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原因的分析
探析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曾春妹

探析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曾春妹发表时间:2020-05-08T10:48:14.633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23期作者:曾春妹[导读] 测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是出厂试验、现场安装交接试验和预防性试验的基本项目摘要:测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是出厂试验、现场安装交接试验和预防性试验的基本项目,是判断变压器绕组是否存在缺陷和故障,确定变压器是否可以投入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测量电力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目的,就是借助测量仪器取得变压器三相绕组的电阻值,并对其进行数学计算和偏差分析,再与标准值进行比对,从而判断变压器绕组是否存在匝间层间短路、是否存在绕组断股、引线接头松动和脱落,分接开关运行是否正常等,并对变压器作出综合判断。
电力变压器在制作、运输、安装及运行过程中,可能受制作质量、运输碰撞和颠簸,安装疏忽以及运行过程中受到机械的,电动力的及外界短路冲击等原因,会使变压器绕组出现短路、断股、接头松动、虚焊、脱焊、分接开关触点出现拉弧烧伤情况。
其直接后果就是在测试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时,三相数据不相等,出现了不平衡现象,当相互之间差值很大时,就会超过国标允许值,表明变压器绕组有缺略和故障,必须查明原因进行检修。
一个完整的变压器绕组的电阻主要是由绕组本身、分接开关及其连接线和引出线所构成的,因此无论哪一部分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整个绕组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1.参数标准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明确规定,1600kV A以上变压器,各相绕组电阻相互间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0%;1600kV A及以下变压器,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与以前相同部位测得值比较其变化不应大于2%。
2.原因分析一是分接开关接触不良引起变压器直流电阻不平衡。
分接开关接触不良,反映在分接处电阻偏大,而且三相之间不平衡。
测量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中发现问题的分析及处理

12 连接 不紧 . 测 试实践 表明 ,引 线与套 管导杆 或分接开 关之
间连接不 紧都可 能导致变 压器直 流电阻不平 衡率超 标。1 )某 S ~ 1 0 /0型配 电变 压器,其直流 电 儿 0 01
阻如表 1 所示 。
家标准 规定限 额 。有时 即使 采用 合格的 导线,但 由
于导线 截面尺 寸偏差不 同,也 可以导 致绕组直 流 电 阻不平衡 率超标 。 如用三 盘 31 例 .5×l 的扁铜 线分 0 别绕制 某台变压 器的三 相绕组 ,导线铜 材的 电阻率 很 好, , 00 7 4 m2 截 面尺寸都 合格,只 R .12 1 m / = Q m, 是其 中一盘的尺 寸是最 大负偏 差: 窄边a 一.3 宽 为 00 ,
李柱峰
L u・ n I Zh - g f e
( 延边大学附属 医院,延吉 1 3 0 ) 3 0 0
摘
要: 《 在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 中测量绕组直流 电阻这~项 目仅次于色谱分析排在第二位, 可 见其重要性 ,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 测量变压器绕组的直流 电阻能有效检查绕组焊接质量, 分接 开关接触是否 良好 , 关联支路是否正确、 间有无短路等缺陷。 层 正常的变 压器三相直流电阻基 本平衡 , 差值最大不超过三项平均值的 2 或 4 % %。然而在实际测试过程 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特
表 2变压器直流 电阻
分接位置 直流电阻 ( Q)
Ao m I V V 0 1 3 6 0. 0 38 Bm o 035 .8 036 .4 Cm o 037 1 037 .0 2 03 l .1 2 8
. 化 8
02 6Q,B m为 02 1Q,C m为 03 .8 o .8 o .5Q,不平 衡
变压器直流电阻几种异常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变压器直流电阻几种异常故障的分析与处理摘要:通过对三起有载调压变压器直流电阻数据异常故障分析,现场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变压器直流电阻数据恢复正常。
关键词: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开关;直流电阻1、引言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是反映变压器绕组有无故障的一个关键性指标,而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测试是变压器众多试验项目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试验项目,也是出现故障时分析故障原因以及发生故障的部位经常使用的试验方法,这是因为变压器直流电阻值及其不平衡率对判定变压器绕组(如导电杆与引线的连接、分接开关及绕组)的故障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场进行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测试时,往往会出现直流电阻变化率及不平衡率超《DL/T 596 202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中的要求,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变压器绕组系统内部存在异常(如匝间短路、层间短路、引线和绕组焊接质量不良等原因),如异常发生在这些部位,便预示着变压器绕组已经受到损伤,继续运行则会造成变压器绕组损坏等严重后果;而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变压器绕组内部某些接触部位接触不良或接触面不清洁导致,而这些导致直流电阻数据异常的原因往往经过现场简单处理便能恢复正常。
这些异常往往不会对变压器运行造成影响,但异常的数据可能会造成试验人员错误判断变压器的内部状况,导致增大工作量,浪费人力、物力进行故障排查甚至对变压器进行吊芯、吊罩处理等情况的出现。
2、变压器直流电阻数据异常的原因直流电阻试验可以反映出变压器载流部分有无缺陷、绕组有无短路及分接开关分接头各分接位置、切换开关、极性转换开关引线与套管接触是否良好等缺陷。
导致变压器直流电阻不平衡的因素众多,但总的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1)变压器套管中的导电杆和内部引线接触不良;(2)分接开关接触不良。
由于分接开关内部弹簧压力不足、触头不清洁、电镀脱落等原因,造成部分分接头电阻增大,从而导致三相直流电阻不平衡;(3)大容量变压器的低压绕组采用双螺旋或四螺旋式,由于螺旋间导线互移,引起每相绕组间的电阻不平衡;(4)焊接不良。
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是变压器试验中的一个重要试验项目。
直流电阻试验,可以检查出绕组内部导线的焊接质量,引线与导线的焊接质量,分接开关、引线、与套管等载流部件的接触是否良好,三相电阻是否平衡等。
直流电阻不平衡会导致变压器相间或相对地间产生循环电流,增加变压器的附加损耗,甚至导致变压器的不对称运行,引发电力事故。
本文主要分析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关键词: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处理措施引言在变压器检修和预防试验过程中,如果测量变压器三相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率超过规定标准,维修试验者应引起高度重视,根据实验要求与实际相结合,对直流电阻进行分段综合考虑。
判断故障点,变压器和变压器高压套管应防止军帽潜伏性金属热,引起设备故障或事故。
1、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的原因分析根据试验数据,初步判断1至4档直流电阻值不平衡系数普遍偏大,4档至7档各档位直流电阻值不平衡系数变小均合格。
进一步分析1至4档电阻的极差基本保持一致,AO、BO数据基本大小平衡,可以判断有载开关状态良好,中性点线圈及A、B两相绕组正常,但C相存在问题。
接着,我们对试验接线、接线桩头连接处进行反复检查、打磨,发现试验接线正确,接线桩头与套管连接紧密,表面没有油膜等污物,打磨后测量,其测量值与前次测量值基本一致,可以基本排除由测量接线错误、引线电阻及其接线电阻过大而引起的C相直流电阻偏大这个可能性,初步怀疑有载开关可能存在问题。
接下来,为了确定变压器绕组内部是否存在故障,我们通过油色谱组分分析试验来检查确定。
变压器绝缘材料主要是绝缘油和绝缘纸,变压器在故障下产生的气体主要是来源于油和纸的热裂分解,气相色谱分析就是根据故障时产生的气体在绝缘油中含量的多少,判断其故障类型。
由于变压器油在高温下会分解出甲烷、乙烷、乙烯,乙炔更是要在上千度温度下才会生成,根据油样结果,乙炔数值为0,其他各气体成分均没有超标,也就是说变压器内部没有出现短路而引起的发热现象,那么由线圈匝间、层间、相间短路所引起的变压器内部故障可以基本排除。
变压器直阻不平衡

变压器直阻不平衡
变压器直阻不平衡是指变压器绕组之间的直流电阻值存在差异。
当变压器直阻不平衡度过大时,可能会对变压器的运行和性能产生一些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能量损耗增加:不平衡的直阻会导致电流在绕组中分布不均匀,从而增加了能量损耗。
这会导致变压器的效率降低,发热增加,可能会影响变压器的寿命和可靠性。
2. 过载问题:直阻不平衡可能导致某些绕组承担更多的电流,而其他绕组承担较少的电流。
这可能会导致某些绕组过载,而其他绕组未得到充分利用。
3. 电压不平衡:直阻不平衡还会引起电压不平衡问题。
由于电流分布不均匀,绕组间的电压差异可能会增大,从而影响供电质量。
4. 故障检测困难:直阻不平衡可能掩盖绕组中的故障或短路。
当存在绕组故障时,不平衡的直阻可能会使故障难以检测和诊断。
对于变压器来说,直阻不平衡应该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变压器制造商会提供直阻不平衡的允许范围。
如果发现变压器的直阻不平衡超过了允许范围,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这可能包括绕组检查、清洁、修复或更换等措施。
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发表时间:2020-07-30T16:11:01.55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7期作者:姜治国[导读] 变压器直流电阻的测试是变压器交接和预试试验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此项试验摘要:变压器直流电阻的测试是变压器交接和预试试验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此项试验,可对变压器绕组接头焊接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绕组有无层间、匝间短路,引出线有无断路,多股导线并绕的绕组是否有断股,分接开关的各位置接触是否良好,分接开关的位置是否符合变压器实际运行状况等问题进行检查。
关键词: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处理措施引言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试验是查找变压器故障的主要手段,直流电阻不平衡会导致变压器相间或相对地间产生循环电流,增加变压器的附加损耗,甚至导致变压器的不对称运行,可能导致变压器烧毁,引发电力事故。
中国变压器技术标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6451—2015)和《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10228—2015)对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不平衡率作了要求,明确规定了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率的线间差和相间差的偏差限值。
1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原因分析 1.1试验方法及测量方式不合理在试验过程中试验方法及测量方式主要涉及仪器的选择不当、试验接线错误和残余电荷的影响等。
介于这些技术上的问题,在预试时采取更换其他合格的试验仪器,详细检查试验接线确保其正确,在试验开始前对被试品充分放电等相关措施,在确保排除试验方法和测量方式不存在问题的前提下重新进行试验,确保所测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变压器自身存在缺陷(1)由于制造工艺不良,引线和绕组焊接处接触不良,造成电阻偏大,从而导致绕组引线的长短、截面尺寸等的偏差进而影响各相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
(2)由于变压器运行时间较长导致绕组与套管导电杆连接处存在氧化层或紧固螺丝松动;套管导电杆与外引线接触不良;变压器绕组断股或变形等。
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 故障

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故障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故障是指变压器绕组中的直流电阻异常或发生故障,这可能会导致变压器运行不稳定或甚至完全损坏。
在本文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评估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故障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故障的原因1.1 湿度和污染:湿度和污染是导致变压器绕组电阻增加的常见原因。
当绕组被湿气侵入或受到有机或无机污染物的污染时,绕组的电阻会增加。
这可能会导致电流不稳定,进而影响变压器的性能。
1.2 绕组老化:变压器的绕组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会逐渐老化,导致电阻增加。
这是因为绕组内的绝缘材料会因长期受到热、湿、电场和机械应力的作用而发生劣化,从而导致绕组电阻的增加。
1.3 设计缺陷:某些变压器的设计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绕组截面积不足、接触不良或绕组之间距离太近等。
这些设计缺陷可能导致绕组直流电阻异常增加,进而引发故障。
二、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故障的影响2.1 电流不稳定:当绕组直流电阻异常增加时,电流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电流局部集中。
这会导致变压器内部的热点和局部过热,从而使变压器运行不稳定。
2.2 损耗增加:绕组直流电阻的增加将导致温升增加,并引发损耗的增加。
这可能损坏变压器内部的绝缘材料,缩短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2.3 健康状态监测困难:当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发生故障时,由于电流分布不均匀,很难准确监测变压器的健康状况。
这可能导致延误检修,并增加变压器故障扩大的风险。
三、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故障的解决方法3.1 维护和绝缘检测:定期进行维护和绝缘检测是预防和解决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故障的有效方法。
通过定期检查变压器的绕组和绝缘材料,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3.2 降低湿度和污染:保持变压器周围环境的干燥和清洁,可以有效减少湿气和污染物对绕组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安装湿度和污染控制设备以及维护变压器周围的清洁环境来实现。
3.3 优化设计:在变压器的设计阶段,应该注意绕组的合理设计,确保绕组截面积足够、接触良好并且绕组之间距离适当。
浅谈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因素及处理对策

浅谈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因素及处理对策摘要:在变压器运行的缺陷当中绕组相间或线间直流电阻不平衡率超标是非常常见的,为了对变压器的故障进行查找,可以使用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试验法。
直流电阻不平衡会造成变压器线地间以及相间会出现循环电流,这些循环电流的出现会导致变压器附加损耗增加。
如果情况严重,甚至有可能会造成变压器产生不对称运行或者是变压器出线烧毁等事故,所以需要重视深入地对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的因素进行研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控制,以保证变压器安全稳定地运行,提升供电的效率。
关键词: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因素;处理对策1电力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不平衡率通过对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进行检查,可以了解变压器运行的情况,主要是对绕组的材质、绕组间是否出现匝间短路、焊接质量等进行检查和判断,了解引出线是否出现破损,对绕组间的平衡、温度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出现温度过高等问题。
我国对电力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率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具体如下表所示。
不平衡率=(Rmax-Rmin)/Rav (1)我国对电力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率进行了明确地要求,如表1:表1 电力变压器直流电阻不平衡率的要求需要关注的问题在于不同温度下获得的电阻值不同,需要使用公式,对其进行换算,获得在同一温度下的值再进行比较。
R2=R1(T+t2)/(T+t1)(2)2 电力变压器直流电阻不平衡因素及处理对策2.1实例概况型号为S11-800/10-0.4的三相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侧绕组为5档电压调节,连接组别为Yyn0,运行档位设定在10千伏3档的位置。
在测试直流电阻时,突然发现数据异常,具体的实测数据如下所示。
表2 S11-800/10-0.4型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直流电阻测量值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该变压器的相间不平衡率达到34.88%。
,远远超过4%的规定偏差。
2.2 不平衡率异常的原因分析与预防2.2.1 人为和测量仪器因素的处理人为因素涉及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主要包含了测试电流大小选择不当、测试仪选择不当等诸多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原因的分析
【摘要】在发电厂中由于各种原因容易引起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的问题,本文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积累,对其内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原因分析
一、原因分析
1、引线结构的原因
对于常规结构的配电变压器,低压直流电阻不平衡主要是由引线结构决定。
配电变压器(2000kV A以下)低压出线方式传统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单面出线结构,这种结构使a、b、c三相引线长短不一,通常c相电阻要大于a、b相电阻,这直接导致三相相电阻和线电阻的不平衡。
图1 低压出线方式传统结构
2、引线电阻的原因
大容量的配电变压器(2000kV A以上),由于其电流大,低压绕组匝数较少,绕组并联根数多,其导线总的截面积较大,因此绕组自身的电阻较小,而引线电阻相对直流电阻占较大比例,每相引线长度又不相等,使得三相电阻不平衡更加明显。
3、绕组导线及引线材质的原因
配电变压器低压绕组一般采用层式或新型螺旋式结构,对于同一台变压器其三个绕组的导线要选用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导电杆、铜排、引线也应该选取得当,配置合理,否则对三相电阻不平衡率将产生极大影响。
4、生产工艺的原因
引线在焊接过程中有虚焊、引线接线片与铜排接触不良等因素,尤其是低压绕组为螺旋式时,其并绕根数多,若有某根焊接不良等都会对三相电阻不平衡率
产生影响;绕组绕制过程中若是松紧不一也容易使三相电阻不平衡。
二、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检测处理
1、外部查找及处理
高压侧引线座解体检查处理。
变压器高压侧套管是由南瓷厂生产的,这种套管的桩头与变压器引出线,是由引出线顶端螺纹与桩头连接,再用螺帽固定,我怀疑在安装过程中连接处螺纹没有处理干净,造成接触不良,使接触电阻增大。
拆下套管桩头顶端4只M10螺丝,拔出变压器引线,拔出的引线的长度以试验用夹子的厚度为准,不能过大,以免损坏变压器引线及绝缘层。
用HDBZ-3型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测量,结果与以前测量数据相差不大。
我们排除了这种故障可能。
用分析测试仪分析切换开关的切换波形,从波形图中可以看出分接开关测试波形良好。
但B、C相触头可能接触不良,有缺陷。
2、内部查找以及处理
(1)有载选择开关的检查
MIII-350Y/63-1019 3W型有载调压分接开关应放在调整档位吊出,1号主变有载分接开关应放在整定位置,当整定位置调好,应切断动机构保护开关电源,防止电动操作,打开有载开关放油阀门,把有载开关的油放出,发现油特别黑,油中的游离碳比例比较高。
拆下有载开关上的水平连杆8个M6螺丝,保管好螺丝、锁片。
拆下水平连杆。
用套筒扳手拆下盖板上M10螺丝24只,留心弹簧垫片。
卸下盖板,留心密封圈。
指示盘上的三角标示与法兰盘上的定位销,两者应是对准的。
卸下指示位置盘上的卡簧片,取下指示位置盘,用套筒扳手卸下5个M8的螺帽,但红色区域内的螺帽不能动,并注意弹簧垫圈的保管,用钓钩缓慢吊出有载切换开关芯子,放在清洁的油盘上,将切换开关油室的油全部放出、拆下吸油管、清洗内壁,用清洁的-25号变压器冲洗后把油排放干净。
用绸布把桶内的油擦干净。
认真检查筒壁上的连接触头。
筒壁上的触头镀银完好,无发热烧伤痕迹。
用短接线将筒壁上每相触头短接。
测量变压器线圈、选择开关的直流电阻,结果三相直流电阻平衡,排除了变压器内部线圈、选择开关故障的可能。
(2)有载切换开关的检查及处理
在切换开关芯子复装之前暂时先盖上开关头部的盖板,然后进行切换开关芯子的外观检查。
测量过渡电阻是在切换开关扇形组敞开一侧的上部和下部定组弧触头和静过渡触头之间进行,必须对每个过渡电阻的阻值进行测量,测量与铭牌上的比较,允许有+10%的误差。
测量结果在正常范围内,对过渡电阻的外观,接头引线检查,也没有发现过热现象。
检查时要特别细心,当弧形板装好之后,在储能机构的上滑板和下滑板之间要插入一把螺丝刀,用扳手推动偏心,使弧卡锁住,然后拔出螺丝刀,将切换开关在两个工作位置上多次动作,以检查储能机
构是否扣上。
切换开关组装后应认真检查并产量触头间的接触电阻≤500μΩ。
把切换开关慢慢地吊入油室内,检查切换开关支撑板上的三角标记和开关头部中心轴的键槽是否对正,固定支撑板上5个螺栓,把切换开关固定,装上位置指示盘,检查顶盖密封圈,组装上顶盖,连接水平连杆,把变压器油加入有载开关,调节油位并排出顶部、瓦斯继电器,吸油管中的空气,检查电动机构。
手摇操作机构,在正反两个方向上旋转,转速应该平衡,正负不能超过4圈,并手动检查机构限位保护功能,然后进行电动操作有载开关,检查各部份是否正常,通过整个工作范围,检查功能,吊芯检查后,再次测量变压器回路直流电阻,并与出厂资料对比,基本保持一致。
三、直流电阻不平衡的控制方法
变压器直流电阻不平衡是以变压器引线出头之间的电阻(线电阻)测量值为依据。
其电阻值包括绕组本身的与引线的电阻,对有载调压变压器,电阻值还包括调压分接的电阻及有载开关触头的接触电阻。
按规定,1600kV A以上变压器,各相绕组电阻相互间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1600kV A及以下的变压器,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
目前,火电厂作为变压器的用户在控制、解决变压器直流电阻不平衡的方法较多,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1、yn联结优化
图2
由图2联结方式可得出直流电阻不平衡率为:
假定绕组电阻相等,即Rcz-Rax=0,则有:
由此可以看出:套装变压器绕组时,要将直流电阻较大的绕组套装在靠近中性点o的心柱上;直流电阻较小的绕组套装在远离中性点o的心柱上,这样有利于直流电阻不平衡的降低。
而在绕组直流电阻近似相等的情况下,影响yn联结方式的变压器直流电阻不平衡率的主要因素是zy与yx连线的直流电阻,且此段电阻值越小越好。
当采用上述方法直流电阻不平衡率仍无法满足要求时,可通过改变引线连线方式来降低直流电阻平衡率。
同样为yn联结方式的变压器,改用如图3所示引线连接方式,我们就可以通过调整中性点焊接点n的位置使直流电阻趋于平衡。
图3
2、d联结的优化
对于d联结的变压器,每相直流电阻不仅有每相绕组本身直流电阻,还有与引线出头连接的连线长度、截面等形成的固有电阻,所以有选择地将绕组与连线相连,即可将直流电阻的平衡率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对于正d联结的变压器,如图4所示,正d接线图。
图4
将直流电阻最小值的绕组装在a相心柱上,因为a相的连线最长,这样连线的直流电阻便可弥补固有直流电阻小的a相电阻,使其三相直流电阻基本上趋于平衡。
对于反d联结的产品,如图5所示,反d接线图。
将最小的直流电阻绕组套装在c相心柱上。
由于c相的连线最长,这样连线的直流电阻便可弥补固有直流电阻小的c相电阻,使其三相直流电阻基本上趋于平衡。
图5
当d联结的变压器采用上述方法仍无法达到直流电阻不平衡率要求时,解决的方法是改变连线的横截面积,即对于相电阻大的绕组的连线,截面积要相应增大,也就是用连线的直流电阻值调节三相绕组直流电阻值,以达到控制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的目的。
结束语
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不平衡的因素很多,除了本文中所分析的几种以外还存在着其他的因素。
因此在解决此问题时必须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由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 杜冠宇. 变压器直流电阻不平衡的原因及控制方法[J]. 科技资讯. 2010(35)
[2] 蔡兴涛. 变压器直流电阻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 硅谷. 2010(20)
[3] 魏红梅. 浅析配电变压器直流电阻不平衡的原因及解决办法[J]. 甘肃科技.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