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牡丹花的诗词
洛阳牡丹花的经典诗句

洛阳牡丹花的经典诗句洛阳牡丹,堪称中国花卉之冠。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洛阳牡丹早已成为经典,不少名家留下了赞美牡丹的诗句。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洛阳牡丹花的诗句介绍。
一、杜甫《牡丹》“绿肥红瘦,蒿里有莺愁不敌,村前村后此时花正妖。
”这首诗表现出了洛阳牡丹独特的风姿,杜甫用“绿肥红瘦”来形容牡丹花的生动形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牡丹的深深喜爱之情。
二、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虽然并非专门描写牡丹花,但是其中有一句“远芳侵古道”,正是对洛阳牡丹花的赞美。
这句话表现出洛阳牡丹花的美丽和香气扑鼻的特点。
三、刘禹锡《赋得古原草送别》“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辞羞醉向东风。
一日看尽长安花,千枝万树梨花这首诗中“春来遍是桃花水”句明显是对洛阳牡丹花的形态比拟。
刘禹锡抓住了洛阳牡丹花的色彩和形态特点,用“桃花水”来形容洛阳的花海盛景,具象地描绘了牡丹花的艳丽美丽。
四、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中的“遥望洞庭山水翠”表现了白居易对牡丹花的向往之情。
洛阳牡丹花的美丽堪比天上仙境,诗人们用心来表达他们对此的向往。
五、李白《上李邕序》“綵毫时到强登险,青雀欲飞先试翮。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是李白赞美洛阳牡丹花和牡丹源于洛阳的散文。
其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了李白对洛阳牡丹花的喜爱和爱护之情。
六、苏轼《赤壁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四如都市俨然成,比肩轻重自相这首诗是苏轼致赞古代才子才女的诗篇。
其中的“比肩轻重自相传”犹如洛阳牡丹花的美丽和芳香早已成为历代文人墨客争相描绘和歌咏的经典之作,流传至今。
总之,洛阳牡丹花源远流长,历来受到诗人墨客们的青睐。
这些经典的洛阳牡丹花的诗句,不仅颂扬了牡丹花的婀娜多姿,也让后人更好地欣赏到了洛阳牡丹花的美丽与神秘。
牡丹花的名言诗句

牡丹花的名⾔诗句1. 赞美“牡丹花”的名句有哪些1、绝代只西⼦,众芳惟牡丹。
——⽩居易《牡丹》2、唯有牡丹真国⾊,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3、有此倾城好颜⾊,天教晚发赛诸花。
——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4、天下真花独牡丹。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5、⼀年春⾊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范成⼤《再赋简养正诗》6、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韩愈《答张⼗⼀》7、绿艳闲且静,红⾐浅复深。
花⼼愁欲断,春⾊岂知⼼。
——王维《红牡丹》8、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看。
——⽩居易《惜牡丹》9、簇蕊风频坏,裁红⾬更新。
眼看吹落地,便别⼀年春。
——元稹《牡丹》10、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惭傅粉郎。
昨夜⽉照深似⽔,⼊门唯觉⼀庭⾹。
——韦庄《⽩牡丹》11、洛阳⼈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始乐⽆涯。
邵雍《洛阳春吟》12、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纠纷。
国⾊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
范纯仁《牡丹》13、绿艳闲且静,红⾐浅复深。
花⼼愁欲断,春⾊岂知⼼。
——王维《红牡丹》14、云想⾐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清平调辞三⾸》15、有此倾城好颜⾊,天教晚发赛诸花。
——刘禹锡《赏牡丹》2. 有关牡丹花的诗句(30句)唯有牡丹真国⾊,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赏牡丹》天下真花独牡丹。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年春⾊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姚黄魏紫:两种名贵的牡丹花。
宋·范成⼤《再赋简养正诗》李正封:国⾊朝酣酒,天⾹也染⾐。
欧阳修:洛阳地脉花最宜,⾄尽犹为天下奇. ⽩居易:花开花落⼆⼗⽇,⼀城之⼈皆若狂. 邵雍:洛阳⼈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始乐⽆涯天下真花独牡丹⼀年春⾊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有此倾城好颜⾊,天教晚发赛诸花牡丹⽩居易绝代只西⼦,众芳惟牡丹。
⽉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
夜濯⾦波满,朝倾⽟露残。
牡丹诗词

牡丹诗词●唐代牡丹诗词选裴给事宅白牡丹(唐·卢纶)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泠,无有起就月中看。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白牡丹(唐·白居易)白花冷淡无有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牡丹(唐·白居易)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
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
夜濯金波满,朝倾玉露残。
性应轻菡萏,根本是琅?夺目霞千片,凌风绮一端。
稍宜经宿雨,偏觉耐春寒。
见说开元岁,初令植御栏。
贵妃娇欲比,待女妒羞看。
巧类鸳机织,光攒麝月团。
暂移公子第,还种杏花坛。
豪士倾囊买,贫儒假乘观。
叶藏梧际凤,枝动镜中鸾。
似笑宾初至,如愁洒欲阑。
诗人忘芍药,释子愧梅檀。
酷烈宜名寿,姿容想姓潘。
素光翻鹭羽,丹艳赩鸡冠。
燕拂惊还语,蜂贪困未安。
倘令红脸笑,兼解翠眉攒。
少长呈连萼,骄矜寄合欢。
息肩移九轨,无胫到千官。
日曜香房拆,风披蕊粉干。
好酬青玉案,称贮碧水盘。
譬要连城与,珠堪十斛判。
更思初甲坼,那得异泥蟠。
骚咏应遗恨,农经只略刊。
鲁班雕不得,延寿笔将殚。
醉客同攀折,佳人惜犯干。
始知来苑囿,全胜在林峦。
泥滓常浇洒,庭除又绰宽。
若将桃李并,更觉效颦难。
牡丹芳(唐·白居易)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十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臣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秾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悉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描写牡丹诗词大全

描写牡丹诗词大全原文:赏牡丹唐·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一、衍生注释:1.“芍药”:一种草本花卉,花形与牡丹相似,常被拿来与牡丹作比较。
2.“妖无格”:妖冶而缺乏格调。
这里是说芍药虽然艳丽,但格调不高。
3.“芙蕖”:荷花的别称。
4.“净少情”:洁净却缺少情韵。
是说荷花虽高洁但情感韵味不足。
5.“国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这里指牡丹是花中最美者。
二、赏析:这首诗开篇就拿芍药和芙蕖来与牡丹作对比。
说芍药妖冶却没有格调,就像一个徒有外表却缺乏内涵的人,光艳丽有什么用呢?芙蕖呢,太过高洁干净,就好像不食人间烟火,缺少那种能打动人心的情韵。
而牡丹啊,那可是真正的花中极品,有倾国倾城的美貌。
“唯有牡丹真国色”这一句简直把牡丹的高贵地位一下子就确立起来了。
最后“花开时节动京城”,生动地描绘出牡丹盛开时,整个京城都为之轰动的场景。
这不仅写出了牡丹的美,还写出了人们对牡丹的喜爱程度,就好像大明星出场,所有人都为之疯狂一样。
三、作者介绍: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
他的诗风简洁明快,爽朗清俊,常常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或者人生态度。
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上的起伏,但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他的诗作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深远。
四、运用片段:我和朋友去花园游玩,看到各种各样的花争奇斗艳。
朋友特别喜欢芍药,觉得芍药颜色鲜艳。
我就对他说:“你看这芍药啊,虽然艳丽,但是就像刘禹锡诗里说的‘庭前芍药妖无格’,徒有外表,哪比得上牡丹呢?牡丹那可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那才是真正的花中王者,大气又高贵。
”朋友听了之后,也不禁对牡丹多了几分向往。
原文:牡丹唐·皮日休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一、衍生注释:1.“残红”:指其他花卉凋零后的残败景象。
2.“吐芳”:绽放花朵散发香气。
关于牡丹的经典诗词三首

关于牡丹的经典诗词三首【第一首】:《牡丹种曲》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此诗为唐代李贺所作,其中描写赞美牡丹的诗句的经典诗句为:“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意思是:公子哥儿和小姐们都到哪儿去了,楼台上月光明亮,夜空中只有燕子叽叽叫。
此诗前四句写栽种、花开。
中间四句既写花期不久,亦写贵族富贵不常在。
后四句接上文,继续借物寓人,以花写人。
唐李肇《国史补》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
每岁暮,车马若狂,以不耽乐为耻。
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
”诗人李贺写下这首诗对此事实行了嘲讽。
【第二首】:《裴给事宅白牡丹》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此诗为唐代卢纶所作,其中描写赞美牡丹的诗句的经典诗句为:“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意思是:长安的富贵人家痛惜春色将残,争相观赏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
此诗通过紫、白牡丹的对比,赞美白牡丹的高洁,以花衬人,相得益彰。
短短的一首七绝可谓含意丰富,旨趣遥深。
能够说,在姹紫嫣红的牡丹诗群里,这首诗本身就是一朵姣美幽雅、盈盈带露的白牡丹花。
【第三首】:《戏题阶前芍药》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
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此诗为唐代柳宗元所作,其中描写关于牡丹的经典诗句为:“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意思是:真想像《溱洧》诗中的少男少女一样,摘一朵牡丹赠给悠悠的南国美人。
此诗一开头就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以突出牡丹不同于普通花卉。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红醉浓露,窃窕留余春。
”众花大多随着春天的到来开放,也随着春天的逝去凋零,而牡丹却把花儿开放在暮春时节。
那鲜艳的花朵,露珠滚动,把枝条压得有些倾斜了,极像多饮了一杯佳酿而有点微醺的佳人,那美丽的姿态,把春天匆匆的脚步也换留住了。
有关牡丹花的古诗词

有关牡丹花的古诗词
1.《牡丹》 - 陆游
此花开尽百犹新,百花衫小映宫人。
锦屏簇西秦道路,画楼寒食雨中春。
2.《赋得牡丹花》 - 张署
天地蒙庥春草生,风吹牡丹花过墙。
巧手寻花折得好,嫣红如脂白如霜。
3.《牡丹花》 - 杜甫
群芳过后抄残骨,冷艳沾襟傲世人。
春风吹尽花香在,一片红英何处寻。
4.《咏牡丹》 - 白居易
西子美人三百首,牡丹王后第一香。
吴门秋艳多狂客,春日江南尚稀黄。
5.《牡丹》 - 曾国藩
行尽前湖越,来到了江洲,白瓦纸窗鸟,朱楼红脸花,桃花始报春来到,鸟雀初呈舞。
夕阳藏水林,花羞黄鹂语。
关于牡丹花寓意的诗句

关于牡丹花寓意的诗句
牡丹花,作为中国传统的花朵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寓意。
以下是一些描写牡
丹花寓意的诗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1. 谢园秋色映牡丹,丰华万朵照眼前。
牡丹花寓意丰盛、繁荣,象征着富贵和繁华昌盛的景象。
2. 朵朵花开放灿烂,犹如锦绣展宏图。
这句诗描绘了牡丹花盛开时的灿烂与绚烂,寓意着美好的未来和辉煌的前景。
3. 红颜照水映花枝,牡丹花开满庭圃。
这句诗强调了牡丹花的美丽和骄傲,寓意着独立自主、傲视群芳的精神。
4. 花开花谢春风起,牡丹花寓意美与世。
这句诗意味着牡丹花的美丽和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前,追求美好的人生。
5. 红花谢落绿芽长,牡丹花寓意富贵昌。
这句诗描述了牡丹花的繁殖过程,传达出牡丹花象征着成功、富贵和长久的寓意。
这些诗句描绘了牡丹花的不同寓意,展示了其美丽、绚烂和繁荣的形象。
牡丹
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鲜明的象征意义,无论是在诗词中还是在绘画中,都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象征。
如诗中所描述,牡丹花的美丽和丰盛在文化和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表达和赞美。
让我们一同欣赏牡丹花的美丽,感受其中蕴含的寓意和文化价值。
描写牡丹的诗句古诗词名句,形容牡丹花的优美句子

•一样金盘五千面,红酥点出牡丹花。王建《宫词一百首》
.晚春庭院牡丹香,谁道花开恨不长。钱时《牡丹开已数日方盛
丽未艾也成二绝晚春庭院牡丹香》
•夜合带烟笼晓日,牡丹经雨泣残阳。元稹《莺莺诗》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白居易《买花》
.压枝金蕊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秦韬玉《牡丹》
.只恐牡丹留不住,与春约束分明。辛弃疾《临江仙诸君亦不果
来》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白居易《牡丹芳》
.莺涩馀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元稹《赠李十二牡丹花片
因以饯行》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白居易描写牡丹的诗句
白牡丹
朝代:唐朝I作者:白居易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只恐牡丹留不住,与春约束分明。未开微雨半开晴。要花开定准, 又更与花盟。
魏紫朝来将进酒,玉盘盂样先圣。鞓红似向舞腰横。风流人不见, 锦绣夜间行。
满江红折尽荼靡
词牌名:满江红I朝代:宋朝I作者:辛弃疾
折尽荼靡,尚留得、一分春色。还记取、青梅如弹,共伊同摘
少日对花昏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形如雪
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 朝代:唐朝I作者:白居易
夜泪暗销明月幌,春肠遥断牡丹庭。 人间此病治无药,唯有楞伽四卷经。
移牡丹栽
朝代:唐朝I作者:白居易
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
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
买花
朝代:唐朝I作者: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平乐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椅栏杆。
红牡丹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白牡丹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直恐明年花不开。
惜牡丹花二首白居易
一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二
寂寞菱红低向南,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赏牡丹一首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吟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牡丹花,娇艳多姿,雍容大方,富丽堂皇。
自古以来引起许多骚人墨客的讴歌、赞美,是很自然的。
据初步收集,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
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多,共一百三十多人,二百七十余首。
包括象王维、李白、李贺、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一些很著名的诗人在内。
仅苏轼一人,
就有三十多首。
金元明三代,六十余人,九十多首。
清代,三十多人,五十余首。
近代和当代文人,也写了不少咏牡丹的诗。
总观牡丹诗,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赞美牡丹花的娇艳多姿,富丽堂皇。
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
早晚有人天上去,寄他将赠董双成。
(唐徐夤)用拟人的手法,写牡丹的艳丽。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用对比的手法写牡丹花的艳美多情。
虚生芍药徒劳娘,羞杀玫瑰不敢开。
(唐徐凝)也用了鲜明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写出了牡丹超群芳的特点。
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
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
(徐夤),用形象的比喻写牡丹花的洁白、鲜艳。
有些诗人更进一步直书牡丹为万万花中第一流(徐夤)天然国色美无双(清陈确),宋代欧阳修赞美说:天下真花独牡丹。
牡丹花,一般在暮春开放。
民谣曰谷雨三朝看牡丹。
牡丹花开时,桃、梨、杏花都已败落,牡丹迟开不争春。
这点,也引起诗人、词家的赞美,以花喻人,风格高尚。
如唐朝李山甫的牡丹诗: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元代诗人李孝光的《牡丹》诗,颇能表达人们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富贵风流拔筹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上有香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第二,借花抒情,伸述心志。
白居易的诗中有始知无正色,爱憎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的话。
流露出诗人对世道混浊,忠奸不分的不满情绪。
他在《白牡丹》诗中说得更明显:白花冷淡无人爱,京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白赞善,自指。
元和年间,白居易任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因上表请求严惩刺死宰相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受到冷遇,闷闷不乐。
他在《秋题牡丹丛》中写出了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的凄楚心境。
在《惜牡丹花二首》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情绪。
徐夤在《郡庭惜牡丹》中,那对人生短暂、青春不驻的感叹,更是动人: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两宋之交的诗人陈与义的牡丹诗,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充满了爱国主义思想: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第三,描写了人们爱花、种花、理花、惜花、忆花的情景。
欧阳修在古诗《洛阳牡丹图》中,写了洛人爱花的情况: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
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资。
白居易有《移牡丹栽》诗: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
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时百处开。
陆游的牡丹诗其中也写了他栽牡丹、剪牡丹、赏牡丹的生活乐趣,良辰乐事真当勉,莫道匆匆
一片飞。
携锄庭下掘苍苔,墨紫艳红手自栽。
老子龙钟逾八十,死前犹见几回开。
(《剪牡丹》)
李商陷有一首牡丹诗是写醉花阴的情景,十分生动、形象: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此外,有的牡丹诗中,还写了冬季温室育花,入朝进贡的事,出窑花枝作态寒,密房烘火暖春看。
年年天上春先到,十月中旬进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