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牡丹和芍药花的诗词

合集下载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出处、解释及赏析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出处、解释及赏析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出处、解释及赏析名句: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牡丹芳》原文:《牡丹芳》白居易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译文:牡丹芳香啊牡丹芳香,黄金的花蕊开绽在红玉的花房;几千片花瓣赤霞似的灿烂,几百枝花朵绛烛似的辉煌。

照地生辉,刚展开锦绣的身段,迎风飘香,却没带兰麝的香囊。

仙人的琪树,被比得苍白无色,王母的桃花,也显得细小不香。

宿露浸润,泛起紫闪闪的奇艳,朝阳照耀,放出红灿灿的异光;红紫深浅,呈现着不同的色调,向背低昂,变幻出无数的形状。

无力地卧在花丛,将息带醉的身躯,多情地映着花叶,隐藏含羞的面庞。

娇生生的笑容,仿佛想掩住香口,怨悠悠的情怀,好像在撕裂柔肠。

称姿贵彩,的确是超凡绝俗,杂卉乱花,哪里能比美争芳。

石竹、金钱,固然是十分细碎,芙蓉、芍药,也不过那么平常。

于是乎引动了王公卿相,冠盖相接地赶来观赏;还有轻车软轿的贵族公主,和那香衫细马的豪家。

寂静的卫公宅闭了东院,幽深的西明寺开放北廊。

双双舞蝶殷殷地陪伴看客,声声残莺苦苦地挽留春光。

牡丹动京城诗词

牡丹动京城诗词

牡丹动京城诗词原文:《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一、衍生注释:妖无格:艳丽妩媚但缺乏品格。

芙蕖:荷花。

国色:倾国倾城之美色,原指牡丹花色卓绝,后多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二、赏析:这首诗先写芍药和芙蕖的美中不足,然后突出牡丹的艳丽和高贵。

通过对比,强调了牡丹独特的地位和魅力,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三、作者介绍: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他的诗作风格爽朗,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

四、运用片段:“哇,你看那片牡丹花海,真的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啊!就像刘禹锡当年看到的一样震撼。

”原文:《牡丹》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一、衍生注释:占断:独占。

洛川神女:即洛神,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

二、赏析:诗的开头直接表达了人们对牡丹的喜爱,接着说牡丹独占了城中的美好风光。

后两句通过想象,把牡丹比作洛川神女的作品,形容其姿态万千如同冲破朝霞般美丽,进一步突出了牡丹的娇艳和迷人。

三、作者介绍:徐凝,唐朝诗人,他的诗风简约明快,富有意境。

四、运用片段:“看这牡丹开得多美啊,‘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真不愧是花中之王呀!”原文:《牡丹芳》(节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降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一、衍生注释:三代以降:三代以后。

文胜质:注重外表而忽略内在。

二、赏析:这几句诗写出了牡丹花期虽短,但能让一城之人都为之疯狂的景象,同时也借牡丹感叹当时社会人们追求浮华而不注重内在的现象。

三、作者介绍: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四、运用片段:“哎呀,这牡丹一开花,真的是‘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大家都这么痴迷,就像着了魔一样!”。

牡丹芍药赞美诗

牡丹芍药赞美诗

牡丹芍药赞美诗牡丹赞美诗1. 刘禹锡《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2. 皮日休《牡丹》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3. 邵雍《牡丹吟》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其间更有王。

4. 李商隐《牡丹》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5. 王建《赏牡丹》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6. 殷文圭《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7. 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8. 罗隐《牡丹》红蕊当心一抹檀,当庭始觉春风贵。

9. 白居易《牡丹芳》(节选)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10. 李山甫《牡丹》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芍药赞美诗1. 刘敏中《芍药开残春已尽》芍药开残春已尽,红浅香干,蝶子迷花阵。

2. 韩愈《侧犯咏芍药》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

3. 白居易《戏题阶前芍药》芍药斗新妆,杨柳飞轻雪。

4. 王禹偁《水龙吟次韵王本中赋楼子芍药》日烧红艳排千朵,风递清香满四邻。

5. 杜范《次韵十一叔芍药五绝》寒暑回还日日新,数枝留得几多春。

6. 邵雍《江城子赋芍药杨州红》司花著意压春魁,绿云堆,拥香来。

7. 辛弃疾《浪淘沙赋芍药》春去牡丹空,谁继芳丛?彩云香散画阑风。

8. 李洪《次韵子都兄鲍庵芍药》国香沦落在天涯,常畏人知使护遮。

9. 苏辙《题范子济双头芍药》双苞一色生同蒂,不是花妖是和气。

10. 钱起《故王维右丞堂前芍药花开,凄然感怀》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

我国的国花用古诗词

我国的国花用古诗词

我国的国花用古诗词我国国花是牡丹,以下是一些与牡丹有关的古诗词:1. 赏花诗:庭前芍药妍,庭后芍药云。

晴昼兼朝霞,阴晴与时分。

映雪临江树,依云倚岳云。

香圃饶穠歉,蔓延占地勤。

2. 描绘牡丹的诗:笠花颜色好,含蕊含香宜。

妍姿花开尽,繁华一朝移。

楚婵忧国色,吴带丽人儿。

独立戍楼上,风吹落纷纷。

3. 赞颂牡丹的诗:冶容铺锦尽,蕙性含垂纶。

舒碧非仙骨,融红似帝人。

祥云仍结健,花海更盈盈。

迢递佳期盼,牡丹映夕烟。

4. 感叹牡丹的诗:大丈夫功过天,应知牡丹色茫然。

堂上相思泪满襟,和衣卻话江南春。

渚宫风想连山远,月明波有去年新。

辜负阳和一度候,由来寂寞是匆匆。

这些古诗词描述了牡丹花的美丽和娇艳,体现了中国人对牡丹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我国的国花是牡丹。

下面是一首描述牡丹的古诗词: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日少闲空照镜,白发不知因什么。

昨夜很是月色好,白昼太长情浓蔚。

丽质施朱粉,容华凤发梳。

花繁每招摇,白头徒自醉。

不测自同仇,白头相为义。

欲编録旧事,白头吟新篇。

白发参颜色绿,白头不染朱脂。

窥镜已三百八,白发摧人别离。

洞户中秋夜,水波三十秋。

戏弄乐婴么,白日带门户。

靓妆反罗障,白人竟见惯。

白发从心发,白年情自肆。

北方高健志,白发不改姿。

白首渐非青丝,白马追随洛水西。

这是借用了宋代陆游的《秋词》中的一些句子,以描述牡丹花的美丽和高雅。

关于芍药花的诗句古诗

关于芍药花的诗句古诗

关于芍药花的诗句古诗1.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王贞白《芍药》2.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秦观《春日》3.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王维《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4.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5.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吕温《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6.立夏连朝划地寒,看承芍药倩园官。

——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立夏连朝划地寒》7.荼蘼芍药几何日,寒食清明又一春。

——方岳《上冢·一杯麦饭洒悲辛》8.占破清明三五日,实封芍药一千头。

——白玉蟾《清明》9.迎头寒食清明近,入手樱桃芍药来。

——洪咨夔《颜延年三月三日率尔成诗前诗重韵太率可笑》10.寒食清明只旬日,绿斋芍药待君攀。

——周必大《二月二十六日携家游青原归入阳园酴醾盛开诵》11.有情芍药含晚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四》12.芍药阑前春信迟,燕京端午石榴时。

——王士熙《上京次李学士韵五首·其四》13.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白居易《牡丹芳》14.白樱桃熟每先赏,红芍药开长有诗。

——吴融《赠李长史歌》15.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

——江淹《别赋》16.芍药天教避,玫瑰众共嗤。

——徐铉《依韵和令公大王蔷薇诗》17.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徐凝《题开元寺牡丹》18.便船惟会加培养,寄伴阶庭芍药栽。

——程公许《道传山丹一本两花举以见遗夜窗翻书偶见刘潜》19.芍药蔷薇语早梅,不知谁是艳阳才。

——温庭筠《三月十八日雪中作》20.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

——柳宗元《放鹧鸪词》21.四月清和艳残卉,芍药翻红蒲映水。

——元稹《有酒十章》22.坐驰芍药心先醉,身老江湖眼欲花。

——王之道《次韵蔡永叔双头芍药》23.汝海崆峒秀,溱流芍药芳。

——刘禹锡《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24.顿又换指清而和,牡丹芍药香气多。

误把芍药当牡丹的诗

误把芍药当牡丹的诗

误把芍药当牡丹的诗
1.《惜牡丹花二首》
(唐代)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2.《平皋木芙蓉千株烂然云锦醉行其中如游芙蓉城也作歌纪之》
(宋代)舒岳祥
牡丹一名木芍药,拒霜也号木芙蓉。

好花名尽多重叠,不取枝同取貌同。

悲鸿一声天雨血,落霞万顷江饮虹。

水花已尽岸花出,千朵万朵能白红。

曾共鸳鸯登绣缛,也随鸂鶒上屏风。

金钗欲插嫌花重,玉手高攀与面重。

弄色合欢无限思,九心千叶为谁容。

朝看花开红偏淡,暮见花敛红转浓。

朝开夕敛如趋市,明日风光移别蘤。

平生爱花入骨髓,白头出没与花似。

老我逢花六十秋,花开花落水悠悠。

未吃太平一杯酒,岁岁花开伴白头。

3.《北第同赏芍药》
(宋代)韩琦
芍药名高致亦难,此观妖艳满彫栏。

酒酣谁欲张珠网,金钿偏宜间宝冠。

露裛更深云髻重,蝶栖长苦玉楼寒。

郑诗已取相酬赠,不见诸经载牡丹。

赞牡丹的诗

赞牡丹的诗

1、唐代刘禹锡《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主题:此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乃用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

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来写牡丹,虽然诗人没有忘记对芍药与荷花美好一面的赞誉,却又突出了牡丹的姿色。

2、宋代陈与义《咏牡丹》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译文: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岁月,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

作为身在异乡的龙钟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开了,就想起了洛阳的牡丹,只能孤独地站在春风中默默观看。

主题:这首诗里,作者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

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3、唐代王维《红牡丹》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译文:牡丹叶碧绿鲜艳,娴静文雅;牡丹的花瓣色彩时浅时深错落有致。

面临凋零,牡丹花却是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主题:这首诗通过写牡丹娇艳可爱的丰姿、闲雅安静的气度及花欲凋谢时的愁怨,暗言自己愁春光易逝,愁红颜易衰。

这首诗以美人喻花,意境优美。

含蓄蕴藉,余味悠长。

4、唐代鱼玄机《卖残牡丹》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译文:频频叹息花被狂风吹落太多,芳香渐消失又要过一个春天。

应是价格太高人们不敢询问,又因香气太浓蝴蝶难以亲近。

只有皇宫才配生长这种鲜花,哪能忍受让它沾染路上灰尘。

赞美牡丹花的诗

赞美牡丹花的诗

赞美牡丹花的诗以下是赞美牡丹花的诗:赏牡丹【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花【作者】罗隐 【朝代】唐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牡丹花二首【作者】徐夤 【朝代】唐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

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

天纵秾华刳鄙吝,春教妖艳毒豪奢。

不随寒令同时放,倍种双松与辟邪。

万万花中第一流,浅霞轻染嫩银瓯。

能狂绮陌千金子,也惑朱门万户侯。

朝日照开携酒看,暮风吹落绕栏收。

诗书满架尘埃扑,尽日无人略举头。

牡丹花【作者】董嗣杲 【朝代】宋大花香透已春过,莫妙春工点染多。

蜀地锦机裁色样,洛阳土脉蕴中和。

牙牌有字分奇品,金屋无人续艳歌。

明月天津桥上晚,一声不柰杜鹃何。

清平调·其一【作者】李白 【朝代】唐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其二【作者】李白 【朝代】唐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官谁得似,可怜飞燕倚红妆。

清平调·其三【作者】李白 【朝代】唐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红牡丹【作者】王维 【朝代】唐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买花【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惜牡丹【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牡丹【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

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

夜濯金波满,朝倾玉露残。

性应轻菡萏,根本是琅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牡丹和芍药花的诗词
【第一首】:《牡丹》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此诗为唐代李商隐所作,其中描写牡丹和芍药花对比的经典诗句是:“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意思是: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此句表达了诗人的期望。

借物咏怀,表达了自己和牡丹一样的情怀。

梦中的彩笔,题在花叶上的诗句,还有高高在上的朝云,无不体现了作者的高远情怀。

【第二首】:《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此诗是唐代刘禹锡所作,其中描写牡丹和芍药花对比的经典诗句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意思是: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牡丹的高度赞赏。

芍药虽然妖娆艳丽,却好像没有骨骼。

荷花清洁优雅却没有情韵。

唯有牡丹,花开引无数人竞赏,像一个个美丽的女子,国色天香。

【第三首】:《咏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此诗为宋代陈与义所作,其中描写牡丹和芍药花对比的经典
诗句为:“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意思是: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此句表现出诗人无限的惆怅和感慨。

十年时间眨眼而过,作者已变的老态龙钟,等他回到家乡,独自一人观赏牡丹的时候,这种滋味,怕是旁观之客可能感同身受。

不由感叹于国破家亡的无奈,同时致敬于现代的和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