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广告史
中国广告历史——中国近代广告

中国广告历史——中国近代广告在本章中界定的中国近代广告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广告发展状况。
中国近代广告最大的突破或称最突出的特征是利用近代西方出现的先进的传播媒介即报纸和广播电台进行广告。
(一)广告形式1.报刊广告报刊广告是报纸和刊物媒介进行广告宣传的广告形式。
之所以称为报刊广告,是因为中国近代报纸和刊物很多是融在一起,报纸和杂志尚未严密区分开来,报刊广告是报纸和初期杂志刊物广告的笼统称谓。
19世纪初叶,出现了用欧式活字印刷而成的华文书报。
1834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招来刻工,派助手米怜前往马六甲创办印刷所,用欧式印刷技术印制书刊。
第二年,马礼逊与华人梁亚发等共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开创了华文印刷新纪元。
在创刊号上,登有该刊主编人米怜的《告贴》,宣传此刊为免费奉送的非卖品,1853年,英国传教士在香港发行《遐迩贯珍》刊物,并在刊物上登载招揽广告,该刊物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和上海等地销售。
1872年英国商人米切尔在中国创办《申报》,1893年出现了外国人丹福士与华人共办的《新闻报》。
在这些报纸上刊载了许多国外洋行、商行的拍卖告示和商品介绍,。
在解放前的城市中,招贴广告中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娱乐、销售、求购、寻人、治病等许多领域。
2.广播广告3.霓虹灯广告4.交通广告5.招贴广告6.橱窗广告橱窗广告是实物广告形式的演变,讲究实物商品与橱窗光线、色彩及陈列的和谐和突出。
本世纪40年代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的商店,许多都开始用橱窗广告来推动自己本店的销售。
(二)广告业的发展这个时期的广告业发展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到30年代达到鼎盛。
中国民族工商业企业许多都设立了广告部。
在本世纪20年代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广告业的兴起。
许多报纸都辟有广告栏,大多数报社都设有广告部,一度推动广告业迅速发展。
当时曾经出现过一些很有名的广告。
例如:上海一家出租车公司电话为20189,电话号码没有什么特色,便利用上海人的方言,在广告宣传上改为“两拳一杯酒”,在广告的发展中,对于行业约束和监督上,许多报馆都有广告简章,在广告简章中都规定“有关风化及损害他人名誉,或迹近欺骗音,概难照登”。
中国近代广告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POP彩旗广告
•传统彩牌坊 • 小彩旗广告
尾声
• 1840-1949新中国近代广告时期最主要的变 化是报刊广告的出现,规模化的报刊业使 中国近代广告活动逐渐实现大众化,广告 业初具规模。中国近代成为中国广告快速 发展的过渡时期。 • 中国近代的广告,是资本主义商业发展的 产物,它不仅是近代新式商业经营方式演 变趋新的具体反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 促进了近代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近代广告的发展阶段
1.近代广告的萌生期
从鸦片战争前后到 19 世纪中期,是中国近代广告的萌生期。
2.近代广告的发展繁荣期
从 19 世纪后期到 20 世纪 30 年代,是中国近代广告的发展 繁荣期。尤其是 1872 年《申报》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近代 广告逐步走向它的发展繁荣期。
3.近代广告的沉寂衰退期
• 许多国人开办的工厂也成立了广告部,特 聘专业画家设计广告。
中国化学工业社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信宜药厂
广告组织
广告学研究
中国近代标志性广告形式
• • • • (1)月份牌、香烟牌 (2)报刊纸质广告 (3)路牌、车体及站牌广告 (4)广播广告
• (5)霓虹灯广告 • (6)大橱窗广告 • (7)电影广告、招贴广告 • (8)空中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
1840 — 1949
社会历史背景
• 1840年以后,中国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 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 为西方资本主义倾销商品的基地。为了促 销商品,西方广告宣传模式也被植入到中 国。 •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为了与外商企业竞争, 也开始重视商品的广告宣传。
与古代相比的进步
从 30 年代中后期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是 中国近代广告的沉寂衰退期。
中国近代广告史

中国近代广告史中国近代广告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
那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广告业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行业。
在中国,最早的广告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这时期,一些城市开始涌现出了一些小型的商业机构,并且人们开始使用传单和宣传册来推广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然而,这些广告主要以文字为主,图像的运用并不多见。
到了20世纪初,广告业开始蓬勃发展。
随着外国先进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引入,许多外国公司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方式来进行广告宣传。
这些广告更加注重图像的运用,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色彩来吸引机会顾客的眼球。
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和政治原因,广告业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
在20世纪初至中期的时期,中国经历了战争和动荡,这给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广告刊物的发行量减少,并且由于资金和资源的匮乏,广告宣传的质量也有所下降。
到了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广告业开始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
大量国内和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他们竞相使用广告手段来推广和宣传自己的产品。
这时期,电视广告开始崭露头角。
中国的第一家商业电视台成立,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广告平台。
到了21世纪,随着网络和移动通信的发展,广告业进一步迎来了新的变革。
线上广告开始兴起,企业利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等渠道来进行广告投放。
而且,个性化和定向广告也成为了一个新的趋势。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广告史可以看作是一个兴衰起伏的过程。
尽管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广告业依然逐渐发展壮大,并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广告业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继续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中国近代广告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
那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广告业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行业。
在中国,最早的广告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这时期,一些城市开始涌现出了一些小型的商业机构,并且人们开始使用传单和宣传册来推广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近代路牌广告的历史

广告学卢迪贺然中国近代路牌广告的历史(05广告卢迪贺然)一、行业概览:中国广告的大发展时期是从近代(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开始的,帝国主义列强不仅侵略中国领土,更是将大量商品倾销到中国,对中国进行经济的侵略,当时的上海逐渐成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主要基地,各种近代的广告媒介也日渐增多。
其间各种广告形式包括:招贴、报纸、杂志、路牌广告、霓虹灯广告、街车广告、橱窗广告、无线电播音广告、刊物广告、样品广告等等。
这一时期,报刊成为广告最主要的新兴载体,广告创作也新意辈出。
1906年发布的《政治官报章程》中,以“广告”两字代替“告白”,“广告”一词正式使用,宣告中国“古代广告”的结束和“现代广告”时代的到来!比如:30年代出现的,老上海华成烟公司“老少牌”套色马路广告就颇具特色。
“老少牌”香烟是老上海华成烟公司品牌产品,在20世纪30年代广为流行。
这则广告最与众不同之处,是其人物头像可以从相反的两个方向观看,正反皆宜,新奇可喜,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众多同质化广告里独出心裁,别具一格。
到了现代(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广告业有了新发展,广告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
十年动乱期间,广告作为资本主义的产物基本上被取消,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逐步得到恢复,并有较大的发展。
近年来,报刊、广播电视已成为重要的广告媒介,各大城市的霓虹灯、路牌广告等数量猛增,为城市街头增添了色彩与活力。
1、中国户外广告25年发展历程:* 1979-1987:全面恢复期从1979年广告业恢复到1987年《广告管理条例》的颁布执行,这是中国广告业恢复、争论、探索的一个阶段。
户外广告在这个大背景下,也处在全面恢复期。
1979年春,北京西单出现了广告墙,正式体现出当时中国改革的路径方向。
这一时期在广告媒体选择上,户外广告也是与报纸广告并列的主要广告形式。
当时的著名品牌,如瑞士雷达表、西铁城手表、精工表、松下电器、雀巢咖啡、白猫洗衣粉、鹅牌衬衫、金星电视等都投放了户外媒体。
近代中国广告史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遐迩贯珍》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字林西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时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香港船头货价纸》 《中外新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申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新闻报》
各历史时期的特点
晚清时期的广告--继承与发展 北洋政府时期的广告--丰富与完善 国民政府时期的广告--全盛与衰落
图片的介绍脉络
相关历史背景的图片--政治、商业与消费、社 会文化
代表性报刊、杂志的图片 广告作品选--车辆广告、广播广告、明星广告、
电影海报、系列广告、代表性的品牌广告 近代著名广告形式--月份牌、香烟牌与火花 广告教研及学术成果方面的书影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大公报》与英敛之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时务报》与梁启超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立报》与《晨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循环日报》 《北洋画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汇报》 《苏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明星广告
王人美为明星球鞋所 作的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明星广告
上海永安公司夏令时 装表演之一-程玉坚 女士之晚礼服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明星广告
早期美国某童星在中 国宣传画报上的电影 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中国近代广告史(ppt 41张)

杞补酒。
1979年3月5日 ,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广播电台中第一个恢复广告业务。 1979年3月15 日 , 上海电视台又播出第一条外商广告——瑞士雷达表。
1982年8月,第一次广告学术座谈会 召开。 1981年8月21日,中国对外贸易广告协会成立。
1983年12月,中国广告协会 在北京成立。
1985年9月,中国对外贸易广告协会会刊《国际广告》上海创刊。 1987年5月13日,中国广告协会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广告协会共同组成
国际广告协会中国分会。
④广告代理制度的发展 三、基本要求: 广告经营中承揽与发布分离; 广告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一是广告主所支付的劳务费即酬金, 二是媒介单位给予的佣金即广告代理费,标准为发布费的 15%; 广告公司作为广告主的代理,在与媒介单位交易时属于委 托人,负责支付客户在广告发布业务中所发生的债务; 广告代理是专门从事广告服务,具有法人地位,自主经营 的经济组织,有能力为广告主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24.02.2019 6
24.02.2019
8
第四节
新时期中国大陆地区的广告
②广告媒介的发展
1、报纸类 2、杂志类 3、电视类 4、广播类 7、交通类 8、录象类
9、电子类
10、店铺类 11、包装类 12、书籍类
5、邮递类
6、户外类
国际广告的视频篇
24.02.2019 9
第四节
新时期中国大陆地区的广告
24.02.2019
16
第四节 新时期中国大陆地区的广告
中国广告发展简史

中国广告发展简史一、奴隶社会及其以前的广告发展概况社会的第一次生产大分工,大约发生在原始社会的晚期距今约4000—10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考古证明,我国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已由母系社会转向父系社会,而龙山文化则出现了农业、制陶、牧畜、手工业等经济生产部门的分工和显著发展,并发展出新的产业—制酒。
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者的社会分工,使剩余产品出现从而奠定了私有制的基础。
同时,由于劳动者的技术专业化倾向,使各个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所生产的产品品种和数量都不相同,劳动者总是倾向于从事自己所熟练的技术生产,因此,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开始出现产品交换。
随着生产分工的深化,生产的物质品类逐渐增多,剩余产品也随着增多,物质交换活动日趋频繁,交换品的种类和地域也不断扩大。
在黄帝时代,便出现了货币交换形式,以实物货币如牲畜、铜器、布匹和贵重装饰品作为等价交换物,取代了原始的物物交换形式。
为了把用来交换的产品交换出去,就必须把产品陈列于市场,同时,为了吸引他人,势必需要叫喊等。
实物陈列和叫喊是最早的广告形式。
这种形式的广告,至今还在流传,而其它的广告形式,大体又都是从这种广告形式中演变而来,只不过是采用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注入了新的内容。
奴隶社会时期,大约是在夏朝(约公元前21—前16世纪),在我国出现了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分工,行商阶层开始出现。
随着商业的发展,商品交换日趋频繁和广泛,开始出现城市和集市。
相传,我国最早的城市出现于夏禹时期。
在夏、商(公元前16—前11世纪)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据著名史学家吴晗考证,“周民中有一部分会做买卖的商人即殷遗民”,他们被迫集中在洛阳,被叫作“顽民”,经常被召集起来训话,过着被监视的生活。
他们被另眼相看,既无政治权利,又失去了土地,为了过日子维持生计,只好东跑西跑作买卖。
这种为贵族所小耻而又为庶民所不能为的行业,因为社会的需要,就成为殷遗民主要从事的行业了。
中国近代广告史

中国近代广告史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已经成为商业和营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广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但在近代中国,广告行业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创新,为中国的商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开启了与世界接轨的近代化进程,这也包括了广告业的发展。
首先,西方列强在华设立的广告公司开始向中国传播新的商业理念和方法。
这些广告公司引进了西方的广告思维和技术,帮助中国商家推销产品,并出现了许多使用外语写成的广告,以吸引国际客户。
同时,许多中国人开始意识到广告对于商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使用广告作为商业推广的手段。
一些中国商家和企业家开始创办自己的广告公司,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广告宣传。
这些广告公司开始采用新的宣传手法,比如使用演员、插图和照片等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然而,由于当时中国缺少专业的广告学教育和知识体系,很多广告公司的宣传方式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因此,为了提高广告的质量和效果,一些商人和学者决定组建专门的广告学研究机构和学会,并开始推行广告专业教育。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广告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许多中国城市出现了大规模的广告公司和展览会,企业家们开始意识到广告在商业竞争中的重要性。
他们开始雇佣专业的广告人员来设计和管理广告活动,并将广告作为推广产品和提高企业知名度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中国近代广告史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广告宣传。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解放战争中使用了广告宣传策略,成功地吸引了更多的人民支持革命事业。
在新中国成立后,广告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为了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开始运用广告的手段,通过宣传推广中国产品和品牌,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促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中国的广告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广告、移动应用和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成为了广告宣传的新渠道,广告的形式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中国的广告公司通过运用创意和科技,将广告变得更加个性化、互动化和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形象上,从而使他们以自己独有的风格,各具风姿、流光溢彩的形象,出
现在广告画家的笔下。广告画家把女性心灵的颤动,心底的孤寂、不幸和她 们的善良、温柔、美丽融为一体,细笔精工地刻画出一个个崇高、纯洁美丽 的灵魂,致力写出人物的心灵美、品格美和情操美。从而把中国东方女性敦 厚、纯朴、执着中具有善良、温柔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使女性的美恰到 好处,达到 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并展现在广告作品画廊里。广告作品中的 人物沉静温柔、婀娜多姿、稳重端庄、楚楚动人。
五、赠品广告、公关广告: 辛亥革命前许多世界性的托拉斯组织 如美孚火油公司、美英烟草公司、通用电 器公司等在中国设立了总部或分支机构。 这些外国、中国开设的各类公司,大多在 年终岁末印送或制作年历广告给经销商或 顾客,既当礼品又当广告。
第八章 民国时期的广告 (1912-1949年)
第七章
晚清时期的广告
一、现代广告开始向中国移植 外国商人利用各种广告手段倾销洋货的同时, 也带来了报纸、杂志、路牌、霓虹灯以及橱窗陈 列等新的广告形式。 二、现代广告代理制度形成 产生于现代工商业最为发达、繁荣的上海,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902年成立于上海的英美烟草 公司,该公司广告部上层管理人员有外国人2-3 人,中国人6-7人,另有勤杂工3-4人,其业务包 括:办理报刊广告、墙壁广告、火车站广告、霓 虹灯广告等等。
(十)从老广告中看妇女解放
仕女画,是中国传统画中的一个种类。流传最广的题材 莫过于传说、戏曲、古典小说、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其各个 栩栩如生的形象,无不令人回味无穷。 时值20世纪初,中国的广告画家把中国仕女画提高到一 个全新的阶段,从原来描绘传统美人到表现时尚女性。广告 中多以当时中国时尚女性作为“模特儿”,呈现出追求时髦 的仕女风尚,也易唤起人们对商品的联想和购买欲。受商业 社会和市民趣味所主宰,广告画家们在创造女性社会新形象 的过程中,特地将江南女性的天然资质发掘加工为具有商业 价值的“包装”。旧上海年历广告中的美女,即以“嗲、甜、 嫩、糯”为特色。商家和广告画家十分准确地预测和迎合了 当时社会中女性求新异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
高跟鞋。在广告易于接受的同时, 商家的产品知名
度也更加提高,产品销量也更加看好。
近代广告年历中的新女性形象好似星星之 火,的确已成燎原之势,用形象的语言,去激 励年轻女子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广告的影响下, 许多年轻的女子甚至不惜离家出走去追求民主、 科学和知识,女性要求解放的呼声日甚一日。 此时,西方的先进思想、商业行为模式潜移默 化地渗透到闭关锁国的中国城市和崇尚西学的 中国人士心中,正处在中西文化互相融合时期, 新潮的女性也自不例外,她们开始走出家庭, 到社会中去做职业女性。
从稚英的山西省立晋华卷烟厂广告中 可以看出,马术运动是西方贵族的运动,这 种运动一般是男女双方同时参加观看,广告 试图改变中国男女不同席的习俗,所以在广 告的内容上强调了一女子身穿旗袍牵马的形 象,带有协助男子之意。
左荣茂祥缎号的广告表现了两位女子跳交谊舞,
交谊舞不是中国传统的舞蹈,在表现舞姿时特意夸张
(五)霓虹灯广告
1926年,伊文斯图书公司,皇家牌打字机 英文广告吊灯。
(六)电影广告
1929年《明星影录》明星影院
《红颜碧血》--五百年风流孽冤又相 逢,一度春风种下了愁恨万种,天长日久 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风流旖旎,荡 魂销魄,与西厢异曲同工,较西厢更进一 层。
1934年《申报》 南京大戏院
三、近代广告的宣传技巧和运作模式
1、 小囡(nán)牌香烟-福昌烟草公司: 1918年的某一天,上海各报头版同时刊登 印了一个红色的大鸡蛋,这是我国报纸第 一次套色印刷。这则没有文字说明的广告 成为人们注意和猜测的中心,等到谜底揭 开,才知道是民族工业福昌烟草公司新生 产的小囡牌香烟请大家吃降生的喜蛋。
审视近代广告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会发现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真实 地记录了中国女性自我解放的轨迹。女性形象的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女性题 材也是这个时期文学、绘画、设计取得卓越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从表
现这些绰约多姿的女性人物的近代广告画里,可以探测到每一个丰富的思想
内涵和历史内容的形象,并以她们的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近 代广告画家把自己在生活中对人的观察形成的审美情趣倾注到自己塑造的人
在“五四”思想新风的吹拂下,追求个性 解放,追求爱情上的自由,已成为20世纪20 年代的新女性生活的主旋律。 要求恋爱自由、 婚姻自主,已成为当时妇女的自主要求,广 告画表现女子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女性独 立的人格,保持女性的尊严和爱情的权利, 婚姻题材的广告也应运而生。这些大胆的尝 试,是对封建礼教的挑战和背叛。在20年代 初,自由恋爱之风靡炽。在婚姻上也出现了 “文明结婚”的形式,还出现了中西合璧的 婚礼仪式。近代广告也为新式婚礼起到了促 进的作用。
二、近代广告创作
精妙广告语
万刷俱备,一毛不拨。——上海新记牙刷公司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上海惠罗百货公司 天下第一厚皮 皮张之厚,无以复加;利润之薄,无以复减。 ——上海鹤鸣鞋帽店 大便不通,心事重重;大便一通,万事轻松。 ——三友实业社“方便丸”
有美皆备,无丽不臻。 闰中良友,顷刻不离。 吸“好运道”香烟,财运好、时运好、官 运好、命运好。一年四季运道好,还要添 个小宝宝。
(九)月份牌
广告自然是要引领时代潮流的,所以通过它, 我们也可看到一个时代审美意趣的变化。20年代初, 美女图案开始出现在香烟广告中,后来越来越多, 以至有泛滥成灾之势。开始的时候,美女们还有着 清代柔弱之态,又带了些宋明时期的柔美娇羞之气。 到了20年代后期,广告中的美女就多了些唐代的丰 腴娇艳。美女们变成“时髦女郎”是到了30年代, 一个个圆润光洁、甜媚世俗。40年代,时髦女郎和 她所处的城市生活场景成了画家的主题。女人形象 不断改变:头发从学生的“清汤挂面”到时髦女子 的烫发,衣着从旧式宽衣大袖到足登高跟鞋、旗袍 开衩高度惊人。当时的广告设计师们抓住了这一社 会变化,给我们留下了历史最真切的切的记忆。
4、太平洋肥皂:1915年汉口统一街有 个默默无闻的小肥皂厂在第一次世界爆发 后,肥皂厂的老板灵机一动,借用“太平 洋”三字作为肥皂的商标,趁机借势大搞 广告宣传。
“五四”前后,各种报纸、杂志纷纷发表有关妇 女问题的文章。《新青年》还出版了:“易卜生专 号”,胡适的专论《易卜生主义》也产生了较大的 反响。这场规模空前的思想解放的时代潮流,矛头 所向的是封建礼教枷锁,提出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家庭开放、社交公开、妇女教育、大学开放女禁等 问题,冲击的是女性在政治、家庭、肉体等方面 “有形”歧视或虐待。这可以看成是妇女解放的实 体阶段。不过这些思想变成形象的绘画语言,使之 产生持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却是近代新式广告的 功劳。更多的年少女子甚至已婚的妇女开始效仿广 告中的知识女性,读书及体育运动渐成时尚。在这 场斗争中,广告起了重要作用。
《旖旎风光》--须知猎艳不在貌,自 古情场即战场。炮火之威,不足降伏女性; 猎艳有术,何难日恋三美。 1934年 《大公报》 光明大戏院 《姊妹花》--胡蝶一人兼饰两角,在 同一场面做戏,表演有惊人成功。
(七)爱国广告
(八)津城游行广告
宋则久(直隶国货维持会会长) 救中国,用国货,国货畅销民安乐; 虽然自己是富人,须想中国穷人多, 将奈何,安插救济人有责; 国货畅销工厂众,穷人工作得吃喝。
商业广告中传递出的妇女解放的信息以及由此对妇女的示范式 的导向,其影响也是启蒙思想家们的言论所不能及的。广告画家把 法令、报纸、杂志、图书中宣传妇女解放的思想,用广告手段形象 生动地在更广阔的领域中传播,从而满足了广大妇女在不识字的情 况下对新思想的效仿与学习的强烈愿望。而且广告中的新女性形象, 对于广大民众特别是妇女更具有榜样的力量。从目前所流传下来的 广告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在宣传妇女解放方面主要表现包括 如下四个内容: 第一,提倡放足; 第二,婚姻自主; 第三,知识女性渐成时尚; 第四,中西合璧服饰。 广告画家们提倡的不缠足的广告作品带有反封建的宣传意义, 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媒体上的具体表现。所以当它与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联系起来以后,经过了革新与守旧的十多年的斗争之后, 终于使大部分的中国妇女扔掉了那又臭又长的裹脚布,从千年缠足 恶俗的束缚下解脱出来,迈出了通向妇女解放的坚实的一步。
1946年11月11日、12日、13日三天“涕滴滴化生”悬念式广告
(二)广播广告的出现
1923年1月,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奥斯 邦电台正式开播。 1928年以后,广播广告成为第二大广告媒 介。
(三)橱窗广告
传统广告实物陈列广告的新发展 最早见于20世纪初的上海
(四)路牌广告
2、1902年的一天上海的所有人力车夫都 穿上了绣有“烤”字的背心,使人莫名其 妙、议论纷纷。事后人们知道这是英美烟 草公司的翠鸟香烟广告, “烤”字是指烟 叶是烤制的、味道纯正。
3、“百龄机”-中法大药房: 多年不退之症,唯能除之; 虚不受补之病,唯能疗之; 年高血衰之老人,唯能补之; 久婚不孕之妇女,唯能治之; 教育不全之童子,唯能救之。
三、报刊广告蓬勃发展: 1872申报创刊号:苏杭等地有欲刊告 白者,即向该卖报店司人说明,并须作速 寄来该价,另一半为卖报人饭资。 四、现代广告的宣传技巧与运作模式 各种形式的广告策划活动、各种媒介 形式的广泛运用。
四、印刷广告:
石版印刷广告:属于平版印刷的一种,利用 多孔石质版,经处理后做印版进行印刷,印刷质 量好,比雕版更容易保存书法和图案的艺术美等 优点,整体效果饱满匀称、精细而真实。1876年 英国人美查在上海开办的点石斋印书局。 珂罗版印刷广告:珂罗版是印刷上用的照相 版的一种,把要复印的字、画的底片,晒制在涂 过感光胶层的玻璃片上做成,也称“玻璃版”。 月份牌广告画大多采用此法。它在画面造型上比 石版更为准确、画面清晰、柔和,但在色彩上还 需要修整,所以在胶版印刷广告出现后,用珂罗 版来印刷的广告就逐渐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