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调试报告

11概述

DCS系统采用杭州优稳自控系统。

本工程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系统(DAS),顺序控

制系统(SCS)和模拟量控制系统(MCS)。

DAS系统于2013年10月进入分系统调试,2013年11月进入整套启动试运;各项功能及指标符合其设计要求,满足系统运行需要。

SCS系统于2013年10月进入分系统调试,2013年11月进入整套启动试运;系统的各种测量信号和控制逻辑与一次设备参数、生产工艺操作保持一致,操作员操作方便快捷,自动控制功能正确、合理,网络通讯正常,无明显阻塞及计算机死机现象发生,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MCS系统于2012年11月进入分系统调试,2013年1月进入整套启动试运;系统的各种测量信号和控制逻辑与一次设备参数、生产工艺操作保持一致,各调节系统保护功能完整、合理、可靠且动作正确;满负生产期间自动投入率100.0%,自动调节效果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1.调试前期工作

1.1编写DCS系统调试方案。

1.2DCS系统受电及软件恢复。

1.2.1熟悉杭州优稳自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及结构特点。

1.2.2了解DCS系统的工作环境及安装情况。

1.2.3检查外观是否在运输途中或存贮期间有损伤。

结论:无损伤

1.2.4根据DCS系统技术协议及装箱清单对设备逐一检查,数量、类型。结论:正

1.2.5接地系统检查

接地要求,DCS系统系统的接地设计与安装须遵守以下限制:

1)不得通过非系统设备接地;

2)不得接到高压设备所用的接地点;

3)非系统设备不得通过DCS S统系统接地;

4)不得把接地接到结构件上。

结论:符合上述限制

单点接地

结论:符合安装指导手册要求

DPU 机柜的接地结论:符合安装指导手册要求,机柜与机房金属槽钢绝缘

500M Q

接地电阻

结论:系统的接地铜排到大地的接地电阻:<1 Q

1.2.6电源分配与连接检查

DCS系统的供电电源为两路:一路厂用UPS不间断电源和一路保安电源。

所有DCS设备接入DCS电源分配箱。

结论:正确

电源容量

结论:正确

供电电源指标:220VAC±10%,50HZ±1HZ

结论:22 1 VAC ,49.8HZ 电源连接结论:符合安装指导手册要求

1.2.7系统上电前的检查

检查范围:所有挂接在DCS集散控制系统数据网和信息网上的节点,其节点有:

1)DCS 系统电源柜

2)处理器节点

3)DCS 控制柜

4)DCS 端子柜

5)DCS 系统机柜

6)操作员站

7)工程师站

8)打印机

9)DCS 系统继电器柜

机柜

1 )柜内的各档电源线。

2)CP的数据通讯线,CP与机柜的通讯线。

I/O 模件

1)柜内I/O 模件与对应的端子板的连接。

2)柜内各I/O 模件与总线的插接。结论:正确

工程师站

1)工程师站工业PC 机、LCD 、打印机的电源线。

2)工程师站与CP、操作员站的冗余数据通讯线。

3)工程师站与操作员站通讯线。

4)工程师站工业PC机与LCD、打印机、鼠标、标准键盘的连接。结论:正确

1)操作员站工业PC、LCD、打印机电源连接。

2)操作员站与CP的冗余数据通讯线。

3)操作员站与工程师站的通讯线。

4)操作员站与LCD、打印机、鼠标、操作键盘的连线。结论:正确

1.2.8 软件的检查

软件检查是指对DCS系统制造厂家提供的软件进行诸如软件名称版本、数量、以及软件媒体的外观检查(包括污损、划痕等)。

结论:正确

1.3 DAS 数据采集系统

1.3.1熟悉工艺系统,了解相关热控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基本特点。

1.3.2核对DAS 所有I/O 点软、硬件组态及设置是否一致,组态与现场一次元件是否一致,包括规格型号、量程、单位、电流、电压等。

结论:正确

1.3.3核对软件组态图及硬件端子接线图。结论:正确

1.3.4DCS 系统电源部分接线全部检查,通讯网络(包括操作站)及柜间接线检查。

结论:正确

1.3.5DCS 系统端子柜接线端子接线检查及核对。结论:正确

1.3.6DCS 系统送电及软件恢复工作结束,各项技术指标测试合格。结论:正确1.3.7I/O 通道测试合格,无明显影响I/O 精度及通讯的干扰。结论:正确

1.4 SCS 顺序控制系统

1.4.1核对SCS所有I/O点软硬件组态是否一致,组态与现场一次设备是否一致,包括规格型号、量程、单位、电流、电压等。

结论:正确

1.4.2核对软件组态图及硬件端子接线图。

结论:正确

1.4.3软件顺序控制逻辑、联锁保护组态检查及修改单体设备软操控制

各类使用开关量控制的风机、泵类、开关门等一次设备,对这类设备的控制由DCS 系统软手操来实现。

结论:正确联锁保护功能组项目

2.顺序控制功能组

101A 反应釜入料泵联锁保护

101B 冷冻盐水泵联锁保护

109A/B 温度控制联锁保护

112蒸汽切断阀联锁保护

113温度控制联锁保护

104A/B 反应釜入料泵联锁保护

结论:正确

2.1 MCS 模拟量控制系统

2.1.1审查设计的自动控制系统(共计2 套):

101A/B 温度自动控制

104A/B 温度自动控制

109/112/113温度自动控制结论:正确

2.1.2对控制系统组态进行核查,并对各菜单、画面等进行核查,对不正确、不符合现场情况的部分进行修改。

结论:经检查并修改,结果正确。

2.1.3检查一、二次回路及相应仪表、执行单元的单体调校情况。结论:正确2.1.4检查测量元件、取样装置的安装情况及校验记录,检查仪表管路严密性试验记录,检查表管、变送器的防护措施。

结论:正确

2.1.5检查执行机构的安装情况, 进行远方操作试验。

结论:正确

3.调试达到的指标和效果

3.1 DCS 系统授电及软件恢复

DCS 系统授电及软件恢复调试工作达到其系统的技术要求。

3.2 DAS 数据采集系统

3.2.1分系统调试指标,静态参数设置和检查结果正确,符合工艺参数要求;测点显示点序、单位正确;画面图形选择满足运行要求,报警组显示正确。

322空负荷试运指标,主要参数投入率95%以上,正确率90%以上,I/O 投入率满足运行要求,且在85%以上。

3.2.3带负荷试运指标,主要参数投入率100%,正确率100%;一般参数投入率100%,正确率大于98%;事故顺序记录100%正确,DAS 测点投入率99.4%;历史数据记录、报表打印投入,操作画面符合运行规程和操作运行习惯,达到设计要求。

3.3SCS顺序控制系统

3.3.1分系统调试指标,系统各功能动态试验的动作结果正确,软操投入

率100%,

3.3.2联锁保护投入率100%,顺控投入率82%。

3.3.3空负荷试运指标,已投系统的软操投入率100%,已投系统的联锁

保护投入率100%,顺控投入率94.20%。

3.3.4带负荷试运指标,软操投入率100%,联锁保护投入率100%,联锁保护正确率100%,顺控投入率9

4.20%。

3.4MCS 模拟量控制系统

3.4.1分系统调试指标;用户软、硬件组态正确合理;静态参数设定符合工艺流程要求,动态参数初整定符合工艺要求;模拟传动试验正确。

3.4.2带负荷试验指标;带负荷试运期间,根据FGD 系统运行工况系统具备的条件,投入各系统自动调节,自动投入率100%,调节品质符合质量检验评定优良的标准。

3.4.3带负荷试运及负荷变动试验指标;被控参数在负荷变动过程中动态偏差、静态偏差,稳态值满足系统安全运行要求及质量检验评定的标准。共投入自动调节系统2 套,自动投入率100%。

4.调试过程和数据

4.1DCS系统授电及软件恢复

4.1.1工程师站、历史站上电

合上电源开关箱电源,测试开关箱电源输出电压值。

结论:正确接通工程师站主电源,待LCD 屏幕上出现显示,并进入系统。

结论:正确打开打印机电源开关

结论:正确接通操作员站主电源,待LCD 屏幕上出现显示,并进入系统。

结论:正确

4.1.2 停机操作关掉操作员站主电源结论:正确关掉打印机电源结论:正确关掉

工程师站PC 电源结论:正确关掉I/O 端子电源结论:正确关掉I/O 站

电源结论:正确断开电源开关箱电源结论:正确

4.1.3 软件的安装恢复应用系统。

恢复DCS 项目数据文件。解压缩相关数据文件。将解压缩文件恢复到正

确的硬盘目录中。

结论:正确

4.1.4双重化冗余主机(CP)切换试验

试验内容:工作的处理模件发生故障,系统应能自动地以无扰方式,快速切换至与其冗余的处理器模件,并在操作员站报警。

结论:正确

4.1.5 计算机状态测试测试内容:处理器模件各元器件标志清晰,LED 自诊断显示正确;对某一个处理器模件的切除、修改或恢复投运,均不影响其它处理器模件

的运行。

结论:正确

4.1.6 电源冗余切换试验试验内容:任一路电源故障都应报警,二路冗余电源通过继电器切换回路耦合,在一路电源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另一路,以保证任何一路电源的故障均不会导致的任一部分失电。

结论:正确

4.2 DAS 数据采集系统

4.2.1 静态调试

全局点目录组态检查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DCS 系统测点清册分别对模拟量点、开关量点进行认真、完善的全局点目录组态检查,各测点的源节点号、超时周期、测点名、测点描述、特征字符、测点单位、量程上下限、状态描述、本地趋势收集时间记录准确,与实际相对应。

结论:正确操作员站画面检查检查所有系统流程图、趋势图、报警、操作画面,对DAS 测点进行输出、颜色、闪烁、移动、隐含、百分比填充等特性的确认,其内容清晰、正确、完整、合理,符合运行规程和操作运行习惯。

组态图完善根据最新设计变更和原组态图,对原设计中未完工作进行补充,逐步修改完善组态图,并初定部分报警、保护等参数。

静态信号传动试验

对所有I/O 信号,从现场模拟信号做传动试验;加入信号或检测输出信号,确认端子板、I/O 通道、模件、组态、通讯及操作画面正确无误。此项工作在安装单位配合下,顺利完成。

4.2.2 动态试验

测点试投

根据FGD 系统运行工况,检查各测点热态投入情况及动态特性,并对画面上显示的名称、单位、量程、位置、颜色等错误的地方,作好记录,并及时进行了修改。

数据处理在试运过程中,根据各测点的实际动态特点,准确、及时调整报告参数,以保证FGD 系统运行时,报告参数能正确反应系统变化情况。同样,趋势显示画面组的定义满足实用的原则,逐步排除流程图、顺控画面及报警等显示过程中的错误,并根据运行部门所提的要求,完善和修改画面。

4.2.3对整套启动试运形成的流程图及操作画面进行检查,未发现错误,各设备手4.2.4操组的操作面板和状态指示正确。

4.2.5整套启动试运测点投入率(不含备用测点)模拟量输入点,投入率100% 模

拟量输出点,投入率100% 开关量输入点,投入率99.3% 开关量输出点,

投入率100%

4.3 SCS 顺序控制系统

4.3.1 静态调试

检查DCS 系统与现场控制设备的接线是否完整,正确。结论:正确

检查I/O 端子板供电是否正常,相应的I/O 模件是否推入槽内,模件状态指示是否正常。

结论:正确检查受控设备的就地调试工作是否结束。结论:正确检查计算机控制命令与现场设备所要求的是否匹配,检查反馈状态信号是否与计算机内软件组态是否一致。

结论:正确检查受控设备联锁保护信号开关动作是否正常,定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结论:正确

4.3.2 动态调试在操作员站上调出相应的显示画面,弹出所需的设备操作窗口,点击操作窗口中的启动/停止按键(或开启/关闭按键),观察就地设备是否按照控制命令的要求动作,检查设备的反馈状态是否正确。结论:正确检查各顺序控制功能组和联锁保护功能组的软件组态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检查软件组态是否有危及系统安全的错误,检查系统的控制顺序与联锁保护逻辑是否正确完善。

结论:正确根据设计资料、设备说明、运行规程等资料将有关参数定值输入到计算机中去。根据单体分部调试测取的有关参数输入到相应的软件

功能块中去。

结论:正确检查操作员站上顺序控制功能组的顺序显示画面的顺序编排是否正确,每一步序操作的控制项目内容应符合其文本字符的说明。显示画面上使用的变色逻辑应统一规范,便于分辨记忆,整个显示画面上的文本信息与变色逻辑的结合能给操作员以明显的指导作用。

结论:正确对所有顺序控制功能组的设备,进行顺序自动启动、顺序自动停止的全过程试验;对联锁保护功能组逐项逐条严格进行试验。

结论:正确

4.3.3空负荷调试,对系统的有关功能块参数进行必要的修改或调整,以使各顺序控制功能组和联锁保护功能组从结构上合理,功能上完善,使用上便利。

结论:正确

4.3.4 带负荷整套调试

带负荷整套调试:在系统带负荷调试阶段,利用SCS 系统对控制设备进行的操作,联锁保护功能的检验。

结论:正确

系统168 小时整套带负荷调试:在系统带负荷调试阶段,利用SCS 系统进行控制设备的操作,联锁保护功能的检验。

结论:正确

4.4 MCS 模拟量控制系统

4.4.1控制系统软件组态逻辑检查

对2 套自动调节系统软件逻辑组态进行检查及修改,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结论:符合设计要求

4.4.2模拟传动试验及参数初设定进行各调节系统执行机构的远动手操试验,使各调节门能实现手动控制。

进行所有控制回路调节方向确认(开闭环模拟试验)

PID 作用方向:正作用

结论:符合工艺流程要求

调节系统静态参数预整定对各个闭环调节回路的控制器进行PID 参数预设,初步设置调节器不灵敏区和被调量与设定值的偏差上限。

4.4.3 动控制系统动态投入在系统启动及试运行过程中,根据系统运行工况,分期、分批的进行自动控制系统的初始投入、动态调整,及时观察并处理出现的问题,通过动态调整检验控制组态的可控性、合理性,获得最佳的调节参数整定值,使各系统在设计工况运行状态下达到设计要求。

投入前应具备的条件及防护措施

FGD 系统运行稳定,有足够的调节范围和良好的可控性;有足够的试投时间。向FGD 系统的调试、运行人员详细介绍MCS 系统控制策略、投切自动的方法、步骤及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理方法;在MCS 系统投入自动后,应密切注意设备运行参数的变化及热控设备工作情况,发现异常通知运行人员切除自动,进行手动操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检查热控设备,待热控设备正常后,重新投入自动。

投入的方法和步骤

预设调节系统静态参数、动态参数,将系统投入自动,用LCD 趋势曲线观察系统工作状态,进行适当的扰动试验,检查调节品质是否符合要求,不断优化调节器参数值,直到系统有较好的调节品质。

5.调试未完成项目及说明

5.1 DCS 系统授电及软件恢复项目全部经调试完毕,无未完成项目。

5.2 DAS 数据采集系统

项目全部经调试完毕,无未完成项目。

5.3 SCS 顺序控制系统

项目全部经调试完毕,无未完成项目。

5.4 MCS 模拟量控制系统

项目全部经调试完毕,无未完成项目。

6.存在问题及说明

6.1 DCS 系统授电及软件恢复

6.2 DAS 数据采集系统

6.3 SCS 顺序控制系统

6.4 MCS 模拟量控制系统

7.结论

7.1 DCS 系统授电及软件恢复

通过对FORMOSA-A集散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系统各项指标的的检查和测试,认为该系统满足DCS 系统技术协议提出的技术方面的要求,运行稳定。

7.2DAS 数据采集系统

DAS 系统经过静态、动态调试,整套启动试运;I/O 测点投入率高大于99%,操作员站系统流程图、趋势图、报警、操作画面内容清晰、正确、完整、合理,符合运行规程和操作运行习惯,达到设计要求,满足运行需要。

7.3SCS 顺序控制系统

通过对SCS系统的静态、动态调试以及整套启动试运,该系统的各种测量信号和控制逻辑与一次设备参数、生产工艺操作完全一致,顺序控制功能正确、合理,网络通讯正常,符合其设计要求,满足系统运行需要。

7.4MCS 模拟量控制系统

模拟量控制系统,在带负荷整套试运期间,自动投入率达100%,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DCS调试报告

DCS调试报告 我公司热工系统在公司和安装公司的配合下,在进行机组试运的过程中进行了相应的调试。现将运行人员所提存在缺陷的处理情况汇报如下(已经处理的不再列举)。 以上为运行人员所提问题中未能解决的,可能还有不全面的,我们将在相关人员的配合下进行校核。 另,目前一期二期设备不能互相联锁,给运行人员运行操作造成很大的困难,为此,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1、在适当的时候对一期DCS的T940进行升级,使其达到二期的水平。然后,对一、二期DCS进行合并,将

二者的策略合并,重新下载。缺点是需要两个机组的控制都将有几分钟的停顿时间,对生产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印象,且要求运行人员必须牢记运行参数,以便更新后迅速将运行参数恢复到正常状态,即有一定的危险性。好处是不需要增加任何卡件和昂贵的T940即可作到控制系统冗余。 2、将一期、二期的设备联锁相关参数作到其中任意一期的控制策略内。缺点是:1、需要重新增加卡件,以便输入两个机组的联锁值,同样要对选定机组的控制策略进行修改,并需要对该期的机组暂时停止运行。2、由于联锁策略只能做在选定的控制策略内,另一个机组的运行人员将不能对联锁进行监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为了作到两个控制系统都能有冗余,还必须增购两个昂贵的T940、一个T940底座。 综上所述,第一个方案占一定的优势。但是,将来生产中如果需要对DCS控制策略做任何的变更,都必须重新下载。在重新下载的几分钟内DCS将不能进行任何的操作。由于方案1中的两个机组都是合并在一起控制的,下载过程中两个机组运行监控都必须停顿几分钟。方案2中由于两个机组是分开冗余的,只需将有两个机组的联锁解除,就可以在只停止一个机组的情况下,对控制策略进行更新。 由于我们的经验少,相信其他电厂会有更好的办法可以借鉴。因此,恳请领导能够组织我们到其他电厂参观学习热工系统,以便借鉴他人的优秀设计方法,改进我们的控制方案。 2004.4.20

垃圾焚烧发电厂DCS系统调试

垃圾焚烧发电厂DCS系统调试方案 二0一一年十月

一、工程概况及主要内容 XXXX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量XX吨,采用4条从德国公司引进技术的垃圾焚烧线,其DCS系统采用和利时HOLIAS-MACSV 系统。全厂DCS系统包括锅炉焚烧炉系统、汽轮发电机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和公辅系统等部分,具有DAS、MCS、OCS、CCS、SCS、ACC、FSSS 、BMS、DEH、 TSI、EST及BPS等功能。为了高效优质完成工程项目调试工作,确保工艺试车进度,并实现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目标,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特制定本测试方案。 二、编制依据 2.1 EPC合同及协议。 2.2工程施工图及相关设计文件。 2.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2.4《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DLT1083-2008。 2.5《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2887-2000。 三、DCS上线的基本条件 3.1系统上线的基本条件 1.DCS机柜已经正确安装就位;DCS系统设备及模件安装结束,设备外观检查无破损;网络通信电缆、模件间预制电缆安装结束。 2.各设备的电源接线正确,UPS正常工作,DCS系统供电系统准备好;各I/O柜端子未与就地设备连接;DCS机柜接地符合规范要求。 3.控制室和机房的柜、台清洁,且具备防尘、防静电和照明等设施及安全防护措施。 4.空调系统和消防系统工作正常,环境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DCS系统运行要求。 3.2 系统上线前的检查 1、交流/直流配电检查,绝缘测试>2MΩ。 2、地线-漏电测试,接地电阻<1 Ω。 3、电源开关检查,所有开关均在OFF位置。 4、DCS机柜所有模件拔出,终端单元与模件连接电缆脱开。 5、通信电缆完整无破损,端口连接正确。

DCS调试与方案

DCS调试与方案 概述: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先进技术,它能够实现对工艺过程的监控、控制和优化。本文将详细介绍DCS调试的步骤和相关方案,以帮助您顺利完成DCS系统的调试工作。 一、DCS调试步骤: 1. 系统准备阶段: 在进行DCS调试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准备工作。这包括安装和配置DCS 软件、硬件设备以及网络连接等。确保所有设备都正常运行,并且软件与硬件之间的通信正常。 2. 功能测试阶段: 在功能测试阶段,需要验证DCS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这包括检查输入和输出信号、设备状态以及报警系统等。通过对各个模块进行测试,确保系统的基本功能可靠。 3. 系统调试阶段: 在系统调试阶段,需要对DCS系统进行详细的调试。这包括调整控制参数、优化控制策略以及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对各个控制回路进行调试,确保系统能够按照预期的方式运行。 4. 性能测试阶段: 在性能测试阶段,需要对DCS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这包括测试系统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以及抗干扰能力等。通过对系统性能的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实际工艺过程的要求。

5. 安全测试阶段: 在安全测试阶段,需要对DCS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这包括测试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密码保护以及故障恢复能力等。通过对系统安全性的测试,确保系统能够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下运行。 6. 文档编写阶段: 在DCS调试完成后,需要编写相关的文档。这包括调试报告、操作手册以及维护手册等。通过编写文档,可以记录系统的配置信息、调试过程以及操作方法,方便后续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二、DCS调试方案: 1. 硬件配置方案: 根据实际工艺过程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硬件设备进行配置。包括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等。确保硬件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 2. 软件配置方案: 根据实际控制需求,配置DCS软件。包括控制策略的设置、控制参数的调整以及报警系统的配置等。确保软件配置与实际工艺过程相匹配,并且能够满足系统的控制要求。 3. 通信配置方案: 根据实际网络环境,配置DCS系统的通信。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通信协议的选择以及网络安全的配置等。确保通信稳定可靠,并且能够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4. 控制策略方案:

DCS调试与方案

DCS调试与方案 DCS(分散控制系统)调试是确保工业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本文 将详细介绍DCS调试的标准格式,包括调试步骤、测试方法和数据分析。以下是 针对DCS调试与方案的详细内容: 一、调试步骤 1. 系统检查:在开始调试之前,首先要对DCS系统进行检查,确保所有设备 和传感器都正常工作。检查包括电源、通信线路、控制器和输入/输出模块等。 2. 软件配置:根据工艺流程和控制需求,进行DCS软件的配置。包括设定控 制策略、输入输出信号的映射、报警设置等。 3. 硬件连接: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将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硬件设备进行 正确的连接。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调试参数设置:根据工艺要求,设置调试参数,包括控制器增益、死区、采 样周期等。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5. 系统测试:进行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包括开关量输入输出测试、模 拟量输入输出测试、报警测试等。记录测试结果和异常情况。 6. 故障排除:对于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进行故障排除。通过分析数据和日志,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解决。 7. 调试报告:完成调试后,撰写调试报告,包括调试过程、测试结果、故障排 除过程和解决方案等。报告应详细记录调试的每个步骤和数据。 二、测试方法 1. 开关量测试:通过模拟输入信号,测试开关量输入输出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包括开关量输入信号的触发测试、开关量输出信号的动作测试等。

2. 模拟量测试:通过模拟输入信号,测试模拟量输入输出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包括模拟量输入信号的变化测试、模拟量输出信号的变化测试等。 3. 报警测试:测试报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包括高限报警、低限报警、 断线报警等各种报警条件的测试。 4. 控制策略测试:根据工艺要求,测试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闭环 控制测试、开环控制测试、自动调节测试等。 5. 性能测试:测试DCS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时间、控制精度、稳定性等。通过模拟工艺过程,对系统进行负载测试和容错测试。 三、数据分析 在DCS调试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对于问题分析和系统优化非常重要。通过对 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出系统的瓶颈和改进空间。以下是数据分析的一些常见方法: 1. 趋势分析:通过对模拟量输入输出信号的趋势曲线进行分析,找出异常波动 和周期性变化。比较设定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异,确定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2. 历史数据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找出系统的运行规律和周期 性变化。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数据,找出异常情况和故障发生的原因。 3. 报警数据分析:对报警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报警频率最高的设备和报 警原因。根据分析结果,优化报警设置和报警处理流程。 4. 故障数据分析:对故障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故障发生的规律和原因。 根据分析结果,改进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流程。 5. 性能指标分析:对性能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系统的性能差异。根 据分析结果,优化系统配置和控制策略。 综上所述,DCS调试与方案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包括系统检查、软件配置、硬件连接、调试参数设置、系统测试、故障排除和调试报告等。测试方法包括

DCS调试与方案

DCS调试与方案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控和控制工业过程的自动化系统。在工业生产中,DCS的调试与方案制定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本文将详细介绍DCS调试的步骤和方案制定的要点。 一、DCS调试步骤 1. 确定调试范围和目标:在开始调试之前,需要明确调试的范围和目标。这包括确定需要调试的设备、系统和功能,以及期望达到的调试结果。 2. 准备调试环境:在进行DCS调试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调试环境。这包括安装和配置DCS系统软件、连接必要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及确保与其他系统的通信正常。 3. 进行功能测试: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DCS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这包括检查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正常工作,验证控制逻辑是否准确,以及确保系统的报警和故障处理功能正常。 4. 进行性能测试:除了功能测试,还需要对DCS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这包括检查系统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等指标,以确保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5. 优化系统参数:在进行DCS调试过程中,可能需要对系统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这包括调整控制算法、设置报警和故障处理策略,以及优化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配置。 6. 进行安全测试:在调试完毕后,需要进行安全测试,以确保系统在各种异常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这包括摹拟故障和事故情况,并验证系统的安全保护功能是否有效。

7. 编写调试报告:在完成DCS调试后,需要编写调试报告,记录调试过程中 的所有步骤、测试结果和优化措施。这有助于后续的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 二、DCS方案制定要点 1. 确定系统需求:在制定DCS方案之前,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和目标。这包 括确定需要监控和控制的过程参数、期望的性能指标,以及对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的要求。 2. 设计系统架构:根据系统需求,设计DCS系统的整体架构。这包括确定系 统的层次结构、通信网络和硬件配置,以及选择适合的控制算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3. 选择设备和传感器: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传感器。这包括选择 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及确保它们与DCS系统的兼容性和 可靠性。 4. 编写控制逻辑:根据系统需求和设备特性,编写控制逻辑。这包括确定控制 策略、设定控制参数,以及编写控制算法和逻辑程序。 5. 进行摹拟和仿真:在制定DCS方案之前,可以使用摹拟和仿真工具对系统 进行验证和优化。这有助于减少调试过程中的错误和风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6. 制定调试计划:在制定DCS方案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调试计划。这包括 确定调试的步骤和顺序、分配调试任务的责任人,以及制定调试的时间和资源计划。 7. 进行系统集成和调试:在制定DCS方案之后,需要进行系统集成和调试。 这包括安装和配置DCS系统软件、连接设备和传感器,以及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8. 进行系统测试和验证:在调试完毕后,需要进行系统测试和验证,以确保系 统满足设计要求。这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等。

DCS调试与方案

DCS调试与方案 一、引言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 动化领域的控制系统。DCS调试与方案是指对DCS系统进行调试和制定相应的方案,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满足工艺要求。本文将详细介绍DCS调试的流程和相 关方案。 二、DCS调试流程 1. 系统组态 系统组态是DCS调试的第一步,通过对硬件设备的连接和配置,将各个设备 组成一个完整的DCS系统。在这一阶段,需要根据工艺要求和设备规格,确定系 统的拓扑结构、通信方式、控制逻辑等。 2. 硬件调试 硬件调试是指对DCS系统中的各个硬件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的正 常工作。包括检查设备的供电情况、信号连接是否正确、设备参数的设置等。同时,还需要对硬件设备进行校准和调整,以确保其输出的信号准确可靠。 3. 软件调试 软件调试是DCS调试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系统配置、控制逻辑编程、图形 界面设计等。在这一阶段,需要根据工艺要求和控制策略,对DCS系统进行相应 的编程和配置,以实现自动控制和监控功能。同时,还需要对软件进行测试和调整,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网络通信调试

DCS系统通常由多个控制节点和工作站组成,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在调试过程中,需要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保证数据的准确传输和实时监控。这包括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优化、网络参数的设置和调整、网络通信的测试和调试等。 5. 系统整体调试 系统整体调试是指对整个DCS系统进行综合测试和调整,以确保系统的功能 完善和性能优良。在这一阶段,需要对各个子系统进行联调和协同测试,确保各个部分之间的协作和交互正常。同时,还需要对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和优化。 三、DCS调试方案 1. 调试计划 调试计划是DCS调试的指导性文件,用于明确调试的目标、流程和时间安排。在制定调试计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调试目标:明确DCS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确定调试的重点和关注点。 - 调试流程:确定DCS调试的各个阶段和步骤,确保调试的有序进行。 - 时间安排:合理安排调试的时间,确保调试工作的进度和效率。 - 资源需求:确定调试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设备资源,确保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2. 调试工具和设备 DCS调试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工具和设备,以辅助调试工作的进行。常用的调试工具包括: -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模拟信号,测试和校准硬件设备。

DCS调试与方案

DCS调试与方案 DCS(分散控制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自动化系统,它能够 集中控制和监测各种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和参数。调试与方案是指在安装和启动 DCS系统之后,对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的过程。本文将详细介绍DCS调试与方案 的标准格式。 一、调试目标 DCS调试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确保系统能够按照预定的要求运行。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 1. 确保各个设备和传感器的正常工作。 2. 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确保系统的控制逻辑正确无误。 4. 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 5. 确保系统的报警功能正常可靠。 二、调试步骤 DCS调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工作:包括对DCS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检查和确认,确保系统安装 正确并且所有设备都连接正常。 2. 设备测试:对各个设备进行测试,包括输入输出模块、传感器、执行器等。 测试内容包括设备的通电、通信和信号传输等。 3. 信号检查:对系统中的各个信号进行检查,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对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检查。

4. 控制逻辑测试:对系统的控制逻辑进行测试,确保控制逻辑的正确性。测试内容包括控制策略、控制算法和控制参数等。 5. 功能测试: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包括设定值调整、报警功能、故障恢复等。确保系统能够按照预定的要求进行控制和监测。 6. 性能测试: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响应时间、稳定性、可靠性等。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 7. 优化调整: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系统的优化调整,包括控制参数的调整、控制策略的修改等。确保系统能够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三、调试报告 DCS调试结束后,需要编写调试报告,以记录调试过程和结果。调试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调试目标和任务描述:对调试目标和任务进行详细描述,包括调试的范围和要求。 2. 调试步骤和方法:对调试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和使用的工具和设备。 3. 测试结果和数据:对每个测试步骤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测试数据和分析结果。 4. 问题和解决方案:记录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对系统进行优化调整的过程和结果。 5. 总结和建议:对整个调试过程进行总结,包括对系统性能的评价和建议。 四、调试方案的制定 DCS调试方案的制定是调试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它包括以下内容:

DCS系统调试方案

DCS系统调试方案 1.调试目标和需求分析: 在进行DCS系统调试之前,需要明确调试的目标和需求。根据实际需求,可以确定调试的重点、范围和方案,以确保调试的高效进行。同时,还需要了解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为调试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2.调试环境准备: 在进行DCS系统调试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调试环境。这包括确认调试设备的相容性、系统软件和硬件的版本兼容性等。同时,还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测试工具和设备,如测试仪器、监测设备等,以便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监测。 3.设计调试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DCS系统的调试方案。调试方案应包括测试的步骤、测试的内容、测试的方法和测试的标准等。根据系统的功能,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按照模块进行逐步调试,确保每个模块的功能正常。 4.调试步骤: 按照调试方案一步一步进行系统调试。首先进行硬件部分的调试,包括各传感器的电气连接、接线盒的布线等。然后进行软件部分的调试,包括软件的安装、参数的设置、信号的采集等。在调试过程中,需要仔细记录每一步的结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5.功能测试:

在完成基本的调试之后,进行系统的功能测试。按照系统的设计要求,对系统进行各项功能的测试,包括数据采集、报警控制、远程监测等。通 过功能测试,验证系统是否能够满足功能要求。 6.性能测试: 在完成功能测试之后,进行系统的性能测试。根据系统的性能要求, 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参数调整,确保系统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够正常 运行。性能测试主要包括系统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等指标的测试。 7.故障排查和修复: 在进行系统调试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一旦发现故障,需 要立即进行排查和修复。通过有效的故障排查方法,找出故障的原因,并 进行相应的修复和调整。在修复之后,需要对系统进行再次测试,确保故 障完全修复。 8.文件和报告的整理: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调试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将调试过程 中的详细步骤、结果、问题和解决方案等进行记录,形成完整的调试文件 和报告。这有助于后续的维护和升级工作,并为系统的后续调试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DCS系统调试方案的详细介绍。通过合理的调试方案、严格 的调试步骤和有效的故障排查手段,可以确保DCS系统的正常工作,并提 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在调试过程中,需要保持沟通和协作,及时解决 问题,确保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DCS调试与方案

DCS调试与方案 一、概述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先进系统,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石油、制药等行业。DCS调试与方案是指对DCS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以确保其稳定运行和高效性能。 二、调试步骤 1. 系统检查与准备 在进行DCS调试前,需要进行系统检查与准备工作。包括检查硬件设备的连接情况,确认各个模块的供电正常;检查软件配置文件,确保各个模块的参数设置正确;检查通信网络,确保通信畅通。 2. 硬件调试 硬件调试主要包括对输入输出模块、控制器、通信模块等进行测试和验证。通过检查设备的供电情况、信号连接是否正确、设备状态是否正常等,确保硬件设备的正常工作。 3. 软件调试 软件调试是对DCS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测试和验证。首先,对控制器进行测试,确认控制逻辑的正确性;然后,对人机界面进行测试,确保操作界面的友好性和功能完备性;最后,对通信模块进行测试,验证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系统整体调试 系统整体调试是对DCS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整体测试和验证。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三、调试方案 1. 硬件调试方案 (1)检查设备供电情况:使用万用表检测设备的供电电压和电流,确保在正 常范围内。 (2)检查信号连接:检查输入输出模块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连接是否正确, 确保信号传输正常。 (3)设备状态检查:检查设备的指示灯和显示屏,确认设备状态是否正常。 2. 软件调试方案 (1)控制器测试:编写控制逻辑,并通过模拟输入信号进行测试,验证控制 器的工作是否符合预期。 (2)人机界面测试:使用各种操作场景进行测试,验证人机界面的功能是否 正常,操作是否便捷。 (3)通信模块测试:通过模拟通信信号进行测试,验证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系统整体调试方案 (1)场景模拟:根据实际工作场景,模拟各种工况,包括正常工作、异常工 作等情况。 (2)性能测试:对系统进行负载测试,验证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稳定性和 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3)故障恢复测试:模拟系统故障情况,测试系统的故障恢复能力和容错性。 四、调试报告

DCS调试方案(参考模板)

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 甲醇工艺 DCS调试方案(报告) 建筑单位: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 调试单位:陕西威能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日期/时间:二〇一一年二月

目录 Page 说明 1 硬件检查 1.1质量检查 1.2硬件配置检查 1.3插件箱安装规格 1.4外观及结构 2系统检查 2.1系统启动 2.2CPU的后备功能检查 2.3NODE电源双重化检查 2.4RIO总线双重化测试 2.5通讯总线双重化功能测试 2.6CRT打印机、彩拷机切换功能 3 操作站应用功能的检查 3.1 总貌画面 3.2 控制分组画面 3.3 调整画面 3.4 趋势画面 3.5 流程图画面 3.6 报表功能 4 通道测试 5 DCS回路试验 5.1 模拟量监视回路 5.2 数字量监视回路 5.3 单回路控制 5.4 串级控制回路 6 其它特殊软件功能 7 调试记录附件

说明 DCS调试是对DCS系统硬件及软件进行全面的测试检查和调试。 1)调试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硬件检查、系统检查、操作站的应用功能检查、控制站应用功能检查、其它应用功能检查。 2)在调试期间,为了做到随时记录要检查的所有项目并记录其结果,应使用附件中的“检查单”。 3)在调试完毕后总结,会签。

调试安排 1)调试时间: 2) 参加者: 陕西威能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王超 陕西陕焦: 3) 担当者: 陕西自动化工程公司:王超 4)使用设备: 5)制作调试记录:记录检查调试内容是否正确是否有变更以及处理方法。 6) 调试结果的确认: 调试完毕后,有关单位对调试结果进行确认。

1硬件检查 1.1质量检查 目的: 验证是否通过横河的质量检查; 参照: 最终确认的《硬件制造规格》或订货清单;方法: 检查是否相关的组件都有检验章; 评判: 相关组件都应有各自的检验章; 说明: 测试结果:通过/未通过 用户调校人员: 威能调校人员: 人员: 日期/时间:

DCS调试报告

11概述 DCS系统采用杭州优稳自控系统。 本工程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系统(DAS),顺序控制系统(SCS)和模拟量控制系统(MCS)。 DAS系统于2013年10月进入分系统调试,2013年11月进入整套启动试运;各项功能及指标符合其设计要求,满足系统运行需要。 SCS系统于2013年10月进入分系统调试,2013年11月进入整套启动试运;系统的各种测量信号和控制逻辑与一次设备参数、生产工艺操作保持一致,操作员操作方便快捷,自动控制功能正确、合理,网络通讯正常,无明显阻塞及计算机死机现象发生,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MCS系统于2012年11月进入分系统调试,2013年1月进入整套启动试运;系统的各种测量信号和控制逻辑与一次设备参数、生产工艺操作保持一致,各调节系统保护功能完整、合理、可靠且动作正确;满负生产期间自动投入率100.0%,自动调节效果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1.调试前期工作 1.1编写DCS系统调试方案。 1.2DCS系统受电及软件恢复。 1.2.1熟悉杭州优稳自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及结构特点。 1.2.2了解DCS系统的工作环境及安装情况。 1.2.3检查外观是否在运输途中或存贮期间有损伤。 结论:无损伤 1.2.4根据DCS系统技术协议及装箱清单对设备逐一检查,数量、类型。 结论:正确 1.2.5接地系统检查 ⏹接地要求,DCS系统系统的接地设计与安装须遵守以下限制: 1)不得通过非系统设备接地; 2)不得接到高压设备所用的接地点; 3)非系统设备不得通过DCS系统系统接地; 4)不得把接地接到结构件上。 结论:符合上述限制 ⏹单点接地 结论:符合安装指导手册要求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DCS系统上电复原调试报告

山东省单县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 表A.14验收申请表 工程名称:山东省单县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编号:SXSNHB-JNZN-01RK-A14-001 注:本表一式六份,由承包单位填报,建设单位、监理部各存一份,承包单位存四份。

山东省单县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DCS系统上电复原调试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济南中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九月

目录 1.DCS系统简介 (1) 2.调试过程及简介 (2) 3.设备及系统调试结论 (6) 4.遗留问题及处理建议 (6) 5.附录 (6) 1.DCS系统简介 山东省单县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机组分散控制系统(DCS)采用北京ABB贝利工程有限

公司ABB控制系统,其功能包括数据采集(DAS)、顺序控制(SC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炉膛安全监控 (FSSS)。 山东省单县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机组DCS系统的主要配置如下: 操作员站:10OWS01-10OWS05 值长站:10SWS01 工程师站和历史站:10EWS01、10HIS01 服务器:10SVR01、10SVR02 电源分配柜:10CBA41 控制柜:10CBB11、10CBB13、10CBB14、10CBB21、10CBB23、10CBB24、10CBD01、10CBC11、10CBC12 2.调试过程及简介 DCS系统上电复原调试于2017年 06月17 日开始,过程如下: 2.1 授电过程 2.1.1 机柜检查 1)经检查,机柜(机箱)安装直立、牢靠,柜面平整、光滑无变形,无擦伤、碰伤,油漆无脱落,柜门开关灵活,无磕碰卡涩,柜面有醒目的正反标记,无柜间间缝。 2)经检查,机柜前后留有充分工作空间,地面应无杂物、器械堆放,未开皮电缆应清理捆扎整齐,均已做好标记。 3)经检查,柜内配电装置、用电装置周围留有足够散热空间,保持通风流畅,电源接线头有遮挡板,以便于维护。接线处有电源规格、火线、零线、地线的标记,配电装置面板的状态指示灯未被其他物体遮盖,以便监视。 4)经检查,机柜与底座支架用绝缘板隔离,并已用带有绝缘套管和绝缘垫片的螺栓紧固联接。 5)经检查,柜内冷却风扇应完整无损,电源配线连接可靠,并配有独立的断路器和熔断器。 6)经检查,柜内模块插装整齐,标志醒目有序。 7)经检查,机柜内外清洁卫生,整洁美观。 2.1.2 配电检查

DCS实训报告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加热炉集散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1-5 班 姓名:温遂云学号:11034020525 指导老师:康珏 设计时间2014 年10 月8 日至2015 年11 月 1 日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正文................................................................................................2 JX-300XP 概述 (2) 各操作站作用 (3) I/O 卡件机笼包括卡件组成以及它们的功能………………………………… 4 JX-

300X DCS 系统的组态软件包各软件的作用.................................... 5 JX-300X DCS 系统通信网络的构成及其各个部分的基本特性.................. 5 项目的设计.......................................................................................6 工艺简介.................................................................................... 6 加热炉控制流程图........................................................................ 6 控制方案.................................................................................... 6 原料油罐液位控制............................................................... 6 原料加热炉烟气压力控制...................................................... 7 原料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 7 控制站及操作站配置..................................................................... 7 系统组态..........................................................................................8 新建一个组态.............................................................................. 8 I/O 组态........................................................................... 8 操作小组的组态........................................................................ 11 常规控制方案的组态................................................... 12 创建数据组(区)..................................................................... 14 位号的区域划分............................................................... 15 光字牌设置.............................................................................. 16 设置网络策略..................................................................... 16 操作站标准画面组态.................................................................. 16 流程图的制作..................................................................... 18 报表的制作.............................................................................. 20 下载调试 (22) 组态的编译和下载.....................................................................22 手操器检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22 图形化编程 (23) 基本步骤.................................................................................... 23 常用的图形编程模块............................................................ 25 应用举例........................................................................... 26 参考文献......................................................................................................27 心得....................................................................................27 附录 1-卡件的选择..............................................................................28 附录 2-测点清单.................................................................................30 实验十(空气压力控制实验)...................................................30 实验目的........................................................................ 30 实验设备........................................................................ 30 实验原理 (30) 压力基本回路控制工段………………………………………………. 31 实验内容与步 骤……………………………………………………………32 实验数据处 理………………………………………………………………34 实验心得体 会 (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