库名称 数据库的名称一定要设为RGB,否则本案例设计的Web部分的应用程序和Windows 部分的应用程序将无法使用该数据库。 答案:USE[master] GO /******Object:Database[RGB]ScriptDate:06/18/201108:55:58******/ CREATEDATABASE[RGB]ONPRIMARY (NAME=N'RGB',FILENAME=N'C:\ProgramFiles\MicrosoftSQLServer\\MSSQL\DATA\',SIZE=3072KB,MAXSIZE= UNLIMITED,FILEGROWTH=1024KB) LOG ON (NAME=N'RGB_log',FILENAME=N'C:\ProgramFiles\MicrosoftSQLServer\\MSSQL\DATA\',SIZE=1024KB,MAXS IZE=2048GB,FILEGROWTH=10%) GO ALTERDATABASE[RGB]SETCOMPATIBILITY_LEVEL=100 GO IF(1=FULLTEXTSERVICEPROPERTY('IsFullTextInstalled')) begin EXEC[RGB].[dbo].[sp_fulltext_database]@action='enable' end GO ALTERDATABASE[RGB]SETANSI_NULL_DEFAULTOFF GO ALTERDATABASE[RGB]SETANSI_NULLSOFF GO ALTERDATABASE[RGB]SETANSI_PADDINGOFF GO ALTERDATABASE[RGB]SETANSI_WARNINGSOFF

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目录 第壹章可行性分析方案 1.1引言 (1) 1.2系统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 (1) 1.2.1背景 (1) 1.2.2必要性 (2) 1.2.3意义 (2) 1.3拟建系统的候选方案 (2) 1.3.1候选方案壹 (2) 1.3.1候选方案二 (2) 1.4可行性论证 (2) 1.4.1经济可行性研究 (2) 1.4.2社会可行性研究 (3) 1.4.3技术可行性研究 (3) 1.5几个方案的比较 (3) 第二章系统说明书 2.1引言 (4) 2.1.1系统的名称 (4) 2.1.2系统功能和系统目标 (4) 2.1.3系统开发的背景 (4) 2.2项目概述 (4) 2.2.1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 (4) 2.2.2现行系统的调查情况 (5)

2.2.3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5) 2.2.4人事管理系统模块图 (9) 2.3实施计划 (9) 2.3.1工作任务的分解 (9) 2.3.2进度 (10) 第三章系统设计说明书 3.1引言 (11) 3.1.1项目背景 (11) 3.2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11) 3.2.1模块设计 (11) 3.2.2模块划分及功能介绍 (13) 3.3运行测试 (14) 第壹章可行性分析方案 1.1引言 项目名称:人事管理系统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基本内容:于开发过程中,我们为了尽量给用户以方便,考虑到用户需求的实际情况,建立较为简单易明的系统服务,开发此系统无论于经济上,操作上,仍是于技术上均是可行的。 本次可行性方案的编写目的于于研究公司的人事管理部门的人事管理系统的各种需要。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壹个具体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通过它能对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提高了管理的效率,方便了使用,通过壹系列的操作能够快速、可靠的进行人事档案的更新、查找,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必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信息安全目标 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完整性(Integrity) 、可用性(Availability) 。 基于以上的需求分析,我们认为网络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安全目 标: 保护网络系统的可用性 保护网络系统服务的连续性 防范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及非授权访问 防范入侵者的恶意攻击与破坏 保护信息通过网上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 防范病毒的侵害 实现网络的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框架 通过人、管理和技术手段三大要素,构成动态的信息与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WPDR模型,实现系统的安全保障。WPDR是指: 预警(Warning )、保护(Protection )、检测(Detection )、反应(Reaction )、恢复(Recovery),五个环节具有时间关系和动态闭环反馈关系。

安全保障是综合的、相互关联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人、 管理和技术三大要素的结合。 支持系统安全的技术也不是单一的技术,它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在整体的安全策略的控制和指导下,综合运用防护工具(如: 防火墙、VPN加密等手段),利用检测工具(如:安全评估、入侵检测等系统)了解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通过适当的反应将系统调整到“最高安全”和“最低风险”的状态,并通过备份容 错手段来保证系统在受到破坏后的迅速恢复,通过监控系统来实 现对非法网络使用的追查。 信息安全体系基本框架示意图 预警:利用远程安全评估系统提供的模拟攻击技术来检查系 统存在的、可能被利用的脆弱环节,收集和测试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风险所在,并以直观的方式进行报告,提供解决方案的建议,在经过分析后,了解网络的风险变化趋势和严重风险点,从而有 效降低网络的总体风险,保护关键业务和数据。 保护:保护通常是通过采用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及方法来实现网络与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变的更加成熟,“科教兴国”口号的提出,人们更加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面对着各个企业这么庞大的人事信息管理,数据库不断地走向成熟,开发出基于C/S结构的关系型的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根据用户不同的使用权限提供查询和打印服务,保存各个员工的档案,实现办公自动化。 关键词: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一、系统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 本系统要开发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功能包括员工信息管理、员工考勤管理和系统设置,由人事劳资部负责数据维护。对于已经入库的信息,系统根据用户不同的使用权限提供查询服务。本应用系统应达到的目标概述如下:为公司内部各个业务部门提供数据查询功能;为公司管理层提供直观、及时、方便的信息,提高迅速反应能力,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2、实地调研过程 为了能顺利完成此次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以及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们小组成员决定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进一步的调研,以便有效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在为期一个月的调研过程中,我们排除各种因素尽力地与企业生产同步,通过不断的追寻与探索,不断地与企业人事管理人员的深入沟通以及普通员工的交流,进一步了解了企业管理方面的一些有用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企业管理的门外汉,只有在一边调研一边不断地学习有关方面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具备初级的企业人事管理知识,可以说是吃了不少苦头的。首先,我们从总体上认识了企业人事管理的主要架构,然后便是应对烦琐的日常事务处理,我们认真地做笔记,向主管人员请教,自我寻找资料,硬是咬着牙,把一个一个实际事务流程化,为人事管理系统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系统所需要实现的以下功能 1、员工基本信息管理 员工个人资料的管理,包括:公司内员工编号、姓名、性别、部门、年龄、学历、专业、联系地址等等。便于将每个员工当成相对独立的一个对象来管理,也可根据不同的条件相对联系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管理。员工工作过程及接受培训的管理,一个员工是一个企业的最基本组成因素,那么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其在发挥着最基本的作用,因此员工的工作效率及个人职业素质的提升对于整个企业效益的提高有着强劲的推动力。

人事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题目人事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学生姓名:贾金录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指导教师:陈国志 目录 1.1.3 员工管理 ............................................................................ 1总体设计 1.1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以某公司为例,某公司需要对员工基本资料、所在部门、员工请假/休假、人事考勤、加班及工 资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与人力资源部门及相关人员进行需求沟通后,确定系统需要具有如下的功能。 用户登录管理:用户登录后才能进入系统,包含用户名和密码检查员工信息管理:员工信息的添加、删除、 更改,可添加员工照片部门管理:能够以树状视图显示员工所在的部门休假管理:员工的休假信息添加、查询及统计功能 考勤管理:员工的考勤记录、考勤历史查询及考勤统计功能 加班管理:录入加班信息、加班汇总及特定员工的加班查询功能 工资管理:录入员工的发薪记录、查询特定员工的发薪记录及发薪历史信息 系统日志:记录当前用户的所有操作信息,提供查询功能 需求分析用例图如图所示。

人事管理系统用例图 1.1.1 顶层系统结构 系统顶层系统结构功能图 1.1.2 用户登录功能结构图 用户登录功能结构图用户登录功能包含用户登录及更改密码两个:用户登录:用户输入帐号及密码,系统验证,成功则进入系统,否则给予提示。更改密码:在用户登录界面提供一个更改密码按钮,通过此按钮可以弹开一个更改密码的界面,用户输入原有帐号及密码,以及新密码进行更改。 1.1.3 员工管理 员工管理功能结构图提供一个窗口显示所有员工信息列表,用户可以通过鼠标选择一条记录,窗口中提供当前选中记录的信息显示,并提供所列功能的功能按钮。 员工管理功能:新员工添加:通过在界面上的各种输入框、列表框输入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头像选择,添加新用户删除员工信息:通过员工管理页面选择要删除的员工记录,点击删除按钮,进行删除。在删除的时候提示用户是否确定删除。 更改员工信息:在员工管理页面显示当前选中员工的所有信息,在相应的控件内进行更改,并保存。 1.1.4 部门管理 部门管理功能结构图提供一个窗口,以树状结构显示所有部门列表,并包含部门员工,提供添加、删除、更改、拖拽等功能。 部门管理功能:新部门添加:通过添加窗口输入新部门名称,然后在部门管理主窗口的树状结构添加新结点;删除现有部门:通过选择树状结构中的部门名称,点击删除按钮进行删除;更改部门名称:选中树状结构中的部门名称,点击更改部门名称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新名称; 调整部门结构:以拖拽的形式在树状结构里调整部门结构。 1.1.5 休假管理 休假管理功能结构图提供一个窗口显示所有历史休假记录,用户可以通过鼠标选择一条记录,窗口中提供当前选中记录的信息显示,并提供所列功能的功能按钮。 休假管理: 添加新休假记录:通过在界面上的各种输入框、列表框输入新休假信息,点击添加按钮确定添加; 查询员工休假记录:在弹出窗口中输入查询条件,确定后在主界面窗口中的记录列表中显示查询结果; 统计员工休假信息:在弹出窗口中选需统计的员工名称,确定后弹出统计界面。 1.1.6人事考勤 人事考勤功能结构图 提供一个窗口显示所有历史考勤记录。历史考勤记录列表上方提供输入新考勤记录的输入控件。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方案

精心整理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文档作者谭聪 学号 一. 1.1 阶段中, 1.2背景 1.3 主键:数据库表中的关键域。值互不相同。 外部主键:数据库表中与其他表主键关联的域。 ROLLBACK:数据库的错误恢复机制。 1.4参考资料 1.人事管理系统项目计划任务书,XXX公司 2.人事管理系统项目开发计划,软件开发小组 3.用户操作手册(初稿),软件开发小组 4.软件工程及其应用,周苏、王文等,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5.软件工程,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系统结构 模块结构由各个成员分别完成 身份认证模块及人员信息统计模块见《身份认证及人员信息统计模块》分页 人员信息维护模块见《人员信息维护模块》分页

人员信息查询模块见《人员信息查询模块》分页 工资信息维护模块见《工资信息维护模块》分页 工资信息查询模块见《工资信息查询模块》分页 三.身份认证模块 3.1软件结构 模块的界面参见概要设计文档 身份认证模块: 3.2 1. Check()过程: 对登陆的用户名及密码进行检验,如果通过验证则返回turu,进入系统主菜单,否则返回faulse,调用错误处理程序。 Callmenu()过程: 被check()过程调用,列出系统主菜单,并调用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菜单: 2.性能 3 4 5 已经在软件结构中进行描述。四.统计模块 4.1软件结构

4.2 1 2.性能 统计模块对所有的或者选中类型的数据进行统计,在精度方面必须满足统计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 3.输入项目 统计模块要求用户选择统计方法,采用单选框的方式输入。 4.输出项目 统计模块输出统计结果,并列出被统计的条目,所有列出的条目及统计信息均为不可编辑项。 5.程序逻辑 已经在软件结构中进行描述。 五.人员基本信息查询模块

C语言-人事管理系统

人事管理管理系统 [要求] 某高校主要人员有:在职人员(行政人员、教师、一般员工)、退休人员和临时工。现在,需要存储这些人员的人事档案信息:编号、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政治面貌、最高学历、任职时间、来院时间、人员类别。其中,人员编号唯一,不能重复。 (1)添加删除功能:能根据学院人事的变动情况,添加删除记录; (2)查询功能:能根据编号和姓名进行查询; (3)编辑功能(高级):根据查询对相应的记录进行修改,并存储; (4)统计功能:能根据多种参数进行人员的统计(在职人数、党员人数、女工人数、高学历高职称人数(硕士学位以上或者副教授以上)),统计要求同时显示被统计者的信息; (5)排序功能:按照年龄、来院时间进行排序; (6)保存功能:能对输入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存储; 一、需求分析: 根据题目要求,职工信息是存放在文件中的,所以应该提供相应的文件的输入输出的功能,在程序中应该有添加删除,查询,编辑,统计,排序,保存等程序实现相应的操作,另外菜单式的选择方式选择程序的功能也是必须需的。另外程序中要求存储的模块,采用的方式均为将原文件中的所有数据读入内存,在内存中处理之后以覆盖的方式写入文件中重新储存,这样的方法容易理解、容易编写,但当文件中的数据量很大时,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本程序中将N定为100,也即最多可储存的职工人数为100; 二、总体设计: 根据以上需求分析,将程序分成以下几个模块: 1、新建档案信息; 2、删除信息; 3、追加信息; 4、搜索查找信息(按姓名或者编号搜索); 5、浏览全部信息; 6、修改信息; 7、信息排序; 8信息统计; 三、详细设计; 1、主函数: 〈1〉需求分析: 为使系统执行完每部分功能后能够方便的回到系统主界面,main()函数设计的 很简单,只包含一个menu()函数,其余的全部功能都通过menu()函数调用来实现,并通过menu()函数的递归调用实现返回主界面的功能。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 1.信息安全目标 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 基于以上的需求分析,我们认为网络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安全目标: 保护网络系统的可用性 保护网络系统服务的连续性 防范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及非授权访问 防范入侵者的恶意攻击与破坏 保护信息通过网上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 防范病毒的侵害 实现网络的安全管理 2.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1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框架 通过人、管理和技术手段三大要素,构成动态的信息与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WPDRR模型,实现系统的安全保障。WPDRR是指:预警(Warning)、保护

(Protection)、检测(Detection)、反应(Reaction)、恢复(Recovery),五个环节具有时间关系和动态闭环反馈关系。 安全保障是综合的、相互关联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人、管理和技术三大要素的结合。 支持系统安全的技术也不是单一的技术,它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在整体的安全策略的控制和指导下,综合运用防护工具(如:防火墙、VPN加密等手段),利用检测工具(如:安全评估、入侵检测等系统)了解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通过适当的反应将系统调整到“最高安全”和“最低风险”的状态,并通过备份容错手段来保证系统在受到破坏后的迅速恢复,通过监控系统来实现对非法网络使用的追查。 信息安全体系基本框架示意图 预警:利用远程安全评估系统提供的模拟攻击技术来检查系统存在的、可能被利用的脆弱环节,收集和测试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风险所在,并以直观的方式进行报告,提供解决方案的建议,在经过分析后,了解网络的风险变化趋势和严重风险点,从而有效降低网络的总体风险,保护关键业务和数据。 保护:保护通常是通过采用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及方法来实现网络与信息的安全,主要有防火墙、授权、加密、认证等。 检测:通过检测和监控网络以及系统,来发现新的威胁和弱点,强制执行安全策略。在这个过程中采用入侵检测、恶意代码过滤等等这样一些技术,形成动态检测的制度,建立报告协调机制,提高检测的实时性。 反应:在检测到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之后必须及时做出正确的响应,从而把系统调整到安全状态。为此需要相应的报警、跟踪、处理系统,其中处理包括封

人事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学生学号014301754116 题目:人事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学生姓名:贾金录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指导教师:陈国志

目录 1总体设计 (3) 1.1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3) 1.1.1顶层系统结构 (5) 1.1.2用户登录功能结构图 (5) 1.1.3员工管理 (6) 1.1.4部门管理 (6) 1.1.5休假管理 (7) 1.1.6人事考勤 (8) 1.1.7加班管理 (8) 1.1.8工资管理 (9) 1.2系统对象设计 (10) 1.2.1数据库连接类 (10) 1.2.2用户登录功能类图 (11) 1.2.3员工管理功能类图 (12) 1.2.4部门管理类图 (13)

1总体设计 1.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以某公司为例,某公司需要对员工基本资料、所在部门、员工请假/休假、人事考勤、加班及工资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与人力资源部门及相关人员进行需求沟通后,确定系统需要具有如下的功能。 ●用户登录管理:用户登录后才能进入系统,包含用户名和密码检查 ●员工信息管理:员工信息的添加、删除、更改,可添加员工照片 ●部门管理:能够以树状视图显示员工所在的部门 ●休假管理:员工的休假信息添加、查询及统计功能 ●考勤管理:员工的考勤记录、考勤历史查询及考勤统计功能 ●加班管理:录入加班信息、加班汇总及特定员工的加班查询功能 ●工资管理:录入员工的发薪记录、查询特定员工的发薪记录及发薪历史信息 ●系统日志:记录当前用户的所有操作信息,提供查询功能 需求分析用例图如图所示。

人事管理系统用例图

1.1.1顶层系统结构 系统顶层系统结构功能图 1.1.2用户登录功能结构图 用户登录功能结构图 用户登录功能包含用户登录及更改密码两个: ●用户登录:用户输入帐号及密码,系统验证,成功则进入系统,否则给予提示。 ●更改密码:在用户登录界面提供一个更改密码按钮,通过此按钮可以弹开一个更改密码的界面, 用户输入原有帐号及密码,以及新密码进行更改。

系统架构设计典型案例

系统架构典型案例 一、共享平台逻辑架构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二、一般性技术架构设计案例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三、整体架构设计案例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综上,我们对整体应用系统架构图进行了设计,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应用层级说明 整体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分为五个基础层级,通过有效的层级结构的划分可以全面展现整体应用系统的设计思路。 基础层 基础层建设是项目搭建的基础保障,具体内容包含了网络系统的建设、机房建设、多媒体设备建设、存储设备建设以及安全设备建设等,通过全面的基础设置的搭建,为整体应用系统的全面建设良好的基础。 应用数据层 应用数据层是整体项目的数据资源的保障,本次项目建设要求实现全面的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所以对于应用数据层的有效设计规划对于本次项目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整体结构上划分,我们将本次项目建设数据资源分为基础的结构型资源和非结构型资源,对于非结构型资源我们将通过基础内容管理平台进行有效的管理维护,从而供用户有效的查询浏览;对于结构型数据,我们进行了有效的分类,具体包括政务公开资源库、办公资源库、业务经办资源库、分析决策资源库、内部管理资源库以及公共服务资源库。通过对资源库的有效分类,建立完善的元数据管理规范,从而更加合理有效的实现资源的共享机制。 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是整体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保障,根据本次招标文件相关需求,我们进行了相关面向服务体系架构的设计,通过统一的企业级总线服务实现相关引用组件包括工作流、表单、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等应用组件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管理,各个应用系统的建设可以右下基于基础支撑组件的应用,快速搭建相关功能模块。 由此可见,应用支撑层的建设是整体架构设计的核心部分,其关系到本次项目的顺利搭建以及今后区劳动局信息化的发展。 应用管理层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石河子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某单位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信息 姓名:曾晨2010508013 李沁梅2010508063 老师:于宝华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页脚内容1

完成日期:2013-1-17 目录 一、........................................................................... 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概述5 1.1、项目简介 (5) 1.2、项目背景及现状分析 (5) 二、.............................................................................................. 可行性分析6 三、.................................................................................................. 需求分析7 3.1、系统的性能要求 (7) 3.2、总体需求 (7) 3.3、数据流分析 (7) 四、.................................................................................................. 系统规划9 4.1、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 (9) 4.2.、系统功能 (10) 五、.............................................................................................. 数据库设计11 5.1、系统E-R图 (11) 页脚内容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