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贯彻中发[2015]9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通知
word文档版新电改文件全文(中发9号文)

word文档版新电改文件全文(中发9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2015年3月15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解决制约电力行业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促进电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电力行业破除了独家办电的体制束缚,从根本上改变了指令性计划体制和政企不分、厂网不分等问题,初步形成了电力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
一是促进了电力行业快速发展。
2014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6亿千瓦,发电量达到5.5万亿千瓦时,电网220千伏及以上线路回路长度达到57.2万千米,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达到30.3亿千伏安,电网规模和发电能力位列世界第一。
二是提高了电力普遍服务水平,通过农网改造和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农村电力供应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农村供电可靠性显著增强,基本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三是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市场体系。
在发电方面,组建了多层面、多种所有制、多区域的发电企业;在电网方面,除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组建了内蒙古电网等地方电网企业;在辅业方面,组建了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两家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企业。
四是电价形成机制逐步完善。
在发电环节实现了发电上网标杆价,在输配环节逐步核定了大部分省的输配电价,在销售环节相继出台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居民阶梯电价等政策。
五是积极探索了电力市场化交易和监管。
相继开展了竞价上网、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发电权交易、跨省区电能交易等方面的试点和探索,电力市场化交易取得重要进展,电力监管积累了重要经验。
同时,电力行业发展还面临一些亟需通过改革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交易机制缺失,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浅析践行《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意义

浅析践行《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意义作者:石俊张延华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3期摘要: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件精神(以下简称9号文件),进一步学习电力体制改革,掌握电力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探索电力行业地发展方向。
该文件是指导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每一个电力系统及其下属单位、相关工作者,也有着较为深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9号文件应对策略电力体制改革一、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电力消费效率较低。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电力消费已排在世界首位,但我国的GDP只有美国的2/3左右。
单位GDP电耗不仅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更是高于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电力消费的总量过高意味着电力效率的低下。
这必然与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紧密相关,同时更是与我国的电力市场机制不够健全有必然联系。
(二)电力结构有待调整。
在我国的电力配置上,存在缺电、储电过剩的现象。
在生产电力上,化石能源发电独占鳌头、清洁能源发电存在较为严重的“三弃”问题,与能源用电效率问题共同导致了电力的发展仍然输出量过大,浪费能源现象较为严重。
(三)电力市场有待完善。
国企在我国电力行业居于主导地位,社会资本不仅不能参与输电业务,也不能参与配售电业务,导致电网行业绝对地垄断市场。
不丰富、不均衡的主体和资本来源问题仍然较为严重。
二、电力体制改革是时代驱使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会议不仅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还明确了改革方向和改革重点,会议要求改革要从“口号”转向实践。
一是政策导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的全面深化改革,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促使电力资源市场配置的体制改革,适逢其时。
二是环境允许。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全新模式,电力改革具有了相对稳定的各界环境条件,像过去那样出现区域性短缺和大幅度波动的电力发展现象将不复存在。
电储能技术在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应用(总体框架1)

电储能技术在大型地面电站的应用近几十年来,储能技术的研究发展一直受到各国能源、交通、电力、电信等部门和行业的高度重视。
储能技术已被视为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采—发—输—配—用—储”六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引入储能技术后,可以有效的实现需求侧管理,不仅能更有效的降低用电成本,还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更好的应用,也可作为提高系统稳定性,有效调峰、调频、补偿负荷波动的有效手段。
首先,需要了解储能技术分类和相关特点。
一、储能技术的分类及特点二、世界各主要国家储能技术应用及发展情况:1、世界主要国家运行储能装机排名(主要还是抽蓄储能)。
表一:2016年全球累计运行储能装机TOP10国家2、主要储能技术在世界各个国家的应用情况。
表二:2015年全球各类型储能技术主要装机国家(电化学储能中国马上会跃居世界第一)3、不同储能方式综合数据对比(能量和功率密度、环境效益):4、不同储能方式综合成本分析(功率等级和成本)。
总体来说,目前国际及中国研究发展主要还是集中于超级电容和电池(锂电池、液流电池)上,稳步发展一部分抽蓄。
材料领域的突破才是关键。
四、电储能技术的关键设备1、蓄电池的前世今生。
序号主要先进国家中国备注时间蓄电池类型时间电池类型1 1802年Dr.WilliamCruikshank设计了第一个便于生产制造的电池.1911年我国建厂生产干电池和铅酸蓄电池上海交通部电池厂2 1859年GastonPlanté发明可充电的铅酸电池.1921年第一家专业铅蓄电池厂上海蓄电池厂1)、集中攻关类:新型高效电池储能技术研究(研究水系锂电池、凝胶锂电池、固态锂电池以及锂硫电池技术的电极材料及规模制备技术,新型钠、硫体系储能系统的关键技术,低电阻、高可靠性铅炭电池电极板的制备工艺技术;2)、示范试验类:掌握低成本长寿命储能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建成20MW/10MWh 钛酸锂电池储能示范系统,并投入示范运行,储能系统循环寿命达到10000 次,成本低于3000 元/kWh。
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 号)有关要求,理顺电价形成机制,现就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建立规则明晰、水平合理、监管有力、科学透明的独立输配电价体系,形成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满足电力市场需要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
还原电力商品属性,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核定电网企业准许总收入和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明确政府性基金和交叉补贴,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健全对电网企业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促进电网企业改进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二、基本原则试点先行,积极稳妥。
输配电资产庞大,关系复杂,历史遗留的问题很多,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坚持试点先行、积极稳妥的原则,在条件相对较好、矛盾相对较小、地方政府支持的地区先行开展试点,认真总结试点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统一原则,因地制宜。
输配电价改革要遵循中发〔2015〕9号文件要求,在国家统一指导下进行,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2益”原则,核定电网企业准许总收入和各电压等级输配电价,改变对电网企业的监管方式。
同时,考虑到各地区实际情况,允许在输配电价核定的相关参数、总收入监管方式等方面适当体现地区特点。
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电价改革,要制度先行。
需要制订和完善输配电成本监审、价格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对电网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度和办法要明确、具体、可操作。
突出重点,着眼长远。
输配电价改革的重点是改革和规范电网企业运营模式。
电网企业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不再以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价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在输配电价核定过程中,既要满足电网正常合理的投资需要,保证电网企业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收益水平,又要加强成本约束,对输配电成本进行严格监审,促进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研究制定具体试点方案时,要着眼长远,为未来解决问题适当留有余地。
三、主要措施(一)逐步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
电改9号文解读

(二)、美国电力体制
鼓励投资发电领域 ①发电端放开,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允许公用电力公司以外的投资者投资建厂,这一政策 使非电力公司拥有的独立发电厂迅速发展。 ②公用电力公司相应改变发、输、配电垂直管理模式,组建一批控股的子公司,实行输电子 系统分开管理,输电和配电分开结算。
③鼓励发电环节竞争。各独立电厂上网电价按市场价与电力公司电厂竞争。
(三)、欧共体电力体制
开放市场,鼓励竞争,打破垄断,提高效益,改进服务
① 开放电力市场,电厂竞价上网销售,用户自主选择供电厂。 ② 厂网分开,输配分开,调度独立.电力市场开放,用户自由选择供电商。 ③ 电力调度遵循价格优先、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
④ 多层次多家办电,平等互利,公平竞争。
⑤ 在政府调控下,按市场规律合理引导消费的电价机制。 ⑥ 建立新型欧共体的联合电网组织及成员关系。 欧共体设立有一个电力机构,简称UCPTE,其职能是协调各国的电力政策, 拟定指导规则,它只是一个关系协调机构。真正有约束力的是各成员国自己制定的 电力法规和各成员国电力企业之间的共同协议。
目 录
一、中国电力行业现状
二、新一轮电力改革的核心
三、挑战和机遇 四、国际电力体制介绍
(一)、英国电力体制
发电、输电、配电分别经营 ①发电部分建立了独立经营的国家电力国际公司NP、国家发电公司PG、国家核 电公司NE和一些独立的私人发电企业IP; ②输电部分建立了国家电网公司NGC,主要是掌握输电网和调度中心,并控制与 法国、苏格兰的互联工程以及两个抽水蓄能电站; ③配电部分组建了十二个地区性独立经营的电力配电公司REC,有部分地区性公 司也具备发电能力;在一些地区还存在一些独立私营的供电公司,直接从事售电业 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展改革委 能源局关于印发《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关于印发《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
行)》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年(卷),期】2015(0)30
【摘要】发改价格[2015]13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电力公司,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精神,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我们制定了《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省级电网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组织,国家能源局配合,
【总页数】4页(P94-97)
【关键词】国家发展改革委;成本监审工作;输配电定价;国家能源局;印发;内蒙古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共中央国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3.7
【相关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J], 国家发展改革委
2.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天津市污水处理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天津市污水处理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J], 无;
3.省物价局省建设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物业服务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 [J], ;
4.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城镇管道燃气配气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等十五个分行业定价成本监审办法的通知 [J],
5.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关于印发《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的通知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某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地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权威媒体解读汇报

《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权威媒体解读3月29日,备受关注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文件终于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向全国正式刊播!“发改委:新电改方案将激发市场活力”,介绍了电力体制改革的亮点与意义。
下面为新闻文字稿: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近日公布,国家发改委体改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方案为充分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新方案内容概括为“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即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电价、有序放开公益性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的电力交易机构,强化政府监管、强化电力统筹规划、强化电力安全和可靠性供应。
而向社会资本有序放开配售电业务成了这次改革方案的最大亮点。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巡视员王强:“我们以前发电企业方面,发电侧我们是放开了,激发了大家办电的积极性,但是我们售电侧没有放开,这次我们把售电侧放开了,那么就形成一个竞争的格局了。
”新格局的形成,将会给发电企业和用电户带来新变化,对电力企业来说,你只要降耗、降能、降低成本,同时多发多卖电,企业效益就更好,而对用电户来说,未来可以自由选择优质低价的电。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巡视员王强:“另外(放开发电)计划,它也是个亮点。
现在企业就靠拿计划,拿到计划越多,利润越高收入越高。
那下一步不是这个了,靠你本事了、靠市场竞争了,到市场去找用户,就迫使你的中心利益不是来找政府,你找市场了,这个意义也很大。
”这位负责人表示,新电改方案将激发市场活力,同时改革方案充分考虑到了安全可靠、市场化改革、节能减排、科学监管的原则,兼顾民生保障。
新电改方案对公益性电价不动,放开的是工商电价格。
下一步电源和电网、电力与能源,全国电力和地方电力的规划将统一起来,像输配电网这样属于自然垄断的环节,由政府监管。
除此之外,其他竞争性环节都将逐步向社会放开。
回顾:新电改9号文的十大重点1、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改革,建立健全电力行业“有法可依、政企分开、主体规范、交易公平、价格合理、监管有效”的市场体制,努力降低电力成本、理顺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打破垄断、有序放开竞争性业务,实现供应多元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安全可靠性,促进公平竞争、促进节能环保。
新电改方案解读

新电改方案解读作者:暂无来源:《能源》 2015年第5期文陈德胜(清华大学研究员)张国梁(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李洪侠(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本文重点分析新电改方案的亮点、实施路径和对相关各方的影响,梳理新电改带来的投资机遇。
备受瞩目的新电改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下称9号文)已于3月下旬发布。
1个多月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陆续颁布了三个配套方案,以细化落实9号文。
作为十三年后我国再次启动电力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9号文从一诞生就引起了业界极高的关注,对电改方案的设计和前景远未达成共识。
本文在充分研读9号文及相关配套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力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重点分析新电改方案的亮点、实施路径和对相关各方的影响,梳理新电改带来的投资机遇。
一、电力管理体制和改革历程电力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电力管理体制高度集中垄断,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开始,我国开始探索电力体制改革,到2002年正式系统的提出改革目标,截至目前的这轮改革,我国电力体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高度垄断阶段(1949-1985年)。
国家对电力工业采取“政企合一、国有国营”的高度垄断模式。
这一安排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总体来说为国民经济体系的确立提供了电力需求保障,但市场扭曲、供需矛盾等问题十分突出。
二是改革初探阶段(1985-2002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经济增速提高,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继续依靠国家独资办电已无法满足电力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198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鼓励集资办电和实行多种电价的暂行规定》,1987年进一步提出了“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方针,激发社会资本投资办电的积极性,1998年撤消电力部,成立国家电力公司,初步实现“政企分离”。
这个阶段的各项改革措施较大程度上解决了资金问题,有效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并实现了“政企分离”的改革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贯彻中发[2015]9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输
配电价改革的通知
【法规类别】价格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发改价格[2015]742号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5.04.13
【实施日期】2015.04.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贯彻中发[2015]9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通知
(发改价格[2015]7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建立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决定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
在深圳市、内蒙古西部率先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将安徽、湖北、宁夏、云南省(区)列入先期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单独核定
输配电价。
鼓励具备条件的其他地区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
请试点省(区)价格主管部门参照深圳市输配电价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