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与利用练习题与答案

信息检索与利用练习题与答案
信息检索与利用练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概说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文献信息资源,在载体形式上,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

2、一次文献是依据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创作的文献,即通常所说的“原始文献”、“第一手资源”。一次文献在形态上具有多样性,在内容上具有原创性,在出处上具有分散

性。

3、二次文献是按一定的方法对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加工,以使之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

主要包括目录、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通常又被称为“检索性文献”、“线索性文献”。

4、三次文献是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而形成的评述研究性文献,如综述、述评

等。三次文献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在功效上具有参考性。

5、传统的文献检索工具体系由印刷版工具书构成。

6、电子化的检索工具是以数据库的形式出现的,数据库类型有数值型数据库、事实型

数据库、文献型数据库。

7、部首法首创于东汉时期著名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

8、在现有的电子版检索工具中,检索词主要有两大类:字段词和任意词以数值型数据

库、事实型数据库和书目数据库出现的电子版检索工具,检索词是字段词。以全文数据库出

现的电子版检索工具,检索词可以是“任意词”。

9、“循环衍生法”包括定义衍生法、语素衍生法、语境衍生法。

10、现有的中文电子版检索工具一般都设有高级检索功能,较多地使用的检索技术是布

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和位置检索,体现出的检索特点是组配检索、模糊检索和限定检索。

11、逻辑“与”( and)符号表示为“ * ”。表示“同时包含”关系。逻辑“或”( or)符号表示为“+”。表示“分别包含”关系。逻辑“非”(not)符号表示为“- ”。表示“排除其他”关系。

12、中文检索引擎的检索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分类方式,二是关键词方式。

13、文献信息资源的引证标注有 3 种情况:注释、引文出处、参考文献。

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是1987年 5 月《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5、文后参考文献列表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以采用“著者——出版年制”。

16、《中国学术期刑(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规范)用单字母方式

标识纸张型参考文献类型,如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用双字母方式标识电子型参考文献和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如数据库—DB,磁带—MT 、光盘—CD、联机网络—OL 。

二、简答题

1、文献资源的级次有哪些?

2、简述传统的文献检索工具体系的构成?

3、电子化的检索工具有哪些?

4、电子化的检索工具有哪些特点?

5、列举 4 种以上印刷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方法。

6、列举 3 种以上主要的中文检索引擎。

7、简述文献信息资源利用学术规范基本原则?

三、 *实践操作题:利用中文检索引擎查找:

(1)“汉籍电子文献瀚典全文检索系统”

(2)“二十五史全文阅读检索系统”

(3)“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介绍

(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服务系统

第二章辞书资源与汉语字词的查考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字书、韵书、训诂书构成了中国古代辞书的 3 种主要类型,统属于“小学类”。

2、以讲字形为主的字书《说文解字》是我国字典的开山之作,首创部首法。作者是东

汉的许慎。收篆文单字9353 个。 540 个部首。

3、汉代以训释词义为主要内容的训诂书《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

4、宋代《广韵》和《集韵》是现存古代韵书的代表作。

5、清代《康熙字典》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明确以字典命名的字书,是中国古代字典的代

表作。清康熙年间陈廷敬、张玉书等30 多人编纂,共收单字47035 个,分为214 部首。

6、在中小型汉语语文字典、词典中,《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古汉语常

用字字典》最具代表性。

7、《辞海》和《辞源》是查考古今常用字词时最为重要的辞书。

8、大规模的查考汉语字词的代表性工具书是《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

9、《汉语大字典》是收字数量最多的字典,共收列单字54678 个。

10、《汉语大词典》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历史性汉语语文词典,收词目37.5 万多条。编纂方针“古今皆收,源流并重,全面阐述”。

11、《汉语大词典》 1.0 版光盘代表了目前国内电子词典的较高水平。比较实用的中英

文网络词典有《金山词霸》等。

12、在中国古代的字书中,影响大而且对一般人来说使用价值较高的是《康熙字典》和

《说文解字》。

13、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说文》四大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1928年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集《说文》注释之大成。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辞书的结构体例与编纂传统。

2、《汉语大词典》 1.0 光盘版相对于印刷版有哪些优势?

3、网络词典突出特点和作用有哪些?

三、检索题:

朱光潜在《美学》一文中提到德国新黑格尔派费肖立和立普斯的“移情说”,其中的“移情说”是什么涵义?可以从哪些工具书中解决这类问题?

四、实践操作题:利用《金山词霸》查找“庋撷”

第三章古籍资源与基本古籍的查考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系统目录是汉代《七略》,创“六分法”。原书早已亡佚,其分类体

系被完整地保留在《汉书·艺文志》中。

2、唐代初年的《隋书·经籍志》定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史称“四部法”。是

类分中国古籍的最主要的方法。

3、古籍资源数据库的组字方法有:GB2312字符集(收汉字6763 个)或 GBK字符集(收汉字 21886 个)。

4、“十三经”最终定型于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家十三部经典著作的统称。清代阮

元校刊《十三经注疏》,世称“善本”。1934 年叶绍钧编《十三经索引》。台湾开发的“籍电子文献瀚典全文检索系统”加载的“十三经”,是有代表性的网络版“十三经”全文检

索系统之一。

5、“二十五史”始于司马迁的《史记》,终于《清史稿》,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汉25

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称为“正史”。

6、“二十五史”是纪传体史书,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史书体裁,一般由纪、传、表、志等部分组成。其中的“志”是记载各方面典章制度演变沿革和现实史实的专门篇章。

7、与“二十五史”配套的印刷版检索工具分为 4 类: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书志索引、综合索引。

8、“二十五史”电子版检索工具主要有:南开大学“二十五史全文阅读检索系统”和

台湾“汉籍电子文献瀚典全文检索系统”加载的“二十五史”。

9、《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清乾隆年简纪昀、陆锡熊总纂。至今存

世的《四库全书》原本共 4 部。《四库全书》所收图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编排。《四库全书》汇聚了先秦至清代乾隆年间以前中国最重要的传世典籍,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总结

时期形成的最能体现传统文化概貌的巨著。

10、《四库全书》印刷版检索工具主要有:杨家骆《四库全书大辞典》;台湾“商务印

书馆”《四库全书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四库全书传记资料索引》《四库全书艺术类分类索引》;李学勤、吕文郁《四库大辞典》。

11、《四库全书》电子版检索工具主要有: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2、《四部丛刊》是20 世纪初我国出版的最有影响的大规模古籍丛书之一,张元济纂

辑,所收古籍上起上古,下至清末,其最大的特点是精选宋元旧刻,明清精刻、抄本、校本

和手稿本,质量高。现代检索工具有:《四部丛刊》电子版

13、查考古籍流传,主要利用不同历史时期编成的古籍目录。查考古籍流传情况的检索

工具主要有《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

14、《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解题目录,基本上包括了我国先秦至清

乾隆年间传世的大部分书籍,是查考清乾隆年间以前古籍必须了解的书目。

15、《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通行的印刷版本是中华书局点校本,电子版包

含在“二十五史全文阅读检索系统”。

《四库全书总目》通行的印刷版本是1997 中华书局点校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

版中,加载了《四库全书总目》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16、高质量的古籍版本一般称为善本。善本的基本标准是“三性九条”原则。“三性”

是指: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一部古籍,只要具备三者之一,就可以确定

为善本。

17、查考一般古籍的版本状况,有代表性的工具书是《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18、查考古籍善本权威性的工具书是《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19、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收录的当时收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中国善本古籍提要,

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20、古籍丛书有综合性和专门性之分。综合性丛书往往称为“汇编丛书”,专门性丛书

往往称为“类编丛书”。

21、查考古籍丛书权威性、集大成的检索工具是《中国丛书综录》,共收录古籍丛书

2797 种,包括38891 种单种古籍,是迄今为止收录古籍丛书数量最多的丛书目录。

22、《中国丛书综录》第 1 册是“总目”,第 2 册是“子目”,第 3 册是“索引”。

23、中国古代类书的分类体系是天、地、人、事、物模式。按韵目编排的类书强化了类

书检索功能。代表作《永乐大典》。

24、《艺文类聚》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类书。首创了“事文合编”的体例,“事居于前,

文列于后”,奠定了此后类书采辑资料的基本格局。保存了丰富的唐以前的文献资料、诗文歌赋。唐以前的许多文学作品,只是靠《艺文类聚》才得以保存下来。

25、《初学记》是唐代专为皇子临文作诗时查考事类典故、词藻对语所编的类书。

26、《太平御览》分为55 部。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性类书,是保存五代以前文献

资料最丰富的类书。《太平御览索引》(1935 年哈佛燕京学社)是其代表性的印刷版检索

工具。

27、《事物纪原》是宋代出现的一部专门用来考订事物起源和流变的小型类书。

28、《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解缙、胡广、胡俨、杨士奇等人编。全书22877 卷, 11095 册。正本称“永乐钞本”,副本称“嘉靖抄本”。全书的编排体例以《洪武正韵》为纲,是古代按韵目编排的类书的代表作。

29、《三才图会》是明代类书,较多地描绘了一些日用器物、身体服饰、鸟兽草木的形

制、体式。

30、《古今图书集成》是大型综合性类书,清康熙年间陈梦雷主编。全书 1 万卷,是现存中国古代类书中规模最大、汇集资料最丰富的一部。

31、在现有的类书索引中,《古今图书集成索引》规模最大,质量较高。

32、便于查考古代诗文典故的出处的类书是《佩文韵府》和《骈字类编》,清代张廷玉

等编。

33、类书多数都被收入了《四库全书》,已经有了电子版。

二、简答题

1、我国基本古籍资源有哪些?

2、利用哪些工具书查检现存古籍(基本古籍的全文检索系统)?

3、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全文版主要检索功能有哪些?

4、如何较好地处理古籍的“保真”与“整理”的矛盾?

5、利用哪些工具书查检历代古籍的流传和存佚情况?

6、何为“三性九条”原则?

7、查考古籍版本实际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哪二条?

8、查考古籍版本的工具书主要有哪些?

9、何为类书?类书有什么作用?

三、检索题

1、要知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的作者,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2、毛泽东诗《七律答友人》中有“斑竹一枝千滴泪”的诗句,其中“斑竹”的来历应

该如何查找?

3、文天祥在《念奴娇·驿中别友人》一词中有“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这里的“金人秋泪”出自何典?

4、查询古代货币“五铢钱”的有关资料。

5、被称之为“王杨卢骆”的初唐文学家,要详细收集他们的生平资料,利用哪些工具

书?

6、某院校开展读书节活动,新闻系某教授向学生介绍当年鲁迅曾向文科大学推荐的12

种书籍,其中有王琸的《今世说》,鲁迅认为通过此书可了解“明末清初名士习气”,请问,

此书被收录到哪几种丛书中?

7、《闲电编》收入哪些丛书?哪些图书馆收藏?

第四章近代以来的图书资源与查考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查考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出版的图书。检索工具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图书馆的联

机书目检索系统,二是阶段性的总结性书目及书目数据库。

2、国内较有代表性的中文电子图书系统已经出现了 4 家——方正Apabi 数字图书馆、

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中华图书网、中国数字图书馆。

3、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之作是18 世纪中期法国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

4、《中国大百科全书》 1.0 版光盘是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光盘化中文百科全书产品。

5、《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1999 年)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编译百科全书。

二、简答题

1、查考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出版的图书检索工具主要有哪两大类?

2、我国图书馆联机书目检索系统主要有哪些?

3、我国总结性书目与书目数据库主要有哪些?

4、电子图书系统的出现具有什么意义?

5 代表性中文电子图书系统有哪些?

6、简述电子图书系统的使用方法?

7、简述中文电子图书系统的主要检索功能?

8、百科全书和中国传统的类书有什么区别?

9、代表性百科全书有哪些?

三、检索题

1、通过哪些检索途径可以了解联合国大会的机构和教科文组织的情况?

2、人物检索,阿格纽Agnew,Spiro T(heodore )

3、刑事诉讼法中的“自由心证”是什么概念?

四、 * 实践操作题:利用“超星数字图书馆”在线阅读《学习论》(施良方著)

1.有哪几种主要的文献信息源?有各什么特点?( P4)答:

1、按照信息源的加工程度划分:

(1)零次文献。主要特点是内容新颖,具有原始性,但不成熟、分散,难以获得和检

索。

(2)一次文献。它记载的信息零碎、分散、无序,同时它也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系

统性等特征,参考和使用的价值较高。

(3)二次文献。它具有浓缩性、汇集性、有序性等特点。

(4)三次文献。它具有资料性和实用性,是对一次文献进行浓缩、提炼、重新组织,

内容有较大变化。

2、按照信息源的载体类型划分:

(1)印刷型。它具有用途广、便于阅读、流传和收藏的优点;缺点在于存储密度小、

体积大、长期保存困难。

(2)电子型。它具有存储密度高、存取速度快、检索快捷灵活、使用方便等优点,

但必须配备计算机等相应的设备才能阅读使用。

(3)缩微型。其优点是体积小,存储密度高,易保存和流通,价格低;缺点是需要

专门的设备才能阅读。

(4)声像型。它具有直观、生动、易于理解的优点;缺点是成本高、不易检索和更新。2.简述计算机信息检索的主要类型。( P8)

答: 1)按检索对象的内容划分,可分为:书目检索、数据检索和事实检索。

2)按检索方式划分,可分为:手工信息检索和计算机信息检索。

3)按检索要求划分,可分为:强相关检索和弱相关检索。

4)按检索的时间跨度划分,可分为:定题检索和回溯检索。

5)按检索对象的信息表现形式划分,可分为:文本检索、多媒体检索、超文本检索和超媒

体检索。

3.什么是网络信息资源?按传输协议划分,网络信息资源可以分为哪几种主要类型?(P38)

答: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即以数字化形式记

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分布式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的存储介质以及各类通信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方式进行传递的信息内容的集合。

按传输协议划分,网络信息资源可分如下几种主要类型:

1)WWW 或 Web 信息资源

2)FTP信息资源

3)TELNET信息资源

4)Usenet Newsgroup 信息资源

5)E-mail 信息资源

6)Gopher 信息资源

7)WAIS 信息资源

( P43)

4.简述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方法和途径。

答: 1、浏览。

2、利用目录型网络资源检索工具。

3、利用索引型网络资源检索工具。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总复习

一、考核要求

考试题型分为三种:①填空题②简答题③检索题

( 1)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重要检索工具的熟悉程度。

(2)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方法的理解、掌握

程度。

(3)检索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着重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分析和运用

能力。

考核形式及时限: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笔试,考试时限为90 分钟。

二、考核内容

第一章概说

第一节中国文献信息资源

文献资源类型,纸质资源,电子资源;

文献资源形态;

文献资源级次,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第二节中国文献信息资源检索工具体系

工具书体系:语言性工具书,资料性工具书,线索性工具书,参考工具书;

依托计算机及网络环境的中文检索工具:单机检索工具,联机检索工具,网络检索工具;

数据库类型:数值型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文献型数据库;

电子版检索工具特点。

第三节使用检索工具的基本技术方法

印刷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方法:部首法,分类法,主题法,拼音法,韵目法,四角号码法,笔画笔形法;

电子版检索工具的主要检索方法:检索词,字段词,任意词,循环衍生法,定义衍生法,语素衍生法,语境衍生法;

二次检索,高级检索;

布尔逻辑检索:布尔逻辑运算符,逻辑“与”“ * ”,逻辑“或”“ +”,逻辑“非”“ - ”;

截词检索,位置检索;

常用的中文检索引擎。

第四节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学术规范

文献信息资源利用学术规范基本原则;

信息资源的引证标注情况:注释,引文出处,参考文献;

国内学术界比较有影响的文献引证标注规范CAJ-CD。

第二章辞书资源与汉语字词的查考

第一节中国辞书的演进源流

语文性字典词典,学科词典,专名词典;

中国古代辞书的 3 种主要类型:字书,韵书,训诂书;

第二节中国辞书的结构体例与编纂传统

现代字典、词典的整体构成,中国辞书的编纂传统。

第三节代表性中国辞书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辞海》,《辞源》;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 1.0 版光盘,《汉语大词典》 1.0 版光盘相对于印刷版的优势;台湾电子版

《国语词典》;

网络词典突出特点;

《康熙字典》,《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电子版;

《金山词霸》。

第三章古籍资源与基本古籍的查考

第一节中国古籍资源

资源数量,资源分类,“六分法”,“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

基本古籍资源;

古籍资源数据库的组字方法;

GB2312字符集, GBK字符集, GBK的组字方法。

第二节基本古籍的全文检索系统

“十三经”,《十三经注疏》,《十三经索引》;

“二十五史”;

“二十六史”印刷版检索工具主要种类,南开大学《二十五史全文阅读检索系统》;

《汉籍电子文献瀚典全文检索系统》;

《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文渊

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四库全书

传记资料索引》,《四库全书艺术类分类索引》,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文渊阁《四

库全书》电子版的功能(检索方法),《四部丛刊》、《四部丛刊》电子版。

第三节古籍流传与古籍版本

查考古籍流传情况的检索工具;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

《四库全书总目》( 1997 年中华书局标点本),《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华书局排印

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中加载的《总目》和《简明目录》,《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

《贩书偶记》,《古籍整理图书目录》(1949-1991 );

古籍版本学研究范畴;

善本,善本的基本标准,“三性九条”原则;

电子版本校对软件的开发;

古籍版本保真与古籍整理的关系;

查考古籍版本实际上需要解决的二个问题;

查考一般古籍版本状况代表性工具书;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查考古籍善本的权威性工具书;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善本书提要》、《中国善本书提要补编》。

第四节古籍丛书与类书

丛书:综合性丛书(汇编丛书),专门性丛书(类编丛书);

查考古籍丛书权威性、集大成的检索工具:《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综录补正》;类书的特点(“事以类聚,事类相从”);

中国古代类书的核心要义(“分类”和“陈列”);

中国古代类书的分类体系(天、地、人、事、物模式);

“以韵统字,以字隶事”的含义;

类书的作用;

中国古代代表性类书

《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印刷版),“事文合编”的体例;文

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中《艺文类聚》;

《初学记》( 1962 年中华书局排印本)(查考事类典故、词藻对语);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中的《初学记》、《太平御览》;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中的《太平御览》,《太平御览索引》(1935 年哈佛燕京学社),《事物纪原》(考订事物起源和流变);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中的《事物纪原》,《永乐大典》“永乐钞本”(正本),

“嘉靖抄本”(副本),《三才图会》(日用器物、身体服饰、鸟兽草木的形制、体式)

( 1988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古今图书集成》(1985 年中华书局、巴蜀书社联合影印本),《古今图书集成》最

突出的特点,《古今图书集成索引》;

查考古代诗文典故的出处的类书:《佩文韵府》(1983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中的《佩文韵府》,《骈字类编》(中国书店1984 年影印本),《骈字类编索引》( 1988 年中国书店何冠义等编纂),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中的《骈

字类编》。

第四章近代以来的图书资源与查考

第一节近代以来图书的形态变革与内容变化

第二节近代、当代书目检索工具

查考近代、当代图书的两大类检索工具;

图书馆联机书目检索系统: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

总结性书目与书目数据库:《民国时期总书目》(书目文献出版社),国家图书馆《民

国时期中文图书书目数据库》,《中国国家书目》,《中国国家书目数据库》。

第三节电子图书系统

电子图书系统出现的革命性意义

代表性中文电子图书系统:《方正 Apabi 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

数字图书馆》提供 1999 年以后出版的数字化中文新书为主要特色,以人文社会科学图

书为多。

《中国数字图书馆》专题资源库

电子图书系统的使用方法,中文电子图书系统的主要检索功能,电子图书系统的专用阅读器,电子图书系统开放、互动的特点。

第四节现代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西方四经典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的分类,百科全书的特点;

代表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 1.0 版光盘),《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简明中华百科全书》。

第五章报刊资源与论文资料的查考

第一节数字化报刊资源及其检索系统

P18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JF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网络版的基本使用方法;

P188 《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P191 《 CGRS全文检索系统》, CGRS全文检索系统的基本查询方法;“人大报刊检索系

统”,《复印报刊资料》,《报刊资料索引》,《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大学学报数量较多,理工类文献丰富),《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PACC),《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

第二节报刊引文检索系统

引文索引的主要作用;

揭示文献基本特征的量化数据;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服务系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数字化期刊子系统》。

第三节个人资源管理数据库的创建

基于 Access 的个人资源管理数据库

第六章时事信息资源与事实、数据、法规的查考

第一节网站资源及其检索利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国研网),《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中宏网)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经网),《数据中华》;

网站资源检索的策略与方法;

第二节年鉴资源及其检索利用

年鉴的类型品种;

《中国年鉴信息网》,《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

第三节法律资源及其检索利用

《中国法律法规大典》光盘,《国家法规数据库》光盘,《北大法宝·中国法律法规大全》

光盘,《大法官》法律库光盘;

中国法律检索系统,中国法律法规信息系统;

中国法律资源网·法律数据库检索,国信中国法律网;

中华法规库,CGRS全文检索系统·法律资源数据库,中国资讯行·中国法律法规库;

人民网·法律在线;

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三、试题类型及解答举例

一、填空题

1、字书《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

2、二次文献是按一定的方法对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加工,以使之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

主要包括目录、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通常又被称为“检索性文献”、“线索性文献”。

二、简答题

1、简述传统的文献检索工具体系的构成。(参见教材)

2、电子化的检索工具有哪些特点?(参见教材)

三、检索题(要求说出 2 种以上检索途径)

1、检索课题:人物检索“阿格纽(Agnew, Spiro T(heodore)”。

答:( 1)印刷版工具书检索法:

选择《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找到该书的索引册→通过汉字笔画索引或外文与汉文对

照索引进行条目检索→找到相应册、页→找到阿格纽(Agnew,Spiro T(heodore)条目。

( 2)网络检索法:

选择“百度”或“ Google ”等搜索引擎→选择网页搜索→输入“ Agnew,Spiro T(heodore)”→进入 Agnew, Spiro T(heodore) 搜索页→点击找到确切的Agnew,Spiro T(heodore) 信息为止。

2、检索课题:刑事诉讼法中的“自由心证”是什么概念?

答:( 1)印刷版工具书检索法:

选择《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律卷》→在该书的“条目分类目录”中,查找“刑事诉讼法”

类目→查找“自由心证”标题及相应页数→查看具体细目。

( 2)光盘数据库检索法:

选择《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数据库→装入电脑运行→进入检索窗口→用关键词检索法

或分类检索法找到具体信息。

( 3)网络检索法:

选择“百度”或“ Google ”等搜索引擎→选择网页搜索→输入“自由心证”关键词→进入搜索页→点击找到确切的“自由心证”名词解释为止。

检索课题答题模式:

( 1)印刷版工具书检索法:

选择《中国大百科全书》→在该书的“条目分类目录”中,查找“ yyyyyy ”类目→查找“ xxxxxx ”标题及相应页数→查看具体细目。

或选择《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找到该书的索引册→通过汉字笔画索引或外文与汉

文对照索引进行条目检索→找到相应册、页→找到“xxxxxx ”

(2)光盘数据库检索法:

选择《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数据库→装入电脑运行→进入检索窗口→用关键词检索

法或分类检索法找到具体信息。

( 3)网络检索法:

选择“百度”或“ Google ”等搜索引擎→选择网页搜索→输入“ xxxxxx ”关键词→进入搜索页→点击找到确切的“ xxxxxx ”名词解释为止。

说明:“ xxxxxx ”为题目给出的检索内容,即关键字

四、各章综合练习

第一章概说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文献信息资源,在载体形式上,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

2、一次文献是依据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创作的文献,即通常所说的“原始文献”、

“第一手资源”。一次文献在形态上具有多样性,在内容上具有原创性,在出处上具有分散性。

3、二次文献是按一定的方法对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加工,以使之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

主要包括目录、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通常又被称为“检索性文献”、“线索性文献”。4、

三次文献是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而形成的评述研究性文献,如综述、述评

等。三次文献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在功效上具有参考性。

5、传统的文献检索工具体系由印刷版工具书构成。

6、电子化的检索工具是以数据库的形式出现的,数据库类型有数值型数据库、事实型

数据库、文献型数据库。

7、部首法首创于东汉时期著名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

8、在现有的电子版检索工具中,检索词主要有两大类:字段词和任意词以数值型数据

库、事实型数据库和书目数据库出现的电子版检索工具,检索词是字段词。以全文数据库出

现的电子版检索工具,检索词可以是“任意词”。

9、“循环衍生法”包括定义衍生法、语素衍生法、语境衍生法。

10、现有的中文电子版检索工具一般都设有高级检索功能,较多地使用的检索技术是布

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和位置检索,体现出的检索特点是组配检索、模糊检索和限定检索。

11、逻辑“与”(and)符号表示为“*”。表示“同时包含”关系。逻辑“或”(or )

符号表示为“ +”。表示“分别包含”关系。逻辑“非”(not)符号表示为“-”。表示“排

除其他”关系。

12、中文检索引擎的检索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分类方式,二是关键词方式。

13、文献信息资源的引证标注有 3 种情况:注释、引文出处、参考文献。

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是1987 年 5 月《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5、文后参考文献列表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以采用“著者——出版年制”。

16、《中国学术期刑(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 规范)用单字母方式

标识纸张型参考文献类型,如专著— M、论文集— 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 D、报告— R;用双字母方式标识电子型参考文献和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如数据库— DB,磁带— MT、光盘— CD、联机网络—OL 。

二、简答题

1、文献资源的级次有哪些?P3-4

2、简述传统的文献检索工具体系的构成?P4-5

3、电子化的检索工具有哪些?P5-6

4、电子化的检索工具有哪些特点?P7

5、列举 4 种以上印刷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方法。

工具书的排检方法分为编排方法和检索方法。编排方法着眼于工具书的编纂,

检索方法着眼于工具书的使用。

排检方法大体上分为五类:字顺法、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和地序法。其中字

顺法和分类法常用。

一、字顺法:根据字符的形体特征或读音排检字词的方法。有形序法、音序法、

号码法。

(一)形序法:根据字符的形体结构,把形体上有某些共同点的字符加以归类的

排检方法。分为部首法、笔画法和字母法。

(二)音序法:按字词音排检汉字的方法,有汉语拼音字母法、声部法、韵部法。

(三)号码法:也称笔形代码法。有四角号码法和起笔笔形号码法。

二、分类法:把文献和知识单元按学科体系或内容性质分门别类加以组织的排检

方法。大体分为学科体系分类法、事物性质分类法。常用于书目、索引、类书、

政书、年鉴、手册等的编排。

(一)学科体系分类法, 1四部分类法:简称分类法;2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简称“中图法”

(二)事物性质分类法古代类书、政书,现代部分手册、年鉴。

三、主题法:将文献或知识单元按一定的主题加以编排的方法。根据选词原则、

词的规范措施、编制方法的不同,主题又分为关键词法、标题法、叙词法、单元

法。

四、时序法:按时间顺序排检各种知识材料的方法。有年表、历表、年谱、部分

书目、索引。如《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外历史年表》《鲁迅年谱》《红楼梦研

究论文资料索引》

五、地序法:以地理位置或行政区划等为序排检地理资料的方法。如地图集、方志

目录、地方文献书目、地名手册、地理沿革表、行政区划简册、名胜词典等。

6、列举 3 种以上主要的中文检索引擎。

百度 .

雅虎中国 .

谷歌中国 . .hk/

狗狗.

7、简述文献信息资源利用学术规范基本原则?P24-30

答: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综合学术

研究的国际惯例,中国传统和时代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利用学术规范的基本原则主要

包括:

1.所有的专门性研究,都应该依据已有的文献对相同或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状

况做出概略性的说明介绍(因为只能通过全面的检索获得文献,才能进而对文献进行

分析研究);

2.对已有文献任何形式的引用,都必须注明出处(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3.原则上不采用间接引用的方式(因为转引不能确保所引内容的准确无误);

4.引用以必要、适当为限(针对征引文献的限制);

5.引用不得改变或歪曲被引内容的原貌、原义(是对原作者拥有的作品不受歪曲、篡

改权利的尊重);

6.引用原则上使用原始文献(针对引用文献来源的规范);

7.引用原则上使用最新版本(针对修订本著述的规范);

8.引用标注应完整、准确地显示被引作品的相关信息(针对引用标注技术方面的规范)

9.引用网络资源必须注意其“动态性”。

第二章辞书资源与汉语字词的查考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字书、韵书、训诂书构成了中国古代辞书的 3 种主要类型,统属于“小学类”。

2、以讲字形为主的字书《说文解字》是我国字典的开山之作,首创部首法。作者是

东汉的许慎。收篆文单字 9353 个。 540 个部首。

3、汉代以训释词义为主要内容的训诂书《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

4、宋代《广韵》和《集韵》是现存古代韵书的代表作。

5、清代《康熙字典》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明确以字典命名的字书,是中国古代字典的代

表作。清康熙年间陈廷敬、张玉书等30 多人编纂,共收单字47035 个,分为214 部首。

6、在中小型汉语语文字典、词典中,《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古汉语常

用字字典》最具代表性。

7、《辞海》和《辞源》是查考古今常用字词时最为重要的辞书。

8、大规模的查考汉语字词的代表性工具书是《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

9、《汉语大字典》是收字数量最多的字典,共收列单字54678 个。

10、《汉语大词典》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历史性汉语语文词典,收词目37.5 万多条。编

纂方针“古今皆收,源流并重,全面阐述”。

11、《汉语大词典》 1.0 版光盘代表了目前国内电子词典的较高水平。比较实用的中英

文网络词典有《金山词霸》等。

12、在中国古代的字书中,影响大而且对一般人来说使用价值较高的是《康熙字典》和

《说文解字》。

13、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说文》四大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1928年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集《说文》注释之大成。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辞书的结构体例与编纂传统。P47,P48-50

2、《汉语大词典》 1.0 光盘版相对于印刷版有哪些优势?P53

集现代电脑软件技术之大成,将十二卷《汉语大词典》印刷本中的绝大部分字、词及其

释义和关联等信息浓缩于一张光碟上。光碟版在印刷版本的基础上,扩充了大量电子信息,

大大丰富了原书的信息量。汉语大词典在查阅手段上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方式查找字或词时繁

琐且效率低的弊病,可以说光碟版集各种结构化的电子信息和查询方法于一体。这张光碟采

用了先进的超文本数据库结构,标记出字和词的形、音、义复杂的逻辑关系,采用导航式查

询方式、多方式查询入口,超文本自动跳转查询等手段,方便快捷。光碟版有强大的多媒体

功能,每个汉字均可发声,包括多音字,还收入了519 幅黑白图片。

3、网络词典突出特点和作用有哪些?P54,P55-56

三、检索题:

朱光潜在《美学》一文中提到德国新黑格尔派费肖立和立普斯的“移情说”,其中的“移情说”是什么涵义?可以从哪些工具书中解决这类问题?

(1)印刷版工具书检索法:

选择《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在该书的“条目分类目录”中,查找“认识论”类

目→查找“移情说”标题及相应页数→查看具体细目。

( 2)光盘数据库检索法:

选择《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数据库→装入电脑运行→进入检索窗口→用关键词检索法

或分类检索法找到具体信息。

( 3)网络检索法:

选择“百度”或“ Google ”等搜索引擎→选择网页搜索→输入“移情说”关键词→进入搜索

页→点击“移情说”有关条目,找到“移情说”有关的资料为止。

第三章古籍资源与基本古籍的查考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系统目录是汉代《七略》,创“六分法”。原书早已亡佚,其分类体系

被完整地保留在《汉书·艺文志》中。

2、唐代初年的《隋书·经籍志》定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史称“四部法”。

是类分中国古籍的最主要的方法。

3、古籍资源数据库的组字方法有: GB2312字符集(收汉字 6763 个)或 GBK字符集(收汉

字 21886 个)。

4、“十三经”最终定型于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家十三部经典著作的统称。清代阮

元校刊《十三经注疏》,世称“善本”。1934 年叶绍钧编《十三经索引》。台湾开发的“籍电子文献瀚典全文检索系统”加载的“十三经”,是有代表性的网络版“十三经”全文检

索系统之一。

5、“二十五史”始于司马迁的《史记》,终于《清史稿》,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汉25

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称为“正史”。6、

“二十五史”是纪传体史书,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史书体裁,一般由纪、传、表、志等部分组成。其中的“志”是记载各方面典章制度演变沿革和现实史实的专门篇章。

7、与“二十五史”配套的印刷版检索工具分为 4 类: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书志索引、综合索引。

8、“二十五史”电子版检索工具主要有:南开大学“二十五史全文阅读检索系统”和

台湾“汉籍电子文献瀚典全文检索系统”加载的“二十五史”。

9、《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清乾隆年简纪昀、陆锡熊总纂。至今存

世的《四库全书》原本共 4 部。《四库全书》所收图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编排。《四库全书》汇聚了先秦至清代乾隆年间以前中国最重要的传世典籍,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总结

时期形成的最能体现传统文化概貌的巨著。

10、《四库全书》印刷版检索工具主要有:杨家骆《四库全书大辞典》;台湾“商务印

书馆”《四库全书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四库全书传记资料索引》《四库全书艺术类分类索引》;李学勤、吕文郁《四库大辞典》。

11、《四库全书》电子版检索工具主要有: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2、《四部丛刊》是 20 世纪初我国出版的最有影响的大规模古籍丛书之一,张元济纂辑,

所收古籍上起上古,下至清末,其最大的特点是精选宋元旧刻,明清精刻、抄本、校本和手稿

本,质量高。现代检索工具有:《四部丛刊》电子版

13、查考古籍流传,主要利用不同历史时期编成的古籍目录。查考古籍流传情况的检索

工具主要有《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

14、《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解题目录,基本上包括了我国先秦至清

乾隆年间传世的大部分书籍,是查考清乾隆年间以前古籍必须了解的书目。

15、《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通行的印刷版本是中华书局点校本,电子版

包含在“二十五史全文阅读检索系统”。

《四库全书总目》通行的印刷版本是 1997 中华书局点校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中,

加载了《四库全书总目》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16、高质量的古籍版本一般称为善本。善本的基本标准是“三性九条”原则。“三性”

是指: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一部古籍,只要具备三者之一,就可以确定

为善本。

17、查考一般古籍的版本状况,有代表性的工具书是《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18、查考古籍善本权威性的工具书是《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19、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收录的当时收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中国善本古籍提要,

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20、古籍丛书有综合性和专门性之分。综合性丛书往往称为“汇编丛书”,专门性丛书

往往称为“类编丛书”。

21、查考古籍丛书权威性、集大成的检索工具是《中国丛书综录》,共收录古籍丛书

2797 种,包括38891 种单种古籍,是迄今为止收录古籍丛书数量最多的丛书目录。

22、《中国丛书综录》第 1 册是“总目”,第 2 册是“子目”,第 3 册是“索引”。

23、中国古代类书的分类体系是天、地、人、事、物模式。按韵目编排的类书强化了类

书检索功能。代表作《永乐大典》。

24、《艺文类聚》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类书。首创了“事文合编”的体例,“事居于前,

诗文文列于后”,奠定了此后类书采辑资料的基本格局。保存了丰富的唐以前的文献资料、

歌赋。唐以前的许多文学作品,只是靠《艺文类聚》才得以保存下来。

25、《初学记》是唐代专为皇子临文作诗时查考事类典故、词藻对语所编的类书。

26、《太平御览》分为55 部。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性类书,是保存五代以前文献

资料最丰富的类书。《太平御览索引》(1935 年哈佛燕京学社)是其代表性的印刷版检索

工具。

27、《事物纪原》是宋代出现的一部专门用来考订事物起源和流变的小型类书。

28、《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解缙、胡广、胡俨、杨士奇等人编。全书 22877 卷, 11095 册。正本称“永乐钞本”,副本称“嘉靖抄本”。全书的编排体例以《洪武正韵》为纲,是古代按韵目编排的类书的代表作。

29、《三才图会》是明代类书,较多地描绘了一些日用器物、身体服饰、鸟兽草木的形

制、体式。

30、《古今图书集成》是大型综合性类书,清康熙年间陈梦雷主编。全书 1 万卷,是现存中国古代类书中规模最大、汇集资料最丰富的一部。

31、在现有的类书索引中,《古今图书集成索引》规模最大,质量较高。

32、便于查考古代诗文典故的出处的类书是《佩文韵府》和《骈字类编》,清代张廷玉

等编。

33、类书多数都被收入了《四库全书》,已经有了电子版。

二、简答题

1、我国基本古籍资源有哪些?p75

2、利用哪些工具书查检现存古籍(基本古籍的全文检索系统)?p76,80,85

3、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全文版主要检索功能有哪些?p88,p91,p93,p94

4、如何较好地处理古籍的“保真”与“整理”的矛盾?p94

5、利用哪些工具书查检历代古籍的流传和存佚情况?p101

1、汉书 . 艺文志;

2、隋书 . 经籍志 3 、四库全书总目; 4、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5、贩书偶记

6、何为“三性九条”原则?P109-110

7、查考古籍版本实际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哪二条?p110

8、查考古籍版本的工具书主要有哪些?

1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2、中国古籍善本书目;3、中国善本提要;

9、何为类书?类书有什么作用?概念在p117,作用在 p123

三、检索题

1、要知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的作者,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2、毛泽东诗《七律答友人》中有“斑竹一枝千滴泪”的诗句,其中“斑竹”的来历应该如何查找?

3、文天祥在《念奴娇·驿中别友人》一词中有“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这里的“金人秋泪”出自何典?

4、查询古代货币“五铢钱”的有关资料。

5、被称之为“王杨卢骆”的初唐文学家,要详细收集他们的生平资料,利用哪些工具

书?

6、某院校开展读书节活动,新闻系某教授向学生介绍当年鲁迅曾向文科大学推荐的

种书籍,其中有王琸的《今世说》,鲁迅认为通过此书可了解“明末清初名士习气”此书被收录到哪几种丛书中?

7、《闲电编》收入哪些丛书?哪些图书馆收藏?

第四章近代以来的图书资源与查考综合练习

12,请问,

一、填空题

1、查考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出版的图书。检索工具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图书馆的联

机书目检索系统,二是阶段性的总结性书目及书目数据库。

2、国内较有代表性的中文电子图书系统已经出现了 4 家——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中华图书网、中国数字图书馆。

3、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之作是18 世纪中期法国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

4、《中国大百科全书》 1.0 版光盘是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光盘化中文百科全书产品。

5、《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1999 年)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编译百科全书。

二、简答题

1、查考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出版的图书检索工具主要有哪两大类?P148

2、我国图书馆联机书目检索系统主要有哪些?p148,p150

3、我国总结性书目与书目数据库主要有哪些?p153,p154,p155

4、电子图书系统的出现具有什么意义?p156

5 代表性中文电子图书系统有哪些?p156

6、简述电子图书系统的使用方法?p159

7、简述中文电子图书系统的主要检索功能?p160-163

8、百科全书和中国传统的类书有什么区别?p175

类书:注重分类与陈列百科全书:注重积累与总结

类书:注重体系化百科全书:注重工具性

9、代表性百科全书有哪些?p176

中国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英国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国的《美国百科全书》三、检索题

1、通过哪些检索途径可以了解联合国大会的机构和教科文组织的情况?

2、人物检索,阿格纽Agnew,Spiro T(heodore)(见下面试题答案)

3、刑事诉讼法中的“自由心证”是什么概念?

答:检索途径( 1)印刷版工具书检索法:

选择《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律卷》→在该书的“条目分类目录”中,查找“刑事诉讼法”

类目→查找“自由心证”标题及相应页数→查看具体细目。

检索途径( 2)光盘数据库检索法:

选择《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数据库→装入电脑运行→进入检索窗口→用关键词检索法

或分类检索法找到具体信息。

检索途径( 3)网络检索法:

选择“百度”或“Google”等搜索引擎→选择网页搜索→输入“自由心证”关键词→进

入搜索页→点击找到确切的“自由心证”名词解释为止。

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2008/200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代号: 5078《文献信息检索利用》课程试题2009年5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一次文献是依据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创作的文献,即通常所说的“

“”。一次文献在形态上具有性,在内容上具有原创性,在出处上具

”、

有性。

2、构成了中国古代辞书的 3 种主要类型,统属于“小学类”。

3、中文检索引擎的检索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方式,二是方式。

4、电子化的检索工具是以数据库的形式出现的,数据库类型有数据库、数据库、数据库。

5、部首法首创于时期著名学者许慎的《》。

6、我国最早的系统目录是汉代《》,创“六分法”。原书早已亡佚,其分

类体系被完整地保留在《》中。

7、三次文献是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而形成的性文献,如、

等。

8、

的中英文网络词典有

代表了目前国内电子词典的较高水平。比较实用等。

9、清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明确以字典命名的字书,是中国古代字典的代

表作。清康熙年间陈廷敬、张玉书等30 多人编纂,共收单字47035 个,分为214 部首。

10、《》和《》是查考古今常用字词时最为重要的辞书。

11、《四库全书》印刷版检索工具主要有:杨家骆《》;台湾“商务

印书馆”《》《四库全书传记资料索引》《四库全书艺术类分类索

引》;李学勤、吕文郁《四库大辞典》。

12、《中国丛书综录》第 1 册是“”,第 2 册是“”,第 3 册是“”。

13、查考古籍善本权威性的工具书是《》。

14、(1999年)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编译百科全书。

4

15、“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含、商务信息

大子系统。

16、是目前国内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科学方面的引文检索数据库。

17、查考时事性文献信息资源的基本途径已经转移到了主要依靠

,、统计网站、经济网站等各类网站是重要的时事性事实、数据、法

律法规等文献信息资源的源泉。

18、我国主要年鉴网站是。

19、类书多数都被收入了《》,已经有了电子版。

20、查考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出版的图书。检索工具主要有两大类:一是

,二是。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引文索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列举 2 种有代表性的报刊引文检索系统。

2、网络词典突出特点和作用有哪些?

3、百科全书和中国传统的类书有什么区别?

4、电子化的检索工具有哪些特点?

5、列举 3 个国内有影响的经济网站。

三、检索题(要求说出2种以上检索途径。每题15 分,共 30 分)

1、检索课题:人物检索“阿格纽(Agnew, Spiro T(heodore)”。

2、检索课题:查询古代思想家“孔子”的有关资料。

《文献信息检索利用》课程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充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原始文献,第一手资源,多样,分散;

2、字书、韵书、训诂书;

3、分类,关键词;

4、数值型,事实型,文献型;

5、东汉,说文解字;

6、七略,汉书·艺文志;

7、评述研究,综述、述评;

8、《汉语大词典》 1.0 版光盘,《金山词霸》;

9、《康熙字典》;

10、辞海,辞源;

11、四库全书大辞典,四库全书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12、总目,子目,索引;

13、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14、《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

15、数字化期刊、学术会议论文全文、科技信息;

1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17、计算机和网络环境,政府网站;

18、中国年鉴信息网;

19、四库全书;

20、图书馆的联机书目检索系统,阶段性的总结性书目及书目数据库。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答:引文索引揭示了具有相关关系的文献的基本特征,其主要作用在于获得有关文

献生产、传播、学术影响的定量化信息。通过对一系列揭示文献基本特征的量化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是分析、研究、评价文献的基本和有效的方法。

2、答:网络词典不同于光盘载体的电子词典的突出特点主要在于:(1)网络词典的编

纂和使用具有互动性;(2)网络词典的构成具有集合性;

第( 1)特点,决定了网络词典的形式比较适合那些专门化程度较高的研究型、学术型

词典,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多元的知识平台;第(2)特点,大大扩展了词

典的知识范畴,大大强化了词典的参考功能。

3、答:百科全书和中国传统的类书有区别。类书是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抄录与编辑,“分类”和“陈列”是中国古代类书的明显特征。因此,类书是知识和文献的积累与总结,是体

现“述而不作”观念的资料长编。

百科全书则是对已有知识的时代性理解和概述,反映的是编者所处的时代的认识水平和

思维成果。百科全书注重工具性,方便一般人的检索考查是其编纂工艺关注的重要方面。类书注重体系化,把零散的资料容纳进一个既定的分类模式中是其追求的目标,其检索功能却

十分薄弱。百科全书和类书是分别生长于东西方不同文化文化土壤、体现东西方不同文化背

景的两种具有不同特点、不同功能的工具书,简单地将类书视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并不准

确。

4、答:与传统的印刷版工具书相比,电子化的检索工具特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1)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2)检索工具和文献信息资源本身二位一体,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

零距离;(3)强化了对文献信息资源内涵和内在联系的深度揭示;(4)提供全方位、立体

化的信息;( 5)内容更新周期短、速度快。

5、答:目前国内有影响的经济网站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简称“国研网”),网址:http :// ;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简称“中宏网”),网址:http: //;

中国经济信息网(简称“中经网”),网址:http:// ;

数据中华,网址:http : //

文献期刊数据库的检索及应用策略

摘要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社会时代向知识经济社会时代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知识引起的文献总量和各类信息的快速增加,使人们不得不面对海量的文献资料和各类信息。如何将这些文献资料和信息有序地组织起来,在需要的时候迅速地查找出来,如何编制适应用户需要的检索工具来达到这一目的,这是知识时代人们面临的核心问题。如何应用文献期刊数据库来检索信息是信息检索需要掌握的方法、技巧和基本功。 关键词文献期刊;数据库;检索;应用 文献期刊数据库是目前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建设的重点,是用特定符号记录知识载体的总称。承担汇集、传承人类文化知识的文献在信息时代,已成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文献信息检索的对象是文献检索的目的,是得到个人所需有用信息的重要手段和特殊工具。如果说文献信息资源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检索工具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掌握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是信息检索必备的基本功。 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大量分散无序的文献信息进行搜集、加工组织、存储建立各种检索系统,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存储与检索采用的特征标识匹配获得和利用信息源。检索工具是人们查找所需文献时必须利用的各种工具。一般分为手工检索工具和机械检索(计算机检索)工具两种。 手工检索工具系指各种目录、文摘和索引等。人们直接利用这些工具进行检索的方式称为手工检索方式。利用穿孔卡片、光电检索系统、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技术设备而进行的检索行为称为机械检索。手工检索是机械检索(计算机检索)的基础,机械检索(计算机检索)是手工检索的发展。从检索原理来看,手检与机检并无差别。在检索进行之前都要进行检索课题的分析,检索工具(文摘或文档)的选用根据检索课题的要求制定检索策略,选择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然后才能进行检索操作。 文献期刊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概括为信息检索功能,如何运用文献期刊数据库检索出相关文献,正确利用检索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检索策略是计算机文献检索中必要的方法和步骤。目的在于查全、查准数据库中的专题文献。因此,它是决定检索效果的关键。在明确检索课题和检索目的后,合理选择检索途径和检索项,将检索课题转换成逻辑表达式(提问式)。计算机检索系统根据表达式规定的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匹配检索命中的输出即为检索结果。

南航信息检索与利用大作业

基于嵌入式平台的无人机视觉跟踪避障方法研究 一、分析课题要求 1.文献出版类型(3种以上):期刊,学位论文,图书 2.学科范围:不限 3.时间范围:不限 二.撰写课题检索策略式,包含检索词、检索字段、逻辑算符、位置算符、截词算符。 检索词:嵌入式平台、无人机、视觉跟踪、避障 检索字段:主题 1.中文检索式:嵌入式平台and无人机and(视觉跟踪or避障) 2.外文检索式:embed* platform and (UAV or unmanned(W) aerial(W) vehicle) and (visual tracking or obstacle avoid* method) 三.选择检索工具,并记录每种检索工具的检索调整过程。(例如先选用什么词、做了何种设置,检索结果的准确度和数量;后来换了什么词、改变了什么设置、检索结果的准确度和数量有何变化;直到获得较为满意的检索结果。)1.中文期刊类检索工具(1种):CNKI 主题=嵌入式平台*无人机,结果为1 主题=嵌入式平台+无人机,结果为21126 主题=嵌入式平台+无人机*(视觉跟踪),结果为22 2.中文图书类检索工具(1种):读秀 (T=嵌入式平台*无人机),结果为0 (T=嵌入式平台|无人机),结果为196 (T=嵌入式平台|无人机|视觉跟踪|避障),结果为221 (T=嵌入式平台|无人机)*(k=视觉跟踪*避障),结果为0 (T=嵌入式平台|无人机)*(k=视觉跟踪|避障),结果为0

(T=嵌入式平台|无人机)*(K=视觉|跟踪|避障),结果为1 3.中文学位论文类数据库(1种):CNKI 主题=嵌入式平台*无人机,结果为5 主题=嵌入式平台+无人机,结果为3640 主题=嵌入式平台+无人机+视觉跟踪,结果为3876 主题=嵌入式平台+无人机+视觉跟踪+避障,结果为4573 主题=嵌入式平台*无人机*视觉跟踪+避障,结果为2 4.外文三大检索工具(1种):SCI TS=(embed* platform or (UAV or unmanned(W) aerial(W) vehicle) or visual tracking or obstacle avoid* method),结果为100750; TS=(embed* platform and (UAV or unmanned(W) aerial(W) vehicle) or visual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

《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题型说明: 一、判断题(1×10) 二、单选题(1×20) 客观题要涂答题卡。 三、填空题(2×5) 四、简答题(12×3) 五、实践题(12×2) 信息检索与利用客观复习题 一、判断题 1.在构建关键词时,我们尽量不要用自然语言,而要从自然语言中提炼关键词。 (对) 2.在信息检索时查询词表述准确是获得良好搜索结果的必要前提。(对) 3.目前的搜索引擎能很好的处理自然语言。(错) 4.用户可以通过Google图书搜索在线阅读任何一本搜索到的图书。(错) 5.二次检索是指在第一次检索结果不符合要求时,重新选择检索条件再次进行检 索。(错) 6.解决读者需求的无限性和馆藏的有限性的矛盾,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图书馆 间建立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对) 7.关键词语言的最大优点是能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抽词标引,它适合于计算机自动 编制各种类型的词索引。(对) 8.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内容构成,其中,信息道 德是前提,信息能力是保证,信息意识是准则。(错) 9.搜索引擎与普通网站不同的是提供一个包含搜索框的页面,它不是一个WWW网 站。(错)

10.用搜索引擎google检索专利和期刊的全文比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 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的查全率和查准率都要高。(错)1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该文献类型为标准文献。(对) 12.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项目管理”和输入““项目管理””检索结果是不一样 的。(对) 13.在搜索引擎中常用的截词符是星号“*”,通常使用右截断。如输入comput*, 将检索出computer、computing、computerized等词汇。(对) 14.通用搜索引擎,如google、baidu、bing、yahoo,并不能囊括所有的网页。(对) 15.不同类型的搜索引擎对同一个主题进行搜索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对) 16.一次文献是指原始创作,即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材料而创作(或撰写) 的文献,主要包括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和学位论文等。 (对) 17.从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文献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组织到系统化 的过程。(错) 18.题录、目录属于一次文献;期刊论文属于二次文献。(错) 19.关键词和主题词都是表征文献实质性内容的词汇,前者是经过词表规范的,后 者是未经过词表规范的自由词。(错) 20.利用某个图书馆的书刊目录查询系统(OPAC),可以了解该图书馆收藏有哪些印 刷型图书和期刊。(对) 21.截词检索相当于用逻辑“或”扩展检索的范围,可以提高检索的查全率。(对) 22.将“红外线”扩展成“远红外线”和“近红外线”运用了上下位概念扩展法。 (对)、

信息检索与利用题集及答案》

《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100题集及答案》 姓名:陈晨 学号:110803021101 班级:11级材料一班 第一章绪论 1.简述科技文献检索的意义。 答:人们无论学习、工作,还是进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文献的检与利用。具体来说,科技文献检索 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意义:(1)有利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2)有利于复合性、开拓性人才的培养;(3)有利于促进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4)有利于帮助研究人员继承和借鉴前人的 成果,避免重复研究和走弯路;(5)有利于节省研究人员查找文献的时间,提高科研效率;(6)有利于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概念是什么? 答:(1)信息是被反映事物属性的再现。信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等 所包含的内容。 (2)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3)情报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4)文献是各种知识或信息载体的总称。其由知识信息内容、载体材料和记录方式三要素组成。 3.试述科技文献检索的定义及作用。 答:所谓科技文献检索,是指文献资料的查找与获得。其作用是检索者利用检索工具按照文献编排特 点,采取一定的途径、方法和步骤迅速、准确地查获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便于学习、工作和进行科学研 究。 4.科技文献有什么特点? 答:现代科技文献的发展具有以下明显特点:(1)数量急剧增长;(2)内容交叉重复;(3)文献出版分散;(4)文献失效加快;(5)文献语种增多;(6)文献载体电子化,文献传播网络化。 5.试述一、二、三次文献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一次文献是作者在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实践中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创作而成的文献, 又称一级文献或原始文献; (2)二次文献是文献情报人员将大量分散的、无序的原始文献进行筛选、整理、报道和组织所形成的 文献,又称二级文献或检索性文献; (3)三级文献是利用二级文献的线索,系统地检索出一批相关文献,并对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研 究和评述而编写出来的文献,又称三级文献或参考性文献。 关系: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一个由博到约、由分散到集中、由无须到有序、由有序到 有机的结构化、系统化的程。 6.文献有哪些属性? 答:(1)知识信息性;(2)物质实体性;(3)人工记录性;(4)动态发展性。 7.文献的功能有哪些? 答:(1)存储知识信息;(2)传递知识信息;(3)教育与娱乐功能。 8.科技文献出版的种类有哪些?

信息检索的作用和重大意义(精)

信息检索的作用和重大意义 作者: 序言: 信息获得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基本要素,也是人才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信息检索作为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与技术,在人类的知识传播和科学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人类知识组织的超连接.近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信息的增长与传播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正因为如此,信息检索的作用也更显凸显. 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在为人类获取带 来了新的困难.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给人门在信息的海洋中选择获取信息带来了比以前更大的难度,不仅要检索,还要检索与挖掘;信息发布的媒介类型的多样化使信息的冗余度越来越高;手工检索技术,数据库检索技术和网络搜索技术等的不断涌现与发展为检索者提出了计算机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检索知识的更高要求;网络搜索技术的不完善也使得检索结果往往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检索结果往往非常庞大,以至于用户在浏览结果信息时要花大量的时间,违背了检索的基本目的;同时,网络信息资源的生命期越来越短,更越来越快……这些都使得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获得能满足自己有用的信息越 来越困难.网络的发展对人类信息的饿获取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实更多的体现在其负面性方面.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信息活动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为了提高人们信息获得的而推出了<<信息检索与利用教程>>.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知识经济和实现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素质将成为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新世纪所需人才的各种素质与能力都有赖于全面信息素质的培养,包括:信息基本知识理论素质的培养,信息能力(对信息的搜集和获取,加

工处理,组织管理,分析评价,思维创新与交流的提高和信息意识的增强.其中特别是信息意识对人的信息能力 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是目前高校对学生实行信息教育的唯一途径,传统文献检索课在教学内容,手段,教学管理,教师素质等方面与学生信息能力,信息素质的培养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信息素质教育,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信息检索与利用教材的创新是势在必行. 1、有利于减少课题的重复研究、提高 科研成功率 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在继承前人的知识后有所发明、有所创新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把前人认识事物的终点作为继承探索的起点。任何人从事某一特定领 域的学术活动,或开始做一项新的科研工作,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有关文献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模清国内外是否有人做过或者正在做同样的工作,取得了一些什么成果,尚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借鉴、改进和部署自己的工作。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闭门造车只会重复别人的劳动或者走弯路。比如,我国某研究所用了约十年时间研制成功“以镁代银”新工艺,满怀信心地去申请专利,可是美国某公司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已经获得了这项工艺的专利,而该专利的说明书就收藏在当地的科技信息所。科 学研究最忌讳重复,因为这是不必要的浪费。在研究工作中,任何一个课题从选题、试验直到出成果,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研究人员在选题开始就必须进行信息检索,了解别人在该项目上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工作目前正在做,谁在做,进展情况如何等。这样,用户就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从而避免重复研究,少走或不走弯路。 例如,日本高能物理研究所,由于检索和利用国外的情报资料,研制成功的第一台高能加速器的投资为40亿美元,仅为国外同类投资的50%。又如,

信息检索与利用作业答案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30分) 1. 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 B ) (A)物质、能源、信息(B)物质、人力、资本 (C)物质、能源、管理(D)信息、管理、人力 2. 就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而言( B ) (A)信息是一种物质(B)信息是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 (C)信息是一种能量(D)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3.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D ) (A)美国数学家哈特莱(B)美国数学家维纳 (C)中国数学家华罗庚(D)美国数学家香农 4.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 D ) (A)依附性与可传递性(B)知识性与共享性 (C)共享性与价值不定性(D)可传递性与共享性 5. 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都能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0,下面哪个检索式表示检索结果数最少( C ) (A)a and b and c (B)a and b or c (C)a or b or c (D) a or b and c 6. 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 B )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7. CNKI 是以下哪一种称谓的简称( C ) (A)清华同方(B)重庆维普 (C)中国知识基础设施(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扩大检索范围的方式是( B ) (A)使用“逻辑与”(B)使用“逻辑或” (C)使用“逻辑非”(D)使用优先运算符 9. 下列能够检索图书信息的数据库是( B ) (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B)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D)超星数字图书馆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1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 试题题型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四、简答题(共25分) 1.(12分) 2.(13分) 复习题 第一章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切事物自身存在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运动状态的表达。信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规律的认知和总结,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的集合。知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们用来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经过激活过程活化了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情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在存储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文献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在国内外学术或非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或报告。会议文献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毕业生为获取各级学位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和提交和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书面报告。学位论文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选择和记录的过程。著录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特定的数值型数据为对象的检索。数据检索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以特定的事实为目标的检索。事实检索 10.事实与数据检索工具主要依靠各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各种数据或事实的查询。参考工具书 11.按照结构原理,信息检索语言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检索与利用(本科)试题及答案

文件检索 1、个人信息源又称为( B )。 A、文献信息源 B、口头信息源 C、生物信息源 D、实物信息源 2、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 A)。 A、载体 B、纸张 C、光盘 D、磁盘 3、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A)。 A、期刊论文 B、百科全书 C、综述 D、文摘 4、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 A、专利文献 B、学位论文 C、会议文献 D、目录 5、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标准文献 B、学位论文 C、综述 D、文摘 6、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 A )。 A、人民日报 B、学位论文 C、科技期刊 D、会议文献 7、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A )。 A、学位论文 B、图书 C、科技期刊 D、标准文献 8、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 D) A、光盘 B、缩微平片 C、感光材料 D、纸张 9、《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0、《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 A )类目下查找。A、S类目 B、Q类目 C、T 类目 D、R类目 11、使用逻辑“与”是为了( B)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减少漏检率 D、提高利用率 12、使用逻辑“或”是为了(A )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缩小检索范围 D、提高利用率 13、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 C ) A、倒查法 B、顺查法 C、引文追溯法 D、抽查法 14、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A )。 A、数据库 B、记录 C、字段 D、文档 15、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B ) A、检索与利用 B、存储与检索 C、存储与利用 D、检索与报道 16、要查找李平老师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A ) A、著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17、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C ) A、专利公报 B、专利目录 C、专利说明书 D、专利索引 19、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的文献( B ) A、专利与标准 B、行政文件与科技文献 C、图书与期刊 D、档案与标准 20、ISBN是( B )的缩写A、国际标准刊号 B、国际标准书号 C、连续出版物代码 D、国内统一刊号 二、多选题(20分,每题2分) 1、文献的构成要素( A B C )A、信息内容 B、载体材料 C、信息符号 D、纸、光盘 2、下列各项哪些属于文献( A B C ) A、图书、期刊 B、光盘、磁盘 C、光盘数据库 D、纸张 3、期刊论文的外部特征有( A B C D ) A、文献题目 B、著者 C、文献出处 D、主题词 4、图书的外部特征有( A B C D ) A、分类号 B、著者 C、书名 D、出版社 5、检索词包括规范化词和非规范化词,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化词的有( A C D )。 A、叙词 B、标题词 C、关键词 D、主题词 6、著者(责任者)途径主要是通过( A B )进行检索。 A、著者索引 B、专利权人索引 C、主题索引 D、号码索引 7、以文献的外部特征为检索途径的有( B C D ) A、主题途径 B、分类途径 C、题名途径 D、责任者途径 8、信息检索按其检索手段划分,可以分成( A C ) A、计算机检索 B、文献检索 C、手工检索 D、全文检索 9、世界三大农业数据库是指( A B D ) A、CABI B、AGRIS C、EBSCO D、AGICOLA 10、印刷型检索工具常用的三种途径是(A B D) A、著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江南大学--信息检索-练习

信息检索练习 一、名词解释20 1.数据库 2.分类法 3.检索标识 4.布尔逻辑算符 二、单选题 20 1.以下属于从文献的内容特征查找文献的途径是:() A 题名途径 B 著者途径 C 分类途径 D 号码途径 2.“利用英汉词典查找一个英文单词”属于:() A 文献检索 B 数据检索 C 事实检索 D 文摘检索 3.利用CNKI网站中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江南大学某位教师撰写的有关项目工程管理方面的论文”,涉及到的检索途径有() A 关键词、作者、机构、二次检索 B 关键词、篇名、机构 C 篇名、作者、机构 D 篇名、作者、机构、二次检索 4.以下哪一种是学术类搜索引擎?() A Google B 雅虎 C 百度 D Scirus 5.利用三个检索词X、Y、Z构成的检索式“X and(Y or Z)”进行检索所得的结果中()。 A 含有X、Y、Z中的任一个 B 含有X、Y,或含有X、Z C 既含有X、Y,又含有X、Z D 含有X、Y,或含有Z 6.阅读超星电子图书的全文需要下载的浏览器是()。 A Cajviewer B Vipviewer C Acrobat Reader D SSreader 7.PQDD属于哪一类数据库?() A 会议信息数据库 B 专业数据库 C 期刊数据库 D 学位论文数据库 8.下列关于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的优化策略描述错误的是()。 A 可以通过增加检索词来缩小检索结果的数量和范围。 B 不要使用太泛的词,如:“that”、“the”、“internet” C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和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 (注:不带双引号),其检索的内容和结果一致。 D 尽量减少太长的短语或词组,以及太多“+”的关系。 9.在以下哪一个数据库中检索不到学位论文()。 A CALIS B CNKI

信息检索与利用作业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 (1/30)、字段限定检索是指将检索词限定在特定的( )中进行检索。(2分) A、位置 B、检索式 C、数据库 D、字段 (2/30)、()是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2分) A、工具法 B、追溯法 C、交替法 D、抽查法

(3/30)、()是用于在检索中排除不需要的概念或排除影响结果的概念。(2分) A、逻辑或(OR) B、逻辑与(AND) C、逻辑非(NOT) D、逻辑与和逻辑非 (4/30)、()是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与信息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总量之比。(2分) A、查全率 B、失误率 C、查准率 D、检索效率 (5/30)、三次文献是在合理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内容进行归纳综合撰写的专著。下列属于三次文献的是( )(2分) A、报纸、教材、期刊目录

B、手册、述评、进展报告 C、图书、专利、产品资料 D、报纸、图书、手册 (6/30)、二次检索是指把新一轮检索限制在( )范围内。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检索速度的检索的精确度,如 Google、百度在结 果页都提供相关检索和二次检索。(2分) A、一定数量 B、一定地域 C、一段时间 D、已经检索到的结果 (7/30)、哪一种布尔逻辑运算符用于交叉概念或限定关系的组配?( )。(2分) A、逻辑或(OR) B、逻辑与和逻辑非 C、逻辑非(NOT)

D、逻辑与(AND) (8/30)、信息检索根据检索对象不同,一般分为()(2分) A、二次检索、高级检索 B、数据检索、事实检索、文献检索 C、分类检索、主题检索 D、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 (9/30)、( )是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与检索出的信息总量之比。(2分) A、查全率 B、失误率 C、查准率 D、检索效率 (10/30)、( )是指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储存起来,并针对信息用户的特定需求查找出所需信息内容的过程。(2分) A、信息分析

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试题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考试试题 目的:检验主要理论要点和实际操作技术。 方式:开卷考试。 一、多选题(每题1分,合计10分) 1.下面哪些属于二次文献(BCD )。 A.手册; B.文摘; C.目录; D.题录. 2.针对不同时间要求的文献应使用不同的文献类型,就最新的文献信息而言,例如近一两个月的文献信息,应该使用(BD )。 A.图书; B.期刊或报纸; C.专利; D.互联网. 3.在计算机检索中,同一概念的同义词扩展方法有(A )等。 A. 学名或俗名; B.简称和全称; C.上位和下位; D.术语和代码. 4.概念(AB )之间属于上下位关系。 A.家用电器与电视机 B.局域网与LAN C.计算机与电脑 D.硅酸盐与陶瓷 5. 概念(A )之间属于同一概念的扩展关系。 A. 乙醇与酒精; B.手机与移动电话; C.fiber与fibre; D.因特网与局域网。 6. ( A D )的基本作用是扩大检索范围,增加命中篇数,提高查全率。 A. 逻辑“或”; B.优先算符; C. 逻辑“与”; D.截词 7. (BC )的基本作用是缩小检索范围,减少命中篇数,提高查准率。 A. 逻辑“或”; B.优先算符; C. 逻辑“与”; D.逻辑“非” 8. 从概念之间的关系和检索策略的常识判断,(AD )是符合逻辑的。 A.世界贸易组织OR WTO; B. 世界贸易组织AND WTO; C.bank OR company ; D. bank AND company. 9.通过谷歌(Google)查得的结果过多,可通过(ABCD )方法,优化检索结果。 A.词组检索; B.字段限定; C.增加同义词; D.使用优先算符. 10. 如果检索结果过少,查全率很低,需要调整检索范围,此时,调整检索策略的方法有( BEF )等。 A. 用逻辑“与”或者逻辑“非”增加限制概念;B.用逻辑“或”或截词增加同族概念; C. 用字段算符或年份增加辅助限制; D. 用“在结果中检索”增加限制条件.E.找出词干的上位词; F.在词干相同的单词后使用截词符”?”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检索与利用平时作业

一、单选题(共20题,30分) 1、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依附性与可传递性 知识性与共享性 共享性与价值不定性 可传递性与共享性 2、扩大检索范围的方式是使用“逻辑与” 使用“逻辑或” 使用“逻辑非” 使用优先运算符 3、下述各项中,影响数据库质量的是检索式是否正确 检索者是否正确分析检索课题 检索词的选择质量 数据库的信息量 4、下列标引中属于内容特征描述的是著者标引、篇名标引 文献来源标引、著者工作单位标引 分类标引、主题标引 文献类型标引、语种标引 5、某条文献记录的内容为“生命之线—基因与遗传工程/(英)苏珊.奥尔德里奇;喻国根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7 ISBN7-214-02750-X,14.00元”,此文献为 某条文献记录的内容为“生命之线—基因与遗传工程/(英)苏珊.奥尔德里奇;喻国根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7 ISBN7-214-02750-X,14.00元”,此文献为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6、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物质、能源、信息 物质、人力、资本 物质、能源、管理 信息、管理、人力 7、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都能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0,下面哪个检索式表示检索结果数最少a and b and c a and b or c a or b or c a or b and c 8、下列能够检索图书信息的数据库是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 超星数字图书馆 9、以下哪个不是纸质文献的记录手段手写 油印 胶印 雕刻

10、利用引文追溯法检索文献是指利用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利用手工检索刊物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利用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利用Internet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11、就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而言信息是一种物质 信息是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 信息是一种能量 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12、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零次文献 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13、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正确答案是专刊说明书、索引、文摘刊物期刊论文、私人笔记、百科全书 会议论文、科技报告、期刊论文 字典、手册、年鉴 14、国际标准书号是ISBN ISSN CABI CNKI 15、文献记录中的ISSN号是属于内容特征 外表特征 既可能是内容特征,也可能是外表特征 上述答案皆不正确 16、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哈特莱 美国数学家维纳 中国数学家华罗庚 美国数学家香农 17、CNKI 是以下哪一种称谓的简称清华同方 重庆维普 中国知识基础设施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8、以下四种信息检索语言中,不受《词表》控制的是标题词语言元词语言 叙词语言 关键词语言 19、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专利权人终身享有30年 10年 20年 20、IPC是下列哪一种的缩写中国专利索引 国际专利分类表 美国专利分类法 国际标准化组织

最新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 B )的主要功能是检索、通报、控制一次文献,帮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文献信息。7 A.零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一次文献D.三次文献 2.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按照( A )进行区分的。7 A.加工深度B.原创的层次C.印刷的次数D.评论的次数 3.从文献的( B )角度区分,可将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等。6 A.内容公开次数B.载体类型C.出版类型D.公开程度 4.具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称为( D )。8 A.图书B.会议文献C.学位论文D.期刊 5.( A )类型的专业文献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报道最迅速及时,成为多数论文发表渠道。8 A.期刊B.报纸C.会议文献D.专利 6.在公开出版物中,当前的(C )反映的信息内容可能最新。8 A.学位论文B.标准文献C.期刊论文D.报纸文献 7.当我们需要对陌生知识作一般了解时,我们可先参考( C )文献。8 A.专利B.报告C.图书D.标准 8.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 A )。31 A.追溯法B.直接法C.抽查法D.综合法 9.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号采用了( A )体系。34 A.拼音字母+数字B.英语字母+数字C.全部拼音字母D.全部数字 10.( B )是以报道文献出版或收藏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工具。 A.题录B.索引C.文摘D.目录 11.按照顺序表述文献检索常用的五个步骤是( D )。32 A.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B.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C.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D.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获取原文12.图书分类法中,类名之间的上下位关系反映了学科概念之间的( A )关系。34 A.包含B.排斥C.延伸D.相容 13.图书分类法中,类名之间的同位类关系一般反映了学科概念之间的( B )关系。34 A.包含B.排斥c.延伸D.相容 14.分类途径是按照文献信息所属的学科门类,利用( D )进行检索的途径。29 A.学科名称B.专业名称C.分类号及其分类名D.A、B、C均可 15.如果希望查找“对用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的讨论”这个课题相关的文献,较好的检索词应该是( C )。36 A.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B.后均法,数据处理C.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讨论D.用,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 16.如果希望查找“对宋词韵律的美学思考”这个课题相关的文献,较好的检索词应该是(A )。36 A.宋词,韵律,美学,思考B.宋词,韵律,美学C.宋词,美学,思考D.宋词,韵律,思考 17.逻辑“与”算符是用来组配( D )。41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姓名武音池学号专业林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30分) 1. 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A ) (A)物质、能源、信息(B)物质、人力、资本 (C)物质、能源、管理(D)信息、管理、人力 2. 就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而言( D ) (A)信息是一种物质(B)信息是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C)信息是一种能量(D)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3.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D ) (A)美国数学家哈特莱(B)美国数学家维纳 (C)中国数学家华罗庚(D)美国数学家香农 4.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 B ) (A)依附性与可传递性(B)知识性与共享性 (C)共享性与价值不定性(D)可传递性与共享性 5. 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都能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0,下面哪个检索式表示检索结果数最少( A )(A)a and b and c (B)a and b or c (C)a or b or c (D)a or b and c 6. 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 B )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7. CNKI 是以下哪一种称谓的简称( C ) (A)清华同方(B)重庆维普 (C)中国知识基础设施(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扩大检索范围的方式是(B ) (A)使用“逻辑与”(B)使用“逻辑或” (C)使用“逻辑非”(D)使用优先运算符 9. 下列能够检索图书信息的数据库是(D ) (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B)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D)超星数字图书馆 10. 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正确答案是( C ) (A)专刊说明书、索引、文摘刊物(B)期刊论文、私人笔记、百科全书 (C)会议论文、科技报告、期刊论文(D)字典、手册、年鉴 11. 以下四种信息检索语言中,不受《词表》控制的是( D ) (A)标题词语言(B)元词语言 (C)叙词语言(D)关键词语言 12. 下述各项中,影响数据库质量的是(D ) (A)检索式是否正确(B)检索者是否正确分析检索课题 (C)检索词的选择质量(D)数据库的信息量 13.以下哪个不是纸质文献的记录手段( D ) (A)手写(B)油印(C)胶印(D)雕刻 14. 国际标准书号是( A )

兰大信息检索与利用13春在线作业1答案

兰大信息检索与利用13春在线作业1答案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主题法。 A. 元词法 B. 叙词法 C. 关键词法 D. 标题法 满分:4 分 2. 文献计量方法中研究最活跃、发表文章最多的一个领域是() A. 内容分析 B. 引文分析 C. 文献统计 D. 聚类分析 满分:4 分 3. 现存最早的类书是() A. 《北堂书钞》 B. 《艺文类聚》 C. 《太平御览》 D. 《文苑英华》 满分:4 分 4. 假定在某个数据库中检索到了50篇文献,查准率和查全率分别为40%、80%,那么全部相 关文献有多少篇? A. 20 B. 25 C. 40

D. 50 E. 100 满分:4 分 5. 信息社会最根本的标志是() A. 社会物质化 B. 社会信息化 C. 终身教育 D. 信息爆炸 满分:4 分 6. 现存最早的专门记述一个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政书是() A. 《清朝通志》 B. 《通典》 C. 《唐会要》 D. 《通志》 满分:4 分 7. 信息检索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检索课题分析 B. 制定检索策略 C. 检索技术 D. 检索方法 满分:4 分 8. 通常,人们把信息密度大、刊载论文数量多、借阅率和被引率较高的,能够代表某一学科发 展水平的少数期刊,称为该学科或专业的()。 A. 学术性期刊 B. 资料性期刊 C. 核心期刊 D. 检索性期刊

E. 技术性期刊 满分:4 分 9. 根据国家标准《科学技术、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一篇论文应选取() 个词作为关键词。 A. 1~5 B. 2~6 C. 3~8 D. 4~9 E. 5~10 满分:4 分 10. 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体系分类法是()。 A. 《冒号分类法》 B. 《中图法》 C. 《汉语主题词表》 D. 《国际十进分类法》 E. 《杜威十进分类法》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的方式包括()等多种类型。 A. 快速检索 B. 传统检索 C. 高级检索 D. 分类检索 E. 期刊导航 满分:4 分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1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1

信息检索期末试卷 班级物流1081 姓名吴新华学号1081508130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 B )的主要功能是检索、通报、控制一次文献,帮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文献信息。7 A.零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一次文献D.三次文献 2.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按照( A )进行区分的。7 A.加工深度B.原创的层次C.印刷的次数D.评论的次数 3.从文献的( B )角度区分,可将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等。6 A.内容公开次数B.载体类型C.出版类型D.公开程度 4.具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称为( D )。8 A.图书B.会议文献C.学位论文D.期刊5.( A )类型的专业文献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报道最迅速及时,成为多数论文发表

渠道。8 A.期刊B.报纸C.会议文献D.专利 6.在公开出版物中,当前的(C )反映的信息内容可能最新。8 A.学位论文B.标准文献C.期刊论文D.报纸文献 7.当我们需要对陌生知识作一般了解时,我们可先参考( C )文献。8 A.专利B.报告C.图书D.标准 8.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 A )。31 A.追溯法B.直接法C.抽查法D.综合法 9.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号采用了( A )体系。34 A.拼音字母+数字B.英语字母+数字C.全部拼音字母D.全部数字 10.( B )是以报道文献出版或收藏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工具。 A.题录B.索引C.文摘D.目录 11.按照顺序表述文献检索常用的五个步骤是( D )。32

信息检索与利用大作业

信息检索作业 一、分析课题要求: 1、文献出版类型:期刊、学位论为,学位论文 2、学科围:工程科技Ⅱ辑 3、时间跨度:2005~现在 二、撰写课题检索策略式 中文检索式:智能车辆 or 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外文检索式:% intelligent vehicle or traffic sign and research on detecting technique 时间围:2000至今 三选择检索工具: 中文期刊类检索工具:选择了知网cnki (1)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准确度较低,共57条结果。 (2)智能车辆 or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准确度较高,共4条结果 中文图书类检索工具: 选择了超星 (1)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4条,不准确 (2)智能车辆 or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1条,准确 3、中文学位论文检索工具 选择了知网cnki为检索工具 (1)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285条结果,不准确 (2)智能车辆 or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227611结果,较准确 4、外文检索工具 选择了SCI (1)(% intelligent vehicle or traffic sign and research on detecting technique) 共15741条结果,不准确 (2)主题:(intelligent vehicle) AND主题:(traffic sign) OR主题:(detecting technique) 共15741条,不准确

共8431条结果,准确 5、搜索引擎 采用百度 (1)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共24100条结果,不准确 (2)智能车辆 or交通标志and检测技术研究 共47100条结果,准确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考试题)

《信息检索与利用·农业》试题 姓名申秀军学号w320206220257 专业会计学 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 1、个人信息源又称为(B )。 A、文献信息源 B、口头信息源 C、生物信息源 D、实物信息源 2、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A)。 A、载体 B、纸张 C、光盘 D、磁盘 3、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 A )。 A、期刊论文 B、百科全书 C、综述 D、文摘 4、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 A、专利文献 B、学位论文 C、会议文献 D、目录 5、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标准文献 B、学位论文 C、综述 D、文摘 6、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 A )。 A、人民日报 B、学位论文 C、科技期刊 D、会议文献 7、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D )。 A、学位论文 B、图书 C、科技期刊 D、标准文献 8、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D) A、光盘 B、缩微平片 C、感光材料 D、纸张 9、《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0、《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A)类目下查找。 A、S类目 B、Q类目 C、T 类目 D、R类目

11、使用逻辑“与”是为了(B)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减少漏检率 D、提高利用率 12、使用逻辑“或”是为了(A)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缩小检索范围 D、提高利用率 13、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 C ) A、倒查法 B、顺查法 C、引文追溯法 D、抽查法 14、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 称为(A)。 A、数据库 B、记录 C、字段 D、文档 15、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B ) A、检索与利用 B、存储与检索 C、存储与利用 D、检索与报道 16、要查找李平老师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 A ) A、着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17、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C ) A、专利公报 B、专利目录 C、专利说明书 D、专利索引 18、中国国家标准的代码是( A ) A、GB B、CB C、ZG D、CG 19、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的文献(B ) A、专利与标准 B、行政文件与科技文献 C、图书与期刊 D、档案与标准 20、ISBN是( B)的缩写 A、国际标准刊号 B、国际标准书号 C、连续出版物代码 D、国内统一刊号 二、多选题(20分,每题2分) 1、文献的构成要素( ABC) A、信息内容 B、载体材料 C、信息符号 D、纸、光盘 2、下列各项哪些属于文献( AC ) A、图书、期刊 B、光盘、磁盘 C、光盘数据库 D、纸张 3、期刊论文的外部特征有( ABC ) A、文献题目 B、着者 C、文献出处 D、主题词 4、图书的外部特征有( BC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