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一向_始终_一直_的语义和用法比较
”一直“与”一向“的多角度分析

“一直”与“一向”的多角度分析①邓小宁②(中山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关键词]语义特征;形式特征;偏误分析[摘 要]本文对副词“一直”和“一向”进行对比分析。
在语义方面,这两个词在静态动态、长时短时、习性非习性以及时态上有成系统的对立。
与此相关,它们在对谓词的选择方面,在与助词、时间词、副词的同现上也有明显的区别。
本文最后从迁移和教学等方面对留学生的语法偏误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考察和解释。
[中图分类号]H1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2)06-0058-05Multi2dimensional Studies of“yizhi”and“yixiang”DEN G Xiao2ning(C enter of T eaching Chinese as a F oreign Language,Sun Y at2sen University,G uangzhou,510275)K ey w ords:semantic feature;syntactic feature;error analysisAbstract: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two adverbs“yizhi”and“yixiang”.In semantics,the two words counterpose to each other in static or dynamic,long or short duration,habitual or non2habit2 ual,as well as tense.Relevantly,they are distinguishable in choice of predicate words and in conjunction with particles,time words and stly,this paper studies the grammatical errors and mistakes made by foreign learners of Chinese from the point of migration and teaching,and gives explanations to the causes of these errors and mistakes. 副词“一直”和“一向”都可以表示行为状态在较长时间里的持续,有时可替换。
“一向”与“一直”的功能差异

“
一
向" “ 与 一直 " 的功 能差 异
邹 海 清
提要
“ 向” 一 直” 一 和“ 的功 能差异 集 中表 现 为“ 、 体 ” “ 功 能 的差 异 : 时” “ 、 态”
在 时功能上 , 一 向” “ 具有 时功 能 , 它将 情状 定位 于过去 时域 , 一 直” “ 不具 有 时功 能 ,
产 的品种 育成 , 才证 明 了矮 秆 高产的 正确 。
b 过 去/-] 向认为 秆 高产量 也 高 . ,f 4一
( ). 2 a 刘庆邦 为人一 向不温不 火 , 创作过 程也是 悄 无声 息 , 从不先说 后做 。
b .刘庆邦为人 一直 不温不 火
() 1 中的“ 一直 ” 可用 “ 向 ” 换 , 2 中 的 “ 向” 一 替 () 一 可用 “ 一直 ” 换 。但 细究 起 来 , 替
“
一
直” 不具 有明显 的情 态功 能 。
关键词 时 体 态
一
引 言
时间副词“ 向” 一直” 与“ 在语义上具有相同的一面, 它们都关涉到情状在时间轴上
的延续 , 以在一 定 的条 件下二者 可相互 替换 。如 : 所
( ). 去A - 一直认 为秆 高产量也 高, 有到二 十 世 纪五 十年代 以后 , 1a过 .' f j ] 只 一批 矮 秆 高
具 有 时功能 。
向” 一 直 ” 时功 能 上 的差 异 表 现 为 “ 向” 情状 定 位 于 过 去 , 有 时 的功 与“ 在 一 将 具 能 , 一直 ” 能对情 状 时行 时 间定 位 , “ 不 不具 有 时 的功 能 。这 种 功 能上 差 异 在 句法 上 的表
“一向”“始终”“一直”的语义和用法比较

“一向”\“始终”\“一直”的语义和用法比较作者:张娟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26期副词“一向”、“始终”、“一直”都可以表示行为或状态在某段时间里持续不变,有时三者可互换,例如:(1)家庭的影响使伽罗华一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始终/一直)有时三者中有两个可以互相替换,而另外一个不能,例如:(2)只是那位贵妇人一直哭个不停,任凭他怎样慰劝都不中用。
(始终/*一向)有时在一个句子中只能使用其中一个,其他两个都不能与之替换,例如:(3)这种对山神致雨功能的信仰一直流传到春秋、战国时代。
(*一向/*始终)这是因为这三者之间在语义和用法上有同有异。
但是有些工具书没有注意到它们之间的不同,因而用“一向”、“始终”、“一直”来互相解释。
而有些工具书虽然对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所比较,但比较简单、笼统。
其实,这三个副词在语义和用法上都有所不同,而且用法上的不同大多都是由语义的不同而造成的。
所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来比较这三个副词语义上的不同,进而从语义上解释它们用法上的不同。
1语义上的不同1.1时间义与空间义“一向”、“始终”、“一直”都可以表示行为或状态在某段时间里的持续不变,具有时间上的语义特征。
但除此之外,“一直”还具有空间上的语义特征,用于表示所指方向的持续不变,而“一向”和“始终”不具有这样的空间上的语义特征。
例如:(4)您一直往前走,过十字路口五十米就能看到。
(*一向/始终)1.2静态义与动态义邓小宁(2002)指出:“动态义和静态义的获得有多种因素。
瞬间动词、动作动词、变化动词使句子获得动态义:形容词或状态词使句子获得静态义。
此外,助词‘了、着’,副词‘在’,‘不停地~’、‘~—个不停’等状语、补语,产生动态义。
某些动态助词带‘着’,可使句子转化为静态句。
”也就是说。
单从“一向”、“始终”、“一直”这三个副词本身很难看出它们是表静态义还是动态义,而要根据其后所接的成分来加以分析和判断整个句子是静态句还是动态旬。
“一直”和“一向”在“语义平面”上的异同

“一直”和“一向”在“语义平面”上的异同作者:付文萍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年第06期[摘要] 本文从语义的角度探求“一直”和“一向”二者的异同,“一直”可表示长时意义,也可表示短时意义,具有被动规律性,“一向”只可表示长时意义,具有主动规律性。
[关键词] 一直一向语义长时意义短时意义规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和“一向”是词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的近义副词,在语义上二者也有交叉,甚至有时还可以替换。
“一直”与“一向”到底存在哪些异同呢?本文将依据“语法的三个平面”理论,对比分析二者在“语义平面”上的异同。
语法的“三个平面”是指客观存在的语言中的语法包含三个平面,即句法、语用和语义。
语法研究中的语义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
句中词语与客观事物(符号与内容)之间也有一定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语义的。
“一直”可表空间,也可表时间。
而“一向”只可表时间。
我们只分析在表时间这一层面上“一直”与“一向”的异同。
在时间轴上,我们将时间划分为时段和时点。
时段指一段时间,时点指某个具体的时间,时段和时点都是可以循环的。
“一直”表示动作或状态始终持续不变,“一向”表示从某时到现在,这两个词语都不适用于时点,故我们只探讨在时段上二者的异同。
我们将时段划分为六个部分:A过去;B现在;C将来;D从一个时点到另一个时点;E可循环的时段;F可循环的时点。
时段A排除时段B和C,因为“一向”不表示这两个时段。
在剩下的四个时段中,“一直”与“一向”有怎样的异同?1.动态意义和静态意义在时段A中:⑴北宋时沈括的《梦溪笔谈》称它为“石油”,这一名称一直 (一向)沿用到现在。
⑵因为我和姚明一起长大,我一直 (一向)不觉得他特别高。
他从未一下蹿很高,只是从小就比其他孩子高。
很明显,例⑴中用“一向” 的句子是不成立的。
例⑴中“沿用”这个动词表达的是动态意义,从北宋时期到现在我们都用“石油”,这个动作没有停止过,可以用副词“一直”来表达,不可用“一向”来表达,故我们得知“一直”可表达动态意义,“一向”不可表达动态意义。
“一直”“一向”的时间辖域分析

( )一向和蔼可亲的长庚,今天不知怎的发起 了脾气。 1 3
(4 1 )我 看你 一 向 蛮刻板 的 ,想 不到 你 竞这 么能 幽默 。 ( )一向 自尊 心极 强的她 ,居 然忍受 了王喜的好 几 1 5
● ●
例 ( ) ~ ( ) 中 , “ 心 ” “ 张 ” “ 爱 ” “ 个 白眼 。 1 4 关 主 珍 视 (6 1 )一 向 落后 的砖 寨 营 一跃 成 为先 进 村 。 ( )一 向 以 做 股 票 为 主 的深 圳证 券 交 易 所 也推 出 了 1 7
甥 ” 。句 中前 后 命 题 之 间 的 因 果 关 系 之 所 以能 够 成 立 ,并 举 办 ” 的 结 果 。 由于 前 后 命 题 都 是 已经 发 生 的 事 实 , 因 此 能 被 听 话 人 理 解 , 就 在 于 条 件 命 题 真 实 , 说 话 人 和 听 话 人 “ 以致 ” 的语 用 预 设 符合 事 实 ,从而 使 语 句 具 备客 观 性 。
【 沈家煊. 5 ] 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外语教学与研究, J.
20, ( ) 4 7 . 0 [】 丽.“ 6王锡 以致”与 “ 以至”新 辨 [ . 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 学院学 ] 报 ,20, ( ) 03 9 .
系 。前命题 “ 台湾 当 局 的故 意 阻 挠 ,大 陆经 贸 代 表 团 未 能 [】 义. 7邢福 汉语复句研 究 [ . M 北京:商务 印书馆,20. ] 01 赴 台 ”是 后 命 题 “ 岸 经 贸 论 坛 未 能 在 台 北 举 办 ” 的 充 分 [] 两 8张谊生. 以至与以致——兼论近 义虚词的 中和趋 向 [】对外汉语 A. 条 件 ,即 有 “ 湾 当 局 的 故 意 阻 挠 ,大 陆 经 贸 代 表 团 未 能 台 赴 台 ”之 因 , 必然 会 有 “ 岸 经 贸 论 坛 未 能 在 台 北举 办 ” 两 研究[ . c 北京:商务 印书馆 ,20. 】 06 [】 9周刚. 连词与相关问题 【 . M 合肥:安徽教育 出版社,20. 】 02
一直和始终词语辨析

一直和始终词语辨析
在汉语中,“一直”与“始终”是两个常用的副词,它们都表示时间的持续性,但它们的含义和使用情境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异。
首先,从语义上看,“一直”与“始终”都表示某事物或状态在某个时间段内持续不断。
但“一直”更强调时间的持续性,即从开始到结束,没有中断或间隔。
而“始终”则更强调某事物或状态在某个时间段内一直保持不变,即在整个时间段内,该事物或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其次,在语用上,“一直”与“始终”的使用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一直”用于表示时间的连续性,如“我一直在这儿工作”;而“始终”则更多地用于表示某事物或状态在某个时间段内始终保持不变,如“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
此外,“一直”与“始终”在表达时间的持续性时,也存在着语气的差异。
“一直”较为随意、口语化,适用于日常对话和非正式文体;而“始终”则较为正式、庄重,适用于正式场合和书面语。
综上所述,“一直”与“始终”虽然都表示时间的持续性,但在语义、语用和语气上存在差异。
在具体的语境中,我们需要根据表达的意图和语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时间副词“一直”与“总”的比较研究

时间副词“一直”与“总”的比较研究作者:杨湜汀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12期摘要:朱德熙(1982)先生在《语法讲义》一书中将“一直”和“总”都归于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时间副词,且认为作为时间副词的“一直”和“总”,其意义近似而有区别。
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一直”和“总”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混淆的错误。
据此,笔者结合了当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加以个人观点,从语义和语用角度对“一直”和“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时间副词一直总语义语用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072-02“一直”与“总”被用作时间副词时,作为时间副词时两个词都有动作、性质或状态持续的意思,容易发生混淆。
因此,对于“一直”与“总”的辨析很有必要的。
下面笔者从语义角度对时间副词“一直”与“总”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一直”与“总”各自具有的与其语义特点密切相关的功能形式角度加以解释论证。
一、语义比较(一)语义比较语义比较多为近义词辨析的一个重要步骤,对比“一直”与“总”词义本身,便于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根据义素分析理论,可得出:一直:(+高频率)(+持续性)(-重复性)(士长时)(士动态)总:(+高频率)(-持续性)(+重复性)(士长时)(士动态)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一直”与“总”的语义都进行了阐述。
“一直”有以下含义:(1)表示顺着一个方向不变,‘一直’后或动词后常带表示方向的词语。
①从窗口一直望出去,远处是个湖。
(2)强调所指的范围,用在‘到’后面常有‘都、全’呼应。
②会场里,座位上、过道上、一直到门口,全都挤满了观众。
(3)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持续不变。
③这个问题一直讨论了三个小时。
“总” 有以下含义:(1)表示推测、估计,多用于数量。
④这件行李总有20来公斤。
(2)表示持续不变;一向;一直。
⑤昆明总是这样温暖迷人。
(3)毕竟,总归。
①⑥事实就是事实,你总不能歪曲事实。
一直和始终词语辨析

一直和始终词语辨析一直和始终是两个常用的词语,它们在表达上的细微差别常常会让人感到困惑。
本文将对这两个词语进行辨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直。
一直通常表示一段时间内某个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它强调的是一个延续性的概念,表示在某一时间点之前、之后或一段时间内某个动作或状态一直存在或持续。
例如:他一直在学习,从早上到晚上都不停歇。
这个问题我一直没能解决,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答案。
一直到现在,他还是对这个决定感到后悔。
一直还可以表示延续性的动作或状态一直持续到目前为止,而没有发生变化。
例如:她一直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从小学就认识。
他一直都很有耐心,从不抱怨。
一直还可以表示一种时间上的连续性,没有中断。
例如:我一直都在看这个电影,一直到最后一集。
一直还可以表示一种持续性的状态或行为,不间断地进行。
例如:他一直在追求自己的梦想,从未放弃过。
与此相对的是始终,始终通常表示从一开始到最后一直保持不变。
它强调的是一种坚持或坚定的态度或行为。
例如:他始终相信自己的能力,不会轻易放弃。
她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始终还可以表示在一个过程或事件的始终都没有发生变化。
例如:他始终未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无论如何努力,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始终还可以表示一种一贯的态度或行为,从不改变。
例如:他始终对每个人都很友好,从不做出不公平的对待。
综上所述,一直和始终在含义上略有不同,一直更强调的是延续性,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一直存在或持续;而始终更强调的是坚持不变,表示从一开始到最后一直保持一种态度或行为。
希望本文的辨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两个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 邓小宁.“一直”与“一向”的多角度分析[J].汉语学习,2002(6). [2] 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高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 施关淦.关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中国语文,1991(6). [6]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7] 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8] 朱景松.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将来)
程中(c)向着某个方向发展,而“一向”和“始终”不具有空间义。
2 用法上的不同
2.4 与变化动词共现的情况不同
“一向”、“始终”、“一直”在用法上也有所不同,而且这些
汉语中,典型的变化动词主要有“变化”、“减少”、“增加”、
不同有很多都是由语义上的不同造成的。下面,我们将从语 “缩小”、“提高”、“降低”、“上升”、“下降”等。“一直”、“始终”
时地点头。(过去)
2.3 与“动词+到+其他”结构共现的情况不同
b.公学从古到今始终保持着一些显示自己“高傲”地位的
“一直”后可以接“动词+到+其他”,表示行为延续的时间、
特征。(包括现在)
达到的处所、达到的程度,例如:
(16)a.在张国焘率领队伍逃跑的过程中,朱德一直坚持
(25)a.一直等到深夜 12 点小余回营房,他才去休息。
2010 年 9 月(中) 211
文学研究
社会科学学科研究
著称。
常。
如果把上面句子中的“一向”换为“始终”或“一直”,其中
“始终”、“一直”不具有这种用法,这是因为这里“一向”所
的“习性义”就无法体现出来。
表示的恒常性、一贯性与“一向”的习性义相容,而“始终”、“一
1.5 时态
直”不具有习性义。但这并不是说“始终”、“一直”不可以与具
(19)在 1994 年年底的一个傍晚,一向甘于寂寞的禹作尧
对记者敞开了一位企业家的内心。
(20)93、94 年,一向干旱的北京,偏偏大雨不断,酷热异
212 2010 年 9 月(中)
社会科学学科研究
文学研究
“一向”、“始终”、“一直”的语义和用法比较
张娟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上海 200062)
摘 要 本文从时间义与空间义、静态义与动态义、长
时义与短时义、习性义与持续义等五个方面比较了副词
“一向”、“始终”、“一直”在语义上的不同,并从语义上解
释了它们用法上的不同。
关键词 一向 始终 一直 语义 用法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副词“一向”、“始终”、“一直”都可以表示行为或状态在某 段时间里持续不变,有时三者可互换,例如: (1)家庭的影响使伽罗华一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①(始 终/一直) 有时三者中有两个可以互相替换,而另外一个不能,例如: (2)只是那位贵妇人一直哭个不停,任凭他怎样慰劝都不 中用。(始终/*一向) 有时在一个句子中只能使用其中一个,其他两个都不能 与之替换,例如: (3)这种对山神致雨功能的信仰一直流传到春秋、战国时 代。(*一向/*始终) 这是因为这三者之间在语义和用法上有同有异。但是有 些工具书没有注意到它们之间的不同,因而用“一向”、“始终”、 “一直”来互相解释。而有些工具书虽然对它们之间的差别有 所比较,但比较简单、笼统。其实,这三个副词在语义和用法 上都有所不同,而且用法上的不同大多都是由语义的不同而 造成的。所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来比较 这三个副词语义上的不同,进而从语义上解释它们用法上的 不同。 1 语义上的不同 1.1 时间义与空间义 “一向”、“始终”、“一直”都可以表示行为或状态在某段时 间里的持续不变,具有时间上的语义特征。但除此之外,“一 直”还具有空间上的语义特征,用于表示所指方向的持续不变, 而“一向”和“始终”不具有这样的空间上的语义特征。例如: (4)您一直往前走,过十字路口五十米就能看到。(*一向/ 始终) 1.2 静态义与动态义 邓小宁(2002)指出:“动态义和静态义的获得有多种因素。 瞬间动词、动作动词、变化动词使句子获得动态义;形容词或 状态词使句子获得静态义。此外,助词‘了、着’,副词‘在’,‘不 停地~’‘、~个不停’等状语、补语,产生动态义。某些动态助词 带‘着’,可使句子转化为静态句。” 也就是说,单从“一向”、“始终”、“一直”这三个副词本身
“了”、“过”中的任意一个共现。例如:
(27)中国三千年来文学之所以能延续不衰,原因即在于
(17)a.在让.平多年的外交生涯中,他始终实践着父亲为 它始终在变化。(*一向在变化)
人处世的准则。
这是因为这些变化动词所表现是行为或状态在某段时间
b.即使担任了中国文联和作协的高级官员,他也始终保 内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与“一向”的静态义相斥,而与“一直”、
不可以指将来。“一直”用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时,可以
(22)1928 年 4 月,朱德和陈毅一直率领这支队伍向井冈
特指过去某段时间,也可以指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所以“一 山区靠拢。
直”可以用于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例如:
另外,“一直”后边可以接“动词+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
(14)a.在这以前,她一向满足于望着他穿过大路,从不想 而“一向”、“始终”没有这种用法。例如:
持了热衷于创作和生活的本色。
“始终”的动态义相容。
c.他始终没有对她讲过一句不适宜给女儿听的话。
(18)a.贾会鹏和李爱军一直驾驶着他们的洗井车。
注释
b.王母忘了放水之事,自来水一直流了四、五十个小时。 ① 本文例句均来自北京大学 CCL 语料库.
c.此后他一直没去催问过。 这是因为时态助词“着”的进行义、“了”的实现义、“过”的 完成义与“一向”静态义相斥,而与“始终”、“一直”的动态义相 容。 2.2 与时间词共现的情况不同 “一向”通常只与“过去”、“以前”等泛指性时间词共现,表 示行为或状态在过去某段时间里的持续或恒定。与具体的时 点词或时段词共现时,表示该行为或状态“一反常态”,例如:
斗争。(过去)
b.鲜红的地毯一直铺到舷梯旁。
b.在哪个球队打球或者是否在一起打球,对我俩来说都
c.第二局双方争夺激烈,比分一直打到 10:10。
没关,我们一直是朋友。(现在)
“一向”和“始终”后不能接这一结构,因为“一直”具有空
c.他们将一直待到四月,直接赴雅典参加奥运会热身赛。 间义,可以用于表示时间上(a)、空间上(b)或某一事物发展过
义上来解释这三个副词在用法上的不同。
可以与这些词共现,表示某一行为或状态在某段时间里的渐
2.1 与时态助词“着”、“了”、“过”共现的情况不同
变,而“一向”不可以。例如:
“始终”、“一直”所修饰的动词可以带上时态助词“着”、
(26)欧洲人口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在减少,每年平均负增
“了”、“过(限于否定句中)”,而“一向”不可以与时态助词“着”、 长 0.02%。(*一向在减少)
“一向”指始于过去、止于说话时这期间的一段时间,可以 体的时间词共现,只不过“始终”、“一直”与具体的时间词共现
包括现在,但不再指将来。“始终”指从开始到说话时,或某一 时,表示行为或状态的持续。例如:
段时间里,或某一事物发展的过程之中,可以指过去、现在,但
(21)2 月 5 日至 27 日市场销售始终处于低迷状态。
很难看出它们是表静态义还是动态义,而要根据其后所接的 成分来加以分析和判断整个句子是静态句还是动态句。通过 对“一向”、“始终”、“一直”这三个副词后所接成分的分析,可 以发现:“一向”只用于表静态义的句子之中,“始终”、“一直” 既可用于表静态义的句子中,也可用于表动态义的句子中,因 而也可以说,“一向”只具有动态义,“始终”和“一直”既有静态 义,也有动态义。例如:
到要去和他打个照面。(过去)
(23)这场巨祸一直延续了两个多月,直到 12 月中旬才终
b.在导弹防扩散方面,中国政府一向采取严肃、认真、负 止。(*一向/始终延续了两个多月)
责任的态度。(包括现在)
(24)两小时后硬度开始升高,一直持续 4 天,才达到最硬
(15)a.在一个小时的谈话中,他始终微笑地看着我,还不 的铝。(*一向/始终持续 4 天)
(5)中国政府一向主张通过协商谈判解决这一问题。(静 态义)
(6)a.中国始终认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及国际军控、裁 军和防扩散体系至关重要。(静态义)
b.录音棚里钻进了一只蟋蟀,始终不停地歌唱。(动态 义,*一向不停地歌唱)
(7)a.我给妈妈打电话的时间一直很固定。(静态义) b.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股神奇的泉水。(动态 义,*一向在寻找) 1.3 长时义与短时义 “一向”、“始终”、“一直”虽然都具有时间上的语义特点, 但在长时、短时上有些不同。“一向”只具有静态义,因此更强 调其所修饰词语的性质状态的长久性,而“始终”、“一直”所修 饰的词语所表示的行为或状态的持续不变既可以是长时的, 也可以是短时的。 (8)根据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一职一向由欧洲人 担任。(长时义) (9)a.人的血液在全身始终沿着一定的管道,按照一定的 方向流动着。(长时义) b.她穿着黑衣服,显得异常庄严,在三分钟的会见中始终 没有坐下。(短时义) (10)a.演艺圈一直是个不平静的世界。(长时义) b.在这 5 分种里,她一直半闭着眼睛,喃喃自语,娇柔至 极,妩媚至极。(短时义) 1.4 习性义与持续义 “一向”所修饰的词语所表示的性质状态是静态的、长时 的,而且这种长时是极其突显的,具有恒常性、规律性,可以用 于指事物的属性、人的风俗习惯、性格爱好、伦理道德、思想作 风等方面,具有“习性义”。而“始终”、“一直”虽然也具有长时 性,但这种长时性只限于一定的时间内,只停留于持续的层面, 没有上升、凝固为一种习性义,因此“始终”、“一直”不具有“习 性义”,只具有“持续义”。例如: (11)我国青年一向有爱国主义传统。 (12)德国元首希特勒一向性情古怪,情绪暴躁,以自己的 好恶为判断事物对错的标准。 (13)被誉为“花园城市”的新加坡一向以环境干净整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