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结构及机能ppt课件

上皮: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固有层:有毛细血管网、淋巴管和免疫细
胞,第一道免疫防线。
粘膜下层:有食管腺(粘液性)
肌层:上1/3---骨骼肌,中1/3---混合
下1/3---平滑肌
外膜:纤维膜
8
一、消化管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一)消化管的解剖学构造
4、胃
胃有上下2口、大小2弯和前
后2壁。
胃可分贲门部、胃底、胃体
18
二、消化腺 (一)唾液腺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下颌下腺分泌70%,腮腺分泌25%,舌下腺分泌5% 唾液的成分和功能:
水、粘液-润滑口腔 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 溶菌酶、干扰素-抵抗细菌、病毒 sIgA(可溶性免疫球蛋白A)-浆细胞和腺细胞协同分 泌,有免疫保护作用
19
二、消化腺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蠕动:是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由平滑肌顺序舒缩 引起,舒张波在前,收缩波在后,逐步向前推进。
41
一. 口腔内的消化
第三节 食物的消化
3、唾液的化学性消化及其分泌调节
◆唾液淀粉酶(狗、猫、马等的唾液中无此酶)可使淀粉分解成为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最适ph 为7.0,食物进入胃后,唾液淀粉酶还可继续使用一段时 间,直至胃内容物变为pH约为4.5的酸性反应为止。 ◆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包括非条件和条件反射两种。
腹膜和腹膜腔特点 腹膜分脏壁 二层夹一隙 女性通体外 男性是密闭
30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三、腹膜-----腹膜形成的结构 (一)网膜:
网膜形态特点 小网膜,似餐巾 小弯向上围肝门 大网膜,象围裙 大弯向下横连襟
(二)韧带
生理学消化系统PPT课件

小肠液作用
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中和胃酸,保 护肠黏膜免受机械和化学损伤。
常见小肠疾病及预防措施
常见小肠疾病
包括急性肠炎、慢性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等。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适当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定期进行体检和肠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肠道疾 病。
生理学消化系统PPT 课件
目录
• 消化系统概述 • 口腔与食管的生理功能 • 胃的生理功能与疾病防治 • 小肠的生理功能与疾病防治 • 大肠的生理功能与疾病防治 • 肝脏与胆囊的生理功能与疾病防治
01
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消化道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 、大肠等,负责食物的摄取、运 输、消化和吸收。
免疫功能
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 ,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胆汁的成分及作用
水
约占胆汁总量的97%。
胆盐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胆汁的成分及作用
卵磷脂
01
降低胆汁表面张力,防止胆汁中胆固醇析出。
胆固醇
02
参与脂肪代谢。
无机盐
03
维持胆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胆汁的成分及作用
1 2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结构特点
小肠壁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其中黏膜层有大量的绒毛和微 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
功能特点
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分泌、运动和免疫等多种功能。
小肠液的成分及作用
小肠液成分
主要包括肠液、胆汁和胰液,其中肠 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胆汁含有胆盐和 胆固醇,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和碳酸 氢盐。
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中和胃酸,保 护肠黏膜免受机械和化学损伤。
常见小肠疾病及预防措施
常见小肠疾病
包括急性肠炎、慢性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等。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适当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定期进行体检和肠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肠道疾 病。
生理学消化系统PPT 课件
目录
• 消化系统概述 • 口腔与食管的生理功能 • 胃的生理功能与疾病防治 • 小肠的生理功能与疾病防治 • 大肠的生理功能与疾病防治 • 肝脏与胆囊的生理功能与疾病防治
01
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消化道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 、大肠等,负责食物的摄取、运 输、消化和吸收。
免疫功能
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 ,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胆汁的成分及作用
水
约占胆汁总量的97%。
胆盐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胆汁的成分及作用
卵磷脂
01
降低胆汁表面张力,防止胆汁中胆固醇析出。
胆固醇
02
参与脂肪代谢。
无机盐
03
维持胆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胆汁的成分及作用
1 2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结构特点
小肠壁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其中黏膜层有大量的绒毛和微 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
功能特点
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分泌、运动和免疫等多种功能。
小肠液的成分及作用
小肠液成分
主要包括肠液、胆汁和胰液,其中肠 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胆汁含有胆盐和 胆固醇,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和碳酸 氢盐。
消化系统(食管、胃、小肠、大肠)PPT课件

食管癌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与长期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 等有关,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03 胃
胃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部分,具有储存、消化和吸收食物的功能。
详细描述
胃是一个囊袋形的器官,位于食道和十二指肠之间。它通过分泌胃酸和消化酶来 分解食物,并将其转化为营养物质,供身体吸收利用。
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 可能与饮食、生活方式或肠道疾病 有关,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善 症状。
06 消化系统的保健与饮食建 议
保持良好饮食习惯
规律饮食
尽量保持每天三餐定时定 量,避免暴饮暴食。
多样化食物
摄入多种食物,保证营养 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适 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
避免刺激性食物
要点一
结构
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具有肌肉层和粘膜层。
要点二
功能
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大肠的生理作用
排便
大肠负责储存和排泄粪便。
吸收
大肠可以吸收部分水和电解质。
大肠的疾病与治疗
炎症性肠病
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通,早 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非常 重要。
消化系统通过调节食物的摄取和排泄, 保持机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 衡,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消化系统对婴幼儿和青少年的生长发 育尤为重要,充足的营养供给有助于 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02 食管
食管的结构与功能
食管的结构
食管是一条长管,连接咽部和胃 ,由肌肉和粘膜组成,分为颈段 、胸段和腹段。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 成。消化道包括口腔、食管、胃、小 肠和大肠等部分,消化腺则包括唾液 腺、肝脏、胰腺和胆囊等。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与长期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 等有关,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03 胃
胃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部分,具有储存、消化和吸收食物的功能。
详细描述
胃是一个囊袋形的器官,位于食道和十二指肠之间。它通过分泌胃酸和消化酶来 分解食物,并将其转化为营养物质,供身体吸收利用。
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 可能与饮食、生活方式或肠道疾病 有关,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善 症状。
06 消化系统的保健与饮食建 议
保持良好饮食习惯
规律饮食
尽量保持每天三餐定时定 量,避免暴饮暴食。
多样化食物
摄入多种食物,保证营养 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适 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
避免刺激性食物
要点一
结构
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具有肌肉层和粘膜层。
要点二
功能
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大肠的生理作用
排便
大肠负责储存和排泄粪便。
吸收
大肠可以吸收部分水和电解质。
大肠的疾病与治疗
炎症性肠病
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通,早 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非常 重要。
消化系统通过调节食物的摄取和排泄, 保持机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 衡,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消化系统对婴幼儿和青少年的生长发 育尤为重要,充足的营养供给有助于 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02 食管
食管的结构与功能
食管的结构
食管是一条长管,连接咽部和胃 ,由肌肉和粘膜组成,分为颈段 、胸段和腹段。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 成。消化道包括口腔、食管、胃、小 肠和大肠等部分,消化腺则包括唾液 腺、肝脏、胰腺和胆囊等。
消化系统PPT课件

5. 小肠 (1)形态位置 小肠长5~7 m,位于腹腔中下部,上接幽门下续盲肠。 (2)分部 小肠全长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①十二指肠 a. 上部 起自幽门,指向肝门。起始处称十二指肠球,黏膜平滑,是溃疡好发部位。
②口咽 软腭与会厌平面之间,前借咽峡通口腔,在腭舌弓与腭咽弓之间的隐窝内有腭扁桃 体。 ③喉咽 位于会厌上缘与第六颈椎下缘之间,前对喉,借喉口与喉腔相通,下续食管。
咽的分部与沟通口诀 鼻咽口咽和喉咽 鼻口喉腔相通连 咽鼓管口通中耳 六颈下缘续食管 3. 食管 (1)食管形态、位置和分部 食管为一肌性管道,长约25 cm,沿脊柱前方下降,上续咽,下接胃的贲门。食管 可分为颈、胸和腹三部。
二、 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为了从体表确定内脏各器官的正常位置,通常在胸、腹部体表画出若干标 志线和分区,这对描述内脏的正常位置,临床诊断和病理检查都有重要的实用 价值。 1. 胸部标志线 (1)前正中线 沿身体前面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2)锁骨中线 通过锁骨中点所作的垂直线。由于此线正通过男性乳头,故也称为乳头线 。 (3)腋前线 沿腋窝前缘(腋前襞)向下所作的垂直线。
③牙的名称及排列 a. 乳牙的排列
右上颌 Ⅴ Ⅳ Ⅲ Ⅱ Ⅰ Ⅰ Ⅱ Ⅲ Ⅳ Ⅴ 左上颌 右下颌 Ⅴ Ⅳ Ⅲ Ⅱ Ⅰ Ⅰ Ⅱ Ⅲ Ⅳ Ⅴ 左下颌
Ⅰ——乳中切牙 Ⅳ——第一乳磨牙
Ⅱ——乳侧切牙
Ⅲ——乳尖牙
Ⅴ——第二乳磨牙
b. 恒牙的排列 右上颌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左上颌 右下颌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左下颌
食管的狭窄及意义口诀 食管全长三处狭 异物肿瘤最好发 首在食管起始处 次于左支相交叉 三过食管裂孔处 侧算距离到切牙 前俩十五二十五 最末四十才到达
消化系统 PPT课件

防范肝炎病毒侵袭
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疫苗,以甲型肝 炎为例,疫苗应用近十年,受益者接 近1亿人,致使该型肝炎的感染率以每 年平均22%的速度下降,估计20年后 可消灭此病。
合理进餐
三餐安排突出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地位, 对延缓肝脏组织的老化,加速肝细胞 的修复、更新与解毒能力的增强大有 裨益。此类食物有蛋类、鱼、禽、豆 制品、动物肝等,可供选择。
生活作息规律
生活作息对肝的影响相当大,不良习 惯日积月累的结果,常常造成肝的功 能损伤,诱发各种病变。不良习惯有 早上不排便、暴饮暴食、不吃早餐而 导致体力透支、偏爱含有防腐剂、添 加物、色素等的食品,如罐头等。为 了肝健康,务必纠正之。
胰腺——胰腺为扁长略呈三角形的实质
性器官,质地柔软,长约15—20c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西药物
调查资料显示,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约占住院病人 的10%。在老人组,这一发病率更高。据法国媒 体报道,在50岁以上的“急性肝炎”病人中, 43%由药物所致。如阿司匹林、磺胺、红霉素、 利福平等都是既常用又有害于肝的药物。即使那 些看似安全的药物(如前面提到的营养药、补药 等),也可因误用或滥用而给肝脏埋下隐患。另外, 中草药也不安全,如苦杏仁、蟾酥、木薯、广豆 根、北豆根、艾叶、毛冬青等中药,剂量大时可 引起黄疸、肝区疼痛和肝功损害。
胰腺的作用
胰腺为混合性分泌腺体,由外分泌腺体和 内分泌腺体两部分组成。 外分泌——主要成分是胰液,内含碱性的碳酸 氢盐和各种消化酶,其功能是中和胃酸,消化 糖、蛋白质和脂肪。 内分泌——主要成分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其次是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肠血管活性肽、 胃泌素等。
胰岛素的功能
《护理消化》ppt课件

营养失调
由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患者 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症状,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或失衡 。此时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增加
营养摄入。
疼痛
消化系统疾病可能导致腹部疼痛 、胃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 生活和工作。此时需要采取相应 的止痛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等。
焦虑、恐惧
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可能出现 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影响治 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此时需要采 取心理疏导和支持措施,帮助患
腹泻。
便秘性疾病
由于肠道蠕动减慢或肌 肉收缩无力导致的排便
困难。
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
消化不良症状:上腹部疼痛 、饱胀、嗳气、反酸等。
消化道出血症状:呕血、黑 便等。
02
01
腹泻症状:大便次数增多,
形状改变等。
03
便秘症状:排便困难,大便 干结等。
04
05
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等。
02
详细介绍了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消化过程中的各种生理变 化。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及护理
针对不同疾病,从病因、症状、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
营养与饮食护理
讲解了营养的基本知识以及不同疾病患者的饮食护理要点。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消化系统疾病的早期筛查与预防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未来将更加注重消化系统 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减少疾病的发生。
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提高护理效果。
3
跨学科合作
未来将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如营养学、心理 学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TH增强患者的 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家庭和谐
消化系统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8
2、粘膜下层 结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比较大
的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又称梅 氏神经丛。食管与十二指肠部分,分别有 食管腺与十二指肠腺, 功能:有联系粘膜与肌层的作用。
9
3、肌层 ①组成: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为
骨骼肌; 其余均为平滑肌。 ②排列:内环行、外环行两层。两层之
空肠
回肠
左上腹(上2/5) 右下腹(下3/5)
较粗
较细
较厚
较薄
较红
淡红
高而密
低而疏
孤立
孤立、集合
1—2级
3—4级
56
肠腺(李氏隐窝) 属单管腺: 组成: 吸收细胞 杯状细胞 帕内特细胞 亲银细胞
57
吸收细胞 特点:矮柱
状细胞,顶 端具较短的 纹状缘。腺 上皮和肠柱 状上皮细胞 在腺体开口 处移行。
25
(二)、咽
咽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脊柱前方,
上方附于颅底, 下方在第6颈椎 下缘移行为食管。 咽属肌性管道。
26
分部 形态结构
交通
鼻咽 咽鼓管咽口 咽鼓 经鼻后孔 鼻腔 管 鼓室、咽鼓管 圆枕、咽隐窝
口咽 腭舌弓、腭咽弓、 经咽峡 口腔 腭扁桃体
喉咽 梨状隐窝
经喉口 喉腔、向 下通食管
27
88
胆小管
是两个相邻肝细胞之间细胞膜凹陷形成 的微细小管。胆小管在肝板内互相吻合 成网,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小管内。
当胆道阻塞时,发生阻塞性黄疸。
89
门管区
出入肝门的三个主要管道(门静脉、肝动脉和肝 管),外包结缔组织,总称肝门管。
90
门管区
91
3、肝的血液循环
门静脉和肝动脉入肝后,反复分支成为 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动脉。门静脉带来 富有营养物质的血液输入肝内,供肝细 胞加工和贮存,是肝的功能血管。肝动 脉带来富有氧的血液,供肝组织的营养, 是肝的营养血管。两者的血液由小叶边 缘流入肝血窦汇膈,再由肝血窦流入中 央静脉,然后汇入小叶下静脉,经肝静 脉出肝注入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
2、粘膜下层 结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比较大
的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又称梅 氏神经丛。食管与十二指肠部分,分别有 食管腺与十二指肠腺, 功能:有联系粘膜与肌层的作用。
9
3、肌层 ①组成: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为
骨骼肌; 其余均为平滑肌。 ②排列:内环行、外环行两层。两层之
空肠
回肠
左上腹(上2/5) 右下腹(下3/5)
较粗
较细
较厚
较薄
较红
淡红
高而密
低而疏
孤立
孤立、集合
1—2级
3—4级
56
肠腺(李氏隐窝) 属单管腺: 组成: 吸收细胞 杯状细胞 帕内特细胞 亲银细胞
57
吸收细胞 特点:矮柱
状细胞,顶 端具较短的 纹状缘。腺 上皮和肠柱 状上皮细胞 在腺体开口 处移行。
25
(二)、咽
咽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脊柱前方,
上方附于颅底, 下方在第6颈椎 下缘移行为食管。 咽属肌性管道。
26
分部 形态结构
交通
鼻咽 咽鼓管咽口 咽鼓 经鼻后孔 鼻腔 管 鼓室、咽鼓管 圆枕、咽隐窝
口咽 腭舌弓、腭咽弓、 经咽峡 口腔 腭扁桃体
喉咽 梨状隐窝
经喉口 喉腔、向 下通食管
27
88
胆小管
是两个相邻肝细胞之间细胞膜凹陷形成 的微细小管。胆小管在肝板内互相吻合 成网,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小管内。
当胆道阻塞时,发生阻塞性黄疸。
89
门管区
出入肝门的三个主要管道(门静脉、肝动脉和肝 管),外包结缔组织,总称肝门管。
90
门管区
91
3、肝的血液循环
门静脉和肝动脉入肝后,反复分支成为 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动脉。门静脉带来 富有营养物质的血液输入肝内,供肝细 胞加工和贮存,是肝的功能血管。肝动 脉带来富有氧的血液,供肝组织的营养, 是肝的营养血管。两者的血液由小叶边 缘流入肝血窦汇膈,再由肝血窦流入中 央静脉,然后汇入小叶下静脉,经肝静 脉出肝注入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
实验五消化系统PPT课件

免疫功能
消化和发酵
大肠内的肠道菌群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有重 要影响,可以帮助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 。
大肠内的肠道菌群可以分解一些复杂碳水 化合物,产生短链脂肪酸等有益物质,对 维护人体健康有积极作用。
05
消化系统的疾病与防治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类型
胃炎
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表现为 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在胃或十二指 肠的慢性溃疡,主要症状为上 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脏结构发生持久性 改变的一种慢性疾病,常见症 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黄疸 等。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 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或
便秘等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分析
01
02
03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 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分;消化腺则包括唾液腺、肝脏 、胰腺和胆囊等。
消化系统的结构
消化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的内部结构和相互 关系。消化道各段的形态、长度、口径以及各段的生理功能 均有所不同;消化腺则通过分泌消化液来参与食物的消化过 程。
吸收
小肠绒毛和小肠腺能够吸 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 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酸 等,供身体使用。
分泌
胃和小肠还分泌一些重要 的激素和酶,如胃酸、胰 液和胆汁等,参与身体的 代谢和调节。
04
大肠与肛门
大肠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呈袋状结构,主要位于腹腔的后部。
功能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它还参与肠道菌群的调节,对维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舌肌 属骨胳肌,分为舌内 肌和舌外肌
人的舌乳头:丝状乳头、菌 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状 乳头。
味蕾 呈卵圆形小体,由支 持细胞和味细胞组成,能感 受酸、甜、苦、咸等味
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 舌下腺
舌扁桃体 舌盲孔
叶状乳头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
界沟 轮廓 乳头
6
2、咽
咽的形态位置 咽是肌性器官,呈漏斗形,位于脊柱பைடு நூலகம்前面。
肝固有动脉——肝的营养血管,血量占 1/4
肝静脉——出肝的血管。
门V → 小叶间V → 肝血窦 → 中央V → 小叶下V → 肝V →下腔V →肝A →小叶间A
·
18
输胆管道
分为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肝内胆道:胆小管、小叶间胆管等。 肝外胆道:左和右肝管、肝总管、胆囊与胆总管。左 右肝管由小 叶间胆管逐渐汇合而成,出肝门后两管汇合成肝总管 。
·
9
5、小肠
上接幽门,下与盲肠相接,长5~7M,蟠曲于腹 腔中、下部。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十二指肠:20-25cm。按形态分为上部、降部、 水平部和升部4部分。
·
10
空肠和回肠:空肠 占近侧2/5,回肠 占远侧3/5
空肠管壁较厚,粘 膜皱襞高尔密, 血供丰富;回肠 的管径较细,管 壁较薄,粘膜皱 襞稀疏,血管较 少。
口腔前庭与磨牙之间有 空隙。
人中。
腭垂(悬雍垂)为口腔 和咽的分界。
·
3
·
4
牙
1、牙的分化: 门牙、犬牙、牙釉质 磨牙(前磨牙和磨牙) 牙本质
2、乳牙:20个; 恒牙:32个
牙髓
3、牙的构造 分为牙冠、 牙骨质
牙颈和牙根
牙根管
根尖孔
·
牙 龈
牙 槽 骨
牙周膜 5
舌是肌性器官,分舌尖、舌 体和舌根
3、肌层:咽、食管上段和肛门处的基层为 骨骼肌,其余为平滑肌。
4、环膜:纤维膜和浆膜。 纤维膜(薄层结缔组织)——食管、大肠 末端 浆膜(薄层结缔组织和间皮)——胃、大 部分小肠与大肠。
·
15
(一)肝
肝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活体呈红褐色,质软而脆。其大部位于 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在左季助区。上邻隔,下面左叶邻胃。 方叶下面接触幽门,右叶邻右肾上腺,右肾、十二指肠、结肠右 曲等。
20
肝细胞 → 胆小管→ 小叶间胆管→ 左右肝管 → 肝总管 → 胆囊管→ 胆囊→ 胆囊管→ 胆 总管→ 十二指肠大乳头
肝胰壶腹
·
21
胰是人体中重要的腺体,位于胄的后方,相当 于第1、2腰椎高度,横位于腹后壁,呈长棱状 状,可分为头、体、尾三部,头被十二指肠所 包绕,尾与脾接触。
胰有分泌胰液的腺泡,其导管汇入一条横贯胰 腺全长的胰管。胰管经胰头穿出,与胆总管汇 合,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
22
三、腹膜 为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 膜,由间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呈半透明状。 壁腹膜 衬于腹、盆腔壁的腹膜。 脏腹膜 由壁腹膜返折并覆盖于腹、盆腔脏器表面的腹膜。 腹膜腔 壁腹膜和脏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 在性腔隙。男性腹膜腔是完全封闭的,女性则借输卵管腹腔口, 经输卵管、子宫、阴道通于体外。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和前后两缘,肝上面隆起贴于膈又称隔面,其 表面借肝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小而薄,右叶大而厚。
肝门右前方有胆囊窝,容纳胆囊。梨形囊状器官,末端变细成胆囊 管,与肝总管合成胆总管。
·
16
肝的表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并富有弹性纤维, 被膜表面大部有浆膜覆盖。肝门处结缔组织特别发达, 并随肝门管道(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伸入肝实质 内构成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并将肝实质分为几十万个 小叶,称肝小叶。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中轴贯穿中央静
·
23
第二节 消化系统生理功能概述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 过程。
两种方式: 1.机械性消化 2.化学性消化
吸收:食物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以及水、无机盐和维生 素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脉。
肝板: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排 列成板状。肝板呈索状,又称肝细胞索。肝板间是肝 血窦。肝板内,相邻干细胞的细胞膜局部凹陷形成微 细管道,称胆小管。
相邻肝小叶之间有3种伴行管道,小叶间静脉、小叶 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肝门管区。
·
17
肝门静脉——功能性血管。将胃肠吸收的 营养物质输送入肝,供肝细胞代谢和转 化。血量占3/4
第八章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1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口腔、咽
上消化道:食管、胃
消化道
十二指肠、 小 空肠、回肠 肠
盲肠、阑尾
下消化道:
大
结肠、直肠 肠
肛管
大消化腺:大唾液腺、
消化腺
胰、肝
小消化腺:胃腺、肠腺
·
2
一、消化道
(一)消化道的解剖学构造 1、口腔
上界为腭,下界为口腔 底,两侧壁为颊。
·
11
全长1.5m。分盲肠、 阑尾、结肠、直肠 和肛管5部分。
回肠以回盲口开口 于回肠。回盲口表 面覆以回盲瓣。
结肠呈方框状包围 于空、回肠周围, 分为升结肠、横结 肠、降结肠和乙状 结肠。
·
12
直肠的下段管径明显扩张,粘膜形成图像官腔 的3条半月形横皱襞,称直肠横壁。环形肌增 厚,有承托粪便的作用。
肛管上接直肠,下止于肛门,长3-4cm。周围 有肛门括约肌包绕,控制粪便排泄。
·
13
粘膜、粘膜下层、肌层、 外膜4层。
1、粘膜层
口腔、咽、食管、肛 门——复层扁平上皮 (保护功能)
胃肠——单层柱状上皮 (利于消化吸收)
小肠——肠绒毛
·
14
2、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小血管、淋 巴管和粘膜下神经。
咽的分部 分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
咽的组织结构 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组成。
·
7
上与咽相续,下经膈 的食管裂孔与胃的贲 门相接。
三个狭窄处:食管起 始初;左主支气管跨 越食管前方处;通过 膈的食管裂孔处
·
8
4、胃
胃的形态位置 胃大部位于左季肋部,小部在
腹上区;胃分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
肝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降,并在韧带内与胆囊管以锐角汇 合成胆总管 。
胆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行,斜穿十二指肠降部中份的后内 侧壁与胰管形成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在肝胰壶腹 周围有增厚的环形平滑肌包绕,称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 括约肌的收缩与舒张,可控制胆汁与胰液的排出。
·
人的舌乳头:丝状乳头、菌 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状 乳头。
味蕾 呈卵圆形小体,由支 持细胞和味细胞组成,能感 受酸、甜、苦、咸等味
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 舌下腺
舌扁桃体 舌盲孔
叶状乳头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
界沟 轮廓 乳头
6
2、咽
咽的形态位置 咽是肌性器官,呈漏斗形,位于脊柱பைடு நூலகம்前面。
肝固有动脉——肝的营养血管,血量占 1/4
肝静脉——出肝的血管。
门V → 小叶间V → 肝血窦 → 中央V → 小叶下V → 肝V →下腔V →肝A →小叶间A
·
18
输胆管道
分为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肝内胆道:胆小管、小叶间胆管等。 肝外胆道:左和右肝管、肝总管、胆囊与胆总管。左 右肝管由小 叶间胆管逐渐汇合而成,出肝门后两管汇合成肝总管 。
·
9
5、小肠
上接幽门,下与盲肠相接,长5~7M,蟠曲于腹 腔中、下部。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十二指肠:20-25cm。按形态分为上部、降部、 水平部和升部4部分。
·
10
空肠和回肠:空肠 占近侧2/5,回肠 占远侧3/5
空肠管壁较厚,粘 膜皱襞高尔密, 血供丰富;回肠 的管径较细,管 壁较薄,粘膜皱 襞稀疏,血管较 少。
口腔前庭与磨牙之间有 空隙。
人中。
腭垂(悬雍垂)为口腔 和咽的分界。
·
3
·
4
牙
1、牙的分化: 门牙、犬牙、牙釉质 磨牙(前磨牙和磨牙) 牙本质
2、乳牙:20个; 恒牙:32个
牙髓
3、牙的构造 分为牙冠、 牙骨质
牙颈和牙根
牙根管
根尖孔
·
牙 龈
牙 槽 骨
牙周膜 5
舌是肌性器官,分舌尖、舌 体和舌根
3、肌层:咽、食管上段和肛门处的基层为 骨骼肌,其余为平滑肌。
4、环膜:纤维膜和浆膜。 纤维膜(薄层结缔组织)——食管、大肠 末端 浆膜(薄层结缔组织和间皮)——胃、大 部分小肠与大肠。
·
15
(一)肝
肝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活体呈红褐色,质软而脆。其大部位于 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在左季助区。上邻隔,下面左叶邻胃。 方叶下面接触幽门,右叶邻右肾上腺,右肾、十二指肠、结肠右 曲等。
20
肝细胞 → 胆小管→ 小叶间胆管→ 左右肝管 → 肝总管 → 胆囊管→ 胆囊→ 胆囊管→ 胆 总管→ 十二指肠大乳头
肝胰壶腹
·
21
胰是人体中重要的腺体,位于胄的后方,相当 于第1、2腰椎高度,横位于腹后壁,呈长棱状 状,可分为头、体、尾三部,头被十二指肠所 包绕,尾与脾接触。
胰有分泌胰液的腺泡,其导管汇入一条横贯胰 腺全长的胰管。胰管经胰头穿出,与胆总管汇 合,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
22
三、腹膜 为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 膜,由间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呈半透明状。 壁腹膜 衬于腹、盆腔壁的腹膜。 脏腹膜 由壁腹膜返折并覆盖于腹、盆腔脏器表面的腹膜。 腹膜腔 壁腹膜和脏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 在性腔隙。男性腹膜腔是完全封闭的,女性则借输卵管腹腔口, 经输卵管、子宫、阴道通于体外。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和前后两缘,肝上面隆起贴于膈又称隔面,其 表面借肝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小而薄,右叶大而厚。
肝门右前方有胆囊窝,容纳胆囊。梨形囊状器官,末端变细成胆囊 管,与肝总管合成胆总管。
·
16
肝的表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并富有弹性纤维, 被膜表面大部有浆膜覆盖。肝门处结缔组织特别发达, 并随肝门管道(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伸入肝实质 内构成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并将肝实质分为几十万个 小叶,称肝小叶。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中轴贯穿中央静
·
23
第二节 消化系统生理功能概述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 过程。
两种方式: 1.机械性消化 2.化学性消化
吸收:食物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以及水、无机盐和维生 素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脉。
肝板: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排 列成板状。肝板呈索状,又称肝细胞索。肝板间是肝 血窦。肝板内,相邻干细胞的细胞膜局部凹陷形成微 细管道,称胆小管。
相邻肝小叶之间有3种伴行管道,小叶间静脉、小叶 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肝门管区。
·
17
肝门静脉——功能性血管。将胃肠吸收的 营养物质输送入肝,供肝细胞代谢和转 化。血量占3/4
第八章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1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口腔、咽
上消化道:食管、胃
消化道
十二指肠、 小 空肠、回肠 肠
盲肠、阑尾
下消化道:
大
结肠、直肠 肠
肛管
大消化腺:大唾液腺、
消化腺
胰、肝
小消化腺:胃腺、肠腺
·
2
一、消化道
(一)消化道的解剖学构造 1、口腔
上界为腭,下界为口腔 底,两侧壁为颊。
·
11
全长1.5m。分盲肠、 阑尾、结肠、直肠 和肛管5部分。
回肠以回盲口开口 于回肠。回盲口表 面覆以回盲瓣。
结肠呈方框状包围 于空、回肠周围, 分为升结肠、横结 肠、降结肠和乙状 结肠。
·
12
直肠的下段管径明显扩张,粘膜形成图像官腔 的3条半月形横皱襞,称直肠横壁。环形肌增 厚,有承托粪便的作用。
肛管上接直肠,下止于肛门,长3-4cm。周围 有肛门括约肌包绕,控制粪便排泄。
·
13
粘膜、粘膜下层、肌层、 外膜4层。
1、粘膜层
口腔、咽、食管、肛 门——复层扁平上皮 (保护功能)
胃肠——单层柱状上皮 (利于消化吸收)
小肠——肠绒毛
·
14
2、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小血管、淋 巴管和粘膜下神经。
咽的分部 分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
咽的组织结构 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组成。
·
7
上与咽相续,下经膈 的食管裂孔与胃的贲 门相接。
三个狭窄处:食管起 始初;左主支气管跨 越食管前方处;通过 膈的食管裂孔处
·
8
4、胃
胃的形态位置 胃大部位于左季肋部,小部在
腹上区;胃分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
肝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降,并在韧带内与胆囊管以锐角汇 合成胆总管 。
胆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行,斜穿十二指肠降部中份的后内 侧壁与胰管形成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在肝胰壶腹 周围有增厚的环形平滑肌包绕,称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 括约肌的收缩与舒张,可控制胆汁与胰液的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