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及测试方法
混凝土渗透系数测定标准

混凝土渗透系数测定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对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混凝土是一种多孔材料,其孔隙度和渗透性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渗透系数是一个用于衡量混凝土渗透性的参数。
混凝土渗透系数测定标准是为了保证混凝土渗透系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
二、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混凝土渗透系数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三、术语和定义3.1 混凝土渗透系数混凝土渗透系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的混凝土中水的渗透量。
3.2 原位测定原位测定是指在建筑物实际使用的情况下,对混凝土渗透系数进行测定。
3.3 实验室测定实验室测定是指在实验室环境下,对混凝土渗透系数进行测定。
四、设备和试剂4.1 测定设备4.1.1 压力容器:用于施加水压力的设备,具有耐腐蚀性和耐高压性能。
4.1.2 测压仪:用于测量压力的设备,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
4.1.3 温度计:用于测量水的温度的设备,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
4.1.4 电子秤:用于测量试样的质量的设备,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
4.2 试剂4.2.1 水:用于施加水压力和混凝土试样的浸泡。
4.2.2 饱和氯化钠溶液:用于混凝土试样的饱和处理。
4.2.3 饱和石灰水溶液:用于混凝土试样的饱和处理。
五、试验程序5.1 试样的准备5.1.1 原位测定:选择与建筑物实际使用情况相符的混凝土试样,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试样表面光滑平整,无裂缝和破损。
5.1.2 实验室测定:选择与建筑物实际使用情况相符的混凝土试样,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试样表面光滑平整,无裂缝和破损。
5.2 实验室测定5.2.1 将试样放入压力容器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施加水压力,使水进入混凝土孔隙中。
5.2.2 施加一定时间的水压力后,关闭压力容器,调整温度至标准温度。
5.2.3 测量试样的质量和压力。
5.2.4 将试样放入饱和石灰水中浸泡,使混凝土试样饱和。
5.2.5 将试样放入压力容器中,加入水,施加水压力,使水进入混凝土孔隙中。
混凝土渗透性能测试与分析

混凝土渗透性能测试与分析一、背景介绍混凝土渗透性是混凝土材料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混凝土渗透性测试是评价混凝土材料渗透性能的常用方法,通过测试可以掌握混凝土材料的渗透性能指标,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依据。
二、混凝土渗透性测试方法1. 压汞法压汞法是一种传统的混凝土渗透性测试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汞的自重压入混凝土中,测量汞的渗透量和渗透压力,计算混凝土的渗透系数。
该方法的优点是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但是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专业的测试仪器和技术人员,同时还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
2. 氯离子渗透法氯离子渗透法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渗透性测试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能力测量混凝土的渗透系数。
该方法操作简便,不受环境污染的影响,但是测试结果受到水分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3. 电阻率法电阻率法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渗透性测试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混凝土的电阻率和电导率测量混凝土的渗透系数。
该方法操作简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但是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三、混凝土渗透性测试结果分析通过混凝土渗透性测试,可以得到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和其他相关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混凝土的渗透系数与水泥用量、水灰比等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水泥用量越小,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渗透系数越小。
2. 混凝土的渗透系数与混凝土的密实度有关,密实的混凝土渗透系数较小,而疏松的混凝土渗透系数较大。
3. 混凝土的渗透系数与混凝土的龄期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混凝土的龄期越长,渗透系数越小。
4. 混凝土的渗透系数与混凝土的含气量、含水量等因素有一定关系,但是具体关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四、混凝土渗透性能影响因素混凝土渗透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如水泥用量、水灰比等。
2. 混凝土的密实度和龄期,密实度越高,龄期越长,渗透系数越小。
混凝土渗透性标准

混凝土渗透性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的一种建筑材料。
其性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是建筑物长期运行和使用的重要保证。
然而,混凝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雨水、地下水等外部水分的侵蚀,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渗透性增加,降低其使用寿命。
因此,混凝土渗透性的控制和评估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旨在对混凝土渗透性标准进行全面的介绍,包括渗透性的定义、分类、测试方法、评估标准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混凝土渗透性的控制和评估提供参考。
二、渗透性的定义和分类渗透性是指介质(如混凝土)内部或表面的孔隙或裂缝对流体(如水)的通透程度。
混凝土的渗透性取决于其孔隙结构、孔径分布、孔隙连通性、孔隙形状等因素。
根据渗透性的表现形式和机理,可将渗透性分为表面渗透和深部渗透两种类型。
表面渗透:表面渗透是指水分从混凝土表面进入混凝土内部的过程。
表面渗透主要受混凝土表面的形态、孔隙结构、毛细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深部渗透:深部渗透是指水分从混凝土内部的深层孔隙进入混凝土内部的过程。
深部渗透主要受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孔径分布、孔隙连通性等因素的影响。
三、渗透性的测试方法为了准确评估混凝土的渗透性,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测试方法。
目前常见的混凝土渗透性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质量损失法质量损失法是一种基于混凝土内部水分流动引起的质量损失来评估混凝土渗透性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混凝土试样在一定时间内的质量损失来计算其渗透系数。
2.负压渗透法负压渗透法是一种利用负压力差来测量混凝土渗透性的方法。
该方法可测量混凝土的渗透系数、渗透率、渗透深度等参数。
3.正压渗透法正压渗透法是一种利用正压力差来测量混凝土渗透性的方法。
该方法可测量混凝土的渗透系数、渗透率、渗透深度等参数。
4.电阻法电阻法是一种利用混凝土内部电阻的变化来测量混凝土渗透性的方法。
该方法可测量混凝土的渗透系数、渗透率、渗透深度等参数。
四、渗透性的评估标准为了评估混凝土的渗透性是否符合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混凝土中的渗透性测试方法

混凝土中的渗透性测试方法一、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很强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然而,混凝土中的孔隙和裂缝会导致其渗透性增大,从而降低其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因此,混凝土的渗透性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中的渗透性测试方法。
二、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因素混凝土渗透性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混凝土水胶比:水胶比越大,混凝土中的孔隙和裂缝越多,渗透性越大。
2. 水泥用量: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中的孔隙和裂缝越少,渗透性越小。
3. 砂浆配合比:砂浆配合比越粗,混凝土中的孔隙和裂缝越多,渗透性越大。
4. 混凝土龄期:混凝土龄期越长,混凝土中的孔隙和裂缝越少,渗透性越小。
5.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越高,混凝土中的孔隙和裂缝越少,渗透性越小。
三、混凝土渗透性测试方法1. 压力法压力法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渗透性测试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将水或空气推入混凝土孔隙中,从而测定混凝土的渗透性。
压力法分为以下两种:(1)Blaine法:该方法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将水推入混凝土孔隙中,测定水的渗透速率,从而计算混凝土的渗透系数。
(2)气压法:该方法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施加一定的气压,将空气推入混凝土孔隙中,测定空气的渗透速率,从而计算混凝土的渗透系数。
2. 水吸收法水吸收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混凝土渗透性测试方法。
该方法通过浸泡混凝土试件在水中一定时间后,测定试件质量的变化,从而计算混凝土的吸水率。
水吸收法分为以下两种:(1)浸水试验法:该方法将混凝土试件完全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为24小时,测定试件质量的变化,从而计算混凝土的吸水率。
(2)浸水-干燥试验法:该方法将混凝土试件浸泡在水中一定时间,然后取出晾干,再将试件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为24小时,测定试件质量的变化,从而计算混凝土的吸水率。
3. 荧光染色法荧光染色法是一种非常精确的混凝土渗透性测试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荧光染料溶液涂在混凝土表面,待染料渗入混凝土内部后,观察染料在混凝土内部的分布情况,从而判断混凝土的渗透性。
多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性能测试方法

面性 能的 测 试方 法 。
关键 词 : 多空水泥混凝土路 面 性 能 试验 方法 中图分类 号 :U 2 T 5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 0 8 (O 8l() 0 4 一 1 17 — 9 X 2 O )lc一 0 2 O
块的象素 面积 , 得到 孔隙率 , 则 同时 , 各 把 个 区域 的 面 积 转 化 为 一 定 直 径 的 圆 , 后 然 取 直 径 的 平 均 值 作 为 孔 径 大 小 代表 值 。 对
由 于 多 孔 水 泥 混 凝 土 具 有 较 大 的 孔 隙 率 , 方 面 可 以 使 路 面 /轮 胎 噪 声 很 好 的 一 宣 泄 , 制单 极 子 噪声 源 的 产 生 , 而 减 少 抑 从 噪 声 ; 一 方面 , 另 在声 学 上 可 以 将 多 孔 性 路 面 结 构 看 成 是具 有 刚 性 骨 架 的 多 孔 性 吸 声 材 料 , 以起 到 吸 声 的效 果 , 声波 入 射 到 可 当 多 孔 材 料 表 面 激 发 微 孔 内 的 空 气振 动 时 , 空 气与固体筋络 间产生 相对运动 , 由于 空 气 的 粘 滞 性 在 微 孔 内 产 生 相 应 的 粘 滞 阻 力, 使振 动 空 气 的 动能 不 断 转 化 为 热 能 , 从 而 使 声 能 衰 减 。 另 外 , 于 多 孔 水 泥 混 凝 由 土 存 在 较 大 的 有 效 孔 隙 率 , 有 较 强 的 排 具 水 性 能 , 得 路 表 积 水 可 以 不 经 排 水 设 施 使 而 直 接 从 路 面 结 构 中下 渗 而 迅 速 排 除 , 这 样 就 减 少 了溅 水 、喷 雾 等 危 害 的发 生 。而 且 , 孔 水 泥 混 凝 土 的 骨架 孔 隙结 构 , 加 多 增 了路 表 的 摩 擦 系 数 及 路 面 抗 车 辙 能 力 , 进 步 增 加 了行 车 安 全 。 因此 , 强 对 多 孔 加 水 泥 混 凝 土 路 面 的研 究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本 文 介 绍 了 多孔 水 泥 混 凝 土 路 面 的性 能 测 试
混凝土渗透性的测试

混凝土渗透性的测试——郭亮08S009076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进步,混凝土制备的可变因素越来越多。
各种矿物细掺料和高性能减水剂作为基本材料组分,更增加了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金伟良、赵羽习等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分为环境、材料、构件和结构四个层次。
尽管影响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这些因素影响着混凝土的两个重要的基本特性,即渗透性和强度。
混凝土是一种多相的、不均质的、多孔的复合体系,当其相对的表面存在压力、浓度和电位差时,就会发生物质的迁移。
随着水工工程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人们开始关注混凝土的渗透性。
由于水工结构诸如大坝、水渠、涵管,以及海底隧道等,一旦抗渗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就会造成污染、渗漏等工程事故。
20世纪80年代,由于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也是从这时开始研究混凝土的碳化与钢筋锈蚀问题。
混凝土的渗透性能与其耐久性有密切的关系:抗渗性能好的混凝土具有好的密实性、好的抗碳化能力、好的抵抗钢筋锈蚀能力以及抗冻性等。
渗透性能对耐久性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指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和结构特征。
外部因素是指混凝土所处的使用环境。
通过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从内、外两个因素入手。
内部因素可以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以及适当的制作工艺来实现。
外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提高渗透性的关键是在于减少混凝土对侵蚀性介质的易感组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高性能混凝土是按耐久性设计的混凝土,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能而区别于普通混凝。
而实际工程中的混凝土往往是受环境中的水、气体以及侵蚀性介质的侵入而使其劣化的。
产生这种劣化作用需要内外两个因素[8l,内部因素是混凝土的成份和结构,外部因素是环境中侵蚀性介质和水的存在。
必要条件是外部侵蚀性介质和水能够逐步渗透到混凝土内部。
随着混凝土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向恶劣环境中的延伸,避免混凝土劣化的外部条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
多孔水泥混凝土透水性能试验研究

头 的渗 透 仪对 多 孔水泥 混 凝 土 的竖 向渗透 系数进
行 测试 。该 渗 透仪 的改进 主要在 于 由变水头 改为 常 水 头测 试 , 用 钢 套 筒 。它 可 以直 接 使 用不 脱 使 模 的标 准 马歇 尔试 件进 行 渗透 系数 测试 。
渗 透 系数 计算 公式 如 下 :
志 一 面
( 2 )
式 中: 为 t 试件 内渗 透经过 试 件 的水 的质 量 , Q 段 gP ; w为水 的密 度 , /m L 为 试 件 的有 效 长 度 gc ; ( 准 马歇 尔试 件 ) 6 3 m; 为试 件 的 横截 面 标 ,. 5c A
面积 ( 准马 歇尔 试件 ) 8 . 3c ; h 标 ,1 0 m h 、 为 2 测
关 键 词 多 孔 水 泥 混 凝 土
透水性能
孔 隙率
多孔水 泥混 凝 土路 面 材 料 ( 称 透 水 性 水泥 也 混凝 土路 面 材 料 ) 于 环 保 型 、 态 型 混 凝 土材 属 生
定律:
一
ki
() 1 料, 可用 来自 轻 交通 道 路 、 市 道 路 两 侧 的 人行 道 、 城
态 。为 了保 证 层 流状 态 , TM 建 议低 压 实 度材 AS 料 的水力 坡度 临 界值 为 0 2 . , 于 多孔 隙排 . ~0 3 对 水 混 合料 , 保证 层 流 的水 力 坡 度 临界 值 的 上 限通 常为 0 0 54, 了确 定 多 孔 水 泥 混 凝 土渗 透 系 . 4[ 为 ] 数 测定 的合 理 水 力 坡 度 范 围 , 研 究 成 型 有效 孔 本
道路 路肩及 中 央 隔离 带 、 园 内 道路 等 。 由于具 公
混凝土抗渗性能测试规格

混凝土抗渗性能测试规格一、前言混凝土抗渗性能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测试。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混凝土抗渗性能测试规格,以供工程实践参考。
二、测试目的本规格的测试目的是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包括混凝土的渗透系数、水泥石浆渗透深度等指标,以确定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三、测试材料1. 混凝土试件:混凝土试件应符合设计要求,试件规格应为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
2. 水泥石浆:按照设计要求,采用与混凝土相同的水泥和骨料制备水泥石浆。
3. 测试设备:混凝土抗渗性能测试需要的设备包括:(1)渗透仪:采用压力式渗透仪或真空式渗透仪;(2)真空泵和压缩空气泵:用于压力式渗透仪的测试;(3)测厚仪:用于测量混凝土表面的厚度;(4)测试模具:用于制备水泥石浆试件。
四、测试方法1. 压力式渗透仪测试(1)准备工作① 将试验室温度调至20℃左右;② 将试件表面清洁干净;③ 根据试件大小和渗透仪的规格选择合适的测试模具,制备相应大小的水泥石浆试件;④ 将测试模具放在振动平台上,振动2分钟,以排除气泡。
(2)测试步骤① 将试件放置在渗透仪上,封闭试件周围的边缘;② 用真空泵将试件表面的空气抽尽,使试件表面与渗透仪的密封面贴合;③ 用压缩空气泵将水压力加到试件表面,记录渗透仪压力计的读数;④ 保持水压力不变,记录渗透仪压力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⑤ 测量试件表面渗透面积和厚度,计算渗透系数。
2. 真空式渗透仪测试(1)准备工作① 将试验室温度调至20℃左右;② 将试件表面清洁干净;③ 根据试件大小和渗透仪的规格选择合适的测试模具,制备相应大小的水泥石浆试件。
(2)测试步骤① 将试件放置在渗透仪上,封闭试件周围的边缘;② 用真空泵将试件表面的空气抽尽,使试件表面与渗透仪的密封面贴合;③ 用压缩空气泵将水压力加到试件表面,记录渗透仪压力计的读数;④ 保持水压力不变,记录渗透仪压力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⑤ 测量试件表面渗透面积和厚度,计算渗透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eg l n 6. hn mui @13cm. a o
收稿 日期 :0 6 71 20- -2 0
基金项目: 陕西省自 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20E0)长安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 0Q 3 ( 527, 0 (5 0)
作者简介: 郑木莲(97 女, 17一, 山东蒙阴人, 长安大学副教授, 工学博士, 同济大学在站博士后, 从事道路结构与材料研究。
表达形式。
式中:为多孔介质特征长度;为流体的运动粘度。 l 。
B a 根据许多人的研究成果 , er 得出发生非线 性 流的原因是惯性力引起 的, 把多孔介质 中的流态 分
12 渗透系数的物理基础 . D r 定律产生以后, ay c 对于 K 的物理意义是通 过 Se e Hae el i h m, n与 Si tr z lhe 等的工作逐渐认识 c 到的[ 。对于 K的物理基础, 3 ] 常见的表达式为
关于多孔材料渗透系数的研究, 大多基于 D r a - 透流速很小时, 忽略右端第 2 即为 D r 定律; 项, ay c c 定律。根据试验,a y y D r 断定流量 抓单位时间水 c 渗流速度很大时, 忽略右端第 1 可得 项, 流的体积) 与不变的横截面积A及水头差(, 2 h一h) v = 兀i 1 / 2
成正比, 与长度 L成反比, ac 定律如下 D ry
可见, 随着渗透流速的增大, a y D r 定律不再成立, c 1 q= K (l 2/ A 一h)L h () 只有当水流状态为层流时,a y D r 定律才适用。 c 将式() 1变形, 得 通常, 流体在通过管道的流动中, 区分层流和紊 v= K 流所采用的准则是雷诺数 R . 为一无量纲数, i () 2 eR 。 i (l 21 = h 一h) L 表示流体的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对于多孔介质中 式中: 为渗透流速;为水力梯度; 为渗透系数, 的流动, v i K 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 R 定义为 将 。 或称水力传导系数。式() D r 定律的另一种 2是 a y c R e= v/ lu () 5
ad rot g er g T njUnvri , ag a 2 0 9 , hn) n A pr E i ei , gi ies y S n hi 0 2 C i i nn n o t h 0 a
A src : o d r e et e mesr te r ai y e iet pru cnrt, b tat I r e t f c vl n o f i y aue h p meb i c fc n o oo s c e te e l o fi t f o e h
p r u c n r t hs e i g pr r ac,t pr eb i ce iet oe n cm o o s c e e a f da ae f m ne i e ai y fc n i m r t o i rn n eo s m l o fi s t h 1 a 0
式中:, a b为 由流体 和介质的性质决定 的常数。
便成为有效途径之一[1 [ 。渗透系数是表征多孔混 1 - z
凝土排水性能的直接有效指标, 也是多孔混凝土材 料组成设计和多孔混凝土基层路面结构设计的重要 指标。对于渗透系数的测定, 国内外现有相关方法 对多孔混凝土等大空隙材料并不适用, 因此本文研 究其测试仪器和方法。
文章编号:6113 (0 60-01 6 17-6 720 )4 4- 0 0
多孔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及测试方法
郑 木 莲, , 2
(. 1 长安大学 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2 同济大学 道路与机场工程系, . 上海
20 9) 002 7 06 ; 104
摘 要: 为了有效测量多孔混凝土的渗透系数, 通过分析渗透 系数的物理基础, 出确定 D r 定 提 ac y 律对多孔混凝土适用范围的方法, 根据常水头渗透试验原理, 考虑侧壁渗漏、 套筒尺寸及测压管位 置等因素, 研制出简单实用的常水头多孔混凝土渗透仪, 分析了影响渗透系数测试的试件性状和水 等因素, 提出多孔混凝土渗透系数测定的试验操作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 测试了多孔混凝土在不同 配合比时的渗透系数。结果表明多孔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 其常见配合比的渗透系数均大 于 1 c "- , 0 s' 同时渗透 系数和有效空隙率之间符合相关系数为 0 98 的幕指数关系, m . 1 6 可见常水 头测试方法可准确有效地测定多孔混凝土的渗透 系数。 关键词 : 路面工程; 多孔混凝土; 渗透 系数 ; 渗透仪 中图分类号 : 44 U1 文献标识码 : A
第6 卷 第4 期 20 年 1 0 6 2月
交通 运 输 工程 学 报 Ju aoTaiad nprtn i en or l rf n Taso ao Eg e i n f fc r ti n n rg
Vo . 4 l6 No .
De . 2 0 c 0 6
P r ait cef i t t t to o p ru cn rt emebly f c n a d meh d oo s ce i o ie n e s f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 e
Z eg -a" hn Muln2 i
(. L b rtr fr c l a g w y g er g Mi s y E uai , 1K y oa y S ei A e Hi a E i ei o n t o dct n e a o o p a r h n n n f ir f o C ag n i ri , a 70 6 , ax, i ; eat n o R a hn ' U v s y X ' 104 S an i C n 2D pr t od a n e t in h h a . me f
i a 十b2 = v v () 4
1 ac 试验定律与渗透系数 D r y
11 ac 定律 . D ry
15 年 I a 根据流体力学中粘性流基本定律 98 r y m N v r t e方程导 出式()从理论上证明了 ai- o s eS k 4, F r hie定律。在 Fr hie的二项式中, oc e r h m o he r c m 渗
为3 种区域C( 1: a 图 )层流区, l 这是低R ( e小于 1) 0
时的流动情形 , 区 内粘滞力 起主要 作用, 性 此 线
式中:为颗粒形状系数; 。 d为颗粒平均直径; 9为重 力加速度;为流体密度; 为流体动力粘滞系数。 p F " K的物理基础取决于固体颗粒骨架的几何形 状结构( '和流体的性质(p P , ( ) c d 9 ・ ' K不是常数, ) 是流体粘滞度、 密度和颗粒结构的函数, 只有粘滞 度、 密度和其他因素是常数时, 渗透系数在 D r 定 ac y 律中才能作为常数。 当水力梯度 为 时, i 1 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
交 通 运 输
工 程
学 报
20 0 6年
0 引
言
于多孔混凝土的性质, 它是表征水在多孔混凝土中 流动难易程度的定量指标。
为解决 目前常见的路面结构水损坏问题, 采用 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层, 设置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
13 a y . r 定律的适用范围 D c
D r 定律表明渗透流速和水力梯度之间存在 ay c 简单的线性关系, 但很多研究者根据试验得出的结 论往往与 D r 定律不符, ac y 即渗透流速与水力梯度 之间存在其他形式的关系[。 ] ’ Fr hi r e提出的非线性渗透定律如下 oc e h m
p yi l n ai o i pr eb i ce iet s l e , acr i n mehd D r h s a fu dt n t em ait ofc n w aa zd a set n g to o a y c o o f s ly fi a ny n a i f c l ap cbe g t pru cnrt w as p t w r. crig te aue et nie a p lalrn e oo s ce w i a o o e u fr ad A od t h m srm n pic l o c n o e r p o cntn ha pr eb i t t a l ad c cbe s n ha pr eme r p ru f s t d m ait e , i e n patal cnt t d m a t o oos o a e e ly s s mp r i o a e e e f cnrt w s vlpd te s o cni r g e tr o s e l l kg ,sev o cee d e e o h b i f s ei t f os i w l ae le e a e o n a s o d n h a c f d a e a d ni ad eo e r ai . s e, f tr o t t c s ts d tr ere i s n p zm t l t n B i s te os e p e u a w e w me o n i e o o c ed h a c f i s e t a n a rp s d n aa zd te t rt n d t poes g to o p ru cnrt w ere p o o e ,a d nl e , ts o eai a d a csi me d oo s cee y h e p o n a r n h f o ie f f o o e e h te m ai ycef i t o df rn pru cnrts r tse. et ut wst a h pr ebi ofc ns ieet o s cee wee td T s rsl so h t e l t
.
v s1 hr i pw r pnn r a osi bt en pr eb i ce iet d efcie - ;tee o e e oet t nh e e i e ai y fc n a fe t s x e i p w l t s m l o fi t n e t h prsy te cr l i ce iet . 1 T e u i i t ta te to can t s t e ooi , i or a o ofc n i098 h rsl n c e ht m h d t h r e t n fi s 6 . e t a s h e d e pr ebi ceiet oos c t acr e ad e i l 3 s 4 s 1 rf. e ai y fcn o pru cnr e ua l n e cv y t , f , 3 s m l o fi f t o e c ty f t e . a f b i g i o fi e e K y rs pvm n eg er g pru cnrt; em ait ce iet pr a e r e w d : e et i ei ; o s c e pr ebly fc n; mem t o a nn n o o e s a r 6 8 A to rsm : eg uln( 97) e a ,P D, oi e oesr 8-9 2 3 40 uhr u e Z n M -a 17-,f l h asc t p fso, 2- 3 45 , e h i m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