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减阻剂减阻机理及其效果预测研究现状
浅析减阻剂在输油管道运行中的减阻节能作用

浅析减阻剂在输油管道运行中的减阻节能作用在原油和成品油管道中添加减阻剂,是输油系统降低管道能力消耗,提升特定地段管道流通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文章介绍了减阻剂的减阻机理,并通过国外输油管道应用实例阐述了减阻剂在输油管道中减阻和增输的用途,分析了在输油管道上应用减阻剂的优势。
标签:减阻剂;输油管道;减阻;增输引言流体在管道中流动与管壁产生摩擦阻力,导致系统能量消耗,降低管道输送量。
通过在输送的流体中添加高分子聚合物,在紊流状态下减小流动阻力从而降低能量消耗的方法称之为高聚物减阻法。
用于降低流体流动阻力的高聚物化合物称为减阻剂(drag reducing agent),简称DRA。
减阻剂是油品管道输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在提高管道输送能力和降低能量消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减阻剂的减阻机理减阻剂通过改变管道中流体的流动状态,具体通过影响湍流场的宏观表现来实现减阻作用。
减阻作用只是单纯的物理作用,减阻剂不与油品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影响油品的化学性质,只对其流动特性产生影响。
减阻剂进入流体中后,由于其具有粘弹性,分子链沿流体流向方向自然伸展,从而对流体分子的运动产生影响。
减阻剂分子受到流体分子径向作用力,发生扭曲变形的同时,因其分子间引力而对流体分子产生反作用力。
受到该反作用力的影响,流体分子作用力方向和大小发生改变,一部分径向作用力转变为顺流向的轴向作用力,无用功的消耗降低,宏观上起到减少摩阻损失的作用。
2 输油管道应用减阻剂后的减阻与增输2.1 减阻剂减阻与增输的含义在管道输油过程中加入减阻剂,产生的影响有两个方面:(1)降低能量损耗。
在原定输量一定的情况下,流体摩擦阻力降低,减少管道沿程压力损失,输送泵能耗降低,不仅节约了能量,还可以改换成扬程较低的泵输油。
(2)增加输送量。
在原定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流体摩擦阻力降低,从而使得管道输送量得以增加。
一般情况下,在管道中使用减阻剂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增加管道的输送量。
原油减阻机理

原油减阻机理1. 引言原油减阻是指通过添加特定的化学物质或使用物理手段,降低原油在管道中的粘度,从而减少管道输送过程中的摩擦损失和能量消耗。
原油减阻技术在石油工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管道输送效率、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寿命,对于保障石油供应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原油减阻的机理,主要包括添加剂减阻和物理手段减阻两个方面。
2. 添加剂减阻2.1 聚合物添加剂聚合物添加剂是一种常用的原油减阻剂。
聚合物在原油中形成一层薄膜,并与原油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原油的流动性质。
聚合物添加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原油减阻:•降低摩擦系数:聚合物与管壁之间形成一层保护膜,降低了摩擦系数,使得原油在管道中的流动更加顺畅。
•改善流变性:聚合物可以改变原油的流变性质,使得其表现出较低的粘度和较高的流动性。
•抑制结垢:聚合物添加剂可以抑制原油中的结垢物质的生成,减少管道堵塞的风险。
•提高泵送能力:聚合物添加剂可以增加原油的泵送能力,提高管道输送效率。
2.2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另一种常用的原油减阻剂。
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原油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力,并形成一层薄膜来改善原油的流动性。
表面活性剂添加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原油减阻:•降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原油与管道壁之间的界面张力,使得原油在管道中更容易流动。
•增加润滑性: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加原油与管道壁之间的润滑性,减少摩擦损失。
•抗氧化作用:表面活性剂可以抑制原油中的氧化反应,减少管道内部的腐蚀和沉积物的生成。
3. 物理手段减阻除了添加剂减阻外,物理手段也可以用于原油减阻。
3.1 超声波技术超声波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物理手段减阻技术。
超声波通过振动作用,可以改变原油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降低原油的粘度和摩擦阻力。
超声波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原油减阻:•破坏分子结构:超声波振动可以破坏原油分子之间的结构,使得其流动性更好。
•提高传热效率:超声波振动可以提高原油内部的传热效率,使得温度更加均匀,进一步降低粘度。
原油管道减阻技术研究进展

原油管道减阻技术研究进展作者:王瑜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35期[摘要]添加减阻剂是输油生产中提升管道输送能力常用的一种输送工艺,添加减阻剂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管道输送能力,能够满足炼化企业原油加工量的需求,方便了生产运行的调节和管理。
文章介绍了减阻剂减阻效果的影响因素、减阻效果分析以及减阻剂的开发与应用。
[关键词]原油;管道;减阻中图分类号:TE8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095-01近20年来,减阻剂在国外管道输送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先后研制出了聚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等一系列油溶性减阻剂。
美国应用减阻技术处理突发输油管路事故,成功实现了越站输送,并大大提高了输油能力。
当油田产量增加后,采用减阻技术和更换大排量离心输油泵的方法,可以省去修建复线工程,节约时间和投资。
我国从70年代开始进行这一方面研究,小试取得了一定成绩。
引进的减阻添加剂,在东黄输油管线和铁-大输油管线上得到了很好的试验结果。
一、概述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原油及各种燃料油的管道输送量日益增加,降低管路系统的摩擦阻力,提高输送量,对节约能源和投资,加速原油的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原油管道减阻主要有两种途径:减阻剂减阻和管道涂层减阻。
其中,管道涂层减阻技术,需要对管道进行内涂敷,减阻工艺复杂,减阻效果不佳。
所以,原油管道减阻主要采用减阻剂减阻。
减阻剂减阻是向流体注人减阻剂,通过减阻剂在管壁上形成的化学剂涂层,使接近管壁的流体紊流减弱,从而降低流体流动阻力。
该方法与管道涂层减阻相比除了具有工艺简便、有效的特点外,还可以在管道达到最大输量后不进行设备增输改造的条件下增加输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笔者综述了减阻剂的种类、研制概况、合成、在原油管道的应用以及它的发展前景。
二、减阻剂减阻效果的影响因素1.添加浓度。
减阻剂的添加浓度影响其在管道内形成弹性底层的厚度,浓度越大,弹性底层越厚,减阻效果越好。
减阻剂研究概述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有望在减阻剂性 能预测、优化设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研 究效率和应用水平。
06
结论与建议
研究成果总结
01
减阻剂能有效降低流体在管道中的摩擦阻力,提高流体的输送效率。
02
不同类型的减阻剂在不同流体和管道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减阻效果,需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复合型减阻剂
将不同类型减阻剂进行复合,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综 合减阻效果。
03
减阻机理与方法
边界层控制理论
边界层概念
在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形成的薄层,其中流体速度从零逐渐增加 到主流速度。
边界层分离
当边界层内的流体受到逆压梯度作用时,流体会从壁面分离,形成 涡旋和阻力。
减阻方法
通过改变边界层内的流动状态,如增加壁面粗糙度、引入吹气或吸 气等方式,可以延缓边界层分离,从而降低阻力。
数值模拟精度有待提高
数值模拟方法虽然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等优点,但目前数值模拟精度仍有待提高,特别 是对于复杂流动和新型减阻剂的模拟预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3
新型减阻剂研发
随着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研发 出性能更优、环境友好的新型减阻剂。
多学科交叉融合
减阻剂研究涉及流体力学、化学、材料科学等多 个学科领域,未来多学科交叉融合将成为推动减 阻剂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
表面活性剂减阻剂
界面活性
01
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界面张力,减少流动阻
力,提高流体的流动性。
吸附作用
02
表面活性剂在固体壁面上形成吸附层,改变壁面润湿性,降低
摩擦阻力。
泡沫与乳状液
03
部分表面活性剂可形成泡沫或乳状液,进一步降低流动阻力。
减阻剂

(1)大幅度节省新建管线建设投资。新 管线设计中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管道的 年 输量,但对管道年输量影响因素有许 多是 不确定的。如对油田储量的估测不 可能做 到十分精确,市场条件要求管道 输量的变 化及油品种类的改变等等。这 一些不确定 的因素,可根据相对经济的 数据作为设计 依据,留下一部分设计余 量,用减阻剂来平 衡这部分余量。减小 管径、压缩泵站建设规 模可大大节省新 管线的建设投资。
2 输油管道应用减阻剂后的减阻与 增输
2 .1 减阻剂减阻与增输的含义 在管道输油过 程中加入减阻剂,可以 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1)在原定输量不变的条件下,降低油 流摩阻, 减少管道沿程压头损失,从而降低了泵的动力消 耗,节约了能量,可以改换成 扬程较低的泵输油。 (2)在原定压力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油 流摩阻降 低,而输量增加;在多数情况下, 使用减阻剂 是为了增加管道的输量,增输 是由于减阻的作 用而实现的。
2.3 减阻剂的应用和减阻增输效果 2.3.1 输油管道适于应用减阻剂的 情况 减阻剂发展到目前阶段,多在下列情 况下, 作为一种短期的、权宜性的或特殊处 理手段 而采用: ①季节性输油任务的波动; ②暂时性的输油任务的高峰; ③根据市场需求时增加输量(这种情况 在国外 尤为多见); ④管道超过额定输油能力,暂时来不 及扩建, 或在一定的超额范围内不准备扩 建;
1 减阻剂的减阻机理
减阻作用是—种特殊的湍流现象,减 阻 效应是减阻影响湍流场的宏观表现。它 是 一个纯物理作用。减阻剂分子与油品的 分 子不发生作用,也不影响油品的化学性 质, 而只与其流动特性密切相关。减阻剂加入到 管道以后,靠本身的粘 弹性,分子长链顺 流向自然拉伸,其微元直 接影响流体微元 的运动。来自流体微元的 径向作用力作用 在减阻剂微元上,使其发 生扭曲,旋转变 形。减阻剂分子间引力抵抗 上述作用力反 作用于流体微元,改变了流体微元作用力的 大小和方向, 使一部分径向力转变为顺流 向的轴向力, 从而减少无用功的消耗,宏 观上起到减少 摩阻损失的作用。
杨志远-中国石油化工标准与质量-减阻剂在输油管道运行中的减阻节能与增输作用研究

减阻剂在输油管道运行中的减阻节能与增输作用研究西南石油大学邮编:610500摘要:原油本身就是一个黏度较高的物质,其在输油管道中的流动状态被摩擦阻力严重受到限制,造成能量消耗增加、管道输量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少量的化学添加剂来有效降低管道系统的摩阻,对于加速原油开发利用、安全输送、节约投资、节约能源消耗、提高输送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首先阐述了减阻剂的减阻增输机理,其次,分析了影响减阻剂减阻增输效果的因素,同时,就减阻剂在国内外输油管道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减阻剂;输油管道;应用1.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石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从而也导致利用输油管道来输送原油的输量也得到了大幅度上升。
而原油本身就是一个黏度较高的物质,其在输油管道中的流动状态被摩擦阻力严重受到限制,造成能量消耗增加、管道输量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少量的化学添加剂来有效降低管道系统的摩阻,对于加速原油开发利用、安全输送、节约投资、节约能源消耗、提高输送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这种能够有效降低流体流动阻力的化学添加剂被称为减阻剂,本文就减阻剂在输油管道运行中的减阻节能与增输作用进行探讨。
2.减阻剂的减阻增输机理减阻作用是一个纯物理作用,也是—种特殊的湍流现象。
减阻剂分子一般只与流动特性息息相关,而对于油品的化学性质不会造成影响,也不会与油品分子发生作用。
输油管道运行中加入减阻剂,减阻剂利用本身的粘弹性来对流体微元运动造成影响。
在减阻剂微元上作用来自流体微元的径向作用力,使减阻剂微元发生扭曲变形。
减阻剂分子间引力抵抗上述作用力反作用于流体微元,改变了流体微元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使一部分径向力转变为顺流向的轴向力,从而减少无用功的消耗,宏观上起到减少摩阻损失的作用。
使用减阻剂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增输,这是由于在既定压力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输油管道的油品输量会随着油流摩阻降低而大幅度增加。
管道减阻剂在原油管道运输中的应用

管道减阻剂在原油管道运输中的应用摘要:在原油的管道运输中,减阻剂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原油的流动摩阻,增加输送量。
本文结合延长石油管道运输中减阻剂的应用实例,阐述了管道减阻剂在原油输送中的减阻增输效果。
关键词:减阻剂延长石油减阻增输原油在进行管道运输时,管道中的原油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而限制了其在管道中的流动,造成了管道运输效率的降低,增加了能量消耗。
减阻剂的注入可以在不改变管道运行方式的条件下,有效的降低管道中流体的摩擦阻力,提高管道的输送能力。
管道减阻剂是一种可以降低流体流动摩阻,增加输送量的高分子添加剂,对输送管道的增输、节能、提高经济效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管道减阻剂减阻机理原油在管道运输过程中,随着管道摩阻的增加,原油的层流部分将会逐渐减少,紊流部分将会增加。
处于紊流状态的原油中有很多漩涡,而这些旋涡是逐级变小的,旋涡的尺度越小,能量的粘滞损耗越大,旋涡的能量最终将被流体的粘滞力损耗掉,变成热能,因此处于紊流状态的原油需要消耗大量的管输能量[1]。
管道的中心区是紊流核心区,管内大部分流体处于这一区,只有靠近管壁的很少部分的液体运动为层流,这两者之间有一过渡区。
减阻剂就是通过改变管壁附近(过渡区)油分子的运动状态,使其向同一方向运动,以扩大已有的层流区,减少能量消耗,降低摩阻损失,以达到减阻增输的目的[2]。
同时,处于紊流状态下的原油中各级旋涡将能量传递给减阻剂分子,使其发生弹性变形,将能量储存起来,之后,减阻剂分子又将获得的能量还给油分子,以维持原油正常运输所必需的能量,达到减阻的目的[3]。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当原油处于紊流状态时,减阻剂才起减阻作用。
二、原油管道应用阻剂后的减阻增输效果减阻剂的减阻与增输即为:减阻:在原定输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原油流动摩阻,减少管道沿程压力损失,从而减低泵的动力消耗,节约了能量,可以改换成扬程较低的泵输油。
增输:在原定压力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原油流动摩阻降低,而输量增加;在多数情况下,使用减阻剂是为了增加管道的输量,增输是由于减阻的作用而实现的。
原油减阻剂的研究概况

原油减阻剂的研究概况
宋昭峥;张雪君;葛际江
【期刊名称】《油气田地面工程》
【年(卷),期】2000(019)006
【摘要】减阻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学制品,能减少液体在管道内流动的摩阻.减阻剂的使用,对输油管道的增输、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重要的作用.减阻剂的研究热点仍是开发新产品及新合成方法.通过改变单体种类、结构单元连接方式、序列分布和单体组分组成,可以合成品种众多的聚合物,为制备具有指定结构和预期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减阻剂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总页数】3页(P7-9)
【作者】宋昭峥;张雪君;葛际江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山东省东营市,257062;石油大学,山东省东营市,257062;石油大学,山东省东营市,257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4
【相关文献】
1.自旋探针法对原油减阻剂的研究 [J], 王立
2.缔合高分子型原油管输减阻剂的研究进展 [J], 岳为超;李孟;刘丽;徐吉展;王娜;叶天旭
3.姬惠原油管道添加减阻剂的现场试验研究 [J], 刘亮;王立涛;常元昊;吴世宏
4.阿独原油管道添加康菲减阻剂现场试验研究 [J], 孙云峰;殷炳纲;王中良;于涛;丁
俊刚;魏亮
5.基于PCA-GRNN模型的原油管道减阻剂减阻率预测研究 [J], 王一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取的性能指标,并基于此指标,简化减阻剂的选
1 DR
=
A ppm
+
B
(1)
式(1) 仅考虑了减阻剂添加浓度,将流动等
其他因素的影响均归于常数项 A、B,且不同工况
减阻剂依据合成方法可分为水溶性和油溶性 两大类,其中油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减阻剂以其 用量小、无污染等特点广泛应用在现场管输中。 1. 1 高分子聚合物减阻剂减阻机理
对油品减阻剂减阻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 代初,目前提出的减阻剂机理有:Toms 伪塑性假 说、Virk 的有效滑移假说、粘弹性假说、湍流脉动 抑制假说和湍流脉动解耦假说。其中湍流脉动抑
16
化工机械
2019 年
油品减阻剂减阻Leabharlann 理及其效果预测研究现状全 青 王寿喜 石 营 王 力 解 谨 王小丹
(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摘 要 从减阻机理、减阻率预测和数值模拟 3 个方面介绍了目前主流的聚合物减阻机理、现场对减阻
率预测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和数值模拟减阻过程的短板,总结了减阻剂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实现
图 1 湍流减阻机理示意图 1. 2 实验研究
减阻率的实验研究多数在室内利用平板或环 道进行,主要借助粒子成像速度仪( Particle Imaging Velocimetry,PIV) 和相位多普勒测速仪测量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4236) 。 作者简介: 全青(1989-) ,讲师,从事多相管流及流动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qingqing. lf@ 163. com。
第 46 卷 第 1 期
化工机械
17
加入减阻剂前后速度场沿轴向和径向的分布变 化,进而分析减阻剂的作用机理。
Virk P S 等通过实验对高分子聚合物管流减 阻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认为减阻率存在最大值,不 同工况下的减阻率都接近于最大减阻率但达不到 最大减阻率,即存在最大减阻 渐 近 线 ( Maximum Drag Reduction Asymptote,MDRA) ,且 MDRA 不随 聚合物浓度和管道直径的变化而变化[2,3];此外, 他们还认为减阻流体的平均速度分布有 3 层:粘 性底层、弹性底层和牛顿流体插入层,其中减阻剂 作用区域在弹性底层,且此区域与牛顿流体区的 平均速度分布曲线是平行的 ( 三层理论) 。Warholic M D 等也开展了聚合物减阻的实验研究,利 用 PIV 测量了二维湍流流场内添加聚合物前后流 体流动的变化,结果发现加入聚合物后流体的散 热减少,且证实了 Virk P S 提出的最大渐近线的 存在以及零 雷 诺 剪 切 应 力 现 象[4]。 许 鹏 等 利 用 相位多普勒测速仪研究了低浓度表面活性剂减阻 剂对流体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流体处于 最大减阻状态时,其径向和轴向的速度脉动均明 显小于牛顿流体中的径向和轴向的速度脉动,且 径向和轴向 的 速 度 脉 动 相 关 性 减 弱[5]。 王 德 忠 等应用 PIV 和便携式激光测振仪研究了二维流场 中减阻剂对湍流流体结构的影响,实验发现加入 减阻剂后,近壁面处流体的漩涡波动消失,且近壁 面处的速度分布曲线趋近于层流速度曲线,但不 完全重合;此外,还发现减阻流体的摩擦系数随雷 诺数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趋于纯溶剂值,其 中最 小 值 对 应 过 渡 区 与 湍 流 区 的 分 界 处[6]。 Kawaguchi Y 等利用粒子成像速度仪发现,在清水 中很容易观察到壁面处强劲的涡量脉动在减阻流 体中消失了[7]。Li F C 等利用 PIV 通过实验对比 了加入表面活性剂前后湍流流体内近壁面处涡流 的频率和强度变化,发现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大幅 降低了湍流流体中近壁面处涡流的频率和强度, 相应的摩擦系数也降低了,即表现为湍流减阻现 象[1]。
取过程,为减阻剂在管输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便利。
2 减阻率预测
目前,针对减阻剂减阻效果的预测主要是包
含减阻剂浓度参数的减阻率预测公式,且均为经
验公式,其中的参数需要通过现场实验或室内实
验进行模拟确定。
最早、最广泛应用的减阻率预测公式是关于
减阻率 DR 和减阻剂添加浓度 ppm 的导数方程,
其基本形式为:
制假说着眼于湍流结构,从减阻现象的本质入手, 明确了减阻剂改变了湍流流动的哪些方面,进而 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因此得到了诸多学 者的认可[1]。
湍流脉动抑制假说认为,高分子聚合物不仅 抑制了湍流中漩涡的产生使得脉动强度减小,而 且还抑制了轴向的湍流强度,从这两个方面使得 湍 流 中 的 能 量 损 失 减 少,从 而 达 到 减 阻 的 目 的。 如图 1 所示,在湍流管道中加入减阻剂主要是改 变了湍流流动结构中的过渡区和湍流核心区,降 低了各个方向上的湍流强度,相应的雷诺应力减 小,流体阻力减小。
减阻剂高效合理的利用指明了研究方向。
关键词 输油管道 油品减阻剂 减阻机理 减阻率预测 数值模拟研究
中图分类号 TQ055. 8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4-6094(2019)01-0016-05
油品管输过程中添加高分子聚合物即减阻 剂,可以明显降低管路系统摩阻、提高管道输送能 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 但目前由于油品减阻剂减阻效果预测体系的缺 失,使得减阻剂在输油管道现场的应用只能通过 现场实验的方法来确定减阻剂的优选和添加浓 度,而且减阻剂的选取和使用没有明确的规定,仅 通过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来确定该减阻剂是否 应用于达不到预期输量要求的管线中,这极大地 限制了减阻剂在设计阶段的工艺优化、运行阶段 的推广应用和管输系统的节能降耗。因此,笔者 从减阻机理、减阻率预测和数值模拟 3 个方向全 面探究油品减阻剂的研究进展,为后续减阻剂在 输油管道中的合理、高效应用提供指导,使减阻剂 在管输初期即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1 减阻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