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广告史
中国广告历史——中国近代广告

中国广告历史——中国近代广告在本章中界定的中国近代广告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广告发展状况。
中国近代广告最大的突破或称最突出的特征是利用近代西方出现的先进的传播媒介即报纸和广播电台进行广告。
(一)广告形式1.报刊广告报刊广告是报纸和刊物媒介进行广告宣传的广告形式。
之所以称为报刊广告,是因为中国近代报纸和刊物很多是融在一起,报纸和杂志尚未严密区分开来,报刊广告是报纸和初期杂志刊物广告的笼统称谓。
19世纪初叶,出现了用欧式活字印刷而成的华文书报。
1834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招来刻工,派助手米怜前往马六甲创办印刷所,用欧式印刷技术印制书刊。
第二年,马礼逊与华人梁亚发等共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开创了华文印刷新纪元。
在创刊号上,登有该刊主编人米怜的《告贴》,宣传此刊为免费奉送的非卖品,1853年,英国传教士在香港发行《遐迩贯珍》刊物,并在刊物上登载招揽广告,该刊物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和上海等地销售。
1872年英国商人米切尔在中国创办《申报》,1893年出现了外国人丹福士与华人共办的《新闻报》。
在这些报纸上刊载了许多国外洋行、商行的拍卖告示和商品介绍,。
在解放前的城市中,招贴广告中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娱乐、销售、求购、寻人、治病等许多领域。
2.广播广告3.霓虹灯广告4.交通广告5.招贴广告6.橱窗广告橱窗广告是实物广告形式的演变,讲究实物商品与橱窗光线、色彩及陈列的和谐和突出。
本世纪40年代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的商店,许多都开始用橱窗广告来推动自己本店的销售。
(二)广告业的发展这个时期的广告业发展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到30年代达到鼎盛。
中国民族工商业企业许多都设立了广告部。
在本世纪20年代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广告业的兴起。
许多报纸都辟有广告栏,大多数报社都设有广告部,一度推动广告业迅速发展。
当时曾经出现过一些很有名的广告。
例如:上海一家出租车公司电话为20189,电话号码没有什么特色,便利用上海人的方言,在广告宣传上改为“两拳一杯酒”,在广告的发展中,对于行业约束和监督上,许多报馆都有广告简章,在广告简章中都规定“有关风化及损害他人名誉,或迹近欺骗音,概难照登”。
中国近代广告史

物形象上,从而使他们以自己独有的风格,各具风姿、流光溢彩的形象,出
现在广告画家的笔下。广告画家把女性心灵的颤动,心底的孤寂、不幸和她 们的善良、温柔、美丽融为一体,细笔精工地刻画出一个个崇高、纯洁美丽 的灵魂,致力写出人物的心灵美、品格美和情操美。从而把中国东方女性敦 厚、纯朴、执着中具有善良、温柔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使女性的美恰到 好处,达到 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并展现在广告作品画廊里。广告作品中的 人物沉静温柔、婀娜多姿、稳重端庄、楚楚动人。
五、赠品广告、公关广告: 辛亥革命前许多世界性的托拉斯组织 如美孚火油公司、美英烟草公司、通用电 器公司等在中国设立了总部或分支机构。 这些外国、中国开设的各类公司,大多在 年终岁末印送或制作年历广告给经销商或 顾客,既当礼品又当广告。
第八章 民国时期的广告 (1912-1949年)
第七章
晚清时期的广告
一、现代广告开始向中国移植 外国商人利用各种广告手段倾销洋货的同时, 也带来了报纸、杂志、路牌、霓虹灯以及橱窗陈 列等新的广告形式。 二、现代广告代理制度形成 产生于现代工商业最为发达、繁荣的上海,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902年成立于上海的英美烟草 公司,该公司广告部上层管理人员有外国人2-3 人,中国人6-7人,另有勤杂工3-4人,其业务包 括:办理报刊广告、墙壁广告、火车站广告、霓 虹灯广告等等。
(十)从老广告中看妇女解放
仕女画,是中国传统画中的一个种类。流传最广的题材 莫过于传说、戏曲、古典小说、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其各个 栩栩如生的形象,无不令人回味无穷。 时值20世纪初,中国的广告画家把中国仕女画提高到一 个全新的阶段,从原来描绘传统美人到表现时尚女性。广告 中多以当时中国时尚女性作为“模特儿”,呈现出追求时髦 的仕女风尚,也易唤起人们对商品的联想和购买欲。受商业 社会和市民趣味所主宰,广告画家们在创造女性社会新形象 的过程中,特地将江南女性的天然资质发掘加工为具有商业 价值的“包装”。旧上海年历广告中的美女,即以“嗲、甜、 嫩、糯”为特色。商家和广告画家十分准确地预测和迎合了 当时社会中女性求新异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
中国近代广告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POP彩旗广告
•传统彩牌坊 • 小彩旗广告
尾声
• 1840-1949新中国近代广告时期最主要的变 化是报刊广告的出现,规模化的报刊业使 中国近代广告活动逐渐实现大众化,广告 业初具规模。中国近代成为中国广告快速 发展的过渡时期。 • 中国近代的广告,是资本主义商业发展的 产物,它不仅是近代新式商业经营方式演 变趋新的具体反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 促进了近代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近代广告的发展阶段
1.近代广告的萌生期
从鸦片战争前后到 19 世纪中期,是中国近代广告的萌生期。
2.近代广告的发展繁荣期
从 19 世纪后期到 20 世纪 30 年代,是中国近代广告的发展 繁荣期。尤其是 1872 年《申报》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近代 广告逐步走向它的发展繁荣期。
3.近代广告的沉寂衰退期
• 许多国人开办的工厂也成立了广告部,特 聘专业画家设计广告。
中国化学工业社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信宜药厂
广告组织
广告学研究
中国近代标志性广告形式
• • • • (1)月份牌、香烟牌 (2)报刊纸质广告 (3)路牌、车体及站牌广告 (4)广播广告
• (5)霓虹灯广告 • (6)大橱窗广告 • (7)电影广告、招贴广告 • (8)空中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
1840 — 1949
社会历史背景
• 1840年以后,中国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 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 为西方资本主义倾销商品的基地。为了促 销商品,西方广告宣传模式也被植入到中 国。 •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为了与外商企业竞争, 也开始重视商品的广告宣传。
与古代相比的进步
从 30 年代中后期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是 中国近代广告的沉寂衰退期。
中国近代广告史

中国近代广告史中国近代广告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
那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广告业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行业。
在中国,最早的广告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这时期,一些城市开始涌现出了一些小型的商业机构,并且人们开始使用传单和宣传册来推广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然而,这些广告主要以文字为主,图像的运用并不多见。
到了20世纪初,广告业开始蓬勃发展。
随着外国先进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引入,许多外国公司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方式来进行广告宣传。
这些广告更加注重图像的运用,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色彩来吸引机会顾客的眼球。
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和政治原因,广告业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利。
在20世纪初至中期的时期,中国经历了战争和动荡,这给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广告刊物的发行量减少,并且由于资金和资源的匮乏,广告宣传的质量也有所下降。
到了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广告业开始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
大量国内和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他们竞相使用广告手段来推广和宣传自己的产品。
这时期,电视广告开始崭露头角。
中国的第一家商业电视台成立,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广告平台。
到了21世纪,随着网络和移动通信的发展,广告业进一步迎来了新的变革。
线上广告开始兴起,企业利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等渠道来进行广告投放。
而且,个性化和定向广告也成为了一个新的趋势。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广告史可以看作是一个兴衰起伏的过程。
尽管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广告业依然逐渐发展壮大,并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广告业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继续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中国近代广告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
那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广告业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行业。
在中国,最早的广告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这时期,一些城市开始涌现出了一些小型的商业机构,并且人们开始使用传单和宣传册来推广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近代路牌广告的历史

广告学卢迪贺然中国近代路牌广告的历史(05广告卢迪贺然)一、行业概览:中国广告的大发展时期是从近代(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开始的,帝国主义列强不仅侵略中国领土,更是将大量商品倾销到中国,对中国进行经济的侵略,当时的上海逐渐成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主要基地,各种近代的广告媒介也日渐增多。
其间各种广告形式包括:招贴、报纸、杂志、路牌广告、霓虹灯广告、街车广告、橱窗广告、无线电播音广告、刊物广告、样品广告等等。
这一时期,报刊成为广告最主要的新兴载体,广告创作也新意辈出。
1906年发布的《政治官报章程》中,以“广告”两字代替“告白”,“广告”一词正式使用,宣告中国“古代广告”的结束和“现代广告”时代的到来!比如:30年代出现的,老上海华成烟公司“老少牌”套色马路广告就颇具特色。
“老少牌”香烟是老上海华成烟公司品牌产品,在20世纪30年代广为流行。
这则广告最与众不同之处,是其人物头像可以从相反的两个方向观看,正反皆宜,新奇可喜,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众多同质化广告里独出心裁,别具一格。
到了现代(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广告业有了新发展,广告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
十年动乱期间,广告作为资本主义的产物基本上被取消,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逐步得到恢复,并有较大的发展。
近年来,报刊、广播电视已成为重要的广告媒介,各大城市的霓虹灯、路牌广告等数量猛增,为城市街头增添了色彩与活力。
1、中国户外广告25年发展历程:* 1979-1987:全面恢复期从1979年广告业恢复到1987年《广告管理条例》的颁布执行,这是中国广告业恢复、争论、探索的一个阶段。
户外广告在这个大背景下,也处在全面恢复期。
1979年春,北京西单出现了广告墙,正式体现出当时中国改革的路径方向。
这一时期在广告媒体选择上,户外广告也是与报纸广告并列的主要广告形式。
当时的著名品牌,如瑞士雷达表、西铁城手表、精工表、松下电器、雀巢咖啡、白猫洗衣粉、鹅牌衬衫、金星电视等都投放了户外媒体。
近代中国广告史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遐迩贯珍》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字林西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时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香港船头货价纸》 《中外新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申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新闻报》
各历史时期的特点
晚清时期的广告--继承与发展 北洋政府时期的广告--丰富与完善 国民政府时期的广告--全盛与衰落
图片的介绍脉络
相关历史背景的图片--政治、商业与消费、社 会文化
代表性报刊、杂志的图片 广告作品选--车辆广告、广播广告、明星广告、
电影海报、系列广告、代表性的品牌广告 近代著名广告形式--月份牌、香烟牌与火花 广告教研及学术成果方面的书影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大公报》与英敛之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时务报》与梁启超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立报》与《晨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循环日报》 《北洋画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报头书影
《汇报》 《苏报》
中国近代代表性报刊杂志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明星广告
王人美为明星球鞋所 作的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明星广告
上海永安公司夏令时 装表演之一-程玉坚 女士之晚礼服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明星广告
早期美国某童星在中 国宣传画报上的电影 广告
中国近代广告作品选
中国近代广告史(ppt 41张)

杞补酒。
1979年3月5日 ,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广播电台中第一个恢复广告业务。 1979年3月15 日 , 上海电视台又播出第一条外商广告——瑞士雷达表。
1982年8月,第一次广告学术座谈会 召开。 1981年8月21日,中国对外贸易广告协会成立。
1983年12月,中国广告协会 在北京成立。
1985年9月,中国对外贸易广告协会会刊《国际广告》上海创刊。 1987年5月13日,中国广告协会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广告协会共同组成
国际广告协会中国分会。
④广告代理制度的发展 三、基本要求: 广告经营中承揽与发布分离; 广告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一是广告主所支付的劳务费即酬金, 二是媒介单位给予的佣金即广告代理费,标准为发布费的 15%; 广告公司作为广告主的代理,在与媒介单位交易时属于委 托人,负责支付客户在广告发布业务中所发生的债务; 广告代理是专门从事广告服务,具有法人地位,自主经营 的经济组织,有能力为广告主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24.02.2019 6
24.02.2019
8
第四节
新时期中国大陆地区的广告
②广告媒介的发展
1、报纸类 2、杂志类 3、电视类 4、广播类 7、交通类 8、录象类
9、电子类
10、店铺类 11、包装类 12、书籍类
5、邮递类
6、户外类
国际广告的视频篇
24.02.2019 9
第四节
新时期中国大陆地区的广告
24.02.2019
16
第四节 新时期中国大陆地区的广告
中国广告发展简史

中国广告发展简史一、奴隶社会及其以前的广告发展概况社会的第一次生产大分工,大约发生在原始社会的晚期距今约4000—10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考古证明,我国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已由母系社会转向父系社会,而龙山文化则出现了农业、制陶、牧畜、手工业等经济生产部门的分工和显著发展,并发展出新的产业—制酒。
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者的社会分工,使剩余产品出现从而奠定了私有制的基础。
同时,由于劳动者的技术专业化倾向,使各个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所生产的产品品种和数量都不相同,劳动者总是倾向于从事自己所熟练的技术生产,因此,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开始出现产品交换。
随着生产分工的深化,生产的物质品类逐渐增多,剩余产品也随着增多,物质交换活动日趋频繁,交换品的种类和地域也不断扩大。
在黄帝时代,便出现了货币交换形式,以实物货币如牲畜、铜器、布匹和贵重装饰品作为等价交换物,取代了原始的物物交换形式。
为了把用来交换的产品交换出去,就必须把产品陈列于市场,同时,为了吸引他人,势必需要叫喊等。
实物陈列和叫喊是最早的广告形式。
这种形式的广告,至今还在流传,而其它的广告形式,大体又都是从这种广告形式中演变而来,只不过是采用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注入了新的内容。
奴隶社会时期,大约是在夏朝(约公元前21—前16世纪),在我国出现了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分工,行商阶层开始出现。
随着商业的发展,商品交换日趋频繁和广泛,开始出现城市和集市。
相传,我国最早的城市出现于夏禹时期。
在夏、商(公元前16—前11世纪)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据著名史学家吴晗考证,“周民中有一部分会做买卖的商人即殷遗民”,他们被迫集中在洛阳,被叫作“顽民”,经常被召集起来训话,过着被监视的生活。
他们被另眼相看,既无政治权利,又失去了土地,为了过日子维持生计,只好东跑西跑作买卖。
这种为贵族所小耻而又为庶民所不能为的行业,因为社会的需要,就成为殷遗民主要从事的行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告
在上海的南京东路伊文思图书公
司的橱窗内出现宣传“皇家牌 (ROYAL)打字机”的英文广告
吊灯。
上海霓虹灯夜景
霓虹灯广告
1927年,上海又开始出现霓虹 灯招牌和露天霓虹灯广告。
上海湖北路旧中央大旅社门前安
装了第一具霓虹灯招牌“中央 大旅社”。
上海霓虹灯夜景
霓虹灯广告
– 新新公司(于1926年1月23日开张营业) – 大新公司(于1936年1月20 日正式开业)
永安公司橱窗广告
旧上海橱窗广告
•四大百货公司先后开业后, 都在店面及门前设置大型 橱窗广告。
•四家大百货公司的老板都 是广东人,思想开放,观 念新潮,经营手段灵活新 颖,都不惜重金从港澳等 地聘请专门人才来负责橱 窗设计和商品陈列。
第六章
中国近代广告史 (1840-1949)
一、广播广告
1.外商创办的广播电台
大陆报—中国无线 电公司广播电台:
(美)奥斯邦 (Osborn)与《大陆报》 馆合作创办,1923年 1月23日首次播音
老式收音机广告
2.中国人自办的 民营广播电台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私 人广播电台:
1927年3月18日,上 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
•同时,还把自己的一部分 橱窗供厂商陈列商品,收 取租金。
3.路牌广告
路牌广告一般竖立在街边要道 口、房屋墙上以及屋顶、铁路 沿线及车站周围和风景区。
最早出现的路牌广告是车站 路牌广告。
天津最早的墙壁广告之一便是
舶来品“中将汤”的宣传广
告
中将汤墙壁广告
路牌广告
从城市到农村的户外路牌广告
4.交通广告
1905年,英商上海 电车公司成立, 1908年3月5日正式 通车。
1914年开始有无轨 电车行驶
1934年,上海出现 双层公共汽车
老上海有轨电车
街车广告
电车车身前后和 车顶都设置广告
车内任何一个可 以被利用的地方 都被设置了广告, 比如座位背后, 连小块的车站牌 也利用上了
车身广告 车内,车站牌广告
它标志着广告在更广阔的空间,向更 多的消费者传播商品信息。
二、平面及户外广告
1.平面广告
•月份牌
•香烟牌
月份牌广告
中国最早出现的商品海报,
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为推 销商品服务的商品艺术。
是一种结合画、广告与年 历(即附有12个月及节令
的年历表)三位一体的商 业文化产物。
1989年最早的月份牌
月份牌广告
月份牌的一般形式 是中间画画,画的 两边有日历表,画 的上方或下方印上 商号、洋行的名称 或商品。
《沪景开彩图·中西月份牌》
香烟牌
放在纸烟包装里的一 种五颜六色的画片, 一般正面为图画,背 面为广告文字。
香烟牌
(人手砚书)香烟牌正面
(人手砚书)香烟牌背面
动物拼图香烟牌正面
动物拼图香烟牌背面
霓虹灯最初出现时,光线比较 单一、固定,仅作市招、装潢 之用。
以后技术不断改进,颜色也多 种多样,光线能跳动变换,可 制作各种图案,栩栩如生。
于是,商店、酒楼、戏院、舞
厅竞相安装,上海作为世界
上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也是中 国最早采用霓虹灯作广告的地 方。
上海大世界游乐场夜景 “白金龙香烟”霓虹灯广告
2.橱窗广告
随着大百货公司的诞生而出现的 一种广告形式。
2.橱窗广告
中国最早运用现代大橱窗广告的是开设在 上海南京路一带的四大百货公司
– 先施公司(其总公司于1900年1月8日在香港开
业,上海先施公司则于1917年10月20永安公司则于1918年9月5日开张)
业信息、船期货价和各种商 品广告。
《香港船头货价纸》
篇幅为—张两版、两面印刷,每 周二、四、六出版发行,以香港 店铺及商人为主要读者对象。主
要内容是刊登商业信息、船期 货价和广告,每期中有两三条新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采用雕版印刷和中国线装书款式,
以宣传基督教教义、传播自然科学、社 会科学知识以及文学知识为主要内容
宗旨是“为在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 权益进行辩护”,同时也是最早在中文
刊物登载“行情物价表” 商业信息及
商业广告之类商情的中文报刊。
1834年第8期增设《市价篇》专栏,
专门登载广州“省城洋商与各国远商相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行情物价表
交买卖各货现时市价”表(分“入口的货”
价格和“出口的货”价格两大部分)。
《遐迩贯珍》
宣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阐 发基督教义,以刊登香港地 区及国内新闻为主,也刊登 一些商业信息及航运消息。 同时经营广告业务,为中外 商人沟通商情。
1855年增设广告专栏 “布告篇” ,专门刊登商
企业宣传车
还有一些企业开始 将他们的运货车作 为广告工具,在车 身上贴上公司标志, 进行品牌宣传
企业宣传车
5.霓虹灯广告
世界第一架霓虹灯广告开始于 1910年,是由法国G·克劳特 (Georges Claude)公司装置在 巴黎皇宫的。
此后这种广告形式逐渐扩展到 世界各地。
霓虹灯广告
1926年,上海先施公司大厦顶层
霓虹灯广告
上海地区最大的霓虹 灯广告是1928年的
“红锡包”香烟广 告。
“天厨味精”的霓
虹灯广告,矗立在国 际饭店的顶层,这是 当时上海最高的霓虹 灯广告。
国际饭店旧址
三、报刊广告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中国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15 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马礼逊和米 怜创办。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每天播音6个多小时。
上海新新百货公司
广播广告
这些电台大多附属于公司、厂商,
目的是为电台所有者进行广告宣传。
民营电台大都极力迎合市民心理,多 数节目内容陈腐、格调低下,形成了 消闲性、庸俗化的节目特征,广告水 准也不高。
广播广告
广播电台的出现是近代广告史上的又 一件大事。
无线电台的诞生使广告媒介的发展有 了新的飞跃。从此,广播在中国逐渐 成为第二大广告媒介而迅速发展。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1833年3月由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 创办。
《遐迩贯珍》:
1853年8月由麦都思创办,香港出 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也是最早 使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刊有 中英文对照目录。
《香港船头货价纸》:
中国第一份中文商业报刊, 1857 年11月由《孖剌报》创办,后改 名为《香港中外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