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不断增加,生猪养殖规模化已成为中国畜牧业发展的趋势。
规模养殖场地生物安全防控是生猪养殖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加强生猪规模养殖场地生物安全防控的工作,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生猪养殖的安全和稳定。
以下是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的相关内容。
一、前期准备在建立生猪规模养殖场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场地选择和规划,选择离居民区较远、环境优美、风向适宜的地方建场。
对于场地周边环境进行调查评估,确保没有其他疾病传播源。
需要制定详细的生物安全规划,包括建设规划、流程设计、操作程序等方面的考虑,确保后期养殖过程中的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入场前检疫所有进入养殖场的生猪,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工作。
必须对疫病进行排查,确保没有携带任何传染病。
需要定期对生猪进行免疫接种,提高生猪的免疫能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三、严格的环境卫生管理规模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非常重要。
需要保持养殖场的卫生环境干净整洁,定期进行灭鼠、消毒等工作,防止疫病的传播。
还需要合理规划养殖场的布局,确保生猪的饮水和饲料来源安全卫生,避免受到外界的污染。
四、精密化管理对于规模养殖场,需要采用精密化的管理模式。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养殖场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管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还可以采用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工干预和接触,降低传染风险。
五、增强人员培训养殖场的工作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了解各种疫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消毒防疫意识,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需要加强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合作,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场地选择、入场前检疫、环境卫生管理、精密化管理、人员培训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只有加强生物安全防控工作,才能有效地保障生猪养殖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猪产业也逐渐走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已经成为中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疾病防控压力的增加,生猪疾病的防控成为了生猪规模养殖场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围绕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控,结合当前生猪生产的实际情况,探讨生猪规模养殖场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的措施和方法。
一、加强入栏前检疫入栏前检疫是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养殖场在引种、引进猪只时,要求供应猪场提供动物防疫合格证明和检疫合格证明,并对进场的猪只进行严格的隔离检疫。
排除潜在的疫病源,确保引进的猪只没有传染性疾病,是保障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的前提。
二、科学制定养殖密度养殖密度是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养殖密度容易造成猪只之间的互相接触和感染,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
规模养殖场在制定养殖密度时,要充分考虑生猪的行为特点和生理需求,合理控制养殖密度,确保猪只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和活动量,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三、严格实施生物安全隔离措施生物安全隔离是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关键环节。
在养殖场内部,要对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等进行划分,严格实施分区分段管理,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的猪只,要实行严格的分区养殖。
并建立严格的人员进出管理制度,减少外部人员对养殖场的干扰和污染。
四、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是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基础。
养殖场要加强饮水、饲料、粪便、污水的处理和清洁消毒工作,杜绝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滋生和传播。
保持圈舍、通风设施、饮水设备等设施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疾病感染的重要措施。
五、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和监测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和监测是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手段。
养殖场要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体系,对猪只的健康状况和环境的卫生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疾病隐患。
要建立疾病报告制度,对发现的疾病病例要及时向当地的动植物防疫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
保障猪场生物安全的措施

保障猪场生物安全的措施猪场的生物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猪是易感生物,特别是在病毒和细菌方面。
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障猪场的生物安全,就会导致大规模的瘟疫和经济损失。
下面是一些重要的措施来保障猪场生物安全。
1.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猪场应该实施环境卫生管理措施,以保证猪圈和猪场处于清洁和卫生状态。
这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定期打扫猪圈和猪场,清除废弃物和垃圾;•对砖墙、地面、水槽等设施进行消毒;•定期更换和清洗猪栏内的饮水设施和饲料槽。
2.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防止猪场疫情的关键。
在不定时的疫苗接种计划中,建议猪农们向当地的政府落实协商,可以找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以保证猪群中的每一个猪都能得到足够的预防保护。
并在接种后,专业医生推荐注意猪群的变化情况,如过度的死亡率等,及时向专业医院报告。
3. 消毒杀菌在生产过程中,猪场应定期进行物体、设施、水体、空气等进行消毒杀菌。
可以使用的消毒剂包括:氯化钠、双氧水、含氯制剂等。
要确保消毒杀菌的操作在正确的时间和方法下完成,否则将可能会导致疾病的扩散。
4. 健康检测定期进行对猪群体检,可以鉴定个体猪的健康,掌握整体群体的健康状况。
只有健康的猪群才能保证猪肉品质的优良,同时预防疾病的传染。
5. 减少人为干预除专业技术人员外,猪场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要减少与猪接触,并注意保持洁净,以减少人类病菌对猪群的影响。
6. 灭鼠和防鼠老鼠是很多猪场都面临的问题,因为它们不仅会危害散落在地面上的猪食料,而且还可能携带病毒和细菌。
猪场可以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如:大锅煮毒桶等方法,来灭除老鼠。
以上的措施只是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的零散的部分,在实际操作中繁琐且复杂,量体裁衣的措施在不同的猪场实施。
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措施,保证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生猪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方案

生猪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方案生物安全是农业生产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对于生猪养殖场。
为了保障猪群的健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风险,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方案。
本文将详细阐述生猪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方案,以确保猪群的生长和发展。
一、人员管理1. 培训要求:生猪养殖场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技术培训,了解生物安全意识和防控知识,熟悉相关操作规程。
2. 健康检测:所有工作人员每个月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特别是在有疫情爆发时,应及时排查风险。
二、场地管理1. 隔离区布局:建立起隔离区域,包括生猪的隔离繁育区、生长育肥猪的隔离区和生猪运输车辆的隔离设施。
2. 卫生条件:保持场地和设施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三、动物管理1. 隔离检疫:引进猪只前,必须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潜在病原的存在。
禁止未通过检疫的猪只进入养殖场。
2. 健康监测:对每只猪定期进行体温测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对疑似疾病的猪要及时隔离治疗,预防疾病的传播。
四、饲料管理1. 严格检疫:引进饲料前,必须经过专业机构的检疫,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2. 饲料消毒:在投放饲料之前,对饲料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细菌、病毒的污染。
五、环境管理1. 垃圾处理:对于养殖场产生的废弃物、病死猪尸体等,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和消毒。
2. 昼夜节律:为了保证猪群的生长和健康发展,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和休息时间,并避免过度挤养。
六、物资管理1. 兽药管理:严禁使用没有合法注册的兽药,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合格的兽药。
2. 仓库管理:仓库内物资应分类存储,兽药、饲料等应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感染。
七、病害监测1. 疾病监测:定期对猪只进行疫情监测,收集疫情数据,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
2. 疫苗接种:养殖场要落实猪病防控措施,对猪进行定期接种疫苗,提高疫病抵抗力。
综上所述,生猪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方案涵盖了人员管理、场地管理、动物管理、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物资管理和病害监测等方面的要求。
猪场的生物安全工作计划

一、前言猪场生物安全是保障猪只健康、提高养殖效益、减少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为确保猪场生物安全,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降低猪场疫病发生率和死亡率;2. 提高猪只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3. 保障猪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工作内容1. 猪场选址与布局(1)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场;(2)猪场内部布局合理,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明确划分;(3)猪舍朝向适宜,保证通风、采光。
2. 猪场消毒与防疫(1)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猪舍、设备、人员等进行消毒;(2)做好疫苗免疫工作,确保猪只免疫率达到100%;(3)定期进行猪只疫病检测,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猪。
3. 人员与车辆管理(1)严格人员管理,实行封闭式管理,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2)严格执行车辆消毒制度,外来车辆不得进入生产区;(3)生产区工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鞋帽等防护用品。
4. 饲料与饮水管理(1)采购优质饲料,确保饲料无霉变、无污染;(2)加强饲料仓库管理,防止饲料霉变;(3)保证猪只饮用清洁、卫生的饮水。
5. 病死猪处理(1)建立病死猪处理制度,及时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2)对病死猪处理场所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疫病传播。
6. 环境保护(1)加强猪场周边环境治理,防止环境污染;(2)合理利用猪粪、尿等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
四、工作措施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生物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猪场生物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2. 定期开展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生物安全意识;3. 加强与其他猪场、兽医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做好疫病防控工作;4. 建立生物安全档案,对猪场生物安全工作进行全程记录;5. 定期对生物安全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工作总结1. 每季度对猪场生物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 每年对猪场生物安全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确保猪场生物安全,为猪只健康、养殖效益提高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养猪产业成为我国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规模化养猪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规模化养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生物安全问题。
疫病的爆发不仅会对养殖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生猪养殖业产生巨大的危害。
规模化养猪场必须加强和改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保障生猪养殖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1.进出场管理规模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首先要从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的出入管理开始。
在进入养殖场时,必须严格执行穿着防护服、消毒鞋套、洗手消毒等程序,防止带入疫病源。
车辆进入养殖场需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保证车辆不会带入病原体。
出场时也要进行相应的消毒程序,以防止传染病毒从规模养殖场传播到外界。
2.饲料和饮水管理养猪场要严格控制饲料和饮水的来源和质量,避免使用不明来源和有质量问题的饲料饮水。
要做好饲料和饮水的储存管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防止受到外界的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要定期检测饲料和饮水的质量,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3.养殖舍环境管理规模养殖场的养殖舍环境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保持养殖舍的环境清洁和干净。
要定期对养殖舍进行消毒和清洁,清除各种异物和卫生死角,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要做好通风和排水工作,保证内部空气的流通,并及时清理排水系统,避免因为积水而导致养殖舍的环境变差。
4.病死动物处理规模养殖场中病死动物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防控措施。
应该将其隔离和集中处理,定期进行火化或者高温消毒处理,避免病原体通过病死动物传播出去。
要做好病死动物处理的记录,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以便及时控制和防范疫情的扩散。
5.养殖密度控制养殖密度过大是导致疫病传播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防止疫病传播,规模养殖场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因为过高的密度而导致病毒的传播。
要做好不同批次之间的隔离管理,杜绝因为混杂而导致疾病传播。
养猪场生物安全工作计划

一、背景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疫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
为确保养猪场的安全稳定,降低疫病发生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生物安全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降低猪场疫病发生率,确保猪群健康;2. 提高猪只生长性能,降低生产成本;3. 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猪场综合竞争力。
三、工作内容1.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1)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生物安全职责;(2)制定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熟悉并严格执行;(3)定期开展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全员生物安全意识。
2. 猪场生物安全措施(1)猪场选址:选择交通便利、地势较高、通风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区建设猪场;(2)猪舍建设:按照生物安全要求,合理布局猪舍,确保猪舍通风、采光、排水良好;(3)猪群管理:严格执行猪群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疫病检测,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猪;(4)人员管理:严格执行人员进出管理制度,所有进出人员必须更换工作服、鞋帽,并接受消毒;(5)车辆管理:严格执行车辆进出管理制度,所有进出车辆必须进行清洗消毒;(6)废弃物处理:严格执行废弃物处理规定,对猪粪、猪尿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3. 病原微生物防控(1)病原微生物检测:定期对猪场环境、猪只、饲料等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阳性样品;(2)疫苗接种:按照免疫程序,定期对猪只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只免疫力;(3)药物防控: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4. 应急预案(1)制定疫病应急预案,明确疫病发生时的处理流程;(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疫病的能力;(3)加强与当地兽医部门的沟通,及时获取疫病信息。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生物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生物安全工作;2. 制定生物安全考核办法,将生物安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3. 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并整改生物安全隐患;4. 加强与科研院所、兽医部门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生猪规模养殖场作为生猪生产和供应的主要场所,其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是保障生猪养殖安全和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就生猪规模养殖场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做以下探讨。
1、场所管理生猪规模养殖场的场所环境卫生要求极高。
规模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场所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场所内部的消毒、隔离等措施,对猪舍、猪场周围环境等进行定期检查、清理和消毒。
2、操作流程生猪规模养殖场的操作流程应当建立健全,制定一整套生产管理制度,通过培训操作人员和有针对性的操作指南,规范和标准化生产流程,确保生产活动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3、饲料管理生猪规模养殖场要从食品安全保障的角度,严格执行出厂合格证明查验制度,规范入库、领用、使用等各环节。
饲料存放要做好分区分级,防止饲料污染,并及时清理饲槽和存放饲料的地面等。
4、疫病防控生猪规模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疫病防控管理制度,落实“一病一防”的管理原则,制定防疫方案,对生猪进行制定的预防接种和规律性的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对可疑病例进行隔离处置。
5、环境控制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环境控制是保障生物安全的关键。
应当配备先进的通风设备,保证猪舍内外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指标的稳定控制。
6、实施生物安全防护生猪规模养殖场应当将生猪生产过程中的传染源、传染途径以及可能通过交通等活动带入生产场的生物污染进行全面的防护,采取穿脱衣、消毒、隔离、降尘、减少物料和人员交叉感染等措施,控制疾病的传播风险。
总之,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控,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测和管理,并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落实防护措施,保障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tinuous flow
连续式生产
Poor control
疾病控制不 好
AIAO by pig house 各猪舍实行“全进全出”制 all-in all-out
全进
all-in
全出
all-out
Better control
全进
全出
疾病控制较 好
AIAO by farm (multi-sites) 全猪场实行“全进全出”(多点饲养) Farm A 猪场A all-in all-out Farm B 猪场B all-in all-out Best control
湖南 福建 广西 广东 香港 海南 澳门
东海
台湾
南海
与PCV2合并感染的484例美国现场病例: 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兽医诊断实验室
180 160 140 120 病例数 100 80 60 40 20 0
164 77
92
体 毒 原 11 9 13 支 3 10感病 炎 流 肺 猪 猪 体 + + ) 毒 征 原 毒 见 病 症 合 支 体炎 病 血 毒肺 罕 征 综 征 病 原 炎 ( 体 性 败 染 吸 综 合合 感 支 肺 原 性 菌 呼 猪 流 炎 综 感 吸 和 吸 猪 肺 病 + 独 呼 + 它 殖 毒 细 猪 呼 和 单 2+ 2 繁 2+ 和 V2 + 其 病 殖 V 感 猪 殖 V2 C PC 繁 V2 CV CV 流 + P 繁 C P 猪 P P 猪 PC 猪 V2 2+ 2+ 2+ PC CV V V P
11. 病猪及时隔离分类, 阻 止 舍 内 和 场 内 的扩散
12.提高一个营养等级 的饲料,用容易消化的 原料配制
13.免疫促进剂如干扰素,试
用抗病毒中草药 如黄芪多 醣(健力源,强免,稀释疫苗), 板蓝根车前子鱼腥草等, 以清热解毒为主,有缓解 病情减少死亡率的效果 .
14.康复母猪抗血清有一 定治疗效果,尤其是屠 宰猪血清.
5.猪舍每周定期带猪 清洗/消毒二至三次, 疫病期天天消毒并交 替使用消毒剂
冲洗消毒平养小猪试验数据
对照组 饲验天数 33 开始平均体重, kg 6.8 结束平均体重, kg 18.9 日增重, g 368 饲料效率 1.32 每公斤增重成本, 镑 3.80 试验组 增% 33 7.0 22.1 15.9 458 24.4 1.08 22.2 3.07 19.2
• 收益, 磅
Earl Williams, 2003
0.82
Mov00215.mpg
6. 猪 场 采 用 良 好 的 免 疫 程序,新推出来的不成熟 的疫苗使用前,先要小 试。自家苗?
免疫和感染的关系
感染压力
免疫水平
生病 健康
免疫和感染的关系
免疫水平
感染压力
健康
生病
7.疫病期间使用添加 抗生素和 / 或激 素!(投入方法?)
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措施16条
.
生物安全措施十六条
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
吉尔吉斯斯坦
Where we are now 蒙古
新疆
黑龙江
甘肃
青海
北京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陕西
朝鲜
山西 河北 山东 河南 安徽 江苏 上海 浙江
巴 基 斯 坦
韩国
西藏
四川
尼泊尔 不丹
云南 贵州
湖北
江西
印度
孟加拉国
缅甸 越南 泰国 老挝
策略性使用抗生素 Pulse me隔离检
疫舍/点
隔离检疫目的和方法之要点
将新购进的猪必须先隔离饲养
血清再诊断 有计划的与本场病源接触
隔离饲养期免疫注射和驱虫 将病猪从健康猪群分离隔开饲养治疗
9.不喂霉变饲料,
用脱霉毒
动物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状
伪狂犬病病毒(PRV), 猪链球菌, 猪水泡病病毒和传染性胃肠
C.鸟类是某些疾病如: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 RRSV 病
猪链球菌, 八哥可以在农场之间传播 TGE。
D. 狗,猫,蝙蝠,牛等
预防八要点
封闭猪场,消毒人员 建立良好的免疫程序 每周严格清洗消毒2-3次 严格监控进猪 采用隔离,全进全出和多点式生产模式 不喂霉变饲料 消灭昆虫,控制飞鸟野生动物 场内猪舍间严控病源交叉污染
全进
全出
全进
全出
疾病控制最 好
SEW可以逐步根除的传染病
1. 2. 3. 4. 5. 6. 7. 8.
猪瘟 细小病毒病 伪狂犬病 传染性胃肠炎 支原体肺炎(气喘病) 萎缩性鼻炎, 猪肺疫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 猪丹毒等大部分的病毒性和细菌性传染病 蓝 耳 病 和 口 蹄 疫 以 及 链 球 菌 是例 外?
控制八要点
添加抗生素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 良好的饲养管理,温暖干燥,通风舒适安静 提高一至一个半营养等级的饲料 每天带猪清洗消毒,合理交替使用有效消毒剂 免疫促进剂如干扰素,有效抗病毒中草药等 及时隔离,分类病猪,减少场内扩散 可考虑用屠宰猪血清治疗 处理好病死猪,严控蔓延,扩散
68 37
PC 罕见PCV2单独感染
PC
猪病传播的5大途径
猪 人 交通运输工具 野生动物和昆虫等 水和空气
2.新 概 念 的 人 员 消 毒 , 洗澡进和洗澡出 , 包 括进出的交通工具
走“ 千家”的收猪人和卡车将会使“千家”猪场 病原微生物共享。
3.各栋猪舍入口处的
消毒
15.适当处理好病死猪,
严控扩散
16.
搞好猪场环境卫 生,消灭猪场老鼠,蚊 蝇, 控 制 飞 鸟 和 野 生 动物
A.在老鼠体内分离到了支气管败血性博代杆菌,大肠杆 菌,
钩端螺旋体,轮状病毒,沙门氏菌,鼠弓形体和短螺旋痢疾杆
B.在实验室条件下已经证实,猪大肠杆菌, 肥猪霍乱病毒(HCV
炎病毒(TGE)均能通过苍蝇、蚊子和虱子传播。
谢谢大家
下 次 再 见!
4. 隔 离 式 早 期 断 奶 , 全进全出和多点式饲 养模式
为何SEW 能净化猪场某些传染病
1 . 阻断从母猪至仔猪的垂直传染
A.仔猪受初乳免疫保护,故断奶年龄 很重要。 2 .阻断猪只之间的横向传染 A. 按组同时断奶。 B.按组隔离饲养
减少环境病原量提高生产效益
病原的感染量 病原的再循环,致病性加强 幼龄动物与大动物接触
Earl Williams, 2003
冲洗消毒分娩舍试验数据
对照组
• • • • • • • •
母猪头数 产仔猪数 断奶数
试验组
10 102 98 7.3 12 6.3 12 12.48
断奶重, kg 腹泻头数
腹泻治疗成本, 镑 消毒剂成本, 磅 每头断奶猪成本, 磅
10 100 92 6.8 90 62.9 0 13.30
Logical Antibiotic Use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Culture and sensitivity testing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Proper dose and duration of treatment
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剂量和治疗期 Record treatments of sick animals 记录病猪的治疗方案 Strategic Antibiotic Use
各种动物(各种黄曲霉毒素)都会发生肝脏损害 各种动物都会发生生长受抑和饲料效率下降
各种动物的免疫系统多会受损害
降低产奶量,奶中含黄曲霉毒素 增加家禽的感染和球虫病;降低体温,没有发热反应
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
10.提供优良的饲养管 理, 温 暖 干 燥 , 通 风 舒适,安静极其重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