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罐操作规程

倒罐操作规程
倒罐操作规程

油罐倒罐操作规程

1)作业前:

1.确认作业阀门开关正确,严防串油、混油。确定作业泵和作业管线。

2.操作人员应佩戴好手套等劳保用品,加强劳动保护。

3.禁止未着防静电服人员到作业现场。

4.作业中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具进行敲打;实行双人上岗坚守工作现场,不得脱岗、串岗;

5.在雷雨天气要停止倒罐作业。

6.计量人员做好倒出罐、倒入罐的计量工作。要确切计算好倒罐数量,严防冒顶跑油。

7. 化验人员对倒出罐、倒入罐的油品进行取样化验,若油品品质有较大的差异,则不得进行倒罐。

8.作业班长对油罐和阀门进行检查,油罐的各部件是否齐全完好,检查工艺流程,检查各阀门有无渗漏,并在作业通知单上签字确认;安全员对油罐和阀门进行复查,并在作业通知单上签字确认。

9.操作人员导除人体静电。

2)作业中:

1. 确认无误后,司泵工开泵倒罐,倒罐遵循先开后关的原则。计量员做好倒罐数量的监控工作。当油品达到倒罐作业指定数量时,通知停泵。

2、倒罐时安全人员做好每一小时一次的巡查工作,并做好巡查记录。

3)作业结束:

1. 倒罐结束后,关闭并锁好相关阀门。

2. 计量员做好两座储罐倒罐后的计量工作,计算出实际倒罐数量。

3. 化验员做好两座储罐倒罐后的化验工作,检测出油品常规质量指标。

4. 做好各项记录工作,整理现场,保持整洁。

液氧罐操作规程

2、操作与维护 准备工作 操作者应熟悉本说明书的操作事项及低温液体的有关知识。 检查仪表是否指示正确可靠,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状态。 低温贮罐在进行首次充液以前,应对内筒及所有管路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不得超过贮罐工作压力。试验气体为氮气或者无油无水空气,试验时应缓慢升压同时应仔细检查管路、阀门、接头等有无泄漏或堵塞现象,若有应及时设法排除。 充灌前应根据所要充装的液体种类,对贮罐内及管路阀门用相同气体进行彻底的吹除清洗,直至气体出口纯度合格为止。比空气轻的(如氮气)气体应由贮罐顶部(如放空阀)进入,底部排出;比空气重的(如氧气、氩气)的气体则由底部进入,顶部排出,以便排尽非产品气体。各管阀应分别吹除。特别是液位计、压力表管道应从接头处排除气体,以便清除管道中的水份,直到内筒系统排出气的露点达到要求才能开始充液,防止液位管结冰堵塞。 充灌液体 贮罐的充灌过程根据内筒有无液体情况,可分为首次充灌(即常温态)和补充充灌(指内筒处于冷态下的充灌。同时根据充灌前内筒压力的不同,可分为带压充灌和无压充灌。) 首次充灌(进液)操作过程 打开增压放空阀,关闭其余阀门。 旋转组合控制阀手柄处于开启和关闭之间的任何中间位置,组合控制阀处于平衡状态。待平衡后,顺时针旋转手柄至顶端,组合控制阀处于工作状态。 缓慢打开上部进液阀进液,待液面计上显示有液体时可适当加大进液速度。 待液位计显示有5-10%的液体时可完全打开下部进液阀,改上部进液为下部进液,加大进液速度。观察压力表,酌情开启放空阀进行减压。 当液体充满率达到80%时可打开测满阀,观察有无液体喷出,当此阀有液体喷出时则表明贮罐已充满液体,此时应关闭进液阀停止进液,并关闭测满阀和放空阀,打开残液放空阀放完管道内残液后关闭。 补充充灌过程 补充充灌操作程序基本与首次充灌程序相同,唯一区别是补充充灌一开始就从下部或者上部大流量进液。 无压充灌 指内筒处于无压或压力接近为零时的充灌。此时应打开放空阀。

清罐操作规程模板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清罐操作规程(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9480 清罐操作规程 Tank clearing procedure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作业准备 1、划定警戒线,以罐壁为界四周35m范围内不许无关人员进入; 2、作业前对入罐人员进行登记,每天作业完工后,必须进行人员清点,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3、断开与清罐作业区相连的电器电路导线,配电柜挂“严禁合闸”的警示牌; 二作业实施 1、打开人孔、光孔、量油孔,拆下呼吸阀、阻火器等,具体作业程序是:(1)排空余油;(2)拆断管线;(3)用水冲洗;(4)蒸汽吹扫;(5)再次用水冲洗;(6)排或抽吸污杂并以低压通风吹干。 2、需要用清水冲洗时,压力不得大于0.98mpa;蒸汽吹

扫:使用温度65~70℃、压力0.25~0.6MPa的蒸气通入罐底,罐孔盖适度开启,通气6~8小时。蒸气喷嘴应跨接并接地。油罐的蒸汽吹扫也可用自动清罐器代替。但在清罐器放入油罐前: (1)应确认油罐内的油蒸汽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25%; (2)清罐器应与油罐做电气连接; (3)清罐器的清污时间一般在1~2小时左右。抽吸污杂的要求同上。 3、入罐人员进罐前,须进行油气浓度检测,油气浓度降至爆炸下限的20%以后,作业人员可佩戴隔离式防毒面具,并经检查无误后方可入罐作业; 4、油气浓度稳定在300mg/m3以下时,允许作业人员不带防毒面具进入油罐作业; 5、若在油罐内部进行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并按高空作业规范进行; 6、清洗人员可用木刷等不产生火花的器具刮洗油污,严禁用铁器刮擦和化纤织物擦洗; 7、入罐人员不许少于3人,入罐时间不准超过15min,

真空罐安全操作规程

真空罐安全操作规程 一、目的 建立NZ-700真空浓缩罐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 二、操作程序: 2.1检查设备的仪表是否灵敏,是否在校验期内,阀门是否开关灵活,如有问题应及时检修及更换。 2.2检查设备有无状态标示牌,是否处于清洁状态,并在有效清洁期内,若超出有效期应重新 清洁后方可使用。 2.3接通电源,开启离心泵,形成负压,在负压达到0.5Mpa时,开始抽吸上工序提取液。 2.4开启蒸汽,并逐渐开启已被药液浸没的加热环。 2.5待液面升至第五加热环位置,停止抽液。 2.6 将负压控制在0.08-0.09Mpa,蒸汽压力控制在<0.15Mpa范围内,保证温度不高于工艺要 求的温度,从视镜观察液面应呈沸腾状态,不能出现暴沸及药液随二次蒸汽溢出锅外的情况。 2.7 观察液面下降及沸腾情况,及时向罐内补液,认真观察各压力表指示值不得超出工艺规定的数值。 2.8 当浓缩液比重达工艺要求值时停机,通过放料阀经40目筛网过滤,物料存入洁净的大白桶中。

2.9准确称取物料重量,每个大白桶的盛装容量为20-30kg,并在桶上加挂桶卡,注明中间产品的名称、批号、数量、生产日期、生产班次、操作人员签名。 2.10将称重好的物料按规定的物流通道送到中间产品库或交下道工序,并办理交接手续。 2.11一个批次生产结束后,严格按照SOP的要求清理作业现场,按设备清洁SOP清洁提取罐。 2.12 作好生产记录及设备运行记录。 三、操作标准: 3.1严格控制真空度0.08-0.095Mpa 3.2严格控制加热过程中的蒸汽压力<0.15Mpa 3.3严格控制进液速度及蒸发量。 四、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 4.1设备按规程开关、操作,专人专机使用、维修。 4.2电器设备应防潮、防水,严禁用湿手触动电器,防止触电。 4.3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定时观察蒸汽压力及真空度,若有异常应及时减压,关闭车间总蒸汽阀,并通知车间负责人及时组织检查维修。 4.4放料时应注意控制放料阀门,调整放液速度,以防料液外溅造成人员烫伤。 4.5一批生产结束后,应严格按照浓缩罐清洁SOP进行设备的清洁,并严格按清场SOP进行清场。

倒罐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倒罐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828-57 倒罐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在有特殊要求或者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将一个储罐中的液化天然气(LNG)转移到另外的储罐中,一般情况下利用储罐进液管进行倒罐操作; 2. 确定须倒入储罐有足够的剩余空间; 3. 现以1#储罐的LNG倒入2#储罐为例进行说明,确认1#罐、2#罐底部进液管紧急切断阀处于正常开启状态,确认LNG卸车口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4. 确认1、2#储罐的降压调节阀处于正常开启状态; 5. 启用增压器给1#罐增压至0.6Mpa; 6. 手动开启2#储罐BOG阀门进行降压,压差维持在0.2~0.3兆帕; 7. 打开1#储罐的底部进液阀,同时缓慢开启2#储罐的底部进液阀,1#储罐中的LNG则开始倒入2#储

罐中; 8. 倒液过程中,应随时观察1#、2#储罐的压力变化;1#储罐的压力不得超过0.6Mpa; 9. 倒液操作直到1#储罐的液位达到要求为止,并确认2#储罐的液位不超过警戒值; 10. 倒罐完毕,关闭1#、2#储罐的底部进液阀,并对1#储罐通过BOG将压力维持在正常水平; 11. 倒液过程中,如果1、2#储罐正在出液工作,应特别注意观察气化器出口天然气的压力变化,确保对外供气的稳定性。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液氧罐操作规程

1、技术性能 2、操作与维护 2.1 准备工作 2.1.1操作者应熟悉本说明书的操作事项及低温液体的有关知识。 2.1.2 检查仪表是否指示正确可靠,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状态。 2.1.3 低温贮罐在进行首次充液以前,应对内筒及所有管路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不得超过贮罐工作压力。试验气体为氮气或者无油无水空气,试验时应缓慢升压同时应仔细检查管路、阀门、接头等有无泄漏或堵塞现象,若有应及时设法排除。 2.1.4 充灌前应根据所要充装的液体种类,对贮罐内及管路阀门用相同气体进行彻底的吹除清洗,直至气体出口纯度合格为止。比空气轻的(如氮气)气体应由贮罐顶部(如放空阀)进入,底部排出;比空气重的(如氧气、氩气)的气体则由底部进入,顶部排出,以便排尽非产品气体。各管阀应分别吹除。特别是液位计、压力表管道应从接头处排除气体,以便清除管道中的水份,直到内筒系统排出气的露点达到要求才能开始充液,防止液位管结冰堵塞。 2.2 充灌液体 贮罐的充灌过程根据内筒有无液体情况,可分为首次充灌(即常温态)和补充充灌(指内筒处于冷态下的充灌。同时根据充灌前内筒压力的不同,可分为带压充灌和无压充灌。)2.2.1 首次充灌(进液)操作过程 2.2.1.1 打开增压放空阀,关闭其余阀门。

2.2.1.2 旋转组合控制阀手柄处于开启和关闭之间的任何中间位置,组合控制阀处于平衡状态。待平衡后,顺时针旋转手柄至顶端,组合控制阀处于工作状态。 2.2.1.3 缓慢打开上部进液阀进液,待液面计上显示有液体时可适当加大进液速度。 2.2.1.4待液位计显示有5-10%的液体时可完全打开下部进液阀,改上部进液为下部进液,加大进液速度。观察压力表,酌情开启放空阀进行减压。 2.2.1.5 当液体充满率达到80%时可打开测满阀,观察有无液体喷出,当此阀有液体喷出时则表明贮罐已充满液体,此时应关闭进液阀停止进液,并关闭测满阀和放空阀,打开残液放空阀放完管道内残液后关闭。 2.2.2 补充充灌过程 补充充灌操作程序基本与首次充灌程序相同,唯一区别是补充充灌一开始就从下部或者上部大流量进液。 2.2.3无压充灌 指内筒处于无压或压力接近为零时的充灌。此时应打开放空阀。 2.2.4带压充灌 指内筒处于有压力状态下的充灌,此时应关闭防空阀。如压力超过工作压力则需开启放空阀降压。 2.3 液体的贮存 2.3.1 无压贮存 压力表和液位计均处于工作状态,并微开放空阀(以保证内筒压力不升即可)。 2.3.2 带压贮存 压力表和液面计均处于工作状态,由于贮罐受自身蒸发率的影响,内筒压力会逐渐升高,因此当贮罐压力上升至额定压力时应开启放空阀进行放空,并严禁超压! 注意: 1、带压贮存时应有专人定期观察贮罐工作压力的变化情况,并做详细的工作记录。 2、贮罐贮存液体时应三至六个月定期对液体进行纯度分析,以免由于液体纯度变差,使 用时发生质量事故。 2.4 升压和供液 2.4.1 需要升压时应打开增压阀,关闭放空阀。 2.4.2 供液时打开排液阀,在供液过程中如果需要保持内筒压力的稳定可打开增压阀进行调节。 注意: 使用压力的高低视用户需要而定,但不得超过贮罐的工作压力。 2.5 维护 2.5.1 数显式(差压)液位计的使用维护详见说明书。 2.5.2安全阀出厂时已调试合格,用户在正常情况下应尽管避免调整。如需检修,可通过三通阀关闭其中的一只后将安全阀拆下,减修后恢复原状。

清罐操作规程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585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cedures Or Steps Formulated T o 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Daily Production, Which Must Be Followed By Relevant Personnel When Operating Equipment Or Handling Business, Are Usually Systematic Documents, Which Are The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Of Operator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清罐操作规程通用范本

清罐操作规程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保证本部门的日常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通常为系统性的文件,是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一、作业准备 1、划定警戒线,以罐壁为界四周35m范围内不许无关人员进入; 2、作业前对入罐人员进行登记,每天作业完工后,必须进行人员清点,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3、断开与清罐作业区相连的电器电路导线,配电柜挂“严禁合闸”的警示牌; 二作业实施 1、打开人孔、光孔、量油孔,拆下呼吸阀、阻火器等,具体作业程序是:(1)排空余油;(2)拆断管线;(3)用水冲洗;(4)蒸

倒罐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129 倒罐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倒罐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在有特殊要求或者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将一个储罐中的液化天然气(LNG)转移到另外的储罐中,一般情况下利用储罐进液管进行倒罐操作; 2. 确定须倒入储罐有足够的剩余空间; 3. 现以1#储罐的LNG倒入2#储罐为例进行说明,确认1#罐、2#罐底部进液管紧急切断阀处于正常开启状态,确认LNG卸车口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4. 确认1、2#储罐的降压调节阀处于正常开启状态; 5. 启用增压器给1#罐增压至0.6Mpa; 6. 手动开启2#储罐BOG阀门进行降压,压差维持在0.2~0.3兆帕; 7. 打开1#储罐的底部进液阀,同时缓慢开启2#储罐的底部进液阀,1#储罐中的LNG则开始倒入2#储罐中; 8. 倒液过程中,应随时观察1#、2#储罐的压力变化;1#储罐的压力不得超过0.6Mpa; 9. 倒液操作直到1#储罐的液位达到要求为止,并确认2#储罐的液位不超过警戒值;

液氧罐操作规程

液氧罐操作规程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1、技术性能 2、操作与维护 准备工作 操作者应熟悉本说明书的操作事项及低温液体的有关知识。 检查仪表是否指示正确可靠,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状态。 低温贮罐在进行首次充液以前,应对内筒及所有管路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不得超过贮罐工作压力。试验气体为氮气或者无油无水空气,试验时应缓慢升压同时应仔细检查管路、阀门、接头等有无泄漏或堵塞现象,若有应及时设法排除。 充灌前应根据所要充装的液体种类,对贮罐内及管路阀门用相同气体进行彻底的吹除清洗,直至气体出口纯度合格为止。比空气轻的(如氮气)气体应由贮罐顶部(如放空阀)进入,底部排出;比空气重的(如氧气、氩气)的气体则由底部进入,顶部排出,以便排尽非产品气体。各管阀应分别吹除。特别是液位计、压力表管道应从接头

处排除气体,以便清除管道中的水份,直到内筒系统排出气的露点达到要求才能开始充液,防止液位管结冰堵塞。 充灌液体 贮罐的充灌过程根据内筒有无液体情况,可分为首次充灌(即常温态)和补充充灌(指内筒处于冷态下的充灌。同时根据充灌前内筒压力的不同,可分为带压充灌和无压充灌。) 首次充灌(进液)操作过程 打开增压放空阀,关闭其余阀门。 旋转组合控制阀手柄处于开启和关闭之间的任何中间位置,组合控制阀处于平衡状态。待平衡后,顺时针旋转手柄至顶端,组合控制阀处于工作状态。 缓慢打开上部进液阀进液,待液面计上显示有液体时可适当加大进液速度。 待液位计显示有5-10%的液体时可完全打开下部进液阀,改上部进液为下部进液,加大进液速度。观察压力表,酌情开启放空阀进行减压。 当液体充满率达到80%时可打开测满阀,观察有无液体喷出,当此阀有液体喷出时则表明贮罐已充满液体,此时应关闭进液阀停止进液,并关闭测满阀和放空阀,打开残液放空阀放完管道内残液后关闭。 补充充灌过程 补充充灌操作程序基本与首次充灌程序相同,唯一区别是补充充灌一开始就从下部或者上部大流量进液。 2.2.3无压充灌 指内筒处于无压或压力接近为零时的充灌。此时应打开放空阀。

储罐安全操作规程

储罐安全操作规程 储罐安全操作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用储罐的结构及储存物料的化学性质及防护急救常识。 进料之前必须做如下检查: 1、阀门就是否完好,开或闭就是否正确; 2、液位计及防护套就是否完好或液位显示就是否正确、灵敏可靠;防止液位计不准造成的假液位指示; 3、打料泵的电器开关就是否完好,灵敏可靠; 4、如果采用压缩气体进行压料则检查压力表就是否灵敏可靠。 5、每次进料之前必须与有关部门与人员取得联系,并应配合操作。 6、当进行有腐蚀物料、有毒物料的打压操作时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尤其要保护眼睛,且防止物料进入口腔、触及皮肤,并应站在安全地方观察液位,***大装载负荷不得超过其容积的85%。 7、储罐中所储存的物料为易燃易爆时,开关阀门所用扳手应为铜或合金材质制品,不准用铁器敲打。 8、采用压料,压料时应严格控制其压力不得超过规定压力,压料完毕应谨慎地开启放空阀。 9、储罐及其安全附件必须定期进行检修,校验。压力表每半年至少校验一次,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10、储罐检修前必须将其内物料清理干净,同时严格遵守《安全检修制度》中有关规定并办理“进入容器作业证”方可检修。 储罐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本公司原料油罐区及溶剂油罐区的所有油罐都就是设计温度小于90的常压地上立式圆筒形金属储罐,相关管理与操作必须按照本规程进行。 第二章具体操作 储罐的主要操作及一般使用规定包括:油罐首次投用、收发料、清洗罐、倒罐、扫线收料。 1、1新建或进行大修理的油罐,需经沉水试压,验收合格,完成工程验收移交手续; 1、2 油罐验收要求所有附件齐全好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现场技术状态完好;

倒罐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3784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倒罐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倒罐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在有特殊要求或者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将 一个储罐中的液化天然气(LNG)转移到另外的储罐 中,一般情况下利用储罐进液管进行倒罐操作; 2. 确定须倒入储罐有足够的剩余空间; 3. 现以1#储罐的LNG倒入2#储罐为例进行说 明,确认1#罐、2#罐底部进液管紧急切断阀处于正 常开启状态,确认LNG卸车口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4. 确认1、2#储罐的降压调节阀处于正常开启 状态; 5. 启用增压器给1#罐增压至0.6Mpa; 6. 手动开启2#储罐BOG阀门进行降压,压差维

持在0.2~0.3兆帕; 7. 打开1#储罐的底部进液阀,同时缓慢开启2#储罐的底部进液阀,1#储罐中的LNG则开始倒入2#储罐中; 8. 倒液过程中,应随时观察1#、2#储罐的压力变化;1#储罐的压力不得超过0.6Mpa; 9. 倒液操作直到1#储罐的液位达到要求为止,并确认2#储罐的液位不超过警戒值; 10. 倒罐完毕,关闭1#、2#储罐的底部进液阀,并对1#储罐通过BOG将压力维持在正常水平; 11. 倒液过程中,如果1、2#储罐正在出液工作,应特别注意观察气化器出口天然气的压力变化,确保对外供气的稳定性。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液氧罐操作规程

液氧罐操作规程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1、技术性能 2、操作与维护 准备工作 操作者应熟悉本说明书的操作事项及低温液体的有关知识。 检查仪表是否指示正确可靠,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状态。 低温贮罐在进行首次充液以前,应对内筒及所有管路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不得超过贮罐工作压力。试验气体为氮气或者无油无水空气,试验时应缓慢升压同时应仔细检查管路、阀门、接头等有无泄漏或堵塞现象,若有应及时设法排除。 充灌前应根据所要充装的液体种类,对贮罐内及管路阀门用相同气体进行彻底的吹除清洗,直至气体出口纯度合格为止。比空气轻的(如氮气)气体应由贮罐顶部(如放空阀)进入,底部排出;比空气重的(如氧气、氩气)的气体则由底部进入,顶部排出,以便排尽非产品气体。各管阀应分别吹除。特别是液位计、压力表管道应从接头

处排除气体,以便清除管道中的水份,直到内筒系统排出气的露点达到要求才能开始充液,防止液位管结冰堵塞。 充灌液体 贮罐的充灌过程根据内筒有无液体情况,可分为首次充灌(即常温态)和补充充灌(指内筒处于冷态下的充灌。同时根据充灌前内筒压力的不同,可分为带压充灌和无压充灌。) 首次充灌(进液)操作过程 打开增压放空阀,关闭其余阀门。 旋转组合控制阀手柄处于开启和关闭之间的任何中间位置,组合控制阀处于平衡状态。待平衡后,顺时针旋转手柄至顶端,组合控制阀处于工作状态。 缓慢打开上部进液阀进液,待液面计上显示有液体时可适当加大进液速度。 待液位计显示有5-10%的液体时可完全打开下部进液阀,改上部进液为下部进液,加大进液速度。观察压力表,酌情开启放空阀进行减压。 当液体充满率达到80%时可打开测满阀,观察有无液体喷出,当此阀有液体喷出时则表明贮罐已充满液体,此时应关闭进液阀停止进液,并关闭测满阀和放空阀,打开残液放空阀放完管道内残液后关闭。 补充充灌过程 补充充灌操作程序基本与首次充灌程序相同,唯一区别是补充充灌一开始就从下部或者上部大流量进液。 2.2.3无压充灌 指内筒处于无压或压力接近为零时的充灌。此时应打开放空阀。

加油站清罐作业操作规程

加油站清罐作业操作规程 第一条清罐作业报批程序 1、凡进入设备(清罐)作业,必须办理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市公司计量质量部负责办理审批手续,未办理作业许可证,禁止进入设备作业。 2、待领取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后,加油站经理(站长)在对各点全面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设备(清罐)作业。 3、进入设备左前必须设专人监护,注明作业时间,不得在无监护人或作业时间以外作业。 第二条清罐作业安全要求 1、油罐清洗作业前,应检测罐内油气浓度; 2、油罐内油气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的4%时,可认为安全进罐作业浓度; 3、进罐人员应装备整套的防护衣服、靴子和手套,以及佩戴合适、质量合格的通风防毒面具,并系好安全绳; 4、如果罐内油气浓度超过该油品爆炸下限40%时,即使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也不宜进罐作业。 5、进罐作业时,通常应分组进罐,每次作业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6、罐外人孔应设有专人监护,并与罐内作业人员经常保持联络; 7、每次进罐作业前,都应对通风、防毒面具等进行检查和试验、清洗、消毒,并检查风管连接是否可靠; 8、发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毒

面具进入设备,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 9、如以上各项措施在作业期间发生异常变化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达到安全作业条件后,方可再进入设备设备作业。 10、有职业病、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等疾病的人不得进罐作业。加油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加油员在使用加油机前,应检查加油机运转是否正常及有无渗漏油品现象,并要保持加油机的整洁。 二、无技术监督部门发放合格证的加油机,或计量器无技术监督部门铅封,或铅封不完整的加油机,不得给用户加油。 三、加油员在启动加油机前,汽车必须熄火并打开油箱盖后方可启动加油机。 四、加油机计数器回零后方可加油,加油中油枪不得交给顾客,由顾客自行加油。 五、加油过程中,应注意加油机的工作状况,发现异常,应停机检查,清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 六、加油员加油时要精神集中,严防油品撒置。 七、操作加油机时要注意油枪轻拿轻放,加油胶管不得拆扭,或强行拉长,不得用油枪支撑身体,防止损坏设备。 八、加油作业中,如遇有暴雨、雷电时应暂停加油作业。

打压试验罐(机组)安全操作规程

打压试验罐(机组)安全操作规程 一、一般安全要求 本设备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操作,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和操作程序,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操作、保养设备。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二、工作前的安全要求 1、操作时应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佩戴护袖、隔热手套等防护用具,并避免疲劳操作。 2、操作前应检查电动试压泵运动部位必须随时加注30#机械油,保证时刻有油。 三、工作中的安全要求 1. 操作时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 拆除打压罐端盖上的进水口堵头,拆除罐体上的排气孔。 (2) 将经过气密封装后的打压制品,整齐摆放在托板上并进行绑扎固定,送入打压罐体内,安装密封圈、闭合端盖并紧固周边螺栓。 (3) 经端盖上的进水口,向罐体内快速加水直至水满溢出。 (4) 用堵头可靠封堵住进水口,关闭贮水缓冲罐上端的出水阀。 (5) 启动电动试压泵,开始向罐体内注水,直到水从罐体排气孔溢出,此时关闭电动试压泵,上紧排气孔堵头后,再次启动电动试压泵,直至精确地达到所需压力,然后关闭电动试压泵。 (6) 在保压过程中,若掉压可再次启动电动试压泵以维持所需压

力。 (7) 打压完成后,关闭电动试压泵,打开贮水缓冲罐上端出水阀,直至压力表显示为零,关闭该出水阀,拆除罐体排气孔堵头,卸掉罐体内的压力,然后打开罐体端盖上的出水堵头进行排水,最后去掉罐体端盖周边螺栓,启开端盖,取出打压制品。 (8) 安装好端盖,上紧各处螺栓及堵头,关闭总电源。 2. 操作者不得擅自调整、拆卸设备,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报告设备管理人员处理。 3.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使设备保持完好。 四、工作收尾的要求 工作结束后断电源,清理现场,保持车间环境整洁。

液氧储罐操作规程

液氧后备系统操作规程 液氧罐为双层圆筒结构,液氧温度从-180℃以下通过汽化上升至接近环境温度并减压变为气态氧。液氧系统的氧气输出管道和VPSA装置的氧气输出管道汇合在一起向用户供应氧气。在VPSA装置正常时,液氧系统不会向外供氧气,由于液氧罐的出口阀保持常开,当氧气外供压力低于后,液氧后备系统就会自动投运。 1.正常工作状态 正常运行时,打开液氧罐出口阀门V4,打开自力式调压器进、出口阀门自力式调节阀压力整定至。 日常检查:液罐保持的压力,液位显示不低于满液位的60%,液面计的上下取样阀及平衡阀位置正确。 V2 V3阀常闭,V1 V7阀常开,V5阀调节压力整定至 罐区卫生干净整洁,无油污及杂物,操作通道畅通。 2. 液氧罐的补充液体操作 将槽车输液管接入储罐充装口,槽车升压至。 打开槽车输液阀,当残液排空阀E2流出液体后,关闭残液排空阀E2,打开下部进液阀V3。 当测满阀MV喷出液体时,说明液体已充满,关闭下部进液阀V3、打开残液排空阀E2排气,关闭槽车输液阀。 排气完成后,拆下输液管,封好充装口,打开增压阀V1、气体通过阀V7,保证液氧罐压力在以上。

检查液位计,确认罐内液位。 3. 液体首次充装注意事项 打开放空阀E1及测满阀MV,压力表阀,并启动液面计。 连接充液管打开槽车输液阀和残液排空阀E2对管路进行吹除,有少量液体排出时关闭残液排空阀E2。 缓慢打开液罐上进口阀门V2,此时整个液罐温降均匀应力小,使管路和内筒冷却至液体温度时,开大进液阀加快充液速 度。 待液位有指示时(10% 约3M3)缓慢打开下进阀V3,关闭上进液阀V2用下进阀V3注入,保持槽车和液罐的压差在即可。 在首次充装前液氧罐及输液管道须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及防雷击装置。 4. 液氧罐增压 关闭防空阀E1,确定气体通过阀V7已经打开。 缓慢打开增压阀V1,使液体进入蒸发器。 在用户用量增大罐内压降较大时可开大增压阀V1。 向罐内补充液体或停止外供用户时,应关闭增压阀V1。 5. 液氧的储存 日常的储存过程中,放空阀E1是关闭的。由于液氧的自然蒸发,会使罐内压力逐渐升高。 当罐内压力达时,打开放空阀E1泄压确保液罐安全。

搅拌车清罐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19482 搅拌车清罐安全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搅拌车清罐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目的 规范员工行为,实现作业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 范围 适用于混凝土搅拌车清罐作业过程 3 风险辨识 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噪音车辆触电 4 防护用品 工作服、安全帽鞋手套护目镜耳塞防尘口罩 5 操作流程 5.1 作业前 5.1.1 制定作业方案,开展风险分析; 5.1.2 填写《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落实安全措施,指定专人现场监护; 5.1.3 驾驶员按要求停放好车辆后,关闭发动机,拔出

车钥匙交由现场监护人; 5.1.4 在作业区设置警示标志,车辆左侧门悬挂“禁止启动”牌前后轮放在作业区设置警示标志,车辆左侧门悬挂“禁止启动”牌前后轮放在作业区设置警示标志,车辆左侧门悬挂“禁止启动”牌前后轮放在作业区设置警示标志,车辆左侧门悬挂“禁止启动”牌前后轮放在作业区设置警示标志,车辆左侧门悬挂“禁止启动”牌前后轮放阻轮三角木; 5.1.5 调整好罐体作业孔合适位置,用三角木块塞与车架之间的空隙防止自由调整好罐体作业孔合适位置,用三角木块塞与车架之间的空隙防止自由调整好罐体作业孔合适位置,用三角木块塞与车架之间的空隙防止自由转动; 5.1.6 清罐前需打开作业孔,自然通风10 分钟后方可进入施工。 5.1.7 罐内照明及电器压须在安全(≤罐内照明及电器压须在安全(≤12V )范围内,电线无破损接裸露严禁使用非安全电压照明和设备; 126 / 186 5.2 作业中

搅拌车清罐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77331 搅拌车清罐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搅拌车清罐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目的 规范员工行为,实现作业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 范围 适用于混凝土搅拌车清罐作业过程 3 风险辨识 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噪音车辆触电 4 防护用品 工作服、安全帽鞋手套护目镜耳塞防尘口罩 5 操作流程 5.1 作业前

5.1.1 制定作业方案,开展风险分析; 5.1.2 填写《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落实安全措施,指定专人现场监护; 5.1.3 驾驶员按要求停放好车辆后,关闭发动机,拔出车钥匙交由现场监护人; 5.1.4 在作业区设置警示标志,车辆左侧门悬挂“禁止启动”牌前后轮放在作业区设置警示标志,车辆左侧门悬挂“禁止启动”牌前后轮放在作业区设置警示标志,车辆左侧门悬挂“禁止启动”牌前后轮放在作业区设置警示标志,车辆左侧门悬挂“禁止启动”牌前后轮放在作业区设置警示标志,车辆左侧门悬挂“禁止启动”牌前后轮放阻轮三角木; 5.1.5 调整好罐体作业孔合适位置,用三角木块塞与车架之间的空隙防止自由调整好罐体作业孔合

激冷倒罐标准操作规程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YQMS 3 75 54—2014 激冷倒罐标准操作规程 一、控制要求 二、倒罐前准备 1、设备及管道的清洗、置换及备压: 1.1待发酵罐降温至5~6℃,稳定了24-48小时后,确定倒入罐是否为连续倒罐。倒入罐前期滤空放置超出48小时,按照发酵罐清洗消毒标准进行清洗消毒。 1.2倒入的发酵罐按发酵罐CIP清洗工艺清洗,清洗完后通知采微检。 1.3倒酒管道、薄板冷却器以及辅料添加罐CIP系统进行热清洗后通知采微检。 1.4倒罐前CIP清洗后的空罐先用CO2从底部充入5-10分钟(发酵罐排气管打开),然后从底部用CO2备压至0.05-0.07Mpa,在排空处检测CO2纯度≥99.94%时置换结束。倒出罐备压至0.05-0.07Mpa,贮存压力控制在0.04-0.06Mpa。 1.5倒酒管路CIP清洗后,用脱氧水置换管道内空气:先将脱氧水跨接连接到“倒酒出”接口上,疏通从脱氧水罐至倒酒罐尾部所有阀门,然后先后启动脱氧水泵、倒酒泵,开启排污阀2/3,保证管路内脱氧水充满,当脱氧水置换管道内空气外排3-5分钟,且管道采样阀门处检测脱氧水溶解氧≤20ppb,关闭排污阀,再点击倒酒进罐气动阀,充满管道的脱氧水进入倒酒罐,停倒酒泵、脱氧水泵,然后关闭脱氧水跨到“倒酒出”的手阀,等待倒酒。 2、倒罐温度控制:发酵液降温至5~6℃稳定24~48小时后,激冷至-1.4±0.2℃转入贮酒

状态,贮酒时间按照酿造发酵工艺执行。 3、锥底凝固物控制:倒罐前需排尽罐底凝固物。 4、硅胶/PVPP添加控制: 3.1置换控制:倒酒前20分钟将添加PVPP罐先用CO2置换10分钟后,注入脱氧水(溶解氧≤20ppb),启动搅拌器同时加入PVPP搅拌均匀。 3.2添加控制:按工艺要求计算出PVPP添加量,主流系列:硅胶添加量200g/KL8oP清酒,PVPP添加量60g/KL8oP清酒(具体按工艺或通知单),保证在倒空前添加完。 5、倒罐启动:倒罐前,通知制冷工段做好倒罐液氨供准备。然后在发酵控制系统中啤酒转移界面设定好,倒出罐号、倒入罐。在发酵控制界面设置倒罐速度至500±20hL/h,倒出罐的气动阀设置到自动状态,倒入罐气动阀设置到手动,将两罐手动阀打开,待倒酒。 三、倒罐过程控制: 1、倒酒:发酵所有倒酒准备工作做好后,通知制冷工段开启氨机和打开薄板倒酒进口阀,制冷工段准备好后会打开薄板进口阀,发酵确认薄板倒酒进口阀打开后马上启动倒酒程序,开始出酒,待冷却薄板充满酒液后,打开氨分器开关,打开薄板氨供液阀,倒酒开始,通知制冷工段氨机运行逐渐加载以满足倒酒温度达到设定值。 2、硅胶/PVPP添加:启动添加泵添加硅胶、PVPP并及时检查和补充硅胶、PVPP量。 3、供冷控制: 5.1倒酒过程中一定要密切注意倒罐温度、流量变化以便及时通知制冷工段调节氨机的运行负荷。 5.2若倒酒过程需暂停,应及时通知制冷工段氨机减载,停机前必须先关闭薄板氨供液阀开关,5分钟后关闭倒酒泵,停止倒酒。 6、结束前控制: 6.1当倒出罐预计发酵液为10KL时,提前通知制冷工段进行氨机减载,(制冷工段可将供发酵液氨的阀门关闭,氨管内余氨供结尾倒酒冷却蒸发完)同时通知滤酒将脱氧水阀门开启,将脱氧水引至倒出罐处,然后将倒酒尾部阀门打开。 6.2当倒出罐显示空罐时关闭出酒罐气动阀。同时启动脱氧水泵、用脱氧水顶尽管路中的发酵液,待视镜变成水色清后,关闭薄板供液氨阀,停止脱氧水泵,倒酒泵,手动关闭倒入罐气动阀,然后关闭倒酒罐的备压阀和排气阀,停止倒酒程序。

清罐作业指导书范例

作业指导书系列清罐作业指导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9431 清罐作业指导书 Cleaning instructions 说明:为明确工作目的、范围及操作秩序,减少不确定度,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作业准备 1.1划定警戒线,以罐壁为界四周35m范围内不许无关人员进入; 1.2作业前对入罐人员进行登记,每天作业完工后,必须进行人员清点,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1.3断开与清罐作业区相连的电器电路导线,配电柜挂“严禁合闸”的警示牌; 2作业实施 2.1打开人孔、光孔、量油孔,拆下呼吸阀、阻火器等,具体作业程序是:(1)排空余油;(2)拆断管线;(3)用水冲洗;(4)蒸汽吹扫;(5)再次用水冲洗;(6)排或抽吸污杂并以低压通风吹干。 2.2需要用清水冲洗时,压力不得大于0.98mpa;蒸汽吹

扫:使用温度65~70℃、压力0.25~0.6MPa的蒸气通入罐底,罐孔盖适度开启,通气6~8小时。蒸气喷嘴应跨接并接地。油罐的蒸汽吹扫也可用自动清罐器代替。但在清罐器放入油罐前: (1)应确认油罐内的油蒸汽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25%; (2)清罐器应与油罐做电气连接; (3)清罐器的清污时间一般在1~2小时左右。抽吸污杂的要求同上。 2.3入罐人员进罐前,须进行油气浓度检测,油气浓度降至爆炸下限的20%以后,作业人员可佩戴隔离式防毒面具,并经检查无误后方可入罐作业; 2.4油气浓度稳定在300mg/m3以下时,允许作业人员不带防毒面具进入油罐作业; 2.5若在油罐内部进行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并按高空作业规范进行; 2.6清洗人员可用木刷等不产生火花的器具刮洗油污,严禁用铁器刮擦和化纤织物擦洗; 2.7入罐人员不许少于3人,入罐时间不准超过15min,

入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62676 入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入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检测人员应在进罐作业前三十分钟再进行一次油气浓度检测,确认油气浓度符合规定的允许值,并做好记录。清罐作业指挥人员会同安全检查人员进行一次现场检查。 2. 安全(监护)人员,进入作业岗位后,作业人员即可进罐作业。 3. 作业人员在佩戴隔离式呼吸器具进罐作业时,一般以三十分钟左右轮换一次。 4. 作业人员腰部宜系有救生信号绳索,绳的末端留在罐外,以便随时抢救作业人员。 5. 清除污杂的通常做法:

倒罐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 倒罐操作规程正式版

倒罐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在有特殊要求或者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将一个储罐中的液化天然气(LNG)转移到另外的储罐中,一般情况下利用储罐进液管进行倒罐操作; 2. 确定须倒入储罐有足够的剩余空间; 3. 现以1#储罐的LNG倒入2#储罐为例进行说明,确认1#罐、2#罐底部进液管紧急切断阀处于正常开启状态,确认LNG 卸车口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4. 确认1、2#储罐的降压调节阀处于正常开启状态;

5. 启用增压器给1#罐增压至 0.6Mpa; 6. 手动开启2#储罐BOG阀门进行降压,压差维持在0.2~0.3兆帕; 7. 打开1#储罐的底部进液阀,同时缓慢开启2#储罐的底部进液阀,1#储罐中的LNG则开始倒入2#储罐中; 8. 倒液过程中,应随时观察1#、2#储罐的压力变化;1#储罐的压力不得超过 0.6Mpa; 9. 倒液操作直到1#储罐的液位达到要求为止,并确认2#储罐的液位不超过警戒值; 10. 倒罐完毕,关闭1#、2#储罐的底部进液阀,并对1#储罐通过BOG将压力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