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

冶金行业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
冶金行业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

冶金行业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

(一)侥幸心理

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太过于繁琐或机械,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或执行没有安全到位,不是违章行为。况且认为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就是因为偶尔违章没有发生事故导致了一些违章行为演变成了一种“工作经验”而埋下习惯性违章的祸根。

(二)取巧心理

在远离公司的班组、仓库或野外的工作现场,因路途较远,或操作中有反复操作内容,一些工作人员贪图方便、怕辛苦,嫌来回麻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章制度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操作票或为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的现象,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共工、器具和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三)逐利心理

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作业人员(特别在记件、记量工作中)为了追求高额记件工资、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欲望等原因,将操作程

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盲目加快操作进度,而不是科学的改进操作程序。

(四)偷懒心理

面临公司制定的严厉事故责任处罚制度个别职工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操作多做事就容易多出事。所以工作中甘愿一辈子做副操,不愿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反正操作中正班或负责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当一个机械人,不仅少事少责任,而且工资也少不了多少,何乐而不为呢?正是由于这种心理,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导致现场监督环节形同虚设。

(五)逞能心理

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工作时,不是凭借安全生产工作规程,而是靠想当然,自以为是,盲目操作。还有部分作业人员自恃自己熟悉现场设备系统图,逞能蛮干,往往出现违章操作、误操作、误调度,造成事故。

(六)帮忙心理

在生产现场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开关推

违章行为的心理腐蚀性及其对策(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违章行为的心理腐蚀性及其对策(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729-54 违章行为的心理腐蚀性及其对策(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某矿中班下班后,喷浆工人吴某因扶喷枪头满脸很脏,到主平峒淋水处洗脏物,这时一辆电机车拉重车开往峒口,他立即拦截并坐上电机车头,当电机车开至第二号车场之间时,由于架线下垂,吴某没有及时发觉,脖子碰到架线触电后摔至大巷中,当即昏迷不醒,经工友奋力抢救无效死亡。 是什么原因致使这起触电事故的发生呢?为什么他们会对《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及多种规章制度视诺无睹?职工违章、管理不严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我认为违章的心理腐蚀性更是深层次的原因。本文将通过对违章的心理腐蚀性进行分析并确立防治的对策。 一、违章行为的心理腐蚀性分析 违章的心理腐蚀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人都有

模仿的本能,或随众的心理,它不论是对好的还是对不好的都有一种学习或模仿的心理。在没有见过违章前,遵章守纪的意识占据了你的思想,这时你能判断什么是违章、什么是危险,自然能抵住自己违章的念头。见过违章后,看到违章者一次次都能侥幸地躲过监察和危险,这时虽然你没有违章,但在你的记忆中就有了违章的潜意识,你的思想就会潜移默化接受这种违章行为,受违章的腐蚀。 1、违章行为的诱惑力 违章行为是为了获得短期的便利,而进行投机取巧,或受利益的驱使、诱惑而对工作采取偷工减料、投机取巧、耍小聪明来完成原本比较繁锁但安全的工作,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因而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违章不等于事故,事故不等于人员伤亡,这就使违章者敢进行违章的思想根源。他们抱着侥幸和投机心理进行违章,违章一时得逞便认为违章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据资料统计,每300次“三违”中只有1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也就是说,有293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新版) 1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因素 人的行为是人内在心理的反映,违章的行为来源于违章的心理。 1.1侥幸心理 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过于繁琐或机械,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 1.2取巧心理 在工作现场,一些工作人员为贪图方便、怕辛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章制度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工作票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1.3逐利心理 个别作业人员(特别是在记件、计量工作中)为了追求高额记件

工资、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等原因,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违章操作,盲目加快操作进度。 1.4偷懒心理 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操作多做事就容易出事,所以工作中甘愿一辈子当副职,不愿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操作中班长或负责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当一个机械人,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该监督时也不监督,导致少了一道监督关口。 1.5逞能心理 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工作时,想当然,自以为是,盲目操作,部分作业人员自持技术高人一筹,逞能蛮干,造成事故。 1.6帮忙心理 在生产现场,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开关推不到位、刀闸拉不动等现象,有些操作者常常请同事帮忙,而帮忙者往往碍于情面或有表现欲望,在不了解设备的情况下,盲目去帮忙操作,极容易造成事故。 1.7冒险心理

《以人为本,杜绝习惯性违章》读后感及心得体会

《以人为本,杜绝习惯性违章》读后感《以人为本,杜绝习惯性违章》是一篇值得学习的好文章,文章先从习惯说起,用浅显的道理,生动的事例,恰当的比喻,准确的说明了什么是习惯及习惯的力量。读后使我深受教育。 《以人为本,杜绝习惯性违章》详细分析了习惯性违章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由此带来的危害(小编推荐你关注好范文网:)。归纳起来大至分为:一、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属于违章,嫌麻烦,图省事,得过且过;二、"安全第一"错位;三、员工业务能力欠缺;四、责任监管效果欠佳等四个原因。这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必须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高度警觉,因为它就有可能存在于你我的身边。如何防止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发生呢?针对上面例举出的各种习惯性违章行,文章提出了四个纠正、制止习惯性违章的方法,这些方法实用、易懂、明确,针对性强,可以说是对症下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借鉴。 《以人为本,杜绝习惯性违章》中的"盲人点灯"例子,其实就是安全工作"四不伤害"原则中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具体表现。道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让人过目难忘。 学习了这《以人为本,杜绝习惯性违章》,让我想起了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话:记得饭前饭后要洗手,这就是要求孩子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我做为一名从事电力工作的员工,从工作那天起就像是那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如果把工作当

成我们人生的一碗饭,工作中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就是我们大脑里不良习惯的清洗剂。在工作的时候,作为"父母"的老员工要教育新员工注意"洗手",同时新员工也要自觉学习,培养"洗手"的良好习惯。新老员工之间互相帮助,相互督促,时刻不忘叮嘱一句"注意安全"。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了"饭前洗手"也就是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好习惯,有了这种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事故自然会远离我们。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度过短暂的春节假期,机器轰鸣,人来车往的劳作场面映入我们的眼帘,到处都是忙碌工作的人们,生产渐渐转入正常。进入三月份,nobs车间却发生了次钠分解的事故,虽然,没有伤及人员,但也是在新春祥和的氛围里发出了一个令人尴尬的音符。 为何次钠分解的事故会再次发生呢?难道是公司上下不重视安全生产吗?还是对相关责任人没有进行处罚呢?不,这些都不是!那为什么事隔一年后,又再次发生同样的事故呢?我想大概是习惯性违章惹的祸吧!分析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从操作者层面来看,一是不自觉地在违章,二是明知违章却心知侥幸心里而违章。其次从管理者的层面讲,因生产任务紧张,造成重生产轻安全,名为平安无事,实则有不可测之忧,一片大好形势,掩盖住一些问题和矛盾。 那么,在生产任务日益紧张的工作氛围里,我们如何能做到节快好省的进行生产,又能杜绝违章作业呢?

浅谈习惯性违章和侥幸心理性违章的区别

浅谈习惯性违章和侥幸心理性违章的区别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浅谈“习惯性”违章和“侥幸心理”性违章的区别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稳定的供电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目标,树立和维护国家电网的良好形象,是我们每个电网员工的职责和义务。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高危性,许多安全隐患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就极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给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损失,也将严重损坏国家电网形象。 总得来说,电力安全生产事故由两大因素构成,即“人为因素”和“设备因素”。而“人为因素”在安全生产中发生的事故占的比率是相当高的。所以《安规》在针对“人为因素”造成安全事故较高情况下,对人员操作都作了硬性规定和规范,可“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还不能得到根本上的杜绝,安全生产事故还时有发生,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人为因素”是由两种行为构成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性违章”和“侥幸心理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大多数是一种无意行为,是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养成的不良习惯。拥有“习惯性违章”的人,性格一般较随意,故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现此类违章,只要及时提醒、干涉这种习惯性违章很快就会得到改善和纠正,生产事故隐患很容易得到消除。

而“侥幸心理性违章”是一种心理行为,其行为存在很多“故意行为”和“冒险意识”这种人一般来说,资历较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自命不凡”拥有“侥幸心理”的人在生产工作中总认为自己有经验,是“老手”,既使是发生突发事故也能应付自如。也许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确实幸运的处理过一些突发事故,久而久之,潜意识里就有了这种“侥幸心理”。因为“侥幸心理违章”存在很多“故意行为”,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发生违章,即使是干涉纠正,却不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效果,甚至会有可能产生抵触情绪。 针对“侥幸心理性违章”我们始终要让他(她)明白一个道理:“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能耐大的死在自己的能耐里”这个道理虽然难听,却是至理名言。 不管是“习惯性违章”还是“侥幸心理性违章”,都有它的特性,只要我们平时加强安全学习,认真提高安全意识,对症下药,从根本上遏制,从源头抓起,并在生产过程中,多花点心思,多点关爱,对于违章,敢于严正指出和批评,并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严”、“爱”结合,相信由“人为因素”造成安全生产事故会很快得到改善和消除的。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及对策措施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及对策措施众所周知,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和环境条件的缺陷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在这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有统计占70%~80%。由此,我们看出违章对安全生产的危害,甚至可以说就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元凶。这其中,尤以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安全事故占多数。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仅给自己和家庭造成伤害,也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这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我们在这里对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原因、分类、危害及对策进行阐释分析,就是希望引起广大职工的重视,自觉杜绝违章,消除不良习惯,防范事故未然,保障企业及自身的安全。 一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原因 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长期反复发生的作业行为。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它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盲目的行为方式。 1、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 (1)侥幸心理。有些职工自认为控制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掌握,偶尔几次违章都没有出过事,就把潜在的危险抛之脑后。一旦环境、设备、人员发生变化,就很可能引发事故。这类情形在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员工中较多见。

(2)麻痹心理。在单位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有些职工的安全思想和警惕性就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在操作中很容易产生轻视心理,不严格按规程办事,时间一长就养成习惯性违章。 (3)取巧心理。有的职工脑子活,为了抢时间赶工作进度,图省时省劲,投机取巧,简化操作过程、减少施工工序等,置安全措施于不顾。 (4)马虎心理。有些职工认为自己熟悉工作环境和作业程序,只要把握主要的操作规程即可,作业时粗枝大叶、不拘小节,他们往往对“看得见”的危险比较警觉,对暂时没有发生危险恶果的潜伏危险掉以轻心。 (5)逞能心理。一些职工熟悉岗位技能、有工作经验,理论上有一套,操作知识也都知道,产生骄傲自满思想,认为有关作业规定和程序对自己来说都是不必要的“小菜一碟”,别人不敢违章,自己“技高胆大”,违章操作才显“英雄本色”,结果造成事故。 (6)蛮干心理。有些职工有一定的技能能力,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把遵章守制当成是刻板,随意“创新”工作方法,不充分估计行为的恶果,这种违章一旦发生事故就有可能是大事故。 (7)无知心理。一些新职工和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职工,平时不注意加强学习,对每项工作程序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凭本能、热情,作业中糊里糊涂违章,糊里糊涂出事,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 (8)麻木心理。个别职工因长期、反复从事同一工作,生产热

习惯性违章的心里分析及预防对策(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287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习惯性违章的心里分析 及预防对策(正式版)

习惯性违章的心里分析及预防对策 (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所谓习惯性违章,就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 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它是 诱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土壤和温床。从这两年我们集团 各所属公司所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来看,大 部分的事故与习惯性违章作业有关。由此可见,习惯 性违章的危害性之大,反习惯性违章是当前企业确保 安全生产的当务之急。 一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分析,习惯性违章的形成有以下行为及 心理:

一是行为者对违章行为后果严重程度估计不足,违章时存在有以下心理。侥幸心理: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太过于烦琐,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就是因为偶尔违章没有发生事故导致了一些违章行为演变成了一种“工作经验”而埋下习惯性违章的祸根。取巧心理:一些工作人员贪图方便、怕辛苦,嫌来回麻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程制度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工作票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的现象,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工器具和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二是行为者对自己行为能力过高的估计。行为者的个人能力越强,技术越好,经验越丰富,则自认为行为成功的把握就越大,行为动机就越强烈,就是人常说的“技高人胆大”,往往将规章制度抛在脑后。

违章行为的心理分析

违章行为的心理分析 在生产生活中,造成人们违章的原因有很多,有外在的、客观的原因,也有内在的、主观的原因。虽然造成违章的原因可能是千差万别,但这都和人的心理有关,因为人的行为,包括违章行为,都是由人的心理活动发动、调节和控制的。 根据安全工作的实际经验,一般认为下述心理状态极容易导致违章行为: 1、侥幸心理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知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是“明知故犯”,因为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是我。但海因里希公式300:29:1告诉我们, 尽管事故发生具有偶然性,但偶然性里面包含必然性的因素,一次违章没有出事故,但多次违章就会增加产生事故的率。 2、惰性心理它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就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惰性心理对安全影响很大,特别是这种心理存在比较普遍,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心理。惰性心理常和侥幸心理密切关联着,认为省点事不至于出问题,熟知恰恰是这种心理,常常成为致祸的根苗。 3、麻痹心理一是过分相信自己以往的经验,认为自己的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的人容易产生麻痹心理;二是高度紧张后精神疲劳,例如刚搞过安全工作大检查后,思想放松,产生麻痹心理;三是个性因素,如有的人平时就是松松垮垮、大大咧咧的。 4、逆反心理“你让我这么干,我偏不这么干”,“越不允许干,我越要这么干”的逆反心理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显性对抗,当面顶撞;二是隐性对抗,阳奉阴违。逆反心理的人容易将别人的好心当驴肝肺,以及言语和肢体冲突。 5、逞能心理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他如果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向。在逞强的心理支配下,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往往会使自己头脑发热,干出一些冒险的愚蠢的事情来。 6、凑趣心理个体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温暖,同时为了对同伴表示友爱或激励,和他人一起开开玩笑,说些幽默话,如果掌握适度,不失为改进团体气氛松弛紧张情绪,增强团队情感沟通的一种方法。但是,如果掌握不了度,就会伤害到一些群体成员的感情,产生出一些误会和矛盾,导致一些无理智的行为的发生。 7、冒险心理冒险心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理智冒险,这种冒险心理通常发生在明知有危险,但又必须去干的情况下。另一种是非理智性冒险,这种心理往往受激情的驱使,或本人有强烈的虚荣心。 8、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有好有坏。当一个团体中大家都遵守规章制度,个别违章人员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他对安全重视起来,反之就是消极的,

班组长违章指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docx

班组长违章指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安全生产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十次工伤,九次违章”,这句矿山警言告诉我们,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是造成事故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班组长是生产一线的指挥员,所以,班组长违章指挥是造成煤矿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究其违章指挥的原因十分复杂,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强行生产,造成违章指挥。 2、班组长思想上没有实实在在地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没有真正做到对职工生命安全高度负责,没有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急功近利,重生产,轻安全思想严重。 3、安排工作时只讲结果不讲过程,在人员、材料、设备的安排与使用上,没有首先考虑安全,在安排生产计划和工作任务时,对工作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可能遇到的变化缺乏细致的考虑和安排。 4、班组长自身安全技术素质有限,存在着经验主义、冒险主义、侥幸、蛮干、马虎、麻痹、逞强心理等。 5、企业在对待违章指挥造成事故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工人处理的严,对“领导”避重就轻,纵容了“受保护”的特权心理,自觉不自觉地助长了违章指挥之风。 6、职工安全业务技术素质不高,自主保安意识不强,法制意识淡薄,抵御违章指挥的能力不足,给“违章指挥”以可乘之机。

7、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责任没有落实到位或安全管理不科学。 那么,如何有效地遏制违章指挥,减少事故的发生呢?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领导者思想上要真正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违章指挥等于杀人的思想,教育班组长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真正做到对职工生命安全高度负责。 第二,要提高班组长的技术业务素质,加强安全技术业务学习,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抓安全的责任感,提高他们按章指挥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使他们管什么、懂什么、精通什么,真正掌握安全生产的全过程。 第三,对于班组长的违章指挥现象决不姑息纵容,坚决予以惩处。对因违章指挥而造成事故的要从严处理,坚决防止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尤其要克服那种出现事故自下而上分析原因,然后自下而上逐级递减处分的做法。 第四,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技术业务、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制度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抵御违章指挥的能力。 第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制度,安全目标分解到岗,安全责任分解到人,抓好落实,以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文明化为主线,将安全精细管理辐射到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 第六,要把违章指挥现象当作重大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安全问题是煤炭企业的头等大事,事关职工的身家性命,事关矿区的发展稳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1 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因素 人的行为是人内在心理的反映,违章的行为来源于违章的心理。 1.1 侥幸心理 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过于繁琐或机械,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 1.2 取巧心理 在工作现场,一些工作人员为贪图方便、怕辛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章制度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工作票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1.3 逐利心理 个别作业人员(特别是在记件、计量工作中)为了追求高额记件工资、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等原因,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违章操作,盲目加快操作进度。 1.4 偷懒心理

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操作多做事就容易出事,所以工作中甘愿一辈子当副职,不愿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操 作技能,操作中班长或负责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当一个机 械人,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该监督时也不监督,导 致少了一道监督关口。 1.5 逞能心理 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工作时,想当然,自以为是,盲目操作,部分作业人员自持技术高人一筹,逞能蛮干,造成事故。 1.6 帮忙心理 在生产现场,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开关推不到位、刀闸拉不动等现象,有些操作者常常请同事帮忙,而帮忙者往往碍于情面或有表现欲望,在不了解设备的情况下,盲目去帮忙操作,极容易造成事故。 1.7 冒险心理 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生产现场的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有些作业人员不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是冒险去工作。如在消除用户电路故障工作中,为了不影响一个片区的供电,在未拉开配变的跌落保险又未采用绝缘用具的情况下,冒险带电搭火作业。 1.8 自负心理

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分析

编号:SM-ZD-31696 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分析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分析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来研究人。如何使每一位员工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使安全成为责任和自觉的需求,从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 习惯性违章泛指在日常工作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一系列的习惯性行为及活动,主要表现形式是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按照规程操作、我行我素。对外界的客观事物及其活动所产生或可能带来的危害,在心理上、思想上的反映是非常一般或没有意识,反映在实际工作中的就是一种惰性,缺乏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是把人的行为,心理和客观外界综合起来加以研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又会在人的行为和表情中表露出来,所以人的行为和表情是对某些客观事物的特定反应,是受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

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分析实用版

YF-ED-J3033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分析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分析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来研究人。如何使每一位员工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使安全成为责任和自觉的需求,从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 习惯性违章泛指在日常工作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一系列的习惯性行为及活动,主要表现形式是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按照规程操作、我行我素。对外界的客观事物及其活动所产生或可能带来的危害,在心理上、思想上的反映是非常一般或没有意识,反映在实

际工作中的就是一种惰性,缺乏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是把人的行为,心理和客观外界综合起来加以研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又会在人的行为和表情中表露出来,所以人的行为和表情是对某些客观事物的特定反应,是受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对自己所从事的具体的每一项工作,存在的危险性和不可预见性是否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客观存在的隐患,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可以发现和消除的。同一件事、同一样的工作,昨天有了安全防护和保护措施没有出问题,不能说明这项工作没有危险,不会伤害人,只是做了提前的预防工作。在心理上和思想上有足够的重视,反

违章行为的心态分析及防范(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违章行为的心态分析及防范(最 新版)

违章行为的心态分析及防范(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各项安全工作规程规定、运行检修安装规程、两票三制制度、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和危险点控制措施是多年来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们对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规律性的认识,是通过多少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事故教训换来的。严格执行这些规程、规定、制度、措施,就能够保证安全生产;违背这些规程、规定、制度、措施,就可能发生事故。多年来,在这些规程、规定、制度、措施的指导制约下,在各级领导及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在全体职工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电力企业的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并且趋于稳定,可以说走在了全国各行各业的前列,为全国其他行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典范。尽管如此,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环境中,在特殊条件下,违章现象还时有发生,甚至屡禁不止,最终导致了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事故。纵观多年来各种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事故,可以说其中的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违章造成的;也就是说,违章迟早或必然要导致事故。这是无可非议的,是毫

习惯性违章行为心理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习惯性违章行为心理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习惯性违章行为心理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最新版) 一、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原因分析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习惯性违章违纪行为动机由三个因素决定: (一)行为者对违章行为后果的追求程度。即行为者对行为后果的期望程度。体现为行为者对行为后果价值的判断,行为后果对行为者的价值越大,行为的动机就越强烈,发生违章行为的可能就大。行为者违章时存在有以下违章心理。 1、侥幸心理。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太过于烦琐或机械,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或执行没有完全到位,不是违章行为。况且认为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就是因为偶尔违章

没有发生事故导致了一些违章行为演变成了一种“工作经验”而埋下习惯性违章的祸根。 2、取巧心理。在远离公司的班组、仓库或野外的工作现场,因路途较远,或操作中有重复性操作内容。一些工作人员贪图方便、怕辛苦,嫌来回麻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程制度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工作票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的现象,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工器具和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3、逐利心理。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个别作业人员(特别是在计件、计进尺、计量、计时工作中)为了追求高额记件、计进尺工资和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欲望等原因,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盲目加快操作进度,而不是科学的改进操作程序。 4、偷懒心理。面临公司制定的严厉事故责任处罚制度,个别职工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操作多做事就容易出事。所以工作中甘愿一辈子当副班,不愿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反正操作中正班或负责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当一个机械人,不仅少事少责任而且工资也少不了多少,何乐而不为呢?正是由于存在这种

习惯性违章人员的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的探讨(最新版)

习惯性违章人员的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的探讨(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75

习惯性违章人员的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的 探讨(最新版) 事故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给员工及其家庭带来了灾难,如何杜绝习惯性违章事故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课题。现针对习惯性违章原因,以及如何杜绝谈一些初浅的想法,仅供大家参考和探讨。 一、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习惯性违章违纪行为动机由三个因素决定: (一)行为者对违章行为后果的追求程度,即行为者对行为后果的期望程度。体现为行为者对行为后果价值的判断,行为后果对行为者的价值越大,行为的动机就越强烈,发生违章行为的可能就大。

行为者违章时存在有以下违章心理。 1、侥幸心理。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太过于烦琐或机械,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或执行没有完全到位,不是违章行为。况且认为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就是因为偶尔违章没有发生事故导致了一些违章行为演变成了一种“工作经验”而埋下习惯性违章的祸根。 2、取巧心理。在远离公司的班组、仓库或野外的工作现场,因路途较远,或操作中有重复性操作内容。一些工作人员贪图方便、怕辛苦,嫌来回麻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程制度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工作票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的现象,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工器具和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3、逐利心理。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个别作业人员(特别是在记件、计量工作中)为了追求高额记件工资、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欲望等原因,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盲目加快操作进度,而不是科学的改进操作程序。

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

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人的习惯性违章违纪行为动机是由三个因素决定影响的: 一是:行为者对违章行为追求的程度,即行为者对行为后果的期望程度。体现为行为者对行为后果价值的判断。行为后果对行为者的价值越大,行为的动机就越强烈。认为行为者违章时存在有以下违章心理: (1)侥幸心理 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太过于烦琐或机械,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或执行没有完全到位,不是违章行为。况且认为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 2)取巧心理 取巧心理或称惰性心理、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a.干活图省事,嫌麻烦。b.节省时间,得过且过。一些工作人员贪图方便、怕辛苦和麻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程制度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工作票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的现象,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工器具和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3)逐利心理 企业制定奖勤罚懒制度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个别作业人员(特别是在记件、计量工作中)为了追求高额记件工资、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欲望等原因,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盲目加快操作进度,而不是科学的改进操作程序。 (4)偷懒心理 面临公司制定的严厉事故责任处罚制度,个别职工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操作多做事就容易出事。所以工作中甘愿一辈子当副班,不愿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反正操作中正班或负责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当一个机械人,不仅少事少责任而且工资也少不了多少,何乐而不为呢?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心理,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导致少了一道监督关口。 二是:行为者对自己行为能力过高的估计。行为者的个人能力越强,技术越好,经验越丰富,则自认为行为成功的把握就越大,行为动机就越强烈,就是人常说的“技高人胆大”,往往将规章制度抛在脑后。分析违章者的违章心理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逞能心理 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工作时,不是凭借安全生产工作规程而是靠想当然,自以为是,盲目操作。还有部分作业人员

浅谈习惯性违章及对策措施

浅谈习惯性违章及对策措施 习惯性违章是指起初未意识到危险或由于安全心理因素而冒险蛮干,并在以后工作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或是毫无察觉更无改过之意的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一贯行为。简单地说,就是固守旧有的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不良行为习惯。有数据统计,在我市近几年发生的工伤事故中60%至70%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习惯性违章”导致的事故就占到人为因素造成事故的80%左右。 一、习惯性违章的特点 1、顽固性 如果对作业人员不良习惯动作不加以干预,习惯性违章 行为就会反复发生,直到发生事故。 2、潜在性 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不是当时事者有意所为,而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 3、继承性 从一些有习惯性违章行为的职工身上进行分析,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惯性违章行为方式并不是自己“发明”的,而是从一些老职工身上“学”来的。看到老职工习惯性的违章操作“既省力,又没出事”,自己也盲目地效仿,而且又用自己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方式去影响下一代职工。 4、排他性

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员工对安全操作规程学不进、不遵守或暂时“遵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事后还是“我行我素”。这些人总认为“安全操作规程”可有可无,一直认定自己的习惯性方式“管用”、“有效”,所以他们坚持顽固守旧的不良习惯,不愿意按规程操作。 二、习惯性违章的分类 习惯性违章主要分为习惯性违章作业和习惯性违章指挥两类。 1、作业是指违反了作业的方法、程序、范围或条件以及工艺、技术要求等规定的行为,如:使用有故障的设备、恶劣天气高处作业、戴手套抡大锤、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等。 2、习惯性违章指挥是指单位负责人(或各类管理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制度指挥他人或指挥他人冒险作业的行为,如:明知有危险而强令员工冒险作业的行为;对员工隐满不安全因素,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就安排员工作业的行为等。 三、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分析 1、侥幸心理 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时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太过于繁琐或机械,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或执行没有完全到位不是违章行为。并且认为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 2、取巧心理 在远离班组、仓库的工作现场,一些工作人员贪图一时方便,嫌来回麻烦,往往不按规章制度执行,擅自将操作规程的内容自行合并

习惯性违章分析与防范措施建议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习惯性违章分析与防范措 施建议正式版

习惯性违章分析与防范措施建议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当前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坚持以安全基础管理为抓手,强化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以实施检修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为支撑点,以狠抓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规范化为突破口,切实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分析、控制。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公司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有所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尤其是检修及维护项目部人员的安全文明意识有了显著的增强,但与检修公司领导的要求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需要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任重而道

远。 从许多设备检修安全事故中可以分析出,导致习惯性违章的心理现象主要有以下诸种: 一、求快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在生产中往往一味追求数量或进度,因而忽视了安全技术和措施,快中出乱,终酿大祸。 二、冒险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在生产中明知有些做法违反安全生产制度,但由于惰性发作,怕采取安全措施太麻烦,企图侥幸过关,因而往往凑合着干,冒险闯关,也终酿大祸。 三、逞能心理。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往往个人英雄主义严重,在不具备安全生产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及对策措施 众所周知,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和环境条件的缺陷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在这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有统计占70%~80%。由此,我们看出违章对安全生产的危害,甚至可以说就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元凶。这其中,尤以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安全事故占多数。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仅给自己和家庭造成伤害,也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这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我们在这里对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原因、分类、危害及对策进行阐释分析,就是希望引起广大职工的重视,自觉杜绝违章,消除不良习惯,防事故未然,保障企业及自身的安全。 一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原因 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长期反复发生的作业行为。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它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盲目的行为方式。 1、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 (1)侥幸心理。有些职工自认为控制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掌握,偶尔几次违章都没有出过事,就把潜在的危险抛之脑后。一旦环境、设备、人员发生变化,就很可能引发事故。这类情形在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员工中较多见。 (2)麻痹心理。在单位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有些职工的安全思想和警惕性就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在操作中很容易产生轻视心理,不严格按规程办事,时间一长就养成习惯性违章。 (3)取巧心理。有的职工脑子活,为了抢时间赶工作进度,图省时省劲,投机取巧,简化操作过程、减少施工工序等,置安全措施于不顾。 (4)马虎心理。有些职工认为自己熟悉工作环境和作业程序,只要把握主要的操作规程即可,作业时粗枝大叶、不拘小节,他们往往对“看得见”的危险比较警觉,对暂时没有发生危险恶果的潜伏危险掉以轻心。

违章行为的分析与控制.doc

违章行为的分析与控制 违章行为是指职工在生产过程中,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条例及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不安全行为。统计资料表明,由于违章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数的70%以上。尤其应引起重视的是,重复性的违章已成为引发事故的顽症。因此,对各种违章行为进行归类、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对于单位现实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行业、专业、岗位、地域、季节等不同,违章行为的表现也千差万别,分析其始发心理和管理缺陷,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冒险性违章。冒险性违章,就是对自身、设施、设备起安全防护作用的用具认为是多此一举,从而弃之不用。冒险性违章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滥用防护用品。如铣工戴手套取车床上的工件、在运转中的机械上注油、检修或清扫等。冒险性违章的最大特点,就是一般情况下不易引发事故,从而使安全意识较差的员工容易产生冒险的冲动。 2.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就是对违章行为习以为常,把错误的组织、操作当成顺理成章。它大致产生于两种情形:一是不知道正确安全的组织、操作方法;二是知道正确的组织、操作方法,但是当新的安全装置投产或改变工艺或采用新工具设备时,因旧的工作习惯一时没有改变,或喜舒适、图方便,从而下意识地操作而造成的违章。

3.侥幸性违章。侥幸性违章,就是在进行生产组织、具体作业的时候,组织者和操作者已经预见到潜在的危险,但这种危险的程度并不大,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违章指挥声音作业。它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在无意或有意进行了第一次违章或者是知道他人有过同类违章行为的发生,但没有酿成事故的情况下,产生了侥幸心理。如汽车司机利用斜坡下滑起动成功一次,再遇到有坡度的地方,他就会采取这种方法起动。 4.被动性违章。被动性违章,就是明知操作是违章行为并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但受一定条件的制约必须违章,否则就完不成任务或面临着人身胁迫等。 5.异常性违章。异常性违章,就是大脑出现短暂的“真空”状态,指挥系统失灵,引发操作失控。它的表现形式很多,如:特殊情况下大脑缺氧,短时间心绪紊乱,长时间连续作业引起疲劳过度,大脑、手、脚失控,身体机能有缺陷,不能完成正常的操作等等。 6.记忆和判断失误性违章。这是由于训练不足丧失“短期记忆”而对安全事项想不起来,或在作业时,突然因外来干扰使判断失误发生的违章。如一埋头伏案设计的电气工程师,忽然想起要测一下变电站电机的相应尺寸,于是没有换工作服而穿着长袖衫到低矮的变电间屈身蹲下去实测,头上有高压线,正当测量之时,右长衣袖脱卷,他下意识地举手企图卷上衣袖,结果手扬起时指尖接触电线而触电死亡。这是典型的记忆性违章,假使穿工作服,后面一连串的事就不至于发生。 7.环境性违章。指个体受到外界的刺激促成心理异常而发生的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