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级生物上下册分组实验记录单

人教版七级生物上下册分组实验记录单
人教版七级生物上下册分组实验记录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下册分组实验记录单

学校生物分组实验记录

38

/ 1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下册分组实验记录单

实验教师

学校生物分组实验记录

38

/ 2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下册分组实验记录单

学校生物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班级班七年级

38

/ 3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下册分组实验记录单

学校生物分组实验记录

38

/ 4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下册分组实验记录单

学校生物分组实验记录

38

/ 5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下册分组实验记录单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doc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 范文一: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2015年秋季上学期 学校三台花园初中班级七年级姓名 目录 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2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3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4) 四、观察植物细胞........................................................................5五、观察动物细胞 (6) 六、人体的基本组织........................................................................7七、观察草履虫 (8) 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9九、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0) 十、植物茎内水分的运输...................................................11十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2) 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实验目的:1、尝试调查的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生物和生活环境

实验器材:调查表、笔、望眼镜、放大镜实验设计: 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 2、分组。8人一组,确定组长 3、设计调查路线。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7、汇报调查结果。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 实验目的: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器材:10只鼠妇、湿土、铁盘(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实验设计: 1.取一个方形的月饼盒,清洗干净,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已做】 2.将10条大小形同,健康状况良好的黄粉虫放入一个纸杯,然后倒扣在月饼盒中线中间静置2分钟。绝对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说话和拍打桌子(为什么?),待黄粉虫适应一下环境。 3.2分钟后拿走纸杯,让黄粉虫自由活动,然后迅速用黑卡纸将月饼盒的一半遮起来,另一半有光线照射。明暗反差越大越好。 4.从黄粉虫自由活动算起,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明处和暗处的黄粉虫数目。共统计10次填入下表。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 1、_____:右手拿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放置于身体正前方偏左侧; 2、______:从镜头盒取出目镜和物镜,安装在镜头上;(拿物镜时手拿橡胶部位) 3、对光:转动转换器和遮光器,使物镜和遮光器较大孔对准通光孔,调节________使镜筒下降适当距离,转动__________,直到从目镜中看到一片白亮的视野。 4、放装片并固定:将永久玻片标本(有盖玻片一面向上)观察部分正对通光孔,压片夹固定; 5、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与玻片靠近(下降过程眼睛注视物镜),通过目镜观察,_________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最后调节___________,使物像更加清晰。

中小学实验室全部表格(完整资料).doc

目录 实验工作计划 (2) 教学仪器借用登记表 (4) 教学仪器说明书索引 (6) 教学仪器维修保养记录 (7) 实验事故报告单 (8) 实-验-室-工-作-记-录(表格) (9) 实验通知单、记录单、报告单 (10)

城界学校实验室工作计划 城界小学实验室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教育装备标准化,提高教育装备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推进实验教学“三开”(开齐、开足、开好)工作,不断深化中小学实验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在科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落实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与教学计划,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让科学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起学生对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主要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开设实验教学课程,认真落实州教育局的“三开”工作,开齐课程,开出率尽量达到100%,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落实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财产和仪器的保管、维护、借出、收回、使用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做到出入有据。每次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能要求相关教师填写好《学生实验准备通知单》和《实验教师登记册》以及《实验教学教案》。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实践能力和提高科学素养。 三、工作措施: 1.继续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实验室安全 确保实验室安全,明确实验室职责,建立管理责任人自查,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制度。强化安全意识。以实验室安全责任人为主,在学校领导关心支持、学生配合下,确保实验室全年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

2.积极作好实验室日志、仪器借还等的填写和管理 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做好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作好平时实验日志的填写。仪器借还等管理等各种工作文件的归类、整理。 3.完成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努力完成实验室的更新提高,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做好本年度仪器设备管理,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科发展趋势,坚持结合实际,防止积压浪费情况的发生。 4.重视发挥电教手段,优化组合。 科学教学中要优化组合教学手段,努力提高电子白板以及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积极辅助的作用。 四、其他相关工作 1.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3.不足之处,另行补充。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实验室必须把握好过度期的教学,激

一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表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验收标准 一、单位基本信息 1、单位名称:法人:电话: 2、实验室名称:负责人:电话:EMAIL: 3、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电话:EMAIL: 4、实验室性质: 5、实验活动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种,属级病原微生物; 6、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申请验收级别:级 二、一级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内容 1、生物安全手册 从实验室立项、建设、使用维护的全过程生物安全防护综合措施均要纳入生物安全手册。(含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报告) 2、一级防护屏障 A安全设备:超静工作台、排风装臵、离心机要有安全密封的专用离心杯等。 B个人防护:防护服、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护用品。 3、二级防护屏障 ⒈在出口处设洗手池;⒉门口处要有挂衣处,个人便装与实验室内工作服要分开;⒊墙壁、开花板、地面要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消毒剂腐蚀,地面防滑、不铺地毯;⒋台面要防水、耐腐蚀、耐热;⒌厨柜和实验台应牢固、两者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便于清洁; ⒍有专门放微生物废弃物容器;⒎有开启的窗户应设纱窗;⒏有保证

工作照明的电力、避免强光、反射光;⒐有适当的消毒设施。 4、安全操作规程 ⒈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⒉接触微生物后、脱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⒊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存放食品等非工作用具;⒋禁止口吸滴定管;⒌按尖锐器安全操作规范尽可能少的使用尖锐器;⒍按安全操作规程、尽可能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⒎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台面,活性物溅出要随时消毒;⒏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前必须进行高压锅灭活,并放专用密闭容器中,由2人以上专运;⒐防虫、防鼠措施。 5、管理制度 A实验室布臵和准入:⒈实验室主工作区要合理设臵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⒉非实验人员不得进入,外来实验者、进修、学习人员要经负责人批准;⒊禁止在主工作区饮食及其他非业务活动。 B实验室工作人员资格和培训:⒈固定的工作人员具备正规院校医学或生物学教育经历,具有医师或技师等专业技术资格,⒉经过生物安全技术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工作。 C工作人员健康管理:⒈上岗前应被告知有潜在危险,并接受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⒉建立健康档案、接受可能接触微生物免疫、并有记录。 D实验室各项制度、规定、操作规程 (A)实验室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危害评估报告制度 (B)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C)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制度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3.27实验名称通过活动体验关节的作用 实验目的体会关节的作用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回形针,豆子,小口瓶 实验步骤: 1、绑住食指关节,然后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腕关节和指关节,然后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4、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落下。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动作,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结论如果没有关节,身体就会变得僵硬。关节还有缓冲的作用。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4.07实验名称做手臂活动模型 实验目的体会肌肉和关节的运动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绳子硬纸板铆钉(细铁丝) 实验步骤: 1、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把宽的硬纸板 沿长边对折,窄的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固 定。 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分别粘在两侧的纸板上。 3、拉动绳子,活动手臂模型。 实验现象结论纸板相当于骨头,绳子相当于肌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关节能使人做多种运动方式。 备注

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时间:4.21实验名称测走路的速度 实验目的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秒表、米尺、粉笔 实验步骤: 1、用米尺测出5米距离。 2、用正常步伐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比正常步 伐快一些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3、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米;比正常步伐慢一些 走5秒,能走()米。 4、记录、交流 实验现象结论在相同距离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情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备注

中小学实验室各种表格记录方法资料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主要是对实验室装备的教学仪器设备进行保管、维护、修理和使用,对实验教学进行组织、协调、服务,并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实验室账册管理 实验室要建立“三本账”:总账、分类账、低值易耗品账。仪器报废可以采用报废帐或报废单形式。 记账要求:账册齐全,账目清楚,单据完整,记账正确。 在条件允许时,可以采用计算机建账。在现阶段用计算机管理时可同时有纸质账本。 (一)教学仪器分类账 1.用途及记账要求 教学仪器账反映的是每一种仪器的数量、金额及存放位置。分类账是记录总账的依据。仪器类记入分类账。 2.填写形式 每一页只填写一种仪器,同一编号、同一规格型号的教学仪器填写在同一页。同一编号、不同规格型号的教学仪器,应分页填写。 ***目录外的教学仪器及实验材料视作无编号仪器,编号栏不填,但要登记在同类教学仪器的后一页。相应的类别间应适当留有空白页以备后用。 3. 填写范围 所有用于实验的调拨、自购、馈赠和自制教具的教学仪器。 4. 填写时间 在对教学仪器盘存的基础上,分类账每学期核查一次,账—卡—物相符。当仪器的存量有变化的时候及时填写,如果没有变化可一直不填写。 5. 填写说明

⑴编号——国家教育部对仪器的部颁编号 ⑵存放位置——仪器存放地点,存放层数自上而下数,用铅笔填写,便于 在仪器存放位置发生变化时修改。 ⑶序号——对同一编号、同一规格型号的学生分组实验仪器按顺序编写的 序号。 ⑷进货——仪器的增加 ⑸来源——仪器的购入途径:调拨、自购、馈赠、自制 ⑹核销——仪器的减少:报损、报废、调出 ⑺单价——仪器购入实际价格,自制教具按成本价填写 ⑻实存——仪器目前的实际存量 6、教学仪器的分类 目前我国教学仪器分八大类:计量仪器—0;通用仪器—1;专用仪器—2;模型—3;标本—4;挂图—5;玻璃仪器—6;药品—7;实验器材和工具—8。 ★注意: 1、如果是新建账,首先要清点本实验室所有实验仪器的实际库存量,填入 结存栏并在摘要栏中填入“库存”,然后根据仪器的增加与减少按要求做账。如果是新建校,所有实验仪器都是第一次添置的,那么首先填写该仪器的增加栏,结存栏不需要填写,当再次进货或有仪器报废减少,即该仪器数量、金额有变化时才需要填写结存栏。 2、更换账册时,应将前一本账册的结存数填写在结存栏的第一行。然后依 次填写。 3、仪器类填入分类账。化学和生物的模型标本、试管架填入分类账。

2020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全套)

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年级()班第组 时间 201 年月日 共人第周星期午第节 实验名称怎样让倒立的小丑更不容易从钢丝上掉下来 实验器材小丑卡片、卡纸、环形磁铁、棉线、安全剪刀、钢丝 实 验 方法和过程1、在小丑模型的尖脑袋剪一个小口 2、拉直棉线,将小丑模型头部开口处放在棉线上,上下调整棉线的高低 3、给小丑的手掌对称的地方各贴上一样多的环形磁铁 4、延长小丑的手臂 实验现象给小丑的手掌对称的地方各贴上一样多的环形磁铁,小丑更稳固;延长小丑的手臂,小丑更稳固 实验结论重心下移,重力低于支点,小丑就会更稳定

实验指导老师:组长:组员:

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年级()班第组 时间 201 年月日 共人第周星期午第节 实验名称测量一天中的气温实验器材气温计 实 验 方法和过程1、用温度计测量倚天中不同的气温 2、测量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选择同一地点,选择室外没有阳光直射、通风的地方) 3、把测得的气温填在记录表中 实验现象 一天中的气温中午的气温高,傍晚的气温低实验结论一天中的气温随着太阳越大,气温越高

实验指导老师:组长:组员:

中心小学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年级()班第组 时间 201 年月日 共人第周星期午第节 实验名称制作简易风向标并测定风向 实验器材剪刀、铅笔、吸管、硬纸板、大头针、指南针 实 验 方法和过程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一点的箭翼 3、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4、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实验现象 风从北方叫做北风,风从南方叫做南风 实验结论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来自北方叫做北风,风来自南方叫做南风 2、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2

化学实验报告 上册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2、收集两瓶空气。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现象: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实验报告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小组成员:班级:日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记录你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对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二、实验用具 纸、笔 三、实验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 2、分组。8人一组,确定组长 3、设计调查路线。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小组成员:班级:日期: 一、提出问题 二、作出假设 三、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二)实验用具 解剖盘、玻璃板、湿润的厚纸板、每小组鼠妇10只、湿土。 (三)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全班分组进行实验。 3、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

4、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5、记录数据 讨论 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练习使用显微镜 小组成员:班级:日期: 一、实验目的 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三、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练习使用显微镜;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轻轻放置在实验台略偏左、镜座后缘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的位置,把显微镜镜头向前,镜臂向后。 对光:转动转化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一只眼睛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观察:①安放玻片标本。 ②下降镜筒。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③上升镜筒。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4)整理实验器材 四、讨论 1、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 2、若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需如何移动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

化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指导教师日期: 实验内容:氧气的制取及其性质 实验目的: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器材: 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集气瓶、水槽、带铁夹的铁架台、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向试管内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并在管口塞棉花。 3、固定装置并加热。 4、用排水法收集三瓶氧气并标上1、2、3。 5、检验氧气。 6、氧气与木炭的反应。 7、氧气与细铁丝的反应。 8、实验结束,洗涤仪器,整理器材。 现象: 1、加热高锰酸钾,导管口有均匀连续气泡产生。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 3、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结论: 1、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2、氧气具有助燃性。

班级指导教师日期: 实验内容:CO2的制取及性质 实验目的: 1、掌握CO2的实验室制度。 2、掌握CO2的检验及验满方法。 实验器材: 铁架台、试管2支、集气瓶、酒精灯、小木条、澄清石灰水、大理石、稀盐酸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往试管中装入大理石,倒入占试管容积1/3的稀盐酸。 3、固定仪器。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瓶口盖上玻片。 5、用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6、在另一支试管中装入石灰水,插入导管观察现象。 7、实验完毕后,清洗仪器,整理桌面。 现象: 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大理石逐渐减小。 2、伸入集气瓶口的木条立即熄灭。 3、往石灰水中通入气体后变浑浊。 分析及结论: 1、产生的气体是CO2。 2、用燃着的木条做CO2的验满。 3、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是: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

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小组成员:班级:日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记录你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对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二、实验用具 纸、笔 三、实验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 2、分组。8人一组,确定组长 3、设计调查路线。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小组成员:班级:日期: 一、提出问题 二、作出假设 三、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二)实验用具 解剖盘、玻璃板、湿润的厚纸板、每小组鼠妇10只、湿土。 (三)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全班分组进行实验。 3、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 4、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5、记录数据 你得出的结论: 讨论 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练习使用显微镜 小组成员:班级:日期: 一、实验目的 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三、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练习使用显微镜;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轻轻放置在实验台略偏左、镜座后缘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的位置,把显微镜镜头向前,镜臂向后。 对光:转动转化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一只眼睛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观察:①安放玻片标本。 ②下降镜筒。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③上升镜筒。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4)整理实验器材 四、讨论 1、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 2、若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需如何移动玻片标本?

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报告单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一、实验的目的及原理: 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无关变量,仅仅单一变量改变。例如探究光照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应控制除了光 线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 二、实验器材: 黄粉虫(或蚯蚓、鼠妇)、铁盘(或塑料盒、纸盒)、纸板、玻璃、干湿土 三、实验步骤: 1.取个方形的纸盒,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 2.将数条或的黄粉虫放入一个纸杯内,然后倒扣在纸盒线的中央,静置2分钟. 3.分钟后取走纸杯,迅速盖好纸盒,一半盖好纸板,一半盖好玻璃板。 4.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黑暗处的黄粉虫的数目,统计10次。 5.将统计的结果记录在下列表格内 6.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 黄粉虫的数目 环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总数平均数境 明 亮 黑 暗 四、实验现象及结论: 五、改进和建议: 六、注意事项: 1黄粉虫可以从花鸟鱼市上卖,随用随买;活蚯蚓可以选择腐殖质丰富、土壤肥沃、湿润、疏松的地方, 如菜园,用铁锹翻土采集.。 2实验室要尽量保持安静,避免震动、以免认为因素的干扰。 3确保除了实验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相同。 实验人员 年月日

练习和使用显微镜 一、实验的目的及原理: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永久性玻片标本 三、实验步骤: 1取镜和安放 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拖住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筒中取出。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边缘处7厘米处,安放好物镜和目镜. 2 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物理前端与在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的距离)4)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调节反光镜,使反射光经过通光孔、物镜、目镜、镜筒到达目镜内。通过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标本正面朝上放在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得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此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物镜) 7)左眼向镜筒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8)练习将所观察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先向左移动下标本,看看物象朝哪个方向移动。 9)换成写有“e”的标本,继续观察物象,描述你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 四、实验现象及结论: 显微镜所成的是______(正立/倒立)、_____放大/缩小的像 五、改进和建议: 六、注意事项: 1实验完毕后,把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通光孔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然后把显微镜方进箱里,放回原处。 2如需要擦拭物镜、目镜,必须用擦镜纸,切忌用手直接触摸镜头。 3放置标本时,一定要将物体正对通光孔的中央,否则会找不到像 4转动粗准焦螺旋,不能旋转太快,否则会错过物象。 5几个人共用一台显微镜时,由于个人的视力有限,本来看的很清晰的物象别人可能看不清楚,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整。 6调焦时,要先粗后细。 7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睛要睁开,一边观察,一边画图。 8画细胞结构简图时,图的大小要适中,在纸上的位置要适中,一般略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放注字和书写名称。 实验人员 年月日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实验材料三脚架、小瓷盘、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把土豆 泥放在小瓷盘中,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 做成山的形状。 2、把小瓷盘放到铁架台上,隔石棉网加热,看到岩浆从 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实验现象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 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 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细木棍或竹筷、毛巾 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用不同颜色的毛巾做地层,将毛巾叠成几 层,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 2、用细木棍或竹筷做地壳,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 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1、用力挤压毛巾,毛巾会形成褶皱。 2、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岩层在收到外力时会发生变形,形成褶皱,当受到的外力 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断裂,形成地震。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有盖的大玻璃瓶、水、碎砖块 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碎石子或用砖头做河道中的石头,装水的 大玻璃瓶做流水的河道。 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水变浑浊了,水中有一些砖屑;碎砖块变小了,棱 角变光滑了。 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 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从而推想:卵石是在河道中不断 受到水的冲击和相互碰撞形成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酒精灯、页岩、燃烧钳、水。 实验步骤1 、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 2、加热岩石后把它放入水中。反复几次,观察有什么现 象 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掉碎屑。实验结论岩石在温度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破碎现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声音的产生实验 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鼓、绿豆、音叉、烧杯、水实验步骤 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

九年级物理全册分组实验报告单(人教版) 答案

九年级班级:姓名: 实验名称: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 实验用品: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试管2支、试管夹、温度计2只、秒表、冷水、食用油实验步骤: (1)、组装好铁架台,将盛有等质量的水和 食用油的两试管底部紧贴在石棉网上,用同 一盏酒精灯加热,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通过温度计观察两试管中液体温度的变化; (2)、记下两种液体温度先后达到50摄氏 度时所用的时间; (3)、将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的不同转换成吸收热量的不同; 实验结论: 物质种类质量初温末温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吸收热量水60 20 45 25 6 多 食用油60 20 45 25 3 少 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水吸收的热量较多,即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强(比热容较大)。 小组成员: 教师评分:

九年级班级:姓名: 实验名称: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实验目的: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实验用品:学生电源灯座及灯泡单刀开关导线 实验步骤: 1、组成串联电路 (1)按上图的电 路图,连成实 物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和断开各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 实验结论:串联并联 1在串联电路里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用电器同时(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会(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开关控制___所有___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用__不变__. 2、在并联电路里有多条电流路径;用电器单独(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不会(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干路开关控制___所有___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__所在之路上的____用电器。 小组成员: 教师评分:

河北省中小学实验室及实验教学档案管理表格

河北省中小学实验室及实验教学档案管理表格 一、实验室管理表格说明

二、实验室管理工作程序 三、实验室管理表格 表一实验室工作大事记 表二实验室资料档案目录

表三教学仪器说明书索引 注:存入实验档案 表四实验室业务人员统计表年月日 注:存入实验室档案 表五实验教学进度表 学科班级任课教师 注:实验所需特殊仪器和材料在备注栏目内说明以便实验室准备存入档案表六实验通知单 学科高(初)中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 任课教师(签名)领出日期月日 实验员(签名)归还日期月日 注:1、任课教师填写演示实验提前三天,学生分组实验提前一周通知实验室准备。2、本单位注销由实验室存入档案。 3、实验分类按教学活动分类方法是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讲边实验。

表七实验教学原始记录表 任课教师(签名)实验员(签名) 注:1、本表填写送交实验室存入资料档案。2、根据不同班级实验情况认真填写记录。表八实验事故报告单 填写日期 领导(签名)任课教师(签名)实验员(签名) 注:由任课教师和实验员将事故经过原因落实后认真填写存入实验室档案中备查。

表九中学理科实验课开出率统计表 实验室负责人(签字): 实验完成情况综合分析 1、分析实验完成开出率:物理 %;化学 %;生物 %。 2、分析选做实验总计。 3、分科未完成实验的个数及原因说明。 ⑴物理实验个;化学实验个;生物实验个。⑵未完成实验的原因(可另附) 4、分科实验课应开出实验个数,各学校根据所用教材内容统计总数为准。 5、学期终了统计后存入档案。 主管领导(签名)教务主任(签字)实验室负责人(签名)实验员(签名) 表十一教学仪器验收单 到货日期:检验日期: 实验室负责人(签名)验收人(签名) 注:存入资料档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

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小组成员:班级:日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记录你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对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二、实验用具 纸、笔 三、实验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 2、分组。8人一组,确定组长 3、设计调查路线。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小组成员:班级:日期: 一、提出问题 二、作出假设 三、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二)实验用具 解剖盘、玻璃板、湿润的厚纸板、每小组鼠妇10只、湿土。 (三)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全班分组进行实验。 3、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 4、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5、记录数据 你得出的结论: 讨论 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练习使用显微镜 小组成员:班级:日期: 一、实验目的 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三、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练习使用显微镜;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轻轻放置在实验台略偏左、镜座后缘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的位置,把显微镜镜头向前,镜臂向后。 对光:转动转化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一只眼睛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观察:①安放玻片标本。 ②下降镜筒。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③上升镜筒。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4)整理实验器材 四、讨论 1、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 2、若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需如何移动玻片标本?

山东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备案表

附件4 备案登记编号: 山东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 备案表 实验室设立单位名称(盖章): 组织机构代码: 上级主管部门: 法人代表(签字): 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年月日山东省卫生厅制

填表须知 1.本表适用于山东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的备案。 2.填表人应仔细阅读填表说明,明确填表要求。 3.填表人应按照实际情况如实、完整填写各项内容。 4.填表人应使用A4纸打印,一式两份,并附电子版。 5.实验室的设立单位需具有法人资格,并汇总本单位内部所有相关实验室的备案材料后,统一报送至单位所在县(市区)级、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备案。单位内部实验室的划分由单位自行确定。 6.本表未经实验室设立单位的法人代表或其授权人签名无效。 7.备案登记编号由批准单位编写。 8.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备案登记编号由“A+年度(2位)+市代码(2位)+顺序号(4位)”组成,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备案登记编号由“B +年度(2位)+市代码(2位)+顺序号(4位)”组成。各市代码为:济南市01、青岛市02、淄博市03、枣庄市04、东营市05、烟台市06、潍坊市07、济宁市08、泰安市09、威海市10、日照市11、莱芜市12、临沂市13、德州市14、聊城市15、滨州市16、菏泽市17。如济南市第一个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备案登记实验室编号为:A09010001; 济南市第一个二级实验室备案登记实验室编号为:B09010001。

实验室信息汇总表

□检测项目:指微生物检验、免疫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和临床检验。(注:肿瘤标志物、激素、特种蛋白、出凝血、自身抗体等以及无法归类的检测归入临床检验)

分组实验报告单

分组实验报告单

表十六 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 名称 钟摆的秘密 实验 目的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钟摆的奥妙,懂得钟摆的工作原理。实验 器材 支架、细铁丝、胡萝卜、回形针、秒表、细线等 步骤和方法 1、用细线的一端拴住回形针; 2、把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到支架上,使细线正好等于20厘米; 3、用手拨动摆锤,同时利用秒表计时,并数摆来回摆动的次数; 4、记录一分钟摆所摆动的次数; 5、重复3—5步再做一次。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现象: 测量次数测试条件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每分钟摆 动的次数 摆锤相同 摆长相等 实验结果: 当的重量和一定时,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 实验结论 一定,一定,也一定。 小科学家签名

表十六 龙场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班第组指导教师:徐涛2017 年月日实验 名称 钟摆的秘密 实验 目的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钟摆的奥妙,懂得钟摆的工作原理。实验 器材 支架、细铁丝、胡萝卜、回形针、秒表、细线等 步骤和方法 1、用细线的一端拴住回形针; 2、把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到支架上,使细线正好等于20厘米; 3、用手拨动摆锤,同时利用秒表计时,并数摆来回摆动的次数; 4、记录一分钟摆所摆动的次数; 5、把摆线缩短到10厘米后,重复第3—4步操作。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现象: 摆锤摆长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回形针10厘米 回形针15厘米 回形针20厘米 实验结果: 当的重量一定时,摆线越长,摆动的次数;摆线越短,摆动的次数。 实验结论 摆锤一定,摆长越长,摆的速度,摆长越短,摆的速度。 小科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测定反应速度 ----探究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人的反应快慢与有关?(填写你感兴趣的因素)(二).作出假设:(对所提出的问题根据生活经验做出合理的假设) (三).制定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施计划 1.明确小组内分工计划(选出测试者,受测者,记录人员,施加干扰和监督人员等) 2.学生思考减小实验误差的做法 3.实验的注意事项 (1)测试者要让尺垂直落下;另外记录员也要做监督工作,尤其对测闭眼时反应速度的组。 (2)受测者必须眼睛看测试者的手,拇指和食指上沿要与零刻线对齐,读数的时候每次都以拇指上沿对准的刻度线为准,要精确到毫米。如若没有接住尺子,记录时以(尺长+1)厘米进行记录。 (3)为了使数据更准确,受测者测试五次取平均值。 (4)监督者要确保每次受测者的眼都是看测试者的手,而不是看尺子。 4.实验数据记录 1 2 3 4 5 平均值 次数 因素

(五).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表达交流 分享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也可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验过程说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本节课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2015年秋季上学期 学校三台花园初中 班级七年级 姓名

目录 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2)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 (3)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4) 四、观察植物细胞 (5) 五、观察动物细胞 (6) 六、人体的基本组织 (7) 七、观察草履虫 (8) 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 (9) 九、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0) 十、植物茎内水分的运输 (11) 十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2)

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实验目的: 1、尝试调查的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生物和生活环境 实验器材:调查表、笔、望眼镜、放大镜 实验设计: 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或农田 2、分组。8人一组,确定组长 3、设计调查路线。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7、汇报调查结果。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报告 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 实验名称: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 实验目的: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实验器材:10只鼠妇、湿土、铁盘(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设计: 1.取一个方形的月饼盒,清洗干净,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已做】 2.将10条大小形同,健康状况良好的黄粉虫放入一个纸杯,然后倒扣在月饼盒中线中间静置2分钟。绝对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说话和拍打桌子(为什么?),待黄粉虫适应一下环境。 3.2分钟后拿走纸杯,让黄粉虫自由活动,然后迅速用黑卡纸将月饼盒的一半遮起来,另一半有光线照射。明暗反差越大越好。 4.从黄粉虫自由活动算起,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明处和暗处的黄粉虫数目。共统计10次填入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