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生产学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猪生产学_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图

2020/4/5
4
一、五段饲养工艺流程
这种生产程序采用五阶段饲养法,以周为单位,每周 都有一定数量的母猪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奶转群; 每周都有一定数量的仔猪出生、断奶、生长、育肥到 出栏。而仔猪从出生到出栏共饲养154~182天,其中 哺乳期28~35天,保育期28~35天,生长期49~56天, 育肥期49~56天,全程共计22~26周。五段饲养工艺 流程在生长肥育期需转群两次,虽然方便了科学饲养 猪群和充分利用了猪舍,但在生产中增加了麻烦,猪 只应激增加,为此有些猪场将生长期和育肥期合二为 一,即采用四阶段饲养工艺流程。
表7—1所示 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指标
2020/4/5
14
表7—1 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指标
任务
指标
任务
指标
母猪年产窝数(窝) 2.1~2.3
仔猪保育天数
28~35 (天)
母猪平均窝产仔数(头) 10
保育仔猪期末体重(㎏)
18~20
母猪平均窝断奶仔数 (头)
母猪分娩率
9 90﹪
保育仔猪成活率
生长育肥猪20~90㎏饲养 天数(天)
2020/4/5
12
二、养猪生产指标和猪群周转数量确定
现代规模化养猪按照生产节律确定生产制度,即在一 定的时限内确定有多少母猪配种、妊娠和分娩;有多 少仔猪出生、哺乳、断奶和保育;有多少肉猪进入生 长、育肥和出栏。根据目前养猪生产规模一般以1、2、 3、7、10日制五个等级而定,三万头规模以上的猪场 实行一日制,万头规模的猪场实行七日制,小型猪场 可实行月制。
15
猪群周转数量的确定
现阶段全国各地的养猪场规模多以中、小型为 主,因此以周为单位,按照养猪规模和繁殖节 律,给出一定数量的母猪配种,建立一定数量 的母猪群,制定相应的生产指标,将是确定各 车间生产任务的关键,也是猪舍建筑面积、内 部设施设备配置、猪群数量和生产周转的前提。
猪生产学-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图PPT课件

•18
1.配种舍母猪栏数和猪舍建造 数的测算
表7—1所示 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指标
•13
表7—1 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指标
任务
指标
任务
指标
母猪年产窝数(窝) 2.1~2.3
仔猪保育天数
28~35 (天)
母猪平均窝产仔数(头) 10
保育仔猪期末体重(㎏)
18~20
母猪平均窝断奶仔数 (头)
母猪分娩率
9 90﹪
保育仔猪成活率
生长育肥猪20~90㎏饲养 天数(天)
栏计算,而7~10月龄的适龄后备猪所占的猪栏数(10)要求建 造的猪舍数为 : 建造猪舍数﹦后备舍猪栏数÷标准舍栏数 ﹦10÷20﹦0.5(栋)
•24
7.公猪舍猪栏数和猪舍建造数 的测算
公猪舍猪栏数﹦基础母猪数÷20÷每栏 饲养头数
﹦618÷20÷1﹦31(栏) 共养种公猪 31头
建造猪舍数﹦公猪舍猪栏数÷标准舍栏 数﹦31÷20﹦1.6(栋)
建造猪舍数﹦妊娠舍母猪栏数÷标准舍 栏数﹦87.8÷20﹦4.4(栋)
•20
3.分娩舍母猪栏数和猪舍建造 数的测算
分娩舍母猪栏数﹦每周分娩母猪数×分 娩舍饲养周数÷每栏饲养头数 ﹦24×7÷1﹦168(栏) 该时段共养母猪24×6﹦144头
建造猪舍数﹦分娩舍母猪栏数÷每栋标 准舍内放置的分娩栏数 ﹦168÷31﹦5.4(栋)
一、养猪工艺流程的开通 二、 生产周转中配种母猪的补充及淘汰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养猪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畜牧业,也是重要的肉类产品来源之一。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是指从猪的选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到屠宰加工的全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一、选育选育是养猪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良种的选育直接关系到养猪的效益和产出。
在选育阶段,首先需要选择健康、品种优良的种猪,这些种猪应该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和抗病能力。
其次,需要进行科学的配种,保证后代的遗传品质。
选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的优良猪种,是养猪生产成功的第一步。
二、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中的核心环节,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在饲养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饲料配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的需求,科学配制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
其次是饲养环境,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保证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
再者是疾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检测,保证猪群的健康。
三、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养猪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疾病的爆发会对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疾病防控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是疫苗接种,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
其次是疾病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疾病检测,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隔离治疗。
再者是环境卫生,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
四、屠宰加工屠宰加工是养猪生产的最后一环,也是与猪肉品质直接相关的环节。
在屠宰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屠宰前的麻醉处理,保证猪的屠宰过程不会产生痛苦。
其次是屠宰环境,保持屠宰场的清洁卫生,避免污染猪肉。
再者是屠宰技术,采用科学的屠宰技术,保证猪肉的质量。
总结起来,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包括选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和屠宰加工四个环节。
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猪肉的品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养猪生产工艺流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养猪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在养猪的过程中,从繁殖、饲养、营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科学措施和操作过程。
下面将以养猪生产工艺流程为主线,概括介绍。
首先是猪只选配和繁殖。
在养猪生产中,选购高质量的母猪和公猪是至关重要的。
母猪应具备良好的生殖性能、繁殖力和产仔能力,公猪应具备良好的遗传性状和繁殖能力。
合理的选配可以提高猪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其次是猪舍建设和环境控制。
猪舍的建设需要考虑保温、通风、隔离、卫生等因素,为猪只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同时,合理控制猪舍的温度、湿度、通风等,以保证猪只的生长和健康。
接下来是饲养管理。
养猪需要合理的饲料配置和饮水管理,以满足猪只的营养需求。
饲料要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和性能要求进行科学搭配,保证猪只获得充足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同时,要定期清洗猪舍,保持清洁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再次是疾病防治。
养猪过程中,疾病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要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加强疫病监测和检疫工作,定期给猪只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
同时,要注意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及时发现和处理病猪,防止疾病的扩散。
最后是出栏和销售。
猪只的出栏时间要考虑到猪只的生长速度、市场需求和效益等因素。
在出栏前,要对猪只进行体重测量、体格检查等,确保猪只达到出栏要求。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和方式,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总之,养猪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涉及到猪只选配、繁殖、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
只有做好每个环节的管理和操作,才能提高养猪效益,保证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生产学-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一、养猪工艺流程的开通
万头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线投产之前应有计划配置基 础母猪群,一般分四批配置完成,要求每一批的年龄 相差30~45天。若按四批配置基础母猪618头,每一 批年龄相差35天计算,则每35天配置同日龄的后备母 猪155头。每一批母猪开始配种时,若配种率按98﹪ 计算,将有152头母猪接受配种,而每周要配种30头。 若受胎率应按90﹪计算,每周则有27头母猪怀孕。若 分娩率按90﹪计算,每周则有24头母猪分娩。到第六 周继续给复发情的母猪配种,同时第二批母猪的配种 年龄和体重已达配种要求,要求按照相同的方式陆续 进行配种,直至四批母猪全部配完,工艺流程即全线 开通。
3.分娩舍母猪栏数和猪舍建造 数的测算
分娩舍母猪栏数﹦每周分娩母猪数×分 娩舍饲养周数÷每栏饲养头数 ﹦24×7÷1﹦168(栏) 该时段共养母猪24×6﹦144头 建造猪舍数﹦分娩舍母猪栏数÷每栋标 准舍内放置的分娩栏数 ﹦168÷31﹦5.4(栋)
4.保育舍猪栏数和猪舍建造数 的测算
保育舍猪栏数﹦每周育成的断奶仔猪数 ×保育舍饲养周数÷每栏饲养头数 ﹦216×6÷9(10)﹦144(130)(栏) 该时段共养保育仔猪216×5﹦1080头 建造猪舍数﹦保育舍猪栏数÷每栋标准 舍内放置的保育栏数 ﹦144(130)÷31﹦4.7(4.2)(栋)
5.肥育舍猪栏数和猪舍建造数 的测算
584×30﹪﹦175
596×30﹪﹦179
584÷20﹦29
596÷20﹦30
各类猪栏数量和建造猪舍数的测算
猪舍及栏位的利用强度主要决定于猪的生产节律,正确配置猪 舍和猪栏数量可以使得猪场建筑面积经济合理,便于进行流水 式作业。例:某万头猪场预计年出栏肥猪10348头,若母猪的 繁殖周期为163天,即23周。试根据表7—2和表7—3所示参数 测算各类猪栏数和建造的猪舍数,并计算出各类猪群在各时段 的存栏数量。 1.配种舍母猪栏数和猪舍建造数的测算 2.妊娠舍母猪栏数和猪舍建造数的测算 3.分娩舍母猪栏数和猪舍建造数的测算 4.保育舍猪栏数和猪舍建造数的测算 5.肥育舍猪栏数和猪舍建造数的测算 6.后备舍猪栏数和猪舍建造数的测算 7.公猪舍猪栏数和猪舍建造数的测算
猪的生产工艺流程

猪的生产工艺流程一、引言猪的生产工艺流程是养猪业的核心环节,它涉及到猪的繁殖、饲养、屠宰和加工等各个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养猪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繁殖阶段1. 选种:选择优良的种猪是繁殖阶段的关键。
种猪应具备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繁殖性能好等特点。
2. 配种:根据种猪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提高受精率。
同时,要注意种猪的营养和健康状况,确保繁殖质量。
3. 妊娠期管理:在妊娠期间,要保证母猪的营养和健康,防止流产和死胎。
同时,要定期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确保胎儿的健康。
4. 分娩与护理:母猪分娩后,要及时护理新生仔猪,保证仔猪的成活率。
同时,要关注母猪的产后恢复,防止产后疾病的发生。
三、饲养阶段1. 饲料选择: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
饲料应具备营养均衡、易于消化、无污染等特点。
2. 饲养管理:在饲养过程中,要合理安排饲喂时间和次数,保证猪的营养需求。
同时,要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防止疾病的发生。
3. 疫病防治:定期对猪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疫病的发生。
一旦发现疫病,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四、屠宰与加工阶段1. 屠宰:在屠宰前,要对猪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猪肉的质量安全。
屠宰过程中要遵守相关规定,保证猪肉的卫生和质量。
2. 加工: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对猪肉进行不同的加工处理。
加工过程中要保证产品的卫生和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五、总结猪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工作。
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猪肉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养猪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养猪业的效率和效益。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养猪是一项复杂的生产工艺,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流程来确保猪的健康和生长。
下面是养猪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
选址规划:选择适合养猪的场地,并进行规划和设计。
场地清理:清理场地并进行基础建设,包括搭建猪舍、设置饮水和饲料设施等。
育种选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养殖要求的猪种,进行良种培育和繁殖。
饲料配制:根据不同阶段的猪的需求,科学配制饲料,保证猪的营养需求。
管理养护:做好猪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包括定时清洁、定量喂食、定时饮水、疾病预防等。
疾病防控:定期对猪群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防范猪的传染病。
生长监测:对猪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肥育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和季节要求,进行适当的肥育管理,保证猪的质量。
屠宰加工:对成熟的猪进行屠宰和加工,制成猪肉制品。
销售营销:销售猪肉制品,开发市场,取得经济效益。
以上是养猪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不同地区和养殖规模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科学的养猪生产工艺是确保猪的健康和生长的关键。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1. 养猪前准备在养猪之前,需要进行养猪场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场地:选择一个空气流通、光照良好、水源充足的场地。
•建造猪舍:根据养猪规模和品种选择合适的猪舍,并注意保温、通风等条件。
•准备饲料:根据猪的生长阶段选择适合的饲料,包括主要成分和添加剂。
•购买猪苗:选择健康的猪苗,并进行必要的兽医检查和隔离。
2. 猪苗入舍当猪苗达到适宜入舍的年龄(一般为30-45天)时,可以将猪苗转移到猪舍中。
•清洁消毒:对猪舍进行清洁消毒,以避免病原体传播。
•建立饲喂水系统:确保猪舍内有足够的饲喂水设施。
•配置饲料:为猪苗准备干净、营养丰富的饲料。
•适应环境:逐渐将猪苗习惯于猪舍的环境,同时注意猪苗的健康状况。
3. 饲养管理在猪苗入舍之后,需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确保猪的健康和生长。
•饲料供给:根据猪的年龄和生长阶段,合理供给饲料,控制饲料的质量和数量。
•定时饲喂:按照科学的饲喂计划,定时给猪喂食,并定期检查饲料消耗情况。
•饮水管理:确保猪舍内有充足的清洁饮用水,并定期清洗水槽和水管。
•定期清洁猪舍:保持猪舍内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猪舍的粪便和杂物。
•疫病防控:进行常规兽医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和传染病。
4. 生长和育肥猪的生长和育肥是养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决定猪肉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监测生长情况:定期测量猪的体重和体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饲料供给。
•饲料配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调整饲料中主要成分的配比,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质量。
•定期清洗猪舍:保持猪舍的清洁,防止疾病传播,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合理育肥: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周期,选择合适的育肥方案,控制猪的体重和肥肉含量。
5. 屠宰和销售当养殖的猪达到屠宰标准时,可以将猪送往屠宰场进行屠宰。
屠宰后的猪肉可以进行分割和包装,然后销售给消费者。
•选择合适的屠宰场:选择合格的屠宰场进行屠宰,确保屠宰过程符合卫生标准。
•运输和存储:运输猪肉时要注意保持肉品的新鲜和卫生,到达销售地点后,进行适当的储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车间,从一道工序转移到下一道工序,每一工序必须完成规定的生产工艺。这样进行养猪生产,分工
明确具体,设备使用熟悉,饲料利用规范,能够达到较高的技术要求。采用工厂化生产工艺养猪,每个
车间必须在一定周期内完成一定的生产工艺,使其每个车间工艺完成后的产品达到一定的规格要求。
内容介绍
工艺流程类别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 各类猪栏数量和建造猪舍数的测算 养猪工艺流程的开通和和生产周转中配种母猪的补充与淘汰
猪群周转数量的确定
现阶段全国各地的养猪场规模多以中、小型为主,因此以周为单位,按照养猪规模和繁殖节律,给 出一定数量的母猪配种,建立一定数量的母猪群,制定相应的生产指标,将是确定各车间生产任务 的关键,也是猪舍建筑面积、内部设施设备配置、猪群数量和生产周转的前提。
表7—2 现代规模化养猪猪群周转数量确定表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简
介
现代规模化养猪就像工业生产一样,以生产线的形式,实行流水作业,按照固定周期节奏(一般以
周为单位)连续均衡地进行生产。生产过程包括配种、怀孕、分娩哺乳、保育、生长和育肥等环节,现
代规模化养猪的生产工艺就是按照上述六个环节进行流水式生产。正如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养猪场的一
栋猪舍就是一个生产车间,每个车间完成1~2个生产环节(或生产工序),产品从一个车间转移到下一
1.生产指标确定 2.猪群周转数量的确定
生产指标确定
根据现代规模化养猪场的生产指标 ,可以确定养猪场每周周转的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 断奶仔猪、保育仔猪、生长中猪、育肥肉猪的数量,这样不但可以有计划的安排合适的生产管理制 度,还能更好的按照工艺流程组织各类猪群的周转管理。
表7—1所示 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指标
五段饲养工艺流程示意图
五段饲养工艺流程示意图
二、四段饲养工艺流程
以目前设计和配套的万头猪场生产线为例,较多采用的是四段饲养工艺流程,即每周有24头母猪 于其产前1周进入分娩舍,分娩后哺乳4~5周断奶,24头哺乳母猪同时转回配种舍,24窝仔猪转 入保育舍,分娩栏空栏一周进行清洁消毒。仔猪在保育舍饲养4~5周后转入生长育肥(成)舍饲 养14~16周,体重达90~100kg上市。应该强调的是工艺一定要先进,在良种繁育、兽医防疫、 机械设备和管理上要创造条件,满足先进工艺的要求。
全年出栏 育肥猪数
每周生产 生长猪数
每周生产 断奶仔猪数
10348 10868 11388 199÷99﹪﹦201 209÷99﹪﹦211 219÷99﹪﹦221 205÷95﹪﹦216 215÷95﹪﹦226 226÷95﹪﹦238
体重达90~100㎏出栏。其繁殖节律和生产运行节律如图所示。
母猪繁殖节律图
生产运行节律图
(7~14+21)天 88天 (28~35+5)天 28~35天 98~112天 90﹪ 9 ~10头 8~10㎏ 18~20㎏
90~100㎏
二、养猪生产指标和猪群周转数量确定
现代规模化养猪按照生产节律确定生产制度,即在一定的时限内确定有多少母猪配种、妊娠和分娩; 有多少仔猪出生、哺乳、断奶和保育;有多少肉猪进入生长、育肥和出栏。根据目前养猪生产规模 一般以1、2、3、7、10日制五个等级而定,三万头规模以上的猪场实行一日制,万头规模的猪场实 行七日制,小型猪场可实行月制。
四段饲养工艺流程示意图
四段饲养工艺流程示意图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
一、繁殖节律和生产运行节律 二、养猪生产指标和猪群周转数量确定
一、繁殖节律和生产运行节律
规模化养猪生产全过程分配种、妊娠、分娩哺乳、生长育肥车间五个生产环节,母猪在配种车间饲
养35天(配种14天+妊娠鉴定21天﹦35天),转入妊娠车间后饲养 88天(妊娠期114天-妊娠鉴定21
表7—1 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指标
任务 母猪年产窝数(窝) 母猪平均窝产仔数(头) 母猪平均窝断奶仔数(头)
母猪分娩率
指标 2.1~2.3
10 9 90﹪
任务 仔猪保育天数 保育仔猪期末体重(㎏) 保育仔猪成活率 生长育肥猪20~90㎏饲养天数(天)
指标 28~35 (天)
18~20 95﹪
90~120
天-提前5天转入分娩舍﹦88天),分娩后哺乳28~35天,分娩舍饲养33~40天(28~35天+5天
﹦33~40天),断奶后母猪返回到配种车间,仔猪转入到保育车间饲养28~35天,再转入到生长育肥
车间饲养14~16周,最后出栏。肥育猪生产节律应向三、三、三的目标努力,即用来肥育的仔猪哺乳
30天,体重达8~10㎏,转入保育舍强化培育30天,体重达18~20㎏,再转入生长育肥舍育肥3个月,
工艺流程类别
现代规模化养猪与传统养猪相比,最重要的变革是采用了以周为节拍、全进全出、均衡生产的饲养 工艺。根据饲养阶段划分不同,有下述几种工艺流程。
一、五段饲养工艺流程 二、四段饲养工艺流程
一、五段饲养工Βιβλιοθήκη 流程这种生产程序采用五阶段饲养法,以周为单位,每周都有一定数量的母猪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 奶转群;每周都有一定数量的仔猪出生、断奶、生长、育肥到出栏。而仔猪从出生到出栏共饲养 154~182天,其中哺乳期28~35天,保育期28~35天,生长期49~56天,育肥期49~56天,全程共 计22~26周。五段饲养工艺流程在生长肥育期需转群两次,虽然方便了科学饲养猪群和充分利用了 猪舍,但在生产中增加了麻烦,猪只应激增加,为此有些猪场将生长期和育肥期合二为一,即采用 四阶段饲养工艺流程。
母猪受胎率 母猪分娩窝数(窝) 仔猪哺乳天数(天) 哺乳仔猪期末体重(㎏) 哺乳仔猪断奶成活率
90﹪ 7~8 28~35 8~10 90﹪
生长猪期末成活率 育肥猪期末成活率 生长育肥期平均日增重(g) 饲料利用率(料重比) 育肥猪出栏体重(㎏)
98﹪ 99﹪ 650~750 3~3.5 90~100
母猪生产周期 母猪分娩周期
每周生产 育肥猪数
每周生产 保育仔猪数
表7—2 现代规模化养猪猪群周转数量确定表 妊娠期114天 哺乳期21~35天 配种7~14天 繁殖周期142~163天
163÷7﹦23 149÷7﹦21 142÷7﹦20 10348÷52﹦199 10868÷52﹦209 11388÷52﹦219 201÷98﹪﹦205 211÷98﹪﹦215 221÷9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