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3年版)_2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3年版)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3年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XXX会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蔼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
呼吸道症状的详细表现形式和严峻程度具有随时光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诊断】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因为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等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哮喘的诊断思路及其详细检测办法也有所差异。
一、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1.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儿童期非特异性的呼吸道症状,可见于哮喘和非哮喘性疾病。
典型哮喘的呼吸道症状具有以下特征:(1)诱因多样性: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裸露、强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诱因;(2)反复发作性:当碰到诱因时骤然发作或呈发作性加重;(3)时光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4)时节性:常在秋冬时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5)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显然的缓解期。
熟悉这些特征,有利于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湿疹、变应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增强哮喘诊断的可能性。
3.哮喘患儿最常见异样体征为呼气相哮鸣音,但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患儿可能没有异样体征。
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因为气道堵塞严峻,呼吸音可显然削弱,哮鸣音反而削弱甚至消逝(“缄默肺”),此时通常存在XXX的其他相关体征,甚至危及生命。
4.哮喘患儿肺功能变化具有显然的特征,即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和蔼道反应性增强,前者主要表现在肺功能变化幅度超过正常人群,不同患儿的肺功能变异度很大,同一患儿的肺功能随时光变化亦不同。
如患儿肺功能检查浮现以上特点,结合病史,可帮助明确诊断。
二、<6岁儿童喘息的特点喘息是学龄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非哮喘的学龄前儿童也可能会发生反复喘息。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4-05-03
contents
目录
• 疾病概述 • 护理评估 • 护理问题与目标 • 护理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家庭护理与康复指导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具有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的呼吸 道症状。
不愈,发展为成人哮喘。
影响因素
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治疗是否及时、规范,患 儿及家长的依从性,环境控制等。同时,哮喘
的严重程度、合并症等也会影响预后。
02 护理评估
健康史评估
询问患儿是否有过敏性疾病史,如过敏性鼻炎、 湿疹等,以及家族哮喘史。
了解患儿的发病年龄、病程、诱发因素、发作频 率和治疗经过。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导致药 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
加强健康教育
向患儿及家长讲解支气管哮喘的相关 知识,提高其自我管理和预防能力。
心理疏导
给予患儿及家长心理疏导和支持,帮 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庭护理指导
指导家长掌握家庭护理技能,如拍背 排痰、雾化吸入等,以便更好地照顾
。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儿,可能需 要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
呼吸支持
心力衰竭预防与处理
控制液体入量
严格限制患儿液体入量 ,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利尿治疗
对于水肿明显的患儿, 可给予利尿剂治疗,以
减轻水肿症状。
强心治疗
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儿 ,可给予强心剂治疗,
以增强心肌收缩力。
密切监测
定期监测患儿的心率、 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2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支气管哮喘是以嗜酸细胞、肥大细胞为主的气道变应原性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多种刺激因素时,气道发生阻塞和气流受限,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诊断要点一、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②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一是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发剂(如沙丁胺醇)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二是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FEV1增加≥12%;三是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符合第(1)~(4)条或第(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标准(1)咳嗽持续>4周,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以干咳为主;(2)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3)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6)个人或一、二级亲属有特应性疾病史,或变应原检测阳性。
以上(1)~(4)项为诊断基本条件。
三、哮喘的分期及病情分级1.哮喘的分期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急性发作期是指突然发生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慢性持续期是指近3个月内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临床缓解期是经过治疗或未经过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儿童哮喘诊断与鉴别诊断

管镜检查,不但可明确诊断,还可取出异物。
5、纵隔疾病
恶性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畸胎瘤、胸腺 瘤和胸腺肥大(包括生理性肥大现象)等;
可出现喘息症状,可闻及双相哮鸣音; 胸片、胸部CT有助于临床诊断。
6、肺结核
肿大淋巴结压迫支气管或因结核病变腐蚀和 侵入支气管壁导致部分或完全阻塞;
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协诊方法
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 ①速效β2受体激动剂雾化溶液或气雾剂吸入后15 分钟FEV1增加≥ 12% ②抗炎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改善,给予吸入糖皮质 激素和(成)抗白三烯治疗4周,FEV1增加≥ 12%
致 谢!
急性喉炎
可出现咳嗽、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 等症状;
但其咳嗽为犬吠样; 同时伴有声嘶; 易致喉梗阻 。
白喉
可出现咳嗽、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 等症状;
但其咳嗽为哮吼样,同时伴有声嘶; 易致喉梗阻; 见咽部白色或乳白色假膜,不易拭去,
强行剥离可引起出血。
喉气管支气管炎
表现为咳嗽、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等 症状;
亲属具有过敏性疾病史,也可能是哮喘的首次发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心源性哮喘
儿童心源性哮喘相对少见; 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内膜
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 本病发作季节性不强,劳动后诱发; 平喘药效果差; 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可发现心率失常
和心脏增大等。
9、其它尚需鉴别的疾病
囊性纤维性变; 肺嗜酸细胞浸润症; 气管环状血管压迫; 气管食管瘘;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综合症; 原合性免疫缺陷; 变态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肉芽肿性肺部疾病 。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指南(2024年修订版)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指南(2024年修订版)目录1. 引言2.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3. 诊断标准4. 评估和监测5. 非药物治疗6. 药物治疗7. 预防措施8. 总结9. 参考资料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提供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指南。
该指南基于2024年修订版,旨在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简明、准确的指导。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特征为支气管高反应性和可逆性阻塞性通气障碍。
其主要症状包括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闷感。
诊断标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应基于以下标准:- 症状: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或胸闷感。
- 支气管高反应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肺功能检测显示可逆性阻塞性通气障碍。
- 排除其他疾病:排除其他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
评估和监测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评估和监测,应包括以下方面:- 病史:详细了解患儿的症状、发作频率等。
- 肺功能检测:评估患儿的肺功能,包括峰流速、用力呼气容积等。
- 控制水平评估:评估患儿的病情控制程度,包括症状频率、夜间症状等。
- 预后评估:评估患儿的预后和发展趋势。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措施:- 触发因素避免:避免患儿接触可能引发哮喘发作的触发因素,如烟雾、过敏原等。
- 支持性护理:提供适当的支持性护理,如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
- 教育和自我管理:向患儿和家长提供相关教育,包括哮喘的认识、正确使用雾化器等。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以下药物:-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用于缓解急性哮喘发作,如沙丁胺醇。
- 长效控制药物:用于维持哮喘症状的长期控制,如吸入型皮质类固醇。
- 其他辅助药物:根据患儿情况,可酌情使用其他辅助药物,如抗白细胞介素治疗。
预防措施为预防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和加重,应采取以下措施:- 预防性药物治疗:根据患儿的病情,合理使用预防性药物,如吸入型皮质类固醇。
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诊断

喘息强度
变化不定
较弱
急性重症哮喘发作的治疗流程
治疗措施
吸氧
给药的剂量及方法
采用面罩给氧,通常氧流量4升,维持SaO2 在 94%以上. 沙丁胺醇2喷,或2.5mg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 第一个小时内,可每20分钟给药一次。 2喷,在第一个小时内,可每20分钟给药一次。 口服强的松(1-2mg/kg/d)连用5天 或静点甲基泼尼松龙(1mg/kg) 第一天,6小时 一次;第二天12小时一次;第三天 日一次。 负荷量:6-10mg/kg 维持量:0.9mg/kg/h 以后可根据血药浓度调节氨茶碱的用量.
控制药物的选择 继续按需使用短 效β2受体激动剂 吸入 小剂量糖皮质激 素吸入治疗 双倍的小剂量糖 皮质激素吸入治 疗 小剂量糖皮质激 素吸入加白三烯 调节剂
加白三烯调节剂
常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药物及剂量(小剂量) 药物 小剂量(µ g)
丙酸倍氯米松(BDP) 布地奈德定量气雾剂经储雾罐吸药 雾化吸入 丙酸氟替卡松 环索奈德 莫米他松 氟尼缩松 100 200 500 100 无 无 元
≥两天/周
≥两天/周
哮喘的药物治疗(控制药物)
哮喘的药物治疗(控制药物)
哮喘的药物治疗(控制药物)
哮喘的药物治疗(控制药物)
哮喘的药物治疗(缓解药物)
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管理流程
哮喘的教育 环境的控制 按需使用短效β 2受体激动剂吸入
按需使用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吸入 能达到完全控制 按需使用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吸入 能够部分控制 未控制或吸入小 剂量糖皮质激素 后仅能部分控制
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诊治要点
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诊治要点
谢 谢
参考文献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2008 (updat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ldren 5 years and younger. ()
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写在课前的话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
症状时隐时现,可以持续几分钟或者几天,症状可轻可重,严重时可以危及生命。
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哮喘,对于哮喘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就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哮喘的分期和分级等几方面进行相关介绍。
一、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一)症状典型的症状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
不典型的症状为反复发作性的胸闷、咳嗽。
可有打喷嚏、流清涕、眼睛痒等发作先兆;夜间和/或清晨容易发作或加剧;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快速缓解。
(二)体征非重症支气管哮喘可无明显体征,也可存在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吸频数,呼气相延长等体征。
重症支气管哮喘可出现端坐呼吸,语不成句,焦虑,烦躁,大量出汗,发绀,奇脉。
(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通常增高不会高于10%;合并感染时可见WBC或Ne%增多,需注意的是全身使用GCS后可使WBC、Ne%增多。
痰检: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血气分析:早期、轻度的支气管哮喘可见PaO2↓、PaCO2↓、PH↑;晚期、重度支气管哮喘可见PaO2↓、PaCO2↑、PH↓。
(四)CXR急性发作期可呈过度充气状态,双肺透光度增加。
(五)肺功能检查1.支气管舒试验FEV1<70%预计值可进行支气管舒试验。
试验方法:首先测定受试者基础FEV1。
试验前12小时停用短效β2激动剂,茶碱缓释片应停用24小时,阿托品应停用8小时。
然后吸入β2激动剂(万托林溶液或气雾剂),吸入后15~20min重复测定FEV1。
计算吸药后FEV1 改善率。
FEV1=(用药后FEV1-用药前FEV1)/用药前FEV1×100%阳性判断标准:FEV1改善率≥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2.支气管激发试验FEV1≥70%预计值可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
试验方法:雾化吸入激发药物组织胺或乙酰甲胆碱。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不予常规检查;适用于反复喘息或咳嗽儿童,怀疑哮喘以外其 他疾病。
支气管镜
适用于:反复喘息或咳嗽儿童,经规范哮喘治疗无效,怀疑其他疾病,或 哮喘合并其他疾病
中/高剂量ICS ICS+LTRA(或+缓
低剂量ICS+LTRA
释茶碱*)
(或+茶碱*)
中高剂量
ICS/;缓释茶碱*)
按需使用SABA
中高剂量 ICS/LABA+LTRA和 (或)缓释茶碱+抗
IgE治疗
*对于6-11岁儿童 ,不推荐应用茶碱,在Step3首选中等剂量ICS **对于处方了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者应用 倍氯米松/福莫特罗维持缓解治疗的患者 # 噻托溴铵(软雾吸入器)被表明用于疾病发作史的病人的附加治疗;不可以用于<18岁儿童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1)证实存在可逆性气 流 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人速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压力定量气雾剂) 后15 min第 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 ②抗炎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改善:给予吸人糖皮质激素和
按需使用SABA
首选控制 治疗方案
次选控制 治疗方案
缓解药物
第一级
第二级 低剂量ICS
第三级
低剂量 ICS/LABA**
第四级
中/高剂量 ICS/LABA**
第五级
中高剂量 ICS/LABA+LTRA和 (或)缓释茶碱+口服 最低剂量糖皮质激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乔丽潘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当今世界威胁公共健康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
哮喘的发生可影响各年龄阶段,可在婴幼儿起病,并以儿科多发,是儿童主要的缺课原因,(美国儿童每年缺课5-7天),也是儿童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
哮喘患病率在全球差异甚大(0-30%),全球已有哮喘患者1.5亿。
不少国家提供的数据显示哮喘患病率,死亡率仍有上升趋势。
由于哮喘病因复杂,个体差异甚大,其症状又以咳嗽,胸闷,喘息,呼吸困难为主,不少患者易被诊断为复发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有些很典型的婴幼儿哮喘,可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住院10多次,仍按细菌感染处理。
有的因喘控制不满意,用抗生素不断升级:有的则合并应用全身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后,气道阻塞及喘息症状获暂时缓解,但很少考虑症状缓解后的预防治疗,故喘息反复发作迁延到成年,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哮喘防治工作已引起世界各国极大的关注。
1诊断反复性咳嗽及喘息,特别在运动,病毒感染或吸入过敏原后加重,高度提示哮喘。
根据病史及典型哮喘发作,诊断一般无困难。
儿童哮喘诊断标准(试行,1998)如下。
1.1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①年龄〈3岁,喘息发作≥3次。
②发作时双肺闻及呼气相喘鸣音,呼气相延长。
③具有特应性体质,如过敏性湿疹,过敏性鼻炎等。
④父母有哮喘等过敏史。
⑤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
凡具有以上①,②,⑤条即可诊断哮喘。
如喘息发作2次,病具有第②,⑤条,诊断为可疑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3岁)。
如同时具有第③和(或)第④条时,可考虑给予哮喘治疗性诊断。
1.2 3岁以上儿童哮喘诊断标准①年龄≥3岁,喘息呈反复发作者(如发作1次,若可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亦可考虑)。
②发作时双肺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③支气管舒张剂有明显的疗效。
④除外其他引起喘息、胸闷和咳嗽的疾病。
对各年龄组疑以哮喘同时肺部都有哮鸣者,可做以下任何一项支气管舒张试验:①用β2受体激动剂(β2激动剂)的气雾剂或溶液雾化吸入。
②0.1%肾上腺素0.01ml/Kg皮下注射,每次最大量不超过0.3ml。
在做以上任何一项试验后15min,如果喘息明显缓解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或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上升率≥15%,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可做哮喘诊断。
1.3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诊断标准(儿童年龄不分大小)①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痰少、运动后加重。
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②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③有个人过敏史或家庭过敏史,气道呈高反应性,变应原皮试阳性等可做辅助诊断。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名为过敏性咳嗽,是一种潜在隐匿形式的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唯一症状是慢性咳嗽,无明显阳性体征,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其发病机制多数认为与哮喘相同,亦以持续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
故采用哮喘治疗的原则,能取得较好疗效。
2.哮喘病情分级目前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将儿童哮喘分为婴儿及5岁以下年幼儿哮喘组及成人和儿童哮喘组,这将有利于不同药物分类使用及肺功能评定。
(如>5岁可同时参考峰流速值PEF及PEF 的变异率)。
2.1间歇症状间歇出现症状,<每周1次短期发作(数小时至数天),夜间咳嗽症状≤每月2次,发作间期无症状,肺功能正常,PEF或FEV1≥80%预计值,PEF变异率<20%。
2.2轻度症状≥每周1次,但<每天1次,发作可能影响活动和睡眠,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PEF或FEV1≥80%预计值,PEF变异率20%~30%。
2.3中度每日有症状,影响活动和睡眠,夜间哮喘症状>每周1次,PEF或FEV1≤60%,<80%预计值,PEF变异率>30%。
2.4 重度症状频繁发作,体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睡眠,PEF或FEV1≤60%,PEF变异率>30%。
3.实验室检查3.1痰液嗜酸性粒细胞(EOS)哮喘患儿痰液多为白粘痰。
痰中及血中EOS上升,血清中EOS>(250~400)×106/L,在伊红美蓝染色可见很多嗜酸性粒细胞及破裂细胞释放的颗粒,其他疾病痰中很少有嗜酸性粒细胞。
3.2血清免疫球蛋白除IgE上升外,其余多为正常。
3.3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一般正常,若合并细菌感染则白细胞上升。
3.4胸部X线检查哮喘在发作期多数患儿呈单纯性过度充气及伴血管阴影增加,缓解期大多正常。
合并感染如肺炎时,肺部有侵润灶,发生其他合并症时如气胸、纵隔气胸、肺大泡及肺结核等可出现不同X线影象。
3.5肺部CT 包括常规CT扫描和高分辨率CT扫描(HRCT),可用于哮喘鉴别诊断及判断其他并发症或严重度,并观察疗效。
3.6肺功能测定哮喘患儿经常对自身的症状及严重程度缺乏认识,医生观察的咳嗽、喘息和呼吸形式也不一定准确,全面。
使用肺量仪和峰流速仪测定肺功能可对气流受限程度和可逆性作出评估,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用肺量仪测量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是评价气道阻塞情况和哮喘严重度最好的单项指标。
由于使用复杂,价格较贵,故基本只用于门诊和医院哮喘病人的诊断和长期监测。
峰流速仪测定峰流速(PEF ):指气体流过气道的最大速率。
PEF 及FEV 高度相关。
简易峰流速仪轻便,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可用于医院门诊,亦可用于家庭诊断哮喘,评估严重度和评价疗效。
PEF 可能在症状出现前几个小时或前几天就有改变,因此可作为预防发作的指标。
峰流速仪的使用①站立水平位握峰流速仪 ,不要阻挡游标移动。
游标放在刻度的最基底位(零位);②深吸气,嘴唇包住口器,尽可能快的用力呼气;③记录结果,将游标拨回零位,再重复2次,取其最佳值。
当峰流速值用于诊断时,首先用病人峰流速值与预计值比较,儿童一般根据性别、身高确定其正常范围,亦可通过2~3周的正规治疗及连续观察,取无症状日的下午所侧PEF 为患儿个人最佳值,若所侧值低于预计值的80%,则考虑为中度发作,应调整原有治疗。
100%PEF PEF 2/1PEF PEF PEF ⨯+-=)最低(最高最低最高变异率 当变异率<20%,在20%~30%之间及>30%时,分别提示轻中重度哮喘。
3.7免疫诊断皮肤点刺试验:皮肤检查过敏原是发现和明确哮喘的诱发原因和协助诊断最基本,简单,快捷的方法.常用的室内变应原有室尘,螨,花粉,霉菌,动物皮毛及蚕丝等。
将常见吸入过敏原侵出液点于皮肤,用点刺针在前臂做点刺试验,并用磷酸组胺及抗原溶液做阳阴性对照。
如阴性对照有反应,应在点刺阳性直径中减去。
在做点刺试验前3天停用抗组胺类药物。
结果的判定见表1表1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判断标准变应原风团反应范围与阴性对照相同-变应原风团反应范围=标准组胺风团反应范围的1/4 +变应原风团反应范围=标准组胺风团反应范围的1/2 ++ 变应原风团反应范围=标准组胺风团反应范围+++ 变应原风团反应范围=标准组胺风团反应范围的2倍++++IgE测定:血清中IgE含量极低,只占Ig总量约0.004%,但其抗体活性活性极强。
血清总IgE测定一直作为过筛试验而应用于变态反应的诊断,但受种族、性别、年龄、寄生虫感染等因素影响,决定机体对某种变应原起反应的非总IgE,而是与该变应原接触导致过敏时产生的相应的特异性IgE (sIgE)。
经典方法用放射吸附变应原试验(RAST),现采用CAP-system检测报告方法,报告绝对值,以kuA/L为单位。
另一方法为分级法(表2),此方法灵敏而准确、安全,不受操作水平、药物、皮肤条件影响。
表2 血清特异性IgE水平的判断分级0 I II III IV V VISlgE(kuA/L) <0.35 0.35~ 0.7~ 3.5~ 17.5~ 50~ 100~低水平中等较高明显高甚高极高意义缺如或未检出Phadiatop过筛试验:此法为将空气中90%以上常见过敏原包埋在同一CAP中,应用CAP-system进行测定,如血清Phadiatop呈阳性或有sIgE阳性,表明有过敏,但阴性不除外有过敏。
因Phadiatop不仅包括常见吸入过敏原,并有地域性差异,此法优于总IgE测定。
3.8血气分析在重症哮喘时用此方法进行检测,特别合并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时可用来指导治疗。
4鉴别诊断4.1毛细支气管炎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副流感病毒所致,好发于2~6个月婴儿,常于冬春季流行,广西、温州、山西均有流行报道。
4.2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生在3岁以内,临床表现为支气管炎伴喘息,常有发热、喘息,随炎症控制而消失,一般无呼吸困难,病程约1周。
大部分到4~5岁时发作停止。
现一般倾向认为如有典型呼气相喘息,发作3次,并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疾病,即可诊断为哮喘,如喘息发作2次,有个人特应性、家族哮喘病史、血清IgE升高,应及早进行抗哮喘治疗。
4.3先天性喉喘鸣是因喉部发育较差引起喉软骨软化,在吸气时喉部组织陷入声门而发生喘鸣及呼吸困难,于出生时或数天后喉出现持续吸气性喘鸣,重者吸气困难,并有胸骨上窝及肋间凹陷。
在俯卧位或被抱起时喘鸣有时可消失。
喘鸣一般在6个月到2岁。
4.4异物吸入好发于幼儿及学龄前期,有吸入异物史,呛咳可有可无,有时胸部X线摄片检查无异常,应做吸气相及呼吸相X线透视或摄片,可有纵隔摆动,或由于一侧气体滞留而两肺透光度不一致。
如X线检查阴性,仍不能除外异物,可做支气管镜检查。
笔者曾见一气道异物幼儿,肺部有发作性喘鸣,但无异物吸入史,X线检查阴性后做支气管镜检在支气管壁取出西瓜子皮后喘息消失,偶有食道内异物压迫气道引起喘息。
4.5环状血管压迫为先天性畸形,多发生于主动脉弓处,有双主动脉弓或有环状血管畸形。
由一前一后血管围绕气道和食道,随后两者又合并成降主动脉,某些病例右侧主动脉弓和左侧主动脉韧带形成一个环,前者压迫气管及食道。
4.6胃食管反流多数婴儿进食后发生反流,食管粘膜有炎症改变,反流可引起反射性气管痉挛而出现咳嗽、喘息,可行吞钡X线检查,近年来用食管24小时PH值检测有助诊断。
4.7支气管淋巴结核可由肿大淋巴结压迫支气管或因结核病变腐蚀和侵入支气管壁导致部分或完全阻塞,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喘息,常伴有疲乏、低热、盗汗、体重减轻。
可做PPD、X线检查,痰结核菌检查,测定血清抗体;凝有支气管内膜结核引起气道阻塞应做支气管镜检。
4.8 先天性气道畸形(喉蹼、血管瘤、息肉等)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造成喉部狭窄,若喉部完全阻塞者生后可因窒息而死亡。
若喉部部分阻塞,哭声减弱、声嘶或失声,有吸气及呼气时呼吸困难及青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