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的中国近代广告_报刊广告
晚清末年杂志广告探微_以选报时期_东方杂志_广告为例_罗奕

117青年记者·2014年1月中传媒史话晚清末年杂志广告探微——以选报时期《东方杂志》广告为例● 罗 奕在1904年3月以前,上海一地发行的报刊大约有60种。
在这种报业背景下,商务印书馆创办了专门讨论时事及社会问题的刊物《东方杂志》。
《东方杂志》创刊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3月11日,至1948年12月终刊,刊龄长达45年,共出版44卷,是商务印书馆继《绣像小说》之后创办的第二种杂志,也是商务印书馆的标志性刊物,历经清末、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紧扣时代脉搏,忠实地记录了我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轨迹,因而被报学史家誉为“杂志中时期最长久而最努力者”。
晚清末年(1904~1910)为选报性质刊物,主要刊载每月中外报刊的记事和论文,汇集保存了清季大量的文化思想资料。
本时期《东方杂志》的发行量和影响力都有限,广告数量和广告品类少,多数为商务印书馆自身的文化广告。
广告的种类分析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对广告进行如下分类:甲.商务(业)广告:(1)商事,指商店开张迁移让盘拍卖等;(2) 商品,指商品之未列入特项者;(3) 金融,指金融界之广告及储蓄招股等;(4)物价,指市价涨落;(5)机器,指重要机械物品;(6)医药,指医生及药品;(7)奢侈品,指烟酒及化妆品等。
乙.社会广告:(1)集会,指各商业机关各商店召集之会议;(2)声辩,指声明辩证等;(3)法律,指公告律师保障等。
丙.文化广告:(1)教育:指学校招生开学展览会等;(2)书籍,指各类出版物。
丁.交通广告,指航期车班邮电等。
戊.凡不能列入以上各门者属之。
本阶段广告文本的提取是随机选择1904年~1910年《东方杂志》的一卷某一号中的广告进行统计和分类,进而发现:本阶段《东方杂志》一月刊发一次,由于刊发的间隔期较长,不如日报传播普遍,因此,在这一时期的该广告种类就不远如日报丰富,仅有商务(业)广告和文化广告两种。
中国近代广告史

中国近代广告史中国近代广告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
那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广告业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行业。
在中国,最早的广告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这时期,一些城市开始涌现出了一些小型的商业机构,并且人们开始使用传单和宣传册来推广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然而,这些广告主要以文字为主,图像的运用并不多见。
到了20世纪初,广告业开始蓬勃发展。
随着外国先进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引入,许多外国公司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方式来进行广告宣传。
这些广告更加注重图像的运用,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色彩来吸引机会顾客的眼球。
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和政治原因,广告业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
在20世纪初至中期的时期,中国经历了战争和动荡,这给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广告刊物的发行量减少,并且由于资金和资源的匮乏,广告宣传的质量也有所下降。
到了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广告业开始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
大量国内和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他们竞相使用广告手段来推广和宣传自己的产品。
这时期,电视广告开始崭露头角。
中国的第一家商业电视台成立,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广告平台。
到了21世纪,随着网络和移动通信的发展,广告业进一步迎来了新的变革。
线上广告开始兴起,企业利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等渠道来进行广告投放。
而且,个性化和定向广告也成为了一个新的趋势。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广告史可以看作是一个兴衰起伏的过程。
尽管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广告业依然逐渐发展壮大,并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广告业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继续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中国近代广告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
那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广告业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行业。
在中国,最早的广告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这时期,一些城市开始涌现出了一些小型的商业机构,并且人们开始使用传单和宣传册来推广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第二章 晚清广告史

3、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1)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出现。清政府中的 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出现。 世纪60年代开始 洋务派在沿海等地区相继创办了一些近代机器生产的军事工业。 洋务派在沿海等地区相继创办了一些近代机器生产的军事工业。从19 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创办民用性质的近代企业, 70年代起 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创办民用性质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大多 采取“官督商办” 官商合办”的形式。上海轮船招商局、 采取“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 汉阳铁厂,以及在上海等地设立的缫丝、纺织、制麻等工厂, 矿、汉阳铁厂,以及在上海等地设立的缫丝、纺织、制麻等工厂,都 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民族工业。 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民族工业。 (2)中国民族工商业者为了获利图存,一方面继承古代货殖 中国民族工商业者为了获利图存, 家的经商之道;另一方面吸取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家的经商之道;另一方面吸取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结合本企 业的实际情况,钻研经营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业的实际情况,钻研经营技术,改善经营管理。随着外国企 业在中国的发展及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外国企业之间、 业在中国的发展及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外国企业之间、中 外企业之间、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外企业之间、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广告在这种激 烈的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烈的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一,洋货广告横行, 第一,洋货广告横行,帝国主义进行广告竞争 第二, 第二,先进广告媒介与传统广告媒介并存
如“航船日期”、 航船日期” 银行市面” “银行市面”、 各行告白” “各行告白”, 排版简单, 排版简单,形式简 以文字为主。 陋,以文字为主。
3、官报广告的发展
(三)墙体广告 七 墙体广告
清朝末年的中国近代广告_报刊广告

二、中文报刊广告(代表作品)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1833年8月1日,郭立士创办、主 编,在广州创刊。这是中国境内 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化报刊。 内容以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 化知识为主,也刊登“行情物价 表”之类的商业信息和商业广告。 为了进一步吸引外国商人的关注, 1838年增辟了“贸易”专栏。
1872年4月,《香港华字日报》独立出版。其前身是《德臣报》的 副刊《中外新闻七日报》,版面内容主要为本港新闻、中外新闻 等,也刊登少量通告和广告。独立出版后,内容和版面大为改变 ,商业广告和商业信息占据了大部分版面。
《香港华字日报》是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近代香港中文报纸。
1874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由王韬创办和主编。以“强 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不仅是中 国报刊史上第一份以争论为主的报纸,而且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份传播资产阶级政治改良思想的报纸。是中国第一家 华人投资、华人自办的报纸。
1,《国闻报》
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是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北方的 舆论重镇,与上海的《时务报 》南北呼应。严复主编,每旬 出增刊《国闻汇报》。1897年1 0月26日创刊于天津。刊登国 内各省要闻,如《保国会章程 》等;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 著。在维新运动中影响很大, 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 与上海《时务报》分掌南北舆 论界的领导地位。戊戌变法后 遭清政府查办,1898年12月被 迫停刊。1900年一度复刊。
于1999复刊,复刊后的《东方杂 志》改名为《今日东方》。
《东方杂志》是商务 印书馆继《绣像小说 》之后创办的第二种 杂志,其历经清末、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抗日战争、解放战 争等各个重大历史时 期,紧跟时代的脉搏 ,忠实地记录了我国 近现代发展的历史轨 迹,成为了近现代史 的见证,被称为“中 国近现代史的资料库 ”“杂志界的重镇 ”“杂志的杂志”。
中国近代报刊名录

中国近代报刊名录(1)作者:佚名转贴自:五洲传媒网点击数:211《一声钟》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广东日报》的附刊。
其前身为《广东日报》的附刊《无所谓报》,自1905年4月(光绪三十一年三月)李汉生接办《广东日报》后,报发行的附刊改名为《一声钟》。
1905年5月5日(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初一)在香港出版。
内容有:文界(杂文或杂说)、白话、谐文、谐谈、小说、传记、琐闻、艺闻、格致、谈丛、班本、龙舟、粤讴、诗界等栏目。
《一声钟》创刊后,为配合全国掀起的反美爱国运动,刊登了不少说唱材料,主张废除美帝国主义的禁华工苛约,向各阶层人民进行广泛宣传。
在“班本”一栏,曾刊出《国民义讨袁世凯》唱词,揭露清廷权臣袁世凯卖国、媚外的丑态。
《一声钟》于1905年底停刊。
《二十世纪大舞台》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中国最早的戏剧杂志。
1904年10月(光绪三十年九月)创刊,上海大舞台丛报社编辑及发行。
半月刊。
主办人陈去病(佩忍)、熊文通、陈竞全、孙寰镜、孟崇军,实际创办人国陈去病与汪笑侬。
发刊辞为柳亚子所作(署名“亚卢”)该刊宣称:“以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为唯一之目的”。
内分:论说、传记、小说、传奇、班本、丛谭、诙谐、文苑、歌谣、批评、纪事、译编、杂录、调查、答问等栏目。
刊出的主要文章有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南唐伶工杨花飞别传》、静庵《安乐窠传奇》、汪笑侬《长乐老班本》等,卷首还刊有汪笑侬扩日本名优宫崎寅藏肖像。
《二十世纪大舞台》原定月出两册,但仅出刊二期后,即被清政府封禁。
据《北京大学图书馆杂志目录》(二)第89页载:《二十世纪大舞台》为日本东京舞台丛报社出版,与一般说法不同。
《二十世纪之支那》在日本东京出版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刊物,为《民报》的前身。
1905年6月3日(原件上标有:开国纪元4603五月初一)由宋教仁湖南、湖北、广东、江苏、安徽等几个省的留日学生联合创办。
东京中国留学生会馆发行。
近代中国广告史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遐迩贯珍》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字林西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时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香港船头货价纸》 《中外新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申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新闻报》
各历史时期的特点
晚清时期的广告--继承与发展 北洋政府时期的广告--丰富与完善 国民政府时期的广告--全盛与衰落
图片的介绍脉络
相关历史背景的图片--政治、商业与消费、社 会文化
代表性报刊、杂志的图片 广告作品选--车辆广告、广播广告、明星广告、
电影海报、系列广告、代表性的品牌广告 近代著名广告形式--月份牌、香烟牌与火花 广告教研及学术成果方面的书影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大公报》与英敛之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时务报》与梁启超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立报》与《晨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循环日报》 《北洋画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汇报》 《苏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明星广告
王人美为明星球鞋所 作的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明星广告
上海永安公司夏令时 装表演之一-程玉坚 女士之晚礼服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明星广告
早期美国某童星在中 国宣传画报上的电影 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中国近代广告史

告
在上海的南京东路伊文思图书公
司的橱窗内出现宣传“皇家牌 (ROYAL)打字机”的英文广
告吊灯。
上海霓虹灯夜景
霓虹灯广告
1927年,上海又开始出现霓虹 灯招牌和露天霓虹灯广告。
上海湖北路旧中央大旅社门前安
装了第一具霓虹灯招牌“中央 大旅社”。
上海霓虹灯夜景
霓虹灯广告
复旦大学
第六章
中国近代广告史 (1840-1949)
一、广播广告
1.外商创办的广播电台
大陆报—中国无线 电公司广播电台:
(美)奥斯邦 (Osborn)与《大陆报》 馆合作创办,1923年 1月23日首次播音
老式收音机广告
2.中国人自办的 民营广播电台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私 人广播电台:
1927年3月18日,上 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于1921年元旦 特在上海《申报》以“恭祝民国 十年各界进步,惟愿同胞吸国货 香烟”为题刊发大幅广告,以表 1921年元旦上海《申报》大幅广告 明自己的爱国立场。
四、广告公司
广告公司
贝美广告社:1915 克劳广告公司:1918 美灵登广告公司:1921 华商广告公司:1926 联合广告公司:1930
史量才,次年由史接办,先后创办《自 由谈》等副刊,发表民主自由言论。
1934年史量才被蒋介石派遣特务暗杀后, 言论又趋保守。
《申报》创刊号
《申报》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 运动爆发后,各地商人表现出极 大的爱国主义热情,不运、不用、 不卖日货;不登日本广告;不读 日文报刊成为当时最流行的口号 和行为。
它标志着广告在更广阔的空间,向更 多的消费者传播商品信息。
中国近代广告史

“三和”等路牌广告
杂志广告
《东方杂志》1904年创办的就有了杂志广告。而《生活周刊》在创办之初只 发行办刊图书广告。
电影广告
1899年中国开始出现电影,首座电影院与1907年与上海建成,上海的电影院 在放映舶来无声电影时代,即有为外商宣传商品的电影广告。
招贴广告
招贴广告,一般俗称为海报。因为招贴广告最初是由外国人从海外带进来的,所以中国 老百姓就把这种像报纸一样大的宣传品叫海报。在印刷业开始盛行的中国近代,招贴广 告和报刊广告一样成为当时印刷广告的一种主要形式。
2.广告内容与表现形式的日益丰富与多样化 2.广告内容与表现形式的日益丰富与多样化
• (1)广告形式多样, (1)广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广告形式多样 广告内容:有医药、烟酒糖茶、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化妆品,有机械、纺织、 广告内容 造纸、印刷、运输广告,有银行、保险、博采广告等,不少广告是当今著名老 企业初创时期印制的。制作形式 制作形式有手绘彩色、雕板套色、彩色石印、胶版印刷 制作形式 等。展品画面 展品画面丰富多彩,有市井生活、美女、时装、历史故事、风景画等。 展品画面 •
《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
中国近代上海地区,乃至全 国影响最大、出版时间最长的宗 教报刊是《万国公报》。初期的 《教会新报》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一分教会中事,一分新闻、教 外之事,一分告白(广告)”连 传教刊物也充满商业气息。该刊 第二期起就刊登洋行广告,宣布 该刊“既记录外国教会中事,也 讲论各科学问以及生意买卖诸色 正经事情”。
民族企业与外商的竞争
随着近报纸杂志等近代广告形式的引进,广告成了外商在中 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商战利器。中国的民族工商业改变了过去不太 重视广告宣传的旧观念,逐渐效仿使用新式广告媒介。我国的近 代广告业随之发展。 外商在倾销的同时,输入资本办厂创业,并使用各种手段 挤兑民族工商业者。更激发了国人特别是工商业者的爱国、强国、 发展民族经济的热情,并与之开展了一系列的商业竞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乃武与小白菜,是清末四 大疑案之一。同治年间,杨 乃武与葛毕氏被怀疑通奸杀 夫,在刑求后认罪,身陷死 牢,含冤莫雪。此案惊动朝 廷,在数度更审后虽还予清 白,然而两人受尽酷刑折磨 的悲惨遭遇仍令人不胜唏嘘 。
在此事上,上海的新闻报章《申 报》,连续报道此案,矛盾直指 朝廷官官相护,欺上暪下,引来 民间舆论、浙江乡绅以及浙江籍 官员对杨乃武的同情,由于杨昌 濬涉嫌包庇下属,欺压浙江乡绅 ,故不少浙江籍官员为杨乃武奔 走,希望可以为杨乃武翻案。同 时亦惊动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䜣 ,下令重审此案。
曾竭力为鸦片贸易辩护,攻击中国官员对外国人的 傲慢无礼,无视外商利益,主张英国政府对中国持强硬 政策。是为英国商人向中国倾销商品、提供商业信息服 务的。
该报馆还附出有《广州行情周报》该报具有明显的 广告性质。
前身为《北华捷报》,曾经是在中国出版的最有影响的一份英文报纸。 英国人在中国出版的历史最久的英文报纸。
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有英国人美查创办,1909年 为买办席裕福收买,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1937年7月改组 为股份有限公司。
在外国人班的报刊中,有中国人主执笔政的,《申报》是 第一家。
《申报》前后历时77年26天,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80年 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 高的史料价值,被称“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后来根据《申报》记录,相关电 影、戏剧、书籍等出现。
《新闻报》创刊于清光绪十九年 正月初一(1893年2月17日)。初 期由中外商人合资兴办,1899年 转让给美国商人福开森。 以商 业新闻为主,也重视社会新闻, 吸引了大批读者,也降低了政治 风险。在发行上,经营有术,保 持利润最大化。在广告经营上, 注重广告与内容相互融合,半版 广告,半版故事,诚信经营,吸 引了大量广告主。
《申报》最初创办以营利为目的,注重广告经营,是中国 近代出版最久、影响最大、经营最成功的商业报纸。
为了凸显《申报》的本土特色, 在报纸的名字上采用“申”字即 上海的别称来作为报纸的名称。 《申报》的版面分为新闻、评论 、文艺(副刊)和广告,有此奠 定了我国中文报纸四大块的基本 结构。《申报》创办当天报纸头 版头条就载有《本馆告白》,其 后接载《本馆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专谈该报 发行与广告事宜。《申报》一半 以上版面被广告所占据,既有外 商广告又有华商广告。
1、《蜜蜂华报》
是一致被学者评定为中国 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 纸,和澳门第一份报纸。 《蜜蜂华报》以周刊形式 出版,葡文刊载,创刊于 1822年9月12日(清朝道光二 年),于1823年12月26日停 刊,共出版了67期。
创刊于1827年11月8日,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 也是中国境内创办最早的英文报纸。该报广泛刊登政治 时事新闻和评论,有较强烈的政治色彩,中国新闻和材 料占相当多的篇幅。
报刊广告——近代广告
发展的最显著的标志
鸦片战争前后的近代广告
一、外文报刊广告 二、中文报刊广告
洋务运动时期的广告传播
一、西人报刊的进一步发展 二、国人办报的兴起 三、月份牌广告的出现
辛亥革命前后的广告传播
一、民办报刊的广告表现 二、官办报刊的广告表现 三、 改良派报刊的广告表现 四、革命派报刊的广告表现
中
有
三
版
是
船
报文一
纸报八
。纸六
,一
是年
上十
海一
也月
是 中
于
国上
新海
闻成
史立
上的
第一
一家
张商
中业
文中
一、 西人报刊(代表作品)
1、《万国公报》
前身是美国传教士 林乐知 于1864年5月创 办的《中国教会新报》,更名为《万国公 报》后,虽然名为教会刊物,实际上性质 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侧重传教演变为侧重 刊登政治时事内容,在成为广学会机关刊 物后这种倾向更加明显。曾多次在显要版 面刊登汇丰银行、华英大药房、大英火轮 船公司等英商企业通栏广告。是近代出版 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综合性报纸之一。 当时的人称“西学新知之总荟”——当时 的知识分子如果想要了解西方的知识学问 的话,一定要看万国公报。
期4页,专载商情及船期。它还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 出广告收费举措:凡刊登各类广告,初次每50字收费银 一元,50字以上每字加一先令。如果再次刊登同一广告, 收费减半。 此外,此刊还刊有中英对照目录。
期 、 行 情 、 广 告 等 商 业 性 资 料 。
《 上 海 新 报 》 重 视 广 告 经 营 , 四 版
《遐迩贯珍》办刊特色:
新闻业务的开拓(新闻图 片的采用、新闻标题的冠 注、连续报道的运用、新 闻特点的体现)
经营理念的探索(收费广 告专栏的开辟、具有读者 意识、创办模式的完善、)
西学启蒙与机器印刷(采 用先进的机器印刷技术)
1855年,《遐迩贯珍》增出副刊《布告篇》,开中国 近代中文报刊登广告之先河。《布告篇》随报发行,每
2、《遐迩贯珍》
1853年8月1日,创刊于香港,中 文月刊,竹纸铅印,因而它不仅 是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也是最早使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 刊,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英国 传教士麦都思是其创办人和首任 编辑,其后又由奚礼尔、理雅谷 先后担任主编。内容充实,以科 学,地理、政治、天文、历法、 历史、医学、商务、新闻、宗教 等为主,也经营广告业务。
二、中文报刊广告(代表作品)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1833年8月1日,郭立士创办、主 编,在广州创刊。这是中国境内 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化报刊。 内容以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 化知识为主,也刊登“行情物价 表”之类的商业信息和商业广告。 为了进一步吸引外国商人的关注, 1838年增辟了“贸易”专栏。
1864年,改名《字林西报》,独 立 发 行。《北华捷报》作为《字林 西报》所属周刊,继续刊行。
该报曾发表大量干预中国内政的言论。主要读者是外国在中国的外交 官员、传教士和商人。 《字林西报》大量刊载商业性材料和广告。重
视言论,经常就中外关系、中国政局和其他时事问题发表意见。新闻 以报道中国时事和外国人在华活动为主,也刊载世界各地的消息。 1951年3月31日,《字林西报》停刊,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发行历史。 大楼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政府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