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护理教学
母婴护理培训教学计划

母婴护理培训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母婴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掌握正确的母婴喂养方法;3.学习有效的婴幼儿安全护理;4.了解产后护理知识和技巧;5.提高母婴关系的沟通和情感建立。
二、教学内容1.母婴护理的基本知识a.母婴生理发展及其特点b.婴儿的常见疾病和护理方法c.母亲的营养和健康知识2.正确的母婴喂养方法a.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优势b.婴儿人工喂养的步骤和方法c.婴儿辅食的引进和适当时间3.婴幼儿的安全护理a.婴幼儿安全的意义和重要性b.安全环境的建立和维护c.核心救护知识和技能4.产后护理知识和技巧a.产后身体恢复的特点和需要b.产后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c.产后期哺乳和宝宝护理5.母婴关系的沟通和情感建立a.母亲和婴儿间的亲密接触b.母父亲和婴儿的沟通技巧c.婴儿情感发展和亲子关系建立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授课与讲解:通过讲解母婴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员全面了解相关内容。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观摩实践:组织学员参观实践或实习,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4.视频和图片展示: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母婴护理的实际操作技巧。
5.小组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活动,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经验。
四、教学组织与管理1.招生:招收符合条件的学员,限定学员人数,以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布置作业:每次课程结束后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习效果并检验学员的学习进度。
3.评估与考核:通过期末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评估学员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4.毕业证书发放:对合格学员颁发毕业证书,以肯定学员的努力和成果。
五、教学资源与保障1.教学材料:准备详细的教学教材和习题集,以便学员更好地学习和复习。
2.实践场地:确保有足够的实践场地,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3.教学设备: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设备和模拟实际操作的器材。
4.资金保障:为教学资源的更新和维护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六、教学计划实施进度本课程总学时为XX学时,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1+x母婴护理 教案

1+x母婴护理教案课程名称:1+x母婴护理
课程目标:
1. 掌握母婴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了解新生儿和产妇的生理特点和护理需求
3. 培养学员的责任心和爱心,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课程大纲:
第一章:母婴护理基础知识
1. 母婴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新生儿和产妇的生理特点
3. 母婴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第二章:新生儿的护理
1. 新生儿的喂养和哺乳技巧
2. 新生儿的日常护理
3. 新生儿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第三章:产妇的护理
1. 产后的生理变化和恢复
2. 产后的饮食和营养
3. 产后的心理调适和情感支持
第四章:母婴健康管理
1. 预防接种和儿童保健
2. 母婴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3. 母婴运动和健身指导
教学方法:
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图示、视频等形式,使学员全面了解母婴护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操作、案例分析等形式,使学员熟练掌握母婴护理的操作技巧。
3.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课程评估:
1. 课堂表现:观察学员的课堂参与度和实践操作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 作业完成情况: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员对母婴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母婴护理实训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母婴护理实训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母婴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学生能够掌握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方法。
- 学生能够熟悉产妇的产后护理要点。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新生儿的脐带护理、洗澡、换尿布等日常护理操作。
- 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产妇的产后生理和心理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母婴护理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母婴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新生儿的日常护理- 脐带护理- 洗澡- 换尿布- 新生儿抚触3. 产妇的产后护理- 产后生理护理- 产后心理护理- 产后营养指导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通过观看母婴护理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母婴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2. 讲授:- 讲解母婴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介绍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示范:- 教师现场演示新生儿的脐带护理、洗澡、换尿布等操作。
4. 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1. 复习:- 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讲授:- 讲解产妇的产后护理要点。
- 介绍产后生理和心理问题及处理方法。
3. 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母婴护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 模拟演练:- 学生模拟产妇和新生儿,进行产后护理操作演练。
5. 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实训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母婴护理基本概念和原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进行新生儿日常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对产妇产后护理要点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母婴护理相关教材和资料。
2. 模拟新生儿和产妇的道具。
3. 母婴护理操作视频。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训,学生能够掌握母婴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母婴护理课程教学大纲

母婴护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母婴护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新生儿和婴儿的护理技能和知识,帮助他们成为专业的母婴护理人员。
该课程将介绍基本的婴幼儿护理原理和实践技巧,涵盖婴儿健康、喂养、卫生和发育等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目标1.了解婴儿的生长和发育规律,掌握婴儿护理的基本原则。
2.掌握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掌握婴儿喂养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
4.学习基本的婴儿卫生保健知识,包括洗澡、更换尿布等。
5.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沟通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婴儿的异常情况并与父母沟通。
三、课程内容1.婴儿生长和发育- 婴儿各阶段生长发育特点- 婴儿的运动发展- 婴儿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2.婴儿护理原则- 温度调节和防护- 规律作息的养成- 婴儿的安抚技巧3.婴幼儿常见疾病- 婴幼儿感冒和发烧的处理 - 婴儿腹泻及其护理- 婴儿湿疹的防治- 婴幼儿口腔卫生4.婴儿喂养- 母乳喂养的基本技巧- 人工喂养的准备与操作- 婴儿辅食逐渐添加- 防止婴儿吮吸指头习惯5.婴儿卫生保健- 婴儿皮肤护理- 婴儿口腔卫生- 洗澡和更换尿布的正确方法6.观察与沟通- 观察婴儿的异常表现- 与父母的有效沟通四、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通过讲解婴儿护理的知识点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层次思考和交流。
4.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婴儿护理的实践操作,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5.模拟演练:通过模拟婴儿护理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
五、考核方式1.期中考试:设立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实践操作:考核学生通过婴儿护理实践操作的能力。
3.课堂表现:考核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4.论文撰写:鼓励学生针对特定课题撰写婴儿护理方面的论文,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1.主教材:《婴儿护理教程》2.参考资料:- 《婴儿护理实用手册》- 《婴儿喂养与护理宝典》- 《母婴保健手册》- 网络相关文章及研究报告七、教学评价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婴儿护理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并且能够在实践中把握婴儿的需求,并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1+x母婴护理 教案

1+x母婴护理教案教案:1+x母婴护理教学目标:1.了解母婴护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技巧。
3.了解常见婴儿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的知识和技巧。
5.了解婴儿成长发育的特点和正常发育的评判标准。
6.掌握常见的婴儿突发情况的急救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一、母婴护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母婴护理的定义。
2.母婴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母婴护理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4.世界各国的母婴护理政策和措施。
二、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技巧1.新生儿的脐带护理。
2.新生儿的皮肤护理。
3.新生儿的洗澡技巧。
4.新生儿的睡眠姿势和安全。
5.新生儿的常见疾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方法。
三、常见婴儿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1.感冒和发热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2.呕吐和腹泻的处理方法。
3.皮疹和湿疹的护理方法。
4.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5.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常规接种计划。
四、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的知识和技巧1.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技巧。
2.母乳存储和喂奶的注意事项。
3.辅食添加的时机和方法。
4.辅食添加的种类和营养需求。
五、婴儿成长发育的特点和正常发育的评判标准1.婴儿的生长曲线和发育阶段。
2.婴儿的语言、认知、运动、社交发育的特点。
3.婴儿发育的评判标准和发育迟缓的早期识别方法。
六、常见的婴儿突发情况的急救处理方法1.婴儿呼吸窘迫的急救处理方法。
2.婴儿突发高热的处理方法。
3.婴儿窒息和心脏骤停的紧急救助方法。
4.婴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母婴护理的基本知识、技巧和处理方法。
2.示范法:通过展示护理操作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3.讨论法:引导学员参与讨论,分享经验和观点。
教学资源:1.母婴护理相关的书籍和教材。
2.实际护理操作的模拟器材和道具。
3.经典案例和实例的分析。
评估方法:1.口头问答:提问学员关于母婴护理知识的问题。
2.护理操作的实际演示和评估。
3.书面测试:书面形式的母婴护理知识测试。
母婴护理教学实施方案模板

母婴护理教学实施方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母婴护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母婴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婴儿护理、产妇护理、哺乳指导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做好母婴护理工作。
二、教学内容。
1. 婴儿护理。
a. 新生儿护理。
b. 婴儿喂养。
c. 婴儿睡眠。
d. 婴儿洗护。
2. 产妇护理。
a. 产后恢复。
b. 产褥期护理。
c. 产后饮食。
3. 哺乳指导。
a.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b. 母乳喂养的技巧。
c. 哺乳期间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
采用讲授、示范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母婴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2. 实践教学。
通过实地实习和模拟操作,让学生掌握母婴护理的实际操作技能。
3. 案例教学。
结合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母婴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考核。
通过考试、实习成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确保学生掌握了母婴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教学效果评估。
对教学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
选用权威的母婴护理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 实习基地。
与医院、保健院等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母婴护理工作。
3. 教学设备。
提供适当的模拟操作设备,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保障。
1. 教师队伍。
配备专业的母婴护理教师,确保教学质量。
2. 教学环境。
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室、实习基地等,为学生学习和实践提供保障。
3. 教学管理。
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过程的规范和有序进行。
七、教学实施。
1. 教学计划。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确保教学按计划进行。
2. 教学过程。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教学效果。
3. 教学效果。
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确保教学质量。
八、总结。
母婴护理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教育工作,对培养母婴护理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母婴护理教学大纲

母婴护理教学大纲母婴护理是指对孕产妇、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保健和护理工作。
为了提高母婴护理的专业水平,制定一份母婴护理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根据母婴护理的特点,结合相关教学要求,以适当的字数限制为你提供一份关于母婴护理教学大纲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在本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以下内容:1.了解孕产妇、新生儿及婴幼儿的生理、心理、营养等方面的知识;2.熟悉并掌握母婴护理中的基本技能,如喂养、洗护、疾病预防等;3.培养学生与孕产妇、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4.了解母婴护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及伦理要求。
二、教学内容1.孕产妇护理(1)孕前护理- 孕前体检及辅助检查- 营养咨询与指导- 孕前心理调适等(2)产前护理- 孕期护理- 分娩准备- 产前病理护理等(3)产后护理- 产后观察与评估- 乳房护理及哺乳指导- 产后康复护理等2.新生儿护理(1)新生儿生理特点及评估- 新生儿常见生理变化- 新生儿评分工具及评估方法(2)新生儿基础护理- 温度调节与保暖- 新生儿喂养及常见喂养问题解答- 新生儿皮肤护理等(3)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护理- 新生儿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措施等3.婴幼儿护理(1)婴幼儿生理特点及发育评估- 婴幼儿生理发育的阶段及特点- 婴幼儿发育评估工具及方法(2)婴幼儿饮食护理- 婴幼儿喂养方式及调控- 婴幼儿辅食添加与指导- 婴幼儿常见食物过敏处理等(3)婴幼儿安全护理- 婴幼儿安全用具的选择与使用- 婴幼儿安全防范措施及事故处理- 婴幼儿急救常识等(4)婴幼儿心理护理- 婴幼儿情绪表达与沟通- 婴儿安抚与婴幼儿多动症的护理- 婴幼儿抑郁的预防及处理等4.母婴护理相关政策及法规- 相关政策及法规的导入与解读- 母婴护理工作中的伦理要求- 母婴护理工作中的安全规范等三、教学方法在本课程中,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授相关知识点,提供基础理论知识;2.案例教学: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3.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母婴护理实操课件

母婴护理实操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现代母婴护理学》第3版,具体涉及第三章“妊娠期的护理”和第四章“产褥期的护理”。
详细内容包括妊娠期的膳食指导、身体护理、心理支持;产褥期的伤口护理、母乳喂养技巧、新生儿沐浴及脐部护理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妊娠期和产褥期的基础护理知识与技能。
2. 能够独立完成妊娠期膳食制定及产褥期伤口护理。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提高与母婴沟通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妊娠期膳食制定、产褥期伤口护理、母乳喂养技巧。
难点:妊娠高血压、产后抑郁的早期识别与护理干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模型。
学具:护理包、膳食制定表、新生儿护理模拟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展示一段母婴护理实际操作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 理论讲解(30分钟):详细讲解妊娠期膳食指导、身体护理、心理支持及产褥期护理要点。
3. 例题讲解(20分钟):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20分钟):分组进行妊娠期膳食制定和产褥期伤口护理的实操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妊娠期护理:膳食指导身体护理心理支持2. 产褥期护理:伤口护理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定一份妊娠期膳食表。
描述产褥期伤口护理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2. 答案:妊娠期膳食表:根据孕妇体重、年龄等因素,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产褥期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妊娠期膳食制定和产褥期护理操作掌握情况较好,但对妊娠高血压、产后抑郁的护理干预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的母婴护理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组织学生参观产科病房,了解实际工作场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妊娠期膳食制定。
2. 产褥期伤口护理。
3. 妊娠高血压、产后抑郁的早期识别与护理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 由于呼吸肌发育不完善
.
新生儿生理特征
循环 肺循环开始,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功关闭,
新生儿循环建立。
新生儿心率范围波动较大,平均每分钟120~140次。 新生儿血流的分布不均匀,多集中躯干内脏而四肢较少,
消化
对母乳易消化吸收,
对淀粉等物质消化能力较差。
食管不蠕动、 溢乳 贲门括约肌不关闭,
胃呈水平位,
.
预防接种
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注射。
乙肝疫苗可使婴儿 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可使
获得主动免疫。
婴儿即刻获得被动免疫。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10μg,生 后1个月、6个月再分别注射10μg。 亦可与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
(先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2周后开始注射乙 肝疫苗,第二、第三针疫苗注射的间隔时间同上。)
易发生新生儿硬肿症和呼吸道感染。
.
新生儿生理特征
免疫 从母体可获得IgG、 IgA免疫球蛋白。 皮肤
胎脂有保护皮肤和减少散热的作用。 也可分解成脂肪酸而刺激皮肤引起糜烂。 产后8h应用消毒植物油擦去胎脂。 睡眠 每日约需20~22小时的睡眠
原因 由于新生儿大脑皮质兴奋性较低
随着大脑皮质的发育,睡眠时间逐渐缩短。
正常新生儿面色红润,呼吸均匀,哭声宏亮。 呼吸道不通畅 表现为面色苍白或青紫,啼哭异常,呼吸急促
护理
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左右交替侧卧位, 给氧吸入。
.
护理措施
2、密切观察呕吐。 分娩时胎儿吞下较多的羊水, 出生后1~2天内新生儿常出现呕吐。
注意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性质、颜色。
呕吐的新生儿应侧卧。 呕吐的新生儿推迟喂奶。
眼、耳、鼻、口腔护理
鹅口疮的护理
可于哺乳后半小时用双氧水棉签拭洗后涂制霉 菌素混悬液(10万U/ml)或1%龙胆紫。
.
护理措施
皮肤及臀部护理
胎脂于生后6小时用消毒植物油擦去。 经常更换卧位防止局部受压。
防止红臀
涂5%鞣酸软膏。
红臀护理
❖勤换尿布,保持清洁干燥, ❖局部可用25W灯泡或红外线照射
注意(距臀部30cm左右),每次10~20
母婴护理教学课件下载-样章.ppt
母婴护理课程
新生儿护理
.
新生儿护理
与
保健
.
新生儿期 出生后4周之内
是新生儿逐渐适应子宫外生活的过渡阶段。
妊娠37周末至42周末以前,体重≥2500g, _______称足月新生儿。
新生儿生理特征
呼吸
呼吸运动较浅表, 呼吸节律不齐,
呼吸频率较快,(约每分钟40~44)
.
新生儿生理特征
常见的 特殊现象
生理性体重下降
进食少 呼吸与皮肤的水分蒸发 大小便的排出
出生后2~4天出现体重下降,
平均比出生时体重下降6%~9%,一般不超过10%。
4天后开始回升,7~10天恢复到初生时体重, 以后体重迅速增加。
.
新生儿生理特征
常见的 特殊现象
生理性黄疸
皮肤与巩膜的黄染 出生后2~3天出现 7~10天逐渐自行消退
.
护理措施
维持正常体温、体重 保暖 冬季除保持合适的室温(22~24℃) 可采用母亲体温、热水袋,使用时要防止烫伤。
测量体温、 每日测体温2次,
每日侧测体重一次, 如体重下降超过出生时体重的10%,或出生后 4~5天体重不回升,应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
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1、密切观察呼吸、面色和哭声,
.
护理措施
脐部护理 密切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或出血
如有渗血、出血可压迫止血或重新结扎。
每日护理中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4小时后再次在无菌操作下断脐。
每日沐浴后用95%乙醇揩净脐带残端和脐轮处。
.
护理措施
预防感染,做好常规护理
沐浴 每天早晨沐浴一次
沐浴有淋浴、 盆浴、床上擦浴。
清洁皮肤 促进血液循环, 促进生长发育 可作全身体表检查
.
护理诊断
1.体温调节无效:
体温过低或过高,与环境及 体温调节 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面色青紫,与吸入呕吐 物及羊水有关。
3.母乳喂养有效:
哺乳后新生儿满足,与母亲有 基本喂养知识有关。
4.有脐带出血的危险: 与脐带结扎不紧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新生儿皮肤薄嫩,易 受损伤、感染有关。
.
新生儿生理特征 心理要求
新生儿出生后,主要有两方面的需求, 吃奶的需要与情感的需要。
.
护理评估
Apgar评分情况:10~8分。
体格检查情况:面色、体温、心率、呼吸、体重、 身长、肝、脾、四肢及皮肤均正常。 脐带情况:脐部无渗血、出血,无分泌物,无臭味。
大小便:出生24小时内排出胎粪, 出生后数小时内排尿。
新生儿出生10~12h内开始排出墨绿色粘稠的胎粪
.
新生儿生理特征
泌尿
新生儿多在出生后6h内排尿, 一般每天10余次,尿色清澄淡黄。
体温
生理性体温下降
原因
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 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较大。
脱水热 体温上升39~40℃。
原因 夏天室温过高时,出汗多导致体内水分不足。
冬天室温过低时,新生儿体温下降,
哺乳后不宜立即换尿布。
.
护理措施
喂养
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
出生后即可喂5%糖水,4小时开始喂奶, 每3~4小时一次,每次15~20分钟。 两次喂奶之间喂一次糖水,
奶的配制
注意事项
牛奶按3:1稀释, 奶粉重量按1:8, 容量按1:4加水稀释。
奶瓶、奶头每天都应煮沸消毒。 喂奶时奶头内充满乳汁。 随时观察其面色,注意有无呛咳。
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积蓄,出现生理性黄疽。 如黄疽出现过早,持久不退或逐渐加深, 应考虑病理性黄疽。
.
新生儿生理特征
常见的 特殊现象
乳房肿大及分泌物
出生后3~5天,乳房轻微肿大有初乳样的 黄色分泌物,一般2~3周内消失。
常见的 特殊现象
原因:孕期 母体雌激素 对胎儿的影 响所致。
阴道出血及分泌物
出生后5~7天时可见阴道有少量出血及白色粘 液样分泌物,可持续1~2天后自行消失。
分钟,每日2次,防止皮肤烫伤。 ❖局部皮肤破溃者,用消毒鱼肝油或植 物油涂敷患处,并口服维生素C。
.
预防接种
接种卡介苗
正确。
接种部位 接种方法
左上臂三角肌外缘下端。 皮内注射
不可注入皮下以免引起局部溃疡或附近淋巴结肿大。
剂量为0.05mg。
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内。
.
新生儿保健指导
新生儿在家庭中应注意居室的温度、湿度、 空气的流通,减少探望,预防感染。
冬季注意保暖,夏季防止中暑, 坚持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