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的中国近代广告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广告史

中国近代广告史

中国近代广告史中国近代广告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

那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广告业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行业。

在中国,最早的广告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这时期,一些城市开始涌现出了一些小型的商业机构,并且人们开始使用传单和宣传册来推广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然而,这些广告主要以文字为主,图像的运用并不多见。

到了20世纪初,广告业开始蓬勃发展。

随着外国先进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引入,许多外国公司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方式来进行广告宣传。

这些广告更加注重图像的运用,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色彩来吸引机会顾客的眼球。

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和政治原因,广告业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

在20世纪初至中期的时期,中国经历了战争和动荡,这给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广告刊物的发行量减少,并且由于资金和资源的匮乏,广告宣传的质量也有所下降。

到了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广告业开始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

大量国内和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他们竞相使用广告手段来推广和宣传自己的产品。

这时期,电视广告开始崭露头角。

中国的第一家商业电视台成立,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广告平台。

到了21世纪,随着网络和移动通信的发展,广告业进一步迎来了新的变革。

线上广告开始兴起,企业利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等渠道来进行广告投放。

而且,个性化和定向广告也成为了一个新的趋势。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广告史可以看作是一个兴衰起伏的过程。

尽管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广告业依然逐渐发展壮大,并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广告业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继续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中国近代广告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

那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广告业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行业。

在中国,最早的广告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这时期,一些城市开始涌现出了一些小型的商业机构,并且人们开始使用传单和宣传册来推广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近代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中国近代广告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迅速崛起的一种商业传媒形式。

在近代中国,随着商品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开始被商家们广泛运用于各种产品的宣传推广中。

中国近代广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一些洋行和民族企业为了拓展市场,开始运用海报、杂志、报纸等媒体来进行产品宣传。

这些广告多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宣传的产品涵盖了从衣物、食品到药品、家具等各个领域。

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广告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广告开始着重强调产品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的体验感受。

同时,广告载体也从传统的海报、杂志等媒体扩展到了电台、电视等新兴的媒体形式。

广告内容也更加多样化,不再仅仅停留在产品的描述和推荐上,而是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故事的讲述。

中国近代广告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

广告作为一个商业传媒形式,不仅为商家提供了宣传推广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广告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产业的升级和品牌的崛起。

然而,中国近代广告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广告在宣传中夸大了产品的功效或虚构了事实,给消费者带来了误导和困扰。

同时,广告中过于强调物质享受和消费欲望,也引发了一定程度上的消费浪费和社会价值观的失衡。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广告在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了商家进行产品宣传和推广的重要手段。

广告的发展不仅拉动了经济增长,同时也塑造了中国社会的消费文化和商业文明。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广告行业将继续创新,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并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国近代广告作为商业传媒形式的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广告开始注重产品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的体验感受,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广告载体也从传统的海报、杂志等媒体扩展到了电台、电视等新兴的媒体形式。

清朝末年的中国近代广告——报刊广告

清朝末年的中国近代广告——报刊广告
1901年4月25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
臣袁世凯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上 了一本奏折,提出十条建议,其中 一条标题“开民智”,建议“宜通 饬各省,一律开设官报局”,目的 是启发民智,“庶几风气日辟,耳 目日新,既可利益民生……且可抵制 各处托名牟利之洋报。”朝廷当即 批准。
于1901年12月25日《北洋官报》
但是最多的月份牌广告还是香 水和香烟了。
一、民办报刊
《东方杂志》
1 904年3月,《东方杂志》由商
务印书馆创办,为我国期刊史上 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它 忠实地记录了历史风云变迁,是 名人发表作品的园地。梁启超、 蔡元培、严复、鲁迅、陈独秀等 著名思想家、作家都在该刊发表 过文章,杜亚泉、胡愈之等出任 过其主编。 于1999复刊,复刊后的《东方杂 志》改名为《今日东方》。
二、中文报刊广告(代表作品)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1833年8月1日,郭立士创办、主 编,在广州创刊。这是中国境内 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化报刊。 内容以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 化知识为主,也刊登“行情物价 表”之类的商业信息和商业广告。 为了进一步吸引外国商人的关注, 1838年增辟了“贸易”专栏。


前身为《北华捷报》,曾经是在中国出版的最有影响的一份英文报纸。 英国人在中国出版的历史最久的英文报纸。 1864年,改名《字林西报》,独 立 发 行。《北华捷报》作为《字林 西报》所属周刊,继续刊行。 该报曾发表大量干预中国内政的言论。主要读者是外国在中国的外交 官员、传教士和商人。 《字林西报》大量刊载商业性材料和广告。重 视言论,经常就中外关系、中国政局和其他时事问题发表意见。新闻 以报道中国时事和外国人在华活动为主,也刊载世界各地的消息。 1951年3月31日,《字林西报》停刊,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发行历史。 大楼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政府接管。

近代中国广告史

近代中国广告史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遐迩贯珍》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字林西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时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香港船头货价纸》 《中外新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申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新闻报》
各历史时期的特点
晚清时期的广告--继承与发展 北洋政府时期的广告--丰富与完善 国民政府时期的广告--全盛与衰落
图片的介绍脉络
相关历史背景的图片--政治、商业与消费、社 会文化
代表性报刊、杂志的图片 广告作品选--车辆广告、广播广告、明星广告、
电影海报、系列广告、代表性的品牌广告 近代著名广告形式--月份牌、香烟牌与火花 广告教研及学术成果方面的书影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大公报》与英敛之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时务报》与梁启超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立报》与《晨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循环日报》 《北洋画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汇报》 《苏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明星广告
王人美为明星球鞋所 作的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明星广告
上海永安公司夏令时 装表演之一-程玉坚 女士之晚礼服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明星广告
早期美国某童星在中 国宣传画报上的电影 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中国近代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的发展阶段
• 1.近代广告的萌生期
• 从鸦片战争前后到 19 世纪中期,是中国近 代广告的萌生期。
• 自《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后,西 方各国终于敲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取得 了在中国经商建厂的权利。
• 外国商人把他们本国常用的包括报纸、杂 志、路牌以及橱窗陈列等新的广告形式搬 到中国。于是,在西方刚刚诞生不久的现 代广告,不知不觉间已经开始向中国移植。
• 《申报》馆及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从《申报》创刊 2 号开始,广告栏中的所有广告都加上了标题,如“夹板 船”、“马车店”、“信局”等。
• 这一小小的变化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简洁醒目,易于广告受众搜寻目标广告;二是简短易 记,容易在潜在客户的脑海中留下印象,开发潜在市场。
• 除了给广告加上标题之外,《申报》广告还在字 体与字型上刻意求变。
• (2)注重版面设计,不断变化发展
• ①从单纯的文字广告,发展到图文并茂
• 插图广告是广告格式的第一种变化发展。《申报》
• 第 195 号上出现了第一则插图广告——“成衣机出售”。 广告最上方是一幅缝纫机的实物图案,下面是广告文案, “启者本行有新到外国缝纫机数辆,系微荀所作,其价每 辆计洋五十元,倘欲买者,请至广东路第二号便是,特此 布闻”。
• 严格来说,邸报只是满足统治阶层内部信息沟通需要的传 播渠道,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商业性报纸。
•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 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 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 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办事处就叫作“邸”,派有常驻 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 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 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 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 官。这就是《邸报》产生的背景。

中国近代广告史

中国近代广告史

“三和”等路牌广告
杂志广告
《东方杂志》1904年创办的就有了杂志广告。而《生活周刊》在创办之初只 发行办刊图书广告。
电影广告
1899年中国开始出现电影,首座电影院与1907年与上海建成,上海的电影院 在放映舶来无声电影时代,即有为外商宣传商品的电影广告。
招贴广告
招贴广告,一般俗称为海报。因为招贴广告最初是由外国人从海外带进来的,所以中国 老百姓就把这种像报纸一样大的宣传品叫海报。在印刷业开始盛行的中国近代,招贴广 告和报刊广告一样成为当时印刷广告的一种主要形式。
2.广告内容与表现形式的日益丰富与多样化 2.广告内容与表现形式的日益丰富与多样化
• (1)广告形式多样, (1)广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广告形式多样 广告内容:有医药、烟酒糖茶、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化妆品,有机械、纺织、 广告内容 造纸、印刷、运输广告,有银行、保险、博采广告等,不少广告是当今著名老 企业初创时期印制的。制作形式 制作形式有手绘彩色、雕板套色、彩色石印、胶版印刷 制作形式 等。展品画面 展品画面丰富多彩,有市井生活、美女、时装、历史故事、风景画等。 展品画面 •
《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
中国近代上海地区,乃至全 国影响最大、出版时间最长的宗 教报刊是《万国公报》。初期的 《教会新报》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一分教会中事,一分新闻、教 外之事,一分告白(广告)”连 传教刊物也充满商业气息。该刊 第二期起就刊登洋行广告,宣布 该刊“既记录外国教会中事,也 讲论各科学问以及生意买卖诸色 正经事情”。
民族企业与外商的竞争
随着近报纸杂志等近代广告形式的引进,广告成了外商在中 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商战利器。中国的民族工商业改变了过去不太 重视广告宣传的旧观念,逐渐效仿使用新式广告媒介。我国的近 代广告业随之发展。 外商在倾销的同时,输入资本办厂创业,并使用各种手段 挤兑民族工商业者。更激发了国人特别是工商业者的爱国、强国、 发展民族经济的热情,并与之开展了一系列的商业竞争。

第三讲 中国近代广告发展史

第三讲 中国近代广告发展史



广告产生根源

1.人类互通信息的需要;
2.人类有剩余商品交换的需要; 3.具有产生广告手段和形式的物质条件
原始民间交易图
第二节 原始广告时期广告传播概貌及特征
文字的起源和作用
传播形式 传播范围
原始广告时期广告传播的基本情况
处于原始状态,作为传播活动而存在 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不突出 传播形式落后,传播范围和效果有限 没有出现世界广告中心
工业革命到来,资本生产 方式得到巩固与发展
农村商品经济发展
领土争夺,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在农村得以发展,形成 市场
原始广告时期“重农抑商”与商业“破茧”的博弈
政府管理
VS
社会经济发展进程
此阶段的社会经济特点: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农业文明 此阶段的广告形态特征:初级的、粗糙的原始叫卖、实物陈列、文字等。
本章节的考点
中外广告史新编
第二章
课前热身

这个游戏 你做对了 吗?你想 看看这些 广告的具 体图片吗? 想了解这 些广告背 后的故事 吗?请跟 随我进入 下阶段学 习吧!
中国近代广告发展史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一五四运动前
(1898年-1912年-1949年)
中国近代史上一共有两次鸦片战争,两次鸦片战争使旧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戊戌维新(1898年) 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鸦片战争前后广告的特点 1.从广告形式上看,本阶段多为路牌广告和招贴广告;此外,报纸广告和杂志广告也开始由外商引入,成为一种 新的广告形式。这一时期的报纸杂志广告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包括商业行情、航运业务等。 路牌广告:又指墙体广告,多画在墙上,以文字为主。 清 墙体广告 “公平交易” (《姑苏繁华图》局部) 清 各类店铺墙体广告 上海南京路 (《1840-1940年上海百年掠影》) 清 墙体广告 (《1840-1940年上海百年掠影》)

第三讲 中国近代广告发展史

第三讲 中国近代广告发展史

敲木鱼卖糕饼。 •“小经纪者,以蒲盒就其家市之,上顶于头上,敲木鱼而货之”。
各行各业的音响工具及称呼
• 货郎敲小铜锣 –补锅敲大铜锣 –卖油敲油梆子 –布贩子摇拨浪鼓 –修脚匠打竹板、磨铜镜 –刀剪业敲打铁制成或铜质板 –剃头匠用镊叉

修脚所摇折叠凳“对君坐” 剃头担所持响器“唤头” 医家所摇铜铁圈“虎撑” 盲人所敲小铜鼓“报君知” 磨镜者所持铁片“惊闺”
第二章 文明起源期的广告传播活动
中外广告的传播活动
古代广告 国外: 古埃及,最早文字广告 公元前八到六世纪,古希腊雅典(叫卖广告) 中世纪欧洲(实物广告) 十五世纪(印刷广告)——1473年
国内:

“誓”、“令”、“制”、“诏书”(文字广告)
《韩非子· 难一》:“自相矛盾”(叫卖广告) 《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实物广告) 封建社会鼎盛时期: 招幌广告(店铺主人姓名+商品) 印刷广告(北宋济南刘家针铺 的雕版印刷广告)-世界最早
自然经济主导社会下的商业缓慢发展(p/17-18)i
新石器时代 铁器时代 第一次社会分工 农牧业分工 金石并用的早起文明时代 第二次分工 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
第三次分工 商业从农牧手工业中分离
商品经济意图“破茧”(p/18-19) 货币地租,市场 的出现
原始广告时期“重农抑商”与商业“破茧”的博弈(p/19-20)
谢谢 !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戊戌维新(1898年) 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鸦片战争前后广告的特点 1.从广告形式上看,本阶段多为路牌广告和招贴广告;此外,报纸广告和杂志广告也开始由外商引入,成为一种 新的广告形式。这一时期的报纸杂志广告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包括商业行情、航运业务等。 路牌广告:又指墙体广告,多画在墙上,以文字为主。 清 墙体广告 “公平交易” (《姑苏繁华图》局部) 清 各类店铺墙体广告 上海南京路 (《1840-1940年上海百年掠影》) 清 墙体广告 (《1840-1940年上海百年掠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为了凸显《申报》的本土特色, 在报纸的名字上采用“申”字即上 海的别称来作为报纸的名称。《 申报》的版面分为新闻、评论、 文艺(副刊)和广告,有此奠定 了我国中文报纸四大块的基本结 构。《申报》创办当天报纸头版 头条就载有《本馆告白》,其后 接载《本馆条例》,专谈该报发 行与广告事宜。《申报》一半以 上版面被广告所占据,既有外商 广告又有华商广告。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一八六一年 十一月 于 上海成立的一家商业中文 报纸,是上海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张中文报纸 。
《上海新报》重视广告经营,四版中有三版是船期 、行情、广告等商业性资料。
路漫漫其悠远
一、 西人报刊(代表作品)
1、《万国公报》
前身是美国传教士 林乐知 于1864年5月创 办的《中国教会新报》,更名为《万国公 报》后,虽然名为教会刊物,实际上性质 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侧重传教演变为侧重 刊登政治时事内容,在成为广学会机关刊 物后这种倾向更加明显。曾多次在显要版 面刊登汇丰银行、华英大药房、大英火轮 船公司等英商企业通栏广告。是近代出版 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综合性报纸之一。 当时的人称“西学新知之总荟”——当时的 知识分子如果想要了解西方的知识学问的 话,一定要看万国公报。
路漫漫其悠远
1872年4月席裕福收买,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1937年7月 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在外国人班的报刊中,有中国人主执笔政的,《申报》是 第一家。 《申报》前后历时77年26天,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80年 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 高的史料价值,被称“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申报》最初创办以营利为目的,注重广告经营,是中国 近代出版最久、影响最大、经营最成功的商业报纸。
路漫漫其悠远
《遐迩贯珍》办刊特色:
新闻业务的开拓(新闻图 片的采用、新闻标题的冠 注、连续报道的运用、新 闻特点的体现)
经营理念的探索(收费广 告专栏的开辟、具有读者 意识、创办模式的完善、 )
西学启蒙与机器印刷(采 用先进的机器印刷技术)
路漫漫其悠远
1855年,《遐迩贯珍》增出副刊《布告篇》,开中 国近代中文报刊登广告之先河。《布告篇》随报发行, 每期4页,专载商情及船期。它还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 推出广告收费举措:凡刊登各类广告,初次每50字收费 银一元,50字以上每字加一先令。如果再次刊登同一广 告,收费减半。 此外,此刊还刊有中英对照目录。
后来根据《申报》记录,相关电 影、戏剧、书籍等出现。
路漫漫其悠远
《新闻报》创刊于清光绪十九年 正月初一(1893年2月17日)。初 期由中外商人合资兴办,1899年 转让给美国商人福开森。 以商 业新闻为主,也重视社会新闻, 吸引了大批读者,也降低了政治 风险。在发行上,经营有术,保 持利润最大化。在广告经营上, 注重广告与内容相互融合,半版 广告,半版故事,诚信经营,吸 引了大量广告主。
曾竭力为鸦片贸易辩护,攻击中国官员对外国人的 傲慢无礼,无视外商利益,主张英国政府对中国持强硬 政策。是为英国商人向中国倾销商品、提供商业信息服 务的。
该报馆还附出有《广州行情周报》该报具有明显的 广告性质。
路漫漫其悠远
前身为《北华捷报》,曾经是在中国出版的最有影响的一份英文报纸 。英国人在中国出版的历史最久的英文报纸。
清朝末年的中国近代广 告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6
鸦片战争前后的近代广告
一、外文报刊广告 二、中文报刊广告
洋务运动时期的广告传播
一、西人报刊的进一步发展 二、国人办报的兴起 三、月份牌广告的出现
辛亥革命前后的广告传播
一、民办报刊的广告表现 二、官办报刊的广告表现 三、 改良派报刊的广告表现 四、革命派报刊的广告表现
1864年,改名《字林西报》,独 立 发 行。《北华捷报》作为《字林 西报》所属周刊,继续刊行。
该报曾发表大量干预中国内政的言论。主要读者是外国在中国的外交 官员、传教士和商人。 《字林西报》大量刊载商业性材料和广告。重 视言论,经常就中外关系、中国政局和其他时事问题发表意见。新闻 以报道中国时事和外国人在华活动为主,也刊载世界各地的消息。
1951年3月31日,《字林西报》停刊,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发行历史。大 楼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政府接管。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二、中文报刊广告(代表作品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
1833年8月1日,郭立士创办、主 编,在广州创刊。这是中国境内 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化报刊。 内容以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 化知识为主,也刊登“行情物价 表”之类的商业信息和商业广告 。为了进一步吸引外国商人的关 注,1838年增辟了“贸易”专栏。
路漫漫其悠远
1、《蜜蜂华报》 是一致被学者评定为中国
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 纸,和澳门第一份报纸。 《蜜蜂华报》以周刊形式 出版,葡文刊载,创刊于 1822年9月12日(清朝道光二 年),于1823年12月26日停 刊,共出版了67期。
路漫漫其悠远
创刊于1827年11月8日,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外文报 纸,也是中国境内创办最早的英文报纸。该报广泛刊登 政治时事新闻和评论,有较强烈的政治色彩,中国新闻 和材料占相当多的篇幅。
杨乃武与小白菜,是清末四 大疑案之一。同治年间,杨 乃武与葛毕氏被怀疑通奸杀 夫,在刑求后认罪,身陷死 牢,含冤莫雪。此案惊动朝 廷,在数度更审后虽还予清 白,然而两人受尽酷刑折磨 的悲惨遭遇仍令人不胜唏嘘 。
路漫漫其悠远
在此事上,上海的新闻报章《申 报》,连续报道此案,矛盾直指 朝廷官官相护,欺上暪下,引来 民间舆论、浙江乡绅以及浙江籍 官员对杨乃武的同情,由于杨昌 濬涉嫌包庇下属,欺压浙江乡绅 ,故不少浙江籍官员为杨乃武奔 走,希望可以为杨乃武翻案。同 时亦惊动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䜣 ,下令重审此案。
路漫漫其悠远
2、《遐迩贯珍》
1853年8月1日,创刊于香港,中 文月刊,竹纸铅印,因而它不仅 是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也是最早使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 刊,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英国 传教士麦都思是其创办人和首任 编辑,其后又由奚礼尔、理雅谷 先后担任主编。内容充实,以科 学,地理、政治、天文、历法、 历史、医学、商务、新闻、宗教 等为主,也经营广告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