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一。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一。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一、研究课题的来源:

在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年增长率为19.1%,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为

2.15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7594万,年增长率达到54.5%。学生依然是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平台,已成为网民学习新知识、接受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中学生己经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网络在中学生信息交流、人际交往、视野拓展等方面显现出重要作用。但同时,它带来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也日益突出。中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令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网络道德是表现在网络世界中的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网络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

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网络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意识态度、网上行为规范、评价选择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种用来正确处理、调节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网络道德的目的是按照善的法则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关系和自身,其社会需要除了规范人们的网

以当前中学生的上网现状为研究起点,(例如: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沉溺于网络游戏,对于虚拟的网络社会无法正确地分辨等等问题和现象。)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在调查了解我国中学生上网现状,结合自己的经验,从网络社会、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入手,分析了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对网络道德、网络道德教育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界定,把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和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作为中心,对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进行探讨,建构了我国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机制、提出了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原则,对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对于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不仅仅要依靠学校的力量,还要依靠并对完善家庭教育,优化社会环境,加强政府对于网络的监管,企业对于网络技术的优化等方面形成教育合力进行探索,以多管齐下来完善和帮助强化中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在这种网络大爆炸社会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开展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可以丰富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互联网进入中国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尤其在近几年手机上网异军突起的情形下网络社会中的道德问题更是显得日益突出,传统的社会道德又面临挑战,需要通过丰富和加深理论研究,才能解决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其次,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网络社会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为人们认识在当下的网络时代中学生道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全面探索网络社会环境对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制约因素。在继承传统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结合网络社会的特征和要求,加

强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再次,进一步加强网络时代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体系和机制的理论研究。网络道德教育要在全新的网络时代环境中发挥出应有的精神整合力,就必须实现道德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因此网络时代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还有在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学校、家庭、社会、政府、企业多管齐下,多方努力对于加强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以理论研究为基础,提出有效的管理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起到积极的效果。

三、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主要参考文献

在确定了论文题目之后,查阅了很多参考文献和一些数据资料,由于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国内对于针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这方面的研究并不是特别多,没有特别多的人去关注,据统计,我国学者研究较多的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向题主要有:有害信息、数字鸿沟、网络侵权、网络沉迷、信息诈骗等。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又有新的技术更新,新的网络道德问题随之产生,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平台,已成为网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传播新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由于网络社会是一个可以产生异化的地方。因此,更要特别强调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开始有关注到网络的道德问题,而网络道德问题层出不穷、样式百出,而且年龄更趋向于中学生人群,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更多关注了。近几年,人们更多地从多方面入手解决中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

1.在学校实践层面

目前,在学校实践层面开展的网络文化道德教育变革的研究,已陆续增多。四川、江苏、天津等几个省市的学校展开了网络道德教育的实验研究,还建立了网站进行推广宣传。其中,四川遂宁市船山区城南小

学课题组《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道德素养养成的研究》,力图从“做人”,“做事”学习三个方面,探索网络文化环境下小学阶段学校道德的育人机制。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课题组从学校局网域系统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包括德育信息、网络德育课、网络咨询、网络德育基地等内容,旨在探索加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与途径。天津市第一中学的“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将现行的德育理论体系回归到网络环境中进行反思与重建,力求建构与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相适应的德育理论体系和对策体系。

2.在理论研究方面

当前,已陆续出版了《网络道德教育》等关于网络文化境遇下对道德教育调适的理论成果。《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技术》、《电化教学》、《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也已刊登了部分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网络道德要反映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网络道德一定要遵循网络自身的特点等网络道德建设的一些原则;同时,指出应建立自主原则、道德自律原则、平等互利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正原则的新型网络伦理。随着研究的深入,近来已有学者关注到网络文化是现实生活的改造性力量,指出网络文化可能成就一种新的伦理范型,为个体道德决断权力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能,也为道德超越义利之争,重返道德本真提供了一种可能。总体而言,当前,多数论者认为,构建健康、文明、向上的网络文化,就要从技术手段、法律手段、自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群众监督等方面入手。对于应对策略,有学者指出,用科学的思想和理论指导网络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加强网络管理,引导中学生正确选择和运用网络文化知识。还有学者指出,首先从源头上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开发,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对中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强制性约束。其次要加强和完善网络立法,建立良好网络秩序;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和加强监督;培养网民自主道德意识。还有学者认为要立足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开展德育工作。他们认为在网络学科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

者、辅导者。其教学思路贯穿在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包括拟定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启发性问题和变式自测题等。教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要主动考虑如何展示德育内容,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另有许多专家学者指出,根本的还是要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在减少网络带来的危害的同时,要利用互联网自身的优势,开展网络道德教育。他们认为,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媒介,可以对学校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产生显著的影响;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网络道德教育都有独特的优势;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说教式的灌输,内容枯燥,过于抽象,学生很难内化。网络可以利用其自身的图文与语音功能,使道德教育变得生动形象,容易理解;并且学生也可以以参与式的身份来讨论一些道德问题,发表自己的道德见解。另外,在网络也可以采用公正团体策略,增加网络的凝聚力,提高网民的道德认知能力,减少网络不道德行为。曾经,张茂聪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网络文化境遇下我国中小学校道德教育的变革研究”基于当前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力图从网络文化的视角切入研究网络文化对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思考网络文化对中学生道德的合理的规导作用发挥,提出了文化管理的一系列主张,正在一些中小学中开始实践探索。

3.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管理层面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互联网和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早在2001年11月22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中学生网络协会联合召开网上发布大会,向社会正式发布《全国中学生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2004 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发第二天,中青网开通

了“中学生思想道德网”,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紧扣时代

脉搏,正视信息时代网络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辟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天地。2007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中学生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提出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2010年的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还有在2014年2月18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开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要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远大志向。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让孩子们熟读并记住24个字,抓好友善、孝敬、诚信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在核心价值观的沐浴下健康成长。要广泛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增强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努力提供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严厉打击网上淫秽色情,开展少儿出版市场专项治理,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形成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携手育人的良好局面。中学生网络道德体系的构建已成为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参考资料:

一、专著文献

[1]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严耕,陆俊,孙伟平.网络伦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3]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奪教育出版社2000.

[4]杨谷.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概论[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

社,2008.

[5]李钢,王旭辉.网络文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6]李伦.鼠标下的德性[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7]张震.网络时代伦理[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8]宋元林,陈春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9]韦吉锋.网络思想教育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10]黄寰.网络伦理危机及对策[M].科学出版社2003.

[11]赵永忠.数字化侵害中国中学生网络问题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2.

二、期刊文献

[12]路琳.探索“文化德育”模式,推进德育创新[J].河南社会科

学.2011.

[13]万雅青.网络道德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J].青年与社会,2013.

[14]路琳,吴晶.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文化应答[J].教育科学研究,2007.

[15]廖传景.中学生网络德育新视角:网络道德心理教育[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

[16]朱继红.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探析[J].教育与人才,2011

[17]周立,朱文媛.“四位一体”: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制度架构[J].新余学院学报,2013.

[]8]马艳萍.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建构原则及路径探究[J].文化教

育,2012.

[19]何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外教育研究,2010.

[20]路琳,翟栋.德育过程的文化解读[J].郑州大学学报,2010.

[21]王艳.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

[22]王振华.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德育创新与发展[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

[23]胡华荣.论“慎独”与中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机制建设教育探究[J].教育探究,2006.

[24]黄新建,朱立新,宋明先.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25]陈文心.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社会学检视[J].教育理论与实

践,2009.

[26]吴伟.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思想政治课

学,2009.

[27]杨金焱,费世淼.网络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挑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28]陶宏开.素质教育与网络时代的中学生教育[J].明德讲堂,2008.

三、学位论文

[29]邓鸿.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四所中学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30]胡恒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2.

[31]夏莹莹.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2.

[32]彭阳慈航.大学生网络安全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D].湖北:武汉纺织大学,2013.

[33]曹红战.试析我国当前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

[34]周文学.未成年人网络道德行为师范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35]樊小梅.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个案[D].重庆:西南大学.2010.

[36]王颖.中小学网络教育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8.

[37]蔡丽华.网络道德研究[D].吉林:吉林师范大学,2006.

4、 网络资料文献

[38]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https://www.360docs.net/doc/8911577501.html,/hlwfzyj/,2014-2-15.

[39]中国教育部门户,https://www.360docs.net/doc/8911577501.html,/,2014-3-1.

[40]青少年维权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911577501.html,/,2014-3-1.

[41]中国未成年人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911577501.html,/,2014-3-1.

四、研究思路主要内容、重点与创新

研究思路: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作为理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涉及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进行深入解读,此为论文研究的切入点。同时进行相关调研,对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此为论文研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认真查找制约中学生网络道德发展的原因,此为论文研究的关键。最后有针对性的探讨寻找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建议,以改进和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此为论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主要内容主要分为三四大部分,一是对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和解读;二首先是对我国当前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三其次是分析对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四最后是提出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建议。

本文研究的重点包括以下两点:

(1)关于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

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来自多个方面:首先是中学生自身的原因;其次,网络技术本身也是导致网络道德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最后还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疏忽等。为此本选题在综合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用一定篇幅对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论述。

(2)解决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对策

中学生网德教育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

必须从学校、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本课题将重点阐述这一问题。

本文研究的创新在于:

(1)选题具有时代性。网络道德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重视的前沿课题。而在我国,由于互联网普及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网络道德问题前几年已经凸显,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为了我国新出现的焦点问题。所以本课题力求站在信息网络时代迅猛发展潮流的前列,勇敢面对互联网络给中学生道德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讨趋利避害的对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涉及面较广,本选题将综合运用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进行研究,在解决对策上从学校、家庭、社会,互联网等多方面来解决问题,多管齐下。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这一问题。

五、方案及进度安排

本文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和理论书籍,采用归类法、分析比较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

进度安排:

(1)2013年11月 选题、搜集资料、定题

(2)2014年2月 填写开题报告审核表

(3)2014年3月 准备开题报告

(4)2014年3月-2014年5月 完善资料、充实内容开始撰写并完成初稿并 递交导师

(5)2014年5月 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

(6)2014年5月底 定稿

(7)2014年6月初 按要求整理格式,打印并提交论文,论

文 答辩

论文大纲:

中学生网络道德研究

绪论:研究的来源 目的 意义 方法

1、 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1) 网络道德的概述

1、 网络科技及其发展现状

2、 道德、网络道德的内涵解读(概念内涵已有很多研究,我们主要是结合自己的研究进行解读)

(2) 网络道德教育的界定

1、 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2、 网络道德教育的价值

3、 网络道德教育的社会现状(由此进一步凸显研究的重要与必要)2、 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现状

(1) 中学生-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

1、 中学生特殊的性格特征

2、中学生心理上的“断奶期”

(二)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表现

1、认知模糊

2、情感脆弱

3、信念犹疑

4、行为失范

三、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学校网络道德教育落后

(二)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缺失

(三)多元化背景下,社会网络道德环境不健康

(四)政府对待网络道德问题时治理体系不完善

(五)网络企业在发展的时最大化的追求经济效益

四、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完善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

政府、企业等教育主体共同负责的教育合力,至关重要。

(一)学校管理 (此为重点研究内容)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2、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3、加强心理咨询辅导工作

(二)家庭教育

1、父母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

2、父母应做好监督和引导工作

3、父母应做好与子女的沟通工作

(三)社会监督

1、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监督

2、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四)政府管理

1、加强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2、建立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

3、规范政府行政管理手段

(五)企业创新

1、互联网企业加强绿色网络的设计与营销

2、互联网企业完善内部的网络道德教育

结语

附:参考文献

后记

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教育

2012年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江南实验学校 2012.03

2013年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惠州市惠阳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远离网吧,从我做起”的通知,我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工作实际,特制定《南坑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惠州市惠阳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远离网吧,从我做起”的通知,在广大师生和家长中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促进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构建文明、健康、和谐校园。 二、活动安排 1、加强教师网络道德教育宣传,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小学生的表率。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统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我校每个教师办公室都配备有电脑。目前,我校教师90%以上都会上网,其中不少人会利用网络制作课件或主页。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学校将制订教师上网的若干规定。保证了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2、在小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目前虽然网络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但网络方面也不是全无法规或规范。问题在于,对网络的“虚拟身份”比较难于管理,也有不少人对网络上的法律规定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鉴于网络世界的特点,我们一方面在三——六年级选拔出网络管理员,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另一方面则需要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规定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为此,我校成立了教师和学生两支网管队伍,专门给学生印发了一些网络法规或规定,供大家学习、遵循。 3、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要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使他们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4、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自己设计制作网页或网站,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在当今网络时代,仅仅对青少年儿童上网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是不够的,小学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还应该主动出击,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通过网络推动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 三、活动实施 (一)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工作:

关于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关于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从道德教育角度分析大学生的上网情况,并就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外在行为方面的影响作一论述。进而提出一些强化网络对大学生正面道德教育的措施。【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当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人类进人了网络世界,而这网络世界正以几何级数在膨胀,以其无法估量的巨大力量冲击着人类原有的行为方式和生产方式,甚至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要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是要增强时代感,在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上下功夫。新世纪的大学生对互联网如同对待其他新生事物一样特别容易接受,加上互联网的诸多特性又迎合大学生的思维、心理特征,因而他们对互联网情有独钟,趋之若鹜,纷纷触网。为此,笔者特进行了一次调研,旨在通过对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称“上海金专”)学生上网情况的了解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让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思想道德教育进网络的可行性对策。 一、大学生上网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上海金专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调查显示,虽然上海金专大多数学生“触”网时间在一年左右,然而却在网络中投人了相当高的热情,52%的学生每周上网1~5小时。而网络在学生中迅速发展、普及的同时,道德教育方面却缺乏有力引导,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大部分学生上网的目的不明确,对网络教育功能利用不够。他们对网上聊天很感兴趣,其内容多为元主题的闲聊和纯感情的交流,而利用网络查阅有用资料,自觉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学生却非常少。 2.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少,不健康内容难于控制。网络作为一种元国界、开放性的传媒工具,里面的内容良莠不齐,雅俗共存。调查结果表明,一半左右的学生已经遇到过传播不健康思想的网站,有极少部分学生还是经常访问此类网站。面对混杂的网络信息,尽管上海金专绝大多数同学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但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道德辨别力不高,也难免受到一些消极信息的影响。 3.网络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带来隐患。在上海金专,有16%的同学每周上网时间在六小时以上,甚至出现上“通宵网”的现象。这势必会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易于导致人际交往障碍。而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易造成青少年道德感弱化。" 4.思想道德教育进网络力度不够,对于开设思想道德教育网站,认为有必要的学生过半。而开设后,访问率是否很高,此网站能否占领网络的一片天地,调查结果不容乐观,由此增加了道德教育工作进网络的难度。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888999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像任何新技术的出现一样,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由于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青少年的边缘性特征极为明显,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则可能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引发人格分裂。而传统道德规范已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中学生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培养尤为关键 中学生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中学生的生理成熟过早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及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中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中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自由地带”,由于中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 道德文化植入者的“不在场”。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学生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中学生的核心的道德内容。这对于促进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 然而,作为“道德文化植入者”的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却显得过于无力。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德育则显得滞后与低效;面对网络,社会价值取向过于单一。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但它更是网络经济时代,随着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深刻变革。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网络社会问题日渐引发青少年道德缺失的问题。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的调查显示,6.6%的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不痛快的时候发泄一下”,22.3%的学生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5.2%的学生是“大家都用我也用”。此外,有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自用过别人的账号上网。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调查显示,45.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目录 摘要 (1)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2) 二、青少年在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3) 三、对青少年网络教育的建议 (4) 四、加强青少年教育的自身引导 (8) 五、结语 (9)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教育和管理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我国国情,网络飞速发展,同时在制度上的不健全,带来了许多新的隐患,迫切需要我们去管理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为青少年成长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负面影响网络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1世纪,网络实实在在的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浏览新闻/冲浪/玩游戏/看电影等等更是人们一上网就能做到的事情。青少年全体作为网络使用者中的大多数,网络虽然带给了人们许多的便利,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也免不了负面影响,对处在人生成长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很容易在网络营造的虚拟空间中迷失自我,小则荒废学业,大则祸害社会。并且现今网络是最流行的社会元素,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消极影响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新的温床。而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弄明白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重要因素,遏制青少年沉迷网络,对培育新时代的青少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一)、青少年网络问题的诱因。网络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其实根源在父母;与其说孩子有心理问题,不与说父母的教育有问题。因为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受到太多的指责,因为需要出口,所以孩子会选择一个虚拟的网络,让他倾吐内心的情感,因为在网络中,没有人指责他,也没有人对他做出评判,所以对孩子来说,网络是一种心理需求。如果我们切断这种心理需求,孩子又会做出其他的叛逆行为,如赌博、偷窃、打架等,这些在上个世纪没有网络时期那些年轻叛逆者的行为。所以心态决定人生,心态决定了孩子是不是迷恋网络。戈德伯格(Ivan Goldberg, M.D)1995年所提出,网络问题是一种精神错乱,他比照在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上对病态 赌博的定义来比照,定立了有关病态上网的理论,但它不被最新的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收录,IAD认为是否被划为心理障碍仍须研究。 (二)青少年生活方式现状。根据2009年“中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部分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在各个方面(包括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体育锻炼、娱乐活动、人际关系、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都达到了比较健康的水平,并且其表现出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均衡。在未成年人的业余活动中,做作业、复习预

网络安全与道德作文

网络安全与道德作文 今天,我读了《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这一本书,讲了有关与网络安全的道德教育,利用爱国篇、 好学篇、礼貌篇、诚信篇、自护篇、自律篇和守法篇等7个部分组合成一本内容丰富,从 而教育人民懂得网络安全与道德。 通过读《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这本书,我学会了网络的安全与道德。计算机互联网 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我们应该防止反动迷信、 谣秽、习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网络,是一个特殊的“望远镜”。现在,通过互联网,借助各种网站,惦记相关主页,就能看得很远很远。通过网络,可以与全世界人们友 好地交流,网络,还是学习的好帮手。通过互连网,可以从网络学习许多知识,增大学习 的范围,所以,网络是一所没围墙的学校。由此可见,网络是丰富多彩的,给人们的生活 增添了无限的欢乐。 网络虽然丰富多彩,吸引人,但是也经常给青少年带来伤害。 这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可信的。例一:某城市里,几名学生上网成瘾,后因没有钱 上网,竟然铤而走险,结伙抢劫,被公安机关拘留,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例二:某学校女 生在网上结识了一位网友,那人自称是“喜欢真实的姐姐”,二人交往的时间不长就成了“好友”。该女生因轻信这网上“好友”,独自与其约会见面。见面才知道这位“姐姐” 是个成年男人,自己上当受骗了,但为时已完。那人强行施暴,使她身心受到了严重伤害。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网络确实给青少年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因此,网络的安全是很重 要的。我们应该增强对网络的意识,不要轻信网上的网友,与其独自见面,很容易上当受骗。更不要沉迷网络,长时间对电脑屏幕,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 我读了《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使我增强了对网络的意识。希望那些沉迷网络,轻 信网上叫的网友等的人,请你们关注以下关于网络的意识,认识到它的危害,行动起来吧! 作者:杨悦今天,老师发给了我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第一眼看见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到有一种奇妙的新鲜感。这本书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啊?它的“皮肤”整体呈橘黄色,里面内容丰富。等我看完这一整本书以后,才明白了这本书 主要是让我们学会在网上做到自我保护,不受到他人的欺骗,那样才能安全的在网上自由 的“嬉戏”、“玩耍”。 读完这本书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件案例:一件是有一个沉迷于网络的学生,连续 三个通宵在网吧里上网没有回家。由于父母生气,所以对其进行了批评与教育。他因不服,竟然一气之下跳了楼,结果摔伤,留下了残疾,使得他一生受到了影响。 还有一件事是美国有一位少年“网虫”上网成癖,整天茶不思,饭不想的。最后,父 母实在无奈,只得给他配备了轮椅,以便于吃饭时能强行将他从电脑前推开。他的手指总

网络道德与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谈“中学生的网络道德与安全”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脑。而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大多数家庭都用上了电脑。的确,电脑是人类的好朋友,办公、学习似乎离不开它。编辑文章、整理报表、收发信件、处理图片、查阅资料、上网购物、免费观看电影和下载音乐等等,这些以往认为繁琐或不可能及时办到的事,正是现在拥有的网络,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搞定。 网络的确给我们带来很多帮助,也让我们从中受益很多。就我个人来说体会颇深:在与我同年龄的人中,可以说我是较早接触电脑的。因为学生时期就读于重点中学,硬件条件的优势,使我们学生能有良好的机会接触电脑;后来的升学、工作也一直与电脑打交道。经历了从DOS系统到WINDOWS视窗系统的不同版本,从单机运行到网络互联,从单一的操作模式到功能众多的便捷使用法。尤其是网络诞生后,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便捷:不用担心软盘质量与容量、不用长途跋涉亲自到某处,只需发一封Email就可以几秒钟将你的文章资料传给对方;不再为一句话的出处、一本心爱的书籍(物品)无处购买而奔波;不用担心照片拍得怎样、冲印费用昂贵,数码导入,电脑处理之后,可传给任一角落的朋友……。而网上聊天、电脑游戏更是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 虽然网络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但负面因素也日渐暴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更是频见于报刊、媒体。网络的便捷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虚假消息、淫秽制品、篡改资料、盗取信息、恶意中伤、制假贩假等无不毒害着我们这些是非辨别能力尚浅、自控力差的学生们。有的被骗了钱财,有的因网聊轻信对方而受到人身伤害,有的交了坏友就此走上不归路,更多的是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人生变得一片昏暗。同时,黑客的恶意攻击、病毒的肆意传播,使得很多人措手不及,疲于应付。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南安市诗溪小学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学校内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我校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活动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注重实效,认真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好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为了更好的调查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本人暑期在校期间制作并发放了《大学生网络道德问卷调查》200份。共15道题,涉及到了网络的信息,管理和利用等诸多方面。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22.3%,大二占30.2%,大三占47.5%(大四学生已离校)。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包括学习知识、查看新闻、查找资料、聊天、交友、满足个人爱好以及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形式。同时,也有的学生在互联网这个并不是很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里堕落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把这种道德风尚反映到网络当中,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的网络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六点: 1、电脑、网络普及程度非常高有39.7%的同学配有电脑,35.7%的同学每天一般花1—2小时在电脑上,有42.6%的同学为3—4小时。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从各年级的分布来看,并不象一般认为的:大一同学因为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中国范例及使用比较陌生,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应用率也比较低。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很多同学在高中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虽然对软件、语言等并没有熟悉的应用,但一提到上网,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熟悉的。大二、大三经常接触网络的同学比较固定。也就是说,不常上网的有一部分,经常上网的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分析原因在于有些同学由于自己没有电脑,或是专注于学习,有其它事情缠身如打工、谈恋爱等,所以没有时间涉足于网络;而有些同学则因为拥有个人电脑,用起来特别方便,或是时间较为宽松,所以有较多时间留驻于网络。总体而言,经常上网的学生是比较固定的,占全体同学的40%左右,同学总是与网络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迷上了网络。 2、大学生中对网络的价值利用率不3、高网络的应用对于学生而言,主要应放在查找资料、开阔视野等层面上,一些大一的学生也承认,在没有接触到网络之前,在他们的意识中,网络应该是学习的辅助。但是事实上,真正使用网络来查找资料帮助专业学习的同学非常少,即使有也是偶尔写论文,甚至是直到交作业时,才到网上找找。调查表明,上网聊天的占34%,上网玩游戏的占28%,上网查资料的占38%。也就是说,有62%的学生在网络里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提及聊天,必然要提QQ,在调查的200个学生当中,全部都至少有一个QQ号。三、“信息污染”严重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给大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不只是为大学生打开了知识世界的一扇窗,而且也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但是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总是屡禁不止,并且成人网站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一些黄色甚至反动的网站也接近着学生。在本次调查中,有46%的学生承认接触过不文明网站,这说明“信息污染”现象还是十分严重的。四、网络文明不理

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 论文摘要: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向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档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人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1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人网

络空间,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使得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学生容易催患“网络综合症” 心理医生认为,“网络综合症”实际上是一种“瘾症”。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疾病,一旦成瘾,后果十分严重。现在已有不少中学生由于过分借助互联网寻求生活变化的补 偿和平衡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行为错位。 网络信息使用的自由化特性,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正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实不足以抵御。据调查,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此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有些中学生认为“在网上

网络安全与道德

网络安全与道德 当你把各色的原料慢慢挤进一个洁白的调色盘时,你会看到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这里有红与黑,有明艳与黯淡,有绚丽与朴实。往往为了绘画的需要,你还会把几种颜料混合起来,融会出更多复杂的色彩。这就是网络的世界。 信息技术的普遍,毫无疑问为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构建了一个宽广的平台。查找资料,不用再为图书馆无边无际的书海而头疼,只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大量的相关内容立刻呈现在眼前,并且图文并茂,有条不紊。闲暇时,更可以尽情领略网络上知识的海洋。无论是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还是优秀的文学篇章、精美的图片,这里应有尽有。整个地球仿佛就浓缩在一台小小的电脑中,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还拓宽了我们的交往领域,使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自然,每件事物都有利有弊,网络也不例外。在这令人眼花缭乱的明艳外表之下,究竟隐藏着多少急流暗涌?页面上,不良的广告泛滥成灾,有时甚至盖过了那些优秀文章,使人厌恶。更可恨的是,欺诈、谎言无处不在,它们总是打着最美丽的招牌诱骗一个又一个受害者。那些污言秽语与不堪入目的黄色信息又残害了多少青少年美好的心灵!在这交叉错杂的网络世界中同样掺杂着社会的复杂与险恶。为了谋利,一些人甘愿道德败坏甚至犯罪。对于缺乏阅历和经验的青少年,“防火墙”只能勉强地抵挡一些“黑客”与病毒,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防护。

只要我们树立起防范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遵守网上道德和法律,共同维护网络文明,又怎会受他人侵害呢?然而,网络上的虚幻世界,尤其是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长久以来一直是困扰着青少年的一大问题。很多同学都身陷其中难以自拔,还有的为此频频出入网吧,不惜以高价和身心健康来换取一时的畅快,诚然,那美丽的画面与壮阔的场景确实诱人,但是绚丽的背后也有它阴暗的一面。每个人都有游戏的权利,关键在于如何运用。适度地玩一些健康的游戏,可以调节学习压力,放松心情,但若是沉迷于其中,则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也是对我们的一项考验,你能否从容地把握好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呢? 在这万紫千红的网络世界中,我们一定要认清方向,找出自己所要的色彩。不要惧怕,不要逃避,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挑战每一项新技术。勇敢地面对吧!只要我们选择其中的亮丽色彩,融入其中又不受污染,就能过上健康自主的网络生活。

浅议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同名16956)

浅议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同名16956)

浅议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 【摘要】:目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足、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各高校可以通过发挥网络道德教育的核心作用、强化网络监督和管理、提高大学生自身个体道德自律意识等途径解决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网络道德教育 【正文】: 网络道德释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道德是同法律一样具有约束力的社会行为规范。道德是由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它是指以

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解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考察和研究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必须对作为互联网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网络道德教育,及时在青年大学生的头脑中树立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1、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在我国社会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深远影响。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促使大学生健康成材,又可对大学生造成极大的危害。也就是说互联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1)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网络具有信息共享的特点,网上的信息是全人类所共有的资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2012-2013学年度 松石小学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学校内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

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我校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活动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注重实效,认真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好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2012.9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学设计.doc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学设计 回龙观中学张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安全防范措施 (2)了解并遵守青少年网络道德规范 (3)加深对网络道德规范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络文明公约,让学生养成良好使用网络的习惯,尽可能克服因迷恋 网络游戏而无节制上网,更甚者会逃学、夜宿不归而出现的这些现象,让学生建立必要的网络道德规范,学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通过学生学习书中有关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和自我保护的资料及视频,从 而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 3、情感与价值观:( 1)正确、合法地使网络( 2)树立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设想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不能用传统教学讲,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采用新课程标准,可以通过视频和资料分析,让学生采用讨论法、分组法,并在练习中得到提高,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老师做最后的点评人。 三、教材分析 《网络安全及道德规范》是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第 4 册),第 2 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有效的减少网络安全威胁,通过《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学习,指明信息技术 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以后参加工作而服务的,所以要培养学生要 良好的信息素养,和正确使用网络的技能,遵守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做一个信息时代的合格中学生。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青少年网络道德规范 教学难点: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五、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学生讨论 六、教具准备 电脑室、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课件、视频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精彩试题(100分)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 1、( 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 A、网络低俗 B、暴力 C、暴戾 D、网络暴力 2、( A )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信息文化 D、制度文化 6、( B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 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道德观 7、( A )是网络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方式和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 A、网络德育方法 B、网络道德 C、网络道德规范 D、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11、( A )意指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中信息流的办法,对国家国防和基础设施实施破坏,以达到战略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 A、战略信息战 B、信息疆域 C、虚拟战争 D、信息边界 15、( A )就是社会风尚和社会习气,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习惯势力等形式制约着人们的言论和行动,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社会文化 B、社会风气 C、社会关系 D、道德教育 20、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

( D )的实现的。 A、网络信息访问权 B、网络信息发布权 C、知识产权 D、文化多样性权利 21、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涉及( ABCD )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A、计算机科学 B、网络技术 C、通信技术 D、密码技术 23、我国针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条款不够系统、集中,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其主要表现为( ABCD )。 A、分类立法,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 B、缺少必要的基本法 C、已有的立法中有诸多缺陷 D、网络立法较偏重于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偏轻 25、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其自由的世界,网络主体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导致诸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包括( ABCD )。 A、孤独 B、冲动 C、暴戾 D、谎言 26、网络低俗文化具有( ABC )等特点,这些都给网络低俗文化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生存空间。 A、娱乐性 B、低俗性 C、隐蔽性 D、知识性 34、网络德育的特殊方法包括(ABCD )。 A、关注跟踪法 B、取舍应对法 C、数字娱乐法 D、虚拟伦理训练法 37、网络具有(ABD )。 A、无中心性 B、开放性 C、中心性

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中医学院张潇 2155173479 中医学院白怡宁 2155172463 中医学院宁可 2155173468 中医学院柳遍 2155171925 中医学院宫宇航 2155173478 中医学院于洋 2155173480 中医学院张先恒 2155171759

引言 网络作为现代化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同时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数据库总量已经达到100 亿条以上,内容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体育、影视、卫生、音乐、股票以及校园生活等。同时,网络道德问题在大学生中也日渐凸现,并已经成为新时代所面临的重要前沿课题。 参考文献:《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与解决对策》王宇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 为了更好的调查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我们小组五个人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纸质版和网络投票两种途径,进行了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问卷调查。共10道题,涉及到了网络的信息利用等诸多方面。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22.3%,大二占30.2%,大三占37.5%,大四同学占10%。 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包括学习知识、查看新闻、查找资料、聊天、交友、满足个人爱好以及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形式。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把这种道德风尚反映到网络当中,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事实上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网络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一个涉及网络的道德问题相伴而生。 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的网络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六点: 1、电脑、网络普及程度非常高 有42%的同学带有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89%的同学办理了校园网业务,97%的同学办理了三大电商的4G网套餐,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而在我们的过去认知中,一般认为的:大一同学因为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中国范例及使用比较生疏,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应用率也比较低。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很多同学在高中甚至小学都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虽然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并不熟悉,但一提

网络道德教育实施方案

青白石中学网络道德教育实施方案为积极创建网络平安,进一步加强中学生网络文明教育,保证网络安全,杜绝网络中的不文明行为,杜绝学生沉迷网络,促使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青白石中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网络文明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网络文明教育的意义: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有效地拓展了人们学习空间,为青少年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但是,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尤其是社会经营性网吧的负面影响,又给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造成了严重危害。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远离网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就成了中小学教育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建设文明校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 网络文明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学校高度重视网络文明教育,把它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效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形成齐抓共管网络文明教育的工作机制;使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诚信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坚持文明上网,自觉远离社会经营性网吧。 二、网络文明教育主要措施 (一)加强教育引导和严格管理,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坚持“趋利避害、疏堵结合、重在引导”的原则,把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经营性网吧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作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和学校信息技术教

育课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德育考核尤其是综合表现评价的重要指标,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的重要依据。通过网络文明教育和规范管理,促进我校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结合实际,坚持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网络文明教育活动。学校在本学期安排适当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互联网管理条例》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利用黑板报、校园网等,广泛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演讲、专家讲座、“远离网吧”宣誓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和网络道德、法制观念。将网络文明教育列入本学期的“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假期,对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网吧等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学生签订《学生安全文明上网倡议书》,强化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文明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 (三)加强网络德育研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网络文明教育机制。在严格管理、保证安全文明的基础上,开辟德育专栏,充实德育内容,大力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和网络工作。学校对经常进出网吧、行为偏常的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力量,努力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把网络文明教育纳入家校联系的重要内容,引导家长关注孩子上网问题,配合学校加强教育管理。 (四)重视和抓好网络文明教育总结和提高工作。对网络文明教育工作,通过总结,认真研究和反思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的作用,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 论文摘要: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向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档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人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人网络空间,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使得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1、学生容易催患“网络综合症” 心理医生认为,“网络综合症”实际上是一种“瘾症”。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疾病,一旦成瘾,后果十分严重。现在已有不少中学生由于过分借助互联网寻求生活变化的补偿

和平衡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行为错位。2、网络信息使用的自由化特性,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正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实不足以抵御。据调查,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此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有些中学生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快乐原则支配个人欲望,从而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 二、学生上网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当前中学生上网诸多问题的存在,从客观上看,是网络媒体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网上环境比较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从主观上分析,则是中学生身心发育的社会化尚未完成,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处于成长期。笔者认为造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网络强大功能下各类信息泛滥。②上网者文明意识薄弱。③网吧经营者素质低下,功利至上,法律意识淡薄。④政府规范管理起步迟、力度小、结构松。⑤政府管理制度不完善,措施落实不到位。⑥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对互联网、计算机等相关知识欠缺。⑦学校、家长防范意识不强。⑧适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